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井务武黑衣组织boss:“官商勾结”的范蠡师东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26:48

范蠡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积极入世却又淡看名利的态度,令人向往钦敬。

范蠡曾经说过,“荣华美色,富贵功名,如耽幼童之戏耍,令人不思其返,耽功名者如文种,一命呜呼;耽仇怨者如勾践,郁郁而终……凡此种种,皆命中之迷象。不观,则废其华美,观之过甚,则废后继之景。人命苦短,吾苦于不能识天下美景。今吾历尽世事,吾之所求,惟心之安也……”也就是说,他是一个不为外像所迷惑的人,谁的美貌柔情,都概莫能外。当然,如果美人的情缘合于天时地利,范蠡亦不会拒绝。 

范蠡是侠义之人,他与西施、郑旦,虽无儿女情长,却有恩义在。当初是他将她们从民间选出并亲自培训后送入吴宫的,事成后,他不会像越王那样无情。只要有可能,他会用自己的智慧为她们铺垫一条生路。

书中的英雄,有勇者无谋,有谋者无德,智勇双全者无度,有度者无仁,有仁者不能决断,爱决断者不能成事,性情完美的人未必有机遇,有机遇的人又未必有通透的人生 惟有他,一切都刚刚好。 

他的天赋人格越过岁月沧桑,至今依然活灵活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些蝇营狗苟的钻营和小利,那些纷纷扰扰的争斗和是非,他都不放在眼里。他如此冷静,却不做自命不凡的世外高人,热切地参与政治,为自己效力的国家谋求最大的胜算。一旦事成便身退,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他有雄霸天下的胸襟和能力,他有为人臣子的隐忍和忠诚,他也有为朋友的古道热肠,还有做一个普通人的热闹亲切。谁人能如此兼收并蓄?

 

   

为官:

居官为政,本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事体,可是古代中国的官员却不得不考虑更多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保全自己。可惜的是,能善始善终的为数不多,范蠡可说是其中的佼佼者,进能助人兴国,退能发家致富,进退之间游刃有余,更为千古罕见,因而有关范蠡的故事不免有一些神秘的色彩,其实不妨看作是后人对其智慧的向往。

  春秋晚期的吴越争霸,由于其出人意料的峰回路转的结局,深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更

 

由于充斥其中的阴谋与阳谋的变幻,使得整段历史颇有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在这个舞台上出场的人物,比如阖闾、夫差、勾践、西施等等,都值得去细细考察一番。在所有的角色当中,范蠡无疑是最为出彩的英雄之一,由于他的巨大成功,更被后人誉之为三谋圣手,流传的他的故事颇多,成为后世士人追慕的对象。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人,年轻时师从奇人计然。越国大夫文种很赏识他的才学,便把他推荐给越王勾践。勾践和他纵论天下大事,深契于心,于是封他为大夫,成为勾践的主要谋士。

  越王原是大禹的后代,周天王把他封到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奉守大禹的祭祀。当时会稽还是荒凉而没有开发的地方,越王便“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如同野人一样。过了二十多代,逐步开始强大起来。到了勾践的父亲允常时,便常常和邻国吴国开战,争雄于江淮之间。

  公元前491年,允常去世,儿子勾践即位为越王,吴王阖闾听说允常死了,便想趁越国人心不稳之际灭掉越国,便发兵攻打越国。两军对阵,勾践却派了一些犯了死罪的囚犯到吴军阵前挑战,这些死士在阵前大声呼叫着,然后便抹脖子自杀了。吴国将士看着这幕闹剧,不明所以,人心却浮动起来,越军趁此机会发起攻击,原本强大的吴国军队竟然溃不成军,被打的一败涂地,吴王阖闾也受了重伤,回到都城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后,便因伤重而死。临死前,对儿子夫差说:“你一定不要忘了灭掉越国!”从此,吴国和越国便成了不可化解的杀父世仇。

  夫差果然时刻不忘父仇,整军练兵,准备消灭越国。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想要趁吴国尚未准备妥当时,先发制人,不能坐以待毙。他召集群臣商量破吴之策,范蠡却认为吴军复仇心切,士气高昂,此时冒然出击,不会有好的结果,便规劝道:臣听说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残酷的战争是违背道德的,而争强好胜不过是事情的末节,现今违背道德,动用凶器,却又是用在了事情的末节上,这是上天所禁止的,此行不会有利。勾践看了看范蠡,面有愠色,一言未发。范蠡见勾践不语,便进一步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势:“吴王夫差因其父阖闾为我所杀,既耻辱又愤恨,三年来矢志复仇,秣马厉兵,同仇敌忾,其志愤,其力齐,兵精将勇,实力雄厚。我们出击硬拼,肯定不力。明智的选择只能以逸待劳,坚固城防,等待时机再战。”

  然而勾践不听,调动全国精兵3万人,北上攻吴,吴兵夫差也出动所有精兵与越国大战于夫椒。果然不出范蠡所料,越军大败,勾践只剩下5000残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中部,主峰在嵊县西北),又被吴军团团围住。勾践身陷绝境,眼望败鳞残甲,亡国之忧,萦绕于怀。他凄然对范蠡说:“我不听先生之言,到了这个地步,现在怎么办哪?”

