超智能足球高迅同人文:推荐另一套分级读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42:16

推荐另一套分级读物

(2010-11-17 10:23:45)转载 标签:

书虫

典范英语

教育

分类: 豆妈推荐

2010 11 17 晴

 

昨天我花了五百多元,从当当买了全套《书虫》系列英汉双语读物。从入门级一直到6级,共112本书,适合从小学高年级到大学低年级的所有学生阅读。正好,高级别的给我的大学生们读,低级别的留给自家的小学生。

和英文原版书相比,国内出的分级阅读图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这一百多本书外加一本字典,平均下来一本不足5元;加上典范英语一整套74本,两套加起来接近200本。孩子上大学前如果能通读这些书,英语阅读能力基本就练就了,而花费不过一千多元,我感觉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书虫的1到6级早在2003年就出版了,入门级则出版于2006年。入门级封面上写着适合小学高年级、初一,于是我首先翻看了这套书。这套共10本,每页都有彩色图画,正文为25页左右,难度大约与典范英语的5、6级相当。这10本书分为三种类型,有6本是漫画形式,一本为普通分章节的小故事,还有三本有些游戏性质,比如《雾都疑案》就是这样的,书中文字并非按照先后顺序排列,而是每一部分都有一个编号,每读完一部分你都要以侦探的身份参与判断,根据你的选择,文后的提示就会导引你去读不同编号的内容,如此往复,直到读完整个故事。当然,选择不正确也会走入死胡同,那样就必须退回去重新选择。



昨天晚上我把入门级的10本书带回家,豆豆发现后十分好奇地翻看,然后说:“我要读这套书!”我说读完目前正在读的《哦,噢托》就读这套。后来又是看亚运比赛又是练琴,豆豆上床时已经快10点了,突然又想起这套书,我说时间晚了还是第二天再看吧,豆豆很坚决地说:“不,我现在就要玩!”(注意,她没说要“读”而是说要“玩”,因为她认为这种能直接参与的读书方式是游戏。)她选择了《白色巨石》一书,于是我决定读给她听,但让她躺在床上做选择。我们一会往前翻一会往后翻,20分钟后整个故事情节才算走通,豆豆满意地睡了。

 

入门级的这套书还比较令人满意,但遗憾的是,只有这一套没有配套光盘。

接着我又看了一级(上)的几本书,发现其风格和入门级大有不同。入门级为纯英文的,一级到六级则都是英汉对照版的,左页为英文右页为中文;印刷全部变成黑白的了,而且很少有图片,即便有也非常小。书本一般为五六十页,配套的mp3录音都非常清晰优美(英音),语速比典范英语6级的稍慢(我只听了一级的录音),每一本书的录音长度在一小时左右。我读了《阿拉丁和神灯》一书,感觉故事还是非常吸引人的。

 

那么典范英语系列与书虫系列有什么明显不同呢?

这两个系列都和牛津大学有关。典范英语就是牛津阅读树,它是写给英国孩子读的,因此语言更鲜活更地道,词汇量也相对更大些。典范英语的陈教授说,在不包括短语、习语的情况下,典范前五级的词汇量已经2000多。所以即便是英语水平还不错的家长阅读这套书,也时常会发现不熟悉的词汇或者地道用法。

书虫系列则是英国人为将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我们编写或改写的,每一个级别的词汇量都与中小学英语课标相一致。有兴趣的话可以在OK阅读网上(http://okread.net/)在线阅读这套书(没有入门级,其他级别也不是100%都有)。OK网上说,书虫一级的生词量为300,二级为600,5级为2000,最高级6级为2300。它使用了“生词量”一词,不知道是否就是指词汇量。我个人感觉,一级的词汇量肯定不止300。读这套书时,可能会感觉相对轻松一些。书虫一级的故事长度已经和典范八级相当,但要是比深度和词汇量则是相去甚远。

 

经常有人问我,如果买了这套是否还有必要买那套。这两套书中确实有一定程度的重复,比如《秘密花园》、《简爱》之类的名著都被改编纳入各自系列,但大多数内容是不同的。你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选择,或者都先买几本,看孩子对哪个系列更感兴趣。事实上,多买几套也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给孩子买中文课外读物的时候,不是希望孩子能博览群书吗?英文书也一样!

 

另外,我建议家长尽量让孩子从简单的级别读起,目的是培养英语阅读的乐趣和自信。我特别推崇《朗读手册》一书,在博文中多次提及。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实验:有四个生活在美国的移民妇女,她们对自己的英语都十分没有信心,除非迫不得已绝不开口讲英文,四人中有一个韩国人在大学主修的还是英文,并且在韩国还当过英语老师。专家们给他们四个推荐了《甜蜜谷》系列丛书,并事先和他们谈了这套书的主要内容,希望她们能对这套书产生兴趣。《甜蜜谷》是二年级的阅读水平。一个月后,专家们发现她们每个人都读了10本以上,那个韩国人竟然读了二十多本,她们都表示,人生第一次因为关注书中人物的命运而产生了阅读英文书的强烈愿望。那个韩国老师说,这和她在国内读晦涩的《时代》杂志时产生的挫败感截然不同。从此,她们走上了英语阅读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