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自然博物馆设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0:50:0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多维度分析[ 来源: | 发布日期:2008-10-03 | 浏览(244)人次 | 投稿 | 收藏 ]信息中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处理民族问题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制度。它从建立到今60年的实践中,显示出了自身的优越性,成为处理民族问题的一个成功的例子,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都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产生的现实基础:近现代民族主义运动高涨       民族主义是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它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了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走向。“民族主义是一种关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它在要求族群(ethnic)疆界不得跨越政治的疆界,尤其是某一个国家中,族群的疆界不应该将掌权者与其他人分割开。”当代著名的民族主义问题专家、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的安东尼·史密斯教授在总结前人已有的各种定义后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运动,目的在于为一个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个性,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够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民族。”而海恩认为:“民族主义这个词出现在欧洲之后,大致有四种涵义:第一、作为一种历史进程的民族主义,在这一进程中,民族主义成为创建民族国家政治联合体的支持力量;第二、作为一种理论的民族主义,它是提供给实际历史过程的理论、原则和观念;第三、民族主义包含着一种政治行动,如特定的政治党派的行动;第四、民族主义是一种情感,意指一个民族的成员对本民族国家有着超越于其他的忠诚。”因此,民族主义是对人类进行重新组合的一种政治方法。先有民族主义思想,后有近代民族的产生。民族主义思想的目的在于赋予民族以一种神圣的光环来实现群内个体的团结,用来维护共同体的利益。       民族主义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发展于19世纪亚、非、拉等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觉醒运动时期,此后又历经20世纪世界范围内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为主要目标的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等一系列历史运动,最终形成了当代异彩纷呈的多样化民族主义发展格局。       早期欧洲的民族主义是在封建社会的母胎中孕育而生的,是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合乎逻辑的产物。它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壮大,进而民族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孕育而生。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民族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市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代大工业以这种集中的力量到处破坏民族的藩篱,逐渐消除生产、社会关系、各个民族的民族性方面的地方性特点。”“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封建经济条件下原有的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各民族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和对外竞争、扩张的逐步展开,迫切需要获得相应区域范围政治力量的保护,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转,这些都日渐增强了人们共同民族意识的形成;其次,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民族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打破了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民族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由于不存在各自独立的国家,广大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只忠诚于封建领主或地方集团,对基督教顶礼膜拜。“基督教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宗教观念和地方主义阻挡着民族情感、民族意识的产生。自由的驱使要求人们打破神权,争取人权。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之下,民族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社会精英分子在不断发生的经济利益冲突中,逐渐意识到本区域利益的特殊性,他们就从本群体区域的历史中寻找一种让全体成员都感觉荣耀的东西,以此来唤起全体成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围绕着本群体区域形成一种超越其他一切的忠诚和凝聚力。在承认个人价值的基础上,在启蒙思想的指引下,普通市民阶层与世俗王权联合展开了同“普世”神权的斗争,把个人从宗教神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实现了宗教神权向世俗王权的让渡,建立了君主专制的王朝。然而君主专制的王朝还不是真正的民族国家,新兴资产阶级随着自身力量的成长、壮大,在社会、政治和思想领域中全面抨击君主专制,倡导自由、人权和人民主权等。由此形成了带有浓烈政治意义的近代民族主义。由此可见,民族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重的积极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全球化浪潮,这一次社会变革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和各地区经济融合成整体,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保证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最终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第二、政治全球化。全球性问题尤其是生态、国际恐怖主义、毒品、难民等新问题层出不穷,对原有的国际关系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各国之间需要强化国际协调、磋商与合作的机制。第三、文化的全球化。指不同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观念意识的相互认同、相互渗透、相互吸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种类型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交流、碰撞和吸收、融合,各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交流、共享,从而形成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和趋势。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有些学者认为民族和国家最终会消灭,取而代之的是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最终会打破地域的限制和思想的隔阂,使世界各国融为一体。但是,这一观点还有考量的余地。虽然经济发展使得各国彼此之间的交往空前繁多,但是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民族冲突却也此起彼伏,民族主义消极影响日益严重。政治上,民族分离主义思潮泛滥。民族分离主义是指“在多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