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的概念:中医基础理论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36:37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概
第二节 五脏
第三节 六腑
第四节 奇恒之腑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第二节 血
第三节 津液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十二经脉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络的基本功能和经络学说应用
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六章 病因
第一节 六淫
第二节 疠气
第三节 七情内伤
第四节 饮食失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第六节 病理产物
第七节 其他病因
第七章 发病
第一节 发病原理
第二节 发病类型
第八章 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第二节 疾病传变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第二节 治则
参考文献 
绪论
 中国医药学是专门研究中华传统医学理论和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应用的科学,是先人在数千年生产实践中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之总结。在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她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一体,有着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手段及方法。中医学所体现的天人合一、返朴归真的理念和特色,不仅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功不可没,就是在崇尚自然、绿色环保、和谐发展的21世纪的今天,也同样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和青睐。在生命与健康、疾病与防治领域,越来越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学习中医学的一门启蒙课程,主要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生理、病理规律以及指导预防保健,以引导初学者形成中医认识和中医思维,为顺利进入中医学各学科、各专业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一、中医学发展史概要
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疾、医、疥、龋、浴、沫等有关疾病和治疗的文字记载。在周代就有了食医(营养医)、疾医(内科)、疡医(外、伤科)和兽医等医学分工,并有除虫灭鼠和改善环境卫生等防病活动的记载。
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黄帝内经》问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医学理论巨著。书中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及至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运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然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和概括,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中对人体骨骼、血脉、脏器等的描述,堪称为当时世界医学之最。如提出食管与肠的比例为1:35,现代的比例为1:37,二者十分接近。在生理方面对血液循环的认识“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理论,与英国哈维(Harvey)17世纪才提出的血液循环理论比较,至少领先了千余年。
同一时期的名医扁鹊,擅长妇、内、儿、五官科,常运用针灸、按摩、汤药、熨贴及手术等法治病,尤其对诊脉颇有研究,被誉为“脉学之父”。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为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传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这种献身科学、实践出真知的精神为后人所称颂。本书收载中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和有毒和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并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所记载药物功效如麻黄平喘、常山截疟、黄连止痢、瓜蒂催吐、海藻疗瘿,至今仍在临床应用且疗效被验证,这在当时世界医药史上是了不起的发现。东汉末年,张仲景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学术态度和学习精神,写出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后世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确立了“理、法、方、药”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基础,并创立了“六经辨证”学说,被后世尊为“医圣”和“医方之祖”,流传到日本后,视为至宝。同时代的名医华佗,创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施行剖腹、整骨手术,堪称“外科鼻祖”。他还独创“五禽戏”体操,开创了保健医学的先河。
魏晋隋唐时期,晋代王叔和著《脉经》,成为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著《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制药学专著。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为我国最早的病因、病理和证候学专著。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涉及内、妇、小儿科,内容十分丰富,如对糖尿病的防治。并提出“大医精诚”作为医德修养的名言,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人编成的《新修本草》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比过去世界公认为最早的纽伦堡药典还要早900年。
宋金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医学书籍的出版与繁荣。由朝廷组织编撰的图书很多,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后者载方达16834首之多。公元1027年,王惟一铸成针灸铜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具,宋慈著《洗冤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北宋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儿科专著。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大全》是宋代杰出的妇科专著。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养阴派”朱丹溪,倡导学术争鸣,对中国医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明清时期,中医学术发展有了突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耗时30年,查阅了图书800多种,并跋山涉水深入民间,大胆实践,以科学的态度去验证16世纪前的药物学成就,载药1892种,绘图千余幅,收方万余首,不仅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内容,而且奠定了植物学基础。据资料表明,该书翻译成约38种外文流传各国而成为世界之最,他的贡献为我国及世界人民所称赞。吴又可创立了传染病病因学的“戾气学说”概念,提出了治疗传染病的学术见解,著成《温疫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清代叶天士著《温热论》首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薛生白著《湿热病篇》,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对温热病的病因、传变、诊治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使以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为核心的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相辅相成,成为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两大学术体系。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政策的指导下,中医事业得到了复兴和发展,全国成立了各级中医教育、临床和科研机构,抢救整理了名老中医经验,培养和壮大了中医专业化队伍,出版了《中医大辞典》、《中药志》、《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等,办起了各种中医期刊,开辟了中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展了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各种人才和现代实验设备进入中医科研领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对“肾主骨”理论的研究发现肾对维生素D↓3起着活化作用,有助于人体对钙、磷的吸收。阴阳学说被认为是人体的“自稳系统”,针灸学的“子午流注”已被“生物节律”所证实,活血化瘀得到血液流变学理论的证实,辨证诊治属于现代“黑箱理论”范畴,“六淫”致病为气象医学所肯定。还有针刺麻醉、针拨术治疗白内障、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急腹症等,进一步证明中医是科学的,中医是我国乃至世界医学的一大宝库。
当前,世界上掀起了“中医热”、“针灸热”,“国家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已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正在大力建设中医强省。可以肯定,中医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成为21世纪世界医学的璀璨明珠。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还有“四诊合参”、“审证求因”、“治病求本”、“三因制宜”、“治未病”等都是中医的特点,而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就是事物、现象和人体本身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其对象包括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在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的指导下,中医的整体思想是关于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表面与内部、结构和功能上密不可分,人体生老病死无不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中医整体观念与20世纪60年代才兴起的所谓“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完全一致,再次证明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1.人体整体联系的统一性
(1)在结构上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肝、心、脾、肺、肾五脏,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六腑,筋、脉、肉、皮毛、骨五体,以及目、舌、口、鼻、耳前阴和肛门等诸窍共同组成的。其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器官。但是,所有的器官都是通过全身经络而互相联系起来的,而且这种联系有其独特的规律。即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如肝、胆、筋、目构成“肝系统”;心、小肠、脉、舌构成“心系统”;脾、胃、肉、口构成“脾系统”;肺、大肠、皮、鼻构成“肺系统”;肾、膀胱、骨、耳和二阴构成“肾系统”。每一个系统,皆以脏为统领,故五大系统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之中,又以心为最高统帅。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因此,在整个人体中,心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十指连心”,每一脏器都是人体有机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都不可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同时人体每一处局部也都包含着全局信息。如人的外耳,外形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在耳郭上划分许多区,如头区、眼区、胃区、子宫区等,基本上与人体脏腑位置一一对应,而在各个区上的穴位或敏感点上给予适当的刺激就能治疗人体全身各处的疾病,这就是耳穴疗法。这种现象现代医学称为全息现象。与此相当的还有面针、手针、眼针、头皮针等数不胜数。
(2)在生理功能上,每个脏腑既有各自的功能,又在整体活动中分工合作。脏腑之间,既有协同作用,如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又有相反相成,如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各脏腑之间通过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互为因果,维系着功能上的动态平衡。在病理变化时,往往通过经络联系,发生母子及病、相乘相侮的负面影响,在以后的章节中将有详细的论述。如唇厚、四肢健壮的人表明其脾胃功能强,眼睛上火的起因是肝火重,而给骨质疏松中年女性患者直接补充钙剂疗效明显不如中医补肾的效果。(3)在诊治疾病上,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通过审视五官、形体、舌脉和外在表现(症状和体征),就能推知体内脏腑的病变,进而确定治法。如中医望诊中的五色诊,根据脸部的病色就能推知内脏功能。如面色青者主惊风、疼痛、寒盛。特别是望舌,黄疸患者多见腻苔,胃癌患者多为花剥苔或镜面舌。又例如脉结代见于心脏病,滑脉为痰证或已婚妇女有喜之象,都是中医整体观见微知著,内外合参,辨证求因的范例。在治疗局部病变,确立治法时,也必须从整体出发,消除疾病根本原因。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灵枢·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等,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总之,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脏腑器官之间相互联系,在生理上互相依赖,在病理上互为因果,所以在诊查疾病时不能以偏概全,盲人摸象。在治疗时要全面考虑,统筹兼顾,务必辨证求因,治病求本。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生活于天地之间,六合之中,自然环境之内,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故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与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季节、地理、水土,风雨雷电等,对人亦对万事万物,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
季节对人体影响非常明显。春天主生,草木生发,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活动。夏天主长,草木茂盛,动物活动活跃。秋天主收,草木凋零,果实丰硕。冬天主藏,天寒地冻,草木归根,万物闭藏。人体的脉象亦随着季节变而变,表现在脉搏春浮、夏洪、秋蛰、冬潜。
昼夜晨昏自然界阳气的消长盛衰,人体与之相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载:“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在体温的升降,精神的兴奋与抑制等方面,都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在病情方面,会有旦慧、昼安、夕加和夜甚的规律,都需要引起注意。
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土质、水质不同,因而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江南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而湿润,故人体的腠理多疏松,易招湿热为病;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多山,气候寒冷而干燥,故人体腠理多致密,多致风寒为病。生活在习惯的环境中,一旦易地而居,可能会感到不适应,有的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失眠等现象,待适应环境后才会好转。
每一次的异常气候现象的发生,诸如地震、台风、海啸、水涝、干旱等都会给人类带来不可预料的灾害,野蛮对待环境或肆意破坏生态环境都将遭到自然的报复,所以,保护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远离人工环境,适应自然,归于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状态是中医养生学的最高境界。
(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是社会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正常人不能逃避社会、脱离社会而存在。人能影响社会,社会更能影响人。社会政治与经济、物质与精神生活营造人的生存环境,诸如婚姻、家庭环境,职业、教育、兴趣和爱好,特别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一个人的心身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社会动乱、战争、恐怖活动,使人们流离失所,饥饱不常,劳逸无度,瘟疫流行,导致人群大量非正常死亡,就是人与社会环境失去和谐统一的恶果。《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与其他医学相比,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三种手段中,辨证论治独具特色,高人一筹。
症,即症状,是疾病的具体表现,包括作为患者的不适的感觉,如头痛、呕吐、腹泻,还包括医者采集的体征,如眼压高、血压高、凹陷性水肿等。一般症状可以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作为诊断的伴随症,起佐证材料作用,如发热、头昏;特殊表现的症状则为某一病证惟一的,具有诊断性意义,如黄疸性病变中的目黄,哮病中的哮鸣音,痢疾中的里急后重、脓血黏液便。又如舌底络脉曲张代表瘀血证,舌质光剥代表阴虚等,这些体征对诊断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证,即证候。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其反映的是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疾病的部位(表、里、何脏、何腑、何经络)、疾病的性质(如寒、热);和邪正关系(虚、实)。证比症状更深刻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是辨证的结果,是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病,即病名。是指有特定已知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可以以症状命名的,如咳嗽、汗证;也可以以病机命名的,如痰饮、瘀血等,病从范围角度与症、证来区分异同点,需要明确几点。一是病的集合最大,一个病可以包涵从发病到愈后多个阶段的多个证候,如温病的卫、气、营、血四个证,且不同的病可以具有相同的证候。咳嗽病中有肺阴虚火旺证型,而肺痨病中亦有肺阴虚火旺证型。证候又往往为一组特定的症状集合。反过来可以这样考虑,症状是证的元素,证又是病的元素,这就是三者之间的关系。
辨证论治分为辨证和论治两个阶段或过程。先辨证,再根据辨证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即为论治。如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案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个人史、家族史等,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推理,达到辨清疾病原因、疾病性质、病变部位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个证。辨证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
针对辨证的结果进行治疗是中医治病求本的关键。治疗是否有效也能反证辨证的结论是否正确。如小儿咳嗽伴呕吐食物、痰涎,用一般宣肺化痰止咳不能见效时,按照中医脏腑辨证应为胃咳,在治疗中重视健脾消食和胃化痰,却能快速达到止咳的效果。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形式有两种:即“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在同一疾病由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病理证型不同,要针对不同证型来治疗,即所谓“同病异治”。如肺痈初期证型为风热在表,肺热壅盛,治疗宜疏散风热,宣肺化痰,而在成痈期的证型为痰热蕴肺,热壅血瘀,治疗则为清热解毒,化瘀消痈,还有溃脓期和恢复期,病机有异,治疗各自不同。
在不同疾病中如果出现相同的证型则可以“异病同治”,如胃下垂、肛门下垂、子宫下垂、重症肌无力,都可以用补气升提的补中益气汤来治疗,因为它们的证型都是中气下陷。
总之,尽管中医也常用辨病论治,对症治疗,但最有代表性的、最精粹的还是辨证论治。客观事物世界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是辨证论治的又一延伸和升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医基础理论的任务是研究和阐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它包括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其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中医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气血津液、经络),中医对疾病的认识(病因、病机、发病)及中医养生和治病原则。
2.有关中医学的说明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理论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与我国的人文地理和传统的学术思想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属于东方的传统医学范畴。中医学把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主要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人体动态的各种内在联系和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阐明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这就是为什么在《黄帝内经》中早就重视人体解剖,而后世反而放弃走形体解剖医学道路的原因。
3.了解中医与西医区别,才能做到取长补短首先在指导思想上不同:中医在朴素的唯物论和原始的辨证观以及整体观的指导下,追求万事万物的平衡与和谐,以治人作为目的;西医以机械的唯物观为指导思想,崇尚科技,追求事物的重复性和还原性,以治病为目的。其次在方法论上不同:中医从宏观角度,重视事物的整体,并用类证方法解释现象;西医从微观角度,重视事物的局部,而以实验方法求证现象;再次,预防和治疗角度不同:中医主张适应自然、规范行为来预防疾病,以天然绿色药物和无创伤手段来治疗疾病。西医主张改造自然、运用科技手段来预防疾病,以化学合成药物和手术介入来治疗疾病。
4.对待中医学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发扬中医、西医特色为己任,培养高尚的医德,抛弃中医不科学的认识,消除中医难学的恐惧,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努力学好中医基础理论,为学好中西医结合专业各门功课打好基础。 
第一章 医学的哲学基础
  哲学科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理性的特点。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并直接导致了中华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为极具特色的东方医学。中医学告诉人们如何认识世界,解释生命活动规律,同时指导人们如何去适应和改造世界,防治疾病并延年益寿。一般认为中医学认识和研究生命的方法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中医古代哲学思想,包括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二是中医一般思维方法,主要有比较、演绎、类比、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三是具体方法,包括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病因、发病、病机和预防治则。本章介绍中医哲学基础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的概念】
精气学说,是研究和探讨物质世界生成本原、相互关系及发展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是中医学认识事物生成变化的本原说和中介说。精气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所构成,宇宙自然界是一个万物相通、天地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体是由精气所构成的。
(一)精的概念
精,又称“精气”,与气同义,均为宇宙万物生成的原始物质,但含有“气中之精粹”的意义。如《管理子·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二)气的概念
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故古人称为“无形”,但是由于气的活动力很强,而且不断地运动,人们可以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测知气的存在。
【精气学说的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学说认为宇宙的产生是精气运动的结果,天、地、水、火、日、月、时间、气候等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精气的变化所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精气为事物的起点,也是事物的终点,始终处于如环无端的循环之中。宇宙万物之气的存在形式不过两种,一种是无形的,一种是有形的。所谓“有形”,指无形的气凝聚而稳定的状态,就形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称为“形质”,简称“形”;所谓“无形”,即精气处于弥散而运动的状态,充塞于无垠的宇宙空间,是精气的基本存在形式,此时有形化为无形,称为“无形”,简称“气”。如煤气的液化气、气化液过程,正如古人云“阳化气,阴成形”。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精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机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归纳为四种:升、降、出、入。升,即由下向上的趋势和运动;降,即由上向下的趋势和运动;出,即由内向外的趋势和运动;入,即由外向内的趋势和运动,这些运动,从不停息,正常情况下,以其自身协调的规律,始终保持升与降、出与入的相对的、动态的平衡。 通过精气的运动,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称为气化。气化的表现十分复杂。如无形之气变为有质之形;有质之形化为无形之气;无形再变为另一种无形;有形再变为另一种有形;有形之体本身不断变化,共同构成世界万物之间之“气与形”、“气与气”、“形与形”、“形自变”四类气化形式。 气化过程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化,是指气的缓和的运动所促成的某些改变,类似于今之“量变”;变,是指气的剧烈的运动所促成的显著变化,类似于今之“质变”。不管化,还是变,皆取决于气的运动。一旦气的运动停止,则各种变化也就终止。故说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前提和条件,而在气化过程中又寓有气的各种形式的运动。气的运动维持气化过程是永恒的,不间断的,它们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内在机制。故万物皆气化,气化生万物。如动物之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无不如此。气化,不知何时开始,但却永无停止。 气的运动和气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即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产生气化。如果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气化也就停止了。所以,气机是气化的前提,没有气机,就没有气化,也就没有世界一切变化。故《素问》中提到,出入废则神机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动物和植物的气化,必须在气机运动中,才能得以顺利进行。精气构成整个世界,气机促使气化,世界因此成为永恒。万事万物,都是气机气化的具体表现。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每一物体相对独立,物体与物体之间似乎没有联系,其实物体与物体之间充满着精气,并相互作用,互相渗透,发生感应甚至是交换。因此,精气一是充当了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将宇宙万事万物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二是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万物之间通过精气形成相通状态。《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例如万有引力,磁石与地球极性,乐器之共振与和弦,日月潮汐与女子月经,等不胜枚举。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人类由天地阴阳精气交感化合而生,人类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都依赖精气及活动。《素问·宝命全形》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之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天地之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1.精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 精气是对人体有益之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之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为有形属静之物质,必须在气机的推动下才能活动。如心主行血,肺司呼吸,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肾司封藏先天之精气,肝主疏泄……等生理功能,都是在气的推动下进行的。
2.精气足,则生命活动 正常人于出生之前,在母体中已得到了父母给予的先天之精气;出生之后,通过肺吸入自然之清气,由脾胃吸收水谷之精气。三气相合,经过气化,化生人体之精气。这种气推动着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的生理功能活动。精气充足,则生理活动正常,生命力旺盛;若精气不足,则气虚,推动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活动无力,则出现全身或局部虚弱的征象。而补气治疗后,精气充足,诸症亦随之消失。
3.人体的运动必须协调而通畅 人体气的运动和自然界一样,具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在正常情况下,升与降、出与入保持平衡状态。如失去平衡,则为病态。如升力不足为气陷,发为内脏下垂;下降不足则气逆,发为咳、呕等。气行不畅为气滞,发为胀、痛等等,调整气机不畅状态则可以促使人体恢复健康。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即中医学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它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生活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各种变化的影响,人类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认为,精气的概念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类的各个层面,精气是自然、社会、人类及其道德精神获得统一的物质基础;精气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人类为自然万物之一,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化生之源;运行于宇宙中的精气,充塞于各个有形之物间,具有传递信息的中介作用,使万物之间产生感应。这些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形成了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构建了表达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时刻进行着各种物质与信息的交流。通过肺、鼻及皮肤,体内外之气进行着交换;通过感官,感受与传递着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因而通过气的中介作用,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自然、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则产生一定影响。剧烈的气候变化与社会动荡,则引致病邪的产生,侵犯人体而致疾病发生。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从宏观上、从自然与社会的不同角度,全方位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防治。 
第二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研究自然界事物的内在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运动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是古人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哲学基础之一,其特有的思维方法,广泛用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病理变化,并指导着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则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如《说文》说:“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这时的阴阳涵义是原始的、朴素的,仅指日光的向背,并不具备哲学上的涵义。以后随着观察面的扩展,阴阳的朴素涵义逐渐得到引申。如向日光处温暖、明亮;背日光处寒冷、晦暗。于是古人就以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分阴阳。如此不断引申的结果,就几乎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划分为阴与阳两个方面。这时的阴阳不再特指日光的向背,而变为一个概括自然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双方的抽象概念。
《周易》中的易卦由阴爻(—)和阳爻(—)组成。“—”表示阴;“—”表示阳。阴爻和阳爻分别以符号的形式标示了阴阳的概念。《国语·周语》记载伯阳父用阴阳来解释公元前780年陕西发生的大地震,是因为大地内部阴阳两种对立的物质势力运动的不协调所造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理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作为哲学理论的阴阳学说也逐渐形成。此时的哲学家们不但认识到事物内部存在着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而且认识到这两种势力是运动变化的、相互作用的。阴阳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医学家开始将阴阳概念应用于医学理论之中。《左传·昭公元年》(公元前417年)记载秦名医医和在为晋侯诊病时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葘(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运用阴阳学说来阐释医学中的诸多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使阴阳学说与医学密切结合起来,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
(二)阴阳的属性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凡属相互关联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前者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等;后者如寒与热,升与降,明与暗等。划分阴阳的标准为“水火”标准。一般来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如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由于天气清轻向上故属阳,地气重浊凝滞故属阴。以水火而言,则“水为阴,火为阳”,由于水性寒而润下故属阴,火性热而炎上故属阳。以物质的运动变化而言,“阳化气,阴成形”,物质从有形化为无形的过程属于阳,由无形凝聚成有形的过程属于阴。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将人体中具有中空、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而将具有实体、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表1-1)。如脏为阴而腑为阳,精为阴而气为阳,营气为阴而卫气为阳,等等。
(三)阴阳的特性
阴阳的特性概括为阴阳的相关性、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事物或现象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等,通过相互比较而归纳而得出来的。1.阴阳的相关性必须强调满足两个条件才能构成阴阳。一是事物个体本身具有对立相关的两个面,如物体的内部与外部,上面与下面,才具有阴阳属性。如果将内部与上面配对则不成阴阳关系;二是必须符合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矛盾双方的事物才能构成阴阳关系。如进与退、朋友与敌人、正与邪,天与地。而朋友与面包,美女与蛇,太阳与树木,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不能用阴阳关系来划分。这也表明阴阳学说存在一定局限,不能完全用来解释世界上所有的关系和现象。
2.阴阳的普遍性大到天和地,小到人体性别男女及体内的气血;从抽象的方位之上下、左右、内外,到具体的水火、药物的四性五味,宇宙中万物的发展与联系,无一不是阴阳的体现。
3.阴阳的绝对性亦可理解为阴阳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如上述划分阴阳的水火标准是绝对不可改变的。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其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不可反称的。水不论多热,对火来说,仍属阴;火不论多弱,对水来说,仍属阳。其他如天与地、日与月、上与下、升与降、动与静、寒与热、明与暗、温煦与凉润、兴奋与抑制、推动与宁静、弥散与凝聚等,其阴阳属性具有不可变性和不可反称性,故说事物的阴阳属性在某种意义上是绝对的。
4.阴阳的相对性若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或对象变了(参照物改变了),则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故事物阴阳属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对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阴阳属性互相转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属阴的寒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属阳的热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病变的寒热性质变了,其证候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再如人体气化过程中,精属阴,气属阳:精代谢为能量(气),为阴转化为阳;消耗能量而获得营养物质(精)的产生,为阳转化为阴。
(2)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属性相反的两种事物或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划分阴阳,而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昼为阳,夜为阴。而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可以概括为阴阳两类,一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内部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事物这种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故《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3)比较对象不同事物的阴阳属性往往是通过比较而划分的。若比较的对象发生了改变,那么事物的阴阳属性也可以发生改变。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与冬天比较,其气候温而属阳;若与夏天比较,则其气候凉而属阴。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以阴阳两分法标示的,也有以阴阳三分法标示的。上述的昼夜时段分属于阳中之阴、阳中之阳、阴中之阴、阴中之阳,即属阴阳的两分法。《周易·系辞上》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是以阴阳两分法说明八卦的生成及其阴阳属性。以阴阳三分法表示事物的阴阳属性,是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主要用以阐释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规律、经脉及脏腑的阴阳属性和伤寒病的六经辨证体系。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和阴阳自和与平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制约、控制和相互排斥、对抗的特性。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等。阴阳双方既是对立的,好似矛盾双方,互不相容;同时由于对立互制的结局使事物和现象得到统一。如天与地构成地球,白天黑夜构成一日,一呼一吸维持生命,新陈代谢维持能量守恒。
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正是由于阴与阳之间的这种相互对立制约才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如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这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结果。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方面,也不是平平静静各不相干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处在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相互消长的动态之中的。人体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结果。如人体中的阳气能推动和促进机体的生命活动,加快新陈代谢,而人体中的阴气能调控和抑制机体的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协调平衡,则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可称为“制约太过。”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即通常所说的“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或“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可称为“制约不及”。
(二)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如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等等。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阴阳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如王冰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广泛地用来阐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命活动。如春夏阳气生而渐旺,阴气也随之增长,天气虽热而雨水增多;秋冬阳气衰而渐少,阴气随之潜藏,天气虽寒而降水较少。如此维持自然界气候的相对稳定,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的精与气而言,精有形而属阴,气无形而属阳。精能化气,精是气的化生本原;气能生精,气的运动促使精的产生;气还能摄精,使精藏于脏腑之中而不妄泄。精与气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又如兴奋与抑制,没有兴奋就没有抑制,没有抑制也就没有兴奋。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白天兴奋功能占主导地位,但须以夜晚充足的睡眠为前提;夜晚人体阳气衰少而阴气渐盛,抑制功能占主导地位,但须以白天的充分兴奋为条件。列宁说“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谚语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阳依赖于阴而存在,阴也依赖于阳而存在。如果阴和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轻者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重者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而死亡。
(三)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即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其表现形式有阴长阳消、阳长阴消、皆消皆长、此长彼亦长和此消彼亦消。
1.阴阳互为消长 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的变化。前者称为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后者称为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如以四时气候变化而言,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四时气候的变迁,寒暑的更易,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过程,但从一年的总体来说,阴阳还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的。以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白天阳气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夜晚阴气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日中至黄昏,阴气渐生,阳气渐衰,机体的生理功能也由兴奋逐渐转向抑制,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阴与阳之间的互为消长是不断进行着的,是绝对的;而阴与阳之间的平衡则是相对的,是动态的平衡。2.阴阳皆消皆长 在阴阳双方互根互用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又会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的皆消皆长的消长变化。前者称为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后者称为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如上述的四季气候变化中,随着春夏气温的逐渐升高而降雨量逐渐增多,随着秋冬气候的转凉而降雨量逐渐减少,即是阴阳皆长与皆消的消长变化。人体生理活动中,饥饿时出现的气力不足,即是由于阴(精)不足不能化生阳(气)而导致阳的不足,属阳随阴消的阴阳皆消的消长变化;而补充营养物质(阴),产生能量,增加了气力,则属阳随阴长的阴阳皆长的消长变化。
阴阳消长只是阴阳变化的过程和形式,而导致这种过程和形式出现的根本原因则是阴阳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世界上的事物十分复杂,变化万千,性质各异,因而各类事物中的阴阳关系亦各有侧重。某些事物中的阴阳关系以互根互用为主,如精与气、气与血等;另一些事物中的阴阳关系却以对立制约为主,如寒与热、水与火等。诚如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补略》所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正因为如此,一旦出现阴阳消长变化失常时,前者多表现为此消彼亦消、此长彼亦长,而后者多表现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在自然界可表征气候的正常变化,在人体则表征生命过程的协调有序。若阴阳的消长变化超越了正常的限度,在自然界表征异常的气候变化,在人体则表明疾病的发生。前述的“阳胜则阴病”、“阴盛则阳病”及“阳虚阴盛”、“阴虚阳亢”,皆属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超过正常限度的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而“精气两虚”、“气血两虚”,则属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而出现的异常的阴阳皆消。
(四)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双方可以向其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以转化为阳。例如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属阳的夏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冬天,属阴的冬天又可以转化成属阳的夏天。人体的病证,属阳的热证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属阴的寒证又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
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内经》以“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素问·天元纪大论》)来阐释阴阳转化的机理。生、化、极、变,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总是由小到大,由盛而衰,即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的“物生谓之化”,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的发展阶段;“物极谓之变”,是指事物发展到极点,由盛到衰,向它反面转化的阶段。由此可见,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物极必反”的规律。“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重”,“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极”,以及“寒甚则热,热甚则寒”(《灵枢·论疾诊尺》)的“甚”,即阴阳消长变化发展到“极”的程度,是事物的阴阳总体属性发生转化的内在因素和必备条件。当旧的阴阳平衡被彻底打破,新的一轮阴阳的动态平衡重新建立,推动事物不断变化和发展。
阴阳的相互转化,既可以表现为渐变形式,又可以表现为突变形式。如一年四季之中的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转化等,即属于“渐变”的形式;夏季酷热天气的骤冷和下冰雹,急性热病中由高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等,即属于“突变”的形式。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的转化常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的相互转化。如邪热壅肺的病人,表现为高热、面红、咳喘、气粗、烦渴、脉数有力等,属于阳实热证。邪热极盛,耗伤正气,可致正不敌邪,而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一派虚寒表现的阴证。再如寒饮中阻的患者,本为阴证,但寒饮停留日久,郁滞不行,可以化热,转为阳证。上述两个病例中,前者的热毒极重,后者的寒饮停久,即是促成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必备条件。
综上所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和相互转化,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从静态角度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从动态的角度来阐述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阴阳平衡,而当这一动态协调平衡遭到了破坏,导致阴阳失调,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就会进入疾病状态。当阴阳严重失调甚至出现阴阳离绝时,死亡接踵而至。【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在中医学哲学基础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被用来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医学根据阴阳学说来“解剖"人体结构,执简驭繁,简单实用。从人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因其功能以静为主;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属阳,因其功能以动为主。五脏之中又可根据其位置分为阳脏(心、肺)和阴脏(肝、脾、肾),每一脏腑之中又可将其功能归为阳,而其物质归为阴。此外,经络亦可分为阳经、阴经等等。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所谓健康就是阴阳平衡状态。人体的物质基础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属阳,二者互相依存。生理活动以物质为基础,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如果人体的阴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的生命就会中止。
(三)阐释人的病理变化
阴阳学说还被中医学用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阴阳失调的表现形式很多,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以及对另一方的累及等,这些可统称为“阴阳不和”。许多情况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正邪抗争,各有胜负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作概括性的解释。
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邪气作用下(或本身机能病理性亢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由于阳虚,不能制约阴寒,可出现虚寒征象,即阳消阴长,“阳虚则寒”;阴虚,无力制约阳,可出现虚热征象,即阴消阳长,“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指体内的正气,特别是阴液与阳气之间的病理关系,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阴阳互损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阴阳互损的最终表现为“阴阳俱损”、“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指阴阳失调所表现出的病理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就是说明这类病理情况。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对于任何疾病,无论其病情如何复杂多变,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首先要分清阴阳,既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证型,又可以用阴阳来分析四诊。如望诊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声音洪亮者属阳,语声低微者属阴;脉象浮、数、洪大者属阳,沉、迟、细小者属阴等等。从证型来看,病位在表属阳,实证属阳,热证属阳;而病位在里属阴,虚证属阴,寒证属阴等。
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中医学也是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的。如对于阳邪过盛所致的实热证,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对于阴盛所致的寒实证,则应以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温热药来祛寒。而对于阴虚所致的虚热证,要以滋阴药以补虚;对于阳虚引起的虚寒证,则要以温阳药以补阳。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就必须阴阳两补,如气血双补。六味地黄丸之山茱萸之“阳中求阴”就是根据阴阳互根互用原理制定的。
阴阳学说还可用来概括中药的性味,并用以指导临床使用。一般来说,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具有收敛、沉降作用者属阴,而具发散、升浮作用者属阳。在临床用药时,应当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决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的概念】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指运动变化,生生不息之意。“五行”又称“五材”,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五类属性物质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结果,五行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学说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性特性
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悉心观察,在发现各自特性的基础上,引伸为更广泛、更抽象的涵义,这实际上已超越了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类事物的象征。一般认为,《尚书·洪范》所说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引伸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炎”,是焚烧、炎热、光明之义;“上”,是上升。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引伸为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伸为凡具有养育、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说。
“金曰从革”:“从”,顺也;“革”,即变革。是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金之质地虽刚硬,可作兵器以杀戮,但有随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引伸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润”,即滋润、濡润;“下”即向下、下行。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伸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从上述五行的特性可以看出,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已经不是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概括。
(二)五行属性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
1.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水;其他以此类推。例如:以方位配五行:日出东方,与木升发特性相似,故东方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特性相类似,故南方归属于火;日落于西方,与金之沉降相类似,故西方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之特性相类似,故北方归属于水;中原地带土地肥沃,万物繁茂,与土之特性相类似,故中央归属于土。
2.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同理,心属火,则小肠、脉、面、舌与心相关,故亦属于火;脾属土,胃、肌肉、唇、口与脾相关,故亦属于土;肺属金,大肠、皮肤、毛发、鼻与肺相关,故亦属于金;肾属水,膀胱、骨、发、耳、二阴与肾相关,故亦属于水按照五行学说,自然界及人体等可分别归类如下(表1-2):(三)五行相生与相克
五行之间并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关系,而是存在着生、克、乘、侮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协调的平衡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正常现象,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异常现象。
1.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图1-1)。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有如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火为例,“生我”者为木,木为火之“母”;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土为火之“子”。木与火是母子关系,火与土也是母子关系。
2.相克 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互相制约、抑制、克伐的关系(图1-2)。
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其中“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地发生与发展。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
(四)五行制化与胜复
1.五行制化 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五行制化,首见于《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之说,是五行中存在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功能。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五行制化的规律是: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甚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具体地说,即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如此循环往复。
2.五行胜复 是指五行中存在一行亢盛(即胜气),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五行胜复,是五行之间按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功能。胜气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五行中一行的太过,即绝对亢盛;二是由于五行中一行的不足而致其所不胜的相对偏盛。复气则是因为胜气的出现而产生,即先出现胜气,而后有复气产生,以对胜气进行“报复”,使胜气复平。这个过程关系到克我者、我、我克者三行。胜气,相当于我;复气即胜气的所不胜,相当于克我者。若胜气为木,则复气为金;胜气为火,则复气为水;胜气为土,则复气为木;胜气为金,则复气为火;胜气为水,则复气为土。
五行胜复的规律是:“有胜则复”。五行中一行亢盛(包括绝对亢盛或相对亢盛),则按相克次序克制,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旺盛,以制约该行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如以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衰则制水不及而致水盛,水盛克火而使火衰,火衰则制金不及而致金旺,金旺则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此处木行偏亢为胜气,而金行(克我者)旺盛为复气,金行旺盛是对木行亢盛的报复。其他四行的胜复依此类推。
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因五行中的复气,又恰为其所胜之子。复气之母受胜气所害,复气制约胜气,为母复仇,故称“子复母仇”。如木克土,金之母“土”为木所害,而金能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则为子复母仇。当五行系统在局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胜复调节机制自行调节以维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
(五)五行相乘与相侮1.相乘 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制约或克制过度。好比恃强凌弱,乘火打劫,又称 “倍克”。
五行相乘的次序 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与相克相同。五行相乘属于五行关系失去正常现象。其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
(1)太过导致的相乘 指某一行过于亢盛,对其所胜行过分的克制,引起其所胜行的虚弱,五行之间的协调关系失常。如以木克土为例:正常情况下,木能克土,土为木之所胜。若木气过于亢盛,对土克制太过,可致土伤,称为“木旺乘土”。
(2)不及所致的相乘 是指某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御其所不胜的正常克制,使损其本身更显虚弱。仍以木克土为例,正常情况下,木能制约土,若土气不足,土难以承受木的克制,因而造成木乘虚侵袭,使土更加虚弱,称为“土虚木乘”。
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2.五行相侮 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1)太过所致的相侮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例如木气过于亢盛,其所不胜行金不仅不能克木,反而受到木的欺侮,出现“木反侮金”的逆向克制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木亢侮金”。
(2)不及所致的相侮 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受到其所胜行的“反克”。如正常情况下,金克木,木克土,但当木过度虚弱时,则不仅金来乘木,而且土也会因木的衰弱而“反克”之。这种现象,称为“木虚土侮”。
五行的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两者之间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例如:木过强时,木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受到木侮,又可受到火乘。因而相乘与相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六)五行的母子相及
1.母病及子 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异常,可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母病及子的一般规律是:母行虚,引起子行亦虚,终致母子两行皆虚。例如:水生木,水为母,木为子。若水不足,不能生木,导致木亦虚弱,终致水竭木枯,母子俱衰。
