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矿产资源图:靖国神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16:56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军国侵略主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在二战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由于靖国的祭祀对象包括了14名甲级战犯,使得该神社被东亚各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备具争议性。

资料简介

名词解释

  靖国神社  罗马拼音:Yasukuni JinJa  中文名:靖国神社  朝鲜文名

建筑来历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社格是别格官币社,本殿构造为神明造,例祭为每年的4月21日-23日和10月17日-20日。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帝国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性质上类似华人社会的忠烈祠。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在二战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  由于靖国的祭祀对象包括了12名甲级战犯,2000多名乙、丙级战犯,使得该神社被东亚各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备具争议性。

主要意义

  “靖国神社”的历史不过百余年,最初的教义是:通过祭祀来安抚冤魂,以免给人们带来灾难。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祭祀之地却变成了供奉二战战犯灵位的地方,而且因为战后日本政府首相和议员等政界要人的参拜,给本来就阴魂不散并且兴风作浪的日本右翼势力作伥,同时也极大地伤害了曾经饱受日本  

  

军国主义侵略的广大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引起了无数人的强烈愤慨。

设施概要

    

1.灵玺簿奉安殿  是靖国神社保管做神的人名簿霊玺簿的地方,于1972年建立。除了有关人士以外,严格限制出入。  2.本殿  是供奉神的地方,镜头和剑是神的象征。1872年由尾张德伊藤平左卫门设计建立,1989年复原。  3.拜殿  是一般人进行参拜的地方,于1901年建立。  4.神门  1934年第一征兵保险株式会社(战后的东方生命)捧纳,是神社的正门。所谓征兵保险是指投保人在征兵检查及格参军时,获得合同的保险金。满洲事件发生以后,随着参军人的增加,富国征兵保险和第一征兵保险两家公司的收益大幅度增加(吉田裕)。  5.游就馆  是1881年建立的战前最大的国立军事博物馆,为普及军国主义思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本战败之后,它被改名为靖国神社博物馆,大部分空间借给兴国生命。1986年,作为军事博物馆游就馆重新复活, 2001年5月至2002年6月进行整修。其展览内容为靖国神社的历史馆、战争馆和天皇馆。游就馆的取名,是源于《荀子》中“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主要有合祀的诸神遗品、资料、日本在近代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军人遗品、战时资料等约10万件,军人遗影约5000枚。  6.斋庭  斋是指在例大祭时招魂的祭坛,目前用作停车场。  7.镇灵社  于1965年建立,供奉着包括明治维新“叛徒”和在伊拉克战争中战死的人在内的“万方诸国战殁者”,没有公开给一般人;但是靖国神社为了强调它们供奉着甲级战犯和超越国界的很多战争牺牲者, 2006年10月以后开始向一般人公开。  8.帕尔博士显彰碑  于2005年建立,是东京裁判的法官当中,唯一提出被告团全体无罪的意见书的帕尔博士之显彰碑,显示出靖国神社对太平洋战争的认识。  9.母亲铜像  是1974年建立的,为了向因战争而失去丈夫、独自抚养孩子的母亲表示谢意。  10.军马慰灵碑  对机械化起步较晚的日本军来说,军马作为重要的运输手段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亚洲太平洋战争中,约有70万只军马牺牲。为了追悼军马,1958年建立了军马慰灵碑。除了军马慰灵碑以外,还有‘军犬慰灵像’和‘求魂塔’。  11.大灯笼  在1935年富国征兵保险相互公社(现为富国生命)捧纳。祭坛部分雕刻着战斗场面(九段下站方向,右侧有海军关系,左侧有陆军关系)。在占领期间,根据警视厅和东京都的指示,战斗场面的雕刻部分被混凝土填充,1957年重新复原。  12.大村益次郎铜像  是1893年建立的东京最早的西方式铜像。大村益次郎(1824~1869)是幕府末期维新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引进西方兵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被称为‘日本陆军之父’)他积极参加靖国神社前身东京招魂社的建立,在决定场地之后被守旧派暗杀。  13.第一门(大鸟居)  于1921年完成的铜铁制门,1943年解体后被用于战争物资。解体之后该门改为木制,现在的第一门是在1974年重建的。  14.田中支队忠魂碑  是1934年2月26日田中支队的生存者山崎千代五郎建立(在1918年田中支队(步兵第72联队)100名被俄罗斯革命军战殁)的。在占领期间,它从靖国神社附属地撤离, 1968年2月27日重建,1996年9月3日重新搬到现在的地方。  15.常陆丸殉难纪念碑  俄日战争期间,俄罗斯军舰击败的油送船常陆丸的战殁者纪念碑(1934年建立)。在占领期间,它从靖国神社附属地撤离,分3个部分埋没,修建地铁时被发掘,并于1965年重建。