  范蠡倒是遇败不乱,冷静地说:“持满而不溢,则与天同道,上天是会保佑的;地能生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才会受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为今之计,只有卑词厚礼,贿赂吴国君臣;倘若不许,可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这是危难之时不得已之计。”勾践无奈,只好派大夫文种前往吴军大营请求议和。文种到了吴军,“膝行顿首”对吴王说:亡国之臣勾践自知罪不可赦,情愿做君王的贱臣,而妻子做您的贱妾。吴王夫差听他说的如此可怜,便想答应下来。大将伍子胥却说:“上天把越国赐给了您,不要答应他们的请求。”伍子胥是帮助阖闾夺取王位的有功之臣,夫差得以立为太子也是他拼死在阖闾面前争来的,吴国东征西讨,称霸于诸侯,全赖他和孙武之力,所以是夫差父子两代的功臣,吴王对他一向是言听计从,听他这样讲,便没有接受勾践的投降。勾践得到文种的回报,心中绝望,便要杀掉妻子儿女,毁掉越国的宝器,然后率领5000残兵与吴王决一死战。范蠡、文种劝阻了他。文种说:吴国的权臣太宰嚭贪财好货,可以以利引诱他。勾践便让文种带着美女和宝器悄悄地去见伯嚭,伯嚭收受了贿赂后,便带着文种去见吴王,文种对吴王说:如果大王能赦免勾践的罪过,肯受降,就能得到越国历代的所有宝器,如果不肯受降,勾践就要杀掉老婆孩子,毁掉所有的宝器,带领5000人和您决一死战,您的军队也是会有相当的损失。伯嚭在旁边说:越国既然已经诚心降服,要做您的臣妾,如您赦免勾践,这是对吴国大有利的事啊。吴王夫差被说动了心,便要许和。这时,伍子胥劝谏说:“大王不灭掉越国,怎能报先王之仇?吴越两国水上相连,同处东南,又已结下世仇,势必不能并存,如果您放过了越国,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将来肯定会成为吴国的大患。”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伯嚭从旁反驳道:“越王夫妇愿作臣妾,亲身入吴侍奉大王,这也算是报了先王的仇了。当初楚国害了您的父兄,您不也没灭掉楚国,反而答应了楚国的求和吗?难道您自己要做忠厚君子,却要让大王做刻薄小人吗?”伍子胥明知不可,偏偏无法反驳伯嚭的话,吴王已听信了伯嚭的话,又听他说的在理,便第一次没有听从伍子胥的话,还是与越国讲和,罢兵而归

 

  2

  越王勾践经此一事,越发信服范蠡,原想让他主持越国的国政,自己要到吴国去侍奉吴王。范蠡却说:“行军打仗的事,文种不如臣,管理国家,亲附百姓,臣不如文种。”勾践便让文种全权处理越国的事务,自己带着夫人、孩子和范蠡以及三百官吏到了吴国。他带了大批的宝物和美女敬献给吴王,当然也没忘了分一份给太宰伯嚭。吴王并未把杀父之仇忘干净,他让勾践夫妇住在阖闾墓前的一间石室里,给他养马,这当然是一种羞辱和惩罚。每当夫差出行时,便让勾践在前面给他牵马,街道两旁的人都聚观取笑,指指点点。勾践把这一切都忍受下来,夫妇两人每日蓬头垢面,出入石室,很尽心的喂养马匹,对夫差更是奴颜婢膝,极尽讨好之能事,似乎心甘情愿的作夫差的奴隶。夫差怒气出过后,反而觉得这对夫妇很可怜,便有了放他们回去的念头,却因遭到伍子胥的强烈反对而作罢。这期间,伯嚭不断替勾践夫妇说好话,夫差对伍子胥还是很敬畏,没有一意孤行。三年后,有一次夫差生病,勾践在他身边服侍,范蠡知道吴王的病很平常,便教给勾践一计,勾践心头一狠,居然尝了夫差的粪便,告诉夫差说:“大王的病不久就会好了。臣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苦,与谷味相同,所以大王尽可放宽心。”吴王夫差这次被彻底感动了,决定释放勾践回国。并命人在文台置办酒席,隆重地欢送勾践还越。伍子胥大怒,对夫差说:“勾践尝大王粪便,是吃大王之心。”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放勾践君臣回越国了。

  大约在勾践七年(公元前490年),勾践回到了越国。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准备将国都从诸暨迁往会稽,命范蠡建造新都城。范蠡观测天文、察看地形,筑造新城,将会稽山包括在内。外筑城墙并修城门,还特在西北方向增修一座城门。范蠡等人宣扬说:“如今越已臣服于吴,不能阻塞通往吴国进贡纳献的道路。”吴国正在会稽城的西北方向,吴王听说,甚为快慰。实际上,越人是为了不忘耻辱,是为出兵伐吴进取之便。

  3

  勾践向范蠡请教振兴越国之道。范蠡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天时、人事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制定方针、政策要因时和事而定。万物生于地上,地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它总摄万物,是一个整体,禽兽、庄稼等始终不能离开大地。万物不论美恶,地都一视同仁,使之生长,人类也依赖大地以养生。然而万物生长又各有定时,不到一定的时机,是不可能勉强生长;人事的变化也一样,不到最后的转折点,是不可能勉强成功的。因此,应该顺乎自然以处当世,等到机会到来的时候,就会把不利于己的局面扭转过来。”范蠡接着说到了对复兴越国内政方面的建议。他强调要调动、保护老百姓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富国强兵。他规劝越王本人应拿出时间来与老百姓做同样的工作,越王夫人也应从事一些纺织等具体劳动。不要使百姓旷时废业,而应让他们勤于耕作,生活就会日益富足,国家的财政和粮食也就会充实起来。范蠡主张要礼待弱小国家,对于强国,表面上应该采取柔顺的态度,但骨子里不能屈服。至于吴国,要等待或促使他走向衰落,等到时机成熟了,才可一举而灭之。范蠡最后说:“但愿大王时时勿忘石室之苦,则越国可兴,而吴仇可报矣!”

