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月恶魔多久刷一次:中国平安与中国人寿之比较_潇洒的开心人 李嘉诚 郑裕彤 李兆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50:20
中国平安与中国人寿之比较2007年12月07日 星期五 09:47

1、"亚洲股神"李兆基谈投资中国人寿 :三年间,他投资股市500亿港元增值至1700亿港元,创造了令人惊讶的神话
香港最有钱的两个富豪都姓李,一个叫李嘉诚,一个叫李兆基。
两人都拥有香港很多企业,控制着香港很多同市民生活有关的机构。
近年来,最风光且资产暴发得最快的,恐怕要数恒基地产(0012-HK)主席李兆基。因为他在短短的三年间,将500亿港元变成1700亿港元,成为"亚洲股神"。
已经是一个78岁的老人了,居然能"转行"做自己曾经最讨厌的股票,且获得巨大成功,的确不容易。
希望每年回报10%-20%
前不久,记者曾采访李兆基,问他为何会将投资重点由房地产转移至金融,做自己不太喜欢的股票,他告诉记者说,香港地少,人不多,出生率下降,估计一般住宅房价每年上升约10%是合理的。而香港是金融中心,有钱的人很多,豪宅将供不应求,升幅也无可限量。但发展豪宅项目并不容易,首要是要有土地,在香港,适合发展豪宅的土地不多。
在过去的10年里,人们一般认为有财、有势的人要拥有自己的房子;但在最近两三年,房子的地位已被股票和金融投资取代。香港股市近期每日平均成交额是400亿港元,楼市每日成交额只有4000万港元,两者相差1000倍。很明显,从400亿的经济活动中赚取收入,比从4000万的经济活动中赚取收入来得容易。如果你能从400亿中赚取0.1%的收入,已经是非常可观的。
为此,他于2004年12月成立了兆基财经企业,资产规模是500亿港元,主要从事股票投资,以中资股居多,并以美国"股神"巴菲特为榜样,争取每年有10%至20%的回报。如今,其资产规模已增值至1700亿元。他还预期,两三年内会再增至2000亿。
他说,他是以过去两三年兆基财经企业由500亿增值至1000亿的幅度来推算的。假设用1000亿投资股票回报率有20%-30%,1年后赚200-300亿,两三年后资产便会升至2000亿。这样的推算说得上是合理的。当然这是个目标,不一定能够实现。
他说,三年前,他从未沾手股票投资。但现在他每年都会到海外考察学习,与财经业人士见面,了解他们如何投资,听听他们的意见,再凭自己的眼光去作判断。如果自己聪明的话,也许你会比他们更懂得投资。股神选股"基本法"每次公开露面,李兆基几乎都会被各传媒记者问及股票投资的事。今年11月22日,李兆基在出席向香港大学捐款仪式,被传媒追问港股动向时表示,股市已跌至一个趁低吸纳的水平,他当天更是动用10多亿资金分段入市。他声称,自己打算再分两次买入港股。他打比方说,如果入市本金是100亿港元,他会先以50亿港元入场收集超跌的股票。他相信年底港股恒生指数会升至30000点的目标,明年农历年间会升到33000点的水平。李兆基还慷慨向记者传授"炒股五行论"。他说,股票可以用金、木、水、火、土"五行论"来划分种类,而他最喜欢"金",即银行、保险及交易所,包括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另外,同时他又称看好"火"类股份:即易燃液体,特别是中海油及中国神华等;至于属"土"的地产股,虽然一向看好该行业,且由于近日受多个坏消息影响不断受压,但长远还是看好。他期望"港股直通车"可以在明年春天推出,届时会对香港股市带来正面影响。李兆基对记者说,我在半年前跟你们说过一次,你们可能未完全明白,我今天再谈谈投资的基本法。第一条是选国家。各国当中当然以中国好,美国最衰。第二条是选行业。我会选保险、能源及地产三个行业。第三条是选公司,要选行业的龙头股,龙头股升得差不多便选找龙尾股。具体公司我推荐中国人寿、平安保险、中石油、中海油、神华能源、中煤能源、碧桂园、中国海外和富力地产。第四条是转本位。美国突然减息半厘,令美元下跌,港元也跟随下跌。换言之,你手上的100元,今天只余99元,如果减息幅度增至一厘或1.25厘,你手上更只余96或95元,所以一定要转本位。现在中国基于自身经济状况持续加息,美国则迫于无奈减息,根本不同味道,美元肯定会走弱。所以如果你仍然以港元为本位,一年下来最少会损失10%。所以我建议将手头现金购入澳元,赚取年息6-7厘,胜过港元存款利率的2-3厘;如果要做生意则借港元,年息4-5厘,可以赚息兼赚价,财息兼收。第五条是沽空一只、持有一只。现在香港可以买卖全球股票,所以不要只买单一产品。你看好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同时看淡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便可以从中取利。我建议买进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沽空美国地产股或日本银行股。他不无幽默地说,我在半年前已经讲过,但是你们未明白,如果明白了,可能已经赚到钱,不用再做记者了。买龙头股长线投资 在谈到投资心得时,李兆基对记者说,股神巴菲特有一样很好,就是买股都是长线投资。我买新股,也都是长线投资,选喜欢的股,就拿着,就算过了禁售期,允许我卖我都不会卖。据了解,当年李嘉诚和郑裕彤都认购中国人寿,但在2005年禁售期一过,他们就分别在5块多钱的价位抛售手上一半的股份,回报率分别是40%和50%,各赚3.7亿和1.9亿,两位富豪虽获利不菲,但比起四叔李兆基,只是"小巫见大巫"。因为李兆基一直持股至今。而中国人寿上周末的收市价是42.4元,4年回报超过10倍。李兆基说,投资股票,应该买"龙头股",所谓"龙头股",是指内地来香港上市的大企业,如工商银行中国石油,有过万亿的资产;也指有代表性,对国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可以说,投资这些股票是不会买错的。这些股票你可以继续持有,但由于过去的升幅大,期望它们的股价再翻一番,恐怕不容易。

