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企业名录:向姜文卖“子弹”的老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0:33:27
向姜文卖“子弹”的老人<<意林原创版>>/■李蕊娟

    英雄相惜,

    传奇作家为影帝选“子弹”

    在电影圈里,曾三次荣获“影帝”称号的姜文才气十足,霸气外露。转型为导演后,十多年来只拍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三部电影。令投资方尴尬的是,这几部片子虽得到了国内外电影人的广泛赞誉,且获了奖,却是叫好不叫座。

    2008年年初,投资方再次给姜文砸钱时,就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拍一部让人看得懂的片子吧。”姜文胸有成竹地笑了:“没问题,这次就拍个让大家都能看懂,并且好看的电影。”

    原来,姜文刚看完马识途的《夜谭十记》,他对这本书爱不释手。20087月,姜文与《让子弹飞》的制片人马珂来到成都,他们拎着水果、捧着鲜花,敲开了四川作家马识途的家门。姜文深鞠一躬,毕恭毕敬地说:“马老,我想将您老的小说《夜谭十记》改编成电影。”

    在文学界,马识途算得上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是与巴金、沙汀、艾芜齐名的蜀中文坛巨匠。尽管已是90多岁的高龄,马识途却依然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对姜文的到访显得很高兴。

    因看过姜文主演的《红高粱》和《北京人在纽约》,马识途挺欣赏这个年轻人的才气。听说姜文要把他的作品搬上银幕,老作家很爽快地答应了,根本不关心对方出多少钱。

    《夜谭十记》包含《破城记》《报销记》《盗官记》《娶妾记》《禁烟记》《沉河记》《亲仇记》等十个篇幅不等的精彩故事,真实再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会百态。

    姜文征求马识途的意见:“您希望我把《夜谭十记》中哪个故事搬上银幕?”马老说,其实“哪一记”都可以拍成电影,“但考虑到你的戏路,我个人认为还是其中的《盗官记》最合适”。理由是,马老觉得在姜文的电影里,够爷们是重要的风格,而男主角是土匪的《盗官记》就处处彰显着阳刚之气。

    命运多舛,

    一部奇书写了40年

    《盗官记》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川西,胆大包天而又疾恶如仇的土匪头子王大麻子,机缘凑巧了解到国民政府卖官的潜规则,突发奇想决定买个县太爷的官过过瘾,为了能顺利改头换面,他找来了在衙门混迹多年的陈师爷。在后者的帮助下,王大麻子改名为张牧之,大摇大摆地提着几大箱银元上省城买官,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

    看过《夜谭十记》的人都知道,除了第三记《盗官记》,其余的九个故事也都各具特色,精彩至极。但鲜为人知的是,《夜谭十记》的创作过程极为坎坷,马老整整用了40年时间。

    马识途原名马千禾,1915年出生于四川忠县石宝乡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记事起,他就看到乡亲们不是在“逃兵”,就是在“逃匪”。16岁那年,马识途走出家乡寻求救国之道,投身于解放事业,冒着生命危险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

    1937年,他以中央大学学生的身份为掩护,去武汉从事地下工作,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第一天,他把名字由“千禾”改成“识途”,寓意为找到人生正确的道路。

    作为地下工作者,此后马识途为了掩护身份不断更换职业,他当过学生和教员,也当过小公务员和商贩,还做过流浪汉,和三教九流都有交往,听到了好多千奇百怪、精彩绝伦的奇闻轶事。

    马识途被这些生动的故事感染,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冲动,终于在1942年开始创作《夜谭十记》。他先写出了《破城记》,1946年,他奉调从云南回四川做地下工作,出于保密考虑,离开前所有纸张都必须销毁,稿子也被他忍痛全部烧掉。

    到了成都后,马识途念念不忘自己的焚稿,于是,他又从头写起,不料遭到国民党特务查抄,所有的书籍、文稿资料统统被搜走,其中被带走的《夜谭十记》,已写好大半了。

    新中国建立后,他第三次动笔写《夜谭十记》。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和他约好,就等着写完出版,却碰上了“文革”,动乱中稿子又被毁了。