  勾践听了,连连称善。他立刻命文种主持国政,范蠡治理军旅。勾践也苦身劳心,发愤图强,不用床褥,积薪而卧。又悬苦胆在坐卧之处,饮食起居,必先取而尝之。夜里常常暗自流泪,恨恨地喃喃自语:“你忘了会稽之耻吗?”同时,他尊贤礼士,敬老恤贫,以求得百姓拥护。他还奖励生育,积聚财物,演练士卒,修甲厉兵,始终不敢怠懈。对吴国表面仍极尽奉承之事。范蠡亲到民间选了美女西施、郑旦,遣香车送给吴王。同时引诱吴王大兴土木,建造楼台馆所,沉湎于酒色犬马之中。另一方面,暗中亲楚,结齐,附晋,最大限度地孤立吴国。

  4

  勾践十二年(公元前485年),勾践归越5年了。这时越国国库充实,土地垦辟,人民乐为所用。于是勾践便要报复吴国,一雪会稽之耻。范蠡认为时机尚未成熟,谏阻说:“我国虽然尽心人事,但时机不成熟,勉强去求成功,对已不利。”大夫逢同也劝阻伐吴。勾践接受群臣的意见,只得依旧隐忍不发。

  这期间,范蠡的另一条计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美人计。吴王见到西施后,立刻被她的绝世容貌所迷住,为她大修宫室,对她的话也是言听计从。夫差自得到西施后,日夜陪侍在她身旁,寸步也不舍得离开,这虽然荒废了一些朝政,但还不是范蠡所希望的。于是西施便巧言劝夫差不要总守在女人身旁,要出去建功立业。夫差自然乐于在心爱的女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恰好齐国和鲁国发生纠纷,齐国请求吴王出兵相助,夫差一口答应下来。吴、齐联军到了中途,鲁国知道无法抵御,便向齐国赔礼求情,齐国便不想攻打鲁国了,叫吴王退兵。夫差出来一次,怎能两手空空的回去见西施,齐国的出尔反尔也激怒了他,他掉过头来去攻打齐国了。鲁国听说吴国要打齐国,忙给吴国送礼,愿意出兵和吴王一起攻打齐国。吴国和鲁国联合攻打齐国,齐国上下一片混乱,齐国大臣们杀了惹事的齐悼公,向吴国求和,愿意年年纳贡。夫差见稍一出手便收服了两个大国,好不得意,对西施的话更加信服了。可他没注意到的却是,吴国的年轻精壮的士兵却有很多死于战争之中,而且也树敌甚多。

  第一条计策得逞后,范蠡又实施第二条计策:掏空吴国的府库。他假借越国遇到灾荒,向吴国要求借贷十万石粮食。伍子胥坚决反对,太宰伯嚭却极力赞成,夫差一时也犹豫不决。他回到后宫跟西施说了这事,西施娇嗔道:“亏你每日里以英雄自许,这点事都决定不下来。诸侯国之间本来就有相互援助的传统,当年秦穆公还卖粮食给敌国晋国呢,说:”晋的君王有罪,晋的百姓何辜?现在越国是大王的属国,越国的百姓就是您的臣民,难道您要让自己的臣民活活饿死吗?“一番话说的夫差面红耳赤,第二天便下令借给越国十万石粮食。第二年,越国大丰收,便如数还给吴国粮食。吴王见越国还的粮食粒大饱满,便下令用这批粮食作粮种。吴国人种下去一年后,却是颗粒无收。吴国人还以为是越国的粮种在吴国水土不服,只埋怨吴王不了解情况便作决定。其实这是文种的一条毒计:十万石粮食都是用水蒸过的。

  5

  此时吴国府库空虚,军队的战斗力也大为减弱,可是还有一道障碍,那就是吴国骨鲠刚正之臣伍子胥。此人不除,吴国难灭。伍子胥屡次在夫差面前和太宰伯嚭争论对越国的政策,夫差虽然不听,倒还知道伍子胥也是一番忠心,只是不愿意听到他的逆耳的话而已。

  过了一年,齐国和鲁国又发生战事,吴王夫差准备发兵攻打齐国。越王正希望吴国劳师费饷,便推波助澜,极力促成其事,亲率官员前去朝贺,赠送大批礼物,还愿意派出三千甲兵随吴王出征。伍子胥又劝谏道:”齐国的问题不过是一个人皮肤上的毛病,越国才是吴国的腹心之疾。大王不应该伐齐,而应该灭越。“夫差听够了他的这种论调,默然无语。伍子胥叹道:”大王不听我的话,再过三年,吴国就变成废墟了。“夫差听他口出怨言,很不高兴,回后宫后又跟西施说起这事。西施顺势撒娇作泼起来:”大王应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伍子胥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楚国人,却攻打楚国,还把故主楚平王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三百,这是何等残忍毒辣的人,您重用这样的人在身边,不觉得危险吗?他要灭越,我就是越国人,您要听他的,就先杀了我吧。“夫差正被西施闹的不可开交,伍子胥的死对头太宰伯嚭又来报告:伍子胥要反。而且提出有力的证据。原来伍子胥屡次谏阻吴王无效,知道吴国迟早要亡,自己虽然随时准备殉国,却爱子心切,借出使齐国的机会把儿子寄养在齐国的一个大夫家里,而齐国正是吴国的敌国。夫差还不敢相信,派人去调查,情况属实,夫差大怒道:他真的要反了!便派人赐给伍子胥一把宝剑,命他自尽。伍子胥对着使者,慨叹道:”我辅佐你父亲成为霸主,我又让你当上吴王,你当年许诺要把吴国分一半给我,我当然不敢指望,可你却让我自杀?“说完便横剑自杀了。

  伍子胥死后。吴王宠信太宰伯嚭,朝政更加腐败昏暗。这时,勾践召见范蠡,问道:”吴王已杀伍子胥,阿谀之徒日众。可否伐吴?“范蠡说:”反常的迹象虽然已经萌芽,但从天地的整体看,吴国灭亡的征兆尚不十分明显,现在还不可伐吴。“越王勾践十四年(公元前483年),吴国遇到天灾,没有粮食,民不聊生。勾践又欲乘机伐吴。范蠡说:”天时已至,人事未尽,大王姑且等待。“勾践闻言大怒:”我与你谈人事,你以天时应付我;现今天时已至,你又借口人事来推诿。这究竟是什么意思?“范蠡回答说:”大王勿怪。人事必须与天时、地利互相参会。方可大功告成。现在吴国遭灾,人民恐慌,君臣上下反而会同心协力,来抵御内忧外患。大王宜照旧驰骋游猎,歌舞欢饮。吴国见此,必然不修德政,待其百姓财枯力竭,心灰意懒,便可一举成功了。“勾践强压复仇怒火,依然等待时机。

