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有机场吗:细数从清华走出的29位名人大家(图) 河北新闻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56:50

原来有图片,我水平不高,放不上去。请原谅。


基到访清华大学获赠东北实习归来照片  2011年04月24日02:15  人民网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昨日,清华大学新闻网消息证实,前日上午9时30分,国务院前总理、清华大学1951届校友朱镕基与夫人劳安来到清华大学,在毕业60周年之际与同学聚会,并在此前担任院长的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与师生座谈。当天中午12时30分左右,朱镕基一行离开清华大学。

  获赠东北实习归来照片

  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朱镕基和夫人劳安与老同学们一一握手,互致问候。一位老同学将带来的1950年9月30日清华电机系学生赴东北实习归来,在二校门前的珍贵合影照片送给朱镕基。朱镕基还一个个叫着老同学的名字,他握着雷达专家张履谦院士的手说,“你们为祖国做出了贡献,是我们班的骄傲。”

  见到吴佑寿院士时,朱镕基则跟他说,“您是我最喜爱的老师,感谢您对我的培养。”朱镕基表示,“‘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这十几个字表达了我对清华一辈子的感情。”朱镕基此前曾给清华大学题写了这段话。

  传授学生讲英文方法

  朱镕基来到曾担任了17年院长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94班的刘若旖正在上大二,她向朱镕基汇报了自己上中文写作、通识教育课程的感受。朱镕基听完后风趣地说:“作为广东人,你的普通话讲得不错,英语怎么样?”随即请她现场讲一段英文,随后朱镕基叮嘱刘若旖,刚开始讲英语不能追求快,要讲得清楚。

  EMBA08级校友王重恩在介绍完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情况后,朱镕基对他发出一连串提问:“在经管学院学到东西了吗?”“学以致用了吗?”“你的企业效益提高了吗?”听完王重恩的肯定答复,朱镕基点头表示赞许。

  朱镕基教导同学们,要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讲真话、做实事,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清华人应有的贡献。

  ■ 相关新闻

  清华创业课程将向社会开放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今年清华的创业课程将向社会开放。由清华启迪创业学院开设的创业课程不仅作为选修课向清华在校生开放,同时也接受校外创业者入读。清华科技园还将拿出约600平方米的空间,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保姆式”的全程孵化。

  清华启迪创业学院由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和清华科技园共同创办。学院按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不同阶段特点,课程将分“高端、中端、低端”和一个专科培训等四大模块。

  创业课程覆盖从商业计划书写作到如何管理一家企业等创业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学院将邀请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创业投资家、创业成功人士登台授课。在为大学生开设的创业课程中,学院计划在课程逐步完善后,面向所有在京高校开放创业课程。

  清华科技园还将为大学生孵化创业项目,帮他们投入真正的“商战”中。目前,清华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基地已向全市大学生创业团队开放,首批计划接纳20家大学生创业团队进驻,为尚在襁褓中的创业项目提供办公场地、种子基金、金融服务等帮助。(新京报)(编辑:SN021)

细数从清华走出的29位名人大家(图)2011年04月24日 10:38   河北新闻网

细数从清华走出的29位名人大家

  清华大学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是清华校友。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赴清华大学视察,送上祝福。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清华大学依然保持着美国高校的习惯,将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确定为校庆日。今年的4月24日是清华的百年校庆。一百年间,清华培养的优秀人才17万人。下面细数29位曾是清华学子的名人大家。

 

邓稼先                     周光召

  01、两弹元勋――邓稼先

  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参加组织和领导中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02、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

  著名科学家,1946年至1951年在清华大学先修班、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湖南大学名誉校长、中南大学名誉校长。被誉为“中国科技领军人”。

   

唐敖庆                      郭永怀                   李政道

  03、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

  江苏宜兴人,理论化学家、教育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在组建理论化学队伍和研究机构中做出了业绩。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吉林大学教授、名誉校长,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复旦大学兼职教授。2008年7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04、力学家――郭永怀

  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31年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 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在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唯一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05、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

  1944年至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研究院学习,1950年获博士学位,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6年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和台湾“中央研”院士。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科学奖、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伽利略?伽利莱奖章、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等。

   

杨振宁                       华罗庚                    赵九章

  06、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

  1922年10月01日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考入西南合大,1942年大学毕业即进入西南联大研究院。两年后,他获得硕士学位并考上公费留美生,于 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与李政道因“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则于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07、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

  中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1985年06月12日在日本讲学考察时,因心脏病发作在东京逝世,享年75岁。

  08、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赵九章

  1907年10月1日出生于河南开封,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33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著名的科学家、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作出杰出的贡献。

   

