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范冰冰:生活杂谈(柯云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44:51



  许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过被骗的经历。

  不久前,朋友小杨约我到一家饭店谈事。因为堵车,我晚到了一会儿。进到一楼大堂,见小杨正一脸愁闷地等在那里。坐下后才知他刚被小骗了一把。

  那天他车顺,来得早了一点,就在大厅站等。这时一胖一瘦走进两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一个气势很壮,边走边用手机通话,一个手拉高级行李箱,脸上透着焦急。小杨此时闲得没事,自然注意到这两个人。大约两三分钟后,拉行李箱的男人犹豫不定地凑过来说:先生,有件小事想麻烦您。他说此次到京是来拜访一位重要领导,不巧领导出国考察,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他们于是想改道去海南等地。边说边指着打电话的人,说那就是他公司的老总。

  小杨是见过世面的人,所以并不搭话。男人这才说出:为拜见领导,公司特意准备了一箱极品茶叶。现在人没见成,但再带上飞机到处跑显然没有必要。他试探着说:要不您留下一盒?一盒茶叶按原价怎么也得两三千,你看着多少给点,四百块钱您拿走。

  小杨立刻推辞,说自己平日并不喝茶。男人又说:您自己不喝茶没关系,拿着送朋友也是体面的礼物。他边说边拉开行李箱,取出一盒,很豪华的包装。打开,里面十个精美小包。再打开其中一个小包,只见茶香四溢。见小杨坚持不要,男人又求道,就算朋友帮个忙,您好歹给上一百块钱拿走,送朋友送谁谁高兴。要不是紧着赶飞机,还真舍不得就这么处理了!

  此话一说,小杨也觉得一百块钱确实不多,于是掏出钱来留下一盒。这时,站在十几步开外一直用手机通话的老总刚好收线,两个男人一前一后出了饭店,急匆匆走向停在路边的一辆捷达,打开后盖将行李箱塞进去,钻进车一溜烟开走了。

  就在男人将行李箱拉上往饭店门外走时,小杨已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头。待看到两人走近一辆捷达车时,明白自己肯定上了当。但后悔已晚。

  小杨说:聪明如我也被这样的低级骗子骗了一把,真让人懊悔。事后回顾,其间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可谓漏