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普仁火针视频:转载《不问时节,称名必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8:53:11

净宗法师:


    今天下面一讲,我们来学习善导大师的“念佛时节之文”,标题是:“不问时节,称名必生”。

    “时节”就是念佛时间的长短;“不问”,谁不问呢?阿弥陀佛不问,不管你念佛时间长还是时间短,只要你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必然往生净土。

    因为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初学佛的,他说:“哎呀!念佛这么殊胜、这么好!”心里还是想往生。但是想来想去,说:“我昨天才归依……”或者说:“我到现在还没归依,我才遇到这个法门,我念佛时间还不长,像我这样子也能往生吗?是不是要念到三年五年、三十年五十年?”

    为了破除大家这样的疑惑,善导大师就告诉我们说:念佛往生,不在时节长短——不在时间的长短。

【不问时节久近之文(一)】

    下面有几条文,我来说明一下。善导大师解释的“念佛时节之文”分成三段。念佛应该怎样念呢?念佛时节怎样说明呢?分成三段来说明:

        上尽一形,

        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

        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义者,

        一发心以后,

        誓毕此生,无有退转,

        唯以净土为期。

    这也是在《观经疏》当中,说念佛的时节,用这三段话来说明:

    第一段是从多到少:“上尽一形”就是一辈子的念佛,下到“一日”,就是一天,甚至是一个小时,或者说一念之间,这是从多向少。

    第二句是说从少向多:或者从“一念、十念”,延续下去,到“一时”,然后到“一日”,然后到一辈子的念佛,这叫从少向多。

    第三句说“大义”,“大义”就是一个根本原则、要领在哪里呢?“一发心以后”,发什么心呢?发愿生心(发愿往生净土这样的心)、信顺心(信顺阿弥陀佛的救度,不怀疑阿弥陀佛),“我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一旦发起,一辈子不改变,“誓毕此生”,发这个心不是说“我就发三年的心,我念三年佛”——不是的。是发心长远,“我这一辈子”。“毕”就是完毕的毕,发誓“我这一辈子到头”,“誓毕此生”;“无有退转”,不改变、不退堕;“唯以净土为期”,直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作为我的目标。“不退转”是指我们的心不退堕下来,不转到其它的修行法门当中去,我们专修念佛,就在念佛门中,不退下来,也不改变。

    这三句话主要是落在第三句,就是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从现在直到临终的。这个才是一个专修念佛的时间。

    因为每个人遇到这个法门的时间各有早晚,每个人的寿命也各有长短,所以才说从少向多、从多到少。

    从多到少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一开始发心的时候,就准备念一辈子的佛——“上尽一形”。但是,人命无常,或许今天发了这样的愿,结果过了一个月就发现得了癌症晚期了,那我们虽然说念一辈子,并没有念到一辈子,这就是下至一个月,或者说“哎,只有十天”,或者更短的时间,突然有什么事情,往生了,那这样也通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还有一种人,比如说在医院里急救的,本来就是癌症晚期,“哎呀,我现在念佛了,也不指望能够念多久的佛,就准备往生了”。医生说:“你只有几天的时间了。”他念念念,哎!身体念好了,这样反而就延续下去,从一念、十念、一时到一辈子。这个叫从少向多。

    本来人生寿命不定,人生无常,所以,这个时节长短是不能确定的。

【老和尚从七日到一生的念佛】

    台湾有一位老和尚,名字我忘记了,出家时也年纪不轻了,平时也没有好好用功来念佛,总是应酬信众啦,忙一些杂碎的事情。

    到晚年得了重病,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跟他说:“你最多能活七天,赶紧准备准备吧!”

    老和尚一想,说:“哎呀!我到这个年纪了,最多只能活七天了!”这七天他反而特别精进勇猛,“我一辈子没怎么念佛”,这一段时间,他就杜绝外缘,一个人在家里念佛等死。反正七天就要死了嘛!这个时候真的叫万念俱灰、万缘放下,一心求生西方,“我就这七天时间了,我就好好念吧!”

