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廷亮之子:赵炎:“荒唐皇帝”宋真宗的荒唐政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06:10
赵炎:“荒唐皇帝”宋真宗的荒唐政绩
文/赵炎
宋真宗,大名赵恒,太宗皇帝赵光义第三子。曾以王钦若、丁谓这两活宝为相,信天书符瑞之说,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景德元年(1004年),御驾亲征,与契丹人所建之辽国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获得全胜,但惧辽的声势,不顾寇准反对,仍以年贡“岁币”与辽和解,史称澶渊之盟。在位二十五年,虽守成尚可称道,亦做过不少荒唐之事,说他是“荒唐皇帝”,也不冤枉他。
相信蝗虫也怕皇帝,会集体自杀。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夏天,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蝗灾,来势凶猛,危害极大,奏折如雪片般飞进皇宫。
当时,宋真宗正迷信神仙之说,他相信神仙会来消灭蝗灾。许多官员看出了宋真宗的心思,就开始扮演“大忽悠”的角色,投其所好,纷纷对真宗说,国家不必忙着灭蝗,神仙会来帮忙的。在奏折中,有的说蝗虫害怕皇帝的神威,纷纷自杀了,遍地都是蝗虫尸体;有的说,无数蝗虫改变了口味,天天只喝水,从来不吃庄稼;有的说,蝗虫在天空飞行时,忽然遭遇到一股神奇的力量,自己就死了,这是神仙在帮助大宋王朝消灭蝗虫。
更让真宗精神振奋的是,苏州官员在奏折中说,蝗虫们害怕皇帝,它们又为了讨好皇帝,选择到风景秀丽的太湖里群体自杀。连名臣寇准也上奏说,自己所管辖地区内的蝗虫大多抱着草死掉了。
宋真宗看到这些奏折,非常高兴,不过,他毕竟是个“聪明”的皇帝,就派几个太监出去了解蝗灾的实际情况。太监们也想讨好主子,出去随便看了看,回来说:蝗虫的确在不断自杀,这都是皇帝的神威所致。宋真宗听了太监的汇报,以为自己的神威真的能消灭蝗灾,激动万分,要搞一次大型庆典活动,但是,宰相王旦坚决不同意搞庆典,宋真宗只好作罢。
戏迷的艳遇,娶女戏子做皇后。
刘娥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女人,本是山西太原人,她老爸曾任地方部队的军官和市长,后来在战争中死了。一岁时,她老妈也因病去世。无依无靠的她在苦难中长大,困苦的人生经历使她比一般的女子有更多的欲望和心机。长大后的刘娥开始学戏,不仅声音甜美,而且很聪明,再加上容貌出众,在几次戏曲擂台赛上成了明星擂主,很快就红了起来,成为女明星。
18岁时,嫁给了一个银匠为妻。为了做生意赚钱,银匠带着刘娥来到当时的京城开封。谁也没有想到,刘娥的开封之行直接改变了她的人生。
在开封,刘娥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开封非常繁华,有钱人很多,戏迷也很多。刘娥一出场,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一炮走红,不久,她的名气越来越大。此时,后来成为皇帝的赵恒才14岁,被封为襄王,还没有被立为太子。
赵恒也是一个戏迷,他听说了刘娥的名字后,就带了几个保镖,穿了便装去看刘娥的演唱。一见到刘娥的花容月貌,赵恒这个早熟的皇家少年就被迷住了,他呆呆地看着刘娥那暗中传情的大眼睛,不禁意马心猿,立即就把刘娥带回他的别墅里。赵恒的奶娘对来历不明且出身卑贱的刘娥十分不满,就到赵恒的老爸宋太宗的面前告状,说少爷小小年纪便沉溺于女色,不是好事。宋太宗听了勃然大怒,勒令赵恒立即把刘娥送走。赵恒只好暗中将刘娥送到自己的一个亲信家里,偷偷去和她见面。
没想到,刘娥离开赵恒的别墅后,开始勤奋读书,并研习琴棋书画。这样一来,赵恒对刘娥更是刮目相看。可以说,刘娥是赵恒第一个真正爱上的女人,这份爱极为难得地保持了一生。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做了皇帝,是为宋真宗。刘娥进宫,立即被封为美人,不久便被封为贵妃。因为赵恒的宠幸,刘娥的地位不断提高。但刘娥深知女人的美色不能长久,唯一的希望就是给赵恒生一个孩子。然而,刘娥当时已经不会生育了,于是,她想出一个移花接木的计策,把自己的丫环李氏送给了老公赵恒。
年轻美丽的李氏不久就怀孕了,后来顺利产下一个男孩。赵恒喜出望外,给孩子取名为赵受益(后来改名赵祯,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刘娥也很高兴,她设计立即将李氏生下的孩子占为己有,并严禁皇宫里的人向孩子说明真相。赵恒宠爱刘娥,也默许她抱养李氏生下的孩子。不久,刘娥被赵恒立为皇后,史称“刘皇后”。赵恒死后,刘娥垂帘听政,一个女明星控制了一个国家的政局。