2、人寿和平安,你会选择谁?——白水

最近几天,股指虽然没有大的变化,但人寿和平安已经开始启动,大资金介入的迹象十分明显!看到这种情景,我问周围的朋友,包括机构的朋友:“人寿和平安,你会选择谁?”。答案是:多数人选择平安。对此,我笑了。 因为在我心中,人寿是远高于平安的。相信通过日后的检验来验证这个观点。下面,我说几个理由,请网友点评。 首先,当前保险股应该是牛市后阶段最好的选择。对于牛市中保险股的表现,我不再多说,因为这几乎是路人皆知的。在此,我也不多说。但是在人寿和平安中选择谁,许多朋友说选择平安。我很难苟同。看看人寿和平安的经营情况,我们会发现很多。 第一,平安走的是金融控股的线路。但,从人类金融史看,金融控股没有非常成功的先例,只有不成功的事例。最典型的是花旗银行。这些观点请大家参考中国银行朱民的文章《从管理和治理角度看金融控股公司》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涛的《从花旗换帅看金融混业经营问题》。结论是:金融控股的夙命是失败或者是难以成功。所以,我无法对平安的前景做出能够超越人类历史的判断! 第二,最近,平安收购了香港惠理和富通集团,尤其是收购富通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对于这些行为,我的看法是:对外投资的效果有待时间检验。因为平安挑战的是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现实!我猜想,或许平安的这种行为是为了弥补其在本轮牛市中投资没有人寿理想的遗憾。因此,也会有以35元的价格参与海通证券增发的行为。 第三,我要强调的仍然是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通过这波牛市,我看到人寿和平安的投资能力其实是有差距的,差距还很大。我相信,人寿巨大的浮赢将有力地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

当然,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展望未来,中国仍处于牛市之中,人寿和平安的竞争还没有分出明显的胜负。但是君子以人类历史发展为借鉴,以落叶而知秋至,此洞烛细微,放眼未来,并以作为投资的理由。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3、网友评中国人寿与中国平安

1、发展战略不同  

  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是中国保险市场两家重要的保险主体。这两家保险公司背景不同,运作模式不同,因此,发展战略也不同。  

  中国人寿历史比较长,具有深厚的政府背景,也是在政府的扶持下成长起来的,这也正赋予了中国人寿可以获得别的保险公司不可比拟的垄断资源。同时,中国人寿是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其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是中国保险行业最大的资产管理者,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平均每年增加30%,其中投资资产年均增长40%,并保持较高的投资回报。我们预计中国人寿2006-2008年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在67%左右。  

  而中国平安则不同。它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走市场路线,完全依靠市场自身的规则发展至今。中国平安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以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为核心,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作为金融深化改革的领头羊,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平均每年增加25%,其中投资资产年均增长23%,并保持较高的投资回报。由于公司是一家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业务涉及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信托及证券等金融子行业,各个业务平台之间可以共享客户信息,交叉销售可以给公司带来极低的开拓成本,单一客户边际附加值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的风险,未来仍可保持较高增长。我们预计中国平安2006-2008年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在46%左右。  

  就寿险市场而言,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在市场中分列一、二位,且整个市场大部分被其瓜分。去年上半年两者合计所占市场份额达65.9%,中国人寿占比最大,为49.4%;中国平安占比16.5%。同时,中国平安在财险市场排名第三,仅次于人保和太保之后,中国人寿目前还没有财产险业务。  

  2、财务数据纵横比  

  从两者的财务数据来看,中国人寿的绝对规模要远远超过中国平安,但是,横向比较保险公司时不能单纯看绝对规模。综合股本因素考虑,中国平安的每股价值要高出中国人寿,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也较高。就2005年的每股收益来看,中国人寿仅为0.19元(摊薄),而中国平安为0.54元。每股内含价值人寿为4.26元,而中国平安为7.81元;从资产收益率来看,中国平安的10.90%也高于中国人寿的8.61%。但就利润增长速度来看,中国人寿近些年增长速度超过中国平安,尤其是2006年,我们预计中国人寿的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03%,而中国平安为79.12%。  

