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月传说2 辅助:神童心目中理想的老师该是怎样的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15:01
凯瑟尼尔森以及科利曾对616岁的天赋班的学生做过一个“你心目中最理想的老师(或个人)”的调查,结果发现:
如下的项目被选择的次数达到50%
理解他们的老师(或个人)
              有幽默感的老师(或个人)
              能使学习变得有趣的老师(或个人)
              能给人带来愉快的老师(或个人)
如下的项目被选择的次数达到30%
              尊重并支持他们的老师(或个人)
              智慧的老师(或个人)
              耐心的老师(或个人)
              严格要求的老师(或个人)
              灵活、不死板的老师(或个人)
如下的项目偶尔被选择(次数在5%到10%之间)
              熟知课题的老师(或个人)
              解说细致的老师(或个人)
              娴熟驾驭小组活动的老师(或个人)


应该强调的是,这个调查不仅适用于老师,而且适用于“家长”等社会角色。因为,括弧中的“或个人”是指除老师以外的“个人”,这就包括了学校的其他人员(如校长,心理辅导员等)、家长、社区活动的组织者(童子军的领导,球队的教练等)、邻里的长辈,等等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关的人员。
孩子在评价老师(或个人)时,往往并不首先看你是否“才高八斗”或“学富五车”;而是看你的人格魅力和教育理念。
因此,当我们用上述调查的结果去检验老师时,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学生对有的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有的老师在孩子眼里是个误人子弟的庸“师”?
            上面的调查,是研究人员列出选项,让孩子们被动选择的。如果让活力四射的天赋班的孩子们自己给心目中理想的老师写上几条,他们会弄出什么东西来呢?          
           根据<<今天的天赋儿童>>里的资料,有人曾收集了天赋孩子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试列几条与读者分享:
                “一般老师和天赋班的老师的区别是天赋班的老师非常关爱他们的学生。”
                “一般的老师只教我们东西,天赋班的老师教我们去想东西。”
                “我们需要老师去帮助我们,而不是纠缠我们。”
                “对老师来说,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帮助我们去获得我们需要的东西。”

             我觉得,这些天赋孩子的意见和建议,还是有些思想、有些深度的。
为什么孩子会提出“一般老师和天赋班的老师的区别是天赋班的老师非常关爱他们的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在人们的意识中,似乎老师会对成绩差的学生缺乏关爱;怎么天赋孩子也会提出这个问题呢?
事实上,有些老师与天赋孩子有天然敌对的心态。有意无意地看不惯有些特长、有些天赋的孩子。
老师可以有武大郎的IQ,但绝不能有武大郎的心态。武大郎的IQ有多高,无法考证。当时也没有IQ一说,更没有发明IQ的测试方法。但武大郎能把烧饼卖红火了,智力恐怕也应该不会太低。武大郎容不得别人比他高,比的是身高,讲的还是心态,因此,IQ也是不能比的。
有些老师总是疑心天赋孩子看不起自己,喜欢以势压人,这就是一种武大郎心态。天赋孩子心气高一些、自负一些,是难免的。看你怎么用人格力量去收服他们。
矿矿将其在国内出版书的秘密保持了一年多,目的就是想在同学和老师眼里保持一个一般孩子的形象。中国人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最后这个秘密还是被泄露了。这一来,当不当“一般孩子”就由不得你了。有个英语老师原来并没有把矿矿的调皮捣蛋当回事儿,自从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将矿矿出书的秘密曝光后,这个老师不但不能容忍矿矿处在青春反叛期的一些“常规”的违规行为,甚至连课堂上打瞌睡、走神都被看作是对他的挑战、对他的轻视。
倘若有些天赋、有些特长的孩子必须失掉当一般孩子的权利和自由,在孩子的眼里,这个代价太高,也太痛苦。做老师的如果有父母关爱孩子的博大胸怀,才能做到对成绩差的不歧视,对有特长的不压制。

一般的老师只教我们东西,天赋班的老师教我们去想东西”这一条,虽然讲的是美国一般教学和天赋教学的区别,但这恰恰反映的是中美教育的区别。
只“教我们东西”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装知识的容器,甚至把孩子当鸭来“填”;“教我们去想东西”是把孩子当成有思想的个体,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者。
这也是“学多悟少”和“学少悟多”的区隔。在国内读书,一节课下来,最少也能记他几页纸,什么大“一”、小“一”、带正反括弧的“一”、只带反括弧的一”、阿拉伯的“1”……没完没了。但这些“一”呀“二”呀后面的东西,充其量是别人的二手货,甚至是老师从别人那里转手来的三手货、四手货。看来是“学”了很多东西,可惜就是没有自己的东西,这叫“授人以鱼”。而“教我们去想东西”则是“授人以渔”。培养思考的能力,才有“悟”的可能,才有取之不尽的鲜活源头。在国内读书,几乎都忙于做笔录、当“复印机,根本没有思考的缝隙;在美国读书,思考的时间往往比做笔记的时间多得多。奇怪的是,美国老师教你的东西似乎并不多,但自己“悟”的东西却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比如说,你要我指出来,在我的教育思想中,有哪些是我老师的东西?追根索源,看得出衍变痕迹的不多,更多的是自己“悟”出来的东西。现在想起来,还真要感谢那些“教我们去想东西”的“授人以渔”的老师。
国内考试,往往考“老师说了什么;在美国考试,往往考“你想些什么”。因此,在国内读书不得不忙于做笔记,在美国读书不得不忙于想东西。

孩子说:“我们需要老师去帮助我们,而不是纠缠我们。”国内许多家长分不清什么是“帮助”?什么是“纠缠”?常常以为自己在做的是“无微不至的帮助”,实则是货真价实的“纠缠不清”。
有一次,矿矿主动提出来要我和他去打网球,让我“帮助”他练发球。儿子上高中以后,随着年龄增大,父子俩一起搞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不是嫌你的穿戴有问题,就是嫌你的言行举止不适当,尽量地避免与父母出现在同一场合。这次由儿子主动提出来,我自然是受宠若惊。到了球场,慢慢地我又忘乎所以,对他的发球成功率低指东道西。我虽然不会打网球,但我会打乒乓球。于是,我就从乒乓球的角度去指导他练习发网球……后来,儿子挑了几次我不在家的机会,邀请他妈妈去陪他练发球。即使他妈妈戴那顶他最难容忍的网球帽也在所不惜。原来,儿子只需要一个人在对面接他的发球,甚至是在帮他捡球。
孩子需要的是点到为止的“帮助”,而不是喋喋不休地“纠缠”不清。但是,什么是点到为止的“帮助”?什么是喋喋不休地“纠缠”不清?做家长的往往分不清。

最后一个问题,“对老师来说,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帮助我们去获得我们需要的东西。”这里至少涉及四个层次的老师或家长:一是根本就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也就更谈不上“怎么”帮助孩子去达到目的。
二是自以为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但所谓的“知道并不正确。比如说,以为孩子需要的是开发智力,而不是培养创造力。于是,把孩子培养成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
三是正确地了解孩子需要“什么”,但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去达到目标。例如,知道需要培养孩子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但不知“怎么”去培养?
四是既能正确地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又知道“怎么”去帮助孩子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