刘娥将李氏生的孩子占为己有的事情,后来被演绎成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这反映出古代皇宫里以孩子为砝码来争夺皇帝宠爱的真实内幕。
设坛祈祷,处理“妖怪”事件。
天禧二年(1018年)五月,河阳三城(在今河南孟州市)节度使张旻,向中央政府报告了一件发生在辖区内的蹊跷事,称西京(今洛阳)近日有人盛传看到天空中有一种奇怪的妖物,形状如圆形帽盖,夜间每每飞入人家,顿时变为大狼状,伤及室内居民。满城市民惊恐万分,每到入夜时分便关牢门窗,躲在隐蔽之处。其中也有几个胆大的,手持兵器,勇敢地捕捉妖怪。当然,结果是一无所获。
从张旻的报告中,今天的我们可能会马上想到当地是出现了不明飞行物,但在当时不可能有今天这么科学的表述,而只能用妖魔鬼怪来形容。由于这种妖物形如“帽盖”,于是,人们便望“形”生义,为其起了一个相当形象生动的名字:“帽妖”。
宋真宗得报,为安抚稳定人心,迅速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一面下诏,表示非常关切;一面派出负责纪检监察的侍御史吕言为组长的事件调查工作组赶赴西京,调查西京留守王嗣宗隐瞒不报的失职行为。除了运用行政手段平息事态,宋真宗还祭出了传统的法宝,设坛祈祷消灾避邪。经过一番虔诚的折腾,事态总算平息下来。宋真宗刚想喘口气,不料更大的麻烦找上门来。
西京发生“帽妖”不足一个月,东京(今开封市)又闹起“帽妖”,而且传得有鼻子有眼:“帽妖”从西京转移到东京,这回来者更加不善,前次在西京只是伤人,而这次在东京则是吃人。传言越传越邪乎,弄得京师人心惶惶,“聚族环坐,达旦叫噪”。更可怕的是,民间的恐惧情绪传染到了军队,而且军营的不稳情绪甚至比民间还要厉害。这下,宋真宗真的坐不住了。你想,军队可是国家的基石,军队一乱,这国家还能有好?
一看祈祷不管用,宋真宗急了,决定搞“严打”,抓几个妖言惑众的典型严惩不贷,迅速阻止传言的蔓延,以此教育群众,安定人心,控制事态的发展。经人举报,僧人天赏和术士耿概、张岗三主犯被缉拿归案。真宗指定起居舍人吕夷简、入内押班周怀政对其进行审讯,最终以“邪法”之罪在闹市公开宣判,斩首示众。其他几个罪责不够砍头的同案犯被发配流放。
相比宋真宗的铁腕,应天府的父母官王曾想出的办法似乎更好一些,他下令夜间一律打开里门,开门迎“妖”;同时加强监控,对危言耸听者发现一个抓一个。还别说,这招挺管用。其实妖怪本不存在,即便真有所谓的不明飞行物,那也是偶尔才能撞见。所以王曾这么一放胆,反而什么事也没了。据史书记载,打这之后,“妖亦不兴”。
治标不治本,裁减官员近二十万。
宋朝的任官制度,实行的是官职分离的任职办法,既“名与实分”、“官与职分”,官制分官、职、差遣的区别。“官”只是表明级别和领取俸禄的依据,“职”是给文臣所加的学士、直阁一类的荣誉称号。而真正管理事务是“差遣”。官职分离,必然造成大批的闲散官员,而官员的高俸禄亦必然使朝廷财政负担日益沉重。据史载,至英宗时,已经出现了财政赤字,仅平治二年(1065)年财政赤字就多达1570万贯。
在刚刚即位的宋真宗一筹莫展的时候,大臣陈彭年上书,建议从五个方面调整政策,缓解社会矛盾,指出“此五者,实经世之要道,致治之坦途也”。这有益于“经世”、“致治”的五项方针,其中就包括“省冗员”。赵恒一看可行,于咸平四年(1001)六月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裁员,共下岗分流“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第二年五月,又进一步“减河北冗官”。
事实证明,这是一次治标不治本的裁员行动,因为导致“冗员”的宋朝官僚体制并没有丝毫松动,因而在不久之后,宋朝很快又回到了上身强大、下身瘫痪的财政困境中,即使王安石上台,也没有改变这种局面。
开“以金钱换和平”之先例,贻患无穷。
太宗时,曾与北方最强大的辽国发生了多次战争,适逢辽国正处于勃发崛起之时,大宋的两次进攻皆以失败告终。在激烈的战斗中,太宗还身负箭伤,这箭伤也是使他日后病死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后世如何褒贬宋太宗之为人品性,其在对外战争中的刚勇表现还是值得称道的,至少没有奴颜婢膝。
然而,宋真宗就没其父那样的胆略和雄心了,明明打了胜仗,却使出“以金钱换和平”的贱招,勉强维持住了与辽国的均衡关系,也为后世开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先例,致使其后千余年间遗祸不断。
宋太祖虽然说过:“我以二十匹绢购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过十万人,止费二百万绢,则敌尽矣。”但毕竟没有实施。想来宋真宗是学习“秦以土地换和平,汉、隋、唐以公主(女人)换和平”的办法,并做了变通,充其量是耍了个小聪明而已,荒唐的性质没变。(部分资料源于网络)(赵炎)
 

0

上一篇 << 赵炎:给诸葛亮一个正确的历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