    哎!情况相反,七天过后,他不仅没有死,癌症消除了,身体还健康起来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这几天完全放下,感应道交,这样,业障消除。哎,这样念下来之后,他就得到念佛的好处。

    他就是从七日(他准备念七天佛的),下从一念、十念、七日,然后延续,继续念。过了一段时间,一年、几年才往生。这么一个状况。

    这个例子一方面是说明:我们人生寿命不定,应当现在就开始念佛,早一点念佛;同时,念佛是相续一生,贯彻到命终的。

    所以,《阿弥陀经》也如是说,《无量寿经》也如是说,说“乃至十念”,善导大师解释就是“上尽一形,下至十声”。

【病好的方法:一心求往生】

    由这个例子,也想展发几句:往往我们很多人,信仰没有深入,念佛就是求病好,有了病,来念佛。念佛求病好,灵不灵呢?感应不感应呢?你说不灵吧,有很多人念佛就病好了;你说灵呢,“我念佛半天,还没好”,在那里着急。

    灵不灵取决哪个方面?看你的心是不是虔诚,另外,看你的心是不是放下。像刚才这个老和尚,如果他那七天就是念佛求病好,我估计不太灵,“哎呀,我就快死了!阿弥陀佛啊!你救救我,我还有寺院没盖完,是不是让我再活几年?”因为有这个心,和阿弥陀佛之间就有隔碍,心中就有挂碍,就没有全部放下来,心门没有向阿弥陀佛全部敞开,就有一个固定的目标挡在那个地方(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梗在那个地方,这样佛力加持的效果就微弱。反过来讲,你完全放下来,万念放下,“我就打定主意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死也好、活也好,病重难过也好、病轻也好,不管如何,活下来也行,死了我就刚好往生。打定主意这样来念佛,往往有不可思议的奇效。像刚才那个老和尚就是如此,七天念佛,病都消除了,也是因为他万缘放下的缘故。

    所以,印光大师就讲:如果你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不求世间福报,你自然得世间福报,子孙贤孝啦,家庭平安啦,身体康泰啦,病转健朗啦……如果你念佛不求往生、只求世间福报,这样所得世间福报反而下劣。为什么呢?因为心跟佛心不相应,感应就有障碍,同时又不求往生,如果说大命将终,病很重,你只求病好、不求往生,万一病没有好呢?两头落空:一方面病没有好,另一方面往生没得到,这样是不是两方面都损失了,对不对?如果一心求往生,能得双保险,“如果病不好,我刚好快一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免得在这个世界老受罪;如果病好了,也行,再活几年”。所以,不勉强。

    当然,如果是上根的人,猛根、利根的人,我们暂且不谈,像这个莹珂法师,人家根机还是好,对不对?阿弥陀佛现前了,告诉他说:“你还有十年寿命。”他说:“我不要了,我现在就要去。”根机还是好。

【心不要太躁妄】

    我们一般的人,我想,心不要太躁妄。

    印光大师也讲了:念佛之人,活到一百二十岁也可以,明天死了也行,都好。

    我们的寿命是随过去的业力而来,我们不要给自己规定什么时候往生。同时,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力接引,阿弥陀佛到时候自然会现前接引我们的。

    也有的人,心比较躁妄,可能会出毛病,自己就给自己规定了哪一天往生。

    我也遇到一个人,她说:“师父啊,你可救了我了。”我怎么救了她呢?她念佛看表相,听说人家念佛站着走、坐着走,她自己就发了个大愿,她说:“我念佛,三年往生,站着走!”豪言壮语讲得好啊!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也特别用功。她说:“师父啊,你不知道我怎么念佛,炒菜时候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个珠子都不敢丢掉,每天念佛十万声,我觉都睡不好!”为了达到十万声,她念四个字,而且念得飞快,是很困难的,因为想达到三年预知时至、坐脱立亡嘛,想给人家看看嘛!