建筑历史

简介

  建于1869年8月6日(明治2年6月29日),原称“东京招魂社”,以纪念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内战戊辰战争中为恢复明治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  

  

在1879年(明治12年),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靖国”来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国也”,意为使国家安定。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是供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包括甲午战争(1894-5年),日俄战争(1904-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日本全国神社都由内务省管理,唯独是靖国神社由军方管理。现时存放着接近250万名为日本战死者的灵位,其中有210万死于二战,包括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战败后,因为日本的战后和平宪法第9条说明要分开政府和宗教,靖国神社选择了变成一个非政府旗下的宗教机构。

意义的变质

  在靖国神社供奉的阵亡二战日军军人当中,被征入伍的的台湾和韩国人也在内。还有,靖国神社也在1978年秘密将14个被盟国远东军事法庭入罪和处决的甲级战犯放入它们供奉的名字里。这些甲级战犯包括首相东条英机和外相广田弘毅。正由于这班主要战犯的灵位也同时供奉于神社内,所以每当日本政要前往靖国神社参拜,都会引起邻近二战期间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及人民的反对。而近年日本政治环境右翼化,领袖频频前往作官式参拜,因而使邻近受害国家政府和民众的抗议加剧。日本国内对于领袖或官员参拜靖国神社亦有正反两极化的反应,许多人认为官员只能在非公务时间以私人身份参拜,前往参拜时并不得利用公务车或其他行政资源,否则就是违背了政教分离的精神。  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终战纪念日”的时候,很多日本国民都去靖国神社去纪念战死了的亲友。而且,有参与过“大东亚战争”的日军军人也在这一天穿上军衣去参拜战死的同僚。这个宗教机构的争议升温的原因是由于有日本政府的官员,包括首相和内阁成员,在极具有象征色彩的“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因为有些日本高级官员参拜供奉战犯的神社,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质疑日本对过去侵略战争的态度。

经历事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靖国神社曾经作为神风特攻队的出发仪式举办地。即使在现在,往往有日本二战退伍老兵在此举行各种悼念活动。身着二战时期日本旧军装,举行列队示威,口呼军国主义口号,因此,靖国神社也被认为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精神圣地之一。此外,靖国神社大门旁边一个纪念碑上的浮雕,一幅描绘的是中日甲午海战,另一幅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入侵上海。都是正面描绘当时日本军队如何“英勇”作战的,这是不折不扣美化当年侵略战争的做法,也令中国人民非常不快。为日本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辩解的人认为,神社的废存早在1945年10月已由当时占领日本的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决定,所以靖国神社已和军国主义没有关连,只是一座普通的宗教场所,民间人士在神社内对军国主义的祭祀只是个别人的立场。靖国神社实际上并不具有任何影响力,因为美国已经牢牢控制着日本的对外政策与军事,靖国神社充其量只能成为怀旧右派的纪念碑 。  1945年,联合国占领军总司令部曾准备废除靖国神社,为此靖国神社举行“临时大招魂祭奠”,把许多未死的人也来祭祀。后改为宗教法人才得以幸存。1955年以后,自民党5次提出《靖国神社法案》,要求将靖国神社改为“特殊法人”,试图将之国营化。1974年,由于日本社会的广泛抗议,才没有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活动曾有所收敛。但自1975年三木首相以私人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以来,日本政府的某些官员,不顾国内外舆论反对,不断有前往靖国神社进行“慰灵祭”活动,引起了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不满与愤慨。

供奉对象

    

阵亡者组成

  戊辰战争:7751  西南战争:6971  甲午战争:13619  占领台湾:1130  义和团事变:1256  日俄战争:88429  第一次世界大战:4850  五三惨案:185  九一八事变:17176  抗日战争(1937—1941):191250  抗日战争(1941—1945)及太平洋战争:2133915    

