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三国关羽结局:建设北部湾经济区总动员,我为浦北发展献一言-红豆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4:49:29
 

建设北部湾经济区总动员,我为浦北发展献一言

 

张淦侑\汇编

 

目录:

浦北概况

历史沿革

经济建设

 

积极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

“一带八镇四园”构筑工业发展平台

省级A类工业园区

全国第二批重点产业转移基地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浦北县在北部湾经济区的位置


 









 

 

浦北概况

  浦北县位于广西南部,在开放的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工业城市钦州市东部,属其管辖,东靠玉林市博白县,南邻北海市合浦县,北与南宁市横县、贵港市、玉林市兴业县接壤。全县面积2517平方公里,辖16个镇,总人口80多万。浦北县的方言有:粤语(白话)、廉州话(也叫麻佬话)、客家话(称新民话或崖话)等。整个县境紧挨大西南出海通道南端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属于北部湾经济区东部重点加工制造业基地,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优越,经济发展前景良好。

  浦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冬短夏长,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森林总积蓄量达20亿立方米,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11多万亩天然次生红椎林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林区,有20多万亩竹林和丰富的芒编资源。县内有南流江水系和西江水系,能开发利用的淡水养殖面积达10多万亩。地下矿藏40多种,现开发利用的有铅、锌、银矿、石灰石、花岗岩等10多种。全县已建成九大农业商品基地,其中香蕉、荔枝、龙眼等水果种植面积60多万亩,每年以70多万吨的产量远销国内外。浦北有"中国蕉乡"之美誉。

  浦北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人文旅游资源有越州古城遗址、旧州唐城遗址、古立新石器时期山岗遗址、大朗书院等。自然旅游资源有五皇揽胜、椎林叠翠、越州天湖、葵岭飞瀑等八大景点,极具开发价值。

  浦北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县内三纵五横交通网络已形成,通向县外的主要通道全部是二级公路(有浦铁、钦浦、浦宝和在建邕浦等二级公路交汇),南靠南北高速公路、东临在建的玉铁高速公路,北近黎湛铁路、南连沿海铁路。能源、通信设施完善。全县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移动、联通覆盖全县,村村通程控电话、数字电视、电脑网络

浦北工业有一定的基础。目前全县有工业企业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有50家,涉及建材、制药、工艺编织、烟花爆竹、制糖、缫丝、轻工等方面,开始形成一带三区八镇四园”工业发展格局,2005年被广西定为全区发展县域工业试点县,是钦州市目前唯一的县区。浦北县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跻身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之列,2005年在广西县域经济排名前进了十位,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浦北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文化底蕴深厚,教育、文化、体育比较发达。人力资源充足,社会治安良好。先后荣获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县、全国先进文化县、全国体育达标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广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广西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今浦北县境属象郡辖地。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合浦县,隶属合浦郡,今浦北县境属合浦县辖。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合浦郡驻地由广东徐闻县迁徒合浦县城,即今浦北县泉水镇旧州古城头。

南北朝

    宋泰始七年(471年),立越州置临漳郡,州治、郡治在今浦北县石埇镇仰天窝(又名“青牛城”)。齐建元元年(479年),合浦郡治迁广东徐闻县。

    齐建元二年(480年),合浦郡地置封山郡和龙苏郡(又名蔡龙郡),后改为龙苏县,郡治在今浦北县福旺镇古立村。

    开皇九年(589年),改合浦郡称合浦县,属越州辖地。

    大业元年(605年),越州改称禄州。大业三年又称合浦郡。州治、郡治、县治仍在今浦北县泉水镇旧州古城头。

    武德四年(621年),合浦郡改称越州。增置蔡龙县,县治在今浦北县福旺镇古立境内。

    贞观八年(634年),改越州称廉州,以大廉峒而得名。州治在今浦北县泉水镇旧州唐城遗址。

    开宝五年(972年),撤销封山、蔡龙、大廉三县,并入合浦县。今浦北为合浦县地,属廉州辖。同年,廉州治地从今浦北县泉水镇旧州唐城遗址迁至今合浦县石康镇境内长沙场。

    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廉州为廉州路,合浦县属廉州路辖地。今浦北境为合浦县的一部分。

