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的近义词是什么:朱健:“十二五”时期需理论思维谋划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7:25:06
朱健:“十二五”时期需理论思维谋划改革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朱健 2010年11月30日09:4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朱健:“十二五”时期需理论思维谋划改革--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善于运用理论思维科学谋划改革与发展,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要求,对于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用理论思维谋划改革与发展,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必由之路

  决策是领导工作的主要内容。科学决策是做好改革和发展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实现科学决策,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比如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优化一班人的智能结构,等等。其中,理论思维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

  所谓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为依据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认识形式。思维是人认识和把握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工具和手段。思维能力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核心因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具有获取、统摄、理解经验材料,想象、洞察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创造新的认识成果等功能。思维类型的不同往往导致认识结果的不同。比如,以日常生活实践经验为依据的经验思维,虽然也能达到对事物一般性的认识,但它无力深入考察事物发展的深刻内容和复杂本质之间的联系。这种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也有效,但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认识要达到对事物深层次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的掌握,只靠经验思维是不行的。理论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它突破了直接经验的狭隘视界,其特点是注重对事物的客观了解、全面分析、整体考察和动态把握,从本质来讲,它是对客观规律的自觉运用,是人们在认识事物和指导实践的活动中“穷目千里”的望远镜和“见微知著”的显微镜。

  思维方式具有时代性,同时,时代的发展也必然对思维方式的发展提出相应的要求。随着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不断向前推进,理论思维在我们包括决策在内的实践和认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改革已经从个别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要更加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没有理论思维是不行的。如果没有理论思维,就不可能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就不可能全面深入地分析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决策的含金量等等也就不可能得到保证。从实践来看,一些领导干部决策能力较弱,时不时推出一些娱乐大众的幽默举措,理论思维能力欠缺或较低是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建立的制度如同一纸空文,工作部署往往不能落实,与这些制度或部署严重脱离实际有密切的关系。不考虑制度的规定或条款能不能够做得到,不考虑部署的目标或举措的实现可能性,脑袋一拍甚至不拍就拍板,一厢情愿,是决策缺乏理论思维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当前工作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就个案而言,像一些地方推出的“廉洁自律保健操”、“家庭道德鉴定书”,以及难以为继的“妈妈城管”重新定位,等等,其效果都有待观察。理论思维的状况,既是衡量一个人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强弱的主要内容,也是判断一个政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必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

  二、最根本的是遵循唯物辩证法对认识活动的基本要求

  用理论思维谋划改革与发展,就其根本而言,就是在运用相关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时,遵循唯物辩证法对认识活动的基本要求,注重决策的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发展性,把决策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注重决策的客观性,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相统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就事论事。客观事物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认识事物首先从现象入手,但不能满足于对现象的认识,要透过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把握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为变革这一事物提供科学的依据。比如,在反腐败斗争中,一些单位和地方接二连三出台相关法规制度,然而腐败仍呈高发态势,一些人因此对制度的根本性作用产生动摇,认为还是人的问题最根本。其实,这种看法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就目前而言,制度失效的主要症结,是制度建设没有抓住“权力过分集中”这个病根子,而且存在不配套,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

  注重决策的全面性,就是要全面地认识事物,既要注意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次要问题和问题的次要方面;既要分清主次,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又要统筹兼顾,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时期,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效率与公平等诸多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博弈,如何正确合理地加以处理,考验着各级领导的决策能力和政治智慧。目前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许多突出问题,大多与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其决策中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片面性有关。比如有的地方领导对经济增长情有独钟,忽视经济结构的转变、生态环境的保护、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指数的变化和提升等,甚至把限制职工的正当要求视之为“保护投资环境”的一个举措,职工合法权益难以有效维护,导致劳动关系的紧张甚至对立,带来很多消极后果。片面性就是思想上的绝对化、极端化,极其有害。只有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切实克服决策思维的片面性,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注重决策的系统性,就是要用系统的观点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既要看到该事物内部各个部份、要素、环节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该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协调是系统整体性和相关性的内在要求,换言之,在考虑问题时要尽可能把上下里外、前后左右都拜到,一处拜不到,就有可能影响全局。比如某一制度的功能要有效地发挥出来,不仅其自身各个要素的配置要合理,而且其他方面的制度也要与之协调。如果制度自身的要素配置不合理,如组织机构设置过多、规模过大、结构失调,必然产生推诿、扯皮和混日子等现象;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按照系统性要求谋划改革与发展,把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来观察和处理,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认真考虑和合理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求,保持工作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是充分调动和发挥一切积极因素,确保改革与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的必然要求,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与技术层面,都是大有可为的。

