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斯汀·汀布莱克:揭露美国的本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21:04
颜昌海:美国到底好在哪?

2011-04-17 00:17:52

美国到底好在哪?首先,人们可以看看生活在美国这块广袤土地上的人民。

美利坚民族是个年轻、天真、自信、富有生气的民族。像个血气方刚的青年美利坚民族是个年轻、天真、自信、富有生气的民族。像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人,美国人生性好动,不甘寂寞。像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美国人不停地干这忙那,似乎有永远也使不完的精力。城市里的人似乎永远赶着去什么地方;乡村里的人总是在农田、养鸡场、谷仓、奶牛场之间奔跑不停;办公室里的人有着堆成山似的文字工作要做;公司里的秘书手脚不停地接电话、送文件。你在街上走逛,后面的人会大步流星地超赶到你的前面;你去餐馆就餐,难得寻觅到能与你说笑寒喧的伴侣。生活的节奏像一根上足了的发条一样,有条不紊地不停运转,构成了一幅繁忙的现代人生活画面。……

与美国人打交道的人,都有这种体会:美国是个尊重个性、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个人奋斗成功的故事是“美国梦”的精髓部分。无论是卡内基从一贫如洗的学徒工到富甲天下的钢铁大王,还是林肯从平头百姓之家平步青云地登上总统宝座,他们都是普通美国人津津乐道、梦寐以求的个人成功典范。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里,人事关系、家庭背景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如在意大利,人们需要教父的帮助,在非洲,人们必须得到酋长的引荐。但在美国,人事关系固然有助于人们取得成功,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精神、才能智慧、进取勇气和随和性格。美国是个“自己动手”的社会,人们对机会均等的观念坚信不移。在那里,成功既不靠家世“祖传”,也不靠他人赐予。个人进步,全在于自己的艰辛努力和不息奋斗;个人进步,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要标志。

从一定程度上讲,个人进步的衡量标准之一是看一个人的职位升迁,因为常识告诉人们,任何一个单位,凡奉行任人唯贤精神的,只有那些有才能、工作成绩出色的人,才可能经常得到提拔晋升。鉴于这个原因,美国人对获取一份好工作──一份时常能带来机遇的工作,十分重视。受聘之前,他们多方打听,仔细调查,尽量设法确信那份工作对自己有利。一旦发现工作环境不利,美国人会毫不犹豫地改换门庭,另谋他职,即“跳槽”,因为大多数美国人都遵守此则行事,离职对于他们决非什么不体面的事情;相反,它被看作追求个人进步的一种象征,被看作寻觅升迁机会的一种努力。

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的人一样,美国人喜欢直率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他们看来,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必要在简单的事实面前添加多余的修饰词句。由于美国人讲究直率,在平时的交往中,他们对事情和人都乐于直抒己见,坦言相告。他们认为,各人意见不同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人们在交换意见和随便闲聊中,决不会因你的意见不同而感到大惊小怪。

美国到底好在哪?人们可以看看美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中美教育,至少有十个方面的突出差异:

一、为谁而学: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等,中国的学生视学习为功利,因而习惯于应付,学习是家长、老师的事情,是为升官发财找工作而学,学得被动、教条、无奈。

二、育人目标:美国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而才会有美国白领不会算10减6等于几貌似“可笑”的事情发生,他们觉得要趁孩子年龄小时抓紧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中国教育特别重视所谓的 “双基”,重在练“基本功”,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学生低分高能,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因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中国学生,在他们看来,中国教育是培养知识的奴仆,而不是在“育人”。

三、课堂: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美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中国的课堂要举手发言,美国的课堂鼓励自由发言。中国的课堂如果对教师的结论不同意会遭受批评,而在美国的课堂上则受到表扬。中国的课堂讲纪律,美国的课堂讲人权。

四、师生关系:在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刚踏入学校就知道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而在美国教授也没有什么权威可谈的。美国人不承认权威。中国孩子盲目崇拜老师,觉得老师总是对的,中国的老师喜欢保持威严,不苟言笑,美国老师很喜欢和小孩一起聊天,是要好的朋友关系。

五、考试制度:美国的考试经常是开卷,孩子们一周内交卷即可,而中国的考试则如临大敌,单人单桌,主监副监严防紧守。在中国,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淘汰;而美国的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