  6

  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带上全部的精兵北上,到卫国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会诸侯,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当时的霸主是晋定公,夫差便想以武力迫使晋定公让出霸主的宝座来,而国中仅留下太子友及老弱残疾留守。勾践和范蠡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勾践便派范蠡为大将,率兵攻打吴国。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一朝出手,威势可想而知,范蠡率兵攻占了吴国都城姑苏,俘获了吴太子友。夫差在黄池闻此恶讯后,不敢张扬,暗派使臣,一如越国当年兵败椒山一样,卑词厚礼,请求勾践赦免吴国。范蠡认为现在还不能一举将吴国灭掉,便同意了吴国的求和。

  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再次北进伐吴。吴军全力迎战,可惜吴国的精锐早已损失在往日的东征西讨中了,越国却尽是蓄养多年的精兵,两军交锋,吴军惨败于笠泽(今太湖附近)。越军继续进军,将吴都姑苏团团围住。按着范蠡的战略,高筑营垒,围而不歼,竟达三年之久。吴王夫差身处绝境,几番遣使求和。越王勾践一度犹豫不决。这时,范蠡进谏说:”大王想得到的是吴国的宗庙社稷和整个国家,如果不慎在郊外失手,那怎么可以呢?故暂且不可决战。我听说,得到时机,不要疏忽大意,因为时机失去就不会重来;上天给予的却不获取,反而会成为灾祸。如果不能沉着应付,冒然进军,则取舍之间,变化莫测,可能前功尽弃。天道本来如此,我们的策略已经定妥,就不要随便变动了。“范蠡继续对勾践阐述他的战术思想说:”用兵之道,有一定的规律,不能违犯上天的准则。太阳走到尽头,第二天会周而复始;月亮到了盈满之时,就开始一点点亏缺。打仗作战居于被动地位时,固然可以用阴柔之术,但也不宜过于退缩不前,以致屈居人下,无法还手;占上风时,固然可以用阳刚之术,但也不可过于显露,以致被敌人窥破虚实。当采取守势一方的潜在力量尚未耗尽时,看去虽似柔弱。也不可冒然进逼,与之发生正面冲突,以免做无谓的牺牲,付出惨重代价。用兵之道固然没有一成不变的定法,但总是要谨严周密、从容沉着才能稳操胜券,无懈可击。“勾践采纳了范蠡的意见,依据双方形势,以我为主,打打停停,久围不懈。

  7

  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日暮穷途,不战而自败。吴王派使臣跪行至越军大营,乞求罢兵言和。勾践欲许和议。范蠡劝谏道:”当年大王兵败会稽,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取,致有今日。现在上天又把吴国赐给越国,越国怎么可以逆天行事?况且,大王早朝晚罢,全是为了一个吴国。难道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谋划22年,一旦捐弃前功,伐柯者就在眼前!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勾践叹道:”我知道你说的对,我只是不忍面对吴国的使者。“范蠡出去对吴使说:”越王已把军权交给我了,你如果不尽快离开,我就要得罪了。“说着击鼓传令,大军进军,吴国使者见议和无望,只得大哭离去。不久,越军尽占吴国。勾践到了最后关头,竟然不忍心处死夫差,封夫差于甬东(会稽以东的海中小岛)一隅之地,给他留下一百户人家,作为他的衣食之资。夫差对勾践的使者说:”我老了,不能侍奉越王了。“他以麻布蒙面,说是无颜在地下见伍子胥,便横剑自刎了。勾践对一直帮助自己的吴太宰伯嚭却是毫不留情,立行诛杀。勾践平定吴国后,率军北上渡过淮河,大会齐、晋等诸侯,并向周天子进贡,周王封他为伯。从此越国横行江、淮之间,各国诸侯都来进贡,号称”霸王“。

  灭吴之后,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范蠡给勾践上书说:我听说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当年大王受辱于会稽,我之所以没死,只是为了今日。现在是我该为会稽之辱死的时候了。勾践对他说:我刚要把越国分一部分给你来酬答你的功劳,你如果不服从,我就杀了你。范蠡知道是急流勇退的时候了,他喟然叹息说:我从计然那里学到的本领,已经让越国富强了,我再用在我自己的家上吧。于是在一个深夜,范蠡携带金银细软、带领家属和手下,驾一叶扁舟泛于江湖,开始了经商致富之路。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范蠡跳出是非之地,又想到风雨同舟的同僚文种曾有知遇之恩,遂投书一封,劝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富贵,你为何还不离去?”文种看到书信后,便称病不上朝。后来有人诬告文种要造反,勾践便赐剑一把,令其引颈自杀。勾践赐死的命令也堪称经典,他给文种下令说:当年你献给我七条计策,我只用了三条便灭掉了强吴,还有四条在你那里,你到地下我先王那里去试试那四条吧。文种便自杀了。

  范蠡在齐,改姓换名,亲自率领儿子们耕作于海边,齐心合力,同治产业。由于经营有方,没有多久,产业竟然达数千万钱。齐国人听说范蠡的贤明,要请他作齐相。范蠡却喟然叹道:”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这都是布衣百姓能达到的极致了;久受尊名,终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他把家财都分给亲友乡邻,只带着最值钱的珠宝,从小道离开了齐国,来到了陶,变易姓名为陶朱公。由于陶的地理位置很好,往来贸易非常发达,范蠡便做起了买卖,没有几年,又置下了千金的产业。天下人都称赞陶朱公是最会作买卖的人。

  由于范蠡的出色智慧造就了春秋晚期吴越争霸的传奇色彩,而范蠡本人也凭借自己的才能,适度掌握着进退之间的步伐,后人曾经有评论说:“文种善图始,范蠡能虑终”,相比起来,文种的结局就有些悲凄,如此更显示出范蠡的迷人智慧之光。

 

 

经商:

