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号沧岚实战视频:--谈高考作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41:49
         作文训练中的重中之重

                                             --谈高考作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

                                                           (在宝鸡市高考研讨大会上的讲话) 

                                                                                  黎 军

 注:这是笔者在2007年宝鸡市高考研讨会上的讲话,其时“话题作文”几乎一统天下。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现在看来,笔者的许多观点对现在的作文教学,特别是对高考作文的复习训练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故在博客上发布,意在与作文教学的大方之家共同切磋。

各位领导,各位教师朋友:

      大家下午好!  

作文是检验语文综合能力和水平的最重要的尺度,也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学生的语文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具备的作文素质。基于作文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语文高考中,作文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因此,抓好作文训练,迎战高考,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

    那么,如何写好高考作文呢?这实际上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报刊上的有关文章连篇累牍,让人应接不暇;有关高考作文训练的资料更是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我在这方面虽然没有什么独到的创见,但很高兴借今天这个机会,结合我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和作文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感受,以就教于来自西安的大方之家,以及在座的各位同仁。

近十年来,作为一种顺应高考改革而诞生的新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命题作文和限制性较强的材料作文。这种新颖的作文命题形式,以其“体裁上限制少,选材上范围广,思维上空间大,立意上角度多,语言上表达活”等特点和优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而高考作文因其特殊的地位具有不可逆转的导向性,因此话题作文理所当然地产生了强烈的连锁效应,在中学作文教学领域里备受青睐,成了“指点江山”的新霸主。

话题作文放宽文体限制,倡导自由表达,强调综合素质,鼓励创新思维,为考生书写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展开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也为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展示才华,大显身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命题意向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果。但我们又不无遗憾地看到,在平常的作文训练、高考模拟和高考中,就总体趋势而言,学生作文中那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话语趋同,众口一词的弊病并没有从根本上受到遏制;具有真知灼见、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犹如凤毛麟角。这种“南辕北辙”的情况,与广大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热切期盼和艰苦付出背道而驰。这种命题形式颇受师生欢迎,但学生作文并没有发生质的改观,优秀作文仍然“千呼万唤难出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固然与学生生活阅历浅,积累少,知识面窄有关,但应试型的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许多弊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恐怕难逃其咎。

我国语文教育传统是在历代语文教育的演进中积淀并流传下来的教育文化成果,其中有许多合理的有价值的东西,它们散发着中华民族教育文化固有的魅力和宝贵的特质。这些合理的部分,是中华文明中永恒的经典,我们应当很好地继承。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历史上任何改革都是针对传统而来。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特别是传统作文教学中,的确有许多不合时宜的东西。例如,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就曾经陷入了拘泥于文体的泥淖,以至出现了许多误区:强调其说理性而忽视了生动性,强调其中规中矩的知识性而忽视了情感性,强调其公式化的理性而忽视了直观鲜活的感性,强调其文体的共性而忽视了学生表达的个性。这种过于从文体规范出发,而不是从表达需要出发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导向,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要写出富有创新意识的、让人喜闻乐见的文章是很困难的。话题作文的出现,在文体上给考生松绑,是对这种教学弊端致命的一击。如今,学生作文应尽量避免表达上的单一性和平面性,尽力追求思维的深刻性和情感的丰富性,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乃至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传统作文教学中许多束缚师生手脚的桎梏,在漫长而艰难的作文教学改革中一直未能革除。我在这里斗胆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同志们共同磋商。

谈到写作,人们首先最爱讲的就是“立意”,强调立意要新,要高。这是传统的作文教学长期对学生所灌输的一条“金科玉律”。的确,文章是要讲立意的。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意高而文胜,文章以“意胜”而不是以“字胜”。这些道理,每个语文教师都耳熟能详。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追求立意的新奇和高远,作为一个鼓励性的导向,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我个人认为,这种提法有点“空中楼阁”的味道,和学生,至少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距太遥远。我们不妨冷静地想一想,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新思想、新观点让我们的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呢?要求学生一下笔就要创造出新思想、新观点,是不现实的。别说十来岁的中学生难以办到,即使是指导学生写作的广大语文老师也会力不从心,甚至那些才思泉涌、妙笔生花的作家也会捉襟见肘。从大量的写作实践来看,许多文章乃至许多名篇名作,虽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千差万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各不相同,但它们所揭示的主旨,即文章的立意却常常是人们所公认的道理。针对这一写作现象,有的学者提出了“真理不怕重复”的著名论断。这是深中肯綮的至理名言。在文学艺术领域中,曾经出现过“主题先行”等主张,在这种主张的指导下,一大批图解政治的概念化作品应运而生。这些作品形象苍白,思想干瘪,面目可憎,根本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和岁月的淘洗,理所当然地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文学创作中的这种偏向,就是把“立意”强调得过高而催生的怪胎。有鉴于此,对学生作文“创新”的要求,我们不应当狭隘地理解,而应当全面地看待。比如,鼓励并引导学生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创新,把自己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感悟有个性地表述出来,就远比那种凌空蹈虚地强调“立意创新”要实际得多,也要好操作得多。