六、班级人数:中国虽明文规定每班不超过45人,但乡镇及县级学校班级人数平均60人之多,法律并不能约束什么。而在美国,一个班的人数不超过30人,31个人就属于违反教育法,不同的是美国人看重的是诚信——自我信誉度,故不敢越雷池半步。

七、时间:在一年中,中国中学生有8个月是上课时间,每天11个小时左右的在校时间。美国学生每年只有1000个小时左右。上学时间短、课业负担少,这是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时间还能让孩子学习自己安排时间。

八、成绩单:成绩在美国属于“隐私”。老师给家长看成绩单,他只给你看自己小孩的成绩,不会公布全班的成绩。在中国,行政部门会想方设法的公布学校成绩。教师的考核也要看学生的升学率、优秀率。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这样的机制下长达12年之久,心理压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九、教材:美国的教材浅显,对孩子没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数学,导致许多的成年人离开计算机对数字就没了概念,连日常生活的计算都成了难题,看之非常可笑,但是他们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教材一味的强调夯实基础,才导致机械重复的作业一堆堆,其结果是造就了一批有一批的高分低能的人才。

十、课外生活:中国一般不太允许小孩参加真正的社会活动。但在美国小学生一旦走进校门就开始真正参与社会活动了。美国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发参与,经费也是大家共同出资、共同寻求赞助。比如,8岁的孩子会帮人家清洗洗衣机,一次8美元,为别人演奏等等,把赚到的钱拿来搞活动。当然并非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赚钱,也有很多是打义工的。美国让小孩接触社会环境的方式非常多,他们认为教育即生活。

美国到底好在哪?最重要的,是人们可以看看美国人民对政府的限制。在美国,一切权力归于人民。这块广袤土地上,人民享有至高无上的尊严,人民强大到不仅可以推翻政府,还能迫使美国政府关门的地步。

近期有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了让国会通过2011年联邦预算法案,使政府不因“缺钱”而避免关门的厄运可谓是殚精竭虑。对许多中国人而言,政府关门实乃匪夷所思之事。在专制体制之下,只有政府让人民失业的份,哪有人民让政府关门的理;要让政府没钱花,干部回家待业,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而政府关门在美国却是稀松平常的事。最近美国政府就戏剧性地避免了一次关门歇业。4月8日午夜,国会的共和党议员与民主党议员各退一步,达成了2011财政年度削减380亿美元开支的协议(共和党原要求减610亿;民主党原要求减350亿),并批准了一项时效为7天的临时拨款,让谈判代表们在4月14日具体落实这项协议,从而维持联邦政府正常运作,让政府从停摆的边缘走了回来。无怪乎奥巴马长舒一口气宣布:“明天,华盛顿纪念碑和整个联邦政府将照常开放办公。”这次美国政府虽然有惊无险,但从中可以看到民权対政权的制约,是何等的强有力。

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年从前一年的10月1日开始,到当年的9月30日结束。每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总统会向由公民一人一票选举出来的国会,提交下一个财年的财政预算申请。然后国会(参议院、众议院)的预算委员会据此起草预算决议,并在4月初分别交给各自的全院表决。由于奥巴马向国会提交的2011财政年支出预算会造成15000亿美元赤字,结果国会迟迟未能批准,所以从2010年10月1日起,美国政府一直在一个接一个《应急预算方案》下运转。如果国会与总统达不成一致,政府的钱花光了,没钱支付公务员工资,就只有关门大吉。由于预算僵局,美国联邦政府在1977年至1996年之间曾关闭17次,最短的1天,最长的21天。不但是联邦政府,州和县市政府无钱运转照样关门。如2005年纽约州和明尼苏达州政府关门;2006年新泽西州政府关门;2007年宾夕法尼亚州和密歇根州政府关门;2010年纽约市政府关门。……

政府关门不等于倒闭和崩溃。无论从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来看,最后行政和议会双方都能达成协议,基本上不会对一般民众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主要是政府公务员暂时无薪、回家待业,而且短时间恢复正常。虽说美国联邦政府支出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的约18%,但关闭仅几天或十几天,对GDP拖累不大。据经济学家估计,政府每关门一周对GDP的影响为0.015%。拿克林顿执政时期两次政府关门来看,第一次从1995年11月13至19日,约200万联邦文职雇员中约有80万暂时停薪待业,第二次从1995年12月15日至 1996年1月6日,约有28万4千联邦雇员受影响,造成20万护照申请延期,368个国家公园关闭,但地方部门和地方经济不受影响。即使在联邦政府内部,有关国家安全、抢救人命、外交关系、紧急救灾、国防治安、社安补助等重要部门的关键岗位也不受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政府关门而美国整体运作仍然有条不紊,反倒证明美国政治和经济机制的稳定。对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根本没有感觉到任何震动。这与东、北非专制政权表面固若金汤,一旦民众揭竿而起顷刻瓦解,形成鲜明对照。