    其实这个心不老实,是想做表面文章给人家看——这个不行,这个肯定不行,老实念佛人不会这么做(像青岛那个女的,人家就是老实念佛人。没有人知道,悄悄念佛,坐那里走了)。这样,就是在外表表现给人家看,但是,她也真在念哪!我遇到她的时候,离她三年圆满时间还差三个月。我告诉她念佛的道理之后,她说:“哎呀,师父啊!你可救了我了!”不然的话,她准备怎么做?那你就不可想象,她念到两年的时候,心里就有点没底了:“我都念了两年了,感觉不像啊!”又过了半年——过了两年半,还剩半年了,她话都讲出去了,道场那么多人,一百多人都看着她啊,平常都鼓励她,说:“老菩萨,我们都看你的啦!”人家每讲这句话,对她等于就加了一个压力。她自己话也讲出去了,人家看到她都说:“哎呀,看你的啦!”看她的,怎么看?

    快到两年九个月的时候,心就着急了。后来我就跟她讲。我讲完之后,她下来问我。因为我一开始还不知道,我就说:“念佛人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你就发这个愿就好了,你不要要挟阿弥陀佛,什么时候一定来接你,这个时间让阿弥陀佛来定,我们遂顺佛愿,心里柔软不好吗?这样就可以。”

    我还不知道她定了一个三年,我这么讲完之后,她的担子放下来了。然后跟我讲:“师父啊,我有怎么怎么回事……如果这次你不跟我讲,再过三个月,我准备自己……(自刎状),我到时候如果走不掉怎么办?我到时候走不掉,我准备拿一根绳子上吊,吊死算了。”

    我说:“你吊死了,你就做冤枉鬼,吊死只有下去。”

    她到现在还活得好得很,走路跑得跟小坦克一样,长得胖墩墩的,快得很。因为她这个心,她不了解往生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同时,她有那种想作秀(现在讲“作秀”)给别人看——她倒不是为了作秀,想来一个坐脱立亡,来启发大家的信心。

    这个都要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瓜熟蒂落,你不要自己老在那儿咋呼。你看历代祖师谁这样讲的?走了就走了嘛!

【不问时节久近之文(二)】

    第二段就是“正定业之文”,这一段我们学过,再来读一遍: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

        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

        顺彼佛愿故。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你只要念念不舍,这个都是正定之业,不在你时间长短,所以叫“不问时节久近”,阿弥陀佛不会来问一问你——你想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前来了,问一下:“某某人哪,你想到极乐世界啊?你念佛念了几年哪?”

    “哎呀,我才念了三天。”

    “三天还不够啊!三天不接你,念了三年才接你。”

    阿弥陀佛不会问这个时间的。你哪怕就是念一念、念一句、念一声、十声而寿命终结,像《观经》下品的,都是念了一声佛、十声佛的人,当下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银行取款喻:一向称名,不问时节】

    这里我也想打一个比喻,大家通过比喻来理解。比如说:你从家里拿了一张存款单,到银行去取钱,早晨出发,家离银行有点远,路上交通又不方便,又有别的事儿打闲岔,又交通堵塞,一直到下午才到了银行的柜台。你来一趟可不容易啊!那么,把存款单递上去,银行的职员会不会给你钱?你把存款单拿出来,“哎,我这上面有存款,我要取钱。”会不会给你?肯定给你,对不对?只要你拿银行的存款单来就行了。

    另外一个人,他家就住在银行旁边,隔得很近,一出门就到了,一分钟就到了。到了银行,把存款单往上一递,银行的职员会不会问其它的话?“哎,是存款单,有钱”,就把钱给他。

    第三个人,辗转花了好长时间才到了银行,结果把存款单住上一递——不是这家银行的存款单,是别家的。那么,银行职员会不会把钱给他呢?不会给他。他在那里耍赖皮,他说:“哎呀!我来的可不容易啊!费了多大的周折,从上午到下午才来,你是不是慈悲慈悲我,就把钱给我吧!”这样行不行?

