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概况:抗战老兵韦万泽泪流满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7:53:13
血战最后两百人只剩我 

□本报记者 董平原 

    因为父亲一直以来的沉默,今年55岁的市民韦肇宁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父亲韦万泽竟然是当年从黄埔军校出来的军官,并在抗战中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直到今日,93岁的韦万泽终于拨开尘封60年的记忆,向后人回忆起那段令他心酸一辈子的往事。父亲竟是抗战英雄 

    韦万泽以为,他能把那段历史永远埋藏在心中,然而,一部抗战片子令他悄然落泪,埋藏了60年的记忆被拨开。 

    一直以来,55岁的广西石化高级技校教师韦肇宁只知道自己93岁的父亲韦万泽曾经当过国民党的兵,其他的则一概不知,因为他们每每问起父亲过去的历史时,老人总是说“都过去了,还说些啥”。 

    直到今年5月的一天,韦老师发现父亲在看一部关于桂林保卫战的片子时直抹眼泪,并不断地自言自语:“哪还剩这么多人?”正值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活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难道父亲另有隐情?韦老师心起疑问。在家人的一再询问下,韦万泽终于开口,向后人们讲起了自己在抗战中出生入死的往事,讲到动情处,93岁的老人老泪纵横。 

    “父亲性格开朗健谈,爱清洁,喜欢种花养草,与世无争。遇大事往往平静对待,一笑而过。”韦老师说,从小到大,他从不知道父亲内心深处竟藏着这么多的故事,父亲是黄埔军校17期的学员,在8年抗战中,从班长当到排长、连长,先后参加过梧州防空战、桂林保卫战、南宁保卫战等众多战斗,还负过战伤,立过战功…… 

    8月27日下午,在韦老师家里,记者看到了93岁的韦万泽老人。这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动情地回忆起了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他与战友们九死一生、殊死抗击日寇的壮烈事迹。 

    首战打下两架日机 

    没有国哪有家?面对日寇入侵,25岁的韦万泽在全家人的支持下毅然投笔从戎,走上抗击日寇的道路。 

    “先有国后有家,没有国哪里还有家?”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韦老动情地说道。“九一八”事件爆发后,他已结婚两年多,面对日寇的侵略,韦万泽愤慨不已,决定走出家门投身抗战。对此,家人十分支持,妻子还表示:“我留在家里照顾老人,等你回来。” 

    于是,25岁的韦万泽就此走上抗击日寇的道路。 

    韦万泽在梧州入伍后,被分配到广西柳州航空学校,在高炮队第五队当学兵(当时航空学校共分为四队和一个直属队,另在桂林、梧州和南宁各一个队)。在航校学习一年多后,由于日寇入侵,前方战事紧张,于是韦万泽等人于在1938年8月底提前结业,被紧急派遣到梧州高炮部队,而韦万泽则当上了高射炮班的班长。 

    “那天鬼子9架飞机前来轰炸梧州,我们打下了两架。”韦万泽告诉记者,在1938年9月中旬的那场日寇飞机轰炸梧州的行动中,他们高炮部队在云盖山进行顽强回击。日机在梧州上空盘旋十多分钟,扔下不少炸弹,梧州市许多地方被炸并着了火。在回击中,韦万泽班的高射炮先后打中了两架敌机:一架掉在广东肇庆县(今为肇庆市),另一架掉在了封开县。而韦万泽自己也被炸弹爆炸时飞起的弹片击伤了头部。 

    “当时我们都带着几斤重的纯钢头盔,想不出是怎么伤着的。”说到这里,韦老习惯性地摸了摸曾经受伤的部位。后来,韦万泽全班15个人都被嘉奖,而韦万泽则被记一等功。 

    第二年,伤好后的韦万泽,被保送到黄埔军校湖南武冈分校学习,成为黄埔第17期二大队的一名学员。 

    全连最后只剩一人 

    桂林保卫战,成为韦万泽心中永远的痛。杀出重围后,近200名手下一个不剩,韦万泽成了“光杆连长”。 

    1944年8月,正在龙州31军直属搜索营任排长韦万泽,调到驻守桂林的131师392团当连长,参加保卫桂林的战役。在这里,韦万泽经历了这一生中最悲壮的一场战斗。 

    当日寇从湖南开始入侵桂林地区后,韦万泽他们主动赶到灵川,拦截入侵桂林的鬼子。在灵川的一个山头,他们与另外一支部队一起,与日寇打了一场遭遇战。最后,随着日军大量涌来,出击的部队只能退守桂林城。 在桂林保卫战中,他们在风洞山、溜马山和老人山一带,拼命阻击从长沙方向涌入的鬼子,打了三天三夜,双方死伤惨重,遍地都是尸体和血迹。由于后方支援不上,几个团的兵力最后撤到黄沙河的时候,只剩下了十几个人,最终桂林失守。“打到机关枪都发红了,枪管也发软了。”韦万泽说。 