钱学森                       彭桓武                      钱伟长

  09、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49年起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1955年,钱学森突破重重阻力回到中国,致力于祖国的科技事业。他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也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钱学森一生所获荣誉无数。其中包括195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及2006年“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等。其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

 10、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5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曾任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和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四十年代起研究固体物理,后转向量子场论的研究。开展了应用量子力学到金属、场、核、分子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六十年代初期参与了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工作,是当时理论研究的主要主持人之一,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作出了贡献。

  11、力学家――钱伟长

  江苏无锡人,1931年至1937年在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院学习。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

   

钱三强                      王淦昌                       吴晗

  12、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1913年10月16日生于浙江绍兴,原籍浙江湖州,核物理学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随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其间,受居里夫妇指导,于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44年他被委任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1946年又获得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钱三强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同时,与其妻何泽慧积极组建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并兼任所长。 1950年05月中国科学院组建了以研究原子核科学为主的近代物理所(1953年改名物理研究所,1958年又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钱三强先任副所长,1951年起任所长,是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研究员。

  13、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王淦昌

  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30年,在清华大学担任教师助理的王淦昌在导师叶企孙、吴有训的鼓励下,考取了官费留学德国的研究生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在取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后王淦昌决意回国。1934年春,王淦昌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大量图书资料,踏上了回国的归途。

  14、历史学家――吴晗

  字辰伯,浙江省义乌人。1928年入国立清华大学史学系。1934年他在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是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因《海瑞罢官》的剧本,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死后10年被平反,恢复党籍、名誉权。

  15、现代考古学的奠基者――夏鼐

字作铭,1910年2月7日出生于温州市区,曾就读于温州浙江省立第十中学附小及该校初中部。1927年入上海私立光华大学附中高中部读书,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后转入清华大学历史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并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的考古学部门。1935年改去英国伦敦大学攻读考古学,留学期间就开始了考古生涯,远至埃及、巴勒斯坦等地,并因此获得考古学博士学位。1941年,学成归国的夏鼐至四川南溪县李庄,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门设计委员。 1945年,在甘肃进行考古工作,调查发掘了宁定阳洼湾等遗址,第一次从地层学上确认仰韶文化的年代早于齐家文化,为建立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正确年代序列打下了基础。

   

夏鼐                        季羡林                    张岱年

  16、国学大师――季羡林

  1911年8月2日生于山东清平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是整个家族后继的唯一男孩,六岁时就离开父母,投奔济南的叔父求学。1930年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西洋文学系。在清华,他结识了陈寅恪、朱光潜、吴宓等名师,还旁听了很多外系的课程。在清华大学的工字厅,季羡林和吴组缃、林庚、李长之四个文学青年被同学们戏称作清华“四剑客”。1935年,季羡林赴德国留学。1946年回国,又承清华教授陈寅恪的引荐,进了北大。此后,季羡林执教北大六十余年。集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于一身,精通12国语言,却永远一袭卡其布中山装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于 1981年以古稀之身作《清华颂》时,如此回忆在清华大学的四年寒窗为他百年学问所奠定的基础。

  17、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

  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于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曹禺                      钱钟书                      陈岱孙

  18、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曹禺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

  19、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钱钟书

  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的诗书世家。钱钟书自幼受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13岁进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学习,接受西式教育。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外,名震校园。报考时,数学仅得15分,但是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录取。他到清华后的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的中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他上课从不记笔记,总是边听课边看闲书或作图画,或练书法,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甚至在某个学年还得到清华超等的破纪录成绩。

  20、中国当代经济学家――陈岱孙

  原名陈总,1900年10月20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1918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0年毕业后获得庚子赔款公费留美资格。1922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学士学位并获金钥匙奖。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在财政学、统计学、国际金融、经济学说史等方面都有极高的研究成就。

   

赵元任                   周培源                        张钰哲

  21、音乐家――赵元任

  祖籍江苏常州,字宣重,别名妊。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学大师,同时也是天才的作曲家,卓越的翻译家,科技普及工作的先行者和不倦的摄影家。先入康乃尔大学读数理,又入该校哲学院。后赴哈佛大学学习语言学,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和中文系教授。回国后,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讲授音韵学。期间担任罗素来华演讲的翻译,能流利准确地翻成多种方言。民国17年,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语言组主任,曾经深入到中国南北城乡调查研究方言,取得丰盛成果。民国27 年,赴美历任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教授。一生通晓23种语言,为驰名国际的结构派语言学家,被公认为中国现代语言的奠基者。著有《现代英语的研究》、《钟祥方言记》、《中国语语法之研究》、《湖北方言调查》等著作。