到齐国后,他变易姓名,自号“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他和妻子以及儿子们“苦身戮力”地“耕于海畔”,开垦荒地,种粮食、种蔬菜,兼营副业,养猪、养羊、养鸡,农闲时也做生意。由于他治家有方,又善于经营,不几年就成了当地的大富翁。又由于他怜贫恤苦,仗义疏财,所以名气越来越大。不久,齐王听说他是个贤人,就把他请进都城临淄,拜他做了相国。范蠡在相国的位置上待了两三年,感叹地说:“居家则拥有千金之产,居官则达到卿相之位,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老百姓来说,这已是到了极点了。长久地处在尊贵的位置上,只怕不是吉祥的征兆啊。”于是将相印归还给了齐王,把钱财分给了知交好友以及在海边垦荒时的那些老乡们,自己则带着妻儿,一身布衣,悄悄地离开临淄,向西而去,又在陶地(今山东定陶西北)隐居下来。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居于“天下之中”,是个理想的经商之处。范蠡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转运货物,“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时而动。过不多久,又成了大富翁。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于是,他便自称“陶朱公”。渐渐地,陶朱公之富,名扬天下。

范蠡在齐国经商的传说很多,比较着名的是范蠡贩马的故事。范蠡看到吴越一带需要好马。他知道,在齐国收购马匹不难,马匹在吴越卖掉也不难,而且肯定能赚大钱。问题是把马匹由齐国运到吴越却很难:千里迢迢,人马住宿费用且不说,最大的问题是当时正值兵荒马乱,沿途强盗很多。怎么办?他通过市场了解到齐国有一个很有势力、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的巨商姜子盾。而姜子盾因常贩运麻布早已用金银买通了沿途强人。于是,范蠡把主意打在了姜子盾的身上。这天,范蠡写了一张榜文,张贴在城门口。其意是:范蠡新组建了一马队,开业酬宾,可免费帮人向吴越运送货物。不出所料,姜子盾主动找到范蠡,求运麻布。范蠡满口答应。就这样,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马匹在吴越很快卖出,范蠡因此赚了一大笔钱。范蠡贩马的故事,可以说是协同竞争、合作双赢的最初案例。

范蠡不仅是一位资历雄厚的实业家、商业家,而且还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史记·货殖列传》说范蠡曾拜老子的弟子战略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计然为师,学习了我国古代最早的商业理论,诸如《贵流通》、《尚平均》、《戒滞停》等七策,只用了其中五策,便使越国强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到齐国后,范蠡运用计然的七策积极从事商业活动,19年之中三致千金,大获成功。范蠡的成功表明,他的商业思想比较成熟,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时逐利。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所以时机非常重要。范蠡认为,“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国语·越语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同上)时机稍纵即逝,范蠡在商业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捕捉有利时机,由此获取了丰厚的商业利润。进货是商人经商活动的起点,在进货时,范蠡主张“贱取如珠玉”。“贱下极则反贵”,当某种商品价格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作为一名理智的商人,要及时购买,不要期望价格不停地跌下去,以致错过低价进货的机会。此外,范蠡主张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之前备好货物,要让货等客,不要让客等货,如此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国语·越语上》)。值得注意的是,范蠡的“待乏”不同于囤积居奇。囤积居奇是在商品货源紧张时大量购存,伺机高价出售,以获取暴利,扰乱市场,坑害消费者。而“待乏”是在货源充足,或者是某种商品处于销售淡季时低价购进,待货源紧张或销售旺季时抛出,如此不仅调剂了市场供求,稳定了物价,而且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商人能获取高额利润。范蠡还认为,进货时一定要“务完物”,切实保证商品质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维护商业信誉。销售商品时,范蠡主张“贵出如粪土”。“贵上极则反贱”,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扬时,不要企图获得最大值的利润而惜售,“最大值利润”总是相对的,很难把握,因此物价上涨时要像抛粪土一样把商品卖出去。否则,就会造成损失。货币增值是商人商业活动的终极目标,而货币只有在流通中才会增值,所以范蠡提出“无息币”、“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也就是说,不要停止货币的流动,不要停止商业活动,否则就会白白贻误商机。在商业活动中,范蠡同样坚持多种经营,不拘泥于单一品种。他提出“候时转物”,根据季节、时令变化而转运不同的商品,尽管我们无法知道范蠡经营商品的具体名称,但从“候时转物”推断,其经营范围应是十分宽泛的。

二、薄利多销。毫无疑问,商人是逐利的,但究竟追求多大的利润,不同的商人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范蠡没有盲目追求厚利,而是采取了薄利多销的办法,“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什一之利”的确很薄,但范蠡由此赢得了顾客,加速了资金流转,所以同样达到了发家致富的目的。
三、市场预测。作为一名商人,必须具有战略眼光,综合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准确预测市场需求,争取主动,才能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范蠡进行市场预测主要有三个依据:第一,价格依据。“贵上极则反贱”,要趁商品价格上涨时尽快抛出,做到“贵出如粪土”。否则,价格一旦回落,想卖也卖不动了;“贱下极则反贵”,商品要趁价格不降时及时收购,做到“贱取如珠玉”,否则价格一旦回升,想买也买不到了。第二,市场供求依据。“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供大于求时,商品必定会贱;供不应求时,商品必定会贵。

第三,八谷贵贱之法。计然说:“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史记·货殖列传》)根据计然的这个农业丰歉循环论,范蠡提出了“八谷贵贱之法”,其云:“夫八谷贵贱之法,必察天之三表,即决矣。……水之势胜金,阴气蓄积大盛。水据金而死,故金中有水。如此者,岁大败,八谷皆贵。金之势胜木,阳气蓄积大盛。金据木而死,故木中有火。如此者,岁大美,八谷皆贱。金、木、水、火更相胜,此天之三表者也,不可不察。能知三表,可为邦宝。”(《越绝外传枕中第十六》)“八谷亦一贱一贵,极而复反。”(同上)“八谷贵贱之法”给人的重要启示是:农业免不了遭受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所以丰年、荒年都不是一贯的,有眼光的商人要在丰年粮价低时蓄积粮食,待荒年时出售。作为一个国家,更应有“备荒”的思想,加强粮食储存,此为“邦宝”。农业丰歉循环论和八谷贵贱之法主要用于指导商业活动,但计然、范蠡从生产过程中总结归纳商品供求规律,是对经济理论的一大贡献。

