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简历:【子夜扯淡】宁要贪官和珅,不做清官海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05:36

【子夜扯淡】宁要贪官和珅,不做清官海瑞

文/子夜墨客


2011-4-29 13:38

 


和珅虽贪但不/反,是官/场不可多得的鬼才;海瑞虽清但迂腐,也只能象雷锋那样供于佛龛……

提起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他却是大清王/朝历史上的不可多得的官/场鬼才,是一个才华横溢、政/治/敏/感/性极强的人。

从顺治帝时代起,御前侍卫均选自皇帝亲自统帅的正黄、镶黄、正白“上三旗”,当皇帝贴身侍卫也就成了“上三旗”的特/权,“下五旗”子弟只能去当王府护卫。和珅是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19岁时,他袭/世职,成为皇宫侍卫。正红旗属“下三旗”,但他却能顶/破一层又一层天然障/碍,25岁便做到了御前侍卫兼副都统,有机会零距离接触乾隆皇帝,在皇/上面前一展其特长,不久又登上了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高位。

和珅30岁不到,就能官至大清帝/国副/总/理级别,即便不是天/才,也绝对是鬼才,况且那时的乾隆也没有到了昏/庸的地步,和珅更没能力一路撒/黄金、白银。很多人只佩服和珅的钻/营/功夫,却忽略了和珅做/官的能力。和珅为人机敏,善于言辞,“遇事机牙肆应,尤善揣主人喜怒”,巧/于应/付各种情况,办事能抓住要领,尤其善于揣摩皇/上的心理、意图。

如果仅仅“为人机敏,善于言辞”,而不能“巧/于应/付各种情况,办事能抓住要领,尤其善于揣摩皇/上的心理、意图”,他能那么快地有机会零距离接触乾隆皇帝,在皇/上面前一展其特长吗?步入仕途,每个人都想往上/爬,如果没有点当/官的真本事,仅凭溜须/拍马、到处送/钱买/官,恐怕也只能空有一腔抱负……

和珅虽是顶级大贪官,但在反贪方面显示出高超的鬼才能力。他曾经主持制定了反贪“和一条”,这“和一条”叫做议/罪/银,也叫罚银,又称自行议/罪/银。其主要内容是:凡大员触/犯了法律法规,犯了渎/职、违/例、包/庇、侵/贪等不/法事情,那么,你自己看着办,你的事情有多大,你就出多大价。自己犯了错误,自己认识到位,自己处理到位,自行议/罪/银。

那时的大清帝/国官员自/觉性似乎硬是很高,议/罪/银这“和一条”出来后,掀起了一个自/觉“革/命”的大高潮,乾隆51年与52年,官员交纳的议/罪/银特别多,从几万两到十多万两的很多。以前官员犯事,常常用小命来抵/罪,常常用职务来顶/罪。现在不行了,你的狗/命不值钱,大清帝/国的顶戴花翎也不需要花几个银子,而现在你犯/事,可以从你那里榨/取好几万银子来。甘肃知府闵鹗元在其任内贪污公款1.98万两。案子暴露出来后,这闵知府说,我的事情交“吏部”处理吧。闵知府大概是这么谋算的:到吏部去,处/分结果是摘掉帽子,或者还坐几年班房,但那银子可以归自己,从班房出来后,可以安享晚年。所以,他不想接受议/罪/银的处理。谁知和珅一眼就看出了闵知府心里的小九九:“试想交吏部乎?仰革/职?”老老实实交议/罪/银吧。于是令闵知府“以十倍罚出”,共计缴纳19万两议/罪/银,官/复/原/职,仍然可以用帽子去大肆搞/钱。

这“和一条”开始实行,为大清帝/国开辟了一个大经济增长点,财源/滚滚。皇/上也特别高兴,巴不得他手下的官员/犯/点事情。现在的反贪,只要贪官咬/出谁或保住谁,哪怕是几千万、上亿的贪污、受贿,也只算他几百万的帐,最多加个包/养/情/妇的罪名,真不知道有多少银子流/失到个人腰包里……

和珅官/场经营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精于揣摩主/子心思。再复杂的事情,一旦悟透,结论会变得十分简明。查/办云南总督李侍尧案,就可见识和珅这一手的厉/害。