  22、理论物理学家――周培源

  1902年8月28日出生于宜兴市芳桥镇后村。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8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36至 1937年在美国参加爱因斯坦领导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并进行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1929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校长。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理事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毕业从事广义相对引力论和流体力学湍流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并取得了巨大成学。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3、天文学家――张钰哲

  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张钰哲生于福建闽侯,1919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入美国芝加哥大学,1928年发现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华”;他长期致力于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和轨道计算工作,和他所领导的行星研究室发现了许多星历表上没有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三颗新彗星。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张”编号为第2051号。1986年07月21日,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张钰哲逝世,享年84岁。

  24、建筑大师――梁思成

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为广东省新会县(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是梁启超之子。1915至1923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梁思成                        茅以升                        叶企孙(无照片)

  25、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

  中国著名桥梁专家、中科院院士、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奠基人之一,江苏镇江人。20世纪30年代在钱塘江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设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结束了中国江河上钢铁大桥由外国人建造的历史。他长期致力于桥梁科学研究、教育和工程建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桥梁工程技术人才。1989年茅以升在北京逝世。

  26、中国物理学界一代宗师――叶企孙

  中国卓越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即赴美深造,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叶企孙在物理学上的重要研究成果有两个:一是用X射线精确测定普朗克常数H,得出用X射线测定H值的最高精确度;二是开创性地研究了流体静压力对铁磁性金属的磁导率的影响,这是本世纪20年代在物质铁磁性方面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受到了世界各地科学界的重视。

   

杨廷宝                    侯德榜                  竺可桢

  27、建筑学家――杨廷宝

  1915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学家。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创作工作,为中国建筑设计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建筑教育上培养了大批建筑设计优秀人才,为中国建筑设计事业奠定了基础。曾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对推动建筑方面的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28、化工专家――侯德榜

  中国化学家,“侯氏制碱法”创始人。191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堂,以10门功课1000分的成绩被保送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第三,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

  29、气象学家――竺可桢

  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的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写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水木清华 人文日新   2011年04月23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世纪沧桑砥砺,一百年春华秋实。

  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4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清华园,对清华大学未来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为百年学府朝着更高目标迈进增添强大动力。

  百年风雨,百年征程。从诞生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之年代的留美预备学校到独立办大学,从探索社会主义大学办学之路到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一百年来,清华大学的发展始终同祖国命运休戚相关,其发展进程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史之演变,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百年岁月,百年经纬。清华园内,每一座建筑、每一方草木都饱经岁月、记录历史,最终凝聚成专属于清华的神韵与气质,钟灵毓秀,同历数不尽的学术名师与恒久流传的治学名言一道,织就成一幅丰厚的人文历史画卷。

  100年,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00年,清华人励志笃行,创新求实。

  100年,其实很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仅为弹指一瞬。

  100年,却又很长,尤其是当我们把过往积淀成未来前行的镜鉴。

  今天,让我们走进清华园,伴随其百年前进的脚步,感受其精神的独特魅力。

  世纪沧桑 泱泱大风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清华大学校歌,唱出了为祖国增光的远大理想,荟萃东西的博大胸怀,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

  回首清华百年历史,很难用简短的语言来准确概括。她是一所现代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发展史,也是几代中国优秀学子精勤学业、求知进取的成才史,更是一部清华人为国家富强、人类进步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史。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说:“百年清华、世纪沧桑,清华大学诞生于风雨飘摇、积贫积弱的年代,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由于是由‘庚子赔款’退款建立的,清华从建校伊始就有知耻后勇、明耻图强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传统”。

  刚刚建成的清华大学校史馆内,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的校友们专注地品读着一段段过往。珍贵的历史,就此翻开。

  上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一个初夏,北京侯位胡同的一间民房里,悄然成立了一个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专门向美国输送留学生的机构——游美学务处,后迁入清华园命名为“清华学堂”,之后又更名为“清华学校”,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诞生于中华民族内外忧患中的历史背景,注定了清华将伴随着祖国的兴衰荣辱而起落发展。

  尽管与世界诸多著名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起步比较晚,但是起点并不低,用很短时间就完成了自身的制度建设,成功实现了与具有现代意义的西方大学的接轨,清华就是显著的一例。

  1925年“大学部”成立,确立“以在国内造就今日需用之人才为目的,不为出洋游学之预备”的办学方针,20世纪30年代中叶的清华已发展成为拥有文、理、法、工4个学院16个学系的综合性大学,不仅成为一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独立大学,而且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中顽强探索着自己的育才战略,培养出王淦昌、钱钟书、王竹溪、赵九章、王铁崖、曹禺、夏鼐、季羡林、吴晗、钱三强、王大珩、林家翘、梁守槃、姚依林、宋平、蒋南翔、朱光亚等众多杰出校友,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也属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