四、平粜理论。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范蠡发现,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制约,价格时常发生上下波动。这种情况如不加以适当控制,将会严重影响生产和流通,进而影响国计民生。控制的办法是由官方出面,推行平粜之法。以粮食为例:“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史记·货殖列传》)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更是一种战略物资,若以五十为标准价格,粮价降到二十,农民便承受不了,失去种地积极性,影响农业生产;粮价若升到九十,商人便无利可图,不愿经营粮食,最终影响国家的收入。最佳办法是把粮价控制在三十到八十之间,则农末俱利,国家受益。“农末俱利”的思想在我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在“重农抑商”的社会大环境中提出“农末俱利”的主张尤其难能可贵。计然、范蠡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平粜理论并付诸实践的人,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选择经商环境。任何一项产业都要受环境的制约,经商也是如此。范蠡选择“陶”作为经商之地,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首先,他“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史记·货殖列传》)便利的交通利于陶与各诸侯国的车旅往来,加上商品信息丰富,故能推动商品的转运买卖。其次,陶之东为齐国,多文采布帛鱼盐;北为赵,富鱼、盐、枣、栗;南有邹、鲁,颇有桑麻之业,上述各国在春秋末战国初都是比较富强的国家,它们丰富多样的物产可为范蠡经商提供充足的货源。第三,陶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适宜,既为经商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又可为商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六、富好行其德。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奉范蠡为商业鼻祖,其中的原因除了上述宝贵的经济思想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范蠡能“富好行其德”。商人是逐利阶层,唯利是图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历史上向有“无商不奸”的说法。范蠡却不然,他舍弃了越国的高官厚禄,到齐、陶艰苦创业,孜孜不倦地从事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商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目的不在于赚钱而在于实现其自我价值,即向世人表明他不仅能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而且能亲自从事经济活动,经营致富。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他不为金钱所累,去齐至陶时便“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居陶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更可贵的是,范蠡还不搞垄断,慷慨指导齐国国君在后苑治池养鱼,一年得钱二十万;指导鲁之穷士猗顿赴西河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遂成巨富。司马迁深为范蠡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所折服,称其为“富好行其德”(同上)。

范蠡不仅是春秋战国时代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商业界的巨子,而且在手工业和水产养殖业领域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传说他是酱的发明者;还有传说说他曾经改进了陶器制作技术,是造缸的能手,被太湖一带的工匠们尊称为“造缸先师”。公元前475年,范蠡把自己的养鱼经验写成《养鱼经》。全书仅343个字,却开创了我国的科学养鱼纪录,比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所着《动物史》(该书把鱼列入分类系统)还早一百多年,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着作。范蠡的养鱼理论中,已提及雌雄鲤鱼配比以及鲤鳖混养等内容,颇有参考价值。由此可见,范蠡的智慧和才能是多方面的,可谓是具有全方位造诣的一代名家。

因为范蠡忠以为国,智以保身,特别是经商有道、致富有方,赀累巨万,富甲天下,所以颇受历代商家尊崇,被尊称为“经商鼻祖”、“商家圣星”等等。范蠡死后,葬于陶山主峰西麓(今肥城市湖屯镇幽栖寺村。

 

教子:

然而,范蠡到底是一个借助战争的胜利扬名立万的政治名角,哪能不使点儿诈,不坑点儿人,手上不沾点儿将士百姓的鲜血?汉代开国功臣陈平就曾自叹: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看来,我的后代也不会有好结果,就是因为我多阴祸。的确,没过两三代,陈平的曾孙就因为掳掠人妻被弃市(弃市,在闹市中心被公开斩首,以儆效尤),封地被收回。范蠡的同事文种已被“飞鸟尽良弓藏”了。唯有范蠡,天下的好事都落到他一个人身上,最终,轮回落到了他的子孙身上—他的儿子们不成器,甚至不得好死。

到了陶地以后,范蠡生了个小儿子。十多年,他的二儿子杀了人,被关在楚国。范蠡叹道:“这是他罪有应得,但他好歹是我儿子,不能让他弃市。”他赶紧让他这个十几岁的小儿子去解救,并给小儿子备了一辆牛车,里面装着黄金千镒。没想到大儿子坚决要去,还说:“我是家里的长子,你不让我去,却让弟弟这样的小孩去,你不是把我当成不肖子了吗?”范蠡不理他,这个大儿子气得要死要活的。范蠡的老婆也说替大儿子说话。他实在禁不住两个人的软硬兼施,不得已答应了,写了一封信给以前的好朋友庄生,还吩咐大儿子把钱都给庄生,什么都听庄生的,什么都不要管。大儿子起身时,又私自带了一些黄金。

到了楚国,大儿子看到庄生家很穷,他按吩咐把书信和黄金给了庄生,不放心,又把私下带的几百金献给楚国贵人,傻乎乎地以为人多力量大。庄生收了钱。事实上,这个人非常廉洁,收下钱,只是表示他一定会好好办事,让范蠡放心而已,庄生打算事成之后分文不动地还回去。

庄生去找楚王,说:“现在某个星宿出现了,要害楚国,你要以德治国啊,这样就可以免灾了。”楚王一向很听庄生的话,就宣布大赦天下。那个受了大儿子贿赂的楚国贵人赶紧告诉大儿子:“天下大赦了。”大儿子一听,我弟弟都被赦免了,那我把钱给庄生,不是白给了吗?赶紧回头找庄生,把千金讨了回来。庄生觉得被人出卖了,又跑去找楚王说:“前些天大王因为以德治国,大赦天下,没想到百姓都议论说陶朱公范蠡的儿子杀了人,仗着有钱买通大王左右贵人,大王为了这个范公子才赦了天下。”楚王大怒:“有钱人又怎么样,还能摆布我不成?”最后,天下都大赦了,唯独这位范公子不赦。大儿子只好抱着弟弟的尸体回家了。