    洪武七年(1374年),属广东省,撤销合浦县,并入石康县。

    洪武十四年(1381年),恢复合浦县。

    置廉州府,属广东省,辖合浦、灵山、钦县、防城四县,称钦廉四属。府治在今合浦县城,浦北属于合浦县

中华民国

    2年(1913年),实行团局制,合浦县分设十六个团,群众称为上下八团,今浦北县境为上八团,团下设局,局下街为坊,村为乡。

    4年(1915年),今浦北县境分为8个区,区下设22个分局。

    19年(1930年),改公局为乡,今浦北县内原22个分局改设16个乡。

    26年(1937年),县政改制,成立区、乡、保、甲制。并以征兵制代替募兵制。

    27年(1938年)5月,合浦县政府后院被日机炸毁,县府迁至浦北县张黄镇。

    28年(1939年)8月,中共合浦县委在今浦北县大成镇金街小学召开县委扩大会议,选举第二届县工委领导成员,建立以白石水为主、小江为辅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机关地址设在今浦北县白石水山区。

    32年(1943年),在浦北县张黄镇设合浦县八区行政公署后方办事处。

    36年(1947年)9月,浦北县第一个人民政府——合灵南区军政府在今浦北县大成镇双冲口成立。辖合浦、灵山。

    38年(1949年)4月,六万山地委成立,撤销合浦县委。

    同年8月1日,成立合浦县人民政府,县长朱澜清。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12月,在张黄镇成立“合浦县人民政府中北区办事处”。

    1952年5月12日,广西省人民政府行文通知,正式成立浦北县人民政府,县治设在小江镇。因地处合浦之北而得名“浦北”。隶属广西省钦州专区。(政务院正式批准把钦廉划进广西,析合浦县北部置浦北县时间是8月11日、合浦县北海独立成市

    195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浦北归属广东省合浦专区辖。

    1958年12月31日,广东省第二次政府会议通过撤销浦北县,并入合浦县。1959年3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隶属广东省湛江专区。

    1965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复置浦北县,隶属广西钦州专区(地区、市)管辖至今。

 







 

经济建设

  

农 业 

  浦北是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丰富。多年来,加大科技投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县形成了15万亩香蕉、43万亩荔枝龙眼、25万亩八角、15万亩竹子、3万亩蚕桑、20万亩速生桉、4万亩淡水养殖、10个万头瘦肉型猪场、1500万羽商品鸡规模养殖等九大农业生产基地。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应用和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绿色生态基地建设,促进了荔枝、香蕉、柑桔等水果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推动了水果的品牌化。"通天"牌香蕉,"福多堂"牌荔枝,"绿万山"牌大红八角,"龙升"牌红椎菇等品牌农产品声名远播,畅销全国各地,出口欧美东南亚。农产品深加工前景广阔,商机无限。

  农产品加工业 

浦北县大力发展地方资源丰富的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八角、剑麻、水果、茶叶等加工业,进一步加快以张黄、寨圩为中心的制糖业的发展。充分利用被列为2006年国家支持的"东桑西移"工程"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县"的有利契机,积极培育以中部镇为核心的蚕桑基地,加快丝绸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工 业 

  近年来,浦北加快工业发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在全面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同时,努力推进构建多种经济成分的格局。全面实施强力发展工业,把发展民营企业作为发展的重点来抓,明确提出 "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服务理念。设身处地为投资者着想,全面提供优质服务,设立外来投资者投诉中心,保护企业主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发放绿卡,让投资者吃上放心丸,全县形成了"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共识,营造了"亲商、爱商、护商"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大了交通、通信、城镇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努力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移动通信,电话行政村覆盖率达100%。目前,全县已经形成了二级公路沿线一带三区八镇的工业格局,打造了烟花、编织、缫丝、制糖、制药、建材等支柱产业。

  基础设施建设 

浦北县城地处该县中部,近几年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构建了 "一江两岸"美景,拓展和新建了南北进城大道、越州新区、南洋大厦商业区、体育中心等街区及娱乐休闲设施,新开发了城中区,县城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一个具有山水田园特色的现代化小都市逐步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张黄镇处于县南部,是县南部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国道省道在这交汇,距离南北高速公路入口处40公里、合浦县城53公里、北海市区80公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有自来水厂、医院、供电站、汽车站、酒店宾馆、超市、四个市场、信息网络中心、电信邮政、百货商场、银行等,生活、消费、休闲、通信、交通等现代服务设施齐全,城镇开发建设较早较快,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近3万、日常流动人口2万多,是1984年广西第一批建制镇、2000年广西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文教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张黄文化中心曾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建成的还有东方大道、环城东路、张黄二桥、张黄镇行政信息中心大楼及广场、步行街添宝、城南、东方、文化小区等一批先进的城区基础设施,正在建设的有进城大道环城西路、张黄中桥、张黄镇汽车客运站、老城区改造、电镀城、工业园区以及完善周边进城公路(越州大道)等。2008年,被国务院定为北部湾经济区小城市来建设。