  之后的清华,发展之路并非坦途,但每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阶段,也都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清华人的刚毅顽强: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清华与北大、南开一道,书写出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8年历史,创造出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维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和文化史的骄傲;战后,清华大学是第一个被解放和接管的“国立大学”。绝大多数清华教授都选择留下,和学生们一起迎接新时代。在这一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中,清华大学再次走在历史潮流的前端;1952年,国家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文、理、法等学院被调出,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清华人致力成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十年“文化大革命”,清华人在逆境中,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尽可能坚持开展教学和科研,高景德、钱宁、潘际銮等分别在电机理论、治理黄河粗泥沙来源区、节能逆变焊机等方面做出突出研究成果。

  老照片一页页翻过,老故事在轻轻讲述。走出校史馆的清华大学老校友们心绪难平:“从那时起到现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当年内忧外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早已走上由大到强的复兴之路。从当年那间民房里脱胎而出的一所高等学府,历经百年沧桑,在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史册上已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站在回望清华百年的门槛上,那些曾经激励学子、唤起民众的历史回声,依然在清华园回荡,让今天的清华人激动难抑。

  听:“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清华学子为了救国救亡而奔走疾呼;

  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建设的高潮中,清华学子立下的铮铮誓言;

  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那是在改革开放号角吹响的时候,清华学子献身四化建设的实际行动;

  听:“以中华富强为己任,为民族经济做贡献。”那是上世纪90年代清华学子励志成才、振兴中华的郑重承诺;

  听:“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将是新一代清华学子的不懈追求!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1914年,梁启超以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在清华人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那句选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勉励之词,被清华人浓缩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大字,成为一代代清华人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一所大学之所以屹立不倒、之所以人才辈出,不仅是因为它有杰出的教师、优秀的学生以及举世瞩目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具有优良和坚强的精神传统,能够赋予每一个学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清华校史展览中,有这样一段话,让参观者驻足、思索。

  是的,走进清华园,你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所学校的与众不同,气质的、精神的、文化的。同清华人接触,你也会感到一种专属于清华人的“精气神”。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朱自清教授曾这样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在离开母校67年之后,季羡林教授这样表述母校的精神——“清新俊逸”,他说:“什么叫‘清华精神’呢?我的理解就是: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生命活力,永远走向上的道路。”

  与清华同庚的刘达校长在80岁时曾满怀深情地说:“如果有人问我,你最留恋清华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留恋的是清华的精神!一种百折不回、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已在清华学习、工作、生活近一甲子,曾参与清华大学文科复建的胡显章教授用这样的语言描述清华人的气质,“清华精神就像庐山一样,气势磅礴,秀美多姿。你只能被她深深吸引,所感染、所振奋。但是,容易意会,不易言传。”

  是的,清华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以及“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汇织成清华代代发展的精神内核,绵延至今、历久弥新。

清华大学的教风有口皆碑。当年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对学生要求就极为严格:“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弟子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朱自清也是追求卓越的典范,在清华执教20多年中,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地践行着“尽自己的力量做到最好”。据《朱自清日记》记述,他有两次夜梦清华未能继续聘他为教授,理由是他在外国文学的学养上尚有不足。梦醒,全身冷汗,于是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直到病重,体重不到39公斤的境况,依然制定“每天轮流看一本英文书和中文书,利用休息时间读诗的计划。”

  1999年9月18日,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国家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作为受表彰的一员,王希季院士心潮难平,当年读书时,他的老师是执教清华40余载的刘仙洲,一次,刘仙洲命题考试,要求学生做题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由于当时验算主要靠计算尺,而计算尺的准确度又有限,若想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得借助笔算。王希季很快用计算尺把题做完,却忽略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要求。刘仙洲没有宽恕他对小数点位数的忽略,判卷时毫不留情地打了“零分”,这个零分犹如一剂清醒剂,使得王希季认识到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也督促他日后时时刻刻注意在工程上保证做到“零缺陷”。

  清华大学淳朴严谨的学风也由来已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清华,学校秩序井然、纪律严明,学生违反校规,需挂牌思过。从1985年初开始,清华大学开始在全校进行保持和发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的教育并一直持续至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是清华学风,要求清华学生摈弃浮躁、懒惰、粗枝大叶、墨守成规等陋习,塑造了清华学生行动与思辨、学习与创造、务实与求新的作风,成为清华毕业生在国家各个岗位取得公认的良好声誉的坚实基础。也因此在社会上有了“学在清华”的赞誉。

  或许,很多不了解清华的人,都会在内心提出这样的疑问,“到底是何缘由,让这方土地如此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今天,回望百年,当我们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行胜于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份疑问,也就自然消解了。

