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洛蒙信息素效果: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14:46
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2010年06月11日 16:39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

内容提要

1.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

2.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而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过分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

2.语言与思维统一论

3.思维决定论

4.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科学认识

(1)维果茨基理论观点的缺陷

(2)LOT假说带来的新问题

(3)两种理论观点存在缺陷的共同根源

(4)对思维内涵及其组成要素的分析

(5)“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

1. 当前教育界关于创造性思维认识上的五个误区

2. 创造性思维的六要素结构

 

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当前语文教育的症结所在——窒息创造性思维

众所周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曾受到来自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多方面的激烈批评,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并曾多次在报刊上开展关于语文教育改革的全民性讨论。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全民大讨论,发端于1997年11月“北京文学”在“世纪观察”栏目上刊登的一组关于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三篇文章(家长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中学教师王丽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和大学教师薛毅的“文学教育的悲哀”)。这三篇文章分别就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标准化考试、教材教法与教学模式以及文学教育的目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的剖析和提出尖锐的批评,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共鸣与反响。此后,“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和不少省市报刊还纷纷转载或刊登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的文章。“中国教育报”还从98年2月26日开始到3月16日的短短二十天当中,连续发表五篇由记者李建平采的关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和思考”的专题报导,其内容涉及语文教育的功能和目的、阅读教学、识字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考试方法改革等诸多方面,对我国语文教育的现状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并在较深的层面上启发人们去分析与思考,这就把这场大讨论逐步推向高潮。

为了对我国的语文教育进行更深刻的清理和反思,从1998年4月开始,王丽还自费采访了京、沪两地近20位语文界的专家、学者,并将其访谈录先后发表在当年“北京文学”的7月号和10月号上(共11篇),从而把这场大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

综观这次大讨论,其规模是空前的,意义是深远的。就其广度和深度而言,不仅在语文教育界前所未有,就是在整个基础教育领域也是罕见的。正像记者李建平的系列报导中所反映的,这次大讨论的内容涉及语文教育的功能和目的(争论的焦点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功能到底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阅读、识字和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尤其是标准化考试对阅读教学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以及考试方法改革等多方面的问题。这次大讨论的批判矛头主要指向以下三个方面:

1、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

不少专家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二者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两者互相依存,不可机械割裂。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词语和句式上兜圈子,语文教育就会失去灵魂,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排列组合”的文字游戏;脱离语言文字的具体表达与运用,抽象地去讲人文性,就会使有血有肉、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变成僵死的教条,无法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人文教育效果。但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专家认为主要是由于解放初期引进苏联的语文教学经验和语文教材编写过多地受语言学家影响这样两个原因),在实际的语文教育中,却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这是当前语文教育中值得注意的一个偏向。

什么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为什么要高度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老师对此作出了精辟的阐述。她指出[1]:“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认清这种人文性,“只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用解剖刀对文章肢解,留在学生脑海的只能是鸡零狗碎的符号。”而这样做的后果是“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了,把活生生的学生变成为‘机器人’,(把)学生的个性、灵气都给打掉了。”

2、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而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九十年代以来,语文科高考把阅读作为一种独立的能力来考查,这种作法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是一个进步。但是,阅读理解能力如何考查,命题是一个难题。目前采取的办法是标准化的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即对文章中的一段话列出四种分析,让学生把最确切地反映作者意图和表达方式的一种选出来。由于这四种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其余三项都是似是而非的,在意思表达上只有细微的差别,因此必须经过仔细比较、斟酌,才能作出判断。显然,要将这类选择题出得科学、准确、经得起推敲是很不容易的。另外,由于个人生活阅历不同,思考角度有别,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各异,很难都统一到唯一的标准答案中来。因此目前语文界对选择题的争议较大,支持用标准化选择题来考阅读能力的一派(例如教育部考试中心)认为,这种题型是在使用计算机阅卷之后出现的,目的是追求评分的准确性、科学性,避免人工阅卷的随意性,而在此之前,阅卷的随意误差是比较大的:据北京师大心理学家的调查统计,几位教师分别阅同一份试卷,其评分差异最大达到35分。这就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而机器阅卷,没有人为的主观因素影响,要相对公平些。反对用标准化考试的一派则认为,语文不同于数理学科,语文课的内容是凝聚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心血的作品,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定义和公式。语文课本身带有模糊性、多义性,大至课文主旨、段落理解,小至某一句话、某个词语的含义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必然造成死记硬背,限制甚至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思想一致,共同努力”这句话写成一个成语,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若是填“齐心协力”即被判错;将“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这句话写成一个成语,标准答案是“惟妙惟肖”,答案填“栩栩如生”也判错——就是这类标准化考题存在严重弊端的典型例证。这类例子还有很多,尤其是在各种参考书和复习资料中更是比比皆是。正如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所指出的:“死记硬背……与标准化考试方法有很大关系。标准化试题也叫客观题,好处是客观、准确,易于评分,缺点是量大而且死板、机械,容易把学生引向读死书、死读书的方向。我们的标准化考试由高考影响到中考、初考,现在小学都搞标准化考试,利弊得失,谁大谁小是要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