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陆军总医院 官网:骨质疏松症 jj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24:05

骨质疏松症

    我们的骨骼除可以为肌肉提供支撑外,还可以保护重要器官免受伤害,同时是储存钙的场所。这些钙是维持人体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因此,一个健康的骨骼为生命健康提供了保证。

        您也许认为骨骼是坚硬的、无生命的。但实际上骨骼是有生命的、复杂的组织器官。在人的一生中,老的骨组织不停地被清除,新的骨组织不停地建成并替代被清除的老的骨组织。

        35岁之前,骨生成大于骨吸收,骨骼不断地增大、增厚、延长。因此30~35岁之间,骨量大到一生中最高峰。35岁之后,骨的吸收逐渐占上峰,骨量不断减少,吸收大于形成。正是这一点,骨量开始慢慢地下降,妇女在更年期时,骨量开始加速下降,其丢失量远远大于男性。到70岁之后,男性与女性的骨量丢失量又趋于一致。
    骨质疏松症
    1、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简称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全身性骨骼疾病。

  2、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1)疼痛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原因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可引起全身骨痛。另外,由于骨质疏松其骨的承重能力明显下降,而肌肉必然承受更多的力,长久必然引起肌肉疲劳、劳损,从而产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为甚。

  2) 身高缩短、驼背:
  它是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变形而引起的,也是临床上的重要体征之一。

  3) 骨折
  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在临床上主要发生在富含松质骨的区域,主要在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踝部。其中尤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由于骨折后必须要卧床,故容易发生肺炎、静脉炎、泌尿系统感染及心脑血管异常,据国外报导有10~20%的病人在发病第一年内死亡,一半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骨质疏松是全身骨骼成分减少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骨组织内单位体积中骨量减少,骨矿物质和骨基质随年龄的增加(或妇女绝经后)等比例的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改变而致其骨组织的正常荷载功能发生变化。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表现为腰背疼、病理性骨折。椎体变形、体态变形致“龟背”出现,伴有周身骨骼的疼痛等症状,称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分类:

  骨质疏松症(有时也简称为骨质疏松)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3)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范围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又称为Ⅱ型骨质疏松症。女性一般在绝经后20年以上,男性年龄大约在70岁以上,其发病率女性为男性的2倍。骨丢失的类型为小梁骨和皮质骨,是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男女性脊椎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均始于40-50岁,两性骨丢失的速度相似,四肢骨每年丢失0.3%-0.6%,脊椎每年丢失0.8%-1.2%。骨折多发生在脊椎和髋部。

  [临床表现]

  (1)年龄在70-75岁以上,男女的比例是1∶2。

  (2)腰背疼痛为主占70%-80%,疼痛由脊柱向两侧扩散,久坐久立疼痛加重,仰卧或坐位疼痛减轻,新鲜胸腰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在相应部位脊柱棘突有强烈压缩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产生慢性腰痛。

  (3)身高缩短和驼背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临床表现。正常人每人24节椎体,每个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每个椎体缩短2mm,身长平均缩短3-6cm。

  (4)骨折是SOP的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根据徐苓的调查结果,北京50岁以上女性腰椎骨折患病率为15.0%,80岁以上为36.6%。BMD每减少Is,脊椎骨折发生率增加1.5-2倍。髋部骨折随年龄增加发症率明显增高。髋、腕及椎体骨折一生中的危险的白人妇女为40%,白人男性为13%,这三种骨折在65岁以上妇女占领6%。

  [治疗]

  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有关的原发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甲旁亢、类风湿关节炎、肾病和肝病等。

  运动疗法 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肌力,维持骨密度和骨强度,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营养疗法 60岁以上为老年期。为了延缓衰老1988年10月中国营养学会为老年人每日膳食营养素供应量提供了准则。与骨营养有关的每日营养素的供应量为:蛋白质60-70g,胆固醇<300mg,蔬菜350-500g,维生素A800μg,维生素D10μg(400IU),维生素E15mg,维生素C60mg,钙800mg(钙与磷比例为1∶1.5)食盐<5g,铁12mg,锌15mg 。

  含钙高的食品有牛奶、乳制品、大豆、豆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米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有禽、蛋、肝、鱼肝油等。老年人多在户外活动,有利用皮下7-脱氢胆固醇合成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都有有益的。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所谓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应该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这是由于女性激素的特殊性决定的,女性激素在体内是预防骨丢失的,有保护作用,但是绝经后女性激素减少会导致骨头快速丢失,所以老年妇女往往比老年男性出现骨质疏松更多一些。另外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一些疾病引起的,比如代谢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肾脏病等。还有一些人是吃了激素如皮质激素后得了骨质疏松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主要的应该是关注原发性的骨质疏松。

  另外还有遗传因素,这是先天决定的。另外种族上也有区别,比如黑人不太容易得骨质疏松,白人就相对更容易得骨质疏松。另外还有一些外在因素比如营养、运动。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比如接受阳光的多少,钙的吸收和接受阳光的多少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从食物中获取钙质来应对骨质疏松是一种好的方式吗?

  营养学会推荐我们中国人每天钙的摄入量(成人)是800-1000毫克,我们平时吃饭能够得到的钙是400毫克左右,是不够的,需要补充。含改最好的食物是牛奶,每人一天一杯奶是有助于骨质健康的。另外补充一些钙剂(正规的、国家批准的)也是可以的。

  缺钙和骨质疏松是一回事儿吗?

  不完全是一回事儿。缺钙可以是骨软化也可以是骨质疏松,如果小孩儿缺钙更主要会导致软骨病,由于骨头强度不够会导致罗圈腿等骨头变形。老年以后往往是导致骨头变脆,抗骨折能力下降,这样就是骨质疏松。

  喝酸奶能够达到牛奶一样的补钙的目的吗?