  “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生具有愤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厚德载物”,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胸怀。“行胜于言”,镌刻于大礼堂前的日晷基座上,鞭策一代代清华人严谨务实,不畏艰难,拼搏向上。

  历经百年所积淀的清华精神,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渗透于清华人为学做事之中,鼓舞着清华人在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不懈奋斗。

  清芬挺秀 华夏增辉

  1981年,时值清华大学70周年庆,全体返校校友赠与母校一块“灵石”,迄今,该石静静地安放在清华大学丙所北苑,正面镌刻八字——“清芬挺秀,华夏增辉”

  水木清华滋润莘莘学子。在100年的历史中,清华在教育、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曾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过许多贡献,但是,最令清华人骄傲的是,遍布各地的17余万名清华校友。其中包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4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4人,共和国将军96人,大学校长、党委书记逾240人,重要企业、科学院所、设计院主要领导和总工程师逾800人。

  从清华园走出的杰出人才无法胜数。他们中,有虚怀若谷的一代名师,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老一辈知名学者,有功勋卓著的“两弹一星”的贡献者,有为中国航天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科学家;他们中,有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大师,有继往开来的后起之秀,还有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基层、扎根西部的21世纪的青年学子。

  清华人自强不息、不辱使命,他们让自己奋斗的步伐同国家前进的脚步一致: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到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的北京菊儿胡同工程;从我国自行研究设计的第一座屏蔽实验核反应堆,到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座投入运行的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以及世界领先的、具有固有安全性能的高温气冷堆;从北京密云水库的设计、黄河泥沙治理,到世界最高的新疆石河子碾压混凝土薄拱坝下闸蓄水;从第一台数控机床的研制成功,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获得美国工程师协会的“大学领先奖”;从建设全国第一个电视实验室,到率先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下一代互联网络;从核燃料的成功萃取为两弹一星研制作出贡献,到航天清华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从自行研制成功我国高校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到高速并行计算机“探索108”的诞生;从核探测技术的开创性成果,到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在世界各地顺利运行;以及在纳米材料、生物芯片、高温超导等领域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清华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所说:“清华人就像生命力很强的种子,无论撒在天南还是地北,都能生根,都能做出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成绩。”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从清华园走出的一位位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共同组成了一个闪耀的星群,他们将同2011年4月18日那颗正式被命名为“清华大学星”的小行星一样,永挂苍穹,熠熠生辉。

  人文日新 争创一流

  在1920年落成的清华大礼堂南墙正上方悬挂着一面“人文日新”的金字牌匾,清华园西湖游泳池东北隅护栏外,也有一方书写“人文日新”的大型石碑。清华人十分钟爱“人文日新”的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

  100年弹指一瞬,清华人的步伐未曾停歇。如今的清华大学,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继续奋进!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清华大学瞄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教育教学的各项重大改革。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调整专业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体系和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特色,以“研究型学习、高水平科研、多样化交流”为内容的创新性实践教育模式。在十几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09年,清华大学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探索将学校各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为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学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清华大学开始了综合性学科的新布局:从改革开放后,清华就开始逐步恢复和建设文科、理科,1984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1985年恢复理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院并入清华成立美术学院,到2011年在原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环境学院,清华大学的综合性学科布局已经形成。目前,全校共有16个学院、56个系。清华大学已经是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按照“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理念,清华大学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开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日益增强。科研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清华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51项,立项数和首席科学家人数居国内高校首位。依托清华建设的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占全国的5%,其中被评为优秀的实验室比例55%,远远超出全国20%的优秀率。截至2010年,清华大学累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419项,居全国高校首位;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薛其坤院士研究团队对拓扑绝缘体的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施一公教授研究团队对重要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卢强院士等对电力大系统非线性控制学的研究,解决了长期困扰电力控制界的难题,使中国在电力系统控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重大科技攻关也取得显著成果:康克军教授等对大型装备缺陷辐射检测项目的研究解决了“在大型设备中检测极其微小缺陷”的核心问题;范维澄院士等研制的“应急平台体系”在我国汶川玉树地震、低温雨雪冰冻及“甲流”等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在“神五”、“神六”、“神七”载人飞船研制和“嫦娥二号”探月工程中,都有清华的科研贡献……

  和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一样,服务社会也是大学的职责所在。截至2010年底,清华大学已与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余个地区、市签订了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等全面合作协议;通过联合建立地方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科技成果合作基金等多种合作模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设立的“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与国内外190余家知名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成员企业涵盖电力、石油、冶金、化工、信息、机械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与学校的科研合作项目达数百个。

  面向新的百年,清华大学将致力于在核心知识领域创造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涵养和培育人才,到2020年要争取全面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实施“一流”战略,始终以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目标,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