    (“不行。”)

    这是一个比喻。

    这个比喻要问问大家,存款单代表什么?存款单就代表我们的六字名号、念佛的功德,就代表六字名号;从家里出发代表什么呢?从家里拿着存款单出发了,就代表我们现在开始念佛,在执持名号,“刚刚刚刚……” 一路走;到了银行柜台代表什么呢?就代表我们到临终了;银行柜台的职员代表什么呢?代表阿弥陀佛;给你兑换现钱代表什么呢?就代表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家离银行很远,路很长,交通不方便,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寿命比较长,七拐八拐才到临终这个时候。那么,银行职员不会问你说:“哎呀,你来辛苦了!你搭车多远哪?你搭车两个多小时啊,一上午啊!”会不会问你的路线、时间长短呢?他不会问的,不会因为你时间长就多给你兑换钱。你存款单有多少钱就给你多少钱,对不对?也不会因为你住隔壁,很近,一分钟就到了,说:“你这么短的时间就到了,不艰苦一下,不给你钱!”他不问。银行职员只看你拿的是不是存款单,拿来了就给你钱。至于你来的路上是时间长、时间短,这个不管,对不对?

    另外有个人,他听说人家拿存款单一分钟到银行就能取到钱,但是他家离银行两个小时,他也学人家,他把存款单拿在手上一分钟,走在路上就把它扔掉了,这样到银行能取到钱吗?

    (“不能。”)

    有人听说临终的人念一句佛、十句佛也可以兑现往生,他也念一句佛、十句佛,然后他仍掉不念了。这样到了临终的时候能往生吗?能不能?

    (“不能。”)

    就像那个人一样嘛,人家是家离银行近哪,一拐弯就到了,人家把存款单送去,哎,把钱给他;你隔了两个小时的路程,听说人家拿存款单一分钟就可以取到钱(其实不在一分钟还是多少时间,他错误地理解了),然后就把它也在手中握了一分钟,就丢下来了,好比也念一句佛、也念十句佛,然后再也不念了,把佛号丢掉了,存款单丢掉了,那就不能往生了。

    如果我们的寿命还长,我们现在就把这句六字名号抓在手上,一直走走走走,走到银行的柜台才能兑现。半路上如果丢掉了,被贼偷去了,到银行里就没有了。或者自己不认识,把它丢到垃圾桶里去,那么,到了银行也兑不到钱,是不是?

    什么叫被贼偷去了呢?就是善导大师在“二河白道喻”所比喻的错误的见解、邪见的人,邪知、邪见,也包括别解、别行的人,说:“哎呀!你这样光念佛行善怎么能往生?这样不行的!”你听了他的话,就不念佛了,等于说你的存款单被贼偷去了。那么,你到了临终就得不到往生。

    前面我们讲了三个人,还有一个人,他也是拿了存款单来,费了很大的周折,结果拿到银行一看——工商银行,他拿的不是工商银行的存款单,这样会不会拿到钱?

    (“不能。”)

    这个代表什么呢?

    (“杂行杂修。”)

    对,大家还挺有智慧的,这个就代表你不是专修念佛的。本来你念佛才能到阿弥陀佛那里兑现,结果你修这个法门、那个法门,到了阿弥陀佛极乐银行:“哎?这不是我这个银行的。”你说:“阿弥陀佛,我好辛苦啊,这么长时间啊!”如果银行之间可以通兑,工商银行跟农业银行联网了,“我们网上查一查,给你转一下子”,也还差不多,对不对?就好比所有杂行杂修的人都要回向,都要转——何必麻烦阿弥陀佛呢?太麻烦了!而且这个是小小功德,不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存款单,我们要拿着阿弥陀佛给我们的六字名号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有没有听懂?