甲级战犯

  有14位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甲级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他们分别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广田弘毅、坂垣征四郎、武藤章、松冈洋右、永野修身、白鸟敏夫、平沼骐一郎、小矶国昭、梅津美治郎、东乡茂德。  在日本,甲级战犯合祀问题一般被看作是日本和中韩两国之间的外交问题。反对者认为,甲级战犯合祀问题会导致对战争的肯定。

参拜靖国神社

概述

  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有历史、文化及宗教等因素,但参拜这种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国家  

级的神社,政治因素普遍被认为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例如有分析指出,小泉纯一郎的参拜就与日本遗族会的不断催促,换取日本遗族会的支持与选票有关。参拜靖国神社也同时被外界——特别是中国、朝鲜及韩国等二战中被日本侵略的国家,认为是日本领导人对右翼观点的认同,而不能对日本的侵略历史进行反省。  包括中国、韩国等曾受到侵略的国家认为,在当年联合国下决定之前,神社内并未供奉二次大战的战犯。而这近2000位战犯,包括东条英机等14个甲级战犯的牌位,乃于1978年10月秋祭时秘密安放。从此,靖国神社的性质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它的地位也应该被重新审定。部份人士更认为:“把这一千多名战犯的牌位迁入神社,表明日本官方对历史并未有作充分的反省。”二战后,日本天皇每年都要参拜靖国神社,自从战犯灵位进入神社被暴露后,迫于舆论压力,天皇自1979年后再也没有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首次参拜

  第一次因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而引来外交危机的是中曾根康弘在1985年8月15日用日本首相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中曾根是第一个战后首相用日本政府首脑的身份来参拜。自此11年内再没有日本首相前往参拜,直到1996年的桥本龙太郎。对于这次参拜,日本社会的反对者认为国家首脑的参拜,“日本国民将会因自己的手正式抹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责任和战争犯罪而遭到来自世界的谴责。”  在2001年的竞选活动中,小泉纯一郎保证他会在“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但是由于中国和亚洲国家的外交压力,最终当选的小泉首相结果提前在8月13日参拜了靖国神社,以免显得对反对声音不敏感和轻视。但是由于中国的反日情绪还是很强,小泉在2001年10月8日到北京向中国表示他“衷心的歉意”。 此次参拜,有639名日本人和韩国人向大阪地方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判决首相参拜的行为违宪,并且要求停止参拜,并向原告受到侵害的宗教人格权支付赔偿。而支持者则也提起了诉讼,认为对靖国神社的侮辱使死者的遗属感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参拜影响

  但是小泉没有意识到,参拜靖国神社不论在任何时间都会有严重的政治后果。比如2002年4月的再次参拜,令中国非常愤怒,以至没有邀请日本到北京参与2002年9月的中日关系正常化30周年的活动。同时,因为小泉纯一郎年年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两国领导人多年没有任何互访,出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局面。  2005年4月27日中国驻日大使王毅说,中国和日本在1985年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之后同意,日本高层领袖不再参拜这座神道教的神社,以换取中国不反对低层官员的参拜。 翌日,于1982年到1987年担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中曾根即称:“这是完全与事实不符的。”并且“正式否认有‘君子协定’的存在。”2005年5月23日,中国副总理吴仪以国内有紧急事务为由,无预警地取消了原定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会面,提前结束访日行程;但并未变更5月24日原定的访蒙计划。尽管中国官方否认此举与靖国神社议题有关,仍有许多人认为中国方面借此表示对小泉首相将再参拜靖国神社之发言的不满。日方认为取消会面此举严重违反了国际外交礼仪,中国官方并未就此道歉。大部分日本人,无论对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持赞成或反对意见,都认为这是日本内政问题,其他国家不应以任何行动予以干涉或企图干预。  小泉也自称参拜是基于个人信仰和日本的文化传统,别国不应该对此说三道四。这番话在日本国内也有很大共鸣。