  ——实施“人才”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各种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大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实施“创新”战略,大力提倡人文日新,创新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学校的先进“生产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思想、理论和知识贡献;

  ——实施“开放”战略,面向现代化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面向世界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全球竞争的优秀人才,促进人类和谐文明进步。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长期奋斗、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重点支持,有社会和人民高度关注和热情帮助,有全校师生员工的辛勤努力和不懈奋斗,我们一定能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不断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清华大学百年奋斗的历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强国梦。我们坚信,在清华新百年的历程中,这一梦想必将成为现实!(赵婀娜)

写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作中流之砥柱  2011年04月23日 14:45   清华新闻网

 

134位清华大学的院士校友,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写出了138份寄语祝福母校。百年辉煌让每一个清华学子备感自豪。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院士感慨万千:“和五年前、十年前相比,中国的进步很明显,国力强盛,科技发展,现在我们跟美国抢人才已经能平起平坐了,许多三四十岁的年轻学者,把他们的前途放在中国,无论对国家还是他们个人都非常有利。”

  1911年4月29日,在中国人的期待与想象中,或许难以企及她日后的万千气象、波澜壮阔。

  这一天,在北京西北部清幽静谧的皇家园林“清华园”中,松青柳绿,紫荆绽放,一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的德式古典建筑里,传来琅琅读书声。

  此时,列强恣行,中华蒙羞,正是民族危亡的时刻。由“庚子赔款”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就这样开始了她的第一课。

  她同时打开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100年,此后整整100年,这里,始终与国运、与民族彼此交织、紧密相连。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学校……继而国立清华大学,这里是推动民族中兴不可忽视的力量,构筑起中国现代化的中流砥柱;这里走出了竺可桢、侯德榜、茅以升、叶企孙、华罗庚、梁思成、闻一多、朱自清、吴晗、曹禺、钱伟长、钱学森、费孝通、季羡林……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不胜枚举。这里造就了整整一代中国各领域的开创者、奠基人,更为建设新中国培育了胡锦涛等一大批栋梁之才。

  美国人曾以“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叹服于这座年轻却缔造了传奇的学府。今天,这个在灾难中诞生,却因灾难而自强不息的殿堂,走过了风雨百年。她,依然清新俊逸,光彩夺目;她,依然追求卓越、引领风潮……

  她是民族的脊梁,永远的先锋。

  一

  从国耻中走来,清华人的血脉中流动着的“雪耻图强”信念与生俱来,救国、爱国,成为水木清华永远的主题。

  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枪炮声中告别千年帝制,迎来民主共和,清华园经历短暂的静寂蓄势而发——1912年更名“清华学校”,1925年成立大学部,设立国学院,1928年改称“国立清华大学”。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清华完成了自身的制度建设,成功实现与现代意义的西方大学的接轨,并由此踏上建设现代化中国的神圣旅途。

  1914年,清华园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演讲。在这次日后被无数次提及的演讲中,革命先哲、国学导师梁启超寄语清华学子:“作中流之砥柱”。也正是这次演讲,诞生了清华大学沿用至今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00年,一代代清华学子以行动挥洒爱国情怀、报国之志,在国家历史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清华园里独特的爱国因子在他们沸腾的热血中不断释放。

  1919年5月4日,清华大学高等科饭厅门前出现了一则布告,“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则布告出自高等科二年级学生闻一多之手,这一天,北京城内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大游行正如火如荼。爱国激情点燃了以往在封闭管理中埋头苦学的清华学子的心,清华园群情激愤,清华学子随之庄严宣誓:“清华学校学生,从今以后,愿牺牲生命以保护中华民国人民、土地、主权”。

  国难,让“觉醒”了的清华学子一次次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挺身而出。1935年12月9日,时为清华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的中文系三年级学生蒋南翔奋笔疾书,“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课桌了!”清华园发出了“一二九”运动的第一声呐喊。

  1977年,中华大地浴火重生,经历苦难岁月的磨砺,77级,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子走进清华园。变革面前,他们迷茫:中国应以怎样的姿态追赶世界?我们又将如何参与?答案在1979年化工系77级2班的一次班会上渐渐清晰:一番激烈的思想碰撞后,一个叫王文一的同学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此,这朴实的口号化作时代使命,被一代代清华学子赋予鲜活的内涵。

  二

  1999年,共和国欢庆50岁生日,23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他们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为中国人赢得了宝贵的民族尊严、大国底气。

  王淦昌、赵九章、彭恒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邓稼先、朱光亚……在这个中国科学家群体无可争议的塔尖上,有14人拥有相同的求学背景——清华大学。