2.子病及母 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异常,可累及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子病及母的一般规律有两种: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皆亢盛,一般称为“子病犯母”。如火旺导致木亢,终至木火皆亢。二是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虚弱,终致子母俱虚弱,一般称为“子盗母气”。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被广泛用于认识和解决生命健康和疾病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五行学说将人体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1)肝木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2)心火火有温热、向上、光明的特性,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心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故以心属火。 (3)脾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以营养脏腑形体,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 (4)肺金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有清肃之性,以清肃下降为顺,故以肺属金。 (5)肾水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功能,故以肾属水。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五行学说除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还以五脏为中心,推演络绎整个人体的各种组织结构与功能,将人体的形体、官窍、精神、情志等分归于五脏,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并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五色、五味等与人体的五脏联系起来,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将人体内外环境联结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肝主目”这样把自然界的东方、春季、青色、风气、酸味等,通过五行的木与人体的肝、筋、目联系起来,构筑了联系人体内外的肝木系统,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1)以五行相生阐述五脏间的资生关系肝生心即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心生脾即火生土,如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脾生肺即土生金,如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肺生肾即金生水,如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肾生肝即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
(2)以五行相克阐述五脏间的制约关系肾制约心即水克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心制约肺即火克金,如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肺制约肝即金克木,如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制约脾即木克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脾制约肾即土克水,如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
(3)以五行制化阐述五脏间的协调平衡依据五行学说,五脏中的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的生理联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至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和克制,而不致于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如脾(土)之气,其虚,则有心(火)生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肺(金)气不足,脾(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脾(土)可克之。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
1.相生关系的传变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1)母病及子 即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属母病及子。如因肾精不足不能资助肝血而致的肝肾精血亏虚证,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而致的肝阳上亢证,肾阳不足不能资助肝阳而致的少腹冷痛证,皆属母病及子的传变。
(2)子病及母 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是子病及母。临床常见的因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虚而致的心肝血虚证,因心火旺盛引动肝火而形成心肝火旺证,皆属子病及母。子病及母,既有子脏虚引起母脏也虚的虚证,又有子脏盛导致母脏也盛的实证。另外还有子脏盛导致母脏虚的虚实夹杂病变,即所谓“子盗母气”,如肝火亢盛,下劫肾阴,以致肾阴亏虚的病变即是。 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是相克太过致病。如以肝木和脾土之间的相克关系而言,相乘传变就有“木旺乘土”(即肝气乘脾)和“土虚木乘”(即脾虚肝乘)两种情况。由于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胸胁苦满、脘腹胀痛、泛酸、泄泻等表现时,称为“木旺乘土”。反之,先有脾胃虚弱,不能耐受肝气的克伐,而出现头晕乏力、纳呆嗳气、胸胁胀满、腹痛泄泻等表现时,称为“土虚木乘”。
相侮,是反向克制致病。如肺金本能克制肝木,由于暴怒而致肝火亢盛,肺金不仅无力制约肝木,反遭肝火之反向克制,而出现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甚则咳逆上气,咯血等肝木反侮肺金的症状,称为“木火刑金”。不及相侮,是指由于某脏虚损,导致其所胜之脏出现反克的病理现象。如脾土虚衰不能制约肾水,出现全身水肿,称为“土虚水侮”。
此外,运用五行学说还可以阐释五脏发病与季节的关系。五脏外应五时,春天多发肝病,夏天多发心病,长夏多发脾病,秋天多发肺病,冬天多发肾病。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根据整体观念,当人体内脏有病变时,必定在体表会出现相应的反映,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各种变化,即所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五行学说将人体五脏与自然界的五色、五音、五味等一一对应,构成了“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通过观察分析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外在表现,依据五行属性及生克乘侮规律,可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推断病情进展和判断疾病的预后。
1.指导五脏病变定位 根据五行属性归类和生克乘侮规律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参照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之病和五脏相兼病变。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是心火亢盛之病。
2.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 根据五行生克理论,从脉象与面色的五行属性,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若脾虚病人,如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是肝气犯脾;心脏病人,如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多见于肾水上凌于心。
3.推测疾病的预后转归 根据五色之间的生克关系可推测疾病的预后转归。“主色”是指五脏的本色,“客色”为应时之色。“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反之,“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说:“肝青心赤,脾脏色黄,肺白肾黑,五脏之常。脏色为主,时色为客。春青夏赤,秋白冬黑,长夏四季色黄。常则客胜主善,主胜客恶。”
五行学说还将色诊和脉诊结合起来,即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如果不得弦脉而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为逆,预后不佳;若得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为顺,预后较好。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不同的药物可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及酸、苦、甘、辛、咸“五味”,按照五行归属来确定药物性能。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心,黄色、甘味入脾,白色、辛味入肺,黑色、咸味入肾。如白芍药、山茱萸味酸入肝经,以补肝之精血;丹参味苦色赤入心经,以活血安神;石膏色白味辛入肺经,以清肺热;白术色黄味甘,以补益脾气;玄参、生地色黑味咸入肾经,以滋养肾阴等。
2.控制疾病的传变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如肝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心、肺、脾、肾有病也可以影响肝脏。因此治疗时除治疗本脏腑,还要依据生克乘侮规律,照顾其他脏腑,预防传变。《难经·七十七难》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这里的“实其脾气”,是指在治疗肝病的基础上佐以补脾、健脾。
3.确定治则治法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补母,适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如肝血不足,除须用补肝血的药物(如白芍药等)外,还可以用补肾益精(如何首乌等)的方法,通过“水生木”的作用促使肝血的恢复。
泻子,适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炽盛,除须用清泻肝火的药物(如龙胆草、柴胡等)外,还可用清泻心火(如生地黄、木通等)的方法,通过“心受气于肝”,“肝气舍于心”的机理,以消除亢盛的肝火。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
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必须说明的是,按五行生克次序来说,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而益火补土应当是温心阳以暖脾土。但自命门学说兴起以来,多认为命门之火具有温煦脾土的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多将“益火补土”法用于肾阳(命门之火)衰微而致脾失健运之证,而少指心火与脾阳的关系。
培土生金法:是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的治法。主要用于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若肺气虚衰,兼见脾运不健者,亦可应用。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治法,亦称滋养肺肾法。主要用于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的肺肾阴虚证。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抑强扶弱。人体五脏相克关系异常而出现的相乘、相侮等病理变化的原因,不外乎“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
抑强,适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肝气横逆,乘脾犯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称为“木旺乘土”,治疗应以疏肝平肝为主。又如木本克土,若土气壅滞,或脾胃湿热或寒湿壅脾,不但不受木之所克,反而侮木,致使肝气不得疏达,称为“土壅木郁”,治疗应以运脾祛邪除湿为主。抑其强者,则其弱者的功能自然易于恢复。
扶弱,适用于相克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脾胃虚弱,肝气乘虚而入,导致肝脾不和之证,称为“土虚木乘”或“土虚木贼”,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主。又如土本制水,但由于脾气虚弱,不仅不能制水,反遭肾水之反克而出现水湿泛滥之证,称为“土虚水侮”,治疗应以健脾为主。扶助弱者,加强其力量,可以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四种。
抑木扶土法: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或平肝和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临床应用时,应依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对抑木和扶土法有所侧重。如用于木旺乘土之证,则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若用于土虚木乘之证,则应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
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又称为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也可称为“滋肺清肝法”。适用于肺阴不足,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若属肝火亢盛,左升太过,上炎侮肺,耗伤肺阴的肝火犯肺证,当清肝平木为主,兼以滋肺阴以肃降肺气为治。
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又称为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法。若由于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则应以泻心火为主;若因肾水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则应以滋肾水为主。但必须指出,肾为水火之宅,肾阴虚亦可致相火偏旺,也称为水不制火,这属于一脏本身水火阴阳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中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4.指导针灸选穴在针灸疗法中,针灸学家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在治疗脏腑病证时,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如治疗肝虚证时,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肾经的合穴(水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水穴)曲泉进行治疗。若治疗肝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荥穴(火穴)行间治疗,以达到补虚泻实,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之效。
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情志不遂,可伤相应内脏。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人的情志变化也有相互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就是情志病治疗中的所谓“以情胜情”之法。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以及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第二章 藏象
  
第二节 五脏
 【心】
心为五脏之一,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其形圆而下尖,如未开的莲花。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由于心的主血脉和主藏神功能起着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寄窍于耳,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心主血脉,即指心气推动、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并流注全身,发挥营养、滋润作用。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主脉两个方面。
(1)主血心主血的基本内涵,是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人体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心脉自身,必须依赖血液的濡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以维持生命活动。心脏搏动泵血作用是维持血液运行的关键。而心脏的搏动,又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搏动有力,频率适中,节律一致,血液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若心气不足,心脏搏动无力,或心阴不足,心脏搏动过快而无力,或心阳不足,心脏搏动迟缓而无力.均可导致血液运行失常。
心主血的另一内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主要指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运化,化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入脉,经心火(即心阳)的作用,化为赤色血液,清代唐宗海《血证论》说:“火者,心之所主,化生为血液以濡养周身。”若心火虚衰,可致血液化生障碍。
(2)主脉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心与脉直接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心气充沛,心脏有规律地搏动,脉管有规律地舒缩,血液则被输送到各脏腑形体官窍,发挥濡养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脉为血之府,又为奇恒之腑,是容纳和运输血液的通道。营气与血并行于脉中,故《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血液能正常运行,发挥其濡养作用,除心气充沛外,还有赖于血液的充盈和脉道的通利。脉道通利,是指脉管富有弹性并畅通无阻。脉管的舒缩与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有关。心阳与心阴协调共济,则脉管舒缩有度,血流通畅,既不过速而致妄行,又不过缓而致瘀滞。如此血液方能在经脉中流行不止,循环往复,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血液供养。
只有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在脉管中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呈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征象。若心气不充或阴阳失调,经脉壅塞不通,舒缩失常,不能正常地输送血液,人体得不到血液濡养,常见心悸怔忡或心胸憋闷疼痛,唇舌青紫,脉细涩或结代等症。
简言之,心、脉、血三者密切相连,构成一个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管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脏的正常搏动,对血液循环系统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主导作用。
2.藏神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心所藏之神,两者都包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心神正常,则人体各脏腑的功能互相协调,彼此合作,井然有序。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同时,心为神明之脏,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如《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为之心。”心是可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并作出反应,进行心理、意识和思维活动的脏器。这一复杂的精神活动实际上是在“心神”的主导下,由五脏协作共同完成的。故情志所伤,首伤心神,次及相应脏腑,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心之所以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还与其主血脉功能,即生血和运血功能有一定关系。人体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包括神志活动,都离不开血气的充养,而血气通过脉管到达全身各处,是以心脏搏动为动力的。只有当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心脏搏动停止,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也即丧失,生命活动也随之结束。
心的主血脉与藏神功能是密切相关的。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如《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心血,即在心脏与血脉中化生和运行的血液。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而心神清明,则能驭气以调控心血的运行,濡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及心脉自身。
(二)生理特性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位于胸中,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故称为阳脏,又称“火脏”。火性光明,烛照万物。心喻为阳脏、火脏,其意义在于说明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有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的作用。心主通明,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心脉畅通,固需心阳的温煦和推动作用,但也需有心阴的凉润和宁静作用。心阳与心阴的作用协调,心脏搏动有力,节律一致,速率适中,脉管舒缩有度,心血才能循脉运行通畅。心神清明,固然需要心阳的鼓动和兴奋作用,但也需有心阴的宁静和抑制作用。心阳能推动和鼓舞人的精神活动,使人精神振奋,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心阴的宁静作用,能制约和防止精神躁动。心阳与心阴的作用协调,则精神内守,既无亢奋,也无抑郁。因此,古代医家把心喻为人身之“日”,唐宗海《血证论》说:“心为火脏,烛照万物。”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其华在面,是指心脏精气的盛衰,可从面部的色泽表现出来。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其丰富,全身血气皆上注于面,故心的精气盛衰及其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可见面色苍白、晦滞;心血亏虚,则见面色无华;心脉痹阻,则见面色青紫;心火亢盛,则见面色红赤;心阳暴脱,可见面色苍白、晦暗等,符合藏象理论。
2.在窍为舌 心在窍为舌,又称心开窍于舌,是指心之精气盛衰及其功能常变可从舌的变化得以反映。因而观察舌的变化可以了解心的主血脉及藏神功能是否正常。
“舌为心之窍”,其理论依据有四:①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互联系。《灵枢·经脉》说:“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②心主血脉,而舌体血管丰富,外无表皮覆盖,故舌色能灵敏地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③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心主血脉,心之气血通过经脉上荣于舌,使之发挥鉴别五味的作用。故《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④舌与言语、声音有关。舌体运动及语言表达功能依赖心神的统领,故说:“舌者,心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
舌与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心的主血、藏神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舌与心在病理上也密切相关。若心有病变,亦可从舌上反映出来。如;心血不足,则舌淡瘦薄;心火上炎,则舌红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若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则可见舌强、语謇,甚或失语等。
舌本为实体感觉器官,并非孔“窍”,与耳、目、等器官不同,故心寄窍于耳。“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是说耳之听声与心神相关。
3.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脏为心,在志为喜。”喜,快乐、愉悦的外在表现。适当的喜乐愉悦有益于心功能,但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从心主神志的功能状况来分析,又有太过与不及的变化。精神亢奋可使人喜笑不休,如历史故事范进中举后成疯;精神委靡可使人易于悲哀。心为神明之主,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4.在液为汗 汗是津液以阳气的蒸化后,从汗孔(玄府)排于体表的液体,如《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的关系十分密切。心主血脉,血液与津液同源互化,血液中的水液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津液是汗液化生之源。心血充盈,津液充足,汗化有源,既可滋润皮肤,又可排出体内代谢后的废水。汗出过多,津液大伤,必然耗及心、精、心血,可见心慌、心悸之症。故又有“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心又藏神,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又受心神的主宰与调节。心神清明,对体内外各种信息反应灵敏,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就会随体内生理情况和外界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调节,所以情绪紧张、激动、劳动、运动及气候炎热时均可见汗出现象。惊恐伤心神,又可导致大量汗出,故《素问·经脉别论》说:“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汗多又可耗散心气或心阳,大汗可致心气、心阳暴脱而出现气脱或亡阳的危候。
5.与夏气相通应 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心主夏。心与夏气相通应,是因为自然界在夏季以炎热为主,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夏季与心相应。人体的阳气随着自然界阴阳之升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夏季则人体阳气隆盛,生机最旺。从五脏来说,心为阳中之阳,属火,故心之阳气在夏季最旺盛。一般说来,心脏疾患,特别是心阳虚衰的患者,其病情往往在夏季缓解,其自觉症状也有所减轻。而阴虚阳盛之体的心脏病和情志病,在夏季又往往加重。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胜则身热……能冬不能夏。”从预防角度来看,中医养神理论重视根据时令来调摄身心,在夏三月应当“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尽量延长户外活动时间,使人的身心符合阳气隆盛状态,这样可使心的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扩展,发挥生命的潜能。从治疗角度看,中医学提出了“冬病夏治”的理论。如阳虚性心脏病在“水旺”的冬季易于发作,而“王气”是不易治疗的,故待到夏季心火之用事,内外阳气隆盛之时给以适当调理,藉内外阳气之盛,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附: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属于脏。古代医家认为,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如《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后世明清温病学派受“心不受邪”思想的影响,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心神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称之为“热入心包”或“痰热蒙蔽心包”。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即是心的病证,心和其他脏器一样,皆可受邪气之侵。
【肺】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故有“华盖”之称。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属络于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肺在五行中属金,为阳中之阴,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素问·五藏生成》说: “诸气者,皆属于肺。”
(1)主呼吸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
肺主呼吸的功能,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肺气失宣或肺气失降,则呼吸出现异常,但临床表现有所不同。若是因外感引动内饮,阻塞气道,肺气失宣,多为胸闷气急或发为哮喘;若是因肝火上炎,耗伤肺阴,肺失肃降,多致喘咳气逆。(2)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于宗气的生成。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宗气在肺中生成,积存于胸中“气海”,上走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如《灵枢·五味》所说“其大气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并能贯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还可沿三焦下行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故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宗气是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气的生成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因而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盛衰。
肺的呼吸失常,一是导致宗气及一身之气的生成不足,出现“气虚”证,如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症;二是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行,导致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所以说,肺主一身之气功能是基于肺的呼吸功能上。
2.通调水道通调水道,即疏通调节体内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通道,是由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其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废水)下输至肾(或膀胱),成为尿液。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对机体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说“肺主行水”。又因为肺为华盖,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参与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故清代汪昂《医方集解》又称“肺为水之上源”。
外邪袭肺,肺失宣发,可致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失常,出现无汗、全身水肿等症。内伤及肺,肺失肃降,可致水液不能下输其他脏腑,浊液不能下行至肾或膀胱,出现咳逆上气,小便不利,或水肿。肺气行水功能失常,导致脾转输到肺的水液不能正常布散,聚而为痰饮水湿;水饮蕴积肺中,阻塞气道,则影响气体交换,一般都有咳喘痰多的表现,甚则不能平卧。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致全身水肿,并能影响他脏的功能。临床上对水液输布失常的痰饮、水肿等病证,可用“宣肺利水”和“降气利水”的方法进行治疗。由于水液输布障碍主要是因外邪侵袭而致肺气的宣发作用失常,故临床上多用宣肺利水法来治疗,即《内经》所谓“开鬼门(发汗)”之法,古人喻之为“提壶揭盖”。
3.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气与浊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反过来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心气是血液循环运行的基本动力。而血液的运行,又赖于肺气的推动和调节,即肺气具有助心行血的作用。故《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同时,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精所化的谷气相结合所生成的宗气,具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运正常。若肺气虚弱或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反之,心气虚衰或心阳不振,心血运行不畅,也能影响肺气的宣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
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治节的生理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维持呼吸吐纳、均匀自如,使体内外气体交换通畅。二是调理全身气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保持全身气机调畅。三是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通过肺朝百脉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辅佐心脏,使心搏均匀一致,并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代谢:通过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治理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与排泄,汗液、尿液等排泄有常。由此可见,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二)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华盖”,原指古代帝王的车盖,《素问·病能论》说:“肺为藏之盖也。”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因而有“华盖”之称。肺居高位,又能行水,故称之为“水之上源”。肺覆盖子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故《素问·痿论》说:“肺者,脏之长也”;由于肺位最高,与外界相通,故温邪外侵,首先被犯。2.肺为娇脏 肺为娇脏,是对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概括。生理上,肺脏清虚而娇嫩,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为脏腑之华盖,百脉之所朝会;病理上,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其他脏腑病变,亦常累及于肺。简而言之,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肺为清虚之脏,清轻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无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病变,皆可病及于肺而发生咳嗽、气喘、咯血、失音、肺痨、肺痿等病症。若娇嫩之肺脏一旦被邪侵犯,治疗当以“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为法则,用药以轻清、宣散为贵,过寒过热过润过燥之剂皆所不宜。
3.主宣发与肃降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是由肺气的升降运动来实现的。
肺气的宣发作用,能向上向外布散气与津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呼出体内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肌腠;三是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若因外感风寒而致肺失宣发,则致呼吸不畅,胸闷喘咳;卫气被郁遏,腠理闭塞,可致恶寒无汗;津液内停,可变为痰饮,阻塞气道,则见呼吸困难,喘咳不得卧。
肺气的肃降作用,能向内向下布散气和津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并将吸入之清气与谷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三是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为尿液。人体脏腑气机的运动规律,一般是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肺位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若肺失肃降,则可出现呼吸表浅或短促,咳喘气逆等症。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宣发与肃降协调,则呼吸均匀通畅,水液得以正常的输布代谢,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宣发与肃降失调,则见呼吸失常和水液代谢障碍。如外感风寒首先导致肺的宣发功能障碍而出现胸闷鼻塞、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同时也可引起肺的肃降功能失常而伴有咳嗽喘息。
(三)在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它们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节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肺与皮毛相合,是指肺与皮毛的相互为用关系。
肺对皮毛的作用,主要有二:①肺气宣发,宣散卫气于皮毛,发挥卫气的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及防御外邪侵袭的作用。②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即将津液和部分水谷之精向上向外布散于全身皮毛肌腠以滋养之,使之红润光泽。若肺精亏、肺气虚,既可致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或易感冒,又可因皮毛失濡而见枯槁不泽。
皮毛对肺的作用,也主要有二:①皮毛能宣散肺气,以调节呼吸。《内经》把汗孔称作“玄府”,又叫“气门”,是说汗孔不仅是排泄汗液之门户,而且也是随着肺的宣发和肃降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部位。②皮毛受邪,可内合于肺。如寒邪客表,卫气被郁遏,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紧等症,若伴有咳喘等症,则表示病邪已伤及肺脏。故治疗外感表证时,解表与宣肺常同时并用。
2.在窍为鼻 之所以称鼻为肺之窍,是因为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鼻为呼吸道之最上端,通过肺系(喉咙、气管等)与肺相联,具有主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都必须依赖肺气的宣发作用。肺气宣畅,则鼻窍通利,呼吸平稳,嗅觉灵敏;肺失宣发,则鼻塞不通,呼吸不利,嗅觉亦差。故曰:“鼻者,肺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灵枢·脉度》)。临床上常把鼻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肺病的依据之一,而治疗鼻塞流涕、嗅觉失常等病证,又多用辛散宣肺之法。
3.在志为忧(悲) 关于肺之志,有两种说法,“悲”或者“忧”。悲和忧虽然略有不同,但其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是大致相同的,因而忧和悲同属肺志。悲忧皆为人体正常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映,由肺精、肺气所化生,是肺精、肺气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过度悲哀或过度忧伤,则属不良的情志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损伤肺精、肺气,或导致肺气的宣降运动失调。《素问·举痛论》说:“悲则气消。”悲伤过度,可出现呼吸气短等肺气不足的现象。反之,肺精气虚衰或肺气宣降失调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4.在液为涕 涕,即鼻涕,为鼻黏膜的分泌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鼻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气的宣发作用布散于鼻窍,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肺为涕。”肺精、肺气的作用是否正常,亦能从涕的变化中得以反映。如肺精、肺气充足,则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寒邪袭肺,肺气失宣,肺之精津被寒邪所凝而不化,则鼻流清涕;肺热壅盛,则可见喘咳上气,流涕黄浊;若燥邪犯肺,则又可见鼻干而痛。
5.与秋气相通应 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肺主秋。肺与秋同属于五行之金。时令至秋,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人体肺脏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阴,同气相求,故与秋气相应。秋季之肃杀,是对夏气生长太过的削减;肺气之肃降,是对心火上炎太过的制约。肺与秋气相通,故肺金之气应秋而旺,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强盛。时至秋日,人体气血运行也随“秋收”之气而衰落,逐渐向“冬藏”过渡。故养生家强调,人气亦当顺应秋气而渐收。治疗肺病时,秋季不可过分发散肺气,而应顺其敛降之性。此外,秋季气候多清凉干燥,而肺为清虚之脏,喜润恶燥,故秋季易见肺燥之证,临床常见干咳无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症。
【脾】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摄血液。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出生之后,生命活动的继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主升举。脾为太阴湿土,又主运化水液,故喜燥恶湿。
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属络于脾与胃,相为表里。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与长夏之气相通应,旺于四时。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运,转运输送之意;化,消化和吸收之意。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1)运化水谷 所谓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功能。食物经胃粗加工后由胃经幽门传入小肠的食糜,作进一步精细的消化吸收,分为清浊两部分。其精微部分,须经脾气的激发作用由小肠吸收,再由脾的转输作用输送才到其他四脏,分别化为精、气、血、津液,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素问·经脉别论》说“饮(食)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厥论》所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因此,脾气的运化功能健全,则能为化生精、气、血等提供充足的养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运化功能减退,也必然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精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2)运化水液 所谓运化水液,是指脾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水液的吸收和输布功能。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以及大肠吸收的水液,由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输于肺,再由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输布于全身,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二是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起运转作用。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而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凡水液的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脾气散精,将水精和部分谷精一同上输于肺,其中清纯部分经肺的宣发作用,输布于皮毛、肌腠和头面诸窍而润泽之;浓厚部分在肺的肃降作用下,下行濡润五脏六腑。输送到皮肤肌腠的津液被利用后可化汗排出体外。输送到脏腑的水精,被脏腑利用后化为浊液归肾或膀胱,经肾气的蒸化作用,浊中之清上升,经脾气之转输上达于肺,再次参与水液代谢;浊中之浊变为尿液排出体外。由于脾气在水液的升降布散运动中发挥着枢转作用,使之上行下达,畅通无阻,从而维持了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临床治疗此类病证,一般采用健脾燥湿和健脾利水之法。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时进行的。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生成精、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正常功能,并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为“后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对养生防病有着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脾胃,使脾气充实,运化功能健全,则正气充足,不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否则,脾气不健,气血亏虚,人体易病。所以元代李杲《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2.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明代薛己《薛氏医案》明确提出:“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统摄于血。”清代沈明宗《张仲景金匮要略》也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脾气统摄血液的功能,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脾脏的一部分,一身之气充足,脾气必然充盛;而脾气健运,一身之气自然充足。气足则能摄血,故脾统血与气摄血是统一的。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全,血液则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衰而固摄功能减退,血液失去统摄而导致出血。
病理上,脾不统血与气不摄血的机理亦是一致的。只是由于脾气有升举的特性,并与肌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习惯上把下部和肌肉皮下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及肌出血等,称为脾不统血,寓涵血随气陷而下逸出血的病机在内。脾不统血由气虚所致,属虚性出血,一般出血色淡质稀,如为便血,可呈黑色柏油样,并有气虚见症。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包括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生理作用。
(1)升清 “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气的上升和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若脾气虚衰或被湿浊所困,上升和转输功能失常,则致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输布运行失常,气血的化生和输布障碍,人本各脏腑组织器官窍得不到精气血津液的滋润、濡养和激发、推动作用而失去正常功能,出现各种病变。
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相互为用,相反相成。“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代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脾胃升降协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传输。若脾气虚弱而不能升清,浊气亦不得下降,则上不得精气之滋养而见头目眩晕,精神疲惫;中有浊气停滞而见腹胀满闷;下有精气下流而见便溏、泄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
(2)升举内脏 脾主升举内脏,是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脾气上升而胃气下降,升降协调平衡,是维持脏器位置恒定不移的重要因素。若脾气虚弱,无力升举,脾气下陷,可导致某些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阴挺)、脱肛(直肠脱垂)或眼睑下垂等症。临床治疗内脏下垂病证,常采用健脾升陷的补中益气汤治之。“中气”是脾胃二气的合称,故脾气下陷也称为中气下陷。 2.喜燥恶湿 喜燥恶湿是脾的生理特性之一,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脾之所以有喜燥恶湿的特性,与其运化水液的生理功能有关。脾气健旺,运化水液功能发挥正常,水精四布,自然无痰饮水湿的停聚。也不被痰饮水湿所困,如清代吴达《医学求是》所说:“脾燥则升。”若脾气虚衰,运化水液的功能障碍,痰饮水湿内生,即所谓“脾生湿”;水湿产生之后,又反过来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脾阳不振,称为“湿困脾”。外在湿邪侵入人体,困遏脾气,致脾气不得上升,也称为“湿困脾”。由于内湿、外湿皆易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故脾欲求干燥清爽,即所谓“脾喜燥而恶湿”。临床上,对脾生湿,湿困脾的病证,一般是健脾与利湿同治,所谓“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脾气下陷的病机主要有二:一是脾气虚衰,无力升举,又称为中气下陷,当健脾益气治之;二是脾气被湿所困,不得上升反而下陷,治当除湿与健脾兼用。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肉,包括肌肉、脂肪和皮下组织,有保护内脏、抗御外邪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肌肉的腠理称为肌腠。脾在体合肉,是指脾具有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肌肉和四肢的功能。正如张志聪注释《素问·五藏生成》所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若脾失运化,精气血津液生化无源,长期必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健脾胃生精气是治疗痿证的基本原则,《素问·痿论》称为“治痿独取阳明”。四肢又称“四末”。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故称“脾主四肢”。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活动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传输无力,则四肢的营养缺乏,可见倦怠无力,甚或痿废不用。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口腔主接纳和咀嚼食物,食物经咀嚼后,便于胃的受纳和腐熟。脾的经脉“连舌本,散舌下”,舌又主司味觉,所以,食欲和口味都可反映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如《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见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如口淡乏味、口腻、口甜等。
脾之华在唇,是指口唇的厚度、色泽可以反映脾气功能的盛衰。脾气健旺,气血充足,则口唇厚实、红润光泽;脾失健运,气血衰少,则口唇较薄、口唇淡白不泽。
3.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是指脾的生理功能与思相关。思即思虑,属人体的情志活动或心理活动的,一种形式,比思维、思考等概念更广。思虽为脾志,但与心神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正常思虑,人人皆有,对机体有益,并无不良影响。但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则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引起气机障碍,导致气滞或气结,即所谓“思则气结”。思虑太过,最易妨碍脾气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之气结滞,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因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所谓“思伤脾”。
4.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传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在正常情况下,脾精、脾气充足,涎液化生适量,上行于口而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气不摄,则导致涎液化生异常增多,可见口涎自出。若脾精不足,津液不充,或脾气失却推动激发之能,则见涎液分泌量少,口干舌燥。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五脏应四时,脾与四时之外的“长夏”(夏至~处暑)相通应。长夏之季,气候炎热,雨水较多,天阳下迫,地气上腾,湿为热蒸,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而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类于“土爰稼穑”之理,故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长夏之湿虽主生化,而湿之太过,反困其脾,使脾运不展。故至夏秋之交,脾弱者易为湿伤,诸多湿病由此而起。又因时逢炎夏,湿与热兼,湿热交相为病,多见身热不扬、肢体困重、脘闷不舒、纳呆泄泻等湿热不解的症状。治疗应因时制宜,除湿而热自退,所谓“湿去热孤”之法。
【肝】
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体阴而用阳”之说。肝的生理功能是肝气、肝血、肝阴、肝阳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胆附于肝,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属络于肝与胆,相为表里。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作用,包括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功能。
(1)调畅精神情志肝气的疏泄功能,能调畅气机,因而能使人心情舒畅,既无亢奋,也无抑郁。情志活动,指人的情感、情绪变化,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情志活动分属五脏,由心所主,亦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心所主神志的功能的物质基础是血液,而血的生成和运行,又要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所以肝具有调畅情志的功能。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正常;若肝气的疏泄功能不及,肝气郁结,可见心情抑郁不乐,稍受刺激即抑郁难解,或悲忧善虑,患得患失;若肝气郁而化火,或大怒伤肝,“怒则气上”,肝气上逆,肝的升泄太过,可见烦躁易怒,亢奋激动的表现。(2)调节气血津液运行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机的调畅。气能运血,气行则血行,故说肝气的疏泄作用能促进血液的运行;使之畅达而无瘀滞。若气机郁结,则血行障碍,血运不畅,血液瘀滞停积而为瘀血,或为癥瘕,或为肿块,在女子可出现经行不畅、经迟、经闭等。若肝气上逆,迫血上涌,又可使血不循经,出现呕血、咯血等出血,或女子月经过多、崩漏不止等症。气能行津,气行则津布,故说肝的疏泄作用能促进津液的输布代谢,使之无聚湿成水生痰化饮之患。若肝气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郁结,亦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出现水肿、痰核等病症。
(3)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脾气以升为健,胃气以降为和。脾胃的运化功能,体现在脾胃之气的升降相因,平衡协调,这与肝气的疏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肝气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另一方面,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还要借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因为胆汁是参与饮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精汁”。胆汁乃肝之余气所化,其分泌和排泄受肝气疏泄功能的影响。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全身气机调畅,胆汁才能正常地分泌与排泄。如果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出现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胆汁则不能正常地分泌与排泄,可导致胆汁郁滞,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临床可出现食欲减退、口苦、黄疸、厌食油腻、腹胀、腹痛等症。肝病影响脾的,多称之为“肝脾不调”或“肝脾不和”,可出现胸胁胀满、腹胀腹痛等症;肝病影响胃的,多称之为“肝气犯胃”或“肝胃不和”,导致胃失受纳和降,可出现胸胁脘腹胀满或疼痛、纳呆等症;肝病影响胆腑,胆汁排泄失常而出现郁滞,则见腹痛腹胀、饮食不化等症,重者可见高热、潮热、腹部绞痛;胆汁郁滞日久,则易生结石。
(4)调节生殖功能 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等,与肝气的疏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则精液排泄通畅有度;肝失疏泄,则排精不畅。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月经周期正常,经行通畅;若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则见月经周期紊乱,经行不畅,甚或痛经。由于肝气的疏泄功能对女子的生殖功能尤为重要,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贮藏血液 肝贮藏一定血液于肝内及冲脉之中,以供机体各部分生活活动所需。肝又称“血海”。
(2)调节血量 肝根据生理需要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随着机体活动量的增减、情绪的变化、外界气候的变化等因素,人体各部分的血量也随之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实现的。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肝脏将所贮藏的血液向外周增量输出,当人体处于安静或情绪稳定时,机体外周对血液的需求量相对减少,部分血液便又归藏于肝。故《素问·五藏生成》说:“人卧血归于肝”。
(3)防止出血 肝主凝血以防止出血。气有固摄血液之能,肝气充足,则能固摄肝血而不致出血;又因阴气主凝,肝阴充足,肝阳被涵,阴阳协调,则能发挥凝血功能而防止出血。故明代章潢《图书编》说:“肝者,凝血之本。”肝藏血功能失职,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衄、咯血,或月经过多,或崩漏等出血征象称为肝不藏血。其病机大致有三:一是肝气虚弱,收摄无力。二是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血不得凝而出血不止。三是肝火亢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二)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 肝为刚脏,是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肝在五行属木,木性曲直,肝气具有木的冲和条达、伸展、舒畅之能;肝有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肝气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内寄相火,主升主动,皆反映了肝为刚脏的生理特性。肝病常表现为肝气升动太过的病理变化,如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等,临床多出现眩晕、面赤、烦躁易怒、筋脉拘挛,甚则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也反证了肝气的刚强躁急特性。另外,肝为刚脏与肺为娇脏相对而言,肝气主左升,肺气主右降,左升与右降相反相成,刚脏与娇脏刚柔相济。若肝气升动太过,肺气肃降不及,则出现“左升太过,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的病理变化。
2.肝主升发 肝主升发,是指肝具有升生阳气以启迪诸脏,升发阳气以调畅气机的作用。故又言肝主升生之气。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气。类比春天树木的生长伸展和生机勃发之性,肝气具有条达疏畅、升发生长和生机盎然的特性。由于肝气主升发之特性,决定了肝之病变以升泄太过为多见,临床多表现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故前人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筋,即筋膜,包括肌腱和韧带,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连接关节、肌肉,主司关节运动的组织,应包括有收缩功能的肌肉和有传导支配作用的条索样组织(如神经)在内。筋的功能依赖于肝之阴血的濡养。肝之阴血充足,筋得其养,才能运动灵活而有力,能耐受疲劳,并能较快地解除疲劳,故称肝为“罢极之本”。如果肝血亏虚,筋脉失养,则筋的运动能力就会减退。老年人动作迟缓,运动不灵活,动则容易疲劳,就是由于肝血衰少,不能养筋之故。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乃筋之延续,所以有“爪为筋之余”之说。爪甲亦赖肝血濡养,因而肝之精血的盛衰,可以影响到爪的荣枯。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红润光泽;若肝血不足,则爪甲萎软而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脆裂。
2.在窍为目 目为眼睛,故又称“精明”。目的视觉功能,依赖于五脏六腑之精的濡养,但与肝关系最密切。肝的经脉上连目系,肝之精血气循此经脉上注于目,使其发挥视觉作用。如《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若肝精肝血不足,则会导致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目眩、目眶疼痛等症;肝经风热则目赤痒痛;肝风内动则目睛上吊、两目斜视;因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久而火动痰生,蒙阻清窍,可致二目昏蒙,视物不清。
3.在志为怒 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由肝之精气所化,故说肝在志为怒。一般来说,怒,在一定限度内的情绪发泄也是一种功能,但大怒或郁怒不解,均可引起肝主疏泄功能丧失,导致各种病变。“怒伤肝”,郁怒也伤肝。怒由肝之精气所生,若肝之精血不足,不能涵养怒志,或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则稍有刺激,即易发怒。
4.在液为泪 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泪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是濡润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泪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洁眼目和排除异物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可见泪液分泌异常。如肝血不足,泪液分泌减少,常见两目干涩;如风火赤眼,肝经湿热,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此外,在极度悲哀的情况下,泪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
5.与春气相通应 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肝主春。肝与春气相通应,是因为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在人体之肝则主疏泄,恶抑郁而喜条达,为“阴中之少阳”,故肝与春气相通应。如《素问·诊要经终论》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因此,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春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畅达之性:保持情志舒畅,力戒暴怒忧郁,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广庭信步,舒展形体。春季天气转暖而风气偏胜,人体之肝气应之而旺,故素体肝气偏旺、肝阳偏亢或脾胃虚弱之人在春季易发病,可见眩晕、烦躁易怒、中风昏厥,或情志抑郁、焦虑,或两胁肋部疼痛、胃脘痞闷、嗳气泛恶、腹痛腹泻等症状。
【肾】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属络于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季元气相通应。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作用,是肾最主要的生理功能精得藏于肾,发挥其生理效应而不无故流失,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作用和激发作用的协调。《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生之本也。”就精气来源而言,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与生俱来,藏于肾中。出生之前,是形成生命(胚胎)的重要物质,是生命的构成本原;出生之后,则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如《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人出生后,机体由脾胃的运化作用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称为“后天之精”。后天之精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以“灌四傍”,则为脏腑之精。各脏腑之精化为各脏腑之气,以推动和调控该脏腑的生理功能。各脏腑之精支持其生理功能后的剩余部分,则输送并贮藏在肾中,充养先天之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因此,肾精的构成,是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加之部分后天之精的充养而化成。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后天之精仅起充养作用,因而肾精所化的肾气,也主要属先天之气,即元气。