    事不过三,估计大多数人到这一步也就放弃了,可马识途偏偏不信邪。“文革”一结束,他又开始重新创作《夜谭十记》,终于在1982年大功告成。

    得知马老创作《夜谭十记》的坎坷经历后,姜文拿着《盗官记》的电影版权合同,感觉心里沉甸甸的。“如果你拍不好这部片子,不仅对不起观众,更对不起这位老革命、老作家。”他对自己说。

    此后,姜文又多次来到马老家,向他请教四川旧社会的风土人情,以及当时的土匪是什么样子。得知男主角张牧之将由姜文出演,老人很开心。

    一路守护,

    传奇老人助阵《让子弹飞》

    姜文很重视本子,他和编剧们足足用了两年时间,才把《盗官记》改编成《让子弹飞》的电影剧本,而整部影片的拍摄只用了半年多时间。本子满意了,姜文着手开始挑选演员。

    十多年前,姜文和葛优拍《秦颂》时合作过一次,私交甚厚。早在《子弹》构思之初,姜文心目中的“老汤”人选已定为葛优。剧本送到葛优手里之后,姜文用手机短信给他发了一个问号,未写一字。很快,他收到了葛优的回复,也很短,只有一个字:妥。

    说服周润发的过程复杂一些,要让发哥来演一场三大影帝对决的群戏,心理铺垫工作很重要。喜欢书法的姜文专门给发哥写了一封信,开头就是古来劝降书的经典《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最终周润发被姜文打动,决定接受姜文的邀请。

    《子弹》前前后后打磨了近3年,最后的投资一共在1.1亿元左右。“按规模和效果,比起那些动不动耗资好几亿的商业大片,这个投入不算多。”制片人马珂说。

    这部贺岁新片杀青后,姜文要求电影的第一个字幕打上“影片改编自马识途的《夜谭十记》”。“能这样做的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科波拉的《教父》。”姜文说。

    尽管《让子弹飞》这部影片只借鉴了《盗官记》中土匪当官杀恶霸的大背景,中间的细枝末节、故事脉络已被姜文重新加工,但他还是很尊重马老。不仅仅因为老先生是原作者,在剧本改编过程中,他还当起了义务顾问,为姜文提供了不少帮助。

    影片上映之前,很多人担心“重蹈覆辙”,令人惊喜的是,这回姜文不仅挺直了腰板还“耍”了个满堂彩,枪口游移、悍匪驾马疾驰……这些只有男人才能展示出来的气魄,将这股雄性荷尔蒙发挥到了极致,令观众大呼过瘾。

    20101216日,《让子弹飞》首映日票房突破3000万元,观影人数超过《阿凡达》上映的第一天;3天过亿,5天过两亿;截止到20111月下旬,票房已经一路高歌冲破了6.5亿元大关。与此同时,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也向姜文抛出了橄榄枝———对方欲购买该片的翻拍权。

    姜文没有食言,除了普通话版,他还特意制作了四川方言版《让子弹飞》。在成都首映时,年近百岁的马识途亲临发布会现场,给姜文一个大惊喜。马老用四川话幽默地自报家门:“老汉今年96岁了,已是一个时刻准备听候召唤的人了。我很少到外面去活动,但今天我一定要来,谢谢姜文给四川带来了一部热闹、大气的川话版电影。”更让姜文感到意外的是,马老前一天晚上看完片子很兴奋,还连夜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子弹飞来呈异彩,街头巷尾说姜文。芙蓉镇里显头角,纽约蜗居铸铁魂。联袂明星添大气,献美丽娘浥清芬。层楼更上导新片,银屏何人不识君。”

    主持人刚念完,姜文和马识途这对因《让子弹飞》结缘的忘年交,已经紧紧拥抱在一起。

    近日,姜文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地对年近百岁的马识途老人表示感谢:“没有马老阳刚十足的《夜谭十记》,就没有《让子弹飞》的成功。马老是这部电影的幕后功臣!” 相对于前半生的跌宕曲折,马识途现在的生活很平静。现今他依然笔耕不辍。从1935年开始发表第一篇作品算起,马老共写出了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沧桑十年》,纪实文学《在地下》,短篇小说集《找红军》《马识途讽刺小说集》等500多万字的优秀作品。

    如今,96岁的马识途生活简单而有规律。每天坚持锻炼、读报、看书、练书法,偶尔还上上网,看看电视,对时事和文化建设十分关心。老人幽默地说,如果再年轻几岁,他真想再为姜文这部新片写个续集,“让子弹多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