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真的受刑了吗:草潭:沙虫养殖第一乡 陈振国的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7:44:51
沙虫是广东湛江的特产,以前都是农民在赶小海时在海滩上挖一些,数量不多,价格一直很昂贵。在遂溪县很多宾馆、酒店把沙虫作为地方特色菜,炒沙虫、炸沙虫、炖沙虫、烩沙虫种类繁多,对沙虫的需求量很大。虽然市场有需求,但沙虫都是野生生长在,近海海滩地下30至50厘米的沙里,以前当地村民只是在赶小海时采挖,经验丰富的老人一天也挖不到1公斤,产量小采挖难度大,市场价格一直很贵,1公斤鲜虫卖20多元。
然而遂溪县草潭镇的陈虾、陈振国父子,前后10年做的一件事,到今天,却促成了一个每年1亿元收入的大产业。
现在,我国能够繁育沙虫苗的地方还不多,主要还是依靠野生的沙虫苗进行生产,而沙虫只有在优质的海水中才能生存,一旦水质略有改变,沙虫便会大批死亡或逃离。野生沙虫的减少和人工养殖规模的扩大,导致沙虫苗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陈振国正是从中发现了巨大商机,并把商机转变成了效益。
似平淡无奇的海滩,但在当地村民眼里,却是一座带来巨额财富的宝矿。
现在遂溪县年产沙虫200多万吨,产值1亿多元,而在10年前当地的产量还不到2万吨,遂溪县沙虫产业能发展到今天,这与当地一对姓陈的父子密切相关。
陈虾是南洪村养殖大户,一直在离家500米的海滩养文蛤。1997年5月,陈虾投资10多万元养了100亩文蛤,当年9月份,陈虾带人采挖文蛤时,发现文蛤竟然遭受了严重的病害。
陈虾:红肉病一般感染比较厉害,好像都是一个月基本都死得一干二净了。
突如其来的病害,导致陈虾的文蛤损失惨重。
陈虾:10多万好像只收到五万多,六万元钱回来。
记者:相当于不但没挣钱还亏?
陈虾:没有钱赚还要亏。
对陈虾来说,养文蛤失败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重要的是丢了面子,当他找到养文蛤的大舅哥林马胜,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却发现大舅哥正忙着挖沙虫。
陈虾:不知道什么人讲给他听,还是他自己试养,拿一点沙虫苗回来养。
原来,林马胜从越南买了一点野生沙虫苗随意扔到海滩上,结果沙虫重量长了一倍效益翻了四翻。
广东省遂溪县草潭镇南洪村养殖户林马胜:开始养的时候,这个沙虫6元多钱一斤苗,当时要出来的时候,上市场卖的时候就12元钱一斤。
这让陈虾产生了一个降低文蛤养殖风险的想法。
1998年4月的一天傍晚,陈虾约好几个亲戚朋友,来到承包的那块100亩海滩地,投放了事先从越南购买的2500公斤野生沙虫苗。1个月之后,陈虾又在那块海滩投了10多万元文蛤苗,他要进行沙虫和文蛤套养,这在当地还从来没人干过,陈虾能套养成功吗?