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同归于肾。出生之后,“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即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对脾气及脾阴脾阳的推动和资助,才能不断地化生,以输布全身,营养脏腑及其形体官窍;先天之精也须依赖脾胃所化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日渐充盛,以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此外,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功能成熟时,肾精又可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如果肾气虚衰,闭藏精的功能减退,可导致精的无故流失,出现遗精、早泄等失精的病理变化,称为肾失封藏。但若肾气的激发作用减退,或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可致生殖之精不得化生和排泄的精瘀病变。
《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述了肾气由未盛到逐渐充盛,由充盛到逐渐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这一段经典的论述,从两个方面形象地阐述了肾主生长发育、生殖的功能,分别解释如下:
(1)主生长发育 明确了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人体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从“齿、骨、发”的变化体现出来。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等几个阶段,而每一阶段机体的生长发育或衰退情况,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人自出生之后,肾精及肾气逐渐充盛,到幼年期,在生长发育方面则表现出头发生长较快而渐稠密,更换乳齿的迅速变化,同时骨骼逐渐生长而身体增高;青年期,肾精及肾气更加充盛,表现为长出智齿,骨骼长成,人体达到一定高度,开始具有生殖能力;壮年期,肾精及肾气充盛至极,表现出筋骨坚强,头发黑亮,身体壮实,精力充沛的状态;老年期,随着肾精及肾气的逐渐衰减,表现出面色憔悴,头发脱落,牙齿枯槁及生育能力丧失等现象。因此,肾精及肾气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肾精及肾气不足时,则表现为小儿生长发育不良,五迟(站迟、语迟、行迟、发迟、齿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在成人则为早衰。
(2)人体的生殖功能为肾精、肾气所主宰。包括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功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等,都与肾精及肾气盛衰密切相关。人出生后随着肾精及肾气的不断充盈,产生天癸。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天癸来至,女子月经来潮,男子出现排精现象,说明性器官已经成熟,具备了生殖能力。其后,肾精及肾气不断充盈,从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旺盛。中年以后,肾精及肾气逐渐衰少,天癸亦随之衰减,以至竭绝。没有了天癸的激发作用,生殖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日趋萎缩,最后丧失生殖功能而进入老年期。因此,肾精及肾气关系到人的生殖功能,是人类生育繁衍的根本。
2.主管一身阴阳 所谓肾主管一身阴阳是指肾具有主宰和调节全身阴阳,以维持机体阴阳动态平衡的功能,是通过肾精、肾气作用而实现的。
肾气由肾精所化,肾精和肾气合称为肾中精气。产生了肾阴和肾阳两种不同的生理效应。凡是对人体脏腑具有滋润和濡养作用者称为肾阴,其具有凉润、宁静、抑制、凝结的特性;凡是对人体脏腑组织具有温煦和推动作用者称为肾阳,其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宣散的特性。
肾阳为全身诸阳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肾阳充盛,则各脏腑之阳均得到温煦,各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均得以促进和推动,各种生理活动得以正常发挥,同时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若肾阳虚衰,则脏腑诸阳具衰。其温煦、推动等功能减退,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精神不振,发为虚寒性病证。肾阴为全身诸阴之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濡润,其功能活动得以调控而不亢奋,同时机体代谢减缓,产热减少,精神宁静内守。若肾阴不足,抑制、宁静、凉润等功能减退,则致脏腑功能虚性亢奋,新陈代谢相对加快,产热相对增多,精神虚性躁动,发为虚热性病证。
肾阴又称为元阴、真阴,肾阳称为元阳、真阳。肾因藏先天之精而倍受重视,故将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称为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3.肾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持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藏,主津液。”水液代谢的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 肾气及肾阴肾阳对水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之气的功能,尤其是脾肺之气的运化和输布水液的功能,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水液代谢过程中,胃、小肠、大肠中的水液,经脾气的运化转输作用,吸收并输送至肺,再经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输布周身,以发挥滋润和濡养作用,并将宣发至皮毛肌腠的水液化为汗液排泄;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所产生的浊液(废水),由肺的肃降作用输送到肾或膀胱,再经肾气的蒸化作用,吸收可再利用者,而将剩余的化为尿液排泄。可见,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是在肺、脾、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但各脏腑之气必须在其阴阳协调平衡的状态下才能正常参与水液代谢,而肾气分化的肾阴肾阳是各脏腑阴阳的根本。肾气及肾阴肾阳通过对各脏腑之气及其阴阳的资助和促进作用,主司和调节着机体水液代谢的各个环节。
(2)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尿的生成和排泄是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水液代谢产生的浊液(废水),通过三焦水道下输于肾或膀胱,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分为清浊:清者回吸收,由脾气的转输作用通过三焦水道上腾于肺,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则化为尿液,在肾与膀胱之气的推动作用下排出体外。可见,只有肾阴肾阳协调平衡,肾气的蒸化和推动作用发挥正常,输于肾或膀胱的水液才能升清降浊,化生尿液和排泄尿液。
4.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人体的呼吸功能,由肺所主,其中呼气主要依赖肺气的宣发作用,吸气主要依赖肺气的肃降作用,但要维持清气一定的吸入深度,必须依赖肾气的纳气功能。故《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清代林珮琴《类证治裁·喘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因此,无论是肾气虚衰,摄纳无权,气浮于上,还是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气的纳气功能失常,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病理表现,称为“肾不纳气”。
对于肾的各种功能,肾藏精是其基本功能。其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及主纳气等功能,都是其藏精功能的延伸。肾精化肾气,肾精与肾气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是脏腑阴阳的根本,对脏腑气化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并主持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肾气的封藏与摄纳作用,维持呼吸的深度,以利气体交换。
(二)生理特性
肾的主要生理特性是主蛰守位。主蛰,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的高度概括。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都是肾主蛰藏生理特性的具体体现。肾气封藏则精气盈满,人体生机旺盛,若肾气封藏失职,则会出现滑精、喘息、遗尿,甚则小便失禁、多汗、大便滑脱不禁及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五脏所主》云:“肾主虚,无实也”,充分体现了肾主封藏生理特性的临床意义。
守位,是指肾中相火(肾阳)涵于肾中,潜藏不露,以发挥其温煦、推动等作用。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君火,即心之阳气,心之生理之火,又称心火;相对于心火,其他脏腑之火皆称为相火,生理状态下是各脏腑的阳气,又称“少火”,病理状态下是各脏腑的亢盛之火,又称“壮火”。相火以其所在脏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肝之相火称为“雷火”,肾之相火称为“龙火”。君火与相火的关系是:“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问·天元纪大论》)。即君火在心,主发神明,以明著为要;相火在肝肾,禀命行令,以潜藏守位为要,即所谓“龙潜海底,雷寄泽中”(肝之相火寓于肝阴中,肾之相火藏于肾阴中)。心神清明,机体的生命活动有序稳定,相火自然潜藏守位以发挥其温煦、推动功能;肾阴充足,涵养相火,相火则潜藏于肾中而不上僭。(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实际上是肾精及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具体体现。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中称骨髓,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其充在骨”。只有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滋养,才能坚固有力;若肾精不足,骨髓生化无源,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以及老年人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
髓分骨髓、脊髓和脑髓,皆由肾精化生。肾精的盛衰,不仅影响骨骼的发育,而且也影响脊髓及脑髓的充盈。脊髓上通于脑,脑由髓聚而成,故《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说:“诸髓者,皆属于脑。”因此,肾精充足,髓海得养,脑发育健全,则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反之,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则见“脑转耳鸣,胫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可见,脑的功能虽然总统于心,但与肾亦有密切关系。
齿与骨同出一源,亦由肾精充养,故称“齿为骨之余”。牙齿松动、脱落及小儿齿迟等,多与肾精不足有关。温热病中望齿的润燥和有无光泽,又是判断肾精及津液盛衰的重要标志。
发的生长,赖血以养,故称“发为血之余”。但发的生机根源于肾。肾藏精,精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粗壮而润泽。由于发为肾之外候,所以发之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常能反映肾精的盛衰。青壮年精血旺盛,发长而润泽;老年人精血衰少,发白而脱落,皆属常理。但临床所见的未老先衰,年少而头发枯萎,早脱早白等,则与肾精不足有关,。
2.在窍为耳及二阴 耳是听觉器官,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故《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因此,只有肾精及肾气充盈,髓海得养,才能听觉灵敏,分辨力高;反之,若肾精及肾气虚衰,则髓海失养,出现听力减退,或见耳鸣,甚则耳聋。人到老年,由于肾精及肾气衰少,则多表现为听力减退。临床常以耳的听觉变化,作为判断肾精及肾气盛衰的重要标志。
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前阴是指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是指排泄粪便的通道。二阴主司二便。尿液的贮藏和排泄虽在膀胱,但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必须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协调。肾气之蒸化及周摄作用失常,则可见尿频、遗尿、尿失禁、尿少或尿闭等小便异常的病证。粪便的排泄,本属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但亦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有关。若肾气不足,则推动无力而致气虚便秘,或固摄无权而致大便失禁,久泄滑脱。
前阴是人体的外生殖器,其生殖功能与肾精、肾气的关系密切,故前阴性器官又有“外肾”之称。前阴,在男子是精窍与溺窍合而为一的阴茎,在女子则有阴户。、阴道之分,以主月事和生殖。肾精充足,肾气充盛,则精液及时溢泻,男女阴阳合而有子。肾精、肾气的生理功能失常,则可导致人体性器官的发育不良和生殖能力减退,从而导致男子阳痿、早泄、少精、滑精、遗精、精瘀及不育等,女子则见梦交、月经异常及不孕等。
3.在志为恐 恐,是一种恐惧、害怕的情志活动,与肾的关系密切。恐使精气却而不上行,反而令气下走,使肾气不得正常地布散,所以说“恐伤肾”,“恐则气下”。
恐与惊相似,都是指处于一种惧怕的心理状态。但两者又有区别:恐为自知而胆怯,乃内生之恐惧;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慌乱,乃是外来之惊惧。恐和惊,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但过度的惊恐,则损伤脏腑精气,导致脏腑气机逆乱。《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4.在液为唾 唾,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多出于舌下,有润泽口腔,滋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唾由肾精化生,经肾气的推动作用,沿足少阴肾经,从肾向上经过肝、膈、肺、气管,直达舌下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肾为唾。”由于唾源于肾精,若咽而不吐,则能回滋肾精;若多唾久唾,则能耗伤肾精。故古代养生家主张“吞唾”以养肾精。
唾与涎,虽然都是口腔分泌的液体,但是二者有一定区别。涎为脾精所化,出自两颊,质地较清稀,可自口角流出;唾为肾精所生,出自舌下,质地较稠厚,多从口中唾出。故临床治疗口角流涎多从脾治,唾多频出多从肾治。5.与冬气相通应 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肾主冬。冬季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一派霜雪严凝,冰凌凛冽之象。自然界的物类,则静谧闭藏以度冬时。人体中肾为水脏,有润下之性,藏精而为封藏之本。同气相求,故以肾应冬。《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冬季养生,当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食用补阴潜阳的膳食,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冬季气候寒冷,水气当旺,若素体阳虚,或久病阳虚,多在阴盛之冬季发病,即所谓“能夏不能冬”;若患阳虚性慢性疾病如肺病、心脏病、胃肠病、骨关节病等,则易在冬季寒冷时复发。
附:命门
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系指眼睛而言。如《灵枢·根结》说:“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将命门作为内脏提出则始于《难经》。明清以来,对命门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才出现了各种不同见解,命门的重要性也引起了广泛重视。归纳种种见解,其分歧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命门的形态 从形态言,分有形与无形之论。《难经》以肾为命门,是为有形。如《难经·三十九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明代张介宾认为命门为子宫,为精室,亦为有形。他在《类经附翼·求正录·三焦包络命门辨》中说:“子宫之下有一门,其在女者,可以手探而得,俗人名为产门;其在男者,于精泻之时,自有关阑知觉。请问此为何物?客曰:得非此即命门耶?曰:然也。请为再悉其解。夫身形未生之初,父母交会之际,男之施由此门而出,女之摄由此门而入,及胎元既足复由此出,其出其入,皆由此门,谓非先天立命之门户乎?”他在《质疑录》中又进一步指出:“命门居两肾之中,而不偏于右,即妇人子宫之门户也。子宫者,肾脏藏精之府也。”
2.关于命门的部位 从部位言,有右肾与两肾及两肾之间的区别。
(1)右肾为命门说《难经》首先提出右肾为命门说。自《难经》之后,晋代王叔和、明代李梃等人均认为右肾为命门。其中,李梃《医学入门·命门赋》对命门的部位和生理功能论述得较为详尽:“命门下寄肾右,而丝系曲透膀胱之间,上为心包,隔膜横连脂漫之外,配左肾以藏真精,男女阴阳攸分,相君火以系元气,疾病生死是赖。”
(2)两肾总号为命门说 元代滑寿首倡此说,认为“命门,其气与肾通,是肾之两者,其实一耳。”明代虞抟明确提出“两肾总号为命门”,其在《医学正传·医学或问》中说:“夫两肾固为真原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有水脏,而实有相火寓乎其中,像水中之龙火,因其动而发也。寓意当以两肾总号为命门,其命门穴正像门中之杖闑,司开阖之象也。”虞氏否定了左为肾右为命门之说,认为“若独指乎右肾为相火,以三焦之配,尚恐立言之未精也。”张介宾《类经附翼·求正录·三焦包络命门辨》也说:“是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命门。”
(3)两肾之间为命门说 此说首推明代赵献可。他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启示下,认为十二官之外,还有一个人身之主,即是命门。“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内经》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也,名曰命门,是真君真主,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而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医贯·内经十二官论》)。赵氏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医家陈士铎、陈修园、林珮琴等皆认为命门部位在两肾之间。
3.关于命门的功能 从功能而言,有主火、水火共主、非水非火为肾间动气之不同。如明代赵献可认为命门即是真火,主持一身阳气。他在《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中说:“余有一譬焉,譬之元宵之鳌山走马灯,拜者舞者飞者走者,无一不具,其中间惟是一火耳。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夫既曰立命之门,火乃人身之至宝。”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也认为:“命门者,先天之火也。”明代张介宾则强调了命门之中具有阴阳水火二气,从而发挥对全身的滋养、激发作用。他在《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中提出:“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明代孙一奎则认为命门在两肾中间,非水非火,只是存在着的一种元气发动之机,是一种生生不息造化之机枢而已,即《难经·八难》所谓的“肾间动气”。他在《医旨绪余·命门图说》中指出:“越人亦曰:‘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命门之意,盖本于此……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
综观以上各种认识,虽对命门的形态、部位有不同见解,但在命门的生理功能与肾息息相通的认识上是基本一致的。历代医家大多认为命门与肾同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真阳。明代命门学说的兴起进一步为“重肾”理论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认为: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阴即命门之水。肾阴、肾阳,即是真阴、真阳,或元阴、元阳。古代医家之所以称之“命门”,无非是强调肾气及肾阴肾阳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命门”亦即“生命之门”。正如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命门图说》中所说:“追越人两呼命门为精神之舍,元气之系,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者,岂漫语哉!是极归重于肾为言,谓肾间原气,人之生命,故不可不重也。” 
第一节 概论
 【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又称“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自然界相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二字,首载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张介宾《类经·藏象类》云:“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藏”,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由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的内涵,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象”,是内脏功能的外在现象和比象。“藏”作为中医学概念,其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而更重要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如思维本为大脑功能,则中医认为“心主神志”。脏器,作为西医学概念,其偏重于器官的形态和结构,通过解剖而得知。如内脏器官心、肝、脾、膀胱、脑、子宫等;感觉器官眼、耳、鼻等。
【藏象学说的形成】
藏象学说理论体系,在《内经》中已基本形成,大致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古代解剖学知识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名医俞跗已能对人体实施割腹治疾:“割皮解肌,决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反映了当时已积累了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内经》对解剖人体脏腑观察更为详细,如《灵枢·经水》说:“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灵枢·肠胃》说:“咽门……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肠胃所人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难经》也详细论述了脏腑的形态、重量、容量、色泽等,如“肠胃凡长五丈八尺四寸”,“肾有两枚”,“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等。中医学对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认识,如心主血脉、肺主呼吸、胃为水谷之海、大肠主传化糟粕等,大都是在形态学知识的基础上建立的,并非完全脱离解剖形态学。
(二)生活实践反证
可以想象整体观念对古人的医学研究思维取向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理论,古人发现“有诸内,必形诸外”原理,运用“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以及“取象类比”思维方法可以很巧妙地认识并掌握人体脏腑功能,还能发现体内病变,并形成了“藏象学说”,导致以解剖为依据的医学思维因此而被淡化。如在已知肺主呼吸的基础上,发现人体体表受寒时,会出现鼻塞、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从而得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的推理;在已知脾胃主运化水谷的基础上,发现几天不进食或每日食量不足,就会出现消瘦、四肢乏力等现象,通过逆向思维,反证推理出“脾主四肢肌肉”之说。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藏象理论的形成及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
精为宇宙万物本原,建立了以精为脏腑形体官窍生成之源的理论;气无形而运行不息以推动和调控成为各脏之间协调动力;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形成了藏象学说中脏腑为阴阳,气血为阴阳,精气为阴阳的理论。
五行学说对藏象体系的建立产生了尤其重要的作用。它将复杂的人体组织结构划分为五个功能系统,每个系统都以五脏为核心,联系六腑、五官、九窍、五体、五志,体现了人体整体功能的统一、形神的统一。并将人体内部的五个系统与外部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等相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实践出真知。通过生活尝试或理论逆向求证,无数成功与失败,促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如食用动物肝脏可治夜盲,多次重复的经验则产生了“以脏补脏”的原则,并佐证了“肝开窍于目”的理论;根据“血气者,人之神”的原理,用养血安神的方法,能治疗心悸、失眠等心神不宁之证,从而佐证了“心主神志”等。又如按照五行之间递相资生次序,火生土是指心火温煦脾土,但是,从命门学说兴起以来,多认为温肾阳以健脾的治法比心火生脾土更有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藏象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生活医疗实践中,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在此基础上,运用察外知内、取象类比、整体观察等方法,观察到内在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经过概括、抽象、推理,逐步归纳出来的。藏象理论正是古人将客观所见的形态与主观推理所得的认识结合在一起而构筑的理论体系。【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为用,代谢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联结成有机整体。五脏,代表人体的五个生理系统,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其具体联结的系统结构有:肝系统(肝—胆—筋—目—爪),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脾系统(脾—胃—肉—口—唇),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肾系统(肾—膀胱—骨髓—耳—发)。这五个系统相互之间并非孤立,而是通过经脉的络属沟通和气血的流贯相互联系。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体不仅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自然环境保持着统一性。五脏之气的虚实强弱与四时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例如,春季肝气旺,冬季肾气旺。故春季多发肝病,冬季多发肾病。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当顺应四时,故养生调摄,治疗用药,春天应有利于肝气之疏泄,冬季应有利于肾精之闭藏。另一方面,根据五行学说,五脏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例如,相对而言,肺气在春季较旺,夏季较弱,长夏转强,冬季也较旺,故病情预后转归也不同,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
藏象学说按五行特性将五方与五脏类比,如东方属木,主生发,与肝气相通应;南方属火,主生长,与心气相通应,等等。这种类比是有一定科学内涵的。地域不同,气候、水土、饮食、居处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从而使人体脏腑强弱不同,体质和发病倾向也有一定区别。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 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用,以及古代哲学“重道轻器”、“重无轻有”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因此,要科学地理解和把握藏象理论的内涵,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地加以发展。
【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和奇恒之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如《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五脏与六腑各自的生理特点,阐明了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所谓“满而不实”,是强调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而非水谷充实;“实而不满”六腑内应有水谷食物,但必须不断传导变化,以保持虚实更替永不填塞的状态。唐代王冰注云:“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五脏但藏精气,故满而不实;六腑则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能满也。”
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区别,故称之。如《素问·五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第三节 六腑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合称。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即所谓“传化物”。其共同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经小肠的分清别浊,其清者(精微、津液)由脾吸收,转输于四脏,布散于全身;其浊者(糟粕)下传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脏腑代谢产生的浊液,则经三焦注入肾和膀胱,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生成尿液,排出体外。饮食物在其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须通过消化道的七道门户,《难经》称为“七冲门”。如《难经·四十四难》说:“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
六腑之气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每一腑都必须适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六腑通畅,功能协调,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说。但“通”或“降”太过,都属于病态。
【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由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胆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贮藏排泄胆汁和主决断。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汁来源于肝,由肝精肝血化生,或由肝之余气凝聚而成。胆汁生成后,进入胆腑,由胆腑浓缩并贮藏。贮藏于胆腑的胆汁,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若肝胆的功能失常,胆汁的分泌排泄受阻,就会影响脾胃的受纳腐熟和运化功能,而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症状。若湿热蕴结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发为黄疸,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等症状。相对于肝气升发,胆气以下降为顺,若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则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症状。
2.参与精神情志活动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情志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人对事物的决定和判断能力与胆的功能有关。胆气豪壮之人,剧烈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较小,遇事判断准确,临危不惧,能敢果断;胆气虚怯之人,在受到不良精神刺激的影响时,则易于形成疾病,出现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异常的病变。
(二)胆为奇恒之腑
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内盛胆汁。古人认为胆汁是精纯、清净的精微物质,称为“精汁”,故胆有“中精之府”、“清净之府”或“中清之府”之称。胆的形态结构与其他五腑相同,皆属中空有腔的管状或囊状器官,故为六腑之一;但因其内盛精汁,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且与饮食水谷不直接接触,只是排泄胆汁入肠道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故又为奇恒之腑之一。
【胃】
胃居膈下,上连食道,下通小肠。胃与脾同居中焦,“以膜相连”,由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胃与脾在五行中皆属土:胃为阳明燥土,属阳;脾为太阴湿土,属阴。胃腔称为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的部分称为中脘。贲门上连食道,幽门下通小肠,是饮食物出入胃腑的通道。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喜润恶燥。
(一)主要生理功能
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咽)进入胃中,在胃气的通降作用下,由胃接受和容纳,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经过胃气的磨化和腐熟作用后,饮食物形成食糜状态并初步被消化,容纳于胃中的饮食物,精微物质被吸收,并由脾气(依赖脾气)转输而营养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传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机体精气血津液的化生,都依赖于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故胃又有“水谷气血之海”之称。中医学特别重视“胃气”的作用。胃气既是胃的生理功能,也是脾胃的生理功能,作为一切营养来源的“后天之本”,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所以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说法。
(二)生理特性1.主通降 胃主通降,是指胃气宜保持畅通、下降的运动趋势。胃气的通降作用,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和糟粕的排泄过程中:①饮食物入胃,胃容纳而不拒之。②经胃气的腐熟作用而形成的食糜,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③食物残渣下移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④粪便有节制地排出体外。藏象学说以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协调,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胃主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通降,则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等胃失和降之症。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胃气上逆之候。脾胃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通降与脾气升举相互为用,胃失和降与脾气不升也可相互影响。胃失和降,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还会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如《素问·逆调论》即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
2.喜润恶燥 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的受纳腐熟,不仅依赖胃气的推动和蒸化,亦需胃中津液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胃中津液每多受损。所以在治疗胃病时,要注意保护胃中津液。即使必用苦寒泻下之剂,也应中病即止,以祛除实热燥结为度,不可妄施,以免化燥伤阴。
【小肠】
小肠位于腹中,其上口与胃在幽门相接,下口与大肠在阑门相连。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其精微,下传其糟粕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小肠与心由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1.主受盛化物 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即受盛作用;二是指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小肠受盛化物功能失调,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2.主泌别清浊 泌别清浊,是指小肠中的食糜在作进一步消化的过程中,随之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即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布全身,即所谓“中央土以灌四傍”;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经胃和小肠之气的作用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其中较清稀者上输于肺,经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布散于全身,并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肾和膀胱,以成尿液生成之源。由于小肠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故有“小肠主液”之说。若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就会导致水谷混杂而出现便溏泄泻等症。临床上治疗泄泻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方法,就是“小肠主液”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大肠】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肛门。大肠的上段称为“回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回肠和结肠上段;下段称为“广肠”,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形成粪便并有度排出的脏器。大肠与肺由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的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大肠主要有传化糟粕与主津的生理功能。
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导之官”之称。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如大肠传导糟粕功能失常,则出现排便异常,常见的有大便秘结或泄泻。若湿热蕴结大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还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膀胱】
膀胱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连,其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膀胱又称“尿脬”,是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膀胱与肾由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贮存尿液:人体的津液通过肺、脾、肾等脏的作用,布散全身,发挥其滋养濡润机体的作用。其代谢后的浊液(废水)则下归于肾,经肾气的蒸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下输于膀胱,变成尿液,由膀胱贮存。排泄尿液:膀胱中尿液的按时排泄,由肾气及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调节。肾气与膀胱之气的作用协调,则膀胱开合有度,尿液可及时地从溺窍排出体外。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气与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肾气主上升,膀胱之气主通降。肾气之升,激发尿液的生成并控制其排泄;膀胱之气通降,推动膀胱收缩而排尿。若肾气和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失常,膀胱开合失权,既可出现小便不利或癃闭,又可出现尿频、尿急、遗尿、小便不禁等。故《素问·宣明五气》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三焦】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历代医家对三焦的形态和实质的认识不一,主要有二: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必有其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有名有形;三焦作为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的划分,有名无形,但有其生理功能和各自的生理特点。
(一)概念一:六腑之三焦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位于腹腔中,与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等五腑相同,是有具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脏器,但与五脏中没有配合表里关系,故有“孤府”之称。在经络学中三焦有自身的经脉手少阳三焦经,且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三焦的形态结构,据多年来的研究和考证,大多认为是指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组织。这些组织充填于腹腔脏腑之间,结构比较松散,能通透水液,可为胃肠中水液渗透到膀胱中去的通道,与六腑的中空有腔的形态结构特点相符。作为六腑之一的三焦,其功能是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充填于胃肠道与膀胱之间,引导胃肠中水液渗入膀胱,是水液下输膀胱之通路。三焦水道通畅,则胃肠中的水液源源不断地渗入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
(二)概念二:部位之三焦
三焦作为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源于《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之论,与《难经·三十八难》所谓“有名而无形”的三焦相通。部位划分之三焦,包含了上至头下至足的整个人体,已经超出了实体六腑的概念。明代张介宾等医家将其附会为分布于胸腹腔的包容五脏六腑的一个“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之为“孤府”,实际上也已指明此三焦并非一个位于腹中的实体性脏器。
1.部位三焦的生理功能 部位三焦的总体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其运行水液功能是由六腑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延伸而来,而通行诸气功能则源于《难经·三十八难》“主持诸气”之论。
(1)通行诸气 通行诸气,是指部位三焦是诸气上下运行之通路。肾藏先天之精化生的元气,自下而上运行至胸中,布散于全身;胸中气海中的宗气,自上而下到达脐下,以资先天元气,合为一身之气,皆以三焦为通路。
(2)运行水液 运行水液,是指部位三焦是全身水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是由肺、脾、肾等脏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升降出入运行。如果三焦水道不通利,则肺、脾、肾等脏的输布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将难以实现,所以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2.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上焦:一般将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称作上焦。也有人将上肢归属于上焦。上焦的生理特点是主气的宣发和升散,即宣发卫气,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以营养滋润全身。如《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将上焦的生理特点概括为“如雾”,喻指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
中焦: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将中焦的生理特点概括为“中焦如沤”,生动地表述了脾胃肝胆等脏腑的消化饮食物的生理过程。
肝胆属中焦。《内经》的脉法和晋代王叔和的《脉经》中,均以肝应左关而属于中焦。但明清温病学以“三焦”作为辨证纲领后,将外感热病后期出现的一系列动风病证,归于“下焦”的范围,因“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肝又属下焦。下焦:一般以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脏腑以及两下肢。下焦的功能主要是排泄糟粕和尿液,即是指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的功能而言。《灵枢·营卫生会》将下焦的生理特点概括为“下焦如渎”,喻指肾、膀胱、大肠等脏腑的生成和排泄二便的功能。
另外,三焦还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称为辨证之三焦。三焦辨证的三焦,既不是六腑之一,也不是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而是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病理阶段。 
第四节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素问·五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奇恒之腑的形态似腑,多为中空的管腔或囊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泻。其中除胆为六腑之外,余者皆无表里配合。
本节只介绍脑及女子胞,其他如脉、骨、髓、胆已在“五脏”与“六腑”节中述及。
【脑】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又名髓海、元神之府。
(一)主要生理功能
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和主感觉运动。
1.主宰生命活动 “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元神来自先天,由先天之精化生,先天元气充养,称为先天之神,“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寿世传真》)。人在出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如《灵枢·本神》说:“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之主宰。“元神存则生命在,元神败则生命逝。得神则生,失神则死。
2.主精神意识 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思维意识是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任物”的结果。《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是思维的主要器官。脑为髓海,也是主人的思维意识和记忆。如《类证治裁·卷三》说:“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医林改错》说:“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人的思维意识,是在元神的调控下,于后天获得的思维识见活动,属识神的范畴。识神,是思维认知之神,属后天之神。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说:“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刺激的情绪反应,与人的情感、欲望等心身需求有关,故属欲神范畴。因此,脑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精神思维及情志方面的异常。
3.主感觉运动 眼、耳、口、鼻、舌等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如《医林改错》说:“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脑主元神,神能驭气,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令之运动,故脑能统领肢体运动。髓海充盈,主感觉运动功能正常,则视物精明,听力正常,嗅觉灵敏,感觉无碍,运动如常,轻劲多力;若髓海不足,主感觉运动功能失常,不论虚实,都会出现听觉失聪,视物不明,嗅觉不灵,感觉障碍,运动不能,懈怠安卧。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与脊髓相通,而髓由精化,精由肾藏,故脑与肾的关系密切,如《医学入门·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说:“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但肾精主要是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充养才能充盛,故脑髓的充盈,不但与肾精密切相关,而且与五脏六腑之精有关。五脏六腑精气充盛,充养肾精,则肾精充盈。肾精充盈,则脑髓充满,故脑能正常发挥其各种功能。
另外,精神活动虽由脑与心主司,但尚有“五神脏”之说,即精神活动分由五脏主司。如《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即精神思维由心主司,知觉主要由肝主司,运动主要由肺主司,意念智慧的产生主要由脾主司,意志坚定和记忆主要由肾主司。神虽分藏于五脏,但总由脑所主的元神和心所主的识神来调节和控制。
【女子胞】
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子脏、胞脏、子处、血脏,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即胞门,又称子门)与阴道相连,呈倒置的梨形。女子胞,是女性的内生殖器官,有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一)主要生理功能1.主持月经 月经,又称月信、月事、月水,是女子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健康女子,约到14岁,天癸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子宫发生周期性变化,1月(28天)左右周期性排血一次,即月经开始来潮,如《血证论·男女异同论》说:“女子胞中之血,每月换一次,除旧生新。”到49岁左右,天癸竭绝,月经闭止。月经周期中还要排卵一次。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脉气血及天癸作用于胞宫的结果。胞宫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月经的来潮,所以胞宫有主持月经的作用。
2.孕育胎儿 胞宫是女性孕育胎儿的器官。女子在发育成熟后,月经应时来潮,经后便要排卵,因而有受孕生殖的能力。此时,两性交媾,两精相合,就构成了胎孕。《类经·藏象类》说:“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受孕之后,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血气皆下注于冲任,到达胞宫以养胎,培育胎儿以至成熟而分娩。
(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天癸、经脉、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女子胞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是脏腑、天癸、经脉、气血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
1.与脏腑及天癸的关系 女子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液所化,而血液来源于脏腑。脏腑之中,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脾与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精化血,肺主气,朝百脉而输精微,它们分司血的生化、统摄、调节等重要作用。故脏腑安和,血脉流畅,血海充盈,则经候如期,胎孕乃成。在五脏之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一种精微物质,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女子月经来潮及排卵、男子精气溢泻,因而具备生殖能力的作用。女子胞的发育成熟、月经按时来潮及其后定时排卵,与天癸的来至和其对胞宫的作用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2.与经脉的关系 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其中,以冲、任、督、带脉为最。
冲脉上渗诸阳,下灌三阴,与十二经脉相通,为十二经脉之海。冲脉又为五脏六腑之海。脏腑经络之气血皆下注冲脉,故称冲为血海。因为冲为血海,蓄溢阴血,胞宫才能泄溢经血,孕育胎儿,完成其生理功能。故《景岳全书·妇人规》说:“经本阴血也,何脏无之,惟脏腑之血皆归冲脉,而冲为五脏六腑之血海,故经言太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此可见冲脉为月经之本也。”
任脉为阴脉之海,蓄积阴血,为妇人妊养之本。任脉通畅,月经如常,方能孕育胎儿。因一身之阴血经任脉聚于胞宫,妊养胎儿,故称“任主胞胎”。任脉气血通盛是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生理基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方能有子。所以,胞宫的作用与冲任二脉的关系更加密切。
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胞中,一行于身后,一行于身前,交会于龈交,其经气循环往复,沟通阴阳,调摄气血,并与肾相通,运行肾气,从而维持胞宫正常的经、孕、产的生理活动。
“带脉下系于胞宫,中束人身,居身之中央”(《血证论·崩带》)。既可约束、统摄冲任督三经的气血,又可固摄胞胎。
十二经脉的气血通过冲脉、任脉、督脉灌注于胞宫之中,而为经血之源,胎孕之本。女子胞直接或间接与十二经脉相通,禀受脏腑之气血,泄而为经血,藏而育胞胎,从而完成其生理功能。
附:精室
男子之胞名为精室,具有贮藏精液、生育繁衍的功能。精室是男性生殖器官,亦由肾主,并与冲任相关。故《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说:“女子之胞,男子为精室,乃血气交会,化精成胎之所,最为紧要。”精室包括睾丸、附睾、精囊腺和前列腺等,具有化生和贮藏精子等功能,主司生育繁衍。精室的功能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睾丸,又称外肾,“睾丸者,肾之外候”(《类证治裁·卷之首》);“外肾,睾丸也”(《中西医粹》)。亦称势,“宦者少时去其势,故须不生。势,阴丸也,此言宗筋,亦指睾丸而言”(丹波元简注《灵枢·五音五味》)。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密切联系,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除在形态结构上得到一定体现外,主要是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协同、相互为用的关系。这种关系,突出表现在五脏的系统分属关系、五脏的生克制化关系、五脏的精气阴阳关系等方面。脏腑之间的关系主要有: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腑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心与肺的关系,体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实际上是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两者相互协调,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亦有赖于肺气的辅助。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正常的血液循环,又能维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加强了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积于胸中的宗气是连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在病理上,若肺气虚弱,行血无力或肺失宣肃,肺气壅塞,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易致心血瘀阻;反之,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行不畅,也可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导致胸闷、咳喘等症。
(二)心与脾
心主血而脾生血,心主行血而脾主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体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协同作用。
血液生成方面: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供养于脾以维持其正常的运化功能。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贯注于心脉而化赤为血。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血液化生有源,以保证心血充盈。病理上,若脾虚失于健运,化源不足,或统血无权,慢性失血,均可导致血虚而心失所养。而劳神思虑过度,既耗心血,又损脾气,亦可形成心脾两虚之证。临床常见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无力、精神委靡、面色无华等症,治之以补养心脾的归脾汤之类。
血液运行方面: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即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血液能正常运行而不致脱陷妄行,全赖心主行血与脾主统血的协调。若心气不足,行血无力,或脾气虚损,统摄无权,均可导致血行失常的病理状态,或见气虚血瘀,或见气虚失摄的出血。
(三)心与肝
心主行血而肝主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体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情志调节两个方面。
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行血,心为一身血液运行的枢纽;肝藏血,肝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所以说:“肝藏血,心行之”(王冰注《素问·五藏生成》)。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有所藏;肝藏血充足,疏泄有度,随人体生理需求进行血量调节,也有利于心行血功能的正常进行。心血,是指心所主的运行于心与血脉中的血液,包括运行于心脉中的血液;肝血,是指贮藏于肝脏内的血液。因此,心血与肝血,基本上概括了全身之血液,而全身血液的亏虚,也体现为心血和肝血两虚的心肝血虚证。此外,心血瘀阻可累及肝,肝血瘀阻可累及心,最终导致心肝血瘀的病理变化。
精神情志方面:心藏神,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护精神情志的舒畅。心肝两脏,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心血充盈,心神健旺,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肝气疏泄有度,情志畅快,亦有利于心神内守。病理上,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与肝火亢逆,可两者并存或相互引动。前者可出现以精神恍惚、情绪抑郁为主症的心肝气郁证,后者则出现以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为主症的心肝火旺的病理变化。
(四)心与肾心与肾在生理上的联系,体现为“心肾相交”。心肾相交的机理,主要从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来阐发。
水火既济:心居上焦属阳,在五行中属火;肾居下焦属阴,在五行中属水。就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而言,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心位居上,故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下,故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肾无心火之温煦则水寒,心无肾阴之滋润则火炽。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肾气分为肾阴与肾阳,肾阴上济依赖肾阳的鼓动;心气分为心阴与心阳,心火的下降需要心阴的凉润。肾阴在肾阳的鼓动作用下化为肾气以上升济心,心火在心阴的凉润作用下化为心气以下行助肾。
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故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
君相安位: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君火在上,如日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所以心与肾的关系也表现为心阳与肾阳的关系。
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失调,称为心肾不交。体现为水不济火,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的阴虚火旺,或肾阳虚与心阳虚互为因果的心肾阳虚、水湿泛滥,或肾精与心神失调的精亏神逸的病理变化。
(五)肺与脾
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谷气;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肺与脾的关系,体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气的生成: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之精并进而化为谷气。清气与谷气在肺中汇为宗气,宗气与元气再合为一身之气。因元气由先天之精化生,而先天之精的量一般固定不变,故一身之气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宗气的生成。脾化生的谷精、谷气和津液,有赖于肺气的宣降运动以输布全身。而肺维持其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谷精、谷气与津液,又依靠脾气运化水谷的作用以生成。故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只有在肺脾两脏的协同作用下,才能保证宗气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在病理上,肺气虚累及脾(子病犯母),脾气虚影响肺(母病及子),终致肺脾两虚之候。
水液代谢:津液代谢涉及多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就肺脾而言,肺气宣降以行水,使水液正常地输布与排泄;脾气运化,散精于肺,使水液正常地生成与输布。人体的水液,由脾气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而布散周身及下输肾或膀胱。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若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湿生痰,为饮为肿,影响及肺则失其宣降而痰嗽喘咳。是病其标在肺,而其本在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六)肺与肝
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肝气从左升发,肺气由右肃降。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肝升肺降,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人称为“龙虎回环”。病理状态下,肝肺病变可相互影响。如肝郁化火,或肝气上逆,肝火上炎,可耗伤肺阴,使肺气不得肃降,而出现咳嗽、胸痛、咯血等肝火犯肺证,五行学说称为“木火刑金”或“木旺侮金”。另一方面,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也可伤及肝阴,致肝阳亢逆,而出现头痛、易怒、胁肋胀痛等肺病及肝之候。
(七)肺与肾
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肺与肾的关系,体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水液代谢: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液代谢,为主水之脏。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肾气所蒸化及升降的水液,有赖于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之下归于肾或膀胱。肺肾之气的协同作用,保证了体内水液输布与排泄的正常。病理上,因肺肾功能失调而致水液代谢障碍出现水肿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素问·水热穴论》)。呼吸运动:肺主气而司呼吸,肾藏精而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虽由肺所主,但亦需肾的纳气功能协助。只有肾精及肾气充盛,封藏功能正常,肺吸入的清气才能经过其肃降而下纳于肾,以维持呼吸的深度。可见,在人体呼吸运动中,肺气肃降,有利于肾的纳气;肾精肾气充足,纳摄有权,也有利于肺气之肃降。故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景岳全书·杂证谟》)。病理上,肺气久虚,肃降失司,与肾气不足,摄纳无权,往往互为影响,以致出现气短喘促,呼吸表浅,呼多吸少等肾不纳气的病理变化。
阴阳互资:肺肾阴阳,相互资生。金为水之母,肺阴充足,下输于肾,使肾阴充盈;肾阴为诸阴之本,肾阴充盛,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阴不足与肾阴不足,既可同时并见,亦可互为因果,最终导致肺肾阴虚内热之候。肾阳为诸阳之根,能资助肺阳,共同温暖肺阴及肺津,推动津液输布,则痰饮不生,咳喘不作。老年久病痰饮喘咳,多属肺肾阳虚。
(八)肝与脾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肝与脾的生理联系,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
饮食物消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并疏利胆汁,输于肠道,促进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及对精微的吸收和转输功能;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有利于疏泄功能的发挥。病理上肝脾病变相互影响。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易致脾失健运,形成精神抑郁,胸闷叹息,纳呆腹胀,肠鸣泄泻等肝脾不调之候。脾失健运,也可影响肝失疏泄,导致“土壅木郁”之证。或因脾虚生湿化热,湿热郁蒸肝胆,胆热液泄,则可形成黄疸。
血液运行:血的正常运行,虽由心所主持,但与肝、脾也有密切的关系。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脾主生血,统摄血液。脾气健旺,生血有源,统血有权,使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藏泻有度,血量得以正常调节,气血才能运行无阻。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病理状态下,脾气虚弱,则血液生化无源而血虚,或统摄无权而出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此外,肝不藏血也与脾不统血同时并见,临床称为“藏统失司”。
(九)肝与肾
肝肾之间的关系,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以天干配五行,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之称。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肝主疏泄而肾主封藏,肝为水之子而肾为木之母。故肝肾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