谁能让美国政府关门?这在中国人看来可能是一个百思不解的命题。首先,与中国不同,人民制约政府,主权在民,这在美国不是一个理论或摆设性的问题,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事实。也就是说,美国人民才是国家主人,美国人民才说了算。换句话说,美国政府建立在社会契约之上,只有当人民需要政府时,政府才有存在的必要;人民要政府关门,政府就得关门。人民制约政府之理具体到权力架构上,就是国会对行政的财政预算控制权和对行政首脑的弹劾权。《美国宪法》第一条第九款规定,政府除依照法律规定得到拨款外 (国会专有权),不得从国库中提出任何款项;一切公款的收支报告和账目应定期公布。按宪法原理,美国1870年通过了《反预算过度法》,明确了政府应该如何获得和使用预算,禁止政府超预算花钱,任何联邦公务员违反《反预算过度法》将被处以最高两年的监禁并罚款5000美元。在国会未能通过政府预算案的情况下,政府必须暂停除国防、基础医疗和社保等紧急公共服务外的机构功能。也就是说,当代表人民的国会因政府花钱超支不愿批钱时,总统就没有预算,政府就没有开支,总统如不屈就于国会,政府就得关门。政府必须服从人民,这就是铁律。

在美国,政府成立、政府运作、政府预算,乃至一切政府政策均出于多党政治。美国政府关门主要是因为国会内部两党对预算案争执不下,导致在某个财政年内,联邦政府没有法律依据拨款,无钱运转,只能停摆。表面看来,这次关门危机是国会内两党对预算案一直悬而未决,多次谈判未能达成共识。但争执的实质原因是两党的执政理念不同。执政的民主党主张大政府和福利社会,不愿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又担心减开支影响经济复苏,因此主张削减一次性拨款,但保留对医保(包括堕胎费用等)、社安补助和环保等长期性开支。在野的共和党历来反对大政府,推崇自由主义的经济,他们要求大规模削减联邦开支,根本性地改变政府承担的医保、社安等社会福利责任,扭转联邦赤字飙升的趋势。

2010年国会中期选举后,共和党人在众议院成为多数党,誓言要推翻奥巴马的医保法案,删减预算和抑制赤字。共和党主张背后有着强烈民意支持。在经济情况不佳,失业率高的时候,反对大政府、高开支、高赤字的立场更容易得到民众支持。奥巴马的经济振兴方案和健保改革计划,让纳税人感到负担过重,政府管事太多。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的高预算方案搁浅应在意料之中。

有人说,美国两党的预算争吵乃至关闭政府只是一场政治秀。但不管两党怎么秀,这是秀给人民看,因为议员和总统只能看民众的眼色和选票行事。这,要比置人民利益于不顾的专制独断好得太多。

因此,在一切权力归于人民、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人权与自由为立国之本的美国,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无可非议的好处,就表现如下:

食品安全:油是清亮的,米是干净的,盐是没有加碘的;

牛奶是好的,菜是新鲜的,猪肉是没有注水的;

环境卫生: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四处都是可以看到小动物的;

空气是清新的,河流是干净的,垃圾都是要分类回收的;

公共设施:电线杆是木头的,家家都是通网际网路的,公共厕所里从来是不缺纸的;

房子是便宜的,家里是铺着地毯的,草坪都是可以在上面随意玩耍的;

交通环境:车是很多的,人是很少的,路上交通是没有人管的;

车速是很快的,交通事故是很少的,撞死人了是要依法严惩的;

经济建设:电话是很便宜的,人工劳动是很贵的,很多人的服务还是自愿免费的;

消耗品是很贵的,必需品是很便宜的,美国人民是很注意节省能源的;

人民素质:学生是认真学习的,老师是真正做学问的,大多员工都是忠于职守的;

移民是很多的,大家是彼此友好的,人人都是知道道德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