  劳动资源 

  浦北的劳动资源丰富。全县有43万劳动力,其中18万外出务工,10万当地就业,还有15万富余劳动力,这些富劳动力多数受过技能培训,有一技之长。两间职校每年培养各类人才1600人,并能根据市场或企业的需求进行特殊培训或临时培训,满足劳力市场或企业的需求。2005年我县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第一批劳务输出工作范县。

  交通区位 

  浦北地处北部湾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县内公路四通八达;气候宜人,雨量充沛,西江水系、南流江水系穿境而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近几年来,浦北县以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古老而年轻的浦北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县域经济 

浦北县县域经济以建设工业园区作为发展突破口,实行优惠的入园办法,大力引进创税企业、在五年内县城工业区开发面积将超1000亩,入园企业在20家以上。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支持企业拉长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加强银企联系,拓宽融资渠道,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积极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

2007年,浦北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9.2亿元,同比增长22.60%;工业增加值19.35亿元,同比增长24.84%。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8亿元,同比增长28.81%;税金1.12亿元,同比增长21.73%。这是该县深入实施“强力发展工业”战略所赢得的丰厚回报,工业激活了浦北经济一池春水。浦北县工业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0.53亿元,同比增长10.76%;税金9185万元,同比增长12.01%。

 到2008年4月为止,浦北县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323”工作思路,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发展空间,落实发展措施,全县经济承接了去年较快的增长态势。首季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18亿元,同比增15.3%。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3亿元,同比增11.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6亿元,同比增1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9亿元,同比增17.5%。全县共组织财政收入6552万元,同比增29.9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230万元,同比增35.53%;财政收入质量得到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69.11%,同比提高了3.83个百分点。 浦北县以去年被广西区定为全区发展工业试点县为契机,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促进工业快速稳步发展。首季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9.56亿元,同比增53.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7亿元,同比增38.06%,增速同比升14.96个百分点。 工艺编织、制药、建材、烟花炮竹、缫丝五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2亿元,同比增36.04%,上交税金1957万元,同比增41.1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6亿元,同比增14.6%。糖蔗种植面积达4.56万亩,其中新植蔗2.08万亩。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同比增22.16%。施工项目88个,同比增1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个。

一带八镇四园构筑工业发展平台 

    去年初,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浦北县从形成特色鲜明、互补性强工业发展格局出发,对全县工业布局重新进行规划,构建起“一带八镇四园”工业发展平台。 

    “一带”:即南北二级公路沿线百里工业经济带。主要是依托从泉水经张黄、龙门、小江、寨圩、乐民这条交通主干线,发展沿线工业,打造浦北工业经济“黄金走廊”;

    “八镇”:即泉水、张黄、龙门、北通、小江、福旺、寨圩、乐民八个工业重镇。其中:泉水镇以烟花、缫丝业为主,张黄镇以烟花、制糖和剑麻、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龙门镇、北通镇以工艺编织业、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小江镇、福旺镇以制药、食品加工业为主,寨圩镇、乐民镇以建材业为主;

    “四园”:即县城工业园、泉水工业园、张黄工业园、寨圩工业园。现有6家企业落户县城工业园,其中投产企业3家,在建企业2家,新签约企业1家。泉水工业园主要以发展蚕茧加工、电子科技、制衣、电器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张黄工业园主要以发展剑麻加工、编织、电子科技、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寨圩工业园主要以发展建材、制衣、农副产品加工、电子科技等产业为主。

省级A类工业园区

    2008年10月,经广西自治区国土厅、环保局、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家组严格评审,钦州浦北县工业集中区顺利通过省级A类工业区评审。 

    工业集中区主要由县城工业集中区、寨圩工业集中区、张黄工业集中区和泉水工业集中区四大板块构成,规划建设总面积13.09平方公里,并按照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不同的功能定位,目前已入区企业达34家。同时,位于张黄工业集中区的电镀城和位于泉水工业集中区的五金城建设已获得市发改委和环保局立项批复,市委、市政府也把电镀城、五金城发展作为北部湾加工制造业的重点配套产业进行专门的规划建设。

 

 