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记录

  1945年8月18日:首相东久迩宫稔彦王在担任首相第二天就参拜了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一次)。  1945年10月23日:首相币原喜重郎在担任首相的当月进行了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1945年11月20日:首相币原喜重郎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1951年10月18日:首相吉田茂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2年10月17日:首相吉田茂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3年4月23日:首相吉田茂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3年10月24日:首相吉田茂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4年4月24日:首相吉田茂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7年年4月24日:首相岸信介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1958年10月21日:首相岸信介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1959年 靖国神社开始祭祀“二战”B、C级战犯。  1960年10月10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1年6月18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1年11月15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2年11月4日:首相池田勇人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3年9月22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5年4月21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6年4月21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7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8年4月23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9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9年10月18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六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0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七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0年10月17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八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1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九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1年10月19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十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2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十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2年7月8日:首相田中角荣在担任首相第二天进行了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3年4月23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3年10月18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4年4月23日:首相田中角荣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4年10月19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5年4月22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75年8月15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这是战后日本首相首次在战败投降日参拜靖国神社。  1976年10月18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77年4月21日:首相福田赳夫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8年4月21日:首相福田赳夫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8年8月15日:首相福田赳夫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8年10月17日 靖国神社秘密开始合祀甲级战犯。(时值邓小平副总理访日、中日两国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前一周。)此举于翌年被公诸于世。  1978年10月18日:首相福田赳夫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9年4月21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79年10月18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80年 日本政府曾发表“正式见解”,称“不能否定首相以公职资格参拜靖国神社有违宪的嫌疑”。   1980年4月21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80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0年10月18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0年11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1年4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1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1年10月17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六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2年4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七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2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八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2年10月18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九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3年4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3年8月1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3年10月18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1月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4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8月1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六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10月18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七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5年1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八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5年4月22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九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5年8月15日 中曾根康弘首相在日本战败40周年之际参拜靖国神社。这是“二战”后日本首相首次以公职身份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94年,首相村山富市呼吁反省军国主义历史的同时,其内阁七成员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1995年8月15日,任村山内阁通产相的桥本龙太郎等8名自民党出身的内阁成员参拜了靖国神社。  1996年7月29日 桥本龙太郎首相以公职身份在自己生日当天参拜了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一次)。这是j继中曾根康弘之后,日本首相时隔11年再次参拜靖国神社。  1997年4月22日,“大家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223名成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后来成为日本首相的小渊惠三作为该会会长带头进行了参拜。  1997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参拜靖国神社;  1998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和54名国会议员及议员代理人参拜靖国神社;  1999年8月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野中广务提出将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移出靖国神社,同时将靖国神社“特殊法人化”。   1999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和54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2001年8月13日 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这是日本现职首相时隔5年参拜靖国神社。     2002年4月21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二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2002年12月24日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的私人咨询机构“追悼战没者暨纪念和平纪念碑等事项研究恳谈会”(简称“追悼、和平恳谈会”)提出最终报告,建议日本新建一个没有宗教色彩的、日本以及外国领导人均可拜谒的国立墓地,以纪念战争死难者并祈愿世界和平。    2003年1月14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2004年1月1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2005年8月14日: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及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参拜。  2005年10月17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2005年10月18日:日本一百多名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2006年8月15日: 首相小泉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9年10月19日:日本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靖国神社秋季例行大祭期间参拜了供奉有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2010年8月15日:首相菅直人及其内阁不参拜靖国神社,而自民党及其欧洲极右翼分子首次参拜靖国神社。

历史介绍

基本概述

  1945年,联合国占领军总司令部曾准备废除靖国神社,为此靖国神社举行“临时大招魂祭奠”,把许多未死的人也来祭祀。后改为宗教法人才得以幸存。1955年以后,自民党5次提出《靖国神社法案》,要求将靖国神社改为“特殊法人”,试图将之国营化。1974年,由于日本社会的广泛抗议,才没有成功[1]。在正殿的神座(安置神体的地方),当初是只一座。战后,为了祭祀于台湾神宫及台南神社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和祭祀于蒙昧疆神社(张家口)的北白川宫永久王,重新设立了别的神座。因此现在有两神座。  日本厚生省1966年将含有甲级战犯的祭祀名录交给当时的靖国神社宫司(即负责人)筑波藤磨,但筑波没有把他们的牌位供奉上去合祭。    

  

1978年10月靖国神社宫司松平永芳(战败时期的宫内大臣松平庆民的长子)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所判处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14人的牌位移入靖国神社合祭。