陈虾用沙虫和文蛤套养,沙虫生长在地下30至50厘米的沙里,文蛤生长在10至20厘米的沙里,都是野生状态生长,不用喂任何饵料。经过6个月的等待,1998年10月终于到了沙虫收获的季节,陈虾专门从外村请来有经验的村民帮忙挖沙虫,当初,只想规避文蛤养殖风险的陈虾没想到,这一挖,挖出了一个轰动全县的事件。
起初,村民以为陈虾在挖海滩的野生沙虫,然而事情发展的越来越不对劲,陈虾一连在自己的海滩上挖了三个月沙虫,陈虾那块100亩的海滩彷佛成了取之不尽的宝地。
广东省遂溪县草潭镇南洪村村主任叶李生:一天一个人挖10多斤,多的技术好的挖二三十斤都有的。
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奇迹还在继续,陈虾又连续挖了两个月沙虫,数量依然很多。
陈虾:10月份开始挖到年底,挖到第二年才挖完。一次播种竟挖了半年,并且人工养殖的沙虫生长良好。投下去一般一斤在150条以上,一般收成的时候平均40条就可以卖了。
陈虾的沙虫都长到了一公斤80条,这正是市场最好卖的规格。
陈虾把1998年养的这一批沙虫全部卖给了经销商,纯赚了15万元。
陈虾:我感觉到要养沙虫套养文蛤正好,那个利润更高。一般投下去1元钱本钱大概都有两元多,三元钱的利润。也让沙虫能套养的消息传遍全村,人们纷纷在承包的海滩上套养起了沙虫。
二○○七年,遂溪县的养殖面积已经接近2万亩,1公斤鲜虫卖到50元。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新的问题出现了。遂溪县不产沙虫苗,一直从越南进购野生苗种,沙虫苗从1公斤十二三元涨到50多元。即便出高价,二○○八年春天陈虾这样的养殖大户,还是买不到沙虫苗。
陈虾:剩下大部分的地没有苗了,买不到苗,放空几十亩地在那边。
陈虾损失了10多万元,对养沙虫失去了信心,然而陈虾的儿子陈振国却从中发现了商机。
陈虾的儿子陈振国:二○○八年的时候,很多人有钱买不到苗,所以几千亩,上万亩的地有的都没办法买到苗就空在那里,很多农户就没办法。
陈振国是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二○○八年夏天,陈振国搜集了大量沙虫资料,在广东海洋大学劳赞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附近一个繁育场开始了沙虫繁育实验。陈振国白天取样本,晚上细心观察,最终孵化出6000多万尾沙虫苗,大学没毕业,陈振国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二○○八年冬天,陈振国与人合伙自己出技术对方出资金,投资80万元,在遂溪县乐民镇承包130亩废弃的虾塘,做起了沙虫繁育生意。
二○○九年4月,陈振国繁育出自己的第一批沙虫苗。仅此一单生意,给陈振国带来200万元收入。

2011年1月3日  湛江日报

土池沙虫苗孵化的成功,使沙虫养殖产业化成为可能。

传统的手工采挖技术,难以适应沙虫养殖产业化。
文/图 记者 吴建韬 林小军 通讯员陈保强
独家探秘
国内最早养殖沙虫的,是遂溪草潭
世界首家成功实现低成本市场规模化土池孵化沙虫苗技术的,是草潭人
国内海产市场上最优质沙虫的原产地,是草潭下六,草潭为此拥有沙虫第一乡的美誉
土池孵化沙虫苗技术育苗3000多万条全被抢购,首批孵化苗养殖者成功收获,标志着沙虫产业化成为可能
草潭谋划成立全国首个沙虫专业养殖合作社,迈向产业化;机械采挖沙虫技术研发在“最后冲刺”
编者按:
早在2009年,来自全国的众多水产养殖户纷纷致电湛江的熟人询问,他们在找遂溪草潭一名叫陈虾的男子。这一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播放了陈虾及儿子两代人国内率先养殖沙虫并成功孵化沙虫苗的故事。养殖求新,谋取最大市场利润,是促成众多水产养殖户寻找陈虾买虫苗的初衷。然而,记者从去年夏天几度赶赴草潭寻访陈虾均被其婉拒。在草潭镇委书记李强的多番联系下,2010年12月30日,陈虾父子终于同意接受记者的采访。本报记者独家接触了世界首家土池孵化的沙虫苗,并由此了解到当地促使沙虫养殖产业化的梦想。巧合的是,记者采访时,恰广东省首届海博会在湛江召开。