    当时韦万泽的手下有近200号人,配有轻重机枪、迫击炮等武器装备,算是一个加强连,但到上级通知突围时,全连就只剩下40多个人了。韦万泽告诉记者,他带着连队突围到大圩河时,在一处路口被一座日军碉堡拦住,碉堡里机枪喷出的火花压制得队伍根本无法前进,40多个人在冲锋的瞬间倒下了一大片。等到韦万泽停下来整理队伍的时候,只剩下5个人。 

    “横竖都得死,拼了。”韦万泽把剩下的5个人聚集在一起,采用匍匐的方法,一个人推着一个的脚后跟往前挪。等挪到日寇的碉堡前,他们瞅个空当,向里面扔了几个手榴弹。碉堡里的枪声顿时哑了,韦万泽上前查看后发现,让他们死了几十个兄弟的碉堡里只有3个日本鬼子。 

    更意想不到的是,后来他们又遇上了两处日寇的关口,等全部过关突围到临桂时,韦万泽只剩下孤身一人了。“全连近200人,就剩下我这个‘光杆连长’。”说到这里,93岁的韦万泽老泪纵横。 

    离开临桂后,韦万泽历尽磨难终于在长沙找到48军时,日本已经投降了。随后,韦万泽被编入48军,成为一名内勤军官。解放前夕,已经抵达福州的韦万泽拒绝随部队前往台湾,后转回南宁定居直到现在。 

    ■老兵小传  

    韦万泽,1912年生,93岁,广西藤县人,黄埔湖南武冈二分校17期学员。抗战期间曾任高射炮班班长、搜索排长、步兵连连长。曾参加桂林保卫战,梧州防空战。解放战争后期投诚解放军,解放后定居南宁,在南宁第二糖烟公司工作直到退休。 

    ■历史回眸 

    两度收复南宁 

    南宁市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为省会地址,省政府位置在津头村旁,后因桂系统治需要,搬到桂林市。解放后,省人民政府又从桂林搬回南宁市。 

    国民政府期间,广西的统治者为全国有名的桂系,在抗战期间,桂系曾提出“武装保卫大广西”的口号。但是,桂系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的矛盾为主,合作抗日为次,双方都想保存军事实力,并欲借抗日之机来消灭对方的军事实力,所以均不积极抗战。 

    第一次日寇侵入广西为1939年11月中旬,敌军从广东省钦州湾龙门港(当时钦州属广东省管辖)登陆,不到10天南宁便沦陷,且占领了市北60公里的昆仑关高地。当时国民党中央设置桂林行营,负责长江以南的3个战区,主将为桂系主要人物之一的白崇禧。1939年12月下旬白崇禧率军攻打日军,后收复昆仑关,但接着又失守,连宾阳县也失守。直到1940年冬,南宁才被收复。 

    1942年元月,形势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空军飞虎队入驻南宁飞机场。1943年初夏,日寇飞机入侵南宁,飞虎队迎击,激战的机枪声布满空中,市民目睹有一架敌机中弹起火,斜冲跌到地下。 

    日寇第二次入侵广西为1944年,当时国民党中央部署白崇禧负责广西“战场”,划广西为第四战区。另外蒋介石还部署有嫡系部队于桂北,直接由蒋指挥,没有下达抵抗日寇任务。9月,敌人到达湖南衡阳时,广西省府便开始步步搬迁,先后分别到宜山、都安、百色、凌云,最后达乐业县。除桂林等城激战10天外,其余均不抵抗阻击,节节退却,南宁市就很快第二次沦陷。 

    1944年冬,属于第七战区的广东钦州的邓龙光部队举兵北上,收复南宁。广西的爱国文人作出一首对联来讽刺当时的政军无能,特别讽刺作为“小诸葛亮”的白崇禧。全联文如下: 

    桂省府几次搬迁,宜山不宜,都安不安,百色百变,后来凌云直上,安居乐业; 

    四战区数度撤退,向华失向,夏威失威,云淞云散,幸得龙光反照,气杀健生。 

    虽然在广西主战场上节节退却,但从全国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主要在广泛的敌后方展开游击战,建立根据地,也重点作了反攻,不断牵制及消灭敌人,同时,在南宁市外圈,也有抗日游击队频繁地活动,所以历时8年到1945年8月取得了全国性的最后胜利。 

    (提供资料者:玉林水电设计院退休高级工程师 黎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