主要内容

  二战后,日本天皇每年都要参拜靖国神社,自从甲级战犯灵位进入神社后,据侍卫长的回忆显示,裕仁天皇因为不满神社供奉二战甲级战犯,故自1978年后再也没有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当周恩来决定与田中角荣首相谈判恢复中日邦交时,基于需要日本援助以及只要恢复邦交,跟台湾断交的政治考量,提出所谓战争责任在于日本军国主义者身上,而不在日本人民身上,日本人民是战争受害者的暧昧不明的战争责任二分论观点,不但在国内四处进行二分论观点的教育,且尽量避免安排日本人到抗日名胜古迹去参观,以尽量促进中日双方的友谊。刚开始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大平正芳、中曾根康弘等人数度以首相身分前往参拜时,中国国内媒体也未曾有自主性的大幅报道,虽遭到中国政府的官式谴责,但并未引起中国民间的强烈反应。但中国官方和民间加大了相应的反弹力度。因此自从二十年前日本首相以官方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以来一直存在的参拜行为,在小泉纯一郎首相的时代,重新引发历史上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韩国等国的激烈抗议。  日本国内对于领袖或官员参拜靖国神社亦有正反两极化的反应,许多人认为官员只能在非公务时间以私人身分参拜,前往参拜时并不得利用公务车或其他行政资源,否则就是违背了政教分离的精神。  第一次因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而引来外交危机的是中曾根康弘在1985年8月15日用日本首相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中曾根是第一个战后首相用日本政府首相的身份来参拜。自此11年内再没有日本首相前往参拜,直到1996年的桥本龙太郎。对于这次参拜,日本社会的反对者认为国家首相的参拜,“日本国民将会因自己的手正式抹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责任和战争犯罪而遭到来自世界的谴责。”  在2001年的竞选活动中,小泉纯一郎保证他会在“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但是由于中国和部份亚洲国家的外交压力,最终当选的小泉首相结果提前在8月13日参拜了靖国神社,以免显得对反对声音不敏感和轻视。此次参拜,有639名日本人和韩国人向大阪地方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判决首相参拜的行为违宪,并且要求停止参拜,并向原告受到侵害的宗教人格权支付赔偿。而支持者则也提起了诉讼,认为对靖国神社的侮辱使死者的遗属感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小泉首相在2001年10月8日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的侵略向日本中国侵华战争中的中国受害者则表示“衷心的歉意”。  小泉在2002年4月再次参拜。这次参拜令中国官方非常愤怒,以至没有邀请日本到北京参与2002年9月的中日关系正常化30周年的活动。同时,因为小泉纯一郎年年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两国领导人多年没有任何互访,出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局面。小泉在2006年8月15日兑现其竞选诺言,于卸任前参拜靖国神社。  安倍晋三在就任日本首相之后,处理靖国神社问题相对低调。就任以来,尚未对是否参拜做出明确表态。部份外界分析,其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国内右翼势力及提升的民族情绪;另外一方面也是避免在东亚引起新一轮的外交风波,损害脆弱的中日和日韩关系。在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终战纪念日” 的时候,很多日本国民都去靖国神社去纪念战死了的亲友。而且,有参与过“大东亚战争”的日军军人也在这一天穿上军衣去参拜战死的同僚。这个宗教机构的争议升温的原因是由于有日本政府的官员,包括首相和内阁成员,在极具有象征色的“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因为有些日本高级官员参拜供奉战犯的神社,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与韩国,对日本对过去侵略战争的肯定态度表示抗议。  为日本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辩解的人认为,神社的废存早在1945年10月已由当时占领日本的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决定,所以靖国神社已和军国主义没有关连,只是一座普通的宗教场所,民间人士在神社内对军国主义的祭祀只是个别人的立场。靖国神社实际上并不具有任何影响力,因为美国已经牢牢控制着日本的对外政策与军事,靖国神社充其量只能成为怀旧右派的纪念碑 。  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有历史、文化及宗教等因素,但参拜这种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国家级的神社,政治因素普遍被认为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例如有分析指出,小泉纯一郎的参拜就与日本遗族会的不断催促,换取日本遗族会的支持与选票有关。参拜靖国神社也同时被外界——特别是中国、朝鲜及韩国等二战中被日本侵略的国家,认为是日本领导人对右翼观点的认同,而不能对日本的侵略历史进行反省。    

  