  一份名单,映射一个“科学报国”的时代。清华,则成为这个时代的传奇。

  多年以后,耄耋之年的王淦昌忆起他的老师,清华物理系的开创者叶企孙。那是一次令王淦昌泪如雨下的谈话,他说,“科学,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也正是在叶企孙等人的谋划下,当年从清华物理系走出的学生,日后分布在火箭、气象、弹道、光学、地质等国家需要的各个领域,这些共和国的科学脊梁,铺就了中国科学发展规划蓝图中的底色、基石。

  100年,清华人科学报国的理想在每一处需要他们的地方闪光。葛洲坝、小浪底、二滩、三峡,哪里有水利枢纽工程,哪里就有清华人的身影;远程运载火箭、探空火箭、载人航天工程,清华人秉持“爱国奉献”的传统努力实现国防现代化;“神威”系列超级计算机、中国第一代防空导弹制导雷达、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清华人引领科技不断超越历史;而从一汽、二汽到鞍钢、宝钢,从打石油翻身仗到建造先进的原子能电站,清华园孕育的一代代红色工程师将聪明智慧、青春年华无怨无悔地献给祖国,支撑起雄伟的共和国大厦。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清华人就像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无论撒在天南地北,都能生根,都会无愧于祖国和人民。

  

  清华大学的历史上,还有四个人的四年被久久怀恋,那是清华国学院。

  存在仅四年,录取74人,却培养出50多位举世公认的知名学者,这是中国学术史和近代教育史上的又一奇迹。

  从回味这个奇迹开始,百年清华留给世界的,远远超过奇迹本身。

  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清华园里著名的四大导师。而当年,被称为“教授的教授”的陈寅恪得以进入清华留下了一段佳话。

  当时的校长曹云祥问举荐人梁启超,他是哪一国博士,梁回答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问有什么著作,梁说没有什么大作。随后梁说,虽没有专著,但他写的寥寥数百字比我的全部著作还有价值。于是,曹云祥登门礼聘。

  “重学问而不重学历”,一代学术大家得以施展才华。而清华所展现的,不仅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度,还有“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主张和追求。

  清华主张因材施教。英语极差、文科(国文、历史)极优的吴晗被破格录取,数理化三门相加不到百分的钱伟长获准转入物理系,这在清华都不足为奇。“一代师表”叶企孙说,学习好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科学家,关键在于是不是具有创造性。他从不主张学生多做习题,他的考试不喜欢用统一试卷。当看到有学生不听他讲课,低头看书,却能在提问环节对答如流时,他说:“既然都能看懂教材,还来听我的课不是浪费时间吗?”这个学生就是李政道。19岁时,他被叶企孙破格推荐赴美,11年后,他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清华主张通识教育、全人格教育。在淘汰率很高的物理系,朱光亚仍然选了朱自清先生的课,从未缺课;战火纷飞的西南联大时期,邓稼先、杨振宁在跑警报的洞子里切磋诗词歌赋;甚至,体育一直被列为清华学子的必修课,不及格不得毕业……自由的学术空气,为学与为人教化的相得益彰,历经百年,今天的清华依然在时代变迁中保持传统不灭。

  走进新中国,清华大学经历了从“文、法、理、工、农并举”到单一的工科学校,进而重构文理、迈向世界一流的调整、恢复,尽管路途漫长、曲折,但是代代清华人砥砺前行、奋斗不息,水木清华的百年积淀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人文日新”,清华大学依然求新;“行胜于言”,清华大学永远实干。

  新时代,清华大学创造出更加鲜活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经验、传统。学习好、政治觉悟高的青年学生,在清华有了另一个身份——政治辅导员,“一个肩膀挑政治担子,一个肩膀挑业务担子”,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形象地称之为“双肩挑”。还有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教育理念,“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响亮口号……这些朴实的话语深深扎根于今天的清华园,融入每一个清华人的血液,支撑他们成为屹立于时代的兴业之才、治国栋梁。

  

  清华园永远涌动着一股向上的力量。

  曾经,每一个生机盎然的早晨,清华学子都会在清脆的起床钟声中开始新的一天;每一个欢快充实的傍晚,“同学们,课外锻炼时间到了,走出宿舍,走出教室,参加体育锻炼,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提醒都会将操场搅动得热血沸腾。

  清华,淳朴严谨的学风绵延不绝。老清华,睡懒觉者要被罚,课余时间学生们都在图书馆“开矿”;新清华,匆匆的脚步是赶着去教室占座,甚至,“要是想在图书馆抢到个看书的座位,天不亮就得去”。周末晚上10点多,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让人不免惊讶:怎么这么多人?是散电影了吗?清华人答:不是散电影,是散自习。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这八个字镌刻在清华大学使用率最高的一座教学楼外墙,走过百年,打在每个清华人心里的烙印似一种无声的力量时时提醒他们,那是清华的精神。