下面,我对那篇曾经在全国引起轰动的考场作文《赤兔之死》作点简单的分析,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当年,南京某考生的《赤兔之死》得了满分,全国一片喝彩声,许多新闻媒体连篇累牍地进行追捧。如果从“立意”上考查,《赤兔之死》是要被打入“冷宫”的。请看,关羽死了,他的坐骑赤兔马不吃不喝,绝食而死。小作者对此非常欣赏,以赞叹的笔墨给赤兔马戴上一顶“诚信”的桂冠。这样写合适吗?小作者究竟在宣扬什么呢?不难看出,作者的赞赏散发着一种陈旧的封建思想的气息,那种“从一而终”的腐朽思想被小作者捡起来津津乐道,他宣扬的是一种封建的“愚忠”,而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美好品德“诚信”。就题材而言,这篇文章也并不新奇,关羽和赤兔马的故事,妇孺皆知,《三国演义》中有详尽的描述,《赤兔之死》的作者只是把这个故事大致复述了一遍,其中加了点自己的虚构。这样,问题就来了,一篇立意并不高深,题材并不新鲜的考场作文,凭什么得满分呢?显然,评卷者网开一面,故意避开了这篇作文立意上的缺陷,而着眼于小作者巧妙的构思,以及流畅而独特的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该作者在当年的高考作文中独领风骚,得益于对《三国演义》的情节非常熟悉,文言文的功底相当深厚。至于评卷者这样评判是否合适,《赤兔之死》该不该得满分,与我今天的讲话主题无关,不再赘述。我只是想以这个例子说明,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必要在“立意”上纠缠,更没有必要把“立意”强调到不合适的高度。实际上,同放宽文体限制一样,高考作文要求“立意自定”,就是在“立意”上为考生松绑。作文对学生来说,其本质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的富有个性的表述的过程。既然如此,对学生的作文大可不必在立意上死扣,重要的是看考生是否生动地富有情感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立意的确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过分强调这个问题,势必增加学生的思想负担,使他们对作文望而生畏;倘若在立意创新上为难学生,让他们硬着头皮去追求所谓高深的立意,必然会陷入概念化的泥淖,写出来的东西语言干瘪,概念成堆,激情缺乏。在高中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的重点已放在了“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上,体现的是写作能力的“综合”特征,这一特征具体表现为用表达方式的多样化,来推动文体形式的多元化,以服从主体的内在表达需要。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在构思和表达上下功夫。诚如列夫·托尔斯泰说的那样:“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托尔斯泰所强调的正是表达的重要,他显然在告诫我们:精辟的思想,只有被表达得很好才能像黄金那样闪光。

我们不难发现,最近几年在高考中获得高分甚至满分的作文,许多篇章就是考生的放胆之作。在那些考生的笔下,不仅严格的文体界限被打破了,呈现出文体互相交融,或者文体边缘化的倾向,而且构思不同凡响,写法不拘一格,以一种独特的审视世界的眼光抢占了先机,又以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和光华四射的语言魅力先声夺人。其实,他们所阐述的 “立意”,只是对一些为人类历史所证明是正确的公德公理的再认同。他们的成功,不是在立意上,而是在构思和表达上。那些高分作文大多是精短的美文,已具备了文学作品的一些元素,无不充溢着作者的激情与智慧,洋溢着卓尔不群的文采,真情实感粲然于胸臆之中,清词丽句奔泻于妙笔之端,满纸流溢着魅人的文学之彩,通篇闪烁着睿智的哲理之光。这些优秀作文,有较强的感染力,可以陶冶精神,砥砺意志,提升人生境界和生活品位,它们跻身于高分甚至满分作文的行列是理所当然的。相比之下,那些一般化的,或者较差的作文,虽然大多在立意上也能保持与话题同步,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优秀作文并无太大的差异,但构思平庸,表达方式单一,令人望而生厌,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由此看来,抓好学生作文构思和表达的训练,应当是作文训练的重中之重。