    (“听懂了。”)

    所以,念佛不在时节久近,不在时间早晚。

【念佛法门,现在遇到了,现在福报到了】

    那有人讲了:“倒霉了!我二十几岁就遇到念佛法门,还要念五十年,多辛苦啊!他临死的时候才遇到,就念一句,多自在呀!”

    前面说过了,这种认识不正确。

    比如说有两个人,都要活七十岁,七十岁往生。一个人到七十岁的时候才遇到念佛法门,念了一句、十句就往生了(当然我们为他庆幸),但是,在七十岁以前,他都在造罪造业,又没有吃素,又不信因果,然后跟家庭、跟别人闹了很多的矛盾,没有佛光的照耀和摄取,内心是不平安的。

    另外一个人,从七岁就信佛了,就知道因果道理了,那么,在这七十年的过程当中,他都有佛光的保护,他都能通过念佛消灾免难,虽然同样活七十年,但是他过得很自然,他过去世的业力逐渐地消失,人际关系也很和乐。

    本来这两个人的命运是一模一样的,第一个人到六十岁得了癌症,病歪歪的,痛苦!最后念了一声佛;第二个人本来也要得癌症的(他们命运一样),但是他因为从小就念佛,所以,到了六十岁的时候,癌症虽然得了,马上又消失掉了——这样不好吗?你病痛又解除,你身体又健康,你心情又平和,你道理又明白,你活这七十年明明白白,对不对?这样好不好?

    (“好。”)

    比那个造罪的,那就好多了。所以,我们虽然说念佛“不问时节久近”,我们现在遇到了,就是我们的福报到了,就是我们缘份到了。

    念佛也不辛苦,也不累,随忙随闲,尽我们的根机来念佛就可以。

【不问时节久近之文(三)】

    这里还有一段文,也是善导大师所写的,关于“不问时节久近”,说:

        一切凡夫,

        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

        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你必定不用怀疑,决定往生!所以,善导大师讲“不问时节久近”,讲在好多地方,都是他一贯的宗旨。

【“不问时节久近”启发之一:往生靠名号】

    “不问时节久近”都能往生,它给我们的启发在哪里呢?

    也就是说:往生极乐世界,跟我们本身念佛数量的多少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阿弥陀佛不问这个;跟我们念佛时间的长短也没有关系,祂也不问这些;跟我们念佛的功夫深浅也没有关系,阿弥陀佛也不问这些。因为你时间久,你就念佛多,相对来讲就功夫深;时间近、时间短,你就念佛少,相对来讲就功夫浅。但这些是我们凡夫这一边的,阿弥陀佛都不问这些。之所以不问这些,也就是说:往生不靠我们的功夫,不靠我们修持到某种程度,是靠我们所念的这一句六字名号的本身去往生的,所以才不问时节久近,只问你是不是念着佛。

    善导大师前面解释的叫做“念念不舍”,虽然说“不问时节久近”,但是有一个原则,就是“念念相续”、“念念不舍”,从现在开始,“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这是个原则。这个原则如果不奉行,就像刚才打的比喻,你半路上就把存款单丢掉了,拿不到钱。

    我想刚才这个比喻也能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拿存款单到银行去取钱,银行职员是不管你路上所花时间的长短,他不问这些,不是因为你路上过五关、斩六将的,你来了他就给你钱,是因为我们这张存款单里本身有钱,他才给你钱,对不对?

    (“对。”)

    所以,不是靠我们到银行路上时间有多长——没有关系!

    我们从现在开始,《阿弥陀经》里说“执持名号”(存款单是外面看得到的,我们拿在手上、揣在怀里),这句名号,是我们用心把祂执持,用心“执持名号”,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不丢失,这个叫“执持名号”。

    我们之所以念佛能往生,是因为这句名号本身能令我们往生。所以,阿弥陀佛才不问你念佛时间长短,你念一声彿,也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本身;念一万声佛,还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本身,所以,是看这一句名号本身。

【“不问时节久近”启发之二:不管平生和临终】

    就像银行的职员,因为存款单里本来就有钱,你来的时候才给你兑现。如果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里没有我们往生的功德的话,即使你念得再多,能不能往生?