沙虫产业大机遇
一个巨大的机遇让遂溪县草潭镇镇委书记李强感到寝食难安。
2010年12月30日下午,李强匆匆赶回办公室,等候土池沙虫苗孵化第一人陈振国及其父亲陈虾的到来。为了此次约谈,李强先后十多次致电陈虾,经过近半年的耐心交流,陈振国及其父亲陈虾终于同意见面商谈草潭沙虫养殖业发展大计。
商谈开始前,李强激动地对记者说,技术的突破已使沙虫养殖产业化成为了可能,草潭要做事,不能坐失良机,拟筹办全国首个沙虫养殖专业合作社,迈出产业化的第一步。
以鲜活海产品闻名的草潭镇,前些年在并镇时,将原下六镇并入了草潭。而下六,一直以盛产中国最好的沙虫而闻名,其出产的天然沙虫,以个大肉厚一直在海产市场上备受青睐。
沙虫又叫沙肠虫,学名方格星虫,它的形状很像一根肠子,呈长筒形。沙虫虽然没有海参、鱼翅、鲍鱼的名贵,但味道鲜美脆嫩,为海参、鱼翅所不及。沙虫一般盛产于北部湾沿岸。野生沙虫尽管在我国沿海分布甚广,但限于饮食习惯及采挖技术,市场上鲜沙虫及沙虫干制品,大多由北部湾沿岸的湛江和北海供应。随着北部湾沿海的工业开发及人力成本的提高,野生沙虫供应量出现递减势头,价格也逐年猛涨。10多年前,草潭海产养殖户率先成功投放野生沙虫苗养殖成功,延续了当地沙虫的驰名声誉。然而,沙虫苗对水质、滩涂浮游微生物环境要求颇高,随着沿海工业的开发,野生虫苗的繁殖地及产量大幅度“缩水”,根本不能适应沙虫养殖产业化的需求。野生虫苗价格也从最早的每斤几元钱上扬到现在的近30元,极大地制约着沙虫养殖的产业化。至今,国内养殖沙虫的地区也就遂溪县草潭镇、雷州市企水镇以及广西北海市的沿海乡镇,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在此背景下,央视播放陈虾父子成功培育沙虫苗的消息令国内水产养殖户大为心动。
面对着雄心勃勃促使沙虫养殖产业化的草潭镇委书记李强的邀谈,草潭镇居民陈振国及其父亲陈虾,这对手执世界首家土池沙虫苗孵化技术,且把沙虫苗卖得红红火火的父子俩,第一句话便发炮:“李书记,您对沙虫养殖业知道多少?政府扶持的力度能有多大?”
陈振国发言时,包里装着厚厚的技术资料,在获评市科技奖的鉴定上,有“此项技术在国内外相关文献,未见类似记载”的点评。正因为如此,土池沙虫苗孵化技术已申报国家级农业科技奖项。而陈家悄悄投资搞起占海滩百亩的沙虫苗孵化场,至今已孵出3000多万条,部分幼苗已售出投产,剩下的虫苗也全部被订购,待养至客户所要求的大小时再交货。
刚从大学水产专业毕业出来没几年的陈振国同样意识到沙虫养殖产业化的巨大机遇,他刚注册了自己的水产公司,并参展了在湛江举行的广东省首届海博会,在他的创业理想中,目标是打造沙虫产品全产业链。
理想与现实往往差距不小,陈振国奇迹般地攻克了大学教授、水产科研专家多年研究未能破解的难题,但面对纷繁的产营销系统,还是感到巨大的压力。“资金从哪里来?场地从何处找?各种各样的手续如何办?”
陈虾对记者坦言,如果引入合作伙伴,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曾有多位加水产巨头登门商谈合作,陈家成功孵化沙虫苗的新闻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连山西的煤老板也上门谈投资了。但陈家经过家庭会议后,达成了共识:靠自家的力量滚动发展,确保独立性。陈家最担心的是合作导致独门技术的泄露。目前,陈家的沙虫苗孵化场尽管已达到年育苗售苗3000多万条的规模,但只能供3000亩滩涂使用。
陈家的底线是独立经营沙虫苗孵化,而沙虫养殖产业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养殖地域集约化规模化,品牌运作,打造产业链,占领市场高地。年供3000亩的孵苗量显然不敷其需。
李强曾细心地研究过我市县域农业成功经验,发现产业结构调整至关紧要,谋划好产业结构,意味着拥有市场优势的农渔产品,然后使之生产现代化,在大产量面前打造加工业,通过品牌运作、深加工实现高附加值——沙虫养殖业正是草潭的“生招牌”!
