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龙夫妻合唱:基于知识链结构的社交网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27:32

基于知识链结构的社交网络

发表于:2011-4-25 10:46:00 阅读:85 评论:00推荐本文

  以知识链结构为核心的网络服务的典型就是“维基”,我经常在这个网站上不知不觉耗费了好几个小时,而起因不过是查找某一个词条罢了。在很多维基词条中,内容里布满了链接,使得读者很容易顺着这些链接点击到另外的词条上。在我看来,这种知识链结构是最符合“网状信息”的特征的,它不存在严密的图书馆式分类,但它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并非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是时下最热门的网络应用,大部分社交网络都有一个前提:实名制。有些评论文章在探讨Facebook之所以赶超了MySpace的原因时,甚至将实名制列为重要因素之一。社交网络之所以要采用实名制,便在于这些网络说到底是进行人际关系的连接。既然是人际关系,人的真实性便成为重要基石。人们对于毫不知底细的他者,很难进行社交,这一点,也符合常理。

  时下另外一个很热门的网络应用就是Quaro,这个问答类网站在产品未上线的时候就被估值8000万美元,当然,根据中国互联网C2C的精神(CopyToChina),国内很快就出现了模仿者:知乎。同样的,我再一次在知乎这个站点上,不知不觉地消耗了大量时间,起因不过是看一条问题的解答罢了。

  在知乎上,一个用户在提交问题时,可以对这个问题赋予“关键词”(事实上,其他用户也可以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他们帮你填入或完善这些关键词),基于同样的关键词,其它类似问题就会出现在这个问答页面的右方。这是一个简单的知识链结构,但就我个人而言,却很喜欢这样的结构:我一点也不介意甚至很热衷于去点击同样关键词的其它问题。

  不过,知乎不是维基,它比维基更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同样也有“人际关系”的成分。在维基上,我很少专门看某个编辑的作品,但在知乎上,我就会关注一些特定的人的问题以及回答。可以这么说,知乎是一个以知识链和人际链两个链条组织起来的网络产品,它最重要的产品逻辑就是这两组信息关系,用户可以在知识链上的获取时加入“人”的权重:张三是我所认同的专家,李四则不是,故而我更倾向于接受张三的答案——用户的这种信息选择,维基上是很难成立的。

  这样一种产品,互联网上并非没有先行者。豆瓣,就是一例。

  以豆瓣的读书为例。经常会有人问我:如果要想看点和新媒体有关的书,能否开个书单?其实这样一种诉求,去豆瓣就可以完成了。随便点击一本豆瓣上的书,你都可以发现页面下方列着相关的最多十本书籍,你也可以看到经由这十本中的任何一本,发现更多的相关书籍。你甚至可能发现这本书从属于某个书列(在页面右方),点击这个书列,也可以发现很多本相关的书籍——这就是我所谓的知识链。基于这根链条,用户可以获得大量看似没有组织其实很有组织的信息。

  豆瓣里同样存在着人际关系,因为这本书旁边还列着谁在读这本书(或谁读过了这本书),经由这样的链接,你可以去达这个用户的页面,一番浏览下来,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个用户,如果觉得此用户值得交往,便可以发送一个关注,或者写个站内短消息(豆邮)——这就是我所谓的人际关系链。基于这根链条,用户可以寻找同好,展开人际交往。

  那么,基于知识链结构的社交网络有什么意义呢?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垂直化社区提供了基础。

  假设你打算搞一个专门聊聊各种体育活动的社区,这是一种垂直化的方向。如果仅仅在人际关系上做文章,用户很有可能在建立关系后发现就没什么其它事可做了。但如果网站运营者能将这个社区中用户们过往发布的内容用某种技术机制(关键词,或者说tag,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串联起来,对用户的粘着度便一下子增强起来。说实话,社区建站程序Discuz的UCenter Home这一部分是相当薄弱的,也就成为很多小型社区的噩梦:用户来了看个新鲜便走。靠不断的邮件提醒“你有多久没来了,记得回家看看啊”其实是没啥效用的。

  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引用互联网前辈张树新女士的话:互联网下一步将重回部落化。此话我是相当赞同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水平SNS固然规模庞大,用户众多,但不意味着垂直社区就没有生路。在组织人际链条的同时,组织好你的知识链,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