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战魂怎么升级:自由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6:22:55
  

       

电影原名《The way back》,中文名《回来的路》。和菜头在一篇博客中提到这部最新上映的电影,便立马找来看了,看完后,我想“自由之路”这个名称似乎更贴切些。

 影片据说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描写一群在西伯利亚做苦工的囚犯的逃亡之路。说他是浓缩版的《越越》也不为过。

 从人物角色来看,有爱打抱不平的波兰人,是逃亡的主角,跟越狱中的斯科菲尔德一样,善良,而且聪明,依靠自己的知识,带领着6个人逃亡(半路上遇到一个女孩)。有好勇斗狠的俄国人,角色类似于越狱中的T-BAG。有奉行现实主义的美国人,越狱中这样的角色就不用说了。

 从情节安排来看,紧凑,绝无拖沓之处。从寒冷的西伯利亚,到蒙古沙漠,中国的长城和拉萨,而后翻雪山,最终到达印度。行程达6500公里。有3个人死在路上。一个在逃离没多久,有夜盲症(晚上看不见东西),在晚上寻找柴禾的时候,被冻死。死前,他看到眼前升起了火焰,看到了光明——他的幻想——等其他人发现他的时候,他距离其他人升起的火堆,真正只有一步之遥。半路加入的女孩死在沙漠里。而那个像T-BAG一样的流氓角色,最终却在俄罗斯的国门前停下了脚步,他说:像他这样的人,真正到了自由的地方,或许不习惯了。

 与很多美国片一样,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宗教信仰的人聚集一起,总会产生摩擦,此片照例有这样的片段,不过都很短暂,导演没有刻意将那些放大,更多的是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下步行,找水,找食物,以及很有哲理性的对话。

 整部片子一直保持着类似《忘却的悲伤》那样不特别压抑,但又不会令人感到轻快的氛围——这个比喻或许不是很恰当。无论是找到了水,食物,路径,还是在沙漠中通过一条蛇找到一处有水的浅洼,他们的兴奋都非常短暂,一瞬即逝,导演又立马切入到艰难的行走。我不禁想到了西游记,唐僧师徒的西天取经之行,同样漫长艰辛,那个领路的波兰人大概就是孙悟空吧,一次次把他们从死亡之境中拯救出来。

 从寒冷的森林,到酷热的沙漠,再到冰天雪地的高原,真实的自由之路没有小说(西游记)中的离奇际遇,也没有一会艰难如地狱,一会幸福上天堂的浪漫色彩。

 敬佩导演之余,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无论是这部《自由之路》,还是漫长的《越狱》,或者是如《谍影重重》那样的功夫片,或者是烂俗得可以的神马FBI的阴谋,CIA的阴谋,等等,美国电影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人性和政治。很多美国电影,包括这部《自由之路》,将人性,自由之路(不正是不同的政治造就了不同的自由之路吗),刻画得入木三分。正如很多人常常感叹的那样,那个影视里充斥着堕落,色情,暴力的国度,产生了创意,科技和独立人格。而某些地方一直排斥那些东西,却是垃圾遍地。我想,他们之所以如此,如此将人性的恶,政治的恶描写得淋漓尽致,因为那些恶——无论是人性的恶,还是其他恶,正是他们常常警惕的。因为时常警惕,所以要时常遏制,从而使得无论是人性的恶,还是其他恶,都不能成为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不能成为主流。而那些将善褒扬到了极致的地方,同时也是将虚伪和恶隐藏到了极致的地方。

 昨晚看贝。布托的自传(巴基斯坦前总理,07年被刺杀),她在其中提到了在哈佛时亲历尼克松下台的事件。她说:“天哪,美国人民正在运用民主和宪法的手段把他们的总统赶下台。尼克松结束了越南战争,打开了通向中国之路,但即便是这样强势的总统,也逃不脱国家法律的惩罚。我曾读过洛克----以及保护民权的著作。但理论是一回事,看着它被付诸实践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漫长的《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