包括中国、韩国等曾受到侵略的国家认为,在当年联合国下决定之前,神社内并未供奉二次大战的战犯。而这近2000位战犯,包括东条英机等14个甲级战犯的牌位,乃于1978年10月秋祭时秘密安放。从此,靖国神社的性质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它的地位也应该被重新审定。部份人士更认为:“把这一千多名战犯的牌位迁入神社,表明日本官方对历史并未有作充分的反省。”至于其他也受过日本殖民统治,日后独立的东南亚各国,如印尼,菲律宾,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则几乎未有任何反应。

台湾与靖国神社

  台湾团结联盟参拜靖国神社  2005年4月4日,台湾团结联盟主席苏进强等一行10人在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进行参拜活动并在之后引发一连串争议。苏进强表示,他是以台湾人和台湾本土政党的立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军征召阵亡而被奉祀在神社内的约28,000名台湾英灵、以及为国牺牲的日本人表示敬意。但是,台联参拜靖国神社的活动在亚洲地区引起了广泛抗议,因为靖国神社祭奉包括甲级战犯在内的日本军人,他们曾给亚洲带来残酷战争与巨大痛苦,是军国主义和法西斯的象征,是极具争议的宗教场所。并且200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  台湾原住民赴靖国神社抗议  2005年6月14日,台湾原住民出身的立法委员高金素梅率高砂义勇队遗族“还我祖灵”代表团前往日本东京靖国神社抗议,要求将“高砂义勇队牺牲者自靖国神社除名”。高金素梅一行被日本警察及靖国神社拒之门外,双方僵持无果,上述请求亦被回绝。高金素梅等台湾原住民还受到日本右翼的阻挠。6月17日,高金素梅等在大阪高等法院控诉,要求靖国神社归还台湾原住民的祖灵、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停止参拜靖国神社。6月19日,高金素梅率团返抵台湾。9月23日,高金素梅一行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广场控诉说,“日本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国家”。不过,联合国并未对此显示热情。9月30日上午,大阪高等法院判决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属“公家”性质,违背日本宪法政教分离的原则。

香港记者观察

  日本在占领朝鲜半岛期间,把朝鲜当地不少具历史意义的文物掠走。当中有不少就放在靖国神社展览。2005年10月20日,日本把放在靖国神社的北关大捷碑归还给朝鲜。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市中心,离天皇居住的“皇居”不远。神社内大树参天,相比于车水马龙的东京街头,森森然自成一个天地。神社的布局与遍布尔日本各地的大小神社没有本质的不同,唯独正门高达二十三米的高大“鸟居”是其它神社难以比拟的;遍及各处的明治等天皇“御笔”和皇室的菊花徽记,在显露出靖国神社的特殊地位。  始建于1869年的靖国神社,所祭祀的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历次内外战争中死去的军人,也包括在历次侵略战争中死在他国土地上的军人。它曾经是日本凝聚极端民族意识乃至于军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基地,更曾经是日本法律明文规定的“最高神社”。虽然这条法律已随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被扫进了时间的垃圾堆,但后来又经过数次修葺而显得鲜明整齐的神社殿宇足以提示,这并不是一段遥远得可以被遗忘的历史。  记者来日之前曾听过一些不太真实的传言,例如靖国神社不准中国人进入、不准拍照等等,但这是不确的。记者在神社内外苑自由行走、拍照,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只是在拜殿前面试图近距离拍摄内部情况时受到了旁边保安人员的劝阻。  靖国神社内外苑的一派安详景象,与记者想象中的“政治焦点”形象无法对号入座。本已不多的游人中大多数只是在这片绿地中闲庭信步,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外国游客。据记者在拜殿一旁观察,十五分钟内真正的参拜者只有寥寥七人。保安人员介绍说,这样的情况是常年性的,偶尔见到的大群参拜者,多半是某个大家族共同祭祀先人或是某个部队单位的遗族组织举行活动。记者看到的“参拜”仪式也很简单,大抵是击掌、投币、然后低头鞠躬而已。参拜者的表情也并不显得特别严肃,甚至还有人在拜殿前小声说笑。似乎一切都没有破坏宁静安详的气氛。  但是,这种宁静让笔者感出一种深深的冷漠,一种“政治冷感”底下对是非公理的漠视。正如国内很多研究日本问题的学者所指出的,日本社会当今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普遍地“反华”或“右倾”,而是在政治冷漠中对制衡日益猖獗的右翼分子的放弃。  在离开拜殿沿主干道原路离开靖国神社途中,记者结识了一位二十来岁的日本女性,她来自静冈县,是乘到东京游玩的机会来拜望在太平洋战争中死去的家族先辈的。她说,日本社会普遍存在认为人死了就成为神的观念,而且靖国神社的大多数参拜与纪念活动都是普通人各自祭祀其先人的。不过她也同意,小泉作为首相参拜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  在原路返回时,记者走进旁边的游就馆。事实上,这个以荀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命名的战争博物馆才是最让中国人感到愤怒的地方。十一个展示室,炫耀着日本明治之后在他国土地上的“辉煌战绩”,供奉着各式杀人武器,同时以“资源短缺、生存空间险隘”为由为一场场侵略战争辩解开脱,甚至还将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照片高悬墙上。时间的流逝、公理的伸张、正义的审判,似乎都与这座建筑物无关。记者没有看到有多少日本人在此瞻仰缅怀,但这个地方的公然存在,在作为侵略战争受害国国民的记者看来,本身就是历史的怪胎了。

