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简介:日本大地震警示如何与自然相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43:52

日本大地震警示如何与自然相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5日22:36  CCTV

  2011年4月25日央视播出《日本大地震启示录第三集:核能之鉴》,以下是节目实录:

  内容简介:9级地震和它所引发的海啸向超强的核电站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伴随技术进步而带来的风险在地震和海啸中转化成灾难,核泄漏的事实、将人类技术和自然力做了一次次最强烈的对比。核所引发的灾难全球化同时传导着恐惧和不信任,随即引发各种程度的非理性动荡。每一次巨型的灾难之后总会提醒我们: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哪里才是我们的发展边界?

  正文:

  解说:

  由日本地震所引发的核扩散还在迅速演进。

  4月6日,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土壤里再度检测出剧毒的核裂变生成物质——放射性钚。

  而就在前一天,东京电力公司已经将超过1.15万吨核污水排放到太平洋当中。

  令人担忧的消息接踵而至,12日,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级别提高到最高级别7级。

  核事故的不断升级,让国际社会、尤其是邻国普遍担忧。

  采访松野丰(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咨询顾问):

  日本的技术可以说是世界最尖端的了,这个还是很有信心的,这都是在发生这次大灾害之前的很多人的想法,当然现在也已经完美地破灭了。

  解说:

  松野丰是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咨询顾问,他用"完美地破灭"表达着自己的失望,而对核的不安已经在全球以更快的速度传播。这再一次印证了工业革命之后,曾经被反复验证的规律,这就是——技术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文明的敌人。

  解说:

  从3月16日以来,北京辐射安全技术中心的王海鹏,每天都要做同样一件事情,检测并公布空气中的核辐射的浓度。虽然专家一再强调:日本核事故对中国的影响有限,但人们还是开始担心,日本核事故中散发到空气里的尘埃,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记者串场:

  在远离日本福岛2000多公里的北京,气溶胶这个词正在变得被人们熟悉起来,而毫西弗、碘-131,这些曾经陌生的词汇也出现在普通百姓的聊天当中。可以说,千里之外日本大地震的余波正在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方式向整个世界扩散,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又是什么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不得不面对这一切呢?

  日本地震现场:

  这是怎么了?怎么会这样?

  日本首相菅直人:福岛第一核电站当前的状况并不乐观。

  解说:

  在已经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人们不难发现,福岛核泄漏危机之所以从一开始就超出日本政府的灾难管理能力,成为一场全球化的灾难,原因是人类在现阶段对自己的技术可能引发的风险估计不足。

  记者:

  日本的核电站,它的标准我相信是高的,在这样一个国家,它的核电站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大家真的会去怀疑:人类是否真的已经能够驾驭核能了?

  冯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

  核电是一种人造自然,就是现代工业文明一个重要的标志之一。

  解说:

  冯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

  冯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

  它是一个超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保证把这个机器做得非常安全,但是环境这一块,我们只能预期或者预测,但是我们严格上讲难以掌握。

  解说:

  在地震、海啸发生一个月之后,先后有25个国家地区禁止从日本进口农产品,福岛核电站的灾难无疑已经全球化,人类造就的核技术成为恐惧的根源。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核技术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是把双刃剑。

  解说: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记者:

  所以说会不会改变人们对知识的发展,包括对技术的进步这种理解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但是人类这种发展欲望,经常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另外一面,人类相信,甚至可以用另外一个词叫“迷信”,科技的进步一定能够最大限度甚至是完全能够抵御自然灾害。

  解说:

  在核泄漏被最终制止之前,国际社会对福岛的恐慌无疑还将继续。而福岛核物质泄漏的后续影响,也将伴随着核物质的半衰期长久地延续。

  2011年3月11日,9级大地震之后所发生的一切,正在让人类思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的利益和技术的风险,一个核反思的时期到来了。

  松野丰(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咨询顾问):

  对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说都是冲击。超越"日本好可怜"这样的问题,都在当成自己的问题反思。

  解说:

  风险本身并不是灾难,而只是灾难的可能性。在全球化的世界里,风险在转变成灾难之前,往往是隐形的。现代风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们享受技术所带来的便利的时候,技术可能带来的后果,也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与控制。这种不确定性,一直都是现代社会风险的重要根源,对不确定性的控制,也成为100年来人类文明的进步的推动力。

  向松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我们也得承认一个事实,人类不是万能的。有很多的风险,无论是自然界的风险,还是人类自然社会的系统性的风险,人类不能完全把握它,所以人类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地进步,但是这个进步始终是处在风险之中。例如人类有很多自然的风险,你怎么能够推测?今天的科学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说我能够预测到海啸、地震。准确的,做不到。并不是科学家无能,人类的知识到现在还只有这个阶段。