有人或许要说了,范蠡不是很能干吗?怎么连儿子都救不了?其实,在这件事上,他也同样没有丧失他的知人之明和判断力。大儿子回到家以后,大家都哭成一团,只有范蠡在苦笑:“我早知道大儿子会害死弟弟的。他从小跟我一起吃苦,知道钱来得不容易,所以很看重钱;小儿子从来没吃过苦,不知钱从哪里来,也不在乎钱。我就知道大儿子会心疼钱,什么也干不了,我心里已经对他回来报丧作好心理准备了。”

只能说,范蠡的心在不该软的时候软了。再聪明的人都有他的软肋,这就是他的命。

 

 

 

 

司马迁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垂于后世” ,这点从后人的诗词中也可看出。狂放不羁的李白在《南都行》中就写道:“……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陶朱与五

羖,名播天壤间……”。唐人汪遵亦作《五湖》颂范蠡:“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清代诗人何晋锡也在《范少伯庙》中赞道:“霸气葱茏见越封,英雄由此渡江东。廿年辛苦同湖水,片楫风波傍晚虹。三徙名高芬简帙。半途身隐道天同……”
  范蠡驾鹤西去时,享年74岁。在古代,尤其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这算得上高寿了。一生叱咤风云而又能消灾避祸、颐养天年,善始善终,诚非易事,难怪从司马迁到文人骚客,都毫不吝惜笔墨讴歌范蠡,敬佩范蠡的建功立业以及不贪恋权力与富贵的智慧。

建功立业之智慧

  范蠡出生在楚国宛地,自幼家贫,聪慧好学,拜老子的学生计然为师,当时楚国政治混乱,经济萧条,学成归来时,得不到楚王的任用。范蠡曾在闹市上学狗叫,装疯卖傻,吸引路人。幸运的是他碰到了为越王招纳贤才的大夫文种,文种的随从说范蠡有病,是个疯子。文种笑着说:“我听说那些外表疯癫的人必有不同于常人的智慧,即大智若愚,这是你等下人所不知道的。”此后,范蠡随文种来到越国,被越王勾践重用。
  公元前494年,勾践攻打吴国,反被吴国打败,退守在会稽山,越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绝望的勾践想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女,毁掉社稷,然后自杀以求与越国共存亡。他懊悔地对范蠡说:“寡人不听先生的谏言,以致今日的狼狈下场,不想越国数年的基业竟毁在寡人手里,寡人心中愧疚,实在不甘,现在该怎么办呢?”范蠡说:“只有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盈而不溢;而当情况危急将要灭亡时,就要顺应人道了。处理各种事情时要有理有据,并有所节制。大王现在可以准备厚礼送给吴国,不行的话,大王再屈身暂作吴王的奴隶。”一向自负的勾践接受了范蠡的建议。
  勾践出兵攻打吴国之前,范蠡曾告诫过不可。但那时的勾践骄傲气盛,根本听不进范蠡的意见,结果被困会稽山。范蠡认为,吴王夫差为了报越国杀父之仇,日夜勤兵。越国是个小国,当务之急是养兵,而不是主动挑起战争,发动战争的时机尚未到来,即“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范蠡在开战之前就知道这是一场风险很大的战争。他建议勾践赦免死囚的罪行,让死囚们集体自杀报效祖国以鼓舞越兵士气,但终因兵力悬殊过大而被困会稽山。兵败后他谏言勾践用厚礼贿赂吴国的伯嚭,请他说服吴王留存越王的性命,以保存越国东山再起必要的政治资本。
  勾践在去吴国之前,本来打算让文种与他同去。范蠡说:“战场、谋略上的事情,文种没有臣下处理得好;但治理国家,笼络百姓,臣就不如文种了,臣请与大王同去。” 范蠡认识到自己与文种各有所长,主动请求随勾践入吴国为奴,以求保存勾践性命。范蠡是极具远见的——早在越王被困会稽山的时候,吴国相国伍子胥就力挺吴王杀掉勾践,吴王仁慈,不听伍子胥的谏言,赦免了勾践死罪。勾践到越国后,伍子胥仍背着吴王密谋杀掉勾践,但有范蠡在勾践身旁出谋略,献计策,获取了吴王的信任,每每逢凶化吉。
  公元前493年,勾践夫妇住在吴国四处透风的石屋里,穿着屈辱单薄的囚服,每日早起打扫石场。勾践对夫差言听计从,曾扮演夫差“马童”,驮夫差上马。夫差虽放松了对勾践的警惕,但丝毫没有放他归越之意。一日,吴王病了,范蠡向勾践献“尝便之计”,以使吴王深信越王已没有反叛之心。勾践去探视吴王,假装说自己略通医术,请求品尝夫差的粪便,以诊断夫差的病情。夫差同意了越王的请求,让侍卫带勾践到茅厕尝便,勾践返回后祝贺夫差:“大王之疾,近期可愈。”几天后,夫差果真痊愈了。吴王见勾践以王侯之口品尝自己的粪便,深信勾践已无反叛之心,不久就放勾践返回越国。范蠡随同勾践奴于吴王的主要职责,是保存越王勾践的性命并及早返回越国。他做到了,除此之外,范蠡还利用自己在吴国的影响,通过伯嚭离间伍子胥和吴王,并向吴王献“修邗沟以利水师”之计,将吴国的国库挥霍一空。
  勾践返回越国之后,励精图治,休养生息。范蠡为越国经济的振兴提出了一揽子计划:经营农业的同时必须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农商兼顾,积累财富。发生旱灾的时候要贮存船只,以预防水灾的到来;闹水灾的时候要库存必要的车辆。粮食等农作物的库存要遵循自然规律,灾年与丰年会交替出现。加速货币的周转,流动才会产生利润。出售货物前一定要保证货物的质量,贱买贵卖以赚取差价。在范蠡经济思想的指导下,越国很快富足起来。
  伍子胥死后,勾践问范蠡是否可以攻打吴国,范蠡说不可以。范蠡知道吴国的栋梁之臣伍子胥虽然死去,但吴国的国力还是异常强大的。第二年春天,吴王率领精兵与诸侯会战于黄池,独留老弱病残与太子守在都城。勾践又问范蠡能否攻打吴国都城,范蠡说可以,并让越王率领精兵来到吴国的都城佯装为吴王会战黄池造势,骗过守卫之后,得以进入并占领吴国都城。杀了吴国太子,在黄池会战的夫差听说“后院失火”,紧急赶回“救火”,可是为时已晚,最终被迫自刎而死。吴国战败后,越王勾践雪了会稽被围之耻。