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故曰同源互化。肾精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相关。病理上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多可相互影响,以致出现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两亏之证。
藏泄互用: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肝气疏泄可促使肾气开合有度,肾气闭藏可防肝气疏泄太过。疏泄与封藏,相反而相成,从而调节女子的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的排精功能。若肝肾藏泄失调,女子可见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以及排卵障碍,男子可见阳痿、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
阴阳互滋互制:肝气由肝精肝血所化所养,可分为肝阴与肝阳;肾气由肾精化生,可分为肾阴与肾阳。不仅肝血与肾精之间存在着同源互化的关系,而且肝肾阴阳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滋养和相互制约的联系。肾阴与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则肝阳不偏亢;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可防肝脉寒滞。肝肾阴阳之间互制互用维持了肝肾之间的协调平衡。病理上,肾阴不足可累及肝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水不涵木,又易致肝阳上亢,可见眩晕、中风等。肾阳虚衰可累及肝阳;肝肾阳虚,阳不制阴,阴寒内盛,可见下焦虚寒,肝脉寒滞,少腹冷痛,阳痿精冷,宫寒不孕等。
(十)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两者首先表现为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脾主运化水液,肾为主水之脏,脾肾的关系还表现在水液代谢方面。
先天后天相互资生: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是生命之本原,为先天之本。脾的运化水谷,是脾气及脾阴脾阳的协同作用,但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资助和促进,始能健旺;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亦赖脾气运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谷气的不断充养和培育,方能充盛。先天温养激发后天,后天补充培育先天。病理上,肾精不足与脾精不充,脾气虚弱与肾气虚亏,脾阳虚损与命门火衰,脾阴(胃阴)匮乏与肾阴衰少,常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两脏精虚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或未老先衰,两脏气虚多表现为腹胀便溏或大小便失禁或虚喘乏力,脾肾阳虚多出现畏寒腹痛、腰膝酸冷、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等的虚寒性病证,脾(胃)肾阴虚可出现五心烦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或无苔,或饥不欲食的虚热性病证。水液代谢:脾气运化水液功能的正常发挥,须赖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作用的支持。肾主水液输布代谢,又须赖脾气及脾阳的协助,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病理方面,脾虚失运,水湿内生,经久不愈,可发展至肾虚水泛;而肾虚蒸化失司,水湿内蕴,也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最终均可导致尿少水肿,腹胀便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脾肾两虚、水湿内停之证。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的生理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传化水谷、输布津液的器官,所谓“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灵枢·本藏》)。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成为食糜,下降于小肠,小肠承受胃的食糜,再进一步消化,并泌别清浊:清者为水谷精微以养全身,其中的水液经三焦渗入膀胱,浊者为食物残渣下传大肠。渗入膀胱的水液,经蒸化作用排泄于外而为尿。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经燥化与传导作用,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是为粪便。在上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胆汁的排泄以助消化,及三焦的疏通水道以渗水液的作用。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排空;虚实更替,故有“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之说。
六腑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津液被灼,必致大便燥结,大肠传导不利。而大肠传导失常,肠燥便秘也可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出现暖气、呕恶等症。又如胆火炽盛,每可犯胃,出现呕吐苦水等胃失和降之证,而脾胃湿热,郁蒸肝胆,胆汁外溢,则见口苦、黄疸等症。
六腑病变,多表现为传化不通,故在治疗上又有“六腑以通为补”之说。这里所谓“补”,不是用补益药物补脏腑之虚,而是指用通泄药物使六腑以通为顺。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脏属阴而腑属阳,阴主里而阳主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组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脏腑表里关系(心包与三焦从略),体现了阴阳、表里相输相应的“脏腑相合”关系。
脏腑的表里配合关系,其依据主要有三:①经脉络属。即属脏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腑,属腑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肺与大肠构成脏腑表里关系,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则构成表里经。其他脏腑以此类推。②生理配合。六腑传化水谷的功能,受五脏之气的支持和调节才能完成,如胃的纳谷腐熟需脾气运化的推动,膀胱贮尿排尿赖肾气的蒸化等。五脏的功能也有赖于六腑的配合,如脾气的运化水谷,又需要胃气的腐熟功能的支持,肝气的疏通条达,需要胆气排泄胆汁的配合等。③病理相关。如肺热壅盛,失于肃降,可致大肠传导失职而大便秘结。反之亦然。因此,在治疗上,相应地就有脏病治腑、腑病治脏、脏腑同治诸法。
(一)心与小肠
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
心与小肠生理上相互为用。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养,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功能;小肠主化物,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其中浓厚部分经脾气转输于心,化血以养其心脉,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心与小肠病理上相互影响。心经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赤涩刺痛、尿血等小肠实热的症状。反之,小肠有热,亦可循经脉上熏于心,可见心烦、舌赤糜烂等症状。此外,小肠虚寒,化物失职,水谷精微不生,日久可出现心血不足的病证。
(二)肺与大肠
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
肺与大肠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之间的相互为用关系。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并布散津液,能促进大肠的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亦有利于肺气的肃降。两者配合协调,从而使肺主呼吸及大肠传导功能均归正常。肺与大肠在病变时亦可相互影响。肺气壅塞,失于肃降,气不下行,津不下达,可引起腑气不通,肠燥便秘。若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腑气阻滞,也可影响到肺的宣降,出现胸满咳喘。
(三)脾与胃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足太阴经属脾络胃,足阳明经属胃络脾,两者构成表里配合关系。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等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脾与胃的关系,体现为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等三个方面。
水谷纳运相得: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主运化提供前提;脾主运化、消化食物,转输精微,也为胃的继续摄食提供条件及能量。两者密切合作,才能维持饮食物的消化及精微、津液的吸收转输。故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脾胃诸病候》说:“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景岳全书·脾胃》说:“胃司受纳,脾主运化,一运一纳,化生精气。”若脾失健运,可导致胃纳不振,而胃气失和,也可导致脾运失常,最终均可出现纳少脘痞、腹胀泄泻等脾胃纳运失调之症。
气机升降相因:脾胃居中,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相反而相成。脾气升则肾气、肝气皆升,胃气降则心气、肺气皆降,故为脏腑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方面,脾气上升,将运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上输布,自然有助于胃气之通降;胃气通降,将受纳之水谷、初步消化之食糜及食物残渣通降下行,也有助于脾气之升运。脾胃之气升降相因,既保证了饮食纳运功能的正常进行,又维护着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若脾虚气陷,可导致胃失和降而上逆,而胃失和降,亦影响脾气升运功能,均可产生脘腹坠胀、头晕目眩、泄泻不止、呕吐呃逆、或内脏下垂等脾胃升降失常之候。所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燥湿相济:脾与胃相对而言,脾为阴脏,以阳气温煦推动用事,脾阳健则能运化升清,故性喜燥而恶湿;胃为阳腑,以阴气凉润通降用事,胃阴足则能受纳腐熟,故性喜润而恶燥。故《临证指南医案·卷二》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脾易湿,得胃阳以制之,使脾不至于湿;胃易燥,得脾阴以制之,使胃不至于燥。脾胃阴阳燥湿相济,是保证两者纳运、升降协调的必要条件。若脾湿太过,或胃燥伤阴,均可产生脾运胃纳的失常。如湿困脾运,可导致胃纳不振;胃阴不足,亦可影响脾运功能。脾湿则其气不升,胃燥则其气不降,可见中满痞胀、排便异常等症。
(四)肝与胆
肝胆同居右胁下,胆附于肝叶之间,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足少阳经属胆络肝,两者构成表里相合关系。肝与胆的关系,体现在同司疏泄、共主勇怯等方面。
同司疏泄: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藏泄胆汁。两者协调合作,使胆汁疏利到肠道,以帮助脾胃消化食物。肝气疏泄正常,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胆汁排泄无阻,又有利于肝气疏泄功能的正常发挥。若肝气郁滞,可影响胆汁疏利,或胆腑湿热,也影响肝气疏泄,最终均可导致肝胆气滞、肝胆湿热或郁而化火,肝胆火旺之证。
共主勇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而决断又来自肝之谋虑,肝胆相互配合,人的情志活动正常,遇事能作出决断。
(五)肾与膀胱
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两者构成表里相合关系。
肾与膀胱的关系,体现在小便的代谢方面。肾为主水之脏,开窍于二阴;膀胱贮尿排尿,是为水腑。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充足,蒸化及固摄功能正常发挥,则尿液能够正常生成,因此,肾与膀胱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小便的生成、贮存与排泄。病理上,两者亦常相互影响。若肾气虚弱,可影响膀胱,而见尿少、癃闭或尿失禁。膀胱湿热,或膀胱失约,也可影响到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以致出现小便色质或排出的异常。 
第三章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并与后者构成互为因果的关系。 
第一节 气
 中医学的气学说,是研究人体之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及其与脏腑、精、血、津液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论,与古代哲学的气学说有着明显的区别。
【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气概念的形成,自然受到古代哲学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古代哲学的气是运动不息的细微物质的概念,气升降聚散运动推动和调控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思想,对中医学的气是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概念的形成,气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生命活动等理论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但中医学的气是客观存在于人体中的具体的气,是在体内不断升降出入运动的精微物质,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对生命活动起着推动和调控作用。中医学的气理论有其固有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而古代哲学的气学说是一种古代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两者不可混淆。
精与气的概念在中医学中也是有严格区别的。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气是由精化生的极细微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精与气的关系,构成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关系,这种区分较先秦哲学中的概念更为明确具体。
【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禀受于父母,来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和自然界的清气,并通过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而生成。
先天之气: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结合成为胚胎,人尚未出生之前,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成为人体之气的根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也是构成生命形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难经》称之为“原气”或“元气”。
后天之气:简称为“谷气”,来源于饮食物的水谷精微,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胃为水谷之海,食物经胃的腐熟,脾的运化,营养成分被人体吸收后化生水谷之气,布散全身后滋养脏腑,化生气血,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自然清气:来源于自然界的清气需要依靠肺的呼吸功能和肾的纳气功能才能吸入体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清气参与气的生成,并且不断吐故纳新,促进人体代谢活动,因而是生成人体之气的重要来源,清气随呼吸运动源源进入体内,不可间断。
(二)相关脏腑功能
从气的来源得知,人体之气的充足与否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为密切相关。
1.肾为生气之根 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因而肾藏精的生理功能对于气的生成至关重要。肾封藏肾精,不使其无故流失,精保存体内,则可化为气,精充则气足。如若肾失封藏,精耗则气衰。
2.脾胃为生气之源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脾气升转,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气,统称为水谷之气,布散全身脏腑经脉,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所以称脾胃为生气之源。若脾胃的受纳腐熟及运化转输的功能失常,则不能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之精微,水谷之气的来源匮乏,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故《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3.肺为生气之主 肺主气,主司宗气的生成,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肺主呼吸之气,通过吸清呼浊的呼吸功能,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吸入人体内,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体内之气的生成及代谢。另一方面,肺将吸入的清气与脾气上输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者结合起来,生成宗气。宗气积于胸中,上走息道行呼吸,贯注心脉行血气,下蓄丹田资元气。若肺主气的功能失常,则清气吸入减少,宗气生成不足,导致一身之气衰少。
【气的功能】
气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从而起到维系生命进程的作用。因此,《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类经·摄生类》又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人体之气的生理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作用
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例如,元气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和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如果元气不足,推动和激发力量减弱,就会导致人体的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衰退,或者出现早衰,同时也能引起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减弱,生命活动处于衰弱无力的状态之中。此外,精的生成与施泄,血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等生理活动也都依赖于气的推动和激发功能才得以正常进行。若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则会出现精的化生不足及其施泄障碍、血液和津液的生成不足及其运行输布迟缓等病理变化。
(二)温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是指气可以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消除寒冷。气的温煦作用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意义:①使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②有助于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③有助于精血津液的正常施泄、循行和输布,即所谓“得温而行,得寒而凝”。
(三)防御作用
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功能。《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气的防御功能正常,则邪气不易入侵。若气的防御作用低下,势必不能抗邪,邪气易于入侵而发生疾病,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气的防御功能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四)固摄作用
固摄作用,是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从而防止这些物质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具体来说,气的固摄作用表现为:①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②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和有规律地排泄,防止其过多排出及无故流失。③固摄精液,防止其妄加排泄。④可回摄冲任。
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则有可能导致体内液态物质的大量丢失。例如,气不摄血,可以引起各种出血;气不摄津,可以引起自汗、多尿、小便失禁、流涎、呕吐清水、泄泻滑脱等等;气不固精,可以引起遗精、滑精、早泄等病症。
(五)营养作用
人体之气分布于全身各脏腑组织中,为各脏腑器官提供必须的营养成份。其来源有二:一是水谷精微;二为自然清气。
(六)气化作用
通过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转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具体参见以下内容。
【气的运动与气化】
气有运动的特性,气以其运行不息而激发和调控机体的新陈代谢,推动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止息,机体新陈代谢的气化过程因而停止,则标志着生命过程的终止。
(一)气的运动1.气机的概念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人体之气是不断运动着的活力很强的极细微物质,它流行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筋骨皮毛,发挥其生理功能,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气的运动形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所谓升,是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降,是指气自上而下的运行;出,是指气由内向外的运行;入,是指气自外向内的运行。例如呼吸,呼出浊气是出,吸入清气是入。而呼气是由肺向上经喉、鼻而排出体外,既是出,又是升;吸气是气流向下经鼻、喉而内入肺脏,既是入,也是降。
人体之气运动的升与降、出与入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广泛存在于机体内部。虽然从某个脏腑的局部生理特点来看,有所侧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等,但是从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升与降,出与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只有这样,才有人体之气的正常运动,各脏腑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气机升降出入的协调平衡是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方面,气必须有通畅无阻的运动;另一方面,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必须平衡协调。具备这两点,气的运动才是正常的,这种正常状态称之为“气机调畅”。
3.气运动的意义 气机的升降出入,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如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吸入的清气,都必须经过升降出入才能布散全身,发挥其生理功能。而精、血、津液也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在体内不断地运行流动,以濡养全身。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必须依靠气的运动才得以完成,也就是说,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同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和适应,也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例如人之吸入清气、呼出浊气;摄入食物和水液,排出粪便及尿液、汗液等等都是气运动的体现。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也只有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体现。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有其独特之处,体现了脏腑生理活动的特性,也表现了脏腑之气运动的不同趋势。以五脏而分述之,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以六腑而总论之,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其在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过程中,也有着吸取水谷精微和津液参与全身代谢的作用,总体是降,降中寓升。以脏腑之间关系而言,如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心肾相交等等,都说明了脏与脏、脏与腑之间处于升降的统一体中。而以某一脏腑而言,其本身也是升与降的统一体,如肺之宣发肃降、小肠的分清别浊等等。总之,脏腑的气机升降运动,在生理状态下,体现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特点和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规律。
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气机失调”。由于气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气机失调也有多种表现。例如: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时,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称作“气闭”。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诸如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精微物质之间、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以及废物的排泄等等都属气化。在中医学中,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与古代哲学中气化是指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概念有别。
2.气化的形式 实际上,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等,就是气化过程的简要概括。因此,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是气化的基本形式。如精的生成,包括先天之精的充盛和后天水谷之精的化生;精化为气,包括先天之精化生元气和后天之精化生谷气,以及谷气分化为营卫二气;精化为髓,髓充骨而消耗或汇脑而化神;精与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周源互化;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其化汗化尿;气的生成与代谢,包括化为能量、热量以及生血、化精、化神,并分化为脏腑之气和经气;如此等等,皆属气化的具体体现。(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生命活动是在气的不断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以及气的阴阳双方之间相互作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气是运行不息的,气化过程也自然是始终存在的。从另一方面说,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现出来的。《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突出说明气的运动及气化过程是密切相联的。
【气的分类】
人体之气,由于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及功能特点的不同,人体之气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名称。虽然气的名称很多,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四种。
(一)元气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都是指先天之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生成与分布 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元气的生成来源是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化生的元气生于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肾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胚胎时期即已存在,出生之后,必须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方能化生充足的元气。若因先天之精不足而导致元气虚弱者,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育补充而使元气充实。
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元气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发挥其生理功能,成为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2.生理功能 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二)宗气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1.生成与分布 宗气的生成有两个来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因此,脾的运化转输功能和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是否正常,对宗气的生成和盛衰有着直接的关系。
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宗气一方面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推动呼吸;一方面贯注心脉,推动血行。三焦为诸气运行的通道,宗气还可沿三焦向下运行于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此外,《灵枢·刺节真邪》中还指出宗气可由气海向下注入气街(足阳明经脉的腹股沟部位),再下行于足。
2.生理功能 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宗气上走息道,推动肺的呼吸。因此,凡是呼吸、语言、发声皆与宗气有关。宗气充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反之,则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发声低微。
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因此,凡气血的运行,心搏的力量及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宗气充盛则脉搏徐缓,节律一致而有力。反之,则脉来躁急,节律不规则,或微弱无力。《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虚里穴发于左乳下,相当于心尖搏动的部位,可以依据此处的搏动来测知宗气的盛衰:若其搏动正常,是宗气充盛之象;若其搏动躁急,引衣而动,是宗气大虚;若其搏动消失,是宗气亡绝。目前在临床上更多的是从脉象来测知宗气的旺盛和衰少。由于宗气助心脉之血气的运行,所以宗气不足则往往导致血行瘀滞,凝而留止的病理变化。由于宗气对呼吸运动及血液循行都有推动作用,因而可以影响到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凡气血运行、肢体寒温和活动、视听等感觉、言语声音及脉搏强弱节律等,都与宗气盛衰有关。《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说:“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
(三)营气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丰富营养作用的气。由于营气在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营与血难以孤立,故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从性质、功能和分布进行比较,则营属阴,卫属阳,所以又常常称为“营阴”。
1.生成与分布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由精华部分所化生的为营气,并进入脉中运行全身。《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可见营气由水谷之精所化生,进入脉中,循脉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2.生理功能 营气的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营气注于脉中,化为血液。《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气与津液调和,共注脉中,化成血液,并保持了血液量的恒定。
营气循血脉流注于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营气的滋养。由于营气为全身脏腑组织提供了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营气的营养作用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如《灵枢·营卫生会》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四)卫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为“卫阳”。
1.生成与分布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慓悍滑利部分化生为卫气。《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因此,卫气由水谷之精化生,运行于脉外,不受脉道的约束,外而皮肤肌腠,内而胸腹脏腑,布散全身。
2.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卫气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卫气布达于肌表,起着保卫作用,抵抗外来的邪气,使之不能入侵人体。卫气虚弱则常常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
卫气具有温煦全身的作用。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都得到卫气的温养,从而保证了脏腑肌表的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卫气充足,温养机体,则可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卫气虚亏则温煦之力减弱,易致风寒湿等阴邪乘虚侵袭肌表,出现阴盛的寒性病变。
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卫气的这一调控作用,既有气能固摄的一面,又有气能推动的一面。通过汗液的正常排泄,使机体维持相对恒定体温,从而保证了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当卫气虚弱时,则调控腠理功能失职,可以出现无汗、多汗或自汗等病理现象。
卫气的三个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的。抵御外邪的入侵与腠理开阖的关系也很密切,若腠理疏松,汗液自出,则易于遭邪侵犯;而腠理致密,则邪气难以入侵。在调节体温方面,卫气的温煦功能也与汗孔的开阖密切相关,只有温煦的升温与出汗的降温之间不断地相互协调,人体的体温才得以保持正常。如若温煦太过而汗出不及,则身热无汗;如若温煦不及而汗出过多,则肤冷多汗。《灵枢·本藏》所谓“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三个功能的概括。
营气与卫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营气与卫气都来源于水谷之精微,均由脾胃所化生。虽然来源相同,但是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易于流行;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功能,卫气有防卫、温养和调控腠理的功能。营属阴,卫属阳,由于机体内部的阴阳双方必须相互协调,故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若营卫二者失和,则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易于感冒等。(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是全身之气的一个部分,一身之气分布到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这些气是构成各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又是推动和维持各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也来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和自然界的清气。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藏于脏腑之中而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气由脏腑之精所化生。脏腑之气虽与元气、宗气等不处于人体气理论结构的同一层次,但脏腑之气包含有元气、谷气及吸入清气的成分。由于所在脏腑和经络的不同,这些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的构成成分和功能发挥也就各具其相对特异性。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活力很强,其不断的运动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动力,并使脏腑经络功能的发挥达到协调有序的状态。
除以上所述之外,还需注意的一点是,中医学中“气”这个名词还有多种含义。例如:将致病的“六淫”称为“邪气”,将体内不正常的水液称作“水气”,将中药的四种性质称为“四气”,将自然界六种不同气候变化称作“六气”等等,这些“气”的含义都与本章所论述的人体之气在概念上有明显的区别。 
第二节 血
 【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循环流注全身的而富有营养和具有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所以又将脉称为“血府”。脉起着约束血液运行的作用,血液循脉运行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周而复始。如因某种原因,血液在脉中运行迟缓涩滞,停积不行则成瘀血。若因外伤等原因,血液不在脉中运行而逸出脉外,则形成出血,称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若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则变为瘀血。离经之血及瘀血均失去了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的生成】
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它们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而得以化生为血液。
(一)化生之源
水谷之精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灵枢·决气》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即是说明中焦脾胃受纳运化饮食水谷,吸取其中的精微物质,即所谓“汁”,其中包含化为营气的精专物质和有用的津液,二者进入脉中,变化而成红色的血液。
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出候》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由于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因而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如《张氏医通·诸血门》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二)相关脏腑功能
血液的化生是在多个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完成的,其中,脾胃的生理功能尤为重要。
1.脾胃 营气和津液都是由脾胃运化转输饮食水谷精微所产生的,因此,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健与否,饮食水谷营养的充足与否,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如若脾胃功能虚弱或失调,造成长期饮食营养摄入不良,都可能导致血液化生之源匮乏,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
2.心肺 心肺在血液的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水谷精微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血液。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提出“心生血”。《灵枢·营卫生会》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肺脉化生血液流向全身,故在十二经脉中指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始于中焦,并为脉诊寸口的原理奠定了基础。临床中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注意调补心肺功能,也源于此。
3.肝 肝对生血过程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是肝能疏泄气机,调节脾胃,促进血液所需的营气和津液的顺利化生;二是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调节脏腑血量以促使脏腑生血功能活跃;三是配合肾精化血,因为“精血同源”。
4.肾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肾元对全身脏腑功能均有激发和推动作用。肾中精气充足,则血液化生有源,同时肾精充足,元气旺盛,肾气充沛,也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助于血液的化生。如若肾精不足.或肾不藏精,则往往导致血液生成亏少。因此,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有时需采用补肾益精方法,增强肾精及肾气的作用,促进脾胃的功能及精血之间的互生互化。
【血的运行】
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循环不已,流布全身,才能保证其营养全身生理功能的发挥。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血液充盈,寒温适度;二是脉管通畅完好;三是心肺肝脾脏腑功能正常,特别是心脏功能尤为重要。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血属阴而主静,血的运行需要推行的动力,这种动力主要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和温煦作用。明代虞抟《医学正传·气血》说:“血非气不运。”若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减弱,则可见血运迟缓、四肢发凉;但若只有阳气的推动、温煦作用的促进而无阴气的宁静、凉润作用的调控,血液的流动必见过速,脉流薄疾。血运行于脉道之中,而不致逸出脉外,需要得到一定的控摄,这种控摄主要依赖于气的固摄作用。清代沈目南《金匮要略编注》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因此,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之间、温煦与凉润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血行脉中,脉为“血府”。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也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血液的质量,包括清浊及黏稠状态,都可影响血液自身的运行。若血液中痰浊较多,或血液黏稠,可致血行不畅而瘀滞。
此外,寒、热病邪直接影响血液运行。寒易致血凝,热易致血结。阳邪侵入机体,或内生火热,可发生阳热亢盛的病理变化,阳盛则推动血行力量太过.血液妄行,或脉道受到损伤,则易使血逸脉外而出血。阴邪侵袭,或寒从中生,也可发生阴寒偏盛的病理变化,阴盛则脉道涩滞不利,易使血行缓慢,甚至出现瘀血。
(二)相关脏腑功能
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心脏、脉管和血液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心气的充足与推动功能的正常与否在血液循行中起着主导作用。
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主管全身血脉。肺气宣发与肃降,调节全身的气机,随着气的升降而推动血液运行至全身。尤其是宗气贯心脉而行血气的功能,更突出了肺气在血行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需要,在肝气疏泄功能的协调下,调节脉道中循环的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同时,肝藏血的功能也可以防止血逸脉外,避免出血的发生。
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
血液的正常运行需要心、肝、脾、肺等脏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其中任何一脏的生理功能失调,都可以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例如,心气不足,血运无力,可以形成血瘀;肺气不足,宣降失司也可以导致血瘀;脾气虚弱,统摄无力,可以产生多种出血病证;肝失疏泄,肝气上逆可致出血,抑郁不畅可致瘀血等。
【血的功能】
血主要具有濡养、化神和运载三个方面的功能。
(一)濡养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地对全身各腑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素问·五藏生成》具体指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血的濡养作用,较明显地反映在面色、肌肉、皮肤、毛发、感觉和运动等方面。血量充盈,则面色红润,肌肉壮实,皮肤和毛发润泽,感觉灵敏,运动自如。如若血量亏少,则可能出现面色萎黄,肌肉瘦削,肌肤干涩,毛发不荣,肢体麻木或运动无力失灵等。
(二)化神
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在人体血气充盛,血脉调和的前提下,其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思维敏捷。反之,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出现血液亏耗,血行异常时,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情志方面的病症,如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多梦,烦躁,惊悸,甚至神志恍惚,谵妄,昏迷等。
(三)运载
血还是运输清气和水谷精微的载体,也是转运组织代谢后所产生的浊气浊物的通道,还是传递体内各种信息的载体。所谓“血能载气”。如果血的运载功能失职,则会发生一系列的病变,如水肿、贫血等症。
总之,血液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景岳全书·血证》中说:“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故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而百骸表里之属,凡血亏之处,则必随所在而各见其偏废之病。”这是对血液的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较全面概括。 
第三节 津液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关节液、泪和涕等,津液是构成人体,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津和液的总称。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一般情况下,由于津液二者同属一类物质,且可以互补转化,故津和液常同时并称,不作严格区分。
【津液的代谢】
津液在体内的代谢,是一个包括生成、输布和排泄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复杂过程。《素问·经脉别论》对此作了简要的概括:“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兹分述如下。
(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而生成。
胃主受纳腐熟,“游溢精气”而吸收饮食水谷的部分精微。小肠泌别清浊,将水谷精微和水液大量吸收后并将食物残渣下送大肠。大肠主津,在传导过程中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促使糟粕成形为粪便。胃、小肠、大肠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及水液,均上输于脾,通过脾气的转输作用布散到全身。这就是“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的津液生成过程。可见,津液的生成主要与脾、胃、小肠、大肠等脏腑的生理活动有关。
(二)津液的输布
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如《内经》所言“脾气散精”。一方面脾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再得以将津液布散全身。另一方面,脾也可以将津液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各脏腑,《素问·玉机真藏论》称之为脾有“以灌四傍”的生理功能。若脾失健运,津液输布代谢障碍,水液停聚,或为痰饮,或为水肿,胀满痞塞。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接受脾转输来的津液,一方面通过宣发,将津液向身体外周体表和上部布散,一方面通过肃降,将津液向身体下部和内部脏腑输布,并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向肾和膀胱输送,故称“肺为水之上源”。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对水液的输布通路有疏通和调节作用,体现了“肺主行水”的生理功能。如若肺气宣发肃降失常,则水液输布道路失去通畅,津液运行障碍,水停气道而发为痰饮,甚则水泛为肿。
肾为水脏,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一方面是指肾气对人体整个水液输布代谢具有推动和调控作用。从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到脾气运化水液,肺气宣降津液,肝气疏利津行,三焦决渎通利,乃至津液的排泄等等,都离不开肾阳的温煦蒸腾的激发作用与肾阴的凉润制热的调控作用。如果肾气虚亏,对津液输布的推动与调控作用出现异常,势必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甚至引起津液输布代谢停止的恶果。另一方面,肾脏本身也是参与津液输布的一个重要环节。由脏腑代谢产生的浊液,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向下输送到肾和膀胱,经过肾气的蒸化作用,将其中的清者重新吸收而参与全身水液代谢,将其浊者化为尿液排泄。这一升清降浊作用对维持整个水液输布代谢的平衡协调有着重要意义。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保持了水道的畅通,促进了津液输布的通畅。若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往往影响津液的输布,水液停滞,产生痰饮、水肿以及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瘿瘤、臌胀等病症。
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三焦的通利保证了诸多脏腑输布津液的道路通畅,于是津液才能升降出入,在体内正常地流注布散。若三焦水道不利,也会导致水液停聚,发为多种病症。
(三)津液的排泄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除此之外,呼气和粪便也将带走一些水分。因此,津液的排泄主要与肾、肺、脾的生理功能有关。
肾为水脏,肾气的蒸化作用,将脏腑代谢产生的下输到肾或膀胱的浊液分为清浊两个部分:清者重新吸收布散至全身,浊者则成为尿液,所以尿液的产生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功能。尿液贮存于膀胱,当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则在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下排出体外;而在贮存的过程中,尿液不会随时漏出,又有赖于肾气的固摄作用,所以尿液的排泄也依赖于肾气的推动激发功能。由此可见,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均依靠于肾气的蒸化等作用,肾在维持人体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若肾气的蒸化作用失常,则可引起尿少、尿闭、水肿等津液排泄障碍的病变。
肺气宣发,将津液外输于体表皮毛,津液在气的蒸腾激发作用下,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虽然汗液的排出有时较为明显,有时却不甚明显,但汗液的排出仍然是津液排泄的另一重要途径。中医学把汗孔称作“气门”,说明肺气宣发功能在津液排泄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肺在呼气时也会随之带走一些水液,也是津液排泄体外的一个途径。若肺气生理功能失常,宣发失司,则会出现汗液排泄的异常。
大肠排出粪便时,也随糟粕带走一些残余的水分,但正常情况下粪便中所含水液的量很少。若脾胃运化及肠道吸收失常,水谷中的精微与糟粕俱下,则粪便稀薄,不但不能吸收饮食水谷之精华,甚至连胃液、肠液也随之丢失,引起体内津液的损耗,发生伤津或脱液的病变。
【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津液是液态物质,有着较强的滋润作用。津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又有着丰富的濡养作用。滋润和濡养二者作用之间相辅相成,难以分割。不过,由于津的质地较清稀,其滋润作用较明显,而液的质地较浓稠,其濡养作用较明显。布散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毛肌肉,渗入体内的能濡养脏腑,输注于孔窍的能滋润鼻、目、口、耳等官窍,渗注骨、脊、脑的能充养骨髓、脊髓、脑髓,流入关节的能滋润骨节屈伸等等。如若津液不足,失去滋润与濡润的作用,则会使皮毛、肌肉、孔窍、关节、脏腑以及骨髓、脊髓、脑髓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脏腑组织的生理结构也可能遭到破坏。
(二)充养血脉津液入脉,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在营气的作用下,共同渗注于脉中,化生为血液,以循环全身发挥滋润、濡养作用。
津液还有调节血液浓度的作用。当血液浓度增高时,津液就渗入脉中稀释血液,并补充了血量。当机体的津液亏少时,血中之津液可以从脉中渗出脉外以补充津液。由于这种脉内外的津液互相渗透,机体因而可以根据生理病理变化来调节血液的浓度,保持了正常的血量,起到了滑利血脉的作用。由于津液和血液都是水谷精微所化生,二者之间又可以互相渗透转化,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气、血、津液均是人体内的基本精微物质,是产生一切功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组成均依赖脾胃化生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在脏腑功能活动和神的主导下,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气有推动、激发、固摄等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等作用。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因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一)气为血之帅
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1.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气直接参与并促进血液的生成。一是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血液的化生物质基础,是血液和组成成分。二是气化作用,气化是血液生成的原动力,可促进脾胃从饮食中摄取水谷精微,转化为血液。三是脏腑之气的直接参与,心肺将精微物质转化为血液,都离不开各有关脏腑的参与。因此,气的充盛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增强,血液充足;气的虚亏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易于导致血虚的病变。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变,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取得较好疗效,即是源于气能生血的理论。
2.气能行血 气能行血,是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的运行的原动力。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及肝气的疏泄调畅,《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说:“运血者,即是气。”因此,气的充盛,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血液的正常运行得以保证。反之,气的亏少则无力推动血行,或气机郁滞不通则不能推动血行,都能够产生血瘀的病变。
3.气能摄血 气能摄血,是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气能摄血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脾气充足,发挥统摄作用使血行脉中而不致逸出脉外,从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及其濡养功能的发挥。如若脾气虚弱,失去统摄,往往导致各种出血病变,临床上称为“气不摄血”或“脾不统血”。
气能生血、行血和摄血的三个方面体现了气对于血的统率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化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1.血能化气 血能养气,是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在人体各个部位中,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故血足则气旺。人体脏腑、肢节、九窍等任何部位,一旦失去血的供养,这些部位即可出现气虚衰少或气的功能丧失的病变。血虚的病人往往兼有气虚的表现,其道理即在于此。
2.血能载气 血能载气是指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血液虚少的病人,也就会出现气虚病变。而大失血的病人,气亦随之发生大量地丧失,往往导致气的涣散不收,漂浮无根的气脱病变,称为“气随血脱”。
血能养气与血能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血为气之母”。
【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相对而言,气属阳,津液属阴。气与津液的关系十分相似于气与血的关系,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固摄作用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及运动变化也离不开津液的滋润和运载。
(一)气能生津
气是津液生成主要物质和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饮食水谷经过脾胃运化、小肠分清别浊、大肠主津等一系列脏腑生理活动后,其中精微的液体部分被吸收,化生津液以输布全身。在津液生成的一系列气化过程中,诸多脏腑之气,尤其是脾胃之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脾胃等脏腑之气充盛,则化生津液的力量增强,人体津液充足。如若脾胃等脏腑之气虚亏,则化生津液力量减弱,导致津液不足的病变,治疗时往往采取补气生津的法则。(二)气能行津
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津液的输布、排泄等代谢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和升降出入的运动。津液由脾胃化生之后,经过脾、肺、肾及三焦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津液输布到全身各处,以发挥其生理作用。此后,通过代谢所产生的废液和人体多余的水分,都转化为汗、尿或水汽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输布转化及排泄的一系列过程都是通过气化来完成的。如若气虚,推动作用减弱,气化无力进行,或气机郁滞不畅,气化受阻,都可以引起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并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病理上称为“气不行水”,也可称为“气不化水”。临床上要消除这些病理产物及其产生的病理影响,常常将利水湿、化痰饮的方法与补气、行气法同时并用,所谓“治痰先治气”、“治湿兼理脾”,即是气能行津理论的具体应用。
(三)气能摄津
气的固摄作用可以防止体内津液无故地大量流失,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有节奏的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例如,卫气司汗孔开合,固摄肌腠,不使津液过多外泄;肾气固摄下窍,使膀胱正常贮尿,不使津液过多排泄等等,都是气对于津液发挥固摄作用的体现。如若气的虚亏,固摄力量减弱,则会出现诸如多汗、自汗、多尿、遗尿、小便失禁等病理现象,临床上往往采取补气方法以控制津液的过多外泄。
(四)津液化气
由饮食水谷化生的津液,通过脾脏的升清散精,上输于肺,再经肺之宣降,通调水道,下输于肾和膀胱。津液在输布过程中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以化生为气,并为气提供营养,以敷布于脏腑、组织、形体、官窍,促进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津液亏耗不足,也会引起气的衰少。
(五)津液载气
津液是气运行的载体之一。在血脉之外,气的运行必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也会使气漂浮失散而无所归,故说津能载气。因此,津液的丢失,必定导致气的损耗,例如暑热病证,不仅伤津耗液,而且气亦随汗液外泄,出现少气懒言、体倦乏力的气虚表现。而当大汗、大吐、大泻等津液大量丢失时,气亦随之大量外脱,称之为“气随津脱”。清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痰饮》也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因此,临床中在使用汗法、下法和吐法时,必须做到有所节制,中病即止,勿过多使用而导致变证。
由于津液是气的载体,气依附于津液得以运行,因而津液输布代谢正常,则气机调畅,谓之津行则气行。而当津液输布运行受到阻碍时,也往往会引起气机的郁滞不畅,谓之津停则气滞。“津停气滞”与前面所述“气不行水”的病理变化是互为因果的,二者之间互相影响,往往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因此临床中为了提高疗效,必须将利水药与行气药同时使用。
【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精、血、津液都是液态物质,与气相对而言,其性质均归属于阴。在生理上,精、血、津液三者之间存在着互相化生、互相补充的关系。病理上,三者之间也往往发生互相影响。这种一荣俱荣,一衰俱衰的关系集中地体现于“精血同源”和“津血同源”的理论之中。
(一)精血同源
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精与血的这种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精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先、后天之精分藏于脏腑之中,则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融入血液中,则化为血。如肝精、心精分别融入肝血和心血之中,则化为肝血和心血;脾精即脾运化吸收的水谷之精,其中的精专部分化为营气,清稀部分化为津液,营气与津液入脉化血;肾精在肝肾之气的推动作用下,入肝而化为血。先、后天之精充足,脏腑之精充盛,则全身血液充盈。
由于肾为藏精之脏,故肾精化血的意义更为重要。肾精化血,荣养头发,故称发为肾之外华,又为血之余。因此,肾精亏耗则出现血虚病证表现,同时也有头发枯槁脱落之候。
血液以后天水谷精微为主要生成来源,肾精赖后天水谷之精不断充养,血液也可化生为精,以不断补充和滋养肾之所藏,使肾精充实。故血液充盈则精足,血液虚少则精亏。肾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可化精,这种精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既可称为“精血同源”,也可称为“肝肾同源”。
(二)津血同源
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津液是血液化生的组成部分,中焦水谷化生的津液,在心肺作用下,进入脉中,与营气相合,变化为血。如《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其次,布散于肌肉、腠理等处的津液,也可以不断地渗入孙络,以化生和补充血液。如《灵枢·痈疽》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因此,当饮食水谷摄入不足,脾胃功能虚弱,或大汗、大吐、大泻,或严重烧烫伤时,脉外津液不足,不仅不能进入脉内以补充化生血液,脉内的津液成分反而渗出脉外,以图补充津液的亏耗,因此导致血液的亏少,以及血液浓稠,流行不畅的病变。此时不能再用放血或破血疗法,以防血液和津液的进一步耗伤,故《灵枢·营卫生会》说:“夺汗者无血。”
血液行于脉中,脉中津液可以渗出脉外而化为津液,以濡润脏腑组织和官窍,也可弥补脉外津液的不足,有利于津液的输布代谢。其中,津液可化为汗液排泄于外,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如若血液亏耗,尤其是在失血时,脉中血少,不能化为津液,反而需要脉外津液进入脉中,因而导致津液不足的病变。此时,不能对失血者再使用发汗的治疗方法,以防津液与血液进一步耗竭的恶性后果。故《灵枢·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伤寒论》中也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
总之,津液进入脉中,与营气结合,便化生血液;血液中的津液,与营气分离而渗出脉外,便化为津液。脉中脉外,有进有出,有分有合,就是津液与血液互相转化的生理病理基础。附:研究进展
1.关于精概念的研究近些年来,对精的概念内涵及其与气的关系有较多的讨论,提出:①在中医学中,精与气是相对等的独立概念,精不包涵气,气也不包涵精。在人体中,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获得的水谷精微相融合而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气由精化,是生命的维系。②中医学的精与古代哲学的精在概念上是有严格区别的。前者是有关人体生命的具体概念,源于古人对生殖之精的认识;后者是有关宇宙本原的抽象认识,源于“水地说”。③精藏于五脏的概念。五脏皆藏精,非独肾脏。由于肾藏先天之精和部分后天之精,故强调肾为藏精之脏,但不能否认其他脏腑也藏精。脏腑之精是化生脏腑之气的物质基础,脏腑之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
2.关于气概念的研究近十年来,对气的概念统一规范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明确强调气是物质概念。气是一个有质的基本物质,但是肉眼不易直接见到,因此这种无形之气不同于精、血、津液所具有很容易被察觉的形质.而只能看到气的运动变化所引起的种种生理病理现象,所以气的物质性易于被忽略。气是一种能够发挥功能作用的物质,而不指为功能活动,虽然气的表现形式不一,但基本含义只有一个,不能具有物质与功能的双重含义。
中医学从气的运动中来察觉气的存在,为突出气的运动性,有人追溯了“气机”一词的产生背景,认为其概念的产生受到宋元哲学思想影响和适应临床应用所需,故将“气机”也指为人体中运动不息的气,即人体中升降浮沉出入周转维系生命活动的气。
为了全面表述气的生理功能,有人引用了古代哲学“气分阴阳”的概念,将人体之气分为阴阳二气:具有推动、温煦、兴奋、升发等作用的部分称为阳气,具有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作用的部分称为阴气。阳气与阴气的作用对立统一、协调平衡,气的生理功能才能正常发挥,脏腑经络的功能才能正常进行。过于强调阳气的推动、温煦等作用,忽视阴气的宁静、凉润等作用,是“重阳”思想的反映,与阴阳平衡协调思想是相悖的。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其显示对人体生命观富有指导实践价值的特色有以下四个方面:①一元多体,人与天地相参。②气化变易,生命恒动,有气则生,无气则死。③体用不二,气之体与气之用不可分割。④强调整体,生克制化。