  解说:

  这是99年前的1912年4月10日,"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准备开往美国的纽约。它的排水量达到了规模空前的66000吨,这艘世界上最大的游船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航行。

  史培军(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因为工业革命以来呢,当时能够表征世界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性的产物两件事,一个是大家旅游去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另外就是这个泰坦尼克。这样大容量的排水量的船,使人类改变了去远洋的这个能力,认识世界的能力。

  解说:

  从工业革命开始,差不多100年的时间里。西方世界的人们感受到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进而,是人们对未来十足的信心。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这种交通的这样一个发展,它确实就是说,让我们觉得自然相对地变小了。自然在后退,

  并不能保证自然本身,它不发生这种自然的灾害,也不能保证自然本身,它不会对人类这种行动产生反作用。

  解说:

  在段伟文看来,事故是偶然中的必然。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上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还。

  史培军(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碰到了庞大的冰山,自然界的这种破坏力也使得这样一个先进的东西束手无策。

  解说:

  人类对技术过度的自信被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惊醒。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人们对于自己的技术的发展不能过度的自信。整个过程是人在进行的,不论是人在进行,还是由人设计的机器在进行,它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解说:

  泰坦尼克的沉没在向人们诠释:人类的技术成就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的风险。人类的创新从未停止,但新的风险又如影随行。

  如今,沉睡于海底的泰坦尼克号依然昂着头,像是那个时代的一个隐喻。

  解说:

  99年后,9级地震和它所引发的海啸、向超强的核电站展现了自然的力量,风险在地震和海啸中转化成灾难,核泄漏的事实、将人类技术和自然力做了一次最强烈的对比。福岛核电站50位勇士悲壮地孤军奋战,却并不能阻止核物质在全球的扩散,全球化时代的信息技术传导着恐惧和不信任,随即引发各种程度的非理性动荡。此时,人们更愿意忘记核电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冯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

  不用核电,我们的酸雨、我们空气的污染、油价的波动。大家好不容易希望依靠核电,结果核电又发生这样。那么我们很困惑,那么下一步怎么办?

  解说:

  吃一堑长一智是人类智慧的属性之一,灾难从来就是技术进步的推进力,在苦难之后趋利避害在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解说:

  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半,美国宾州三里岛核电站想起了一连串的警报,整个电站陷入都陷入慌乱之中。

  冯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

  溢回炉的安全阀起跳,稳压器、泄压阀起跳,整个放射性的水泄漏到车间,整个反应堆干锅了。

  解说:

  报警声依然响个不停,一个技术员回忆说:“操作台简直就像一棵点亮的圣诞树”。四个小时过去了,操作员们怎么也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核电站已经失控。

  此时,核电站旁边对此一无所知的居民刚刚从梦中醒来,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冯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

  这次事故发生以后,业主在第一时间没有通知周围的居民。有些职工跟家里打电话,一打这不得了,开着车就逃命去了。这别人一看,发生了一个模仿,导致了11.8万人大量的、

  无序的一种撤离。而且撤离过程中由于匆忙,多个汽车翻车,还导致了人员的死亡。

  解说:

  三哩岛核事故诱发了美国最大规模的反核运动。事后证明,周围居民所受到的辐射只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胸部透视的辐射剂量。但,经济损失高达10亿美元。

  记者

  三哩岛事故是怎么发生的?

  冯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

  维修的时候把辅助给水的阀门,有一个泵的出口,这个阀门应该是常开的一个阀门,他检修的时候,他把它关住了。

  一个低级的错误。

  解说:

  一个低级错误毁掉了当时最先进的核电站,人为导致的事故虽然只持续了36小时,但却给美国和整个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三哩岛核事故之后,美国核电厂的兴建数量开始锐减。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有一个工程师叫墨菲。他就在这种工程事故里边,他总结出来一个规律:就说凡是有可能出岔子的地方,就一定会出岔子。这就是所谓的墨菲(法则)。

  记者:

  有隐患的地方,这个事情一定要发生,就一定会发生?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墨菲法则是这样子的,有的时候因为各种巧合,它就必然会发生这种事情。

  记者:

  没有一点侥幸吗?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是这样子!