从高考作文的话题来看,虽然试题的立意是开放的,但大多数话题的指向性非常明显,有的实际上已经划定了思想认识或道德行为的底线,考生在立意上已无多大的回旋余地。但是,话题作文的立意是单调的,其内涵却是丰富的。有限的立意完全可以承载丰富的联想、想象和表述。“文无定法”,立意可以大同小异,构思却会千差万别,笔管里流淌出来的文字会有高下之分,文野之别。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对话题作文来说,立意只是一种对话题的认知,只是一种理性的判断,或者说只是一个命题。这种理性的判断或命题本身是不能感染人的,必须赋予它感性的、具体的、富有情感和个性色彩的证明,才能使这一立意的内涵得以彰显。“文以载道”,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立意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它的传递有多种表达方式,要充分挖掘其中所包含的形象的、情感的、审美的信息,进行生动的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阐述。我国古代的作家在作品中很少用纯抽象的概念进行逻辑论证,而是寓哲理于具体的事例和平常的用语之中。以这样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别开生面,有脍炙人口的阅读快感;以富有情感色彩的笔触表述自己的体会,文章就会有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不少考生就借鉴了这样的表达,议论中见真情,叙述中含韵味,句式讲究谐调工整,读之琅琅上口,阅之熠熠生辉。这样的文章怎么能不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但是,优秀的作文毕竟是少数,在数以万计的学生作文中难得灵光一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缺乏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往往以空泛的议论来敷衍成篇,味同嚼蜡,内容上失之于常,失之于多,泛泛而谈,词不达义,言之无物,使所要表达的思想处于悬空状态,立意无所依托,从而导致底蕴的贫弱和内涵的流失。

写作是作者主动的心智活动,它以外界与作者的内心相互交融、撞击为特征。由于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远未成熟,形象思维又很不丰富,一般的作文话题很难激起他们内心的情感波澜,因此往往会束手无策,只能求助于一些枯燥的概念,抽象的说理,简单地把话题传递出来的信息复制或平移到试卷上。针对学生在构思和表达上贫弱的顽症,教师在作文训练中应当加大训练力度,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对相关话题进行具体的感性的认知,从中抽象出相关的人生哲理,在此基础上对话题进行形象的审美的描述,这样定能激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使人从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

最后,我想简单地说一下2007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写作方面的几点变化。大纲将写作文体概括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三大类文章,不再提过去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论述”包括“议论”和“记叙”两种表达方式。提“论述类”而不再提“记叙文”“议论文”,意味着在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方面对考生进一步提出了要求。“实用类”指的是新闻、通讯、调查报告、传记、社科论文等,这类文章虽然不一定作为高考作文来考查,但在其他一些语言表达的试题上会有所体现。“文学类”文章主要指散文、诗歌、杂文、微型小说、小戏剧、报告文学等。“文学类”的提法,为在写作中有文学追求的考生提供了驰骋的天地。值得注意的是,新大纲将“词语生动”修改为“用词贴切”,将“文句有意蕴”修订为“文句有表现力”,将“书写规范”修改为“不写错别字”。显然,这样的改动,有利于从旧有的以文体为主的模式转变到现在的以表达方式为主的模式,有利于从过去过分侧重文学性的要求降低为相对符合学生实际的要求。另外,新大纲在写作发展等级“深刻”的要求中增加了“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表现了对文章的社会功能的重视。在写作发展等级“丰富”的要求中增加了“论据充实”,显示了对文章在内容上的要求,对扭转空洞说理的偏向具有重要意义。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新大纲规定作文中“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的不计”。这种具体细致的提法,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虽然我省还没有实施新课程标准,但教育部出台的《考试大纲》是各省市制定《考试说明》的依据。因此,认真研读大纲,对把握命题走向和复习重点具有重要意义。

同志们,我们即将迎来我市高三的第三次质量检测。三检之后,高考复习就进入了紧张的冲刺阶段。预祝在各位同仁的指导下,我们的学生在考场上文思如清泉奔涌不息,文笔如山花摇曳多姿,稳操高考胜券。

谢谢大家!                                                          2007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