进一步而言,气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一方面促进免疫组织和免疫细胞的形成,发挥了调节免疫平衡,确保免疫功能稳定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与精、神的密切关系组成了维持生命系统代谢的精、气、神三大要素。精气神学说与现代生化代谢中物质一能量一信息自组织系统存在着特异的逻辑关系和有趣的理论重叠,精气神是生命体系维持其高度有序的涨落机制的终极基础。因此,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身之根本。3.关于气实质的研究近些年来,对气实质的研究范围很广,涉及哲学、分子生物学、物理学、免疫学等多个学科,取得一定成效,所获得数据和线索对揭示气的实质具有一定帮助。有代表性的研究有:
(1)气与“场”说有人认为气与近代物理学中量子场的概念有着惊人的相似,提出“作为万物本原的元气,就相当现代物理学中的统一场”,“元气是连续物质世界的本原,它以两种不同的形态存在,即弥散态和聚集态。弥散态是元气散而未聚,未成形质,无形无象、能量密度低的本然状态;聚集态则是元气聚而成形、有形有象、能量密度高的能量激发态或能量凝聚区”。人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超级系统,存在着控制整体行为的各种分系统。但其中任何一个系统都不足以代表人体的整体状态,而人体气(场)就处于统帅全局的最重要位置,是能代表人体整体状态的系统。人体气场是一类似于电磁场,但内涵更为广泛的无形的场。人体气场具有复杂结构。人体气场具有开放性、可变性、全息性与相关性、层次和级别性,意念的调控性、自然调控性、信息性等特性。
(2)气与“熵”说有人运用现代科学熵理论对中医学中的“气”进行了阐述。认为人体系统中,气是物质、能量、信息三个量综合运动的概括,中医将“气”升华到了与生命互为转化的高度,气是生命的本质。中医对气的认识方法上,体现了取象运数的特点,“即将动态属性、功能关系、行为方式相同相近或相互感应的‘象’归为同类,按照这个原则,可以类推世界万物”,“运数之‘数’,实质上就是‘象’,它并不偏向定量,而是偏向定性”。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是熵流代谢过程,气机调畅意味着人体处于低熵有序的健康状态,气是信息的载体,共有传递、保存、交换的性能,信息也可给以量的规定,从熵理论发展而来的信息论指明“信息就是负熵”。因此,以熵理论解释气的结构生理是必要的。熵涵括了气的功能与物质性,熵理论与气的关系探讨为中医学气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3)气与生物能有人从近代基础医学理论和中药药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气的实质与近代生物能学有关内容的联系,认为气与三磷腺苷(ATP)的前体物质都是食物和空气(氧),具有共性的物质基础;中医学对气的功能的认识与ATP的生物功能内涵有许多共同之处;气或ATP生物能都具有专一性。有人将中医学气理论与人体的线粒体的能量代谢相比较,提出人体的气与人体的线粒体有许多密切关系,线粒体可能为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 经络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循行分布规律、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联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医家高度重视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早在《内经》中就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后人更有“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之说。 
第一节 概述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道,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脉的“经”,有路径、途径之意,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脉的“络”,有联络、网络之意,是经脉的分支。经脉多深而不见,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多浮而常见,行于体表较浅部位;经脉较粗大,络脉较细小;经脉以纵行为主,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实际上,经脉虽然多“伏行于分肉之间”,也常显露于体表;络脉虽有“浮而常见”者,而更多的则是分布于脏腑组织之中,难以见到,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的“阴络伤则血内溢”中的“阴络”即是。此外,经脉也有横行者,如带脉;络脉呈网络状,纵横交错,必然也有纵行者。因此,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当以“经为主干,络为分支”为准则。
【经络学说的形成】
一般认为《内经》成书前的漫长岁月,是经络学说的萌芽阶段。《内经》奠定了经络学说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该书162篇中,论述经络的达20多篇,书中系统阐述了十二经脉及其与相应脏腑的“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及气血运行“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状况;十二经脉异常时所出现的病候。对络脉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均有详细记载。还有160个穴位的研究,确定“骨度”为取穴标准,并对特殊穴位如井、荥、输、经、合和原穴、背俞穴等均较详尽。此外,还探讨了经络气血运行与自然界的通应关系等。
经络学说是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古人在对以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保健或治疗时所出现的经络现象的观察过程中,在对病理情况下所出现的经络病症的观察过程中,以及在对针刺主治作用的观察归纳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依据当时的解剖知识,加之古代哲学的渗透影响,逐渐上升为理论,从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在劳动或生活中发现身上某个部位被石块刺伤或火灼伤,而其他一些部位的病痛有时会随之减轻和消除,这样反复不断地体验,逐渐意识到用石刺、火灼可以治病,这可能就是针灸疗法的起源。最原始的针具是砭石,随后又出现了骨针、石针等。到了殷商时期,开始有了金属制的针。毫针深入机体组织能引起酸、麻、胀、重、寒、热等特殊的感觉,有时还会出现沿一定线路传导的现象。这种现象《内经》称为“气至”,即“得气”,现代称为“针感”或 “经络感传”。除针刺外,艾灸、按摩等亦可引发“经络感传”的出现。《内经》及后世一些医书中,就有不少关于经络感传的记载。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说的“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经络感传现象的写照。而且,古人还观察到,针刺后能否出现“气至”的经络现象,与疗效好坏直接相关。《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古人通过长期对经络现象和医疗实践的反复观察及归纳总结,才得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循行线路的概念。帛书中,只有脉的线路,而无穴位的记载,是经络学说始源于对感传现象观察的最好佐证。
此外,古人在导引行气时的自我体悟,也有助于经络概念的形成。如战国初期文物《行气玉佩铭》中就记述了气功导引时气在经络中蓄积并上下运行的情况。在病变时,也会循经出现一些症状体征。《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如内脏有病,在体表循经部位出现症状体征。如肝病可见两胁或少腹痛;心病可表现为胸前区及背部疼痛,并沿手少阴心经循行线路放射至手小指;胃病在足三里有痛觉异常等。这些循经病理现象的反复出现,更加深了循经感传的经络线路概念,并为“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经络理论奠定了基础。
经络学说的建立,还与对穴位主治功用的归纳有关。古人偶然发现刺激某一部位后某些病痛得到减轻或消失,形成穴位概念。随着“穴位”主治作用被重复证实,穴位越来越多,发现某些具有相同或近似效果的穴位往往聚集成线,由“点”到“线”,便形成了经络的循行路线。当然,“穴位”的界定和经络学说的形成,也离不开当时的解剖和生理知识。
经络学说的形成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和指导。如十二经脉分手足三阴三阳,奇经八脉中的阴阳维脉、阴阳跷脉,络脉中的阴络、阳络;阴经行内,阳经行外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属关系;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开合枢”理论;经穴的命名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等等,都有阴阳五行理论贯穿其中。
经络学说自《内经》以后,日趋成熟。《难经》更加丰富了经络学说的内容。东汉张机著《伤寒杂病论》,创立了伤寒病的六经辨证纲领。晋代皇甫谧编著的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记载各经穴位349个,唐代甄权对古代《明堂图》进行修订,并以彩线标记之。宋代王惟一主持铸造经络穴位模型“铜人”两具,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元代滑寿编著《十四经发挥》,明确论述了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气血运行的关系,首次提出“十四经”的命名,明代李时珍对古代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写成《奇经八脉考》,杨继洲撰成《针灸大成》等,经络学说体系得到充实和发展。【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其中以经脉为主体(表4-1)。
(一)经脉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又称“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有表里关系。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分支,分别起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用。十二经别虽然是十二经脉的最大分支,与十二经脉有别,但也属于经脉的范畴。奇经八脉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奇经八脉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中气血的作用。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不属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二)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别络,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十五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即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各有一支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其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所没有到达的部位,以补正经之不足,还有统领一身阴阳诸络的作用。
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属络脉的再分支,分布全身,难以计数。孙络在人体内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
浮络,是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其分布广泛,没有定位,起着沟通经脉,输达肌表的作用。
(三)连属部分
经络系统的组成中,还包含了其连属部分。经络对内连属各个脏腑,对外连于筋肉、皮肤而称为经筋和皮部。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为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具有连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部位的反映区,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把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 
第二节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又分别隶属于一脏或一腑,因此,十二经脉的名称各不相同。
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都是据其分布于手足内外、所属脏腑的名称和阴阳属性而命名的。行于上肢的经脉,称“手经”;行于下肢的经脉,称“足经”。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阴经隶属于脏,阳经隶属于腑。按照阴阳的三分法,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厥阴、少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少阳、太阳。胸中三脏,肺为太阴,心包为厥阴,心为少阴,其经脉皆行于上肢,故肺经称为手太阴经,心包经称为手厥阴经,心经称为手少阴经,并依次分布于上肢内侧的前、中、后线;与此三脏相表里的大肠、三焦和小肠,则分属阳明、少阳和太阳,其经脉分别称为手阳明经、手少阳经和手太阳经,并依次分布于上肢外侧的前、中、后线。腹中三脏,脾为太阴、肝为厥阴,肾为少阴,其经脉皆行于下肢,故分别称为足太阴经、足厥阴经和足少阴经,并依次分布于下肢内侧的前、中、后线(在小腿下半部,足厥阴经在前缘,足太阴经在中线);与此三脏相表里的胃、胆和膀胱,则分属阳明、少阳和太阳,其经脉分别称为足阳明经、足少阳经和足太阳经,依次分布于下肢外侧的前、中、后线(表4-2)。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在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叉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和相互交接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其大致情况如下: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也就是说,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与手三阳经交会;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与足三阳经相交会;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与足三阴经交会;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和胸部,在胸部内脏与手三阴经交会。如此,手经交于手,足经交于足,阳经交于头,阴经交于胸腹内脏,十二经脉就构成了“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的循环径路(图4--1)。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按照一定的循行走向,相互联系,有三种交接方式。
1.互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共六对,都在四肢末端交接。其中相为表里的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在上肢末端(手指),相为表里的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交接在下肢末端(足趾)。如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在小指端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端交接,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交接,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交接。
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有三对,都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翼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
3.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足、手阴经,又称“异名经”,也有三对,交接部位皆在胸部内脏。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内的分布基本上是纵行的。除足阳明胃经外,阴经均行于四肢内侧或躯干的胸腹面,阳经均行于四肢外侧或躯干的背面。手经主要行于上肢;足经主要行于下肢。十二经脉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如下(图4-1)。
1.头面部的分布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手足六阳经均行经头面部,故《难经·四十七难》说:“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诸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特点是:阳明经主要行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主要行于侧头部;手太阳经主要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和头后部。诸阴经并非尽如《难经·四十七难》所言“皆至颈、胸中而还”,其中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均上达目系,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足少阴肾经上抵舌根,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均行达头面之深部或巅顶。2.四肢部的分布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特点是: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下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表4-2)
3.躯干部的分布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特点是: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于腋下,手三阳经行于肩部和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胸面。循行于腹胸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循行于躯干胸腹面、背面及头面、四肢,均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每侧十二条。左右两侧经脉除特殊情况外(如手阳明大肠经在头面部走向对侧),一般不走向对侧。相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在体内与脏腑相互属络,在四肢则行于内外相对应的部位,并在手足末端相交接。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与三阳经,通过各自的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如《素问·血气形志》说:“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表4-3)。
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均循行分布于四肢内外相对应的位置上(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交叉变换前后位置),并各自属络于相为表里的脏或腑,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如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等。如此则既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又促进了相为表里的脏与腑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协调和配合。表里两经及其属络的脏腑之间在病理上也可互相影响,如肺经受邪影响大肠腑气不通而便秘,心火亢盛循经下移小肠而见尿痛尿赤等。治疗时,可根据表里经的经气互相沟通的原理,交叉使用相为表里的两经腧穴。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它们首尾相贯、依次衔接,因而脉中气血的运行也是循经脉依次传注的。由于全身气血皆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化生,故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从起于中焦的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注各经,最后传至足厥阴肝经,复再回到手太阴肺经,从而首尾相贯,如环无端(表4-4)。
上述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十二经脉气血大循环的主要规律。气血在体内除了循十二经脉流注外,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运行往复。如营气行脉中,按十二经脉走向,按时循经运行;卫气行脉外,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环周运行;经别中的气血着重于表里经内部的循行;络脉中的气血着重于体表的弥漫布散;奇经八脉以蓄溢方式调节气血的运行等。它们之间既有体系之间大小主次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共同组成了一个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完整的气血循环流注系统。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一)手太阴肺经(图4-2)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从肺系(与肺相连的气管、支气管及喉咙等)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图4-3)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部行于上肢伸侧(外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人缺盆(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肠。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人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交于足阳明胃经。
(三)足阳明胃经(图4-4)
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出而挟口两旁,环绕口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分支:从颌下缘(大迎穴)分出,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气冲穴)。
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沿大腿之前侧下行,至膝膑,向下沿胫骨前缘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分支: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分支:从足背(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四)足太阴脾经(图4-5)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至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中,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五)手少阴心经(图4-6)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心与其他脏腑相连的脉络),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目与脑相连的脉络)。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图4-6),沿手背尺侧上腕部,循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交肩上后入大椎穴,再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小肠。
(六)手太阳小肠经(图4-7)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沿食道下行,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
分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目眶下,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图4-8)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处的头侧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出,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后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脊柱正中旁开1.5寸)下行,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膂),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
分支: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脊柱正中旁开3寸)下行至髀枢(髋关节,当环跳穴处),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八)足少阴肾经(图4-9)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窝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入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图4-10)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
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图4-11)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分开上行到项部,沿耳后(翳风穴),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支相交,至目外眦(瞳子髎穴),交于足少阳胆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图4-12)
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额角(颔厌穴),再向下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分开前行入缺盆。
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翳风穴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过听宫穴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下颌部的大迎穴处,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复行至目眶下,再向下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经颈前人迎穴旁,与前脉会合于缺盆。然后下行进入胸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髋关节(环跳穴)处。
直行者: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胁,下行至髋关节(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绝骨穴),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
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图4-13)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颊里,环绕口唇的里边。
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奇经是与正经相对而言的,由于其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属络联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有异于十二正经,故曰“奇经”。又因其数有八,故曰“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之外的重要经脉,在经络系统中发挥着统率、联系、调节等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不但与十二经脉交叉相接,加强十二经脉间的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在循行分布上的不足,而且对十二经脉的联系还起到分类组合的作用。如督脉与手足六阳经交会于大椎而称“阳脉之海”;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穴,而足三阴又接手三阴经,故任脉因联系手足六阴经而称“阴脉之海”;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阳维脉维络诸阳,联络所有阳经而与督脉相合,阴维脉维络诸阴,联络所有阴经而与任脉相会;阳跷、阴跷脉左右成对,有“分主一身左右阴阳”之说。
(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奇经八脉虽然除任、督外不参与十四经气血循环,但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当十二经脉气血满溢时,就会流入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奇经中所涵蓄的气血则溢出给予补充,以保持十二经脉气血的相对恒定状态,有利于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的涵蓄和调节是双向性的,既能蓄入也能溢出。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虽然不似十二经脉那样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但它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等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如督脉的“入颅络脑”、“行脊中”以及“属肾”;任、督、冲三脉,同起于胞中,相互交通等。
【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与十二正经相比,其循行分布不似十二经脉之有特定规律,但也有它自己的特点。八脉中,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任脉行于人体前正中线;冲脉行腹部、下肢及脊柱前;带脉横行腰部;阳跷脉行于下肢外侧、腹部、胸后及肩、头部;阴跷脉行于下肢内侧、腹胸及头目;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部和颈部。其中除带脉外,均自下而上行,上肢没有奇经的分布,对内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但与脑、女子胞等联系较为密切。
(一)督脉
1.循行部位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
分支:从小腹内分出,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再向上到两眼下部的中央(图4-14)。
2.基本功能“督”,有总督、督管、统率之意。督脉的主要功能为:
(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如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会于大椎;与足太阳会于百会、脑户等;与阳维脉会于风府、哑门。所以督脉与各阳经都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
(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督脉行脊里,入络于脑,与脑、髓有密切联系。《素问·骨空论》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难经·二十九难》说:“督之为病,脊强而厥。”“脊强”和“厥”是脊髓和脑的病变,皆归督脉,与督脉的循行过脊络脑有关。督脉又“属肾”,故与肾也有密切关系。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所以历代医家多认为精冷不孕等生殖系统疾患与督脉有关,常以补督脉之法治之。(二)任脉
1.循行部位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分支:由胞中别出,与冲脉相并,行于脊柱前(图4-15)。
2.基本功能“任”,有担任、妊养之意。任脉的主要功能为:
(1)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循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如任脉与足三阴会于中极、关元;与足厥阴会于曲骨;与足太阴会于下脘;与手太阴会于上脘;与阴维脉会于廉泉、天突等。能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
(2)任主胞胎《太平圣惠方·卷一》说:“夫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养之本。”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养、生殖功能有关。
(三)冲脉
1.循行部位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从少腹输注于肾下,浅出气街,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
分支: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趾。
分支:从胞中分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图4-16)。
2.基本功能“冲”,有要冲之意。冲脉的主要功能为:
(1)调节十二经气血冲脉循经上至头,下至足,后行于背,前布于胸腹,可谓贯穿全身,分布广泛,为一身气血之要冲,故能“通受十二经气血”。且上行者,行于脊内渗诸阳;下行者,行于下肢渗诸阴,能容纳和调节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之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灵枢·动输》)和“五脏六腑之海”(《灵枢·逆顺肥瘦》)之称。
(2)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女子月经来潮及孕育功能,皆以血为基础,冲脉起于胞中,分布广泛,为“十二经脉之海”,又为“血海”(《灵枢·海论》),因此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娠与冲脉盛衰密切相关。只有当冲、任脉气血旺盛时,其血才能下注于胞中,或泻出为月经,或妊娠时以养胚胎,若冲、任脉气血不足或通行不利,则会发生月经不调、绝经或不孕。
(四)带脉
1,循行部位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环行于腰腹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髂骨上缘斜行到少腹(图4-17)。
2.基本功能 “带”,有束带之意,指带脉循行,绕身一周,“束带而前垂”的特点。带脉的功能为:
(1)约束纵行诸经十二正经与奇经中的其余七脉均为上下纵行,唯有带脉环腰一周,有总束诸脉的功能。如《太平圣惠方·辨奇经八脉法》说:“夫带者,言束也,言总束诸脉,使得调柔也。”说明带脉约束纵行经脉,以调节脉气,使之通畅。
(2)主司妇女带下 因带脉亏虚,不能约束经脉,多见妇女带下量多,腰酸无力等症。故《傅青主女科》曰:“夫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
(五)阴跷脉和阳跷脉
1.循行部位阴跷脉起于内踝下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沿内踝后直上小腿、大腿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图4-18)。
阳跷脉起于外踝下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小腿、大腿外侧,再向上经腹、胸侧面与肩部,由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于项后(图4-19)。2.基本功能“跷”,有轻健跷捷的含义。跷脉的功能为:
(1)主司下肢运动《太平圣惠方·辨奇经八脉法》说:“夫跷脉者,捷疾也,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动作之所由也,故曰跷脉也。”跷脉,起于足踝下,从下肢内、外侧分别上行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和调节肢体肌肉运动的功能,主要使下肢运动灵活跷捷。
(2)司眼睑开合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灵枢·寒热病》曰:“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所以阴阳跷脉有司眼睑开合的功能,跷脉有病则目不合。
(六)阴维脉和阳维脉
1.循行部位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图4-20)。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图4-21)。
2.基本功能“维”,有维系、维络之意。维脉的主要功能是维系全身经脉。《难经集注· 二十八难》说:“阳维者,维络诸阳,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者,维络诸阴,起于诸阴交也。”由于阴维脉在循行过程中与足三阴经相交会,并最后合于任脉;阳维脉在循行过程中与手足三阳经相交,并最后合于督脉。因此,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 
第四节 经络的基本功能和经络学说应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
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系统,具有沟通联系、感应传导及运输、调节等基本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人体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之间的相互联系,脏腑、形体、官窍各种功能的协调统一,主要是依赖经络的沟通联系作用实现的。经络在人体内所发挥的沟通联系作用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是空间立体网络结构,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内在脏腑与外周体表肢节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十二经脉的沟通作用来实现的。《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十二经脉中,手之三阴三阳经脉,循行于上肢内外侧,足之三阴三阳经脉,循行于下肢内外侧。每条经脉对内与脏腑发生特定的属络关系,对外联络筋肉、关节和皮肤,即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外周体表的筋肉、皮肤组织及肢节等,通过十二经脉的内属外连而与内在脏腑相互沟通。
2.加强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在循行分布过程中,又经过口眼耳鼻舌及二阴等官窍。使得内在脏腑通过经络与官窍相互沟通而成为一个整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便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的官窍。
3.加强脏腑之间的联系 脏腑之间的联系,也与经络的沟通联系密切相关。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属络一脏和一腑,这是脏腑相合理论的主要结构基础。如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等。某些经脉除属络特定内脏外,还联系多个脏腑。如足少阴肾经,不但属肾络膀胱,还贯肝,入肺,络心,注胸中接心包;足厥阴肝经,除属肝络胆外,还挟胃、注肺中等。也有多条经脉同入一脏的情况,如手太阴经属肺,手阳明经络肺,足厥阴经注肺,足少阴经入肺,手少阴经过肺等。此外,还有经别补正经之不足,如足阳明、足少阳及足太阳的经别都通过心。这样,就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多种联系。
4.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经络系统各部分之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规律,除了依次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外,还有许多交叉和交会。如手足六条阳经与督脉会于大椎,手少阴经与足厥阴经皆连目系,手足少阳经与手太阳经在目外眦和耳中交会,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经的支脉在面部相合等。十二经脉之中,无论表里经、同名经和异名经之间,都存在着经脉相互贯通,内部气血相互交流的关系,尤以表里经更为突出。十二经脉中六阴经和六阳经之间存在着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凡相表里的经脉,在内者属于脏则络于腑,属于腑则络于脏;在外者必在上、下肢端互相交接沟通。加上十二经别、十二经的别络从内外加强了表里经之间的联系,使得表里经在不同层次上都能充分融洽交流,为脏腑表里相合理论奠定了结构基础。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之间也是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的。如足厥阴肝经在头顶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交会于百会穴,足少阳胆经与阳跷脉会于项后;手足太阳经与足阳明经及阴阳跷脉会合于目内眦;足三阴经与阴维脉、冲脉均会于任脉;冲脉从气街起与足少阴经相并而上行;冲脉与任脉并于胸中,后通于督脉、任、督二脉又通会于十二经等。奇经八脉除与十二经脉多处交叉相联外,其本身也自有联系。如阴维、冲脉会于任脉,冲脉与任脉并于胸中,又向后与督脉通等,都体现出奇经间的关连。再如阳维脉与督脉会于风府穴;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等,其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二)运输渗灌作用
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而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形体官窍及经络自身的作用。《灵枢·脉度》说:“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正是由于经脉的运输渗灌作用,才能使气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而脏腑腠理在气血的不断循环灌注濡养下,生理功能能得以正常发挥,则机体强健,自能抵御外邪的侵袭。
(三)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及传导针灸或其他刺激等各种信息的作用。如对经穴刺激引起的感应及传导,通常称为“得气”,即局部有酸、麻、胀的感觉及沿经脉走向传导,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体现。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是通过运行于经络之中的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作用而实现的。经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经络者,具有感受、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作用(是一身之气的中介作用的体现)。通过经气对信息的感受和负载作用,各种治疗刺激及信息可以随经气到达病所,起到调整疾病虚实的作用。故《灵枢·九针十二原》强调:“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机体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生命信息的发出、交换和传递。这就必须依赖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进行生命信息的传递,沟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经络循行分布于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通上达下,出表入里,犹如机体的信息传导网络,不但能感受信息,而且能按信息的性质、特点、量度进行传导,分别将信息运载至有关的脏腑形体官窍,反映和调节其功能状态。这种信息传导既可以发生在各脏腑形体官窍之间,交换、协调人体生命活动的每个进程,又可以发生于体表与内脏之间。如果肌表受到外界某种刺激(针刺、按摩等),这些信息就会由经络中的经气感受和负载,沿经络传送至内脏,根据信息的性质和强度的不同,而产生或补或泻的作用。内脏功能活动或病理变化的信息,亦可由经络中的经气感受,并沿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传达于体表,反映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这是“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主要生理基础。
(四)调节作用
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的感受和负载信息的作用,对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持阴阳动态平衡状态。《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经络的调节作用,可促使人体功能活动恢复平衡协调。实验证明,针刺有关经脉穴位,可以对脏腑功能产生调整作用,而且在病理情况下尤为明显。如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可调节胃的蠕动与分泌功能。当胃的功能低下时给予轻刺激,可使胃的收缩加强,胃液浓度增加;当胃处于亢奋状态时给予重刺激,则可引起抑制性效应。又如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既可使心动加速,在某些情况下,又可抑制心动,故该穴在临床上既可治心动过缓,又可治心动过速。可见,经络的调节作用可表现出“适应原样效应”,即原来亢奋的,可通过它的调节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又可通过它的调节而使之兴奋。这是一种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在针灸、推拿等疗法中具有重要意义。
【经络学说的应用】
经络学说不仅可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而且在阐释疾病病理变化,指导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一)阐释病理变化
经络的功能正常,则联系调节、感应传导等功能正常,能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起着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但在病理状态下,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
1.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由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布于肌表,因此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次向里传变而波及脏腑。《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指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途径。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因肺合皮毛,表邪不解,久之则内传于肺,出现咳嗽、胸闷、胸痛等症状。肺经和大肠经相互络属,故而又可伴有腹痛、腹泻或大便燥结等大肠病变。 2.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由于内在脏腑与外在形体、官窍之间,通过经络密切相连,故脏腑病变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反映于外。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临床上可用经络学说阐释五脏六腑病变所出现的体表特定部位或相应官窍的症状和体征,并可用“以表知里”的思维方法诊察疾病。如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抵小腹,布胁肋,上连目系,故肝气郁结可见两胁及少腹痛,肝火上炎易见两目红赤,肝经湿热多见阴部湿疹瘙痒等。又如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故胃肠积热可见齿龈肿痛;足少阳胆经入耳中,故胆火上扰可致耳暴鸣或暴聋;手少阴心经之别络上达于舌,故心火上炎可见舌尖碎痛或口舌生疮;足少阴肾经别人足跟中,故肾精亏虚可见足跟部绵绵作痛。
3.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脏腑病变的相互传变,亦可用经络理论来解释。由于脏腑之间有经脉相互联系,所以一脏腑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传到另一脏腑。如足厥阴肝经属肝,挟胃,故肝病可以影响到胃,又“注肺中”,所以肝火又可犯肺;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所以肾水泛滥,可以“凌心”、“射肺”;足太阴脾经“注心中”,脾失健运则心血不充。再如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故心热可移于小肠而致小便黄赤甚则尿血。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故肝气郁结或上逆,可致胆汁排泄障碍,逆于上而口苦,甚至溢于肌肤而为黄疸。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经络循行起止有一定的部位,并属络相应脏腑,内脏的疾病可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的形体部位。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和所属络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各种临床表现,可推断疾病发生在何经、何脏、何腑,并且可根据症状的性质和先后次序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及发展趋势。1.循经诊断循经诊断,即根据疾病表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经络循行分布部位及其属络脏腑进行诊断。例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为肺病表现;在胸前“虚里”处疼痛,痛连左手臂及小指,则应考虑真心痛等心脏疾病。有些脏腑经络的疾病反映在经络循行部位时并没有像上述那样有明显的征象,需要医生切、按、触摸,甚至要借助多种仪器才能检测出其异常反应。如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患者在经络循行通路上,或经气聚结的某些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有条索状、结节状反应物,或局部皮肤的色泽、形态、温度等等发生变化。根据这些病理反应,可辅助病证的诊断。如中府穴压痛或肺俞穴出现梭状或条索状结节,可以显示肺脏的疾病;阑尾穴明显压痛,多为肠痈;脾俞穴有异常变化,多为脾胃病变;横骨压痛,多反映月经不调或遗精。有的压痛还与疾病的证型有关。如阳明经头痛在阳白穴压痛,太阳经头痛在天柱穴压痛;高血压性头痛在期门穴压痛者多为肝火上炎,在京门穴压痛者多为肾阴亏损。此外,还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足太阳膀胱经的背腧穴的阳性反应均与相应脏腑的病变呈对应关系。
2.分经诊断分经诊断,即根据病变所在部位,详细区分疾病所属经脉进行诊断。如头痛: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则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及项部,多为太阳经病变;痛在巅顶,主要与厥阴经有关。又如牙痛:上牙痛,病在足阳明胃经;下牙痛,病在手阳明大肠经。此外,《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也是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
经络学说在疾病诊断中还有多方面的应用,如络脉诊察,观察小儿指纹、耳壳视诊等,均以经络学说为其理论基础。《灵枢·经脉》说:“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说明通过经络诊察,还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性质。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经络学说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是针灸、推拿及药物疗法的理论基础。
1.指导针灸推拿治疗针灸、推拿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常用治病及保健方法。经络能够通行气血,沟通上下内外,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感应传导信息,协调阴阳,同时又是病邪入侵和疾病传变的通道。利用经络的这些特性,用针灸、推拿等多种方式刺激腧穴,以达到调理经络气血及脏腑功能,扶正驱邪的治疗目的。腧穴是经络气血转输交会之处,又是病邪侵入脏腑经络的门户,所以刺激特定腧穴,通过经气的传导作用和脏腑的反应来调整人体气血和脏腑功能,可恢复体内阴阳的相对协调平衡。由于经络在人体分布上呈密切联系的网状结构,因而针灸推拿在治疗学中也呈整体性调节的特点,即刺激腧穴可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正常或异常功能产生影响。例如在针刺麻醉产生镇痛效应时,还对有关系统的功能实施多方面的调节,因而手术中干扰减少,血压、脉搏维持稳定,同时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轻,合并症少,恢复加快。因此,针灸的调节作用大多不是直接针对致病因子或病变组织,而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失衡的经络气血和脏腑功能而实现的,是一种既可纠正异常的功能状态,又不会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的治疗方式。
针灸处方中的配穴原则,也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的。经络是按一定部位循行分布的,所以取穴的基本原则是“循经所过,主治所及”。又由于经络循行有交叉纵横、错综分布的现象,所以又有变通的取穴原则。常用的循经取穴、十二经表里配穴、输募配穴、阴阳配穴以及某些特定的配穴法,都以经络的循行为依据。
此外,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针刺麻醉,以及电针、耳针、头针、穴位注射、穴位结扎、穴位埋线等等治疗方法,同样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疗法的发展和应用,又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经络学说。
2.指导药物治疗 中药口服和外用治疗,是以经络为通道,以气血为载体,通过经络的传输,到达病所而发挥治疗作用的。
药物的四气五味理论,与经络学说的关系十分密切。经络的十二经脉病候,按经脉、脏腑对病证的寒热虚实做了提示性的归纳,对后世按脏腑经络辨证论治,应用药物的四气五味理论,针对病证遣药有很大启发作用。 
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其融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于一体,既作为研究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研究人类体质与疾病、健康关系的新的分支学科。
【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在生理上表现为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可理解为物种特性、生活习性、心理倾向性决定发病差异性。
(二)体质的构成
健康,就是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精神心理方面的最佳结合状态,正如张介宾《类经·藏象类》说:“形神俱备,乃为全体。”神由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在,形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所舍之处;反过来,神是形的功能表现和主宰,神作用于形,对人体生命具有主导作用,能协调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因此,形壮则神旺,形衰则神衰。中医学人体生命整体观之体质概念,包括了形、神两方面内涵,形态结构决定相应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而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必然反作用于形态结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维系着人体生命活动。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形态结构特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方面。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一般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来判断,是反映体质的标志之一。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是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中医观察体型,主要观察形体之肥瘦长短,皮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的差异等。其中尤以肥瘦最有代表性,如《灵枢·逆顺肥瘦》及《灵枢·卫气失常》即以体型将人分为肥人与瘦人,肥胖体质又以其形态特征等划分为膏型、脂型和肉型。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则进一步将体型与发病相联系,提出了“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的著名观点。
2.生理功能的差异性人体的生理功能是其内部形态结构完整性、协调性的反映,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功能的体现,存在差异性,反映了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包括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生殖、感觉运动、精神意识思维等方面。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情况,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或偏于兴奋,或偏于抑制的基本状态等,都反映了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生理功能状态。诸如心率、心律、面色、唇色、脉象、舌象、呼吸状况、语言的高低、食欲、口味、体温、对寒热的喜恶、二便情况、性功能、生殖功能、女子月经情况、形体的动态及活动能力、睡眠状况、视听觉、触嗅觉、耐痛的程度、皮肤肌肉的弹性、须发的多少和光泽等,莫不如是。
3.心理特征的差异性心理,亦指心理过程,是指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感觉、知觉、情感、记忆、思维、性格、能力等的总称,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中医整体观认为,特定的形态结构决定特定的心理倾向,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言具有“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等形态特征的土型之人,多表现为“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等心理特征;脏腑学说认为脏腑的功能活动,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由于人体脏腑精气及其功能各有所别,故个体所表现的情志活动也有差异,如有的人善怒,有的人善悲,有的人胆怯等。人的心理特征不仅与形态、功能有关,而且与不同个体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即便为同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者,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心理特征,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每一种类型的形构功能有五种不同的心理倾向,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形构特征的人共有二十五种心理类型。因此,一定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是心理特征产生的基础,使个体容易表现出某种心理特征,而心理特征在长期的显现中,又影响着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征。可见,在体质构成因素中,形构、功能、心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是体质概念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人格、气质、性格等的差异。人格是指个体独特的,持久的心理或行为特征,常决定整个心理面貌,其包括三个方面:一为人格倾向,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动力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二为心理特征,主要指能力、气质、性格等。三是心理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感受与自我控制等。可见,人格是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一种多水平、多层次的完整系统,它们彼此紧密联系并相互影响。其中,与中医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气质与性格等。
气质有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和中医学的气质之分。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和灵活性等动态性的人格心理特征。既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思维的灵活程度、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情绪状态的稳定性、情绪变化的幅度及心理活动的内倾性和外倾性方面,也表现在行为动作和言语的速度与灵活性方面,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与遗传有关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内部心理气候。中医学的气质,又称气禀、气性、禀性等,是指个体出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生理的成熟逐渐发展起来的心理特征。故张载在《正蒙·诚明》中指出:“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包括性格、态度、智慧及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和现代神经生理学中的某些内容。是个体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概括和反映了不同个体心理、行为特征方面的差异,与现代心理学中人格的概念更为接近。
性格在现代心理学中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如骄傲与谦虚、勤劳与懒惰、勇敢与怯懦、热情与冷漠、诚恳与虚伪、镇定与慌乱、自律与散漫、理智与冲动、细心与粗心、空想与理想、创造与模仿、坚持己见与见异思迁等,是人格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鲜明的心理成分,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是一个人的遗传、生长发育、环境影响、学习教育、自我锻炼、身心健康等多种先天生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天遗传因素是前提和基础,但是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培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和自我锻炼。
与体质的概念内涵密切相关的还有“素质”一词。所谓素质,在现代生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属于体质的范畴。但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素质概念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素质当指人体在某些方面的本质特征,诸如身体素质(包括形态和功能)、心理素质等。体质是机体所具有的各种特性的总和,而人体是形神统一的整体,所以,体质即是特定身体素质和相关心理素质的综合。身体素质是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本质特征,它概括了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生命活动或形体运动中的反映,与人的体格、体型、功能、神经、心理等均有密切的关系。人体功能在形体运动中反映出来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概括了人体心理上的本质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身体的素质,人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态度、个性、性格、意志等均称为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产生的基础,心理素质在长期的显现中又影响着身体素质,二者的关系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产生互动作用。可见,素质在中医学中是对体质概念更深刻、更简明的表述。
(三)体质的标志
体质的标志,通过体质的构成内容来体现。因此,当评价一个人的体质状况时,应从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心理特征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体质的评价指标
(1)身体的形态结构状况,包括体表形态、体格、体型、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协调性。
(2)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功能。
(3)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协调性及走、跳、跑、投、攀越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4)心理的发育水平,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意志等方面。
(5)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各种精神心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病因、疾病损害的抵抗、调控能力、修复能力。
2.理想健康体质的标志理想体质是指人体在充分发挥遗传潜力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积极培育,使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即形神统一的状态。形神统一是健康的标志,因此,中医学常常将理想体质的标志融于健康的标志之中,理想体质的标志也反映了健康的标志。其具体标志主要是:(1)身体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体重适当。
(2)面色红润,双目有神,须发润泽,肌肉皮肤有弹性。
(3)声音洪亮有力,牙齿清洁坚固,双耳聪敏,脉象和缓均匀,睡眠良好,二便正常。
(4)动作灵活,有较强的运动与劳动等身体活动能力。
(5)精力充沛,情绪乐观,感觉灵敏,意志坚强。
(6)处事态度积极、镇定、有主见,富有理性和创造性。
(7)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有较强的抗干扰、抗不良刺激和抗病的能力。
【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关于体质,在中医学史上有过几种不同的用词。在《内经》中常用“形”、“质”等以表体质之义,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的“五形之人”,唐、宋以后又有“禀质”、“气质”,“赋禀”之说,明代张介宾以“禀赋”、“气质”而论的同时,较早运用“体质”一词,其他医家尚有“气体”、“形质”等提法,自清代叶桂、华岫云始直称“体质”,自此,人们渐接受“体质”一词并广泛使用。