  解说:

  在“墨菲法则”诞生之初,并没有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人们更多的是把墨菲法则看成某种幽默,因为在那时候,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使人类真正成为世界主宰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世界弥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人类取得了对自然、对疾病以及其他限制的胜利,并将不断扩大优势;人类不但飞上了天空,而且飞向太空,一切似乎昭示着: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无论是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总能找到一种办法或模式战而胜之。直到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之后,墨菲法则才重新被人们重视。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我们人类把自然物当作它的资源,仅仅是把它当作资源,或者说我们只考虑到了我们要用的,我们功利的某一个方面,而忽略了我们可能更大的福利。

  记者:

  而且恰恰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自信心增强了

  段伟文:

  对。

  记者:

  人能够掌控自然的时候还能敬畏自然吗?

  段伟文:

  知识的边界就是无知的边界。其实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我们掌握的东西越多,就我们知道的越多,我们愈发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更多!

  解说:

  1986年 4 月26号,距乌克兰基辅市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

  记者:

  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以后,实际上真正媒体关注它,报道出来有个时间差。

  冯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

  是的。

  记者:

  这是怎么回事?

  冯毅:

  当时在冷战时期,前苏联刚开始它试图把这个也是私了,然后捂住,所以整整晚通报了十天。所以放射性的烟雨,随着季风往西北方向,整个跑到了一两千公里,污染了一两千公里。

  解说:

  25年前4月26日,对居住在切尔诺贝利的居民来说是个黑色的星期天,在这一天,附近数十万居民并不知道事态到底会有多严重。

  冯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

  正好一个周末,这些员工在测汽轮机的冲转,做冲转实验。参数没设定好,所以这个实验进展就很缓慢。现场当班的这些人就很恼火,说是如果这样我们周末回不了家。把很多安全预值、安全的自锁全部给解裂了。

  记者:

  通过常识都可以判断,这事太冒险了。怎么这种高科技的专业人员还会犯这样的错误?

  冯毅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他以为它是在所有的掌控之中,实际不是这样的,所以他冒着这个险,结果就一发而不可收。

  解说:

  放射性物质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前苏联政府对核事故消息的封锁,直到瑞典发现放射物质含量严重超标,事故才曝光于天下。

  冯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

  所以这个越境影响的概念,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突然大家就感觉到,我国家这么小,你相邻的国家,你建了一个核电站,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这地方不知道哪一天要遭灾。

  解说:

  更为不幸的是核电站周围的居民。

  冯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

  由于它十天之内没通报,所以离它比较近的那些人,特别是儿童,0到15岁以下的儿童,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的确非常高,后期有上千个儿童。特别是对心理的这种影响更大,大家觉得这是个梦魇。对社会心灵的创伤和苦难,可能还远远高于到底死了几个人。

  解说:

  1990年,一位名叫坂本弘美的日本人随一个市民团访问了切尔诺贝利,她目睹了核灾难4年之后,那些灾民的无助。

  坂本弘美(名古屋市民)

  有400万人面临着必须从污染地离开却无处可去的困境,就算是想去投奔亲戚"转移"明白吧?自己被放射线辐射,遭受二重辐射,然后又到处被拒,有这样的遭遇。然后又再次返回到切尔诺贝利本来自己是被污染地的受害者,但是还是不得已,返回到污染地的原住地有几十万这样的人。

  记者:

  因为是发生在很遥远的地方所以那种真实感不是很强烈,是吗?

  坂本弘美(名古屋市民)

  是啊!在日本不会发生这种想法压倒性地占了主流,人们也反省,我们的声音还是太小了

  解说:

  至今,切尔诺贝利的核威胁依然存在,被封存在混凝土下的核燃料自然衰减的时间要用10万年,福祸的转换却只在一念之间。

  冯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

  切尔诺贝利最要命的是什么东西,它是人为的!如果三哩岛是我作业中不小心,我无心办了一个坏事,这个切尔诺贝利就是最核心的教训,就是缺乏安全文化。

  解说:

  墨菲法则定义了: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有发生的可能。切尔诺贝利令人扼腕的灾难迄今已经导致7000多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核污染,惨重的生命代价换来的结果是:各国对核安全的共识,以及对发展核工业错综复杂的纠结之情。

  冯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研究员)

  不论在世界上哪个地方出现核事故,全世界的核电产业都会面临灭顶之灾。

  记者:

  会波及到这么大吗?全世界吗?

  冯毅:

  是的,就三哩岛以后美国的核电订单全部取消,切尔诺贝利以后,在20多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发达国家,出现了大量的订单取消,本轮的核电的复兴也就基本上刚刚是七、八年。所以非常遗憾的这次我们这个日本的领头羊,恰恰发生了这么大的灭顶之灾,当头一棒。

  解说:

  日本一直是世界先进技术的引领者和受益者,面对核危机,惨痛的历史和残酷的现实的让日本的民众进退两难。

  记者:

  那么您是怎么看待,这种技术进步的呢?