轻视权力之智慧

  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都不乏为权力献身的勇士们,所以古今中外,能做到弃“相印”于不顾者,屈指可数。
  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之后,范蠡因谋划有功,被越王封为上将军。范蠡认为盛名之下,是很难长久生活的,况且勾践是可与同患难,不可共富贵的大王,他对勾践说:“我听说,大王忧虑时,臣子是很劳累的;而大王受屈辱时,臣子应该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报大王知遇之恩。大王在会稽山受吴王侮辱的时候,臣没有死去,是为了今日能打败吴国,现在大王已经洗尽被困会稽山的耻辱,臣请求一死。”范蠡并不是想死,而是为归隐寻找托词。勾践说:“寡人将分越国的一半给你。如果你不接受的话,寡人将杀掉你”。范蠡认识到吴国灭亡以后,越国的形势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深知勾践的为人,故先以会稽之耻求死,实为向越王辞官。越王不许,佯称会分越国的一半给他,不然的话就杀掉他。三思之下,范蠡趁着夜色,带领家眷乘水路逃到齐国偏远的海畔,并化名鸱夷子皮。
  范蠡深知自己不过是越王勾践的“走狗而已”,这从他留给文种的信中可以看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种没有意识到眼下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仍恋恋不肯离去。看到范蠡的书信后,他才意识到形势严峻,称病不上朝,但为时已晚。越王赏给文种一把剑并说:“先生深谙兵法,打败敌国不在话下。你只用了九种计策中的三种就灭掉了强大的吴国,其余六个计策尚未使用,寡人希望用我的剑使你在寡人面前会见吴国的先人。”文种悻悻伏剑而死。
  范蠡本人也评价自己:“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由此可见,范蠡深受我国古代《易经》、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并将这一哲学践行的淋漓尽致。
  范蠡逃到齐国之后,带领长子及家眷在海边耕作。碌碌奔波在田地和商场上,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广开财路,几年后,积累万金。齐威王听说范蠡的个人财富超过齐国,想聘请范蠡为相国,他对范蠡说:“听说先生隐居时以渔夫为名,在齐国称鸱夷子皮,在越国时为范蠡,有这回事吗?”范蠡回答有。威王又说:“先生积累这么多金银财宝,有什么致富之道吗?” 这是齐威王向范蠡请求致富之道。范蠡无意为官,又不好推却,于是就与齐王签订三年的聘用合同。三年后,齐王仍没有放他归隐之意,范蠡意在江湖,厌倦庙堂,只好弃印而逃。
  范蠡两次放弃高官权势,重归布衣身份。能做到这点,除了他极高的文化修养之外,还得益于他幼年贫寒的家境、混乱的政治环境赋予他强烈的忧患意识。出身贫寒,但不为身外之物所累,在诸侯混乱不堪的春秋战国时期,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眷恋生命,进退自如,确实智慧。

轻视财富之智慧

  21世纪,经济学已成为一门显学,世人津津乐道范蠡的经商之术,甚至建立了商圣范蠡网站,在这个对财富趋之若鹜的时代,世人的视线集中在范蠡如何赚钱上,而对他的慈善事业,着墨不多。
  范蠡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兼顾了利己和利他,在两者之间寻求到黄金平衡点。在去越国做官之前,他已凭借自己卓越的商业才能捞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这就是范蠡贩马。范蠡将贩马所赚的钱财除留作部分己用之外,其余的全部捐给了贫穷的父老乡亲。
  范蠡逃到齐国后,迅速积累了万贯家产。齐王听说范蠡的致富奇迹,就聘请范蠡担任齐国的相国。任期满后,范蠡弃印而逃。同时“散尽家财,分予知友与乡党”。范蠡将“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得捐给贫穷的朋友与乡亲们,这点不同于现代社会上的某些奸商和“慈善”的贪官,他们将自己的非法所得、贿赂所得捐赠给社会的慈善机构,以求积德,换取良知上的些许安慰。
  范蠡迁移到山东定陶之后,发现陶地土质黏性强,耐火烧,适宜烧陶瓷。但他并没有垄断这一技术,而是将技术告诉陶地的百姓。不垄断技术,告诉当地的老百姓,这本身就是轻财的表现。我们极少看到,发现商机、发明技术之后毫无保留地告诉别人的资本家。利己是人的本性,范蠡若垄断这一技术,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就不会有乐善好施的美名了。这是范蠡“独富富,不如与众富富”的思想表现。与在齐地一样,范蠡广泛经营农业、畜牧业、渔业、商业,数年后再次积累了如山一样的财富。
  定陶出现了轰动性新闻——范蠡散尽家产,重归布衣身份。司马迁说:“硃公以为陶天下之中,……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范蠡散尽家产,归于布衣身份。换句话说,范蠡把有形的金钱财富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德行。
  透过范蠡捐赠慈善事业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洞悉范蠡“无息币”经济思想的的真正内涵。对“无息币”最原始的理解是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让货币的贮藏功能发挥最少,资本运动才会产生利润。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对富人来说,钱财的数量已变成抽象的数字,它们要么被满足物欲挥霍掉,要么呆在银行或仓库里,钱财流动生利的功能丧失殆尽,但如果把它们给予社会上那些需要救助的人,钱财流动生利的功能会再次得到发挥。
  司马迁引用老子的话“君子富,好行其德”来称赞范蠡,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而一个“不忠君”的商人能赢得如此美誉是很罕见的。透过历史的种种装扮及文人骚客的美丽颂辞,我们得以窥见;无论范蠡建功立业、轻视权力还是轻视财富的智慧,都是他懂得生存智慧的体现,即懂得做一个极致的人,有意义地活得更长,为自己的人生创造尽量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