机遇当前费思量
无论是在陈虾、陈振国眼里,还是在其他沙虫养殖户眼里,沙虫养殖产业化有着四大障碍。
——首先是虫苗难求。在主要以野生苗养殖的草潭镇,让养殖户最头痛的事莫过于购苗,10多年前,到广西东兴市做生意的草潭人无意中发现,从越南采挖到东兴出售的沙虫,由于挖掘技术过粗,除了成虫出售外还残留着幼虫无人问津而当垃圾扔掉,由此萌发了投苗养沙虫的念头。结果草潭下六旧庙村民一举尝试成功。很快地,投苗养沙虫的做法遍传草潭、企水,连广西沿岸养殖户也加入其中。野生沙虫苗价格从最初的每斤几元钱长到近30元,价高还难求。广西养殖户因“近水楼台先得月”,草潭的养殖户难以买到现货,往往只能电话联系广西的虫苗代理商订期货,何时收苗极不稳定。
——其次是适合养殖沙虫的滩涂难找。尽管草潭拥有一万多亩适养海滩,但已被各种水产养殖户瓜分得七零八落,很难找到大面积连片适养海滩投产。陈虾陈振国为此遍跑广东沿海寻找空置的适养海滩。尽管沙虫养殖效益不逊于其他海产品种的养殖,并具有突出的抗自然灾害能力,但新生事物难以在短期内为人接受。
——沙虫的市场需求限于国内东南沿海以及东亚、东南亚,远不如对虾、鱼片。但国内生产规模同样小得可怜,市场紧缺非常突出。陈振国举例,一张来自日本的订单,需货20万斤——区区的200吨,而且报价较高,而国内无一水产供应商敢接单,并非不想赚这钱,而是没有能力组织这样的货源。而在刺身盛行的日本,沙虫大量靠进口。
——采挖技术的限制。目前国内沙虫的供应,主要来自于北部湾及海南沿海的沙虫采挖工。采挖沙虫的技术性较强,即使是代养殖户采挖的工人,熟练者每天可挖20-30斤,赚80-90元,而不谙此道者,每天采挖不到3斤,且因挖断虫体而使产品市价大减。目前,国内掌握采挖沙虫技术的群体最集中地在雷州半岛西岸及汕尾沿海,广西及海南沿海因人口较少而次之。因采挖沙虫属季节性工种,外来人口不愿花大量时间学习这一劳动技能。
政府之手能奏效?
陈振国这几年走遍了粤桂沿海,寻找适合养沙虫的滩涂。在他的手提电脑里,储存着自绘的适养区域图。“现在湛江市能养殖沙虫的滩涂,只剩四块了——草潭片、企水—徐闻西海岸片、龙营围片、东里-东海岛西岸片。”陈虾表示,沙虫养殖地首先要求滩涂坡度平缓,并有白天退潮的潮汐特点,以便收获时采挖;其次是水质要求。从高中时期便开始研究沙虫的陈振国则补充,优质沙虫养殖地还要求沙滩上的沙粒较粗,草潭正因为沙粗土松,利于幼虫钻土成长,所以成虫个头特别大。同时,沙虫生长过程几乎对所有的非天然投排物质都明显排斥,而很多条件不错的滩涂由于已有别的水产品在养殖,其投放的饲料等的残余物均制约着沙虫成长。
除了适养滩涂难找外,寻求办理技术立项、资金贷款等繁琐的手续也令陈家颇感烦恼。
在李强眼里,这些烦恼,正是政府适时介入的节点——
“没错,草潭近两万亩的适养滩涂已被包得七七八八,但政府可以主动引导承包户养殖沙虫,但必须保证虫苗供应!”
“人家包了(滩涂),养什么人家说了算,政府能说到做到吗?有什么‘把炮’引导。”陈振国反问。
“我们可以对滩涂作出产业发展规划,报上级政府审批,打造草潭的沙虫养殖基地,比如,远期的,在审批新的的承包滩涂申请中,对其环保标准做出新的规定,以鼓励其养殖更环保的沙虫。近期的,可以考虑成立全国首家沙虫养殖合作社,3000亩少一点,但胜在全国首家,规模以后再扩大,由水产养殖户带滩涂自愿加入,虫苗由你们负责,申报手续及相关扶持政策我们全力协助申报——成功的关键在于你们的虫苗技术是否了得,养殖户利益是否得到保证!”
市场之手调整沙虫产业从业者的积极性,政府之手加以扶持。对此,陈家表示,“有可行性,如果政府能做到这样,我们对草潭的沙虫养殖产业化充满信心!”