  坂本弘美:

  技术是人制造出来的技术,而人是会出错的。所以是没有绝对的那种不会出错的技术的,所以不能过度相信,二十几年前去了切尔诺贝利之后,发现残酷的事故都不是"设想外的"。

  解说: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福岛的核泄漏再一次应另一种极端形式证明了墨菲法则,犯错误、可能是人类很难回避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可能发生。尽管人们有可能已经在事前尽可能做到了周全,但对完美安全技术的追求,却是现代社会不可承受之重。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所有的安全、所有的安全指标、所有的安全措施,实际上都是有限的。因为我们要知道,这种安全系数,安全上的设计,它的系数往上稍微调一点点,它带来的成本就会高很多甚至是这种指数级的增加,我们可以从科学实验的角度来,也许能够做出永远不会出事故一个核电站,但是它可能没有经济效益。

  解说:

  自然偶发的狂暴从来都是人类生活难以避免的一部分,而学习如何在自然的狂暴之中,淡定地生存,从来都是人类智慧的重要部分,灾难不会白白经历,代价也不会白白付出,在泪水和恐惧之后,总会有新智慧的诞生。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技术的不确定性和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你要说这东西是万无一失的,恐怕谁也不敢下这个定论,只是说我利用核能,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我愿意在它万一出事的时候,付多大代价。

  解说:

  今天的世界,人类已经无法离开能源,无论是石油、煤炭,所有的生物能源都会给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带来副作用,而核电,是迄今为止最廉价、最洁净、也是最高效的能源获得方式,而在福岛核电站正在发生的一切,再一次让人类开始思考,技术的利益和技术的风险、这样一个并不陌生的话题。

  松野丰(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咨询顾问):

  技术在越来越提升的阶段,肯定会再度发生类似这样的混乱。所以只依靠技术,是不能完全实现人类的进步的,

  记者:

  也就是说,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作为代价,也必须去体验失败是吗?

  松野丰:

  虽然很悲哀,但是的确如此!

  解说:

  人类的技术造就了全球化,在信息、技术、文化、资源等等在极大程度上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的同时,全球化的利益链也形成一条风险链。

  向松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我们所有的生活方式全被改变,但是与此同时,风险它是伴随而来的。而且有些系统性的风险我们看不到。

  也就是这么一个规律:你的科技越发达、你的技术越进步、你的技术体系越复杂,复杂就是风险!

  那你的风险就会越大

  记者:

  一旦出事可能只有两个字形容,就是瘫痪?

  向松祚:

  瘫痪,

  记者:

  所以现在人类,日本这个大灾难给我们提一个醒,就是什么,我们怎么来重新评估

  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这些风险是什么?

  解说:

  如果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始算起,人类对地球有完整认识不过500多年,从那个时候开始,全球化就成为一个几乎不可逆转的的趋势。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在宇宙中俯视我们的家园,也在一场大灾难后提醒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比方说,我们对化石能源的这种依赖,最后就导致整个全球,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那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引入核能、引入太阳能、引入生物质能,但是我们现在发现:不论是核能、还是太阳能、还是生物质能、它都有副作用,都有问题。我们在利益和风险之间一定是有一个折中。

  解说:

  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需要面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和各种污染,也要正视高效、绿色、经济的核技术在自然灾难中需要面对的风险。

  而纵观此次日本核电事故的全过程,人们不难发现:整个核泄漏的全球扩散过程,并不来源于人类对核技术本身的利用和防护,而来源于在危机处理过程中,日本企业和政府处理措施的失当。

  在人类文明史上,每一次大级别的灾难,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痛苦中所进行的思考和实践所带来的是:用更为可靠和成熟的技术,去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1.     

  福岛核事故被提升到了7级,这是核事故的最高等级,与25年前切尔诺贝利的级别一样,但影响力显然更大、更远,毕竟今天的日本已经不仅仅是日本人的日本,它同时也是一体化的世界当中的关键一环,如果说巨大海啸吞噬了日本东部沿海的多个城镇,其实它同时也撬动了整个地球,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于一场巨大灾难之外。

  解说:

  在人类进入本次全球化的20多年里,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印度洋大海啸、全球金融动荡、冰岛火山喷发、以及日本大地震,在这20多年里,人类体会到了全球化的效率和利益,也体会到了全球化的灾难和风险,很难简单地用“好还是坏”或者“积极还是消极”来定义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但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总是能够让人类快速地修复伤痛,共同提升抵御灾难和风险的能力,这个过程也会让人类变得更聪明、更理性、更善于和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