  注重决策的发展性,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对待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应把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联系起来作为过程加以考察,既要看到革除某些多年沿袭下来的体制等弊端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要看到解决任何问题都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客观事物是变动不居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将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只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才能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比如,道德是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加强道德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道德对于熟人社会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对于流动性强的社会来说,过于依赖道德控制则是不现实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有可能把道德建设摆到不适当的位置,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不顾客观历史条件的深刻变化,将不同历史时期的问题进行简单的类比,试图用过去的成功经验来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同类现实问题,是缺乏发展眼光的主要表现之一。如果我们不能克服这种现象,坚持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思想必然落后于客观实际,决策必然会踩不到点子上。

  三、只有坚持勤于学习和思考,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理论思维能力从根本上说不是天生的,而是必须经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的。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勤于学习和思考,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理论思维是人脑借助已有理论知识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理论知识是理论思维的基础。其中,唯物辩证法是核心要素,相关科学知识是基本要素。离开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思维会失之浮浅,离开了相关科学知识的理论思维会失之空泛,二者只有相互依赖,相互配合,谁也不离开谁,各自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理论思维能力与其他思维能力一样,无论从个体发展来讲,还是从种族发展来讲,都是随着经验的丰富和知识的增加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知识的多寡和结构决定着理论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知识缺乏或结构不合理,就不容易理清复杂问题的头绪,就难以发现问题的症结,也就不可能提出深刻的问题,科学决策、解决问题就更无从谈起。海阔才能凭鱼跃,天高才能任鸟飞。提高思维理论能力,必须把理论知识学习放在首位。要下功夫学理论、学历史、学科技、学管理、学法律、学一切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知识,涉猎的知识面要尽量宽一些,特别要努力学习唯物辩证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一切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的做法、经验和思想,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然而,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本身并不等于理论思维能力。知识结构大致相同,理论思维能力未必相当,或许有天壤之别;理论思维能力相当,知识结构未必大致相同,或许各有千秋。理论知识只是构成理论思维的一个要素,还只是一种潜能,要使之成为思维能力,还需要其他主观因素即理论思维其他要素的介入。理论思维是由多种功能上相互区别而又相互渗透、制约和转化的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理论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较之理论知识的获得要慢的多,也复杂的多。以一定知识为基础形成的有关某些事物的比较持久稳固的观点和看法,理性活动的技能和技巧,以及愿望、意向等这些要素,在理论思维中具有决定活动方向、信息取舍、价值判断、逻辑次序等等的功能。也就是说,提高理论思维能力,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要科学地对待一切理论知识,坚决反对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可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要冲破个人利益的羁绊,始终把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放在个人得失之上,莫为浮云遮望眼,等等,仅仅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

  概而言之,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要培养和形成与其在改革发展攻坚时期所肩负的工作职责相适应的理论思维能力,必须具备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强烈的事业心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权为民所用的执政意识,迎难而上、推陈出新的开拓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等等,一个也不能少。
(责任编辑:秦华)
朱健:“十二五”时期需理论思维谋划改革- 朱健:“十二五”时期需理论思维谋划改革--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李克强强调谋划好十二五时期医改规划 十二五”时期的中国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 “十二五”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建议 科学谋划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理工) 合肥谋划“十二五”医药产业大发展 夏斌 陈道富:“十二五”时期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框架与基本思路 科学谋划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哈理工) 吉林日报 - 镇赉科学谋划“十二五”开局记事 央企“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纪实 关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 “十二五”时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上海的历史方位 “十二五”时期房地产业发展六大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领导集体听取长沙“十二五”规划工作汇报 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 “十二五”时期的中国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刘明康主席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的演讲 2011政治热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谋划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 - 时事点击 -... 顺应改革形势 谋划改革路线 “十二五”财政发展改革基本思路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