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砚在一起的番外:治庸办是个什么部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05:46

治庸办是个什么部门

2011年04月28日16:22中国经营报 据报道,武汉市“治庸办”近日暗访了该市14家职能部门,查处上班迟到、化妆,吃早点,看微博等玩游戏、炒股、聊天等现象。这些人员有的被调离岗位,有的停止反省,处理最重的是吃早点的人,经济损失近万元。

首先,我们表扬一下武汉市政府为治庸而做出的努力,不过为治庸而单独成立一个治庸办,也可以说是颇具中国特色了。从新闻中也看到治庸办的突击检查还是起到了对庸官的震慑作用,对改善官员行政作风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面对其政府各部门风气已经是东倒西歪,懒人一片,炒股聊天的现状,治庸办的作用究竟能发挥到什么程度,是否真的就能治住这帮懒人、庸官,其作用、疗效能否长久我们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首先,在成立治庸办之前,我们先应该明白公务员慵懒的原因是什么,是个体现象还是普遍现象,究竟是人的问题还是政府的问题。

我们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判断个体行为的发生是内因还是外因,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一致性,即是否所有人都这样;二是一贯性,即其行为是否从小一直如此;三是区别性,即其行为是否对不同的事有区别对待的表现。显然,这些慵懒的公务员们大多闲散,也并非从小就是这种性格,更不是只有上班才慵懒,起码他们偷菜和炒股就很认真。所以,公务员慵懒的主要原因在外因上。换言之,正是长期以来政府部门机构、人员设置臃肿,职责划分不清,才导致了公务员们的慵懒。

那么我们要解决官员的慵懒,就应当对症下药,下大力气解决长久以来的精简公务员数量问题,否则永远八个人干一个人的活,只会是三个和尚挑水喝。另外,精简办公人员同样对公务员也是好事,因为群体规模不仅与缺勤率正相关,还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而节约下来的人手开支还可以用于提高剩余人员的待遇。

从这个角度上讲,治庸办的成立无疑是失败的,因为它不仅没能解决慵懒的根本原因,反而新设立了一个部门,又增添了一批人员。那么治庸办如果庸了,又由谁去治理呢?再成立一个“治治庸办”吗?以公务员去治理公务员的慵懒问题本身就是个哲学上的逻辑错误。

其次,治庸办即使兢兢业业,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治庸的成效还是要逐渐打折扣的。据媒体报道,武汉市城管局被通报后,就成立了一个应对市里暗访的预警机制。凡进入大楼者,都要登记。值班的保安,如果发现疑似暗访人员,要乘暗访人员等电梯或上楼的间隙,找机会报告给保安主管或局办公室。

可以说中国国情再一次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经祸害了不少优秀政策,何况一个以暗访为主的小小治庸办。而治庸中“庸”的内容也难以界定,偷菜、炒股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自然可以算作庸,那如果我们看到一位官员正襟危坐于自己的沙发上、左手茶杯、右手报纸、呆若木鸡、紧皱眉头作苦思冥想状,治庸者又能如何?对于那些一动不动不干活、却又没做与工作不相关的事的人,治庸者又当如何处罚?从这个角度讲,治庸实际上治的是办公制度,治的是违反管理条例的人,对慵懒的氛围没有任何制约力。

而在越来越先进电脑的帮助下,相信我们的懒人们只要一听到有人进门,一瞬间就切换或退出炒股软件、关闭聊天窗口、隐藏偷菜画面的能力还是有的。所以想依靠暗访、突击检查来治庸,一次两次尚可,终究还是不靠谱,人的速度怎么可能快过电脑的速度。

所以,不管武汉市政府如何下定决心、想建立长效约束机制等,都是目标虽好,却用错了方法。寄希望于靠普遍存在裙带关系的公务员来治理公务员只会把治庸办的人也拖下水,估计几次公款吃喝下来,治庸者就会成为了大家的报信工具。因此真要解决慵懒问题,不从源头上解决机构臃肿问题是不行的,而监督也要靠外部监督为主,不能再内部自己搞,否则没有约束力。必须充分发挥媒体、群众的监督力量,敢曝光、多曝光不良现象,才能有效改变其行政不作为、行政效率低下的现状。这样说来,治庸办的工作人员倒不如改为临时性,直接由群众和媒体来参与,还不用担心治庸者终自庸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