  补钙最主要还是要通过食补,奶制品含钙量高,牛奶和酸奶都可以,特别是很多人喝牛奶不习惯的可以改成喝酸奶或者其他奶制品。

  运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运动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应该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小时候的运动对于钙的存储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应该在骨头没长成以前就要做非常多的有益的运动,这样身体就可以储存足够的钙质。成人后也要保证足够量的运动,比如青壮年可以做一些大运动量的球类运动,老年人可以进行走路、慢跑等。

    据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老年妇女由于雌激素受体缺乏,因而易患骨质疏松症。

        约有1/3的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绝经后机体雌激素生成减少,因此绝经后妇女中这一情况更为常见。正常情况下骨骼经受重复性机械应激后新骨细胞可进行代偿,但伦敦皇家兽医学院的Lance Lanyon教授及其同事对缺乏雌激素受体ER-α的转基因小鼠的研究提示,在该小鼠身上无此过程。

        Lanyon教授指出,这是首次对ER-α在骨骼机械应激适应反应中的作用进行研究。雌激素受体与机械负荷反应有关,参与骨量的建立和维持,雌激素缺乏易致骨质丢失。

        激素替代治疗(HRT)可补充绝经后减少的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症,但会使心脏病、中风和某些癌症的危险增加。HRT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原理在于雌激素可维持足够的雌激素受体数量,但乳腺和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数量过高易患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

        该发现将有助于新药研究。增强器官或组织特异性雌激素受体活性既能改善骨密度,又不会增加癌症风险。

诊断 
        老年人,尤其是在老年妇女,绝经以后更易出现骨质疏松。 
        有急性或慢性腰背痛。 
        轻微外伤,即引起骨折。 
        医院检查,发现x光片有改变,碱性磷酸酶有升高,骨密度测量 
        骨密度减少或者骨活检骨量明显减少者。

        治疗 
        1.钙剂 
        如钙吸收正常,每日给1.00—1.50g即可。各种钙剂中,以碳酸钙较好。对65岁以上老人每日0.75—2.5g。对使用雌激素副作用多且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者,给予大剂量的钙,可起到与使用雌激素相同的作用,肾结石病人不能摄入大量的钙。

        2.维生素D及其活性产物
        过去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病人常伴有维生素D不足,因此主张多给维生素D,实际上除了合并有骨软化(一般来讲,仅有儿童易患骨软化,如佝偻病),肠钙吸收障碍及维生素D代谢产物生成减少者,一般无需补充大量维生素D,确有上述三种情况者,可同时给予维生素D。

        3.性激素
        性激素下降是引起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老年女性,绝经以 后。),适当补充雌激素是必要的。雌激素用量要适当,一般应连续应用 4~5周,停药7—10天, 一般疗程不超过2—3年,老年人有动脉硬化者应慎重。

        4.降钙素
        降钙素可减少骨质吸收,降低血循环中的钙,增加骨质中的钙含量,降钙素由于可降低血钙,所以在用降钙素时应补足钙量,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5.磷酸盐类
        磷酸盐类治疗骨质疏松近年来得到发展,磷酸盐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细胞的破坏,可以长期应用。

        6.积极的体育锻练
        “生命在于运动”,积极、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治疗骨质疏松可起到很好的作用,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接受充分的阳光,以使肠钙吸收障碍的病人能得到维生素D的补充。
        对于有骨折的病人,在骨折愈合后,更应主动、积极的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否则就会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
    
        7.原发病的治疗
        对于因疾病所致的骨质疏松(如糖尿病,肝肾功能障碍,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上述治疗。

    治疗骨质疏松三部曲
    1.第一步补钙: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主要来源于食物。如不能从食物中摄入足量的钙质,可补充钙质。摄人的钙量略多于需要量并无害。市场上有大量的钙剂出售,如碳酸钙、枸橼酸钙等。钙尔奇D每天1~2片,能充分补充每日所需钙质,而因含有维生素D,可使钙吸收更完全。

  2.第二步补维生素D: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中必不可少。无维生素D,人体便不能吸收和利用钙,常人每日约需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相当于]100毫升牛奶,—片多维丸或每周30—60分钟的日光浴),过量的维生素D对人体有害。维生素D进入肝脏后,经过一系列羟化酶促反应,生成1,25(OH2)D等活性代谢产物参与骨代谢。罗钙全也称钙三醇,是维生素D活性代谢产物之一,不仅能促进肠道钙离子吸收,增加远曲肾小管对尿钙的重吸收,而且活化破骨细胞使骨吸收和活化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

  3.第三步补雌激素: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骨质丢失,使骨骼开始变脆,雌激素替代疗法能防治骨质疏松,降低骨折发生率;减少绝经期的症状,如潮红、阴道分泌减少、脾气暴躁、失眠和多汗等;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心脏病的发生。雌激素替代方法可以口服、注射或皮下埋植法。雌激素替代法可引起乳房触痛和体液潴留。一些妇女可再次来月经,但不会怀孕。有人提心雌激素致癌,如在治疗中同时使用孕激素,可以减少癌的危险性。对已有典型骨质疏松者,选用降钙素、二磷酸盐、氟化钠等能迅速减轻疼痛,缓解病情,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对已发生骨折的病人,加强外科治疗,防止并发症。
    治疗骨质疏松症常使用的药物有哪些
    ①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主要有钙剂、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异丙氧黄酮类和二磷酸盐类药物;

        ②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包括有甲状旁腺激素、生长激素及某些生长因子、氟化物、维生素K2、雄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等;

        ③中药类: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为滋阴补肾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