    “哎,师父老是给我们出难题儿,老是让我们动脑筋想。”

    要想一想了,如理思维嘛。

    如果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里边没有我们往生的功德,你念一千遍、一万遍都不能往生,对不对?就好像存款单里边没有钱,你把它抓在手上,抓得发烫、握得再紧,你去还是拿不到钱。

    如果这句六字名号里边有我们往生的功德,那我们现在来念的时候,现在里边就有功德,对不对?所以,“不问时节久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不管平生和临终,“平生”就是指我们现在身体健康,活着的时候,平常的时候;“临终”就是指我们临命终时。

    我们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认为:平时念佛不管用,平时念佛都是做演习,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都是训练式的;到临终念的那一句佛才管用、才能往生。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就好像那个人,拿着存款单到银行取钱,他以为“从家里拿出来的这个存款单不管用,到了银行往上一递,那个时候才管用”,是不是这样?

    如果从家里拿的这张存款单不管用、没有钱的话,你到银行照样不管用,对不对?

    你到银行往柜台一递,心里担心说:“哎呀,能不能给我钱?”哎!给钱了。那个时候他给你钱、管用,说明你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就有那么多钱,是不是?

    (“是。”)

    我们从现在念佛,到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接引了,不是我们临终念的那一句佛才管用,是我们现在念的这句佛里边就有阿弥陀佛的接引,不然的话,到临终的时候也没有往生。所以,这个叫“执持名号”。我们现在念的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没有改变的,一直抓住它,执持、执持、执持,到临死、临终了,哎,阿弥陀佛显在面前,往生净土了。

    所以,现在念的佛和临终念的佛,是不是一尊佛?

    (“是。”)

    没有两尊佛嘛!是不是一句佛?

    (“是。”)

    这样反复地说明,是要大家明了:我们现在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就能救度我们,如果我们当下一口气不来,当下就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我们还有寿命,我们就延续,“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过三年五年再往生。

【总结】

    所以,“不问时节久近”有这几点启发,我们把它稍微总结一下:

    “不问时节久近”就是说:我们往生不在于念佛时间的长短、寿命时限的长短和遇到念佛法门时间的早晚,也不在我们功夫的深浅,不在这些。在哪里呢?在于六字名号本身能让我们往生。这是对我们的启发。

    虽然说不在时节久近,但并不是说“我就念一句佛、十句佛,念上一年、三年,然后我不念了”,那样不行。为什么呢?那样等于你丢弃了。不在时节久近,就要我们来“念念不舍”、“念念相续”,这样才叫做“执持名号”。所以,《阿弥陀经》虽然说“若一日”到“若七日”,并不限定在一天、七天,而是一辈子的念佛。

    刚才我们读的这一段法语,就是善导大师引用《阿弥陀经》的“若一日……若七日”那段经文来解释。善导大师解释说: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

    这是在解释“善男子、善女人”,因为对于“善男子、善女人”,也有人误解为修五戒十善的人才能往生,可是善导大师说:这里的“善男子、善女人”,是指“一切凡夫”,也就是《观经》里所说的九品众生,不管你是罪多福少还是福多罪少。九品众生的前六品是福业众生;后三品是恶业众生。前六品有世间福报、小乘福报和大乘福报,修这三福业;下三品是十恶、破戒和五逆这三恶众生。所以,“不问时节久近,不问罪福多少”是在解释“善男子、善女人”。

    下面说:

        不问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这是善导大师解释“若一日……若七日”。“若一日……若七日”,不限在一天、七天,而是说上尽一百年,下到一天、七天——也就是一辈子的念佛。

    下面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一心专念”就是在解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所以,善导大师的解释很明了、很简单,我们听得懂,也做得到,定得往生,不用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