  另外,仔细研究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保费收入前十名地区,可以发现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寿的主要保费收入来源地区为人口较多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例如广东、河南、四川等省份;而中国平安的主要保费收入来源地区为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地。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平安在市场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业务资源投入多,高端客户占比高,导致单个客户的边际利润贡献度较高。而中国人寿在其业务十大来源地区的保费收入,一般能占到当地市场份额的50%左右,最高的可达60%,由此可见它在这些地区的垄断优势十分明显。中国人寿这种广泛的业务布局有助于其分散风险,平滑业绩波动,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纵深发展,在未来可为其提供强劲的保费收入来源。  

  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应收费用,容易形成坏账。保险公司每天要应对分销机构庞大的应收保费,所以,管理应收保费往往考验一个公司的管理能力。比较而言,中国平安2005年的应收率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仅为1%左右;而中国人寿2005年的应收率超过6%,从这点可以看出平安的应收管理水平较高。  

  管理费用率衡量的是保险公司的内耗程度。若公司长期支付大量低效率固定成本,则随着业务量的上升,管理费用率势必呈现上升态势。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成本优势明显,处于行业内较低水平,这说明两者的规模效应都已经能够体现出来,管理的边际费率较低。  

  相比较,我们认为中国人寿的规模效应更明显一些。近年来,其业务的迅速发展没有使费用率大幅攀升,反而有所下降,其赔付率、费用率以及综合费用率稳定。  

  3、股权激励应对市场竞争  

  长久以来,中国保险行业人才流动频繁,竞争环境恶化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两大因素。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保险公司开始重视人才、团队的培养和稳定。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是较早推出股权激励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的方案已于2004年开始实施,而中国人寿的方案还尚未执行。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平安于2004年开始执行虚拟期权计划,该等权利以单位方式授予,每个单位代表1股公司H股,该计划自2004年-2008年每年根据员工的绩效和贡献,经评比并报公司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批准后确定人选,分五次授予。中国人寿激励计划草案为,由激励对象自愿认购股份和公司有条件奖励股份相结合;员工股权激励的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外部董事),对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一定职级以上的管理骨干等在岗员工,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业绩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和其他人员。  

  从中国平安激励计划执行情况来看,实施效果良好,这几年公司保持了高速增长,年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46%。鉴于此,我们对于中国人寿的股权激励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4、人寿股权投资独占鳌头  

  中国人寿的股权投资较为广泛,而且数额庞大,所投资标的多数为稀缺资源,一般金融机构很难望其项背。  

  中国人寿投资的已上市公司股权截至到2006年12月31日,账面增值了81.39亿元,如果限售股权流通后,其投资收益计入每股收益,则按发行后摊薄股本计算,每股收益可增厚0.29元。2006年下半年,中国人寿3.92亿元投资7000万股兴业银行,根据兴业银行股价最新情况统计,中国人寿此笔投资获利应超过10亿元。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后,中国人寿的这些投资收益若计入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一项,则可大大提升每股的内含价值,约折合每股提升0.32元,则其每股内含价值可达到9.2元。  

  中国人寿目前持有广发行20%的股权,兴业银行7000万股股权,渤海产业基金5%股权,战略入股广深铁路和工商银行,未来还可能收购徽商银行、珠海商业银行的部分股权。这些股权投资一方面可以给其带来股权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中国人寿与商业银行合作更加密切,开展银保业务,增加其保险市场份额。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人寿和平安各自的战略不同,优势不同,具有各自的生存空间。虽然从财务数据来看,中国平安目前的股东回报率较高,但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拥有众多垄断资源的中国人寿,在二三线保险市场启动后,未来可能以相当高的速度发展。因此,我们建议在投资保险股票的时候,需要长线投资,以分享中国保险市场高速成长的成果。

4、保险业的风险

招商证券在2008年策略报告中对美、英、日、韩四国保险股与大盘相关性比对后发现,美国保险股在股市上升周期超过市场平均涨幅,而在下跌的市场中基本与指数保持一致;英国保险股在股市下跌时,跌幅超过市场平均,主要原因是股权投资比例过重;日本在股市崩盘后,保险股的下跌幅度与大盘基本一致,在2003年后,上涨之时超越指数,而保费收入在崩盘后却出现惊人的增长;韩国保险股下跌时与市场一致,上涨却远远超越市场。
  对应目前中国保险业境况,报告称,由于中国保险公司权益类投资依旧受制于法定上限(20%),资产市场大幅下跌时,保险公司不应超过市场平均跌幅;而资产价格下跌之下,投资者急需安全避风港,中国的保险公司将如日本同行一样,获取保费收入的大幅增长。

近一月来海内外投行最新保险股目标价一览    
  
               A股(元)                港股(港元)
  机构名称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   机构名称   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
  国泰君安 93    162    花旗    46    102.81
  东方证券 70    130     摩根斯坦利 38.14 76.26
  申银万国 65    152    高盛    52    118
  招商证券 90    170    瑞银    48.4 122.2
  中信证券 91.3 178.4     中金    64.01 1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