早在《内经》中就明确指出刚柔、强弱、高低、阴阳、肥瘦等显著的个体差异,明确指出体质与脏腑的形态结构、气血盈亏有密切关系,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医体质理论。其后,历代医家不断发展《内经》有关发生、生态、年龄、性别、病理、治疗等体质学理论。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从体质与发病、辨证、治疗用药以及疾病预后关系等方面,蕴含有辨质论治的精神,使体质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了作用并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将小儿的体质特征精辟地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对老年人的体质进行了阐述,强调体质的食养与食疗。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力倡藏象体质理论,强调脾肾先后天之本对体质的重要性,还有《望诊遵经》、《王氏医存》等对影响体质形成、定型、演化的外部因素,已有明确的认识。 但是,这些论述中缺乏明确而科学的体质概念,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体质学说理论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者们深入研究文献,并涉及体质人类学、遗传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开发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继有《中医体质学》、《体质病理学》、《中医心理学》、《体质食疗学》、《人体体质学》、《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疗学实验研究》等著作问世。目前,对体质问题的研究,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的联络、功能的配合与隶属关系,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五大生理系统,以精气血津液为重要物质,通过五脏系统的功能活动,调节着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故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是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精气血津液既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又通过经络的转输作用,输布于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成为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精气的盛衰,经络气血的多寡,决定着体质的强弱,并影响着体质的类型,故精气血是决定人体生理特点和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惟斯而已。”“精血同源”,“津血同源”,所以,精气之盈亏,血气之多少,津液之盈耗,阴阳之偏颇等,都影响着体质,成为构成并决定体质差异的物质基础。《灵枢·通天》说:“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言:“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等。津液之亏耗者,则易表现为“瘦削燥红质”;体内水液滞留或代谢迟缓者,又多表现为“形胖腻滞质”。精之盈亏,则多与年龄有关,老年体质的共性即为精之不足。
【影响体质的因素】
(一)先天禀赋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因此,父母生殖之精的盈亏盛衰和体质特征决定着子代禀赋的厚薄强弱,影响其体质,父母体内阴阳的偏颇和功能活动的差异,可使子代也有同样的倾向性,明代万全《幼科发挥·胎疾》认为:“子与父母,一体而分。”父母形质精血的强弱盛衰,造成了子代禀赋的不同,表现出体质的差异,诸如身体强弱、肥瘦、刚柔、长短、肤色、性格、气质,乃至先天性生理缺陷和遗传性疾病,如鸡胸、龟背、癫痫、哮喘等。
(二)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变化,男女体质的形成和演变,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①从出生到青春期,是体质渐趋成熟、定型的阶段,体质基本定型于青春期之末。②青春期到35岁左右,女性的体质常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化,且多半是转向病理性体质,出现一些病态。相对而言,男性这一时期的变化不很显著。③35岁至更年期以前的男女,均处于壮年阶段,体质变化大多数较为平缓。④50岁上下的妇女和55~60岁的男子进入了更年期,因天癸渐竭,精血衰减,体质也发生显著变化。⑤更年期以后的老年阶段,男女体质日渐虚性化,常以虚为主,兼挟痰瘀。
小儿生机旺盛,精气阴阳蓬勃生长,故称之为“纯阳之体”。但其精气阴阳均未充分成熟,故又称为“稚阴稚阳”。小儿的体质特点前人概括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明代万全《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指出小儿的体质特点为“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成年人一般精气血津液充盛,脏腑功能强健,体质类型已基本定型,一般而言比较稳定。老年人由于内脏功能活动的生理性衰退,体质常表现出精气神渐衰、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减退、代谢减缓、气血郁滞等特点。
(三)性别差异
由于男女在遗传性征、身体形态、脏腑结构等方面的差别,相应的生理功能、心理特征也就有异,因而体质上存在着性别差异。男为阳,女为阴。男性多禀阳刚之气,脏腑功能较强,体魄健壮魁梧,能胜任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性格多外向,粗犷,心胸开阔;女性多禀阴柔之气,脏腑功能较弱,体形小巧苗条,性格多内向,喜静,细腻,多愁善感。男子以肾为先天,以精、气为本;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男子多用气,故气常不足;女子多用血,故血常不足。男子病多在气分,女子病多在血分。男子之病,多由伤精耗气,女子之病,多由伤血。此外,女子由于经、带、胎、产、乳等特殊生理过程,还有月经期、妊娠期和产褥期的体质改变。当月经来潮后,体内产生了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故中医学有经期感冒热人血室等专论;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产褥期由于产育、哺育的影响,母体各系统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故有“孕妇宜凉,产后宜温”之说。《金匮要略》将产后体质特点总结为:“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然而,男性在体质上也有不足,男性往往较女性对于病邪更为敏感,更易患疾病,且病变常较严重,死亡率也较高。(四)饮食因素
脏腑之精气阴阳,需五味阴阳和合而生。长期的饮食习惯和固定的膳食品种质量,日久可因体内某些成分的增减等变化而影响体质。如饮食不足,影响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可使体质虚弱;饮食偏嗜,使体内某种物质缺乏或过多,可引起人体脏气偏盛或偏衰,形成有偏倾趋向的体质,甚则成为导致某些疾病的原因。如嗜食肥甘厚味可助湿生痰,形成痰湿体质;嗜食辛辣则易化火灼津,形成阴虚火旺体质;过食成则胜血伤心,形成心气虚弱体质;过食生冷寒凉会损伤脾胃,产生脾气虚弱体质;饮食无度,久则损伤脾胃,可形成形盛气虚体质;贪恋醇酒佳酿,湿热在中,易伤肝脾。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营养水平,则能保持和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使精气神旺盛,脏腑功能协调,痰湿不生,阴阳平秘,体质强壮。
(五)劳逸所伤
适度的劳作或体育锻炼,可使筋骨强壮,关节通利,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旺盛;适当的休息,有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维持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劳逸结合,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体质。但过度的劳作,则易于损伤筋骨,消耗气血,致脏腑精气不足,功能减弱,形成虚性体质。
(六)情志因素
情志,泛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心理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正常反应,反映了机体对自然、社会环境变化的适应调节能力。情志活动的产生、维持有赖于内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以脏腑精气阴阳为物质基础。“七情”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脏腑精气的变化,而影响人体的体质。所以,精神情志,贵在和调。情志和调,则气血调畅,脏腑功能协调,体质强壮。反之,长期强烈的情志刺激,持久不懈的情志活动,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可致脏腑精气的不足或紊乱,给体质造成不良影响。常见的气郁性体质多由此起。气郁化火,伤阴灼血,又能导致阳热体质或阴虚体质。气滞不畅还可形成血瘀型体质。情志变化导致的体质改变,还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特定的关系,如郁怒不解,情绪急躁的“木火质”,易患眩晕、中风等病症;忧愁日久,郁闷寡欢的“肝郁质”,易诱发癌症。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体质健康十分有益。
(七)地理因素
不同地区或地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壳的物理性状,土壤的化学成分、水土性质、物产及气候条件等特征。这些特征影响着不同地域人群的饮食结构、居住条件、生活方式、社会民俗等,从而制约着不同地域生存的不同人群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行为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人类具有能动的适应性,由于自然环境条件不同,人类以自我调节机制和适应方式,形成了不同自然条件下的体质特征。《医学源流论·五方异治论》指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一般而言,北方人形体多壮实,腠理致密;东南之人多体型瘦弱,腠理偏疏松;滨海临湖之人,多湿多痰。居住环境的寒冷潮湿,易形成阴盛体质或湿盛体质。
(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疾病是促使体质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疾病改变体质多是向不利方面变化,如大病、久病之后,常使体质虚弱;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炎、肺结核等)迁延日久,患者的体质易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但感染邪气,罹患某些疾病(如麻疹、痄腮)之后,还会使机体具有相应的免疫力,使患者终生不再罹患此病。此外,疾病损害而形成的体质改变,其体质类型还与疾病变化有一定关系,如慢性肝炎早期多为气滞型体质,随着病变的发展可转为瘀血型、阴虚型等不同类型的体质。可见,体质与疾病因素常互为因果。
药物具有不同的性味特点,针灸也具相应的补泻效果,能够调整脏腑精气阴阳之盛衰及经络气血之偏颇,用之得当,将会收到补偏救弊的功效,使病理体质恢复正常;用之不当,或针药误施,将会加重体质损害,使体质由壮变衰,由强变弱。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体质的分类方法】 中医体质学的分类方法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方法,以藏象及精气血津液神理论为理论基础而进行的。古今医家从不同角度对体质作了不同的分类。《内经》曾提出过阴阳含量划分法、五行归属划分法、形态与功能特征分类法、心理特征分类法(包括刚柔分类法、勇怯分类法、形态苦乐分类法)等,张介宾等采用藏象阴阳分类法,叶天士等以阴阳属性分类,章虚谷则以阴阳虚实分类。现代医家多从临床角度根据发病群体中的体质变化、表现特征进行分类,但由于观察角度、分类方法不同,对体质划分的类型、命名方法也有所不同,有四分法、五分法、六分法、七分法、九分法、十二分法等,每一分类下又常有不同划分方法,但其分类的基础,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结构与功能的差异。
【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理想的体质应是阴阳平和之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三种类型。
(一)阴阳平和质
阴阳平和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体质特征为:身体强壮,胖瘦适度;面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偏,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舌红润,脉象缓匀有神;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不易感受外邪,很少生病。即使患病,多为表证、实证,且易于治愈,康复亦快,有时会不药而愈。如果后天调养得宜,无暴力外伤、慢性疾患及不良生活习惯,其体质不易改变,易获长寿。
(二)偏阳质
偏阳质是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类型。体质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性格外向,喜动好强,易急躁,自制力较差;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平时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喜饮水;唇、舌偏红,苔薄易黄,脉多偏阳;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性欲较强。
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对风、暑、热等阳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并易化燥伤阴;皮肤易生疖疮;内伤杂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证。
由于此类体质的人阳气偏亢,多动少静,故日久必有耗阴之势。若调养不当,操劳过度,思虑不节,纵欲失精,嗜食烟酒、辛辣,则必将加速阴伤,发展演化为临床常见的阳亢、阴虚、痰火等病理性体质。
(三)偏阴质
偏阴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征的体质类型。体质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较弱,容易疲劳。面色偏白而欠华;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欲偏弱。
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对寒、湿等阴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表证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证。
由于本类体质者阳气偏弱,长期发展,易致阳气虚弱,脏腑功能偏衰,水湿内生,从而形成临床常见的阳虚、痰湿、水饮等病理性体质。
应当指出,在体质分类上所使用的阴虚、阳虚、阳亢以及痰饮、瘀血等名词,与辨证论治中所使用的证候名称是不同的概念。证候是对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的分析和概括,而体质反映的是一种在非疾病状态下就已存在的个体特异性。诚然,体质是疾病的基础,许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病,体质类型对其证候类型具有内在的规定性,这时,证候名称和原来的体质类型名称就可能一致,这说明体质与证候关系密切。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正所谓“同气相求”。一般而言,偏阳质者易感受风、暑、热之邪而耐寒。感受风邪易伤肺脏;感受暑热之邪易伤肺胃及肝肾之阴气。偏阴质者易感受寒湿之邪而耐热,感受寒邪后亦易入里,常伤脾肾之阳气;感受湿邪最易困遏脾阳,外湿引动内湿而为泄为肿等。小儿气血未充,稚阴稚阳之体,常易感受外邪或因饮食所伤而发病。正如清代吴德汉《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编》所说:“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
体质因素还决定着发病的倾向性。脏腑组织有坚脆刚柔之别,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不同,因而不同体质的人发病情况也各不相同。《灵枢·五变》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一般而言,小儿脏腑娇嫩,体质未壮,易患咳喘、腹泄、食积等疾;年高之人,五脏精气多虚,体质转弱,易患痰饮、咳喘、眩晕、心悸、消渴等病;肥人或痰湿内盛者,易患中风、眩晕;瘦人或阴虚之体,易罹肺痨、咳嗽诸疾;阳弱阴盛体质者易患肝郁气滞之证。脏气偏聚盈虚的改变,形成体内情感好发的潜在环境,使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使情志症状的产生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倾向性。如《素问·宣明五气》指出:“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
此外,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的发生,以及过敏体质的形成,也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这是因为不同的种族、民族、家族长期的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条件不同,形成了体质的差异,即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抗病能力和免疫反应的不同。
【阐释发病原理】
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及发病情况。一般而言,体质强壮者,正气旺盛,抗病力强,邪气难以侵入机体而致病;体质羸弱者,正气虚弱,抵抗力差,邪气易于乘虚侵人而发病。发病过程中又因体质的差异,或即时而发,或伏而后发,或时而复发,且发病后的临床证候类型也因人而异。因此,人体能否感邪而发病,主要取决于个体的体质状况。
不仅外感病的发病如此,内伤杂病的发病亦与体质密切相关。《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说:“凡此九气(怒、喜、悲、恐、寒、炅、惊、劳、思)丛生之病,壮者得之气行而愈;弱者得之气著为病也。”说明对某些情志刺激,机体发病与否,不仅与刺激的种类及其量、质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机体体质有关。
疾病发生,还受环境(包括气候、地理因素、生活工作环境和社会因素)、饮食、营养、遗传、年龄、性别、情志、劳逸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均是通过影响人体体质的状态,使机体的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下降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解释病理变化】 体质因素决定病机的从化。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从化(质化)的一般规律是:素体阴虚阳亢者,功能活动相对亢奋,受邪后多从热化;素体阳虚阴盛者,功能活动相对不足,受邪后多从寒化;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燥化;气虚湿盛者,受邪后多从湿化。
体质因素决定疾病的传变。体质强壮者,正气充足,抗邪能力强,一般不易感邪发病,即便发病,也多为正邪斗争剧烈的实证,病势虽急,但不易传变,病程也较短暂。体质虚弱者,不但易于感邪,且易深入,病情多变,易发生重证或危证;若在正虚邪退的疾病后期,精气阴阳的大量消耗,身体不易康复;若罹患某些慢性病,则病势较缓,病程缠绵,难以康复。其二是通过决定病邪的“从化”而影响传变。如素体阳盛阴虚者,感邪多从阳化热,疾病多向实热或虚热方面演变;素体阴盛阳虚者,则邪多从阴化寒,疾病多向实寒或虚寒方面转化。
【指导辨证】
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疾病的证候类型。首先,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或患同一种疾病,因个体体质的差异可表现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证候类型,即同病异证。如同样感受寒邪,素体强壮,正气可以御邪于肌表者,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等风寒表证;而素体阳虚,正不胜邪者,一发病就出现寒邪直中脾胃的畏寒肢冷,纳呆食减,腹痛泄泻,脉象缓弱等脾阳不足之证。又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所发生的感冒病,由于邪气性质的不同,感邪轻重的不同和体质的差异,证候类型就有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的不同。可见体质是形成同病异证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异病同证的产生也与体质密切相关。感受不同的病因或患不同的疾病,而体质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点时,常常可表现为相同或类似的证候类型。如阳热体质者,感受暑、热邪气势必出现热证,但若感受风寒邪气,亦可郁而化热,表现为热性证候。泄泻、水肿病,体质相同时,都可以表现为脾肾阳虚之证。所以说,同病异证与异病同证,主要是以体质的差异为生理基础,体质是证候形成的内在基础。【指导治疗】
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实质上包含着从体质上求本治疗之义。由于体质受先天禀赋、年龄、性别、生活条件及情志所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通常所说的“因人制宜”,其核心应是区别体质而治疗。
(一)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体质有阴阳之别,强弱之分,偏寒偏热之异,所以在治疗中,常以患者的体质状态作为立法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针对证候的治疗实际上包含了对体质内在偏颇的调整,是根本的治疗,也是治病求本的反映。如面色白而体胖,属阳虚体质者,感受寒湿阴邪,易从阴化寒化湿,当用附子、肉桂、干姜等大热之品以温阳祛寒或通阳利湿;如面色红而形瘦,属阴虚体质者,内火易动,若同感受寒湿阴邪,反易从阳化热伤阴,治宜清润之品。因此,偏阳质者,多发实热证候,当慎用温热伤阴之剂;偏阴质者,多发实寒证候,慎用寒凉伤阳之药。针刺治疗也要依据病人体质施以补泻之法:体质强壮者,多发为实性病证,当用泻法;体质虚弱者,多发为虚性病证,当用补法。如《灵枢·根结》说:“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由于体质的差异,同一疾病,可出现病情发展、病机变化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证候,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而不同的病因或疾病,由于患者的体质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证候随体质而化,可出现大致相同的病机变化和证候,故可采用大致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1.注意药物性味一般来说,体质偏阳者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忌辛热温散、苦寒沉降;体质偏阴者宜温补益火,忌苦寒泻火;素体气虚者宜补气培元,忌耗散克伐;阴阳平和质者宜视病情权衡寒热补泻,忌妄攻蛮补;痰湿质者宜健脾芳化,忌阴柔滋补;湿热质者宜清热利湿,忌滋补厚味;瘀血质者,宜疏利气血,忌固涩收敛等。
2.注意用药剂量不同的体质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如大黄泻下通便,有人服用9克即足以通便泻下,有人服至18克仅见大便转软,即是其例。一般说来,体质强壮者,对药物耐受性强,剂量宜大,用药可峻猛;体质瘦弱者,对药物耐受性差,剂量宜小,药性宜平和。正如《灵枢·论痛》所说:“胃厚、色黑、大骨及肥骨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
3.注意针灸宜忌 体质不同,针灸治疗后的疼痛反应和得气反应有别。一般体质强壮者,对针石、火焫的耐受性强,体质弱者,耐受性差;肥胖体质者,多气血迟涩,对针刺反应迟钝,进针宜深,刺激量宜大,多用温针艾灸;瘦长体型者气血滑利,对针刺反应敏感,进针宜浅,刺激量相应宜小,少用温灸。
(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
疾病初愈或趋向恢复时,促其康复的善后调理十分重要,也属于治疗范畴。调理时需多方面的措施配合,包括药物、食饵、精神心理和生活习惯等。这些措施的具体选择应用,皆须兼顾患者的体质特征。如体质偏阳者初愈,慎食狗肉、羊肉、桂圆等温热及辛辣之味;体质偏阴者大病初愈,慎食龟鳖、熟地黄等滋腻之物和五味子、诃子、乌梅等酸涩收敛之品。
【指导养生】
中医学的养生方法,贯穿于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主要有顺时摄养、调摄精神、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调养及运动锻炼等,无论在哪一方面的调摄,都应兼顾体质特征。例如,在食疗方面,体质偏阳者,进食宜凉而忌热;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寒;形体肥胖者多痰湿,食宜清淡而忌肥甘;胃酸偏多者,则不宜酸咸食品;阴虚之体,饮食宜甘润生津之品,忌肥腻厚味、辛辣燥烈之品;阳虚之体宜多食温补之品。在精神调摄方面,要根据个体体质特征,采用各种心理调节方法,以保持心理平衡,维持和增进心理健康。如气郁质者,精神多抑郁不爽,神情多愁闷不乐,性格多孤僻内向,多愁善感,气度狭小,故应注意情感上的疏导,消解其不良情绪,以防过极。阳虚质者,精神多委糜不振,神情偏冷漠,多自卑而缺乏勇气,应帮助其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如在音乐娱心养性时,也须因个体心理特征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乐曲,正如先秦《乐礼·师已》中说:“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 
第六章 病因
 病因,即致病因素,又称为“病原”、病邪、邪气,泛指一切可导致人体阴阳失去平衡状态的因素,诸如六气异常、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及虫兽所伤等,均可成为病因而导致发病。还包括一些疾病中间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等都是致病因素。
早在《内经》中即有病因的研究,到东汉张机所著(《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指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为病因学说奠定了基础。宋代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了“三因学说”,即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标志着中医病因学说的形成。
但是中医病因学说具有思辩性的特点,有时并非像西医理论的病源说来得准确、生动而具体,而只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又称“审证求因”,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如根据抽搐,推测体内存在内风,并用镇肝熄风法取得治疗效果,反证内风的正确性。
本章将病因分为四类,即外感病因(六淫、疠气);内伤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倦失宜);病理产物性病因(瘀血、痰饮、结石);其他病因(寄生虫、医源因素、药邪)。 
第一节 六淫
 【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为“六气”。人类长期生活中已经适应了六气交互更替的环境,一般不会生病。但在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时,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的正气不足,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称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又称“六邪”。
中医病因具有相对性特点。这种相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该地区常年同期气候变化相比,或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冬应寒而暖,或夏应热而寒等,或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急骤,如严寒酷热,或暴冷暴热等。此时六气则变为六淫而使人发病。二是气候变化不是致病的绝对因素,主要决定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及调节适应能力。就算气候剧变,若自我调节强的人仍不会发病;如果个体正气太虚,就即使气候正常其也不能适应,六气仍然沦为致病因素。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六淫致病一般有以下共同特点:
1.外感性 六淫致病,其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如风寒湿邪易犯人肌表,温热燥邪易自口鼻而人。由于六淫病邪均自外界侵犯人体,故称外感致病因素,所致疾病即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 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六淫致病与时令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故又称之为“时令病”。由于气候异常变化的相对性,故夏季也可见寒病,冬季也可有热病。
3.地域性 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为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长期高温环境作业者,多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4.相兼性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如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着)痹也。”
5.转化性 在一定条件下,六淫致病的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如风寒表证可转化为里热证。这种转化往往与体质因素、用药、饮食等原因而发生。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风、寒、暑、湿、燥、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主要是运用类比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即以自然界之气象、物象与人体临床表现相类比,经过反复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推演、归纳、总结出来的。
(一)风邪
1.风邪的基本概念 风邪为病,四季常有,因为春天主气,故风邪以春季为多见。风邪来去疾速,善动不居,变幻无常;其性轻扬开泄、动摇,且无孔不入。风邪侵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风邪是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称为“百病之长。”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善动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风性善行 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则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如风疹块(荨麻疹)就表现为皮肤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等特征。同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小儿风水证,起病仅有表证,但短时间内即可现头面一身俱肿、小便短少等。故《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 “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临床上因受风而面部肌肉颤动,或口眼歪斜,为风中经络;因金刃外伤,复受风毒之邪而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也属于风性主动的临床表现。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
(4)风为百病之长 长者,始也,首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因风性开泄,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证。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风邪终岁常在,故发病机会多;风邪侵人,无孔不入,表里内外均可遍及,侵害不同的脏腑组织,可发生多种病证。古人甚至将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曰: “风者,百病之长也。”
(二)寒邪
1.寒邪的基本概念 寒乃冬季之主气,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寒邪常见于冬季,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如气温骤降、涉水淋雨、汗出当风、空调过凉。寒邪侵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阴邪。寒邪侵人后,机体的阳气奋起抵抗。阳气本可制阴祛寒,但若寒邪亢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寒邪所侵害。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等症;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于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委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多见疼痛 凝滞,即凝结阻滞。寒性凝滞,即指寒邪侵入,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因寒而痛,一则有明显的受寒原因;二是其痛得温则减,遇寒增剧。由于寒邪侵犯部位不同,因而可。出现多种疼痛症状。如寒客肌表经络,气血凝滞不通,则头身肢体关节疼痛,痹证中若以关节冷痛为主者,称为“寒痹”或“痛痹”;寒邪直中胃肠,则脘腹剧痛;寒客肝脉,可见少腹或阴部冷痛等。
(3)寒性收引 “收引”,有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即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及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等;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则经脉收缩拘急,甚则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
(三)湿邪
1.湿邪的基本概念 湿为长夏的主气,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长夏即农历六月,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人,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人,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尿少等症。清代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因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侵入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利,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2)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重着,指湿邪致病,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束布帛,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称之为“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不清,指湿邪为患,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
(3)湿性黏滞 “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病症状多表现为黏滞而不爽,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滞涩不畅,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皆为湿邪为病的常见症状。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湿邪胶着难解,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湿疹、湿痹(着痹)等,皆因其湿而不易速愈,或反复发作。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另外,寒邪也属阴邪,同气相求,侵人也常伤及下部,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清(寒)湿袭虚,病起于下。”
(四)暑邪
1.暑邪的基本概念 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故《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
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升,即升发、向上。暑为阳邪,其性升发,故易上扰心神,或侵犯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散”,指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故《素问·举痛论》说:“炅则气泄。”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故临床除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津伤之症外,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则气津耗伤太过,清窍失养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故《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3)暑多挟湿 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水气弥漫,故暑邪致病,多挟湿邪为患。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身热不扬、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属暑邪兼挟湿邪而致,治疗当用“湿去热孤”之法。
(五)燥邪
1.燥邪的基本概念 燥为秋季的主气。燥邪伤人,多自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四季均有,但多见于秋天。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合,侵犯人体,发为温燥;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凉燥。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为干涩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清润而恶燥。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从而影响肺气之宣降,甚或燥伤肺络,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可现大便干涩不畅等症。
(六)火(热)邪
1.火(热)邪的基本概念 火热旺于夏季,但并不像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故火热之气太过,变为火热之邪,伤人致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火热之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感火热病证。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盛,两者本质皆为阳邪,致病也基本相同。火邪与热邪的主要区别是:热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火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如肌肤局部红、肿、热、痛,或口舌生疮,或目赤肿痛等。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
另外,与火热之邪同类的尚有温邪。温邪是温热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只在温病学范畴中应用。
2.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 火热之性燔灼、升腾,故为阳邪。阳邪侵人,人体之阴气与之相搏,邪气亢盛则致人体阳气病理性偏亢,“阳胜则热”,故发为实热性病证,临床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火性趋上,火热之邪易侵害人体上部,故火热病证,多发生在人体上部,尤以头面部为多见。如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肿痛、耳内肿痛或流脓等。
(2)火热易扰心神 火热与心相通应,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等症。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3)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之邪侵入,热淫于内,一方面迫津外泄,因气随津泄而致津亏气耗;另一方面则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伤人体的阴气,即所谓热盛伤阴。故火热之邪致病,临床表现除热象显著外,往往伴有口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阴亏的征象。阳热太盛,大量伤津耗气,临床可兼见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症状,重则可致全身津气脱失的气脱证。
(4)火热易生风动血 “生风”,是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肝经,耗劫津液,筋脉失养失润,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证。由于此肝风为热甚引起,故又称“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动血”,指火热入于血脉,易迫血妄行。火热之邪侵犯血脉,轻则加速血行,甚则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5)火邪易致疮痈 火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由火毒壅聚所致之痈疡,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第二节 疠气
 【疠气的概念】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在中医文献中,疠气又称为“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等。明代吴又可《温疫论·原序》说:“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疠气是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疠气可以通过空气传染,经口鼻侵入致病;也可随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染而发病。
疫病,瘟病,或瘟疫病。疠气所导致多种疫疠病,实际上包括了现代临床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如痄腮(腮腺炎)、猩红热(烂喉丹痧)、疫毒痢、白喉、天花、肠伤寒、霍乱、鼠疫,以及疫黄(急性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禽流感、非典型性肺炎(SARS)、爱滋病(AIDS)等。
【疠气的致病特点】
(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一般而言,由于疠气多属热毒之邪,其性疾速,而且常挟毒雾、瘴气等秽浊之邪侵犯人体,故其致病比六淫更显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因而发病过程中常出现发热、扰神、动血、生风、剧烈吐泻等危重症状。《温疫论》述及某些疫病,“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足见疠气致病来势凶猛,病情危笃。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可通过空气、食物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当处在疠气流行的地域时,无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凡触之者,多可发病。疠气发病,既可大面积流行,也可散在发生。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疠气作用于脏腑组织器官,发为何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而且其临床表现也基本相似。疠气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定选择性,从而在不同部位产生相应的病证。疠气种类不同,所致之病各异。每一种疠气所致之疫病,均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规律,所谓“一气致一病”。例如痄腮,无论男女,一般都表现为耳下腮部肿胀。说明疠气有一种特异的亲和力,某种疠气可专门侵犯某脏腑、经络或某一部位而发病,所以“众人之病相同”。
【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气候因素: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洪涝、湿雾瘴气、海啸、地震等,均可孳生疠气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如霍乱。
环境因素:环境卫生不良,如水源、空气污染等,均可孳生疠气。食物污染、饮食不当也可引起疫病发生,如疫毒痢、疫黄等病。
预防措施不当:由于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人触之者皆可发病。若预防隔离工作不力,也往往会使疫病发生或流行。
社会动荡不安,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极度贫困,则疫病不断发生和流行。若国家安定,且注意卫生防疫工作,积极防疫和治疗,疫疠即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七情的概念】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所谓“情志”,泛指情绪、情感活动。情志人人皆有,正常情况下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只有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意志脆弱,对情志刺激的耐受和调节能力减弱,引发相关疾病,称为“七情内伤”。
【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情志活动由脏腑精气应答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所产生,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由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故情志活动与五脏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藏精,精化为气,气的运动应答外界环境而产生情志活动。因而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脏精气的盛衰及其藏泄运动的协调,气血运行的通畅,在情志的产生变化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若五脏精气阴阳出现虚实变化及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调,则可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如《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另一方面,外在环境的变化过于强烈,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解,又可导致脏腑精气阴阳的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失调。如大喜大惊伤心,大怒郁怒伤肝,过度思虑伤脾,过度恐惧伤肾等。
在情志活动的产生和变化中,心与肝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心藏神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和调控着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各种情志活动的产生,都是在心神的统帅下,各脏腑精气阴阳协调作用的结果。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能影响脏腑精气及其功能的,也可影响心神而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赅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正常情志活动的产生依赖于五脏精气充盛及气血运行的畅达,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和调节气血运行,因而在调节情志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由于情志活动是由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引起,因此,生活工作环境急剧变化,人际关系不良,以及机体内脏精气虚衰,气血失和,均可引起七情反应失常,从而导致疾病发生。七情能否致病,除与情志本身反应强度、方式有关外,还与个体的心理特征、生理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内伤致病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疾病;二是影响病情发展与转归。
(一)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心理反应,以内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因此,七情过激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又因心藏神而为脏腑之主,故情志所伤,必然首先影响心神,然后作用于相应脏腑,导致其精气代谢失常、气机逆乱而发病。
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 即五脏所主七种情志损伤相应之脏。心在志为喜为惊,过喜或过惊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为忧,过悲则伤肺;肾在志为恐,过恐则伤肾。
2.多伤心肝脾,可相兼为病七情内伤,既可单一情志伤人,又可两种以上情志交织伤人,如忧思、郁怒、惊喜等。数情交织致病,可损伤一个或多个脏腑。如过惊过喜,既可损伤心,又可累及肾;郁怒太过,既可伤肝,又可影响心脾;忧思内伤,既可伤脾,又可影响心肺等脏。由于心肝脾三脏在人体生理活动和精神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情志内伤,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过于惊喜易伤心,可致心神不宁,出现心悸、失眠、健忘,甚则精神失常等症;郁怒太过则伤肝,肝气郁结,可见两胁胀痛、胸闷叹息、咽中如有物梗阻、月经延后等症,甚则可见痛经、闭经、癥瘕。忧思不解易伤脾,脾失健运,可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
(二)影响脏腑气机
情志致病首伤心神,随之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是指过怒导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甚则血随气逆,并走于上的病机变化。临床主要表现为: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呕血,甚则昏厥猝倒;若兼发肝气横逆,可兼见腹痛、腹泻等症。
喜则气缓:是指过度喜乐伤心,导致心气涣散不收,重者心气暴脱或神不守舍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精神不能集中,甚则神志失常,狂乱,或见心气暴脱的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症。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伤肺,导致肺失宣降及肺气耗伤的病机变化。临床常见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气短胸闷、乏力懒言等症。
恐则气下:是指过度恐惧伤肾,致使肾气失固,气陷于下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二便失禁,甚则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指猝然受惊伤心肾,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肾气不固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惊悸不安,慌乱失措,甚则神志错乱,或二便失禁。
思则气结:指过度思虑伤心脾,导致心脾气机结滞,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精神委靡、反应迟钝、不思饮食、腹胀纳呆、便溏等症状。
情志内伤可导致脏腑气机失调,而气机失调又可妨碍机体的气化过程,引起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从而继发多种病证。气机郁滞日久,可化热化火;气机逆上,亢奋有余,也可化热化火,以致火热内生。精血津液的排泄、输布可因气机郁滞而不畅,产生精瘀、血瘀、痰饮等病变,而痰饮与瘀血互结,则又可致癥积、肿瘤等。因此,情志内伤引起的病理变化是相当复杂的,多种疾病的发生或诱发,皆与之有关。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情志病,病名首见于明代张介宾《类经》,系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情志病包括:①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②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③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对于情志病证的治疗,心理疏导和情志调摄是必要的治疗手段和方式。
(四)影响疾病转归
七情变化对病情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情绪积极乐观,七情反应适当,当怒则怒,当悲则悲,怒而不过,悲而不消沉,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乃至痊愈。二是加重病情。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或七情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了解七情活动对病情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对把握病情发展变化,采取全面正确治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情志是中医学对情绪的特有称谓,即是对现代心理学中情绪的中医命名。比较中医学和现代心理学有关对情绪的认识,可以明确:情志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进行认知评价而产生的涉及心理、生理两大系统的复杂反应,具有内心体验、外在表情和相应的生理和行为的变化,可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其反应和表达方式与个体心理、生理状态有关。情志不同于神志,不像意识那样是人脑的特有功能,不能像意识那样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也不能像思维那样对事物本质进行抽象和概括。因此,情志是不同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类心理现象。
七情与情志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情志是对包括七情在内的所有情志特征与属性的抽象和概括,七情则是情志概念下的具体的 七种情志。
喜:是伴随愿望实现、紧张情绪解除时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情绪研究认为:快乐是指盼望的目的达到、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愿望实现是喜的来源。机体的脏腑精气充盛,气血和调,生命状态良好,则感受敏锐且对生活期待高,易于对愿望实现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并感受到心身的喜悦。喜的情绪体验的关键特征是紧张的解除和轻松、愉快的体验。
怒:是由于愿望受阻、行为受挫而致的紧张情绪的体验。怒与其他情绪不同,单纯体内气血冲逆足以导致怒的产生。因此,机体气血亢逆的内在变化,外界因素阻碍个体愿望实现,是导致怒产生的基本条件。忧:是对所面临问题的解决看不到头绪,心情低沉并伴有自卑的复合情绪状态。其情绪范围较广,包括从轻微的一时性的忧郁体验到较严重的难以自行恢复的忧郁状态。一般轻者曰忧,中度者称为忧郁,重度忧郁则称为郁症。忧郁以情绪低落、兴趣减低甚或丧失为特征,机体活动水平也处于低下状态,故伴有性欲低下、活动减少等相应表现。
思:是对所思问题不解,事情未决,思虑担忧的复合情绪状态,通常称为忧思。思虑与忧郁相近,均有脏腑精气不足的内在因素及情绪低落的特征。但思虑尚伴有轻微焦虑,即对所面临的环境感到压力、所考虑的问题感到担忧的心理负担,其思维是正常的活跃的。而忧郁不同,其思维以迟钝呆滞为显著特点。
悲:是指人失去所爱之人或物,及所追求的愿望破灭时的情绪体验。悲有程度的不同,轻微曰难过,稍重可谓悲伤,再甚则曰哀痛。产生悲的外界原因是失去所珍重的人或物和所追求的愿望的破灭,内在因素则是个体的脏气虚衰。悲与喜具有对立属性,表现在对社会事件的满足与破灭、脏腑精气的亏虚与充实两个层面上。
恐:指遇到危险而又无力应付而引发的惧怕不安的情绪体验。恐惧产生的外在因素是面临威胁而无能为力,这是导致恐惧的关键原因。另外,看到或听到恐怖情景,即使并非亲身经历也能产生恐的情绪体验。恐的内在因素主要为脏腑精气亏虚。
惊:指突然遭受意料之外的事件而引发的紧张惊骇的情绪体验。产生惊的关键是意外之事不期而至。惊虽多由外发,但常伴随其他情绪体验,以复合情绪状态存在。如因已盼望之事不期而至产生的惊喜,突遇险情而险未至的惊吓,遭受不测风云而前景未卜时的惊恐等。恐和惊不同,体验较单纯,主要为惧怕不安,伴随逃脱的企图行为,而惊可伴喜亦可伴恐。
七情代表中医学对人的基本情绪的认识。除七情之外,爱与恨、自豪与羞涩、尊严与蔑视等,也是人类基本的情志表现。 
第四节 饮食失宜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但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注意饮食数量和质量、品种、就餐时间等,才能维持功能正常代谢。饮食失宜即不合理的饮食,可分为两类:一是摄食行为不当,如饥饱失常、饮食偏嗜等;二是所食之物不洁。饮食失宜在病理过程中,主要是损伤脾胃,称“饮食内伤”,还可导致食积、聚湿、化热、生痰、气血不足等病变。 【饮食不节】 节,指有节,有规律、有度之意。良好的饮食行为,应以适度为宜。如过饥过饱,或饥饱无常,或饮食无时,均可影响健康,导致疾病发生。
1.过饥指摄食不足。长期摄食不足,营养缺乏,气血生化减少,一方面因气血亏虚而脏腑组织失养,功能活动衰退,全身虚弱;另一方面又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弱,易招致外邪入侵,继发其他疾病。社会上有的人为了追求“骨感美”有意抑制食欲,渐致厌食症造成严重营养不良,引发各种身心疾病。儿童时期,如果饮食过少可致营养不良,可影响其身体生长及心智发育。
2.过饱指饮食超量,或暴饮暴食,或中气虚弱而强食,以致脾胃难于消化转输而致病。轻者表现为饮食积滞不化,“积食”内停,甚者可因脾胃久伤或营养过剩,而发展为消渴、肥胖、痔疮、心脉痹阻等病证。若“积食”停滞日久,可进一步损伤脾胃功能,致使运化功能久不得复,还可聚湿、化热、生痰而引起其他病变发生。小儿喂养过量,易致消化不良,久则可致“疳积”等。
3.饮食无时定时而有规律进食,胃肠以虚实更替,“实而不满”,则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水谷精微输布全身。若饮食无时,或朝食暮废,或朝常不食,久之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病变。 【饮食不洁】 饮食不洁,指由于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进食陈腐变质,或被疫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而造成疾病发作。饮食不洁而致的病变以胃肠病为主,如腹泻或痢疾。若进食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则可导致各种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肝包虫、肺吸虫、脑囊虫等,常表现有腹痛时作、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如果进食或误食被毒物污染或有毒性的食物,则会发生食物中毒,如蘑菇中毒。 【饮食偏嗜】 最好的营养价值观就是饮食多样化,保持营养均衡,才能保持阴阳平衡。饮食偏嗜造成食物品种单一,营养成分不足或缺失。如饮食偏寒偏热,或饮食五味有所偏嗜,或嗜酒成癖等等,久之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孳生疾病。
(一)寒热偏嗜
中医认为,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求寒温适中。若过分偏嗜寒热饮食,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发生某些病变。如贪食寒凉,久则易于耗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若偏嗜辛温燥,又可使肠胃积热,或酿成痔疮等;若嗜烟酒成癖,久易聚湿、生痰、化热而致病,甚至变生癥积。
(二)五味偏嗜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口味各有不同的作用,不可偏废。因五味与五脏,又各有其一定的亲和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如果长期嗜好某种性味的食物,就会导致该脏的脏气偏盛,功能活动失调。《素问·五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三)食类偏嗜
若专食某种或某类食品,或厌恶某类食物而不食,久之也致某些疾病发生。如瘿瘤(碘缺乏)、佝偻(钙、磷代谢障碍)、夜盲(维生素A缺乏)等,皆因偏食而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发病。 
第五节 劳逸失度
 劳动与休息的合理调节,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如果劳逸失度,过于劳累或过于安逸,都不利于健康。因此,劳逸失度也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过劳】
过劳,即过度劳累,也称劳倦所伤。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一)劳力过度
劳力过度,又称“形劳”。指体力劳动负担过重,劳伤形体而积劳成疾,或者是病后体虚,勉强劳作而致病。
劳力太过而致病,其病变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度劳力而耗气,损伤内脏的精气,导致脏气虚少,功能减退。二是过度劳力而致形体损伤,即劳伤筋骨。体力劳动,主要是筋骨、关节、肌肉的运动,如果长时间用力太过,则易致形体组织损伤,久而积劳成疾。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二)劳神过度
劳神过度,又称“心劳”。指脑力劳动负担过重,思虑劳神而积劳成疾。由于心藏神,脾主思,血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故用神过度,长思久虑,则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以致心神失养,神志不宁而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和脾失健运而纳少、腹胀、便溏、消瘦等。
(三)房劳过度
房劳过度,又称“肾劳”。指性生活过于频繁,或淫乱,或妇女早孕多育等,耗伤肾精、肾气而致病。由于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精不宜过度耗泄。若房事不节则肾精、肾气耗伤,根本动摇,常见如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委靡、性功能减退等。 【过逸】 即过度安闲。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等。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阳气才得以振奋。过逸,则形体、心神废用,功能渐伤。。
过度安逸致病有三:一是安逸少动,气机不畅。如果长期运动减少,则人体气机失于畅达,可以导致脾胃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呆滞不振,出现食少、胸闷、腹胀、肢困、肌肉软弱或发胖臃肿等。甚则形成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内生等病变。二是阳气不振,正气虚弱。过度安逸,或长期卧床,阳气失于振奋,以致脏腑组织功能减退,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等。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三是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气衰弱,常见精神委靡、健忘、反应迟钝等。 
第六节 病理产物
 痰饮、瘀血、结石等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反过来又能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可加重病理变化,或引起新的病变发生,故称“继发性病因”,或称“内生有形实邪”。
【痰饮】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等,或指触之有形的痰核。无形之痰,是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如眩晕、癫狂等。因此,中医学对“痰”的认识,主要是以临床征象为依据来进行分析的。饮则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人体脏器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所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名称。
(一)痰饮的形成
痰饮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劳逸失调,痰血、结石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肺、脾、肾、肝及三焦的功能失常与痰饮形成密切相关。如肺失宣降,津液不布,水道不利,则聚水而生痰饮;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肾阳不足,水液不得蒸化,也可停而化生痰饮;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液停积而为痰为饮;三焦水道不利,津液失布,亦能聚水生痰。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形成之后,作为致病因素可导致更为复杂的病理变化,可随气流窜全身,外而经络、肌肤、筋骨,内而脏腑,全身各处,无处不到,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病变。《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说:“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概括而言,其致病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阻滞气血运行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妨碍血行。若痰饮流注于经络,则致经络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或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若痰饮留滞于脏腑,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如胸闷气喘、咳嗽吐痰等;痰饮停胃则见恶心呕吐等;痰浊痹阻心脉可见胸闷心痛等。
2.易于蒙蔽心神痰浊内扰,易蒙蔽清窍。痰随气逆,尤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使心神活动失常,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症,或者痰浊上犯,与风、火相合,蒙蔽心窍,扰乱神明,以至出现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痫等疾病。
3.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痰随气流,无所不至,内及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病变形式变化多样,由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故有“怪病多痰”、“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4.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痰饮为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与湿邪相类,具有黏滞的特性,致病缠绵,病程较长,难以速愈。例如咳喘、痰核、瘰疬、瘿瘤、癫痫等,多反复发作,难以断根。 【瘀血】 瘀血是指体内气血运行失调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与心、肝、脾、肺脏腑功能有关。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瘀血又称“恶血”、“〓血”、“蓄血”、“败血”、“污血”、“死血”等。“瘀血”与“血瘀”的概念有所不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而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
(一)瘀血的形成
1.外伤致瘀各种外伤,如跌打损伤、金刃所伤、手术创伤等,致使脉管破损而出血,成为离经之血;或其他原因,如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而致出血,以及妇女经行不畅、流产等,如果所出之血未能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
2.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情志郁结,气机不畅,或痰饮等积滞体内,阻遏脉络,都会造成血液运行不畅,进而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瘀积不行,形成瘀血。
