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尸大胸演员:利比亚反对派核心领导是美国“海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8:18:19

利比亚反对派核心领导是美国“海归”

作者:崔向来源:环球视野 

3月23日,利比亚反对派“全国委员会”在东部的班加西宣布成立“过渡政府”。法国、卡塔尔、葡萄牙、马尔代夫、意大利等国相继予以承认。然而,由于利比亚战事正紧,外界对“全国委员会”的31名成员仍所知甚少,但多家外媒还是给予了零星披露。

高级讲师成了“财政部长”

今年2月的一天,在美国西雅图市的华盛顿大学,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教师阿里•塔霍尼轻描淡写地告诉全班同学:他是母国利比亚的死刑犯,但现在决定回到家乡去 当反政府力量的经济顾问。班上学生萨拉•琼斯事后描述说,大家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塔霍尼接着若无其事地拍拍手说:“开始上课。”

在最后一课上,塔霍尼花了约10分钟向同学们解释,20世纪70年代,他是活跃的利比亚大学生,因参加要求民主自由的活动而被学校开除,他于1973年离开利比亚。1981年,他上了利比亚政府的“黑名单”。

3月25日出版的《西雅图时报》介绍,现年60岁的塔霍尼自1985起就是华盛顿大学讲师,他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深得学生喜爱。虽然他的正式头衔只是“高 级讲师”,但学生们都叫他“塔霍尼教授”。他的穿着比大多数教授更随意,常穿牛仔裤和运动衫,坐在讲台边上引导学生们讨论。

在华盛顿大学,塔霍尼能把微观经济学讲得浅显易懂,这让他很有名气。华盛顿大学金融与商业经济学院的副教授埃德•赖斯说,此前,在西雅图,没几个人知道这 个资深讲师过着双重生活——他同时还是流亡的利比亚反抗运动领导人。赖斯认为,作为教师,塔霍尼最特别的才能是,能让学生抓住经济学中最需要搞清的关键问 题。

赖斯经常跟他开玩笑,说有朝一日他会成为利比亚总理。赖斯说,在过去10来年里,塔霍尼有些消沉,因为卡扎菲权力稳固。然而,突尼斯革命爆发后,利比亚也 风起云涌,塔霍尼突然被召唤回国。2月27日,塔霍尼离开西雅图,加入利比亚反政府力量组成的临时政府,并被任命为财政部长。他在发给朋友和学生们的电子 邮件中写道:“利比亚年轻人手里只拿着石头,对抗手榴弹和实弹,他们正谱写新的篇章。”塔霍尼的妻子玛丽•李(Mary Li)说,塔霍尼和其他一些反抗卡扎菲的利比亚人举行一系列会议,最近则通过互联网即时聊天软件“Skype”相互联系。“遍布世界各地的利比亚异议人士 最近都返回利比亚。利比亚的反抗活动从未停过,现在回国只是水到渠成。”

3月中旬,美国民主党籍众议员吉姆•麦克德莫特接到塔霍尼从利比亚打来的电话,请求他支持“禁飞区”,并让他游说美国政府承认反抗力量组成的临时政府。麦克德莫特本身也支持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

塔霍尼自3月23日担任“临时全国委员会”财长后,他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美国主流媒体上。美国《纽约时报》评价说,“显而易见,在反对派中,他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敢于直指反抗运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的领导人。”

美联社4月2日报道,塔霍尼在1日表示,已经跟卡塔尔签署了原油出口合同。

“总理”也是美国海归

美国《时代》周刊4月2日报道,未来能够领导利比亚的,可能是马哈茂德•杰布里勒。3月23日,利比亚反对派在班加西宣布成立“过渡政府”,杰布里勒被任命为“过渡政府总理”。

杰布里勒同样是美国“海归”。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1日披露,杰布里勒现年58岁,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1985年的博士学位论文详细阐述 了美国对卡扎菲革命的反应。他的论文在1988年出版成书,书中写道,“美国的里根政府并不关心利比亚是否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美国反倒利用利比亚及其领导 人卡扎菲来攻击美国的主要敌人——苏联”。

在美国外交圈,杰布里勒被认为非常聪明、有国际眼光,是利比亚核心圈中最重要的战略家。2007年,杰布里勒还差点当上卡扎菲政权的“总理”一职。当时, 热衷改革的卡扎菲之子赛义夫想让杰布里勒来振兴经济,但杰布里勒并不想担此职务。2007年起,他担任卡扎菲政权的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在2008年 到2010年,他与美国官员会晤时,寻求美国投资利比亚,尤其是在科技领域。美国200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杰布里勒厌恶极端主义,战略上向欧洲靠拢。他 虽然努力改革经济,但由于遭卡扎菲政权强硬派抵制,他2010年初从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的位子上退了下来。

3月10日,杰布里勒成了反对派的“临时全国委员会”成员。随后,深谙美国外交的杰布里勒学以致用,替反对派立下大功。起初,美国不赞同军事干预利比亚, 情报官员一度担心反抗者中有宗教极端分子。但在3月14日,杰布里勒在巴黎与美国国务卿长谈了45分钟,打消了希拉里的疑虑,促使她转变了对反对派的态 度,两人还共商如何让卡扎菲下台。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366期,摘自2011年4月16日《国防时报》)

转自:http://article.m4.cn/world/opinion/10989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