日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右翼分子“竖番”招魂

    

2009

2009年8月15日是二战日本投降64周年纪念日,日本约40名跨党派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其中自民党的两位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以及麻生内阁消费者担当大臣野田圣子女士也在今天参拜了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分子身着二战时期日军军装为战犯招魂。

纪录片 靖国神社

基本资料

    

  

导演:李缨  总制片人:张云晖 张会军 胡云  监制:张会军 胡云 蒋选斌  制片人:张云晖 焦青  国际执行制片人:爱万(Ai Wan)  出品人:井上征二郎 黄海波 李红雨 徐祥云 温港成 爱万  摄影指导:堀田泰宽  联合制作:日本龙影公司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  北京中坤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协助拍摄:日本艺术文化振兴基金  万氏美亚影视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  片长:120分钟  摄制:龙影公司  影展风光:入围07圣丹斯电影节纪录片竞赛单元

剧情简介

  一部拍摄八年的纪录电影,彻底透视靖国神社的秘密;一场侵略的一个罪恶的战争,傲慢与偏见如何产生,狭隘和自负怎样驱除,他们怎么会成为英灵呢?那里面又放着这个东京审判判为战犯的人,那你说这个能够单纯是一个内政的问题吗?  在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上,一部名叫《靖国神社》的纪录电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部电影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公映,甚至还没有剪接完成就受到很多人的注目,那么这部电影有什么特别?他讲述了怎样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有着怎样的历史和现实?拍摄这部电影的导演李缨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导演阐述  1997年,我还正在拍摄我的第一部电影《2H》时,我到原附属于靖国神社的军人会馆去拍摄《南京问题60周年研讨会》,开场第一个项目是放映日军当年拍摄的纪录片《南京》,当放映到日军占领南京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会场上竟然响起了掌声!我震惊的程度,就如同听到了一阵横扫而来的枪声!  从那时候开始,我进入了对靖国神社漫长的接触了解和拍摄,至今已历时九年。对于这样一个有着种种难度,甚至战后日本电影史上也从未有人正面触碰过的题材,我只能一点一点的进行观察,并希望自己能够拍摄出一部能够揭示隐藏在靖国神社的灵魂深处的“美与残酷”的真相的影片。因为,靖国神社问题首先是日本的“圣战后遗症”的问题,更确切的说,它的核心就是天皇的问题。  令人鼓舞的是,这部电影虽然尚未制作完成,就已经获得了世界的关注。香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等纷纷邀请影片参展;中国中央电视台予以了重点报道,并引发了韩国和日本的高度重视。釜山国际电影节给影片计划颁发了亚洲纪录片联盟东盛亚洲基金大奖和柯达电影基金奖,日本文化厅艺术文化振兴基金亦已决定对影片颁发发行鼓励奖。而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主席更在看了影片部分初剪样片后,热情邀请此片参加2007年2月举办的柏林国际电影节。  在最新的中日共同声明中,在强调面向未来的同时还强调了共同展开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我相信,假如能以“中日共同制作”的方式,促进这部已经备受国际瞩目的影片的完成,并将之作为一个共同切入点,在国内外共同推动相关历史研究,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的意义上来说,都会极大的有利于促进日本和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相互了解,从而跨过靖国神社这个无法回避的障碍,共同走向真正友好的未来。
扩展阅读:
  • 1

    日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右翼分子“竖番”招魂http://www.chinanews.com.cn/tp/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