3.因虚致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缓慢而致瘀。气失摄纳,血溢于脉外,亦可生瘀。如脾不统血所致紫癜即是。4.血寒致瘀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若外感寒邪,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瘀积不散,形成瘀血。《医林改错·积块》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
5.血热致瘀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使血液黏稠而运行不畅;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内出血,以致血液壅滞于体内某些部位而不散而成瘀血。如《医林改错·积块》说:“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1.易于阻滞气机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因而瘀血一旦形成,必然影响和加重气机郁滞,所谓“血瘀必兼气滞”。而气为血之帅,气机郁滞,又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不畅。因而导致血瘀气滞、气滞血瘀的恶性循环。如外伤局部,破损血脉,血出致瘀,可致受伤部位气机郁滞,出现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等症。
2.瘀塞经脉瘀血形成之后,无论其瘀滞于脉内,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影响心、肝、脉等脏腑的功能,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如瘀血阻滞于心,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可致胸痹心痛;瘀血留滞于肝脏,可致肝脏脉络阻滞,气血运行障碍,故有“恶血归肝”之说;瘀血阻滞于脉道,损伤脉络,血逸脉外,可致出血色紫暗有块等;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形体官窍因脉络瘀阻,可见口唇、爪甲青紫,皮肤瘀斑,舌有瘀点、瘀斑,脉涩不畅等。
3.影响新血生成瘀血日久不散,就会严重地影响气血的运行,势必影响脏腑功能,影响新血的生成。因而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说法。故久瘀之人,常可表现出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失濡失养的临床特征。
4.伤及脏腑瘀血停滞于脏腑,常引起脏腑组织功能障碍。如瘀阻于心,血行不畅则胸闷心痛;瘀阻于肺,则宣降失调,或致脉络破损,可见胸痛、气促、咯血;瘀阻于肝,气机郁滞,血海不畅,经脉瘀滞,可见胁痛、癥积肿块;瘀阻胞宫,经行不畅,可见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有块;瘀阻于肢体肌肤,可见肿痛青紫;瘀阻于脑,脑络不通,可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痴呆、语言謇涩等。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致病,大致归纳如下:①疼痛:一般表现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势尤甚。②肿块:瘀血积于皮下或体内则可见肿块,肿块部位多固定不移。若在体表则可见局部青紫,肿胀隆起,所谓血肿;若在体腔内则扪之质硬,坚固难移,所谓癥积。③出血:部分瘀血为病者可见出血之象,通常出血量少而不畅,血色紫暗,或夹有瘀血块。④色紫暗:一是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等;二是舌质紫暗,或舌有瘀斑、瘀点等。⑤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
【结石】
结石,是指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结石可发生于许多部位,以肝、胆、肾、输尿管、膀胱和胃多见。
(一)结石的形成
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常与饮食、情志、服药及体内寄生虫等有关。
1.饮食不当 饮食偏嗜,喜食肥甘厚味,影响脾胃运化,蕴生湿热,内结于胆,久则可形成胆结石;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日久可形成肾结石或膀胱结石。若空腹食柿,影响胃的受纳和通降,又可形成胃结石。此外,某些地域的水质中含有过量的矿物及杂质等,也可能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2.情志内伤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气不达,胆汁郁结,排泄受阻,日久可形成结石。
3.服药不当 长期过量服用某些药物,如碱性药物、磺胺类药物,含矿物质多的水,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或药物沉积于体内某些部位而形成结石。
4.体质差异
先天禀赋差异,以及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均可成为结石病变发病的因素。(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肝气疏泄,关系着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肾气的蒸化,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故肝肾功能失调易生成结石;且肝肾有管道与胆及膀胱相通,而胃、胆、膀胱等管腔性器官,结石易于停留,故结石为病,多为肝、胆结石,肾、膀胱结石和胃结石。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结石多为湿热内蕴,日渐煎熬而成,故大多数结石的形成过程缓慢而漫长。由于结石的大小不等,停留部位不一,故临床症状表现差异很大。一般来说,结石小,病情较轻,有的甚至无任何症状;结石过大,则病情较重,症状明显,发作频繁。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结石为有形实邪,停留体内,势必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运行。如局部胀痛、水液停聚等。重者,结石嵌滞于狭窄部位,如胆道或输尿管中,气血严重郁阻,常出现腹部绞痛,若损伤脉络,可致出血,如尿血等。 
第七节 其他病因
 除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病理产物之外的致病因素,统称为其他病因,主要有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等。
【外伤】
外伤,主要指机械暴力等外力所致伤损,也包括烧烫、冷冻、虫兽蛇叮咬等意外因素所致形体组织的创伤。外伤的类型较多,如跌打损伤、持重努伤、挤轧伤、撞击伤、金刃伤、烧烫伤、冻伤、虫兽蛇咬伤等,广义的外伤还包括雷击、溺水、自缢等。
外伤致病,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一般来说,轻者可为皮肉损伤,血行不畅,出现疼痛、出血、瘀斑、血肿等;重则损伤筋骨、内脏,表现为关节脱臼、骨折、大出血、虚脱、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外伤类型,根据其损伤性质可分为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等。
(一)外力损伤
外力损伤,指因机械暴力引起的创伤。包括跌仆、坠落、撞击、压轧、负重、努责、金刃等所伤。这种损伤,可使肌肉、血脉破损而见局部青紫、肿痛或出血;也可致筋肉撕裂,关节脱臼,骨折;严重者可以皮开肉绽,损及内脏,甚或损伤严重,出血过多,危及生命。
(二)烧烫伤
烧烫伤,主要是火毒为患,包括火焰、沸水、热油、蒸汽、雷电等灼伤形体。轻者灼伤皮肤而见局部灼热、红肿、疼痛或起水泡;重者焦炙肌肉筋骨而见患部如皮革样,或呈蜡白、焦黄,甚至炭化样改变。若大面积烧烫伤,可致火毒内攻脏腑而神识昏迷,或大量伤津耗液而致亡阴亡阳。
(三)冻伤
冻伤,是低温所造成的全身或局部的损伤。冻伤的程度与温度和受冻时间、部位等直接相关,温度越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严重。局部性冻伤,多发生在手、足、耳、鼻及面颊等裸露和末端部位。初起,因寒性凝滞收引,局部可见肌肤苍白、冷麻、作痛;继而肿胀青紫,痒痛或起水泡,甚至溃烂;日久则组织坏死而难愈。全身性冻伤,多为外界阴寒太甚,御寒条件太差,致使阳气严重受损,失其温煦作用,而出现寒战,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感觉麻木,反应迟钝,甚则呼吸微弱,脉微欲绝,进入昏迷状态。如不及时救治,可因阳绝而亡。
(四)虫兽所伤
虫兽所伤,主要指猛兽、毒蛇、疯狗或蝎、蜂、蚂蚁等虫兽咬伤或螫伤。其中猛兽所伤,轻者局部皮肉损伤、出血、肿痛;重者可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而致死亡。疯狗咬伤,除局部皮肉损伤、出血、肿痛外,经过一段时间潜伏后,可发为“狂犬病”,出现烦躁、惊慌、恐水、恐风、抽搐等症,乃至死亡。蜂、蝎、蚂蚁螫伤或蜈蚣、毒蛇咬伤,多致局部肿痛,有时还可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甚至昏迷。特别是毒蛇咬伤,常可迅速导致死亡。
【寄生虫】
寄生虫,是动物性寄生物的统称。人体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蛲虫、绦虫、钩虫、血吸虫等。这类寄生虫寄居于人体内,不仅消耗人体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造成各种损害,导致疾病发生。不同的寄生虫,致病各有特点。
(一)蛔虫
蛔虫,又称“蚘虫”、“长虫”。其致病较为普遍,尤其是儿童更为常见。多由饮食不洁,摄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品而感染。它寄生于肠道,当脾胃功能失调时,易在肠中作祟而致病。其为病可见腹部疼痛, 尤以脐周疼痛为多,时轻时重,或吐清涎,或夜间磨牙等。若蛔虫上窜,入于胆道,则见胁部绞痛,恶心呕吐,或吐蛔,四肢厥冷,称为“蛔厥”。若虫多扭结成团,可致肠道梗塞不通。若蛔虫寄宿日久,可致脾胃虚弱,气血日亏,面黄肌瘦,在小儿则易致疳积。《诸病源候论·蛔虫候》说:“蛔虫者,是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或因腑脏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发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去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吐清水。”(二)蛲虫
蛲虫,主要通过手指、食物污染而感染,并寄生于肠道。症状可见肛门奇痒,夜间尤甚,以致睡眠不安。病久亦常伤人脾胃,耗人气血。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说:“蛲虫者,九虫内之一虫也。在于肠间,若脏腑气爽则不妄动。胃弱阳虚,则蛲虫乘之,轻则或痒,或虫从谷道(肛门)中溢出,重者侵蚀肛门疮烂。”
(三)绦虫
绦虫,又称“白虫”,“寸白虫”。多由食用生的或未熟的猪、牛肉而得。绦虫寄生于肠道。其致病多见腹部隐痛、腹胀或腹泻、食欲亢进、面黄体瘦,有时在大便中可见白色带状成虫节片。
(四)钩虫
钩虫,又称“伏虫”,常由手足皮肤黏膜接触被钩虫蚴污染的粪土后而感染,初起见局部皮肤痒痛、红肿等。这种皮肤钩虫病,俗称为“粪毒”。成虫寄生于小肠,可严重影响脾胃功能和耗伤气血。症见腹部隐痛、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甚或肢体浮肿等。
(五)血吸虫
血吸虫,古代文献称“蛊”或“水蛊”,多因皮肤接触了有血吸虫幼虫的疫水而感染。《诸病源候论·水蛊候》说:“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名水蛊也。”感染后,初起可见发热恶寒、咳嗽、胸痛等;日久则以胁下癥块,臌胀腹水等为特征,后果较严重。
【药邪】
所谓“药邪”,是指因药物加工、使用不当而引起疾病发生的一类致病因素。药物本身是用于治疗疾病的,如果药物炮制加工不当,或者医生不熟悉药物的性味、用量、配伍禁忌而使用不当,或者病人不遵医生指导而乱服某些药物等,均可引起疾病发生。
(一)药邪的形成
1.用药过量药物用量过大,特别是一些有毒药物的用量过大,则易于中毒。如生川乌、生草乌、马钱子、细辛、巴豆等均含有毒成分,临床使用均有用量规定,必须严格遵守。
2.炮制不当 某些含有毒性成分的药物经过适当的炮制加工可减轻毒性。如乌头火炮或蜜制、半夏姜制、马钱子去毛去油等。如果对此类药物炮制加工不规范,则易致中毒。
3.配伍不当 部分药物配伍使用时会使毒性增加。如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藜芦与人参等。因此,配伍不当,也可引起中毒。
4.用法不当 某些药物在使用上有着特殊要求和禁忌。如有的药物应先煎以减低毒性,妇女妊娠期间的用药禁忌等。若使用不当或违反有关禁忌,也可致中毒或变生他疾。
(二)药邪的致病特点
1.中毒误服或过量服用有毒药物则易致中毒,且其中毒症状与药物的成分、用量有关。轻者常表现为头晕心悸、恶心呕吐、服痛腹泻、舌麻等。重者可出现全身肌肉震颤、烦躁、黄疸、紫绀、出血、昏迷乃至死亡。
2.加重病情,变生他疾药物使用不当,非助邪即伤正,一方面可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另一方面还可引起新的病变发生。如妇女妊娠期间可因用药不当而引起流产、畸胎、死胎等。
【医过】
医过,也称“医源性致病因素”,是指由于医生的过失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变生他疾的一类致病因素。医源性因素涉及面很广,可以说医生接触病人整个过程中的言行举止,都有可能产生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前所论述的“药邪”之中,部分就与医生的失误有关。
(一)医过的形成
1.言行不当 医生言语亲切,行为得体,态度和蔼,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如果说话不注意场合,或语言粗鲁,态度生硬,则会对病人产生不良影响。如把应该为病人或对病人保密的病情,草率地张扬扩散,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甚至引起严重后果。医生的举止鲁莽,行为不端,也会给病人带来不信任感,甚至不良刺激,有时可因此而加重病情或拒绝治疗。2.处方草率处方要规范,统一格式,字字斟酌,不可错漏,也不可用别名、僻名,字迹潦草等,造成错误或调剂不便,影响正确治疗。轻者患者在疑惑不信任状态下服用,不利于治疗,或处方药味难辨而耽误时间;重则可贻误治疗,甚至错发药物而致不测。
3.诊治失误医生诊察有失,辨证失准,以致用药失误,或手法操作不当,是重要的医源性致病因素。其中,常见的如用药时“虚虚”、“实实”,寒热不辨,补泻误投;针刺时刺伤重要脏器,导致气胸,或断针体内;以及推拿时用力过大或不当,引起筋脉损伤,甚或骨折等等。
(二)医过的致病特点
1.易致情志异常波动 医生言行不当或诊治草率,极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甚至是情志异常波动,或是患者拒绝治疗,或是导致气血紊乱而使病情更为复杂。
2.加重病情,变生他疾医生言行不当,处方草率,或是诊治失误,均可贻误治疗,加重病情,甚至变生他疾。 【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是指人出生前已经潜伏着的可以致病的因素。它包括源于父母的遗传性病因和在胎儿孕育期及分娩时所形成的病因。先天因素一般分为胎弱和胎毒两个方面。
(一)胎弱
胎弱,也称胎怯。是指胎儿禀受父母的精血不足或异常,以致日后发育障碍,畸形或不良。胎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皮肤脆薄、毛发不生、形寒肢冷、面黄肌瘦、筋骨不利、齿生不齐、发生不黑、项软头倾、手足痿软、神慢气怯等。
胎弱为病,主要包括两类情况:一是各类遗传性疾病。多因于父母之精本有异常,如先天性畸形等。二是先天禀赋虚弱。多因于受孕妊娠之时,父母身体虚弱,或疾病缠身;或饮食不调,七情内伤,劳逸过度,以致精血不充,胎元失养等所致。如《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说:“小儿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
(二)胎毒
胎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胎毒,是指某些传染病,在胎儿期由亲代传给子代。如梅毒可由其父母传染而得。清代陈复正《幼幼集成》说:“盖小儿患此(指梅毒)者,实由父母胎毒传染而致也,然非寻常胎毒之可比。盖青楼艳质,柳巷妖姬,每多患此。少年意兴,误堕其中,由泄精之后,毒气由精道直透命门,以灌冲脉,所以外而皮毛,内而筋骨,凡冲脉所到之处,无不受毒。”
广义胎毒,是指妊娠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误用药物、误食不利于胎儿之物,导致遗毒于胎儿,出生后渐见某些疾病。如《诸病源候论·胎寒候》说:“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伤儿肠胃。故儿生之后,冷气犹在肠胃之间。其状,儿肠胃冷,不能消乳哺,或腹胀,或时谷利,令儿颜色素葩,时啼哭者,是胎寒故也。”又如小儿出生之后,易患疮疖、痘疹等,多与胎传火毒有关。
此外,近亲婚配,怀孕时遭受重大精神刺激,以及分娩时的种种意外等,也可成为先天性病因,使初生儿或出生后表现出多种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多指(趾)、色盲、癫痫等。同时,父母个体的体质类型也可遗传给子女,形成某些特殊的体质,决定对某些病变的易感性特点,易于患相同或相似的疾病。 
第七章 发病
 疾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失调、形质损伤或功能障碍,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生命过程。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或复发。机体总是处于邪正相争的过程当中,要么正胜邪,要么邪伤正,要么邪正争执不下,决定人体健康、发病或即将发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及《灵枢·百病始生》的“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为中医学“外内合邪”的发病学说奠定了基础。《内经》以后,历代医家既重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也不忽视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诸病源候论·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所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强调了邪气的重要性。在发病类型上,《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后世的“伏气学说”奠定了基础。东汉张机《伤寒论·平脉法》中明确提出了“伏气”病这一概念。元代王履提出了发病的类型之所以不同,与正气的强弱,感邪之轻重和邪留的部位等均有关。
发病学说的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影响发病的因素、发病途径、发病类型等。由于中医病因学已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加以讨论,故本章节只讨论发病的基本原理、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类型等内容。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中医理论对健康的定义就是“阴平阳秘”,对疾病发生的解释就是“阴阳失调”。对死亡的理解就是“阴阳离决”。导致阴阳失调的因素就是致病因素,就是邪气,维护阴阳平衡的力量就是抗病能力,就是正气。邪正相搏是发病的基本原理。
【发病的基本原理】
正气,是指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总称,简称“正”,即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及维护健康的内在动力,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御病邪的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正气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的正常形体结构和脏腑器官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正常功能。正气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不断完善起来的,同时也伴随人体壮老已而逐渐减弱,同时正气可以通过人体锻炼和调节得到提高,也因人体消耗和破坏而导致削弱。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包括六淫、疠气、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宿食、痰饮、瘀血、结石、药邪、医源损伤等。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正气的强弱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中起着主导作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正虚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抗邪无力,外在邪气乘虚而入,疾病因之发生。如《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另外,正气不足,适应和调节功能低下,也易对外界的情志刺激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应而发为情志病。
2.正虚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对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推动和调节能力下降,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精血津液的代谢运行失常,可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内生五“邪”而发病,或导致痰饮、瘀血、结石等病理产物的产生而引起新的病变。如《灵枢·口问》说:“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
3.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邪气侵入,若正气充盛,奋起抗邪,邪正相搏剧烈,多表现为实证;若正气虚衰,不能敌邪,邪气深入内脏,多发为重证和危证。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精血津液代谢输布失常而发病,多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虽然强调正气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但并不排除有些邪气的在某些情况下也能起主导作用,成为发病的重要条件。主要体现于:
1.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不同的邪气作用于人体,表现出不同的发病特点、证候类型。如六淫邪气致病,发病急,病程较短,初起多有卫表证候,证属风、寒、暑、湿、燥、火证。七情内伤,发病多缓慢,病程较长,发病途径是直接伤内脏,首先作用于心,然后波及相应的脏,使脏腑气机紊乱、气血失调产生病变。饮食所伤,常损伤脾胃,或致五脏的功能失调,或致气血不足,或致食物中毒等。外伤,都是从皮肤侵入,损伤皮肤肌肉、筋骨、脏腑。毒蛇咬伤还可致全身中毒,甚至死亡。
2.影响病情和病位感邪轻者,临床症状表现较轻;感邪重者,症状表现也重。受邪表浅者多形成表证;受邪部位深者多形成里证;表里两部同时受邪,称为“两感”,表现出症状、传变、转归都较重。邪气的性质与病位有关。如风邪轻扬,易袭阳位,多在肺卫;湿邪易阻遏气机,多伤及于脾;疠气发病急骤,传变快,病位停留于肌表非常短暂,易传人于里,损伤人体的重要脏器。
3.某些情况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在邪气的毒力和致病力特别强,而正气虽盛但也难以抗御的情况下,邪气对疾病的发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疠气、高温、水火烫伤、寒冻、高压、雷电、枪弹伤、虫兽伤等,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被损伤而产生病变。故历代医家都十分强调应避其侵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三)邪正相搏,决定是否发病
1.正胜邪则不发病病邪入侵,正气抗邪,正气充足,驱邪外出,正胜邪却,机体不受邪气的侵害,则不发病。
2.邪胜正则发病正虚抗邪无力,邪气得以入侵或致病邪深入,造成阴阳气血失调,功能异常,形质损害,机体便发生了疾病。【影响发病的因素】
影响发病的因素可归纳为环境因素、体质因素和精神状态三个方面:
(一)环境与发病
环境,指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而言,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等。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若这种“天人相应”的关系一旦破坏,则会出现病理反映。
1.气候因素 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是孳生和传播邪气,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故易形成季节性的多发病。如春易伤风、夏易中暑、秋易伤燥、冬易感寒等。特别是反常的气候,如久旱、水涝、暴热暴冷,既可伤及人体正气,又可促成疠气病邪的传播,形成瘟疫流行。如麻疹、水痘、猩红热(烂喉丹痧)等多在冬春季发生和流行。另外,随四季变化不同,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也有所差异。
2.地域因素不同地域,其气候特点、水土性质、生活习俗各有所不同,均可影响人群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的发生,易致地域性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如北方多寒病,南方多热病或湿热病。某些山区,人群中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另外,有些人易地而居,或异域旅行,每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易发病,初期常有“水土不服”的表现。
3.生活工作环境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已成为疾病发生的常见因素。如工作环境中的废气、废液、废渣、噪声,特别是水源污染和空气污染,已成为直接的致病因素,造成某些严重的疾病,或急性、慢性中毒。生活居住条件差,阴暗潮湿、空气秽浊、蚊蝇孳生等,也是导致疾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4.社会环境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所以人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境遇变迁和人际关系等,亦与疾病的发生产生一定的联系。这些社会因素,势必影响人的情志活动,若自行不能调节与之适应,则可促使罹病或成为某些疾病的诱发因素。《素问·疏五过论》所说的“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暴苦暴乐,始乐后苦,皆伤精气”。如打油诗云“收入不高血压高,官位不大前列腺肥大,成绩不突出椎间盘突出”令人深思。
(二)体质与发病
中医学的发病观认为,正气在发病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而作为反映正气盛衰特点的体质,往往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体质在发病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决定病证虚实体质是正气盛衰的体现,因而决定着发病的倾向。一般来讲,体质强盛,则抗病力亦强,不易感邪发病;或虽被内外邪气所扰,病后易趋实证。体质弱,则易感邪发病,发病后易趋虚实夹杂证,或虚证。
2.决定易感某种病邪不同的体质,精气阴阳盛衰有别,对某种病邪具有不同的易感性,对某些疾病具有不同的易发性。阳虚之体,每易感受寒邪;阴虚之质,每易感受热邪。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且又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故易感外邪,或伤饮食或感邪后易热化生风,或易患生长发育障碍之疾。年高之人,脏气已亏,精血不足,抗病力、调节力、康复力均已下降,易感外邪而发病,其病证易形成虚实夹杂证,或虚证,并多迁延难愈。女性以血为本,具有经、带、胎、产的生理变化,对发病也有一定影响,易病肝郁、血虚、血瘀;男子以精气为本,易患肾精肾气亏虚之疾。肥人或痰湿内盛之体,易感寒湿之邪,易患眩晕、中风之疾;瘦人或阴虚之质,易感燥热之邪,易患肺痨咳嗽诸疾。
3.决定疾病的证候类型感受相同的病邪,因个体体质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如同感风寒之邪,卫气盛者,易形成表实证;卫气虚者,易为表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同感湿邪,阳盛之体易热化形成湿热证;阳虚者又易寒化为寒湿证,此谓“从化”。反之,若体质相同,虽感受不同的病邪,也可表现出相同的证候类型。如阳热体质无论感受热邪或寒邪,都可表现出热性的证候。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精神状态能影响内环境的协调平衡。精神状态好,情志舒畅,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旺盛,则正气强盛,邪气难以入侵,或虽受邪也易祛除。《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所以,调摄精神,可以使内环境协调平衡,从而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遗传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因遗传因素不但可形成遗传病,也可影响人的体质状态而与发病有关。 
第二节 发病类型
 由于人群的正气强弱不等,个体的体质状态不同,邪气的种类、侵入途径、所中部位、毒力的轻重也有差异,因而在发病形式上也不同,概括为感邪即发、徐发、伏而后发、继发、合病与并病、复发等几种。
【感邪即发】
感邪后立即发病,称为感邪即发,又称为卒发、顿发。多见于:①新感外邪较盛。如感受风寒、风热、温热、暑热、温毒邪气,邪气较盛时,多感邪即发。②情志剧变。剧烈的情绪变化,如暴怒、过度悲伤均可致气机逆乱,气血失调,脏腑功能障碍而顷刻发病。③毒物所伤。误服有毒食品,药物中毒、吸入有毒的秽浊之气,可使人中毒而迅速发病。④外伤、虫兽咬伤等。无论何种外伤,伤人后立即发病。⑤感受疠气。由于其性毒烈,致病力强,来势凶猛,感邪多呈暴发。
【伏而后发】
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这种发病形式多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外感性疾病多见于感受温热邪气所形成的“伏气温病”等。《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开创了伏气学说的先河。后世医家对伏气学说有所拓展,认为伏热、伏火,可由饮食、气候、情志等因素所诱发。外伤所致的肌肤破损,经过一段时间后,发为破伤风、狂犬病等亦属伏而后发。伏而后发形成的机理多是由于当时感邪较轻,或外邪入侵时正气处于内敛时期,而邪气处于机体较浅部位,因而正邪难以交争,邪气得以伏藏。伏邪发病时,病情一般较重且多变。
【徐发】
徐发,是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徐发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徐发多见于内伤邪气致病,如思虑过度、房室不节、忧愁不解、嗜酒成癖,引起机体渐进性病理改变,不断积累,而逐渐出现临床症状。在外感病邪中,如感受湿邪,其性黏滞重浊,起病多缓慢。正气不足之人,若感邪较轻,正气抗邪缓慢,亦可见到徐发。
【继发】
继发,是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即是说,继发病首先有原发疾病,并且所产生的新的疾病与原发病在病理上有密切联系。如肝阳上亢所致的中风;小儿食积而致的疳积;哮喘所致的肺精气虚和心血瘀阻;肝胆疾病所致的“癥积”和结石;久疟继发的“疟母”等等,都属于继发形式。
【合病与并病】
合病与并病之说,首见于《伤寒论》。合病,是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合病多见于感邪较盛,而正气相对不足,故邪气可同时侵犯两经或两个部位。如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以及发热、恶寒、咳嗽等肺卫症状与腹泻、腹痛等脾胃症状同时出现。温病学中的卫气同病、气血两燔、气营两燔也属合病的范畴。
并病,是指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并病多体现于病位传变之中,即病变部位或场所发生了相对转移。
并病与合病的区别在于:合病是感受一种邪气可致多部位的侵害,出现多部位的病证;并病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变部位的传变,而原始病位依然存在。故《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说:“合则一时并见,并则以次相乘。”
【复发】
复发,是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或经过一段相对静止过程后,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引起复发的机理是余邪未尽,正气未复,同时有诱因的作用。如饮食不慎、用药不当、过度劳累、复感新邪等,均可致余邪复炽,正气更虚,使疾病复发。由复发引起的疾病,称为“复病”。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
复发的基本特点为:①任何疾病的复发,既是原有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主要病理特征的重复,但又不完全相同。②复发的次数愈多,比初病的病理损害更复杂、病情更重,预后愈差。③大多有诱因。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1.疾病少愈即复发 多见于较重的外感性疾病的恢复期。由于余邪未尽,正气已虚,在饮食不慎,用药不当,劳累过度等诱因的作用下,可致余邪复燃,正气更虚,引起复发。临床中如湿温、温热、温毒性疾病,在恢复期若调养不当,容易导致复发。
2.休止与复发交替 皆因初次患病时,虽经治疗,症状和体征均已消除,但有宿根留于体内,在诱因的作用下导致复发。宿根的形成,从正气而论,由于正气不足,无力祛除病邪;邪气方面,多是病邪性质重浊胶黏,难以清除。如休息痢、癫痫、结石所致疾病,休止期如常人,可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而发作。
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交替 实际上是指临床症状的轻重交替。急性发作时症状较重,慢性缓解时症状较轻。究其原因,仍由于邪正斗争的态势所决定。如哮喘、臌胀病、胸痹心痛、慢性肾病等,在慢性缓解期症状表现较轻,若因情志刺激,饮食不当,或感受外邪,或劳累过度等诱因的激发,可致急性发作,症状加重。
(三)复发的诱因
1.食复 因饮食不和而致复发者,称为食复。饮食是否适度是一相对的概念,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体质因素各有其所宜饮食。如饮食不节可致脾胃病复发,鱼虾海鲜可致瘾疹和哮喘病复发,过于饮酒或过食辛辣炙煿之品可诱发痔疮、淋证病患者新瘥后复发。所以,对脾胃病患者及一些特殊体质的患者,在其疾病痊愈过程中,饮食的调理显得尤其重要。
2.重感致复 因感受外邪致疾病复发,称为重感致复。由于疾病初愈,邪气未尽,病理过程未完全结束,机体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低下,是重新感邪以致疾病复发的根据。重感致复的机理是,新感之邪助长体内病邪,或引动旧病病机,从而干扰或损害了人体正气,使原来的病理过程再度活跃。外感致复临床上较为常见,无论外感性疾病,或内伤性疾病均可因外感邪气而复发,但多发生于热病新瘥之后。如《重订通俗伤寒论》所说:“瘥后伏热未尽,复感新邪,其病多作。”
3.劳复 若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病者,称为劳复。因劳致复,无论外感性疾病或内伤性疾病均可发生。内伤病中的慢性水肿、哮喘、疝气、子宫脱垂、中风、胸痹心痛等疾患都可因过劳而引动旧病复发。发作的次数越多,病理损害就越重,预后也就越差。
4.药复 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失当,而致复发者,称为药复。在疾病初愈阶段,辅之以药物调理时,应遵循扶正勿助邪,祛邪勿伤正的原则。若急于求成,滥投补剂,都可导致壅正助邪,引起疾病复发。
5.情志致复 因情志因素引起疾病复发者,称为情志致复。由于过激的情志变化,能直接损伤人体内脏,导致气机紊乱,气血运行失常,使原阴阳自和过程逆转,致疾病复发。临床中常见的癔病、惊痫、瘿瘤、梅核气、癫狂等疾病,易受情志因素而复发。
6.其他因素 气候因素、地域因素、护理不当均可成为复发的诱因。 
第八章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疾病过程极其复杂,牵涉局部和全身的各个层次,对病机的研究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病机理论。
第一层次为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第二层次是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第三层次是研究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等。第四层次是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证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第五层次,是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病机。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健忘的病机等等。本章仅讨论基本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基本病机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基本病机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和精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内生“五邪”是在上述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常见病理状态,有重要临床意义,故一并介绍。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邪气侵犯人体后,正气和邪气即相互发生作用,一方面是邪气对机体的正气起着损害作用;另一方面是正气对邪气的抗御、驱除作用,及正气的康复功能。邪正双方不断斗争的态势和结果,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也决定病证的虚实变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疾病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和邪气这两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其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发生力量对比的消长盛衰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而旺盛,则促使邪气消退;反之,邪气增长而亢盛,则会损耗正气。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变化,形成了疾病的虚实病机变化。
1.虚实病机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和实是相比较而言的一对病机概念。
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虽然邪气强盛,而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并表现相应的典型的症状,称为实证。
实证常见于体质壮实的患者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而内伤病实证则表现为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瘀血等各种病变。
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亦即机体的正气虚弱,防御能力和调节能力低下,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无力,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故难以出现邪正斗争剧烈的病理反映,临床上表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
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或外感病的后期,以及各种慢性病证日久,耗伤人体的精血津液,正气化生无源;或因暴病吐利、大汗、亡血等使正气随津血而脱失,以致正气虚弱,或阴阳偏衰。临床上,虚证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
2.虚实变化 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比较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某些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的疾病中,还会出现虚实之间的多种变化,主要有虚实错杂、虚实转化及虚实真假。
(1)虚实错杂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邪盛正伤,或疾病失治、误治,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或因虚体受邪,正气无力驱邪外出;或本已正虚,又兼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结阻滞,都可形成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变。细分之下,虚实错杂又有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两种情况。
虚中夹实:是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如临床上的脾虚湿滞证,由于脾气不足,运化无权,而致湿邪内生,阻滞中焦。临床上既有属脾气虚弱的神疲肢倦、饮食少思、食后腹胀、大便不实等症状,又兼见属湿滞病变的口黏、脘痞、舌苔厚腻等表现。
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如在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由于热邪伤阴,可形成邪热炽盛、阴气受伤的病证。临床表现既有高热气粗、心烦不安、面红目赤、尿赤便秘、苔黄脉数等实热见症,又兼见口渴引饮、气短心悸、舌燥少津等阴气不足症。
另外,从病位来分析虚实错杂的病机,尚有表里、上下等虚实不同的错杂证候,如表实里虚、里实表虚、上实下虚、下实上虚等。
(2)虚实转化 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3)虚实真假 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见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符的假象,主要有真实假虚和真虚假实两种情况。
真实假虚:是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虚”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故真实假虚又称为“大实有羸状”。如热结胃肠的里热炽盛证,一方面有大便秘结、腹痛硬满、谵语等实热症状,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而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的假象。再如小儿食积而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而出现的崩漏下血等,也属此类。
真虚假实:是指病机的本质为“虚”,但表现出“实”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致,故真虚假实证又称为“至虚有盛候”。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脘腹胀满、疼痛(但时作时减)等假实征象。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因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大便不干不硬,但排泄无力),也属此类。
总之,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病机的虚和实是相对的。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夹杂,常常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临床上不能以静止的、绝对的观点来对待虚和实的病机变化,而应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虚和实的病机。特别在有虚实真假的特殊情况时,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不被假象所迷惑,真正把握住疾病的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邪正双方的斗争,其力量对比不断发生消长盛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疾病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论,正胜邪退,疾病趋向于好转和痊愈;邪胜正衰,则疾病趋向于恶化,甚则导致死亡;若邪正力量相持不下,则疾病趋向迁延或慢性化。
1.正胜邪退 正胜邪退,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奋起抗邪,正气渐趋强盛,而邪气渐趋衰减,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发展的一种病理变化,也是在许多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转归。这是由于患者的正气比较充盛,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或因为邪气较弱,或因及时、正确的治疗,邪气难以进一步发展,进而促使病邪对机体的侵害作用消失或终止,精气血津液等的耗伤和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的病理性损害逐渐得到康复,机体的阴阳两个方面在新的基础上又获得了相对平衡,疾病即告痊愈。
2.邪胜正衰 邪胜正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气亢盛,正气虚弱,机体抗邪无力,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的一种病理变化。这是由于机体的正气虚弱,或由于邪气的炽盛,或因失于治疗,或治疗不当,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日趋低下,不能制止邪气的侵害作用,邪气进一步发展,机体受到的病理性损害日趋严重,则病情因而趋向恶化和加剧。若正气衰竭,邪气独盛,脏腑经络及精血津液的生理功能衰惫,阴阳离决,则机体的生命活动亦告终止。例如,在外感病过程中,“亡阴”、“亡阳”等证候的出现,即是正不敌邪,邪胜正衰的典型表现。
3.邪正相持 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亢盛,则邪正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一种病理过程。此时,由于正气不能完全驱邪外出,因而邪气可以稽留于一定的部位,病邪既不能消散,亦不能深入传变,故又称之为“邪留”或“邪结”。一般说来,邪气留结之处,即是邪正相搏,病理表现明显之所。疾病随邪留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若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邪气深伏伤正,正气无力驱尽病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称为正虚邪恋。正虚邪恋,可视为邪正相持的一种特殊病机,一般多见于疾病后期,且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由于邪气侵犯人体导致阴阳失去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同时,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及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概括。本节着重讨论阴阳失调的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机理。
(一)阴阳偏胜
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阳邪侵入人体,机体阴气与之相搏,邪胜则病成,可形成阳偏胜;阴邪侵入人体,机体阳气与之抗争,邪胜则病成,可形成阴偏胜。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邪”自内生,亦可分阴阳两类,如内寒内湿属阴而内火内热属阳,从而表现为阴偏胜或阳偏胜的病理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明确地指出了阳偏胜和阴偏胜病机的临床表现特点。
阴阳是相互制约的,一方偏胜必然制约另一方而使之虚衰。阳偏胜伤阴可引起阳盛兼阴虚,进而发展为阴虚的病变;阴偏胜伤阳可导致阴盛兼阳虚,进而发展为阳虚的病变。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指出了阳偏胜或阴偏胜的必然发展趋势。
1.阳偏胜 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功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形成阳偏胜的主要原因,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邪,但从阳化热,也可由于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总之,邪从外来则多因感受阳邪;“邪”自内生,则多与气机郁结化火有关。
阳气的病理性亢盛,则以热、动、燥为其特点,故阳气偏胜可见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苔黄、脉数等症。如果病情发展,阳热亢盛且明显耗伤机体阴气,病则从实热证转化为实热兼阴亏证,若阴气大伤,病可由实转虚而发展为虚热证。
2.阴偏胜 即是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功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形成阴偏胜的主要原因,多由于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邪中阻等,机体阳气难以与之抗争而致阴气的病理性亢盛。
阴气的病理性亢盛,则以寒、静、湿为其特点,如形寒、肢冷、蜷卧、舌淡而润、脉迟等,即是阴气偏胜的具体表现。由于阴寒内盛多伤阳气,故在阴偏胜时,常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阳气不足,形成实寒兼阳虚证,若阳气伤甚,病可由实转虚,发展为虚寒证。
(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阴气或阳气的某一方减少或功能减退时,则不能制约对方而引起对方的相对亢盛,形成“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虚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虚热)的病理变化。
1.阳偏衰 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亢的虚寒证。
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人体阳气虚衰,突出地表现为温煦、推动和兴奋功能减退。由于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因而人体热量不足,难以温暖全身而出现寒象,见畏寒肢冷等症。由于阳气的推动作用不足,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活动也因之而减退,加之温煦不足,则血液凝滞,脉络缩蜷,津液停滞而成水湿痰饮。由于兴奋作用减弱,可见精神不振,喜静委靡症状。以上便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阳虚则寒,虽也可见到面色〓白、畏寒肢冷、脘腹冷痛、舌淡、脉迟等寒象,但还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微细等虚象。所以,阳虚则寒与阴胜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虚而有寒;后者是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虚衰常见,亦可发于五脏六腑,如心阳、肺阳、肝阳、脾阳、胃阳和肾阳等,皆可出现虚衰病变。肾阳为诸阳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所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气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阳气一般由精血津液中属阳的部分化生,尤其以精血为主要化生之源,故精血大伤,可致阳气化生无源而虚衰,阳不制阴,发为虚寒性病证。2.阴偏衰即 是阴虚,是指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伤阴所致。
阴偏衰时,主要表现为凉润、抑制与宁静的功能减退,从而出现虚热、失润及虚性亢奋的症状。所谓阴虚则热,即是指阴气不足,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多种表现。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即是阴虚则热的表现。阴虚则热与阳胜则热的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前者是虚而有热;后者是以热为主,虚象并不明显。
阴气不足,一般以肾阴亏虚为主,亦可见于五脏六腑,如肺阴、脾阴、胃阴、心阴、肝阴和肾阴,皆可发生亏虚的病变。肾阴为诸阴之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阴气一般由精血津液中属阴的部分化生,尤其以津液为主要化生之源,故阳热亢盛,必耗津液而致阴气不足,而津液大伤,又可致阴气化生无源而亏虚,阴不制阳,发为虚热性病证。
(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称为阴损及阳;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称为阳损及阴。阴阳双方之间本来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互为化源和相互为用的关系,一方亏虚或功能减退,不能资助另一方或促进另一方的化生,必然导致另一方的虚衰或功能减退。如唐代王冰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1.阴损及阳 是指由于阴精或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例如肝阳上亢一证,其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制阳的阴虚阳亢,但病情发展,亦可进一步耗伤肝肾精血,影响肾阳化生,继而出现畏寒、肢冷、面色〓白,脉沉细等肾阳虚衰症状,转化为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证。
2.阳损及阴 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例如肾阳亏虚、水泛为肿一证,其病机主要为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水湿内生,溢于肌肤所致。但其病变发展,则又可因阳气不足而导致阴气化生无源而亏虚,出现日益消瘦,烦躁升火,甚则阳升风动而抽搐等肾阴亏虚之征象,转化为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证。
(四)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在于阴阳双方的对立排斥,即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的复杂病变。如明代虞抟《医学正传》说:“假热者,水极似火,阴证似阳也……此皆阴盛格阳,即非热也。”“至若假寒者,火极似水,阳证似阴也……亦曰阳盛格阴也。”
1.阴盛格阳 又称格阳,系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阴寒内盛是疾病的本质,由于排斥阳气于外,可在原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委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的阴气壅盛于内表现的基础上,又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无根等假热之象,故称其为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 又称格阴,系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可在原有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邪热内盛表现的基础上,又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称为真热假寒证。
(五)阴阳亡失
阴阳的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亡阳 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地说,亡阳多由于邪气太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所致;也可因汗出过多,吐、利无度,津液过耗,阳随阴泄,阳气外脱;或由于素体阳虚,劳伤过度,阳气消耗过多所致;亦可因慢性疾病,长期大量耗散阳气,终至阳气亏损殆尽,而出现亡阳。
阳气暴脱,多见大汗淋漓、心悸气喘、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畏寒蜷卧、精神委靡、脉微欲绝等生命垂危的临床征象。
2.亡阴 是指由于机体阴气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一般地说,亡阴多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津液,或逼迫津液大量外泄而为汗,以致阴气随之大量消耗而突然脱失。也可由于长期大量耗损津液和阴气,日久导致亡阴者。
阴气脱失,多见手足虽温而大汗不止、烦躁不安、心悸气喘、体倦无力、脉数疾躁动等危重征象。
亡阴和亡阳,在病机和临床征象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故亡阴可以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终止而死亡。
综上所述,阴阳失调的病机,是以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之间所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以及相互消长、转化等理论,来阐释、分析、综合机体病变的机理。因此,阴阳失调的各种病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病情的进退和邪正盛衰等情况的改变而变化,在阴阳的偏胜和偏衰之间,亡阴和亡阳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气血失常】
(一)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形成“气虚”的病理状态。二是气的运动失常,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
1.气虚 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
气虚的原因: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使气过多消耗而致。
气虚的共同症状特点是: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气虚的常见临床表现:精神萎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色〓白、舌淡、脉虚等症状。偏于元气虚者,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等症;偏于宗气虚者,可见动则心悸、呼吸气短等症。营卫气虚和脏腑、经络气虚的病机,则各有特点,临床表现亦各有不同。
2.气机失调 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化。
(1)气滞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气滞,主要由于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影响到气的流通;或因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皆可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郁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气滞一般属于邪实为患,但亦有因气虚推动无力而滞者。
气滞的共同特点不外闷、胀、疼痛。气滞的病理表现有多个方面: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疼痛。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不畅,故气滞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肺气壅塞,见胸闷、咳喘;肝郁气滞,见情志不畅、胁肋或少腹胀痛;脾胃气滞,见脘腹胀痛,休作有时,大便秘结等。因气虚而滞者,一般在闷、胀、痛方面不如实证明显,并兼见相应的气虚征象。
(2)气逆 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者。
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暖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症。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而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乃至壅遏清窍而致昏厥。
(3)气陷 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陷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若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致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从而形成气虚下陷的病变。气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
“上气不足”,主要指上部之气不足,头目失养的病变。一般由于脾气虚损,升清之力不足,无力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头目,致头目失养,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症。
“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内脏位置维系无力,而发生某些内脏的位置下移,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变。
(4)气闭 气闭,即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闭,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塞气机,使气不得外出而闭塞清窍所致。
气闭的临床所见,有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剧痛所致的痛厥,痰闭气道之痰厥等等,其病机都属于气的外出突然严重受阻,而陷于清窍闭塞,神失所主的病理状态。气闭发生急骤,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多可自行缓解,亦有因闭不复而亡者。其临床表现,除昏厥外,随原因不同而伴相应症状。
(5)气脱 气脱,即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功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状。
(二)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一是因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致血的濡养功能减弱而引起的血虚;二是血液运行失常而出现的血瘀、出血等病理变化。
1.血虚 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失血过多,新血不能生成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血液生化乏源;或因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骨生髓,输精于肝,皆可化生血液,故血虚的成因与脾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血虚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失荣失养,功能活动逐渐衰退等虚弱证候。血虚者气亦弱,故血虚除见失于滋荣的证候外,多伴气虚症状,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神疲乏力、头目眩晕、心悸不宁、脉细等临床表现。
心主血、肝藏血,血虚时心、肝两脏的症状比较多见。心血不足常见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脉细涩或歇止等心失血养的症状。肝血亏虚见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若肝血不足,导致冲任失调,又可出现妇女经少,月经愆期,闭经诸症。
2.血运失常 血液运行失常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血瘀和出血。
(1)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停滞的病理状态。血瘀主要表现为血液运行郁滞不畅,或形成瘀积,可以为全身性病变,亦可瘀阻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某一局部,从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但无论病在何处,均易见疼痛,且痛有定处,甚则局部形成肿块,触之较硬,位置比较固定,如肿块生于腹内,称为“癥积”。另外,唇舌紫暗以及舌有瘀点、瘀斑,皮肤赤丝红缕或青紫,肌肤甲错,面色黧黑等,也是血液瘀滞的征象。
导致血瘀的病机,主要有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等,前四者在“病因”章中已述,此处只介绍血寒,而将与出血关系更为密切的血热放到后面介绍。
血寒,是指血脉受寒,血流滞缓,乃至停止不行的病理状态。多因外感寒邪,侵犯血分,形成血寒;亦可因阳气失于温煦所致。
血寒的临床表现,除见一般的阴寒证候外,常见血脉瘀阻而引起的疼痛,和手足、爪甲、皮肤及舌色青紫等表现。若寒凝心脉,心脉血气痹阻,可发生真心痛;寒凝肝脉,肝经血气瘀滞,可见胁下、少腹、阴部冷痛,或妇女痛经、闭经等。寒阻肌肤血脉,则见冻伤等症。寒瘀互结酿毒于内,可生癥积。
(2)出血 出血,是指血液逸出血脉的病理状态。逸出血脉的血液,称为离经之血。若此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蓄积于体内,则称为瘀血。瘀血停积体内,又可引起多种病理变化。若突然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而引起全身功能衰竭。
导致出血的病机,主要有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气虚不摄、瘀血内阻及外伤导致出血的机理,前面已有介绍,此处仅叙述血热。
血热,即热入血脉之中,使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于热入血分所致,如温邪、疠气入于血分,或其他外感病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另外,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内火炽盛郁于血分,或阴虚火旺,亦致血热。
血热病变,除一般热盛的证候外,由于血行加速,脉络扩张,可见面红目赤,肤色发红,舌色红绛,经脉异常搏动等症状。血热炽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常可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尿血、皮肤癍疹、月经提前量多等。心主血脉而藏神,血热则心神不安,可见心烦,或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发狂等症。血热的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动血为其特征。
因为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热入血脉不仅可以耗伤营气、津液而致血虚,而且可由热灼津伤,使其失去润泽流动之性,变得浓稠,乃至干涸不能充盈脉道,血液运行不畅而为瘀。
(三)气血失调
1.气滞血瘀
(1)概念 气滞血瘀,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多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气的疏泄作用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与心肺也有关。
(3)表现 临床上多见胸胁胀满疼痛,瘕聚、癥积等病证。肺主气,调节全身气机,辅心运血,若邪阻肺气,宣降失司,日久可致心、肺气滞血瘀,而见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现。
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必兼气滞。由于气滞和血瘀互为因果,多同时并存,常难以明确区分孰先孰后。如闪挫外伤等因素,就是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但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气滞血瘀,辨别气滞与血瘀的主次则是必要的。
2.气虚血瘀
(1)概念 气虚血瘀,是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2)形成 较多见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而致的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3)表现 惊悸怔忡、喘促、水肿及气虚血滞的肢体瘫痪、痿废。另外,老年人多血瘀,且多气虚,故气虚血瘀病机在老年病中具有重要意义。3.气不摄血
(1)概念 气不摄血,是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2)形成 主要由于脾主统血功能失司,和心、肝、肺、肾、胃等脏腑功能不足有关。
(3)表现 咯血、吐血、紫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症,兼见面色不华、疲乏倦怠、脉虚无力、舌淡等气虚的表现。
4.气随血脱
(1)概念 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急剧散脱,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2)形成 各种大失血皆可导致气随血脱,较常见的有外伤失血,呕血和便血,或妇女崩中,产后大出血等因素。血为气之载体,血脱则气失去依附,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
(3)表现 症见精神委靡、眩晕或晕厥、冷汗淋漓、四末不温,或有抽搐,或见口干,脉芤或微细。
5.气血两虚
(1)概念 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化障碍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则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之濡养,各种功能失之推动及调节,故可出现不荣或不用的病证。
(3)表现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体失养及感觉运动失常的病理征象,如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至感觉障碍、肢体痿废不用等。