  对清华历史多有探究的原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曾经说,灾难所激发起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整个清华历史。他认为,这其中最感人的两段,一是抗战中,烽烟炮火中弦歌不辍,当时三校(清华、北大、南开)合办的西南联大创造了史诗般的辉煌;另一段则是“文革”之后,在“连洋人的屁股都看不见了”的情况下,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奋起直追,不仅迅速抚平了十年动乱的创伤,而且创造了新的辉煌。

  对于清华校训中的另一句“厚德载物”,他说,清华人具有如大地般博大、宽厚的胸怀。

  清华主楼的台阶上镶嵌着一块大理石条,这是1977级1017名同学给母校留下的纪念,“默默奉献,做祖国建设的铺路石”,石阶承载着他们青春的誓言。20年后重回母校,他们发出庄严的“世纪宣言”:“我们高举起‘从我做起’的旗帜,我们用行动实现着‘从现在做起’的诺言……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决定了我们奋斗不懈而又甘作铺垫……这是我们对母校朴素的情感,是我们对人生坦白的襟怀。与大地母亲在一起,用厚重的德行把永恒的万物承载。”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清华精神在代代学子中承继、践行。张光斗,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一代宗师,以年届九旬之躯爬上三峡工程40多米高的脚手架,为的是获得导流底孔施工质量的第一手材料;施一公,前途无量的结构生物学家,放弃海外“大好前程”,毅然回到清华,只为“培养一批人才,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作一些贡献”。他说,“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

  还有回荡在清华园里的铮铮誓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清华学子将自己的事业征途与国家的建设需要紧紧相连。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永远是清华学子人生选择的座右铭。

  清华是什么?对于清华学子,只有一种情感——“爱”。

  季羡林说“回忆清华园就像回忆母亲”;王淦昌说她是“清华天堂”;史学家何炳棣说“如果我今生曾进过‘天堂’,那‘天堂’只可能是清华园”;施一公说,“回到清华,我每天早上都很激动。当你有理想,心情愉快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有劲。”更多的清华人说,“清华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永远不可能改变,谁也不想改变。”(丰捷)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五万校友共庆清华大学百年校庆2011年04月24日 13:40   北京晚报  

本报讯(实习记者张航 实习生董赛)阳春三月,紫荆花盛开。今天,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五万多名来自海内外的清华校友,和在校师生一起,共庆母校百年生日。

  清晨7点不到,清华大学东门,就有校友陆续进校。他们胸前佩戴的红色铭牌,写着他们的姓名和毕业年份。不少人已经白发苍苍。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吴麒在老伴儿柯慧娟的搀扶下,来到清华主楼前合影。柯慧娟是吴麒的同学,毕业于当时清华大学的经济系。吴麒告诉记者,他们的三个孩子中,有两个也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我们就是一个‘清华世家’,今天两代人一起为母校过生日。”

  上午9点,进校的校友越来越多,不少同班或者同系的校友在清华学堂、大礼堂、二校门等经典建筑前合影。还有人在附近的邮局排起长队,购买百年校庆首日封。“毕业50年了,但还能认出学校的每一栋老教学楼。”来自黑龙江的1961届校友连志勤说。位于清华校园南部的新林院,林徽因和梁思成当年居住于此,钱钟书故居也在附近。居住在附近的老师介绍,这两天,每天都有不少返校的老校友过来寻访。“昨天一位老先生摸着新林院的老房子,还流下了眼泪。”住户李女士说。

  据清华百年校庆办主任张毅此前透露,校庆期间,遍布海内外的校友预计将有五万余人返校,同贺母校百年。目前已确定集体返校的班级中,年龄最大的校友已毕业60年。今天上午,清华开放了礼堂、教学楼等公共场所,供校友和本校师生观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校庆大会直播。

  数万校友涌进清华,庆祝母校百年的同时,一些清华的学生选择跟往常一样,在学习中度过母校的生日。在清华老图书馆自习室,每张桌前都有学生在看书、记单词、写论文。一名物理专业的大三女生告诉记者,她不会去参加很多校庆活动,“淡定治学是清华的老传统,心中有校庆,做好学问才是对学校百年校庆的最大支持。”

  链接  今晚清华园将响起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今晚八点,“水木清华”百年校庆文艺晚会将在清华大学主楼前广场举行。据了解,晚会将分为“水”、“木”、“清”、“华”四个篇章。万名师生、校友将到场观看。著名主持人吴小莉将担任晚会的主持人,高晓松、水木年华、李健等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音乐人,将一一登台,为母校生日献唱。其中高晓松将演唱他创作的经典校园歌曲《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李健将演唱他的代表作《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