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企业的七律:菜贱伤农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肤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40:01

山东菜农韩进以自杀身亡的终极代价,把“菜贱伤农”的悲情意义推向了极致。这一事件曝光后,众多在市场的另一端忍受着“高菜价”的城里人反响最为强烈。

  一端是“菜贱伤农”,一端是“菜贵伤民”,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相信这也是政府、菜农、消费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如何才能解决“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的困境?有人把“板子”打在中间商身上,认为是中间环节赚钱太多,造成了菜农不赚钱、消费者多花钱的困局;也有人说是物流成本太高,推高了菜价;还有人认为是菜农市场把握能力不足所致……

  笼统观之,似乎“婆说”有理,“公说”也有理,但若仔细分析,又都难以苟同。

  试图削减包括物流在内的中间环节成本,或可起到让蔬菜终端市场价降低之效,但一方面达不到惠及菜农的目标,另一方面可操作性也不强。因为经过多年的市场化发展,从物流企业到中间商,都已经是充分竞争行业,其实际成本基本体现的都是全社会平均成本,个别企业很难有能力获取垄断地位从而获得不对称定价权。

  当然,如果出现中间环节受到反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人为价格操纵,比如大家熟悉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不正常现象,就变成了另外一回事情,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但这不可能是常态,也不应成为市场制度安排的主要依据。

  至于想通过提高农民的市场把握能力来解决“菜贱伤农”,道理虽然无比正确,但事实上几乎不具备可操作性。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菜农多数还处在小农经济的状态,生产规模很小,埋头种植的几亩菜地寄托了全家人的幸福和希望,再加之蔬菜种植的周期又比较长,与市场价格信息的互动有严重的滞后效应,根本没有能力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及时反应。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菜贱伤农”的根本原因,在于眼下的蔬菜生产全产业链都在进行“短期投机”,从菜农到中间商再到市场终端零售商无不如此,种菜的、收菜的、卖菜的都希望自己能押中一个好品种、能挣上一个好价钱,甚至获得暴利。在这场博弈中,菜农又是抗风险能力最弱的一方。一旦市场价格下跌,中间商大不了不收购或少收购而已。终端销售商则更无所谓,不论菜价高低,他的加成比例是不变的,不会影响其正常收益。但对实力最弱的菜农来说,可调整余地最小,今天种下的菜,赌的却是几个月上市后的价钱,一旦投机失败,时间与成本全部都将打水漂。

  我们常常为此埋怨菜农种菜跟风严重,但有没有想过,菜农们不根据当季菜价赌未来菜价又能根据什么?他们能拿出多少时间和成本去广泛调研市场的趋势性行情?蔬菜严格的保鲜要求又迫使他们只能在田间地头接受中间商的报价,无法等待更好良机。

  让种菜很专业的菜农与研究市场很专业的经销商和投资商去“掰手腕”,根本就不是一场公平游戏。因此,在把握市场的能力上,菜农的弱势地位可谓天生注定。这也让我们反思,过去我们鼓励农民与市场对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但眼下的众多事实表明,这是一种“试错”机制,而“试错”是有风险的,而这个风险又是菜农承受不起的。

  既然如此,我们今天最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是,不能再把菜农“扔”进市场里自求生路,而要设法建设一种更科学有效的市场机制,把他们“保护”起来,让他们只管种好菜,还能有受保障的合理收益。

  世界上有没有这样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答案是真有。

  台湾的做法是通过农会组织把全岛的农民、农业生产单位、农村服务法人组织到一起,农会组建共同营销网络来有效避免单个农户竞争力不强、应对风险乏力、拓展市场无序等问题。

  而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则孕育出抗风险能力很强的大型全产业链型公司,以合理的平均价格,与菜农签订长期购销合同,从而保证农民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比如,北京有一家啤酒厂曾到澳州去采购优质啤酒大麦,结果发现,根本无法从种植啤酒大麦的农场主手中直接采购,因为他们早将产品以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按照10到15年不等的时间段,包销给某一固定经销商。对农场主来说,虽然失去了假如市场价格暴涨赚取暴利的机会,但也成功避免了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带来的巨大风险。而经济实力和对市场把握能力都很强的经销商,则以较低且稳定的采购成本,赢得了市场博弈的主动权。

  目前,商务部已要求各地商务部门要主动与农业部门互通蔬菜产销信息,采取召开产销对接会、组织流通企业直接采购、网上对接撮合等多种方式。这些措施短期应该能够发挥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长远来看,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通过产业优惠政策,鼓励、培育、发展让蔬菜全产业链共同分担市场风险的新型市场机制,通过“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共同作用,从制度上防止短期投机行为,或许才是长期稳定蔬菜市场价格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