【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必须由多个脏腑的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诸如肺的宣发和肃降,脾的运化转输,肾与膀胱的蒸腾气化,三焦的通调,以及肝的疏泄功能都参与其中,以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尤为重要,而其核心是气对津液的作用。因此,气的运动及其维持的气化过程,调节着全身的津液代谢。
因此,如果肺、脾、肾等有关脏腑生理功能异常,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平衡,气化功能失常,均能导致津液生成、输布或排泄的失常,包括津液不足及津液在体内滞留的病理变化。
(一)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是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进而导致内则脏腑,外而孔窍、皮毛,失于濡润、滋养,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导致津液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热邪伤津,如外感燥热之邪,灼伤津液;或邪热内生,如阳亢生热、五志化火等耗伤津液。二是丢失过多,如吐泻、大汗、多尿及大面积烧伤等,均可损失大量津液。三是生成不足,如体虚久病,脏腑气化功能减退,可见津液生成不足。另外,慢性疾病耗伤津液,亦致津液亏耗。
伤津常见于吐、泻之后。如夏秋季节,多有饮食伤中而致呕吐、泄泻或吐泻交作,损失大量津液者,如不及时补充,可出现目陷、螺瘪、尿少、口干舌燥、皮肤干涩而失去弹性;甚则见目眶深陷、啼哭无泪、小便全无、精神萎顿、转筋等症。严重者,因血中津少而失其滑润流动之性,气随津泄而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而见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脉微欲绝的危象。另外,炎夏、高热、多汗也易伤津,常见口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少色黄;气候干燥季节,常见口、鼻、皮肤干燥等均属于伤津为主的临床表现。
伤液见于热病后期或久病伤阴,所见到的形瘦骨立,大肉尽脱,肌肤毛发枯槁,或手足震颤、肌肉颤动、唇裂、舌光红无苔或少苔,则属于脱液的临床表现。必须指出,津和液本为一体,伤津和脱液,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虽有区别亦有联系。一般而论,伤津主要是丢失水分,伤津未必脱液;脱液不但丧失水分,更损失精微营养物质,故脱液必兼津伤。从病情轻重而论,脱液重于伤津,可以说津伤乃液脱之渐;液脱乃津伤之甚。津易伤亦易补充,而液一般不易损耗,一旦亏损则较难恢复。但津伤可暴急发生而突然陷于气随津泄,甚至气脱的重危证候,则又非脱液可比。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是津液代谢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虽有不同,但其结果都能导致津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成为内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根本原因。
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转输和布散,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可致水湿内生,酿痰成饮。引起津液输布障碍的原因很多,如肺失宣发和肃降,津液不得正常布散;脾失健运,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可致水饮不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津停;三焦的水道不利,不仅直接影响津液的环流,而且影响津液的排泄,凡此均致津液输布障碍而生痰饮水湿之患。上述多种成因中,以脾气的运化功能障碍具有特殊意义。因脾主运化,不仅对津液的输布起重要作用,而且在津液的生成方面具主导作用。脾失健运不但使津液的输布障碍,而且水液不归正化,变生痰湿为患。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而致水液贮留体内,外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津液化为汗液,有赖肺气的宣发功能;津液化为尿液,有赖肾气的蒸化功能。肺和肾的功能减弱,虽然均可引起水液贮留,发为水肿,但肾气的蒸化作用失常则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肾阳肾阴为五脏阴阳之本,能推动和调节各脏腑的输布和排泄水液功能,而且水液主要是通过尿液而排泄的。
1.湿浊困阻 多由脾虚运化功能减退,津液不能转输布散,聚为湿浊。湿性重浊黏滞,易于阻遏中焦气机,而见胸闷、脘痞、呕恶、腹胀、便溏、苔腻等症。 2.痰饮凝聚 多因脾、肺等脏腑功能失调,津液停而为饮,饮凝成痰。痰随气的升降,无处不到,病及脏腑经络,滞留于机体的不同部位而有多种的病理变化和多变的临床表现。饮停之部位比较局限,如停于胸胁的“悬饮”,饮留于肺的“支饮”等等。
3.水液贮留 多由肺、脾、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气不行津,津不化气,津液代谢障碍,贮留于肌肤或体内,发为水肿或腹水。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1)概念 水停气阻,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因水湿痰饮皆有形之邪,易阻碍气的运行。
(3)表现 其临床表现因水液停蓄的部位不同而异。如水饮阻肺,肺气壅滞,宣降失职,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饮凌心,阻遏心气,则可见心悸、心痛;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可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化呆滞;水饮停于四肢,则可使经脉气血阻滞,故除见水肿外,尚可见肢体沉重胀痛等临床表现。
2.气随津脱
(1)概念 气随津脱,主要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之外泄出现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等所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3)表现 频繁而大量的呕吐、泄泻,皆可使气随津液的耗伤而脱失,出现面色苍白,神昏晕厥,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甚则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
3.津枯血燥
(1)概念 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2)形成 因高热伤津,或烧伤引起津液损耗,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均会导致津枯血燥。
(3)表现 心烦、鼻咽干燥、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或皮屑过多、舌红少津等临床表现。 4.津亏血瘀 (1)概念 津亏血瘀,主要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理状态。 (2)形成 因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出等因素,致使津液大量亏耗,则血量减少,血液循行滞涩不畅,从而发生血瘀之病变。
(3)表现 除见原有津液不足的表现外,出现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或见癍疹显露等症。 5.血瘀水停 (1)概念 血瘀水停,指因血脉瘀阻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的病理状态。 (2)形成 血中有津,脉外之津液可从孙络渗入血中,血瘀则津液环流不利;另外,血瘀必致气滞,也导致津停为水,故血瘀常伴水停。
(3)表现 心阳亏虚,运血无力,血脉瘀阻,除见心悸、气喘、口唇爪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甚则胁下痞块等症外,亦见下肢、面目浮肿,即属此候。
【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证的临床征象类似,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
1.概念风气内动,即是“内风”。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
2.形成和表现内风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主要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即指明了内风的临床表现,不仅与外风为病相类似,而且指出了与肝的密切关系。
风气内动,主要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所致。《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内风的病机,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
(1)肝阳化风肝阳化风,多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而亢逆,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阴虚不能制阳,水亏不得涵木,肝阳因之浮动不潜,升而无制,亢逆之阳气化风,形成风气内动。在肝阳上亢表现的基础上,可见筋惕肉〓、肢麻震颤、眩晕欲仆,甚则口眼〓斜、半身不遂。严重者,则因血随气升而发卒然厥仆。
(2)热极生风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火热亢盛,化而为风,并因邪热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筋脉失其柔顺之性,而出现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等临床表现,常伴有高热、神昏、谵语。
(3)阴虚风动阴虚风动,多见于热病后期,津液和阴气大量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津液及阴气亏虚所致。主要病机是津液枯竭,阴气大伤,失其凉润柔和之能,既对筋脉失之滋润,又不能制阳而致阳气相对亢盛,因而产生筋挛肉〓、手足蠕动等动风症状,并见低热起伏、舌光少津、脉细如丝等阴竭表现。
(4)血虚生风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虚风内动。临床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另外,并非所有内风病证的病位皆为肝,如小儿慢脾风,其病机主要在于脾土虚败。
(二)寒从中生
1.概念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状态。
2.形成及表现因先天禀赋不足,阳气素虚,或久病伤阳,或外感寒邪,过食生冷,损伤阳气,以致阳气虚衰。阳气虚衰,不能制阴祛寒,故阴寒内盛。一般表现为阳热不足,温煦失职,虚寒内生,可见面色苍白,畏寒喜热,肢末不温,舌质淡胖,苔白滑润,脉沉迟弱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症。内寒的病机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能达于肌肉四肢。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故脾肾阳气虚衰,则温煦失职,最易表现虚寒之象,而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阳气虚衰,则蒸化水液的功能减退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从而导致病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形成水湿、痰饮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临床多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水肿等,多由阳气不足,蒸化无权,津液不能正常输布代谢所致。
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血脉,反生内寒以收引血脉,血脉收缩则血流迟缓不畅,重者可致血液停积于血脉和脏腑之中,形成瘀血。临床可见痛处固定,遇寒加重。
“内寒”与“外寒”之间区别是:“内寒”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临床特点是以寒为主,亦可因寒邪伤阳而兼虚象。两者之间的主要联系是:寒邪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机体阳气,而最终导致阳虚;而阳气素虚之体,则又因抗御外邪能力低下,易感寒邪而致病。
(三)湿浊内生
1.概念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故又称之为脾虚生湿。
2.形成及表现内湿的产生,多因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所致。因此,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脾主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气化。因此,内湿不仅是脾阳虚津液不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在肾阳虚衰时,亦必然影响及脾之运化而导致湿浊内生。反之,由于湿为阴邪,湿胜则可损伤阳气,故湿浊内困,久之必损及脾阳肾阳,而致阳虚湿盛之证。另外,湿浊可以聚而为痰,留而为饮,积而成水,变生多种病患。
湿性重浊黏滞,多阻遏气机,故其临床表现常可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异。如湿邪留滞经脉之间,则见头闷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肘肿。”湿浊虽可阻滞于机体上、中、下三焦的任何部位,但仍以湿阻中焦脾胃为多。
此外,外感湿邪与内生湿浊在其形成方面虽然有所区别,但二者亦常相互影响。湿邪外袭每易伤脾,脾失健运又滋生内湿。故临床所见,脾失健运,内湿素盛之体,易外感湿邪而发病。
(四)津伤化燥
1.概念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2.形成及表现因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阴亏津少,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的热盛伤阴耗津等所致。由于津液亏少,不足以内溉脏腑,外润腠理孔窍,从而燥邪便由内而生,故临床多见干燥不润等病变。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内燥因津液枯涸,失去滋润濡养作用所致。津液枯涸则阴气化生无源而虚衰,阴虚则阳相对偏亢则生内热,故内燥常伴虚热证的表现。临床常见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少泪,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症。如以肺燥为主,还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时,可见食少、舌光红无苔;若系肠燥,则兼见便秘等症。故金代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说:“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五)火热内生
1.概念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功能亢奋的病理状态。2.形成
(1)阳气过盛化火阳气过盛,功能亢奋,必然使物质的消耗增加,以致伤阴耗津。此种病理性的阳气过亢则称为“壮火”,中医学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
(2)邪郁化火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感六淫病邪,在疾病过程中,皆可郁滞而从阳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瘀血、结石等)和食积、虫积等,亦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的主要机理,实质上是由于这些因素导致人体之气的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
(3)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为“五志之火”。多指由于情志刺激,影响了脏腑精气阴阳的协调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或亢逆。气郁日久则可化热,气逆自可化火,因之火热内生。如情志内伤,抑郁不畅,则常能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发为肝火;而大怒伤肝,肝气亢逆化火,亦可发为肝火。
(4)阴虚火旺此属虚火。多由于津液亏虚,阴气大伤,阴虚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阳亢化热化火,虚热虚火内生。
3.表现内生火热,主要有心火、肝火、相火(肾火)及胃火等证,其临床表现则随其发病机理和病位的差异而各有不同。凡阳盛、邪郁化热化火及五志化火,多为实热实火,可见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尿赤,便干,唇舌生疮等。若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部烘热、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阴虚火旺,多集中于机体某一部位的火热征象,如虚火上炎所致的牙痛、齿衄、咽痛、升火颧红等。 
第二节 疾病传变
 传变,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从本质上讲,即是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间和不同层次上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等各种病理改变的复杂联系和变化。疾病传变,就是阐明疾病过程中各种病理变化的演变、发展规律。
【疾病传变的形式】
疾病传变,不外两种形式:一是病位的传移,二是病性的变化。
(一)病位传变
病位,即疾病所在的部位。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表里之间、内脏之间,均有经络相互沟通联络,气血津液循环贯通。因此,某一部位的病变,可以向其他部位波及扩展,从而引起该部位发生病变,这就是病位的传变。常见的病位传变包括表里之间与内脏之间的传变,而外感病和内伤病的传变又各有特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了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实施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1.表里出入表与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指的病变部位并不是固定的。以整体而言,则病在皮肤、毛窍、肌肉、经络等为外属表,在脏腑、骨髓等组织器官为内属里。如以皮毛与经络相对而言,则皮毛属表,经络属里;以三阴三阳经而言,则三阳经为表,三阴经为里;以脏与腑相对而言,则腑为表,脏为里。
由于疾病表里的传变,意味着病邪的表里出入变化,故疾病的表里传变,亦称邪之表里出入。
(1)表病入里亦即表邪入里。指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停留于机体的肌肤卫表层次,而后内传入里,病及脏腑的病理传变过程。常见于外感疾病的初期或中期,是疾病向纵深发展的反映。多由于机体正气受损,抗病能力减退,正气不能制止病邪的致病作用,病邪得以向里发展,或因邪气过盛,或因失治、误治等因素,以致表邪不解,迅速传变入里而成。如外感风寒证,可出现恶寒、发热、无汗等寒邪在表病变。若在表的风寒之邪不解,可由肌表而内传入里,影响肺、胃功能,发展为高热、口渴、喘咳、便秘等症,此即由表寒证转化成了里热病变。
(2)里病出表里病出表,是指病邪原本位于脏腑等在里层次,而后由于正邪斗争,病邪由里透达于外的病理传变过程。如温热病变,内热炽盛,见高热、烦渴、胸闷、咳逆等症,继则汗出而热邪外解,脉静身凉,症状缓解,或热病疹等透发于外,以及伤寒三阴病变转化为三阳病变等,均属里病出表之病理过程。
人体表里是相对的,而且是多层次的。所以,病变在表里出入的传变中,可以有介于表里之间的阶段,即半表半里。伤寒的少阳病机,温病的邪伏募原病机,都称之为半表半里,皆出现介于表与里之间的见证,其发展趋势既可达表也可入里,此为其特点。
2.外感病传变一般而论,外感病发于表,发展变化过程是自表人里、由浅而深的传变。故外感病基本是表里传变,但内传入里后,亦见脏腑间的传变。不同的外感病,其病位传变的形式又有所区别,主要有六经传变、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
(1)六经传变六经指三阴、三阳,实即十二经脉。六经传变是指疾病的病位在六经之间的相对转移。东汉张机的《伤寒杂病论》,在《内经》所论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传变”理论。六经传变,实际上是对伤寒热病六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病变规律和本质的概括。
经脉是运行气血的通路,能“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把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也成为病邪传播转移的通路和病理变化反应的部位。特别是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核心部分,也成为外感病传变的重要途径。
六经由表入里传变的基本形式是由阳入阴,即先太阳、阳明、少阳,而后太阴,少阴、厥阴的六个层次,说明阳气由盛而衰,疾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反之,由阴出阳,则说明正气由衰而盛,疾病由重到轻的好转过程。若正气不支,邪气亢盛,也可不经阳经而直接侵犯阴经,称为直中三阴,其中以直中少阴为多。六经的具体传变形式尚有阴阳经传变、表里经传变、手足经传变等。另外,由于经脉与脏腑有属络关系,所以六经病变实际上与相应的脏腑功能失常有关。(2)三焦传变三焦传变,是指病变部位循上、中、下三焦而发生传移变化。此三焦是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也是诸气与水液上下运行的通路,因而也可作为病位转移的途径。温病的三焦传变,是对温热病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病变规律和本质的阐释,由部位三焦的概念延伸而来。
三焦传变是温病的主要传变形式。温热病邪,多自口鼻而入,首先侵犯上焦肺卫。病邪深入,则从上焦传入中焦脾胃,再入下焦肝肾。这是疾病由浅入深,由轻而重的一般发展过程,故称之为顺传。如果病邪从肺卫直接传入心包,病情发展恶化,超越了一般传变规律,故称为逆传。即如吴瑭所说:“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温病条辨·卷二》)。疾病之所以顺传和逆传,主要取决于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和病邪的性质。若疾病好转向愈,则可由下焦向上焦传变。
(3)卫气营血传变卫气营血传变,是指温热病过程中,病变部位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传移变化。卫分是温病的初期阶段,病位在肺卫;气分为温病的中期,病位在胃、肠、脾及肺、胆;营分是温病的严重阶段,病位在心包及心;血分属温病的晚期,病位在肝、肾及心。
卫气营血传变,一般从卫分开始,发展传为气分,再入营分,而血分。反映病邪由浅入深,病势由轻而重的发展过程,称为“顺传”。若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深入营分或血分,称为“逆传”,反映了传变过程渐进与暴发之不同。
此外,卫气营血传变,还有初起即不见卫分阶段,而径入气分、营分者;亦有卫分证未罢,又兼见气分证而致“卫气同病”者;或气分证尚存,同时出现营分、血分证而成“气营两燔”、“气血两燔”者;更有严重者为邪热充斥表里,遍及内外,出现卫气营血同时累及的局面。
3.内伤病传变内伤病是内脏遭到某些病因损伤所导致的一类疾病。因此,内伤病的基本病位在脏腑。
人体是以脏腑为核心的有机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则可通过经络、精气血津液等的相互影响,以及位置相邻,而在脏腑之间发生传变。所以,内伤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脏腑传变。另外,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故内伤病也可在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传变。
(1)脏与脏传变即指病位传变发生于五脏之间,这是内伤病最主要的病位传变形式。
五脏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而又协调平衡,在精气血津液的生化、贮藏、运行、输布等方面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某一脏的病变,常常影响到他脏而发生传变。例如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之间,其病变都可以相互影响。心与肺同居上焦胸中,心主血脉,肺主气,而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所以,疾病在心与肺的两脏之间的传变,主要是心血与肺气病变的相互影响。临床上,心运血功能失常,可以导致肺气郁滞,宣降失司,而见咳喘不得平卧。肺病日久,吸清呼浊功能异常,气病及血,可致肺气胀满,心血瘀阻,发生心悸、胸闷、口唇爪甲青紫等症。另外,心与脾之间,主要是心血、心神与脾气运化病变的相互影响;心与肝之间,主要是心血与肝血、心神与肝失疏泄情志病变的相互影响;心与肾之间,主要是心肾阴阳不交与精血亏损病变的相互影响。于此可知,由于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联系各不相同,所以其病理传变情况也各不一样。
(2)脏与腑传变是指病位传变发生于脏与腑之间,或脏病及腑,或腑病及脏。其具体传变形式则是按脏腑之间表里关系而传。如《素问·咳论》说:“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这是由于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等表里相合脏腑之间,有经脉直接属络,从而使病气得以相互移易。如肺与大肠表里相合,脏腑气化相通,大肠得肺肃降之气而后传导排便。若肺气壅滞于上,肃降失职,则可致大肠腑气不通而发生便秘;而大肠实热,积滞不通,亦反过来影响肺气的肃降,从而发生气逆喘咳。故肺病可传至大肠,大肠病又可累及于肺。他如心火移热于小肠;小肠有热,循经上熏于心;脾运失职,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食滞于胃,导致脾失健运等等,均为脏腑表里相传的疾病传变。
应当指出,脏腑表里相合关系的传变,并不是脏与腑之间病位传变的唯一形式,如肝气横逆犯胃;寒凝肝脉导致小肠气滞等,虽是由脏传腑,但不属于表里相合传变。(3)腑与腑传变即是指病变部位在六腑之间发生传移变化。六腑生理功能各有不同,但都参与饮食物的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以及水液的输送与排泄,并始终维持着虚实更替的动态变化。若其中某一腑发生病变,则势必影响及另一腑,导致其功能失常。如大肠传导失常,腑气不通,下游闭塞,则可导致胃气上逆,出现暖气、呕恶等症状;若胃中湿热蕴结,熏蒸于胆,则又可引起“胆热液泄”,而出现口苦、黄疸等症。可以看出,任何一腑的气滞或气逆,均可破坏六腑整体“实而不能满”、“通而不宜滞”的生理特性,从而使病变部位在六腑中发生相应的传变。
(4)形脏内外传变包括病邪通过形体而内传相关之脏腑,及脏腑病变影响形体。
外感病邪侵袭肌表形体,由经脉传至脏腑,是内伤病发作、加重的重要原因,有关内容已在表里传变和外感病传变中论及。如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客于皮毛,然后内合于肺。至于其内合于肺的机理,则是“外内合邪”。因已有过食寒凉生冷饮食,损伤脾胃阳气,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相当于胃的中脘部),胃寒阳衰,可通过经脉影响于肺,而致肺阳不足,宣发失职,若再有风寒之邪外袭,则因肺阳虚衰,卫外功能减退,因而客肺而发生咳嗽、喘促等病变。
某些形体组织的病变,久则可按五脏所合关系,从病变组织传入于本脏,而发展为内伤病证。反之,病变可由脏腑传至经脉,亦可反映于体表。如《灵枢·邪客》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说明心肺有病亦会通过其所属经脉,并在其循行的形体肌表部位反映出来,而出现胸痛、两臂内痛等症。临床上,五脏病变通过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等影响及五体和官窍,亦是常见现象。
(二)病性转化
1.寒热转化寒热转化,指疾病过程中,病机性质由寒转化为热,或由热转化为寒的病理变化,实际是由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所致。
(1)由寒化热是指病证的性质本来属寒,继而又转变成热性的病理过程。
寒证有实寒证与虚寒证,而热证亦有实热证与虚热证。临床所见,由寒化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实寒证转为实热证,以寒邪化热入里为常见。如太阳表寒证,疾病初起恶寒重,发热轻,脉浮紧,以后继则出现阳明里热证,而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口渴,脉数。另外,阴邪内聚,也可从热而化,转化为实热证。如哮喘病开始不发热,咳嗽,痰稀而白;继则转见发热,咳嗽,胸痛,痰黄而黏稠,即表示病性已由寒而化热。二是虚寒证转化为虚热证。这是基于“阳损及阴”的道理,在阴阳互损病机中已有论及。
至于实寒证转化为虚热证,因为寒邪难以直接伤阴,则少有直接转化者。但若实寒证化热,日久亦可伤阴而转化为虚热证。虚寒证转化为实热证,亦有所见,可因重感于邪、邪郁化热、过用辛热药物等因素所致。
(2)由热转寒是指病证的性质本来属热,继而转变成为寒性的病理过程。
由热转寒,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实热证转化为虚寒证,一般因伤阳所致。如外感高热患者,由于大汗不止,阳从汗脱;或因吐泻过度,阳随津脱,病机就由实热转为虚寒的亡阳危证,出现冷汗淋漓、体温骤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细微欲绝等症。又如内伤便血病人,初起便血鲜红,肛门灼热,口干舌燥,大便秘结或不爽。若日久不愈,血去正伤,阳气虚衰,继则转见血色紫暗或色淡,脘腹隐痛,痛时喜按喜温,并见畏寒肢冷,大便清溏,则表明其病性已由热而转寒。二是实热证转化为实寒证。比如风湿热邪痹阻肢体关节的热痹证,或因治疗用药,或素体阳虚,可热去而从寒化为风寒湿邪痹阻的寒痹证。三是虚热证转化为虚寒证,机理为“阴损及阳”,见阴阳互损病机。
至于虚热证转化为实寒证,则较为少见。如果虚热证转化为虚寒证,因阴邪内聚,或感受寒邪,亦可发展为实寒证。
2.虚实转化疾病过程中,正邪双方处于不断的斗争和消长之中,当正邪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则疾病的虚实性质亦会发生转变,或由实而转虚,或因虚而致实。
(1)由实转虚指疾病或病证本来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实性病变,继而转化为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的过程。由实转虚的机理,主要在于邪气过于强盛,正不敌邪,正气耗损所致。此外,因失治、误治等原因,致使病程迁延,虽邪气渐去,然正气已伤,则亦可由实转虚。如外感暑热病邪,可因迫津外泄而大汗,气随津泄而脱失,病从暑热内盛证较快地转为实热兼阴虚证,进而发展为阴虚证,再为亡阴证,出现面色淡白、精神委靡、汗出肢温、口渴喜饮、脉细而数等症,若出现冷汗淋漓、四肢发凉、脉微欲绝,则为亡阳证。又如,肝火上炎证的眩晕,日久则火盛伤阴而发展为肝肾阴虚的病变。
(2)因虚致实指病证本来是以正气亏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转变为邪气盛较突出的病变过程。
因虚致实的机理,多由于脏腑功能减退,气化不行,以致全身气血津液等代谢障碍,从而产生气滞、水饮、痰浊、瘀血等病理变化;或因正虚病证,复感外邪,邪盛则实。如心肾阳气亏虚的心悸气喘,可因病情突然变化而发生水饮泛溢,上凌心肺,肺气闭塞,出现怔忡不宁、端坐喘息、胸中憋闷欲死的危急证候。又如肺肾两虚的哮证,肺卫不固,复感风寒,哮喘复发,而见寒邪束表、痰涎壅肺的实证。因虚致实的转变,正虚方面仍然存在,只不过实性病机占突出地位而已。
【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一)体质因素
体质主要从两方面对疾病的传变发生作用。一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正气之强弱,从而影响发病与传变的迟速。如素体盛者,一般不易感受病邪,一旦感邪则发病急速,但传变较少,病程亦较短暂;素体虚者,则易于感邪,且易深入,病势较缓,病程缠绵而多传变。二是在邪正相争过程中,对病邪的“从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一般而论,素体阳盛者,则邪多从火化,疾病多向阳热实证演变;素体阴盛者,则邪多从寒化,疾病多向寒实或虚寒等证演变。例如,同为湿邪,阳热之体得之,则湿从阳而化热,形成“湿热”;若阴寒之体得之,则湿从阴而寒化,成为“寒湿”。
(二)病邪因素
病邪是影响疾病传变的重要因素,在传变的迟速以及病位、病性的传变方面都受到邪气的影响。传变的迟速与邪气的性质直接相关。如外感六淫病邪,一般阳邪传变较快,特别是火(热)邪、风邪、暑邪;阴邪传变较慢,特别是湿邪黏滞而较少传变。疠气则传变急速。湿、痰、水饮及瘀血内生,传变一般迟于外邪。另外,邪盛则传变较快,邪微则传变缓慢。
各种不同的病邪,其伤人的途径不同,病位传变的路径亦有较大的差异。外感病因以表里传变为主,伤寒多六经传变,而温病多卫气营血、三焦传变。内伤病因主要是脏腑传变,亦可表里相及。疠气致病力强,则各有相对特殊的传变途径。外伤对疾病的传变也有重要影响。病邪从化主要由体质因素决定,但病性的变化与病邪的属性亦有一定联系。如燥为阳邪,较易从热而化;湿为阴邪,较易从寒而化。
(三)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地域因素的长期作用,形成不同地理环境人群的体质特征和疾病谱的差异,同时亦影响疾病的传变。比如,居处高燥地域的人群,感邪后较易化热、化燥,伤阴耗津;而居处卑湿之地者,病变较易化湿,伤气伤阳。时令气候对疾病的影响颇大,其中包括对疾病传变的影响。比如,在冬春寒冷季节,寒哮一证,容易出现外寒入里引动内饮而发病,发生表里的传变;而阳盛之躯,则可因寒邪外束腠理,阳气不得发越而暴亢,乃至化火生风,发生厥仆之变,此又属脏腑经络的传变。
(四)生活因素
主要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主要是通过对正气发生作用而影响疾病的传变进程。概而言之,良好的心情,合理的饮食,劳逸得当使疾病趋向好转康复。相反,恶劣的心境,饮食不当以及劳逸失度则使疾病发展生变。如狂证患者,可因情志刺激,导致气郁化火,挟痰上蒙心窍,使病情加重或引起复发;肾气本亏的病人,可因惊恐重伤精气而发生阳痿等病变。饮食对脾胃、胆、大小肠病证传变的关系尤为密切,且通过对水谷运化、气血生化的影响而对疾病传变发生作用。
此外,正确的治疗、护理,则可及时阻断、中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或使疾病转危为安,以至痊愈。反之,若用药不当,或失治、误治,护理不当则可损伤人体正气,并助长邪气,以至变证叠起,坏证丛生,甚至预后不良。 
第九章 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是预防疾病发生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在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治原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预防
 预防,就是采取恰当的措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学历来注重预防,早在《内经》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并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预防,无论从医学角度,还是从经济学角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病先防】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即调摄保养自身生命的意思。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体质,提高正气,从而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御病邪的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或通过调摄保养,维持阴阳平衡,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达到强身防病、延年益寿的目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即是对养生基本原则的精辟论述。
1.顺应自然《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即言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相适应的。人们要了解和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地采取养生措施以适应其变化,这样才能使各种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应而协调有序,保持健康,增强正气,避免邪气的侵害,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2.养性调神七情太过,不仅可直接伤及脏腑,引起气机紊乱而发病,也可损伤人体正气,使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减退。所以,调神养性,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言心的生理特征是喜宁静,心静则神安,神安则体内真气和顺,就不会生病。要做好养性调神,一是要注意避免来自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二是要提高人体自身心理的调摄能力。
3.护肾保精中医历来强调肾精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因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神能御气、御形,故精是形气神的基础。体现在养生上,即有护肾保精的主张。夫妻间正常的性生活,是生理所需,若性生活得不到满足,每易形成气机郁滞之证。但性生活要消耗肾精肾气,而肾精肾气,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及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性生活过度,必致肾精肾气亏损而使人易于衰老或患病,故中医学将房劳过度看作是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4.体魄锻炼《吕氏春秋·达郁》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为例,阐释了“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的道理。中医学将此理引入养生保健之中,认为锻炼形体可以促进气血流畅,使人体肌肉筋骨强健,脏腑功能旺盛,并可藉形动以济神静,从而使身体健康,益寿延年,同时也能预防疾病。传统的健身术如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以及一些偏于健身的武术等,即具此特色。
形体锻炼的要点有三:一是运动量要适度,要因人而宜,做到“形劳而不倦”;二是要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三是要持之以恒,方能收效。
5.调摄饮食
(1)注意饮食宜忌一是饮食要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二是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腐败变质的食物或暴毙、疫死的家畜,以防肠胃疾病、寄生虫病或食物中毒的发生;三是克服偏食,如五味要搭配适当,不可偏嗜某味,以防某脏之精气偏盛;食物与药性一样,也有寒温之分,故食性最好是寒温适宜,或据体质而调配:体质偏热之人,宜食寒凉而忌温热之品,体质偏寒之人则反之;又各种食物含不同的养分,故要调配适宜,不可偏食。
此外,从预防的角度看,某些易使旧病复发或加重的“发物”亦不宜食。
(2)药膳保健药膳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食物与中药,以及食物的辅料、调料等相配合,通过加工调制而成的膳食。药膳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作用。常用中药如人参、枸杞子、黄芪、黄精、何首乌、桑椹子、莲子、百合、薏苡仁、芡实、菊花等,药性多平和,男女老少咸宜,可长期服用。药膳兼有药、食之长,是中医颇具特色的一种养生方法。
6.针灸、推拿、药物调养药物调养,指长期服食一些对身体有益的药物以扶助正气,平调体内阴阳,从而达到健身防病益寿的目的。其对象多为体质偏差较大或体弱多病者,前者则应根据患者的阴阳气血的偏颇而选用有针对性的药物,后者则以补益脾胃、肝肾为主。药物调养,往往长期服食才能见效。
推拿,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效果和保健强身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有三:一是纠正解剖位置异常;二是调整体内生物信息;三是改变系统功能。
针灸,包括针法和灸法,即通过针刺手法或艾灸的物理热效应及艾绒的药性对穴位的特异刺激作用,通过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及调节功能,而使人身气血阴阳得到调整而恢复平衡,从而发挥其治疗保健及防病效能。(二)防止病邪侵害
1.避其邪气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故未病先防除了养生以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之外,还要注意避免病邪的侵害。《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说要谨慎躲避外邪的侵害。其中包括顺应四时,防六淫之邪的侵害,如夏日防暑,秋天防燥,冬天防寒等;避疫毒,防疠气之染易;注意环境,防止外伤与虫兽伤;讲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等。
2.药物预防事先服食某些药物,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有效地防止病邪的侵袭,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在预防疠气的流行方面尤有意义。对此,古代医家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素问·刺法论(遗篇)》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16世纪发明了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开人工免疫之先河,为后世的预防接种免疫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近年来,在中医预防理论的指导下,用中草药预防疾病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用板蓝根、大青叶预防流感、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腮腺炎,用茵陈、贯众预防肝炎等,简便实惠,行之有效。 【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一)早期诊治
早期诊治,疾病尚在初期,病位较浅,病情多轻,正气未衰,病较易治,因而传变较少。早期诊治的时机在于要掌握好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其传变的规律,病初即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及时有效和彻底的治疗。如不及时诊治,病邪就有可能步步深入,使病情愈趋复杂、深重,治疗也就愈加困难了。
(二)防止传变
1.阻截病传途径疾病一般都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和途径。如伤寒病的六经传变,病初多在肌表的太阳经,病变发展则易往他经传变,因此,太阳病阶段就是伤寒病早期诊治的关键,在此阶段的正确有效的治疗,是防止伤寒病病势发展的最好措施;又如温病多始于卫分证,因此,卫分证阶段就是温病早期诊治的关键。据此可知,邪气侵犯人体后,根据其传变规律,早期诊治,阻截其病传途径,可以防止疾病的深化与恶化。
2.先安未受邪之地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或经络相传规律等为指导预先保护未受邪的脏腑。如脏腑有病可有及子、犯母、乘、侮等传变。因此,根据不同病变的传变规律,实施预见性治疗,当可控制其病理传变。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临床上在治疗肝病的同时,常配以调理脾胃的药物,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确可收到良效。又如温热病伤及胃阴时,其病变发展趋势将耗及肾阴,清代医家叶天士据此传变规律提出了“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主张在甘寒以养胃阴的方药中,加入咸寒滋养肾阴的药物,以防止肾阴的耗损。这些都是既病防变原则的有效应用。 
第二节 治则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指导治法的总原则,具有原则性和普遍性意义;治法则是从属于一定治则的具体治疗大法、治疗方法及治疗措施,其针对性及可操作性较强,较为具体而灵活,如汗、吐、下、和、清、温、补、消等“八法”。
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
“求本”,实际上就是辨清病因病机,确立证候。病因病机是对疾病本质的抽象认识,因其涵盖了病因、病性、病位、邪正关系、机体体质及机体反应性等,因而是疾病本质的概括。消除疾病的本质,才是治疗所追求的目的。
临床实际操作中,对外感性疾病,着重病因的辨析;对内伤性疾病,则注重病机的辨析。如头痛病,既有因感受六淫邪气,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暑湿等所致者,又有因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气虚、血虚、瘀血、痰浊、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等病理变化而发者。外感性头痛,辨清了病因,则能确立证候而施治,如风寒者以辛温散之,风热者以辛凉解之,风湿者用辛燥之品,风燥者宜辛润之药,暑湿者当芳香化湿。内伤性头痛,一般难以找到确切的病因,因而必须辨明病机,据病机确立证候,然后论治:属气虚者当补气,血虚者当补血,瘀血者当活血,痰浊者宜化痰,肝阳上亢者当平肝潜阳,肝火上炎者宜清肝泻火。
疾病的外在表现与其内在本质一定有着某种联系,大多数情况下症证相符,比较易辨。但有时表里不一,真假难辨,因而寻求疾病的本质,是治疗关键。治则的基本内容包括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三因制宜等。
【正治与反治】
正治与反治,是指所用药物性质的寒热、补泻效用与疾病的本质、现象之间的逆从关系而言。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一)正治
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故又称“逆治”。
如热证见热象、寒证见寒象等,故正治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原则。正治主要包括:
1.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即以热药治寒证。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方药,里寒证用辛热温里的方药等。
2.热者寒之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方药来治疗。即以寒药治热证。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苦寒清里的方药等。
3.虚则补之是指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来治疗。即以补益药治虚证。如阳虚用温阳的方药,阴虚用滋阴方药,气虚用益气的方药,血虚用补血的方药等。
4.实则泻之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实邪的方药来治疗。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如食滞用消食导滞的方药,水饮内停用逐水的方药,瘀血用活血化瘀的方药,湿盛用祛湿的方药等。
(二)反治
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中假象的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就其真正的证候病机来说,反治的立法精髓还是正治。
1.热因热用 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它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如格阳证中,由于阴寒充塞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故可见身反不恶寒,面赤如妆等假热之象,但由于阴寒内盛是病本,故同时也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舌淡苔白等内真寒的表现。因此,当用温热方药以治其本。
2.寒因寒用 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它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如热厥证中,由于里热盛极,阳气郁阻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起温煦作用,并格阴于外而见手足厥冷,脉沉伏之假寒之象。但细究之,患者手足虽冷,但躯干部却壮热而欲掀衣揭被,或见恶热、烦渴饮冷、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等里真热的征象。这是阳热内盛,深伏于里所致。其外在寒象是假,内热盛极才是病之本质,故须用寒凉药清其内热。3.塞因塞用 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如血虚而致经闭者,由于血源不足,故当补益气血而充其源,则无须用通药而经自来。又如肾阳虚衰,推动蒸化无力而致的尿少癃闭,当温补肾阳,温煦推动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则小便自然通利。再如脾气虚弱,出现纳呆、脘腹胀满、大便不畅时,是因为脾气虚衰无力运化所致,当采用健脾益气的方药治疗,使其恢复正常的运化及气机升降,则症自减。因此,以补开塞,主要是针对病证虚损不足的本质而治。
4.通因通用 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一般情况下,对泄泻、崩漏、尿频等症,多用止泻、固冲、缩尿等法,但这些通泄症状出现在实性病证中,则当以通治通。如食滞内停,阻滞胃肠,致腹痛泄泻,泻下物臭如败卵时,不仅不能止泄,相反当消食而导滞攻下,推荡积滞,使食积去而泄自止。又如瘀血内阻,血不循经所致的崩漏,如用止血药,则瘀阻更甚而血难循其经,则出血难止,此时当活血化瘀,瘀去则血自归经而出血自止。再如湿热下注而致的淋证,见尿频、尿急、尿痛等症,以利尿通淋而清其湿热,则症自消。这些都是针对邪实的本质而治的。
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其不同之处在于:正治适用于病变本质与其外在表现相一致的病证,而反治则适用于病变本质与临床征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证。
【治标与治本】
掌握疾病的标本缓急,分清主次,因而治疗上就有先后缓急之分。
(一)缓则治本
缓则治其本,多用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的情况下。此时必须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因标病产生于本病,本病得治,标病自然也随之而去。如痨病肺肾阴虚之咳嗽,肺肾阴虚是本,咳嗽是标。此时标病不致于危及生命,故治疗不用单纯止咳法来治标,而应滋养肺肾以治本,本病得愈,咳嗽也自然会消除;再如气虚自汗,则气虚不摄为本,出汗为标。单用止汗,难以奏效,此时应补气以治其本,气足则自能收摄汗液。另外,先病宿疾为本,后病新感为标,新感已愈而转治宿疾,也属缓则治本。
(二)急则治标
病证急重时的标本取舍原则是标病急重,则当先治、急治其标。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可先缓急止痛,痛止则再图其本。又如水臌患者,就原发病与继发病而言,臌胀多是在肝病基础上形成,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如腹水不重,则宜化瘀为主,兼以利水;但若腹水严重,腹部胀满,呼吸急促,二便不利时,则为标急,此时当先治标病之腹水,待腹水减退,病情稳定后,再治其肝病。又如大出血患者,由于大出血会危及生命,故不论何种原因的出血,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病情缓和后再治其病本。
另外,在先病为本而后病为标的关系中,有时标病虽不危急,但若不先治将影响本病整个治疗方案的实施时,也当先治其标病。如心脏病的治疗过程中,病人得了轻微感冒,也当先将后病感冒治好,方可使先病即心脏病的治疗方案得以实施。
(三)标本兼治
当标本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宜标本兼治。如在热性病过程中,阴液受伤而致大便燥结不通,此时邪热内结为本,阴液受伤为标,治当泻热攻下与滋阴通便同用;又如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此时脾虚是本,水湿为标,治可补脾祛湿同用;再如素体气虚,抗病力低下,反复感冒,如单补气则易留邪,纯发汗解表则易伤正,此时治宜益气解表。以上均属标本兼治。
总之,病证之变化有轻重缓急、先后主次之不同,因而标本的治法运用也就有先后与缓急、单用或兼用的区别,这是中医治疗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的体现。区分标病与本病的缓急主次,有利于从复杂的病变中抓住关键,做到治病求本。
【扶正与祛邪】正邪消长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正胜邪则病退,邪胜正则病进。因此,治疗疾病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
(一)概念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即所谓“虚则补之”,适用于各种虚证。如气虚者益气、血虚者养血、阴虚者滋阴、阳虚者温阳、精亏者填精等,均是扶正治之法。除内服汤药外,在针灸、推拿、气功中也有补法。
祛邪,即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即所谓“实则泻之”,适用于各种实证。如表实者发汗,上焦痰滞者涌吐,胃家实者攻下,食积者消导等等,还有化痰、活血、散寒、清热、祛湿等,均是祛邪、攻邪法。
(二)运用
正胜邪自去、邪去正自安。扶正祛邪在运用上要掌握好以下原则:①攻补应用合理,即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②把握先后主次:对虚实错杂证,应根据虚实的主次与缓急,决定扶正祛邪运用的先后与主次。③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具体运用如下:
1.单纯扶正适用于正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不盛的虚证或真虚假实证。
2.单纯祛邪适用于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证或真实假虚证。
3.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的同时使用,适用于虚实夹杂的病证。由于虚实有主次之分,因而攻补同时使用时亦有主次之别。
(1)扶正兼祛邪即扶正为主,辅以祛邪。适用于以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2)祛邪兼扶正即祛邪为主,辅以扶正。适用于以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4.攻补顺序先扶正还是先祛邪,也适用于虚实夹杂证。主要是根据虚实的轻重缓急而变通使用。
(1)先扶正后祛邪即先补后攻。适应于正虚为主,机体不能耐受攻伐者。此时兼顾祛邪反更伤正气,故当先扶正以助正气,正气能耐受攻伐时再予以祛邪,可免“贼去城空”之虞。
(2)先祛邪后扶正即先攻后补。适应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邪盛为主,兼扶正反会助邪;二是正虚不甚,邪势方张,正气尚能耐攻者。此时先行祛邪,邪气速去则正亦易复,再补虚以收全功。
【调整阴阳】
阴阳失去平衡协调是疾病的总病机,对此加以调治即为调整阴阳。调整阴阳,即指纠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恢复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
(一)损其有余
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适用于人体阴阳中任何一方偏盛有余的实证。
1.泻其阳盛“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据阴阳对立制约原理,宜用寒凉药物以泻其偏盛之阳热,此即“热者寒之”之意。若在阳偏盛的同时,由于“阳胜则阴病”,每易导致阴气的亏减,此时不宜单纯地清其阳热,而须兼顾阴气的不足,即是在清热的同时,配以滋阴之品,也就是祛邪为主兼以扶正。
2.损其阴盛“阴胜则寒”的寒实证,宜用温热药物以消解其偏盛之阴寒。此即“寒者热之”之意。若在阴偏盛的同时,由于“阴胜则阳病”,每易导致阳气的不足,此时不宜单纯地温散其寒,还须兼顾阳气的不足,即在散寒的同时,配以扶阳之品,同样是祛邪为主兼以扶正之法。
(二)补其不足
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适用于人体阴阳中任何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调补阴阳,有据阴阳相互制约原理的阴阳互制的调补阴阳,又有据阴阳互根原理的阴阳互济的调补阴阳。阴阳两虚者则宜阴阳并补。1.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当阴虚不足以制阳而致阳气相对偏亢的虚热证时,治宜滋阴以抑阳,即唐代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注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之为“阳病治阴”。这里的“阳病”指的是阴虚则阳气相对偏亢,治阴即补阴之意。当阳虚不足以制阴而致阴气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时,治宜扶阳以抑阴,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注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之为“阴病治阳”。这里的“阴病”指的是阳虚则阴气相对偏盛,治阳即补阳之意。
2.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对于阴阳偏衰的虚热及虚寒证的治疗,明代张介宾还提出了阴中求阳与阳中求阴的治法,他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阳时适当佐以补阴药谓之阴中求阳,补阴时适当佐以补阳药谓之阳中求阴,使阴阳互生互济,不但能增强疗效,同时亦能限制纯补阳或纯补阴时药物的偏性及副作用。如肾阴虚衰而相火上僭的虚热证,可用滋肾阴的六味地黄丸佐桂附以阳中求阴,滋阴制火。
3.阴阳并补 对阴阳两虚则可采用阴阳并补之法治疗。但须分清主次而用,阳损及阴者,以阳虚为主,则应在补阳的基础上辅以滋阴之品;阴损及阳者,以阴虚为主,则应在滋阴的基础上辅以补阳之品。
4.回阳救阴 此法适用于阴阳亡失者。亡阳者,当回阳以固脱;亡阴者,当救阴以固脱。由于亡阳与亡阴实际上都是一身之气的突然大量脱失,故治疗时都要兼以峻剂补气,常用人参等药。
此外,对于阴阳格拒的治疗,则以寒因寒用,热因热用之法治之。阳盛格阴所致的真热假寒证,其本质是实热证,治宜清泻阳热,即寒因寒用;阴盛格阳所致的真寒假热证,本质是寒盛阳虚,治宜温阳散寒,即热因热用。
【调理精气血津液】
(一)调精
1.填精填精补髓用于肾精亏虚,此精指的是具有生殖、濡养、化气、生血、养神等功能的一般意义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精之病多以亏虚为主,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或不能生育,及气血神的生化不足等,可以补髓填精之法治之。
2.固精固精之法用于滑精、遗精、早泄,甚至精泄不止的精脱之候。其总的病机均为肾气不固,故治当补益肾气以摄精。
3.疏利精气精之病尚见于阴器脉络阻塞,以致败精、浊精郁结滞留,难以排出;或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致的男子不排精之候。治当疏利精气,通络散结。
(二)调气
1.补气用于较单纯的气虚证。由于一身之气的生成,源于肾所藏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脾胃化水谷而生的水谷之精所化之气,以及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因此,补气多为补益肺、脾、肾。又由于卫气、营气、宗气的化生及元气的充养多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气有关,故尤为重视对脾气的补益。
2.调理气机用于气机失调的病证。气机失调的病变主要有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治疗时气滞者宜行气,气逆者宜降气,气陷者宜补气升气,气闭者宜顺气开窍通闭,气脱者则宜益气固脱。
调理气机时,还须注意顺应脏腑气机的升降规律,如脾气主升,肝气疏泄升发,常宜畅其升发之性;胃气主通降,肺气主肃降,多宜顺其下降之性。
(三)调血
1.补血用于单纯的血虚证。由于血源于水谷精微,与脾、胃、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补血时,应注意同时调治这些脏腑的功能,其中又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尤为重视对脾胃的补养。
2.调理血运血运失常的病变主要有血瘀、出血等,而血寒是血瘀的主要病机,血热、气虚、瘀血是出血的主要病机。治疗时,血瘀者宜活血化瘀,因血寒而瘀者宜温经散寒行血;出血者宜止血,且须据出血的不同病机而施以清热、补气、活血等法。
(四)调津液1.滋养津液用于津液不足证。其中实热伤津,宜清热生津。
2.祛除水湿痰饮用于水湿痰饮证。其中湿盛者宜祛湿、化湿或利湿;水肿或水臌者,宜利水消肿;痰饮为患者,宜化痰逐饮。因水液代谢障碍,多责之肺、脾、肾、肝,故水湿痰饮的调治,从脏腑而言,多从肺、脾、肾、肝人手。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1.调理气与血的关系 由于气血之间有着互根互用的关系,故病理上常相互影响而有气病及血或血病及气的病变,结果是气血同病,故需调理两者的关系。
气虚生血不足,而致血虚者,宜补气为主,辅以补血,或气血双补;气虚行血无力而致血瘀者,宜补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气滞致血瘀者,行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气虚不能摄血者,补气为主,辅以收涩或温经止血。
血虚不足以养气,可致气虚,宜补血为主,辅以益气;但气随血脱者,因“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故应先益气固脱以止血,待病势缓和后再进补血之品。
2.调理气与津液的关系气与津液生理上同样存在互用的关系,故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因而治疗上就要调理两者关系的失常。
气虚而致津液化生不足者,宜补气生津;气不行津而成水湿痰饮者,宜补气、行气以行津;气不摄津而致体内津液丢失者,宜补气以摄津。而津停而致气阻者,在治水湿痰饮的同时,应辅以行气导滞;气随津脱者,宜补气以固脱,辅以补津。
3.调理气与精关系 生理上气能疏利精行,精与气又可互相化生。病理上气滞可致精阻而排出障碍,治宜疏利精气;精亏不化气可致气虚,气虚不化精可致精亏,治宜补气填精并用。
4.调理精血津液的关系“精血同源”,故血虚者在补血的同时,也可填精补髓;精亏者在填精补髓的同时,也可补血。“津血同源”,病理上常有津血同病而见津血亏少或津枯血燥,治当补血养津或养血润燥。 【三因制宜】 “人以天地之气生”,指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是息息相通的,因此人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必然受着诸如时令气候节律、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个体差异,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必须根据这些具体因素作出分析,区别对待,从而制订出适宜的治法与方药,即所谓因时、因地和因人制宜,也是治疗疾病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一)因时制宜
根据时令气候节律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称为“因时制宜”。因时之“时”一是指自然界的时令气候特点,二是指年、月、日的时间变化规律。《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而年月季节、昼夜晨昏时间因素,既可影响自然界不同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同时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也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就要注意在不同的天时气候及时间节律条件下的治疗宜忌。
以季节而言,由于季节间的气候变化幅度大,故对人的生理病理影响也大。如夏季炎热,机体当此阳盛之时,腠理疏松开泄,则易于汗出,即使感受风寒而致病,辛温发散之品亦不宜过用,以免伤津耗气或助热生变。至于寒冬时节,人体阴盛而阳气内敛,腠理致密,同是感受风寒,则辛温发表之剂用之无碍;但此时若病热证,则当慎用寒凉之品,以防损伤阳气。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即用寒凉方药及食物时,当避其气候之寒凉;用温热方药及食物时,当避其气候之温热。又如暑多挟湿,故在盛夏多注意清暑化湿;秋天干燥,则宜轻宣润燥等。
以昼夜而言,日夜阴阳之气比例不同,人亦应之。因而某些病证,如阴虚的午后潮热,湿温的身热不扬而午后加重.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等,也具有日夜的时相特征,亦当考虑在不同的时间实施治疗。针灸中的“子午流注针法”即是根据不同时辰而有取经与取穴的相对特异性,是择时治疗的最好体现。
(二)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称为“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地势有高下,气候有寒热湿燥、水土性质各异。因而,在不同地域长期生活的人就具有不同的体质差异,加之其生活与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与方式各不相同,使其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亦不尽相同,因地制宜就是考虑这些差异而实施治疗。如我国东南一带,气候温暖潮湿,阳气容易外泄,人们腠理较疏松,易感外邪而致感冒,且一般以风热居多,故常用桑叶、菊花、薄荷一类辛凉解表之剂;即使外感风寒,也少用麻黄、桂枝等温性较大的解表药,而多用荆芥、防风等温性较小的药物,且分量宜轻。而西北地区,气候寒燥,阳气内敛,人们腠理闭塞,若感邪则以风寒居多,以麻黄、桂枝之类辛温解表多见,且分量也较重。也有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同地域的地质水土状况密切相关,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骨节病、克山病等地方性疾病。因而治疗时就必须针对疾病发生在不同的地域背景而实施适宜的治疗方法与手段。
(三)因人制宜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称为“因人制宜”。不同的患者有其不同的个体特点,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的个体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则。
1.年龄年龄不同,则生理功能、病理反应各异,治宜区别对待。如小儿生机旺盛,但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发病则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因而,治疗小儿疾病,药量宜轻,疗程多宜短,忌用峻剂。青壮年则气血旺盛,脏腑充实,病发则由于邪正相争剧烈而多表现为实证,可侧重于攻邪泻实,药量亦可稍重。而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日衰,脏腑功能衰减,病多表现为虚证,或虚中夹实。因而,多用补虚之法,或攻补兼施,用药量应比青壮年少,中病即止。
2.性别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病理特点,治疗用药亦当有别。妇女生理上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病理上有经、带、胎、产诸疾及乳房、胞宫之病。月经期、妊娠期用药时当慎用或禁用峻下、破血、重坠、开窍、滑利、走窜及有毒药物;带下以祛湿为主;产后诸疾则应考虑是否有恶露不尽或气血亏虚,从而采用适宜的治法。男子生理上则以精气为主,以肾为先天,病理上精气易亏而有精室疾患及男性功能障碍等特有病证,如阳痿、阳强、早泄、遗精、滑精以及精液异常等,宜在调肾基础上结合具体病机而治。
3.体质因先天禀赋与后天生活环境的不同,个体体质存在着差异,一方面不同体质有着不同的病邪易感性,另一方面,患病之后,由于机体的体质差异与反应性不同,病证就有寒热虚实之别或“从化”的倾向。因而治法方药也应有所不同:偏阳盛或阴虚之体,当慎用温热之剂;偏阴盛或阳虚之体,则当慎用寒凉之品;体质壮实者,攻伐之药量可稍重;体质偏弱者,则应采用补益之剂。
三因制宜的原则,体现了中医治疗上的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在应用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只有把疾病与天时气候、地域环境、患者个体诸因素等加以全面的考虑,才能使疗效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印会河主编.中医基础理论(统编五版教材)[M].上海:上海科技出 版社,1984.
2.印会河、张伯讷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3.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规划教材)[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
4.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导[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
5.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6.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7.张珍玉主编.中医学基础(统编专科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
8.孙广仁主编.中国传统医学丛书·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9.孙广仁,刘家义,张安玲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10.王琦主编.中医藏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11.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2.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3.孙广仁,迟华基,韩成仁,等.中医基础理论研讨(硕士研究生试用教材)[M].山东中医药大学内部教材,1997.
14.金志甲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01.
15.王新华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南京中医学院内部教材,1986.
16.何裕民主编.中医学导论[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
17.雷顺群主编.《内经》多学科研究[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8.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19.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更多txt资料下载,请访问http://www.book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