雄伟的浦北成市名片门楼





越州天湖

旅游景点

  旅游概况 

  “浦北八景”包括五皇山、越州天湖、越州古城、葵岭飞瀑、大图缀秀、六万圣火、那进洞天、五峰毓秀等八大主要景点。 

  五皇山原名叫“五皇岭”,浦北八景之一,五皇山是钦州市著名的森林公园,位于钦州市浦北县龙门、北通、白石水、大成、张黄五镇境内,距离县城30公里。它已被钦州市定为重点开发的森林公园,具有集高山草地风光、南亚热带雨林风光、山村农家风情和蕉田荔园风光于一体的梯级综合生态景观。 

  整个景区面积约90平方公里,五皇山山顶是高山草坪带;山腰是全国最大的连片天然红椎林带,并盛产珍稀的野生红椎菌;山脚是中国著名的香蕉生产区。景区周边五镇原始乡村风情犹存,水车、木对、石磨、手推木车以及古老的榨油工具、制糖工具、纺织工具、捕鱼工具保存完好。主要景观有:椎林叠翠、神峰云海、雾海日出、飞流成瀑、奇石林立、高山牧场等。景区周边五镇原始乡村风情犹存,每年还举行历时两个月的岭头节民俗活动。距浦北县城仅一公里的广西首家客家文化村,可以令人感受到浦北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五皇山森林公园首期硬件设施完工道路硬底化到山脚,亭台楼阁显山露水,名人字画刻录巨石,三十猴王大闹五皇山......

  妩媚温柔 ,轻展舒缓,是五皇山的水流特色。玉女溪,清澈见底,弯弯曲曲,跳石过坎,叮咚而下,小溪中有瀑布、有鸣泉,却不急不躁

。在“玉女瀑布”下,仰望瀑布,只见洁白的流水如练如带,如一条白色纱巾挂在山间,她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嚣张霸气。导游说,传说这“玉女瀑布”是当年玉皇大帝的七仙女到五皇岭游玩时掉下的纱巾所变。溪中有一“玉女浴池”,两米见方菱形的天然石池,注满清水,充满着让人欲跳下去泡个痛快的诱惑力。传说这是七仙女洗浴过的地方,以前五皇山下住户人家的女儿,出嫁前一天都要到这里洗个澡,沾点灵气,好旺夫益子。由于整个小溪都与仙女有关,所以,小溪的水尽显着少女的温柔 、和顺与妩媚。就连溪旁的树木藤萝因受其感染都变得一样的婀娜多姿。这些藤树,为了生存都拼命地把自己的根须伸向小溪,而枝叶则迎着太阳拼命向上,表现出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溪旁长得最多的是树木是无花果和芭蕉树,特别是芭蕉树,从山脚到半山腰都有其影子,浦北县真不愧为芭蕉之乡。

  五皇山的奇石有二:一奇是“树抓石”。在玉女溪旁突兀的岩石,看似危危欲倒,却又壁立不凡。原因全是被岩上之树牢牢抓住。这些花岗岩质的鹅卵石,有的高五六米、有的高十几二十米,大多层层破裂,而裂缝则大多被一根或多根树藤的根须伸入其间,看上去好似一条条藤绳有意无意有规则无规则地把这些石头捆绑着,使那些破裂欲离开母体的岩石欲掉不能。就这样石*树抓着,树*石而高高在上吸吮着天露迎风生长,形成了“树抓石”奇观。虽然明知道这些岩石不会掉下来,但从这些岩石下走过,依然有一种怕被石头砸着的恐惧。

  二奇是“雷辟石”。这是五皇山最具特色的景观。在五皇山主峰的岭顶上散落着十几块灰黑色的椭圆形花岗岩巨石,有高有矮,矮者人一跃即可站其上,高者非架梯不能上其顶。这些巨石令人称奇的地方有三处:一是不管大小,每块石都被风雨煅打得毫无棱角,远看或如, 鹅卵、或如圆柱、或如含苞欲放的花蕾。近看每块巨石的表面都没有一点光滑,犹如荔枝果皮一般。二是巨石不分大小都似被刀切斧劈一般,或一裂为二、或一裂为三,裂痕整齐,深至石底。巨石裂缝大的可容人进去,小的则似用锯锯开留下的小缝。三是巨石中有好几块实则是由两大块堆叠而成,上小下大,大小之间缝痕明显,正是这种结构,使这些巨石或如老人俯问大地、或如少妇远眺南海、或如巨蛋待孵,各具神态,栩栩如生。其中最为逼真者即“女子望海”:一大一小两石堆叠倚岭而立,上面小的如人头,下面大的似人身,极像一位女子正在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