市场紧缺酿良机
陈家的信心源自对沙虫市场、养殖流程的深入理解。
只要选择好适合的滩涂,养殖沙虫的风险比传统海产养殖要小。首先是成本较低,只须投入租金和虫苗,无须饲料和任何药品、添加剂。人工成本主要有投苗和采挖两部分,投苗人工较低,而采挖人工成本则按量计算,以目前草潭镇人工采挖沙虫的工钱标准,平均在每500克成虫3元左右,而成虫的市场收购价,近三年间一直在35-45元之间波动。沙虫主要以依附在海沙粘土里的微小硅藻为食物,进食时连泥沙一起吞下,在体腔内消化藻类后排泄出泥沙,这也是沙虫体内有沙的原因,所以养殖沙虫无须投放饲料。
记者在草潭镇养殖沙虫的滩涂上看到,无论是投放天然虫苗的滩涂,还是投放孵化虫苗的滩涂,均与大海直接相连,其中并无任何隔离设施。陈虾表示,现在市面上盛传的投放避孕药养殖沙虫的传闻非常荒唐,他跑遍整个北部湾沿海,也没有见过谁家的沙虫养殖场可以投放添加剂。“每天海水涨落,你就算投100吨药下去,一轮潮水便卷进大海里了,要投药,必须具备养殖水体可隔离的前提,而养沙虫不可能隔离,一旦隔离,滩涂里沙虫赖以食用的微生物便脱离了天然的生长代谢环境而消失,届时,藻尽虫亡。”深谙沙虫食物链的陈振国则表示,目前,海产养殖科研人员只证实了数种微生物是沙虫的主要食物,还没有搞清楚沙虫的所有食物种类,以及其中某种微量食物缺失后给沙虫生长带来何种影响,所以无法人工配制养殖沙虫的饲料。即使配制沙虫主要进食的几种藻类,尽管理论上在实验室的环境可以人工培育,但因成本过高及人工繁琐,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沙虫养殖均处于天然生态环境中进行,不可能出现投料饲养的模式,也就是说,投放孵化苗养殖的沙虫,处于野生的生态环境。
沙虫养殖低风险的另一个方面,是对自然灾害的强抗御力。“沙虫能深钻沙底下,所以台风大浪对其不构成威胁,按目前的观测,短期的赤潮对沙虫养殖影响也不大。”陈振国表示。陈虾则提醒,“当然,也并非百分百无风险,比如我们草潭镇一位林姓的养殖户,前几年在百年一遇的台风兼天文大潮中,养殖沙虫的滩涂连泥带沙都被大潮挖空了,自然失收。但沙虫这样的抗灾能力,还是远远超过其他水产养殖品种的!”
记者随机采访了曾使用孵化沙虫苗的几名水产养殖户,他们表示,除了生长期要长两个月外,其余效果明显比投放野生虫苗要好。茂名籍养殖户吴老板表示,收成明显比投野生苗要好。而在广西合浦角头沙养殖多年沙虫的莫老板则表示,投放孵化苗,收获的成虫体型及大小较均匀,而投野生苗的成虫则大小较为悬殊。
陈振国解释,养殖期长短其实与苗体大小有关,与野生还是孵化苗无关。他表示,开始几期培育出来的沙虫苗交货时体型较小,目前他孵化场里的苗须培育两个月后才长到目前市面上野生苗一般大小,所以最早使用孵化苗的养殖户的养殖期要长两个月。现在一是市场上虫苗异常短缺,养殖户能买到苗都不管苗体大小了,二是孵化苗个小价廉,投入产出比反而更高。据陈振国统计,使用孵化苗的养殖户每亩滩涂每造纯收入3000元左右。至于孵化苗养殖效果比野生苗要好的说法,陈振国不以为然,“这并非说明孵化苗本身比野生苗要好,但现在养殖户买到的野生苗,首先是大小不一,更重要的是野生苗在采挖运输贩卖过程中,受损伤较严重,而孵化苗批量培育,大小划一,从购买、运输到投放的时间较短,几乎没有受损,所以成活率大大高于天然苗。”据海产养殖科研专家对孵化苗技术的鉴定,养殖成活率高达90%以上,扣除因人工采挖技术的局限,成虫收获率仍高达60%以上。
陈虾表示,无论此次具体的产业化方案是否能执行,沙虫养殖还是该走向产业化之路——“以沙虫干为例,控制价格的是水产市场的那几个档口,因为他们每档都与一批采挖工形成长年合作关系,而产业化意味着现代化,机器采挖——沙虫养殖业将有新改观!”
陈虾透露,他所研究的机械采挖沙虫技术正在最后冲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