乾隆得到密报,揭露云南总督李侍尧贪污巨款,他便想借此整/治下贪污之风。他派和珅查/办/此案。和珅赶到云南的第二天便采用严/刑逐一审问李家上下人等,数日便取得了李侍尧的贪污受贿证据。虽然很快查清了李侍尧贪污案,但和珅并不急予返京,又多了个心眼,因他深知乾隆很担心边陲的情况。于是一边安排下属草拟结案奏章,一边带人核/查云南盐务、边防等政/务详情,待办妥后才动身回京。乾隆知和珅不仅及时办理了贪污案,还查清了云南的主要政/务,大为高兴。立即升任和珅为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并在满朝文武大臣面前大赞他整/治贪污/雷厉风行。

和珅在拿/捏李侍尧生/死之时,将云贵总督恒文与浙江巡抚卢焯两位能臣反复比较琢/磨,终于悟出前者所以死、后者所以生的深层原因:恒文在勒/索部属案/发被/劾后,说弄来的钱是用来进/贡的,竟将屎盆子扣到皇帝头上;卢焯却咬紧牙关,不扯任何与皇帝有关的事。李侍尧与恒文、卢焯一样,也是能臣宠臣,但他不像恒文那么蠢,而与卢焯同等精明,虽然勒索部属与向皇/上进/贡直接有关,却横竖自个认了,丝毫不扯进/贡之事。于是,和珅在幽微的思/想隧道里终于找到白亮的出口,茅塞顿开:给李侍尧留下一线生机必深契圣/意。后来果然如和珅所判断的,乾隆很策略地借他人之口放了李侍尧一马。

由此可见,官/场办/案要讲究策略,既要有能力把案/子查出结果,又能很策略地提出处理方案;既要想上级所想,又要不露声色地替领导处理好其所担心的事。反正乾隆有先前不/杀/卢焯案例,再对李侍尧刀/下留人,也没人会指/责和珅办案不公/正、不公/平……

和珅不仅会做/官,而且还是理财专家。清代吸收明代内外府库职责权利混/淆、导致国家/财富多为宫中耗/尽的深刻教/训,明确区分了内府库藏的收入来源及用途,以限/制皇室对国/赋的索/取范围和数额。既然大清帝国规定在钱财上家国有别,皇室只花费户部所拨的常年经费,并非滥/用国家/钱财,又不能让内库入不敷出,出现巨额亏/空,就得物色一位敛/财高手,为乾隆多多挣钱,源源不断地充实内库。因此,内务府总管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替皇帝及其家人理财。而要替皇帝担起这一重要职责的,必须是理财高手,否则他就混不下去。和珅无疑是有这份本领的。他任内务府总管期间,内务府其他各项收入远远超出户部的年度拨款。和珅工/于/算/计,善于巧/取/豪/夺,既当过内务府总管,替皇上理财,又长期担任户部尚书,替国/家理财,以他超高的悟性和水平,将内库金银填得满满当当的,以至还能出现内库金银反拨外库的奇迹。

自当上内务府总管起,和珅为皇帝理财二十多年间,他替皇上赚钱之际,也乘机为自己捞/取了巨/额/钱财。不过,和珅所贪多来自各级贪官的贿/赂,不是直接/盘/剥/百姓的,民/愤不大。而且,和珅所聚/敛的财富大都堆积在自家地窖里、夹墙里、密室里,从不行善施/舍,也不搞丢人现眼的假/捐款,更没把家人移/居国外,自己挥/霍/有限,虽贪但不反,这就无异于皇家的“地下宝库”,皇帝随时可“没/收/充/公”,这也是乾隆在世时没动和珅的原因之一。

和珅也并非只是拍马/屁的庸人,他不但聪明机智、博学多才,而且能诗善画,他写的《嘉乐堂诗集》中不乏有佳作。而令人惊叹的是,和珅还精通多种语言文字,《八旗通志》续集卷首六、天章六中即记有:乾隆曾称赞他“清文、汉文、西番、蒙古,颇通大意。”他的这种才能,对他任军/机大臣等高/位,经办一个多民族/大国的军/事政/务大事,无疑是有用的。和珅曾参加过西北、西南的军/事/活动,还任过殿试读卷官和经延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兼任过《三通》、《四库全书》、清字经馆、石经的纂修总撰,并为乾隆皇帝引以为自豪的“文治武治”出过力。可见乾隆皇帝宠信和珅,无疑也是同他的才能分不开的,也就知他能短时间青云直上的原因了。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面对眼前的情景回想伤心的往事,是我的出色才华害了我自己。这么一个才华横溢、政/治敏/感性极强的官/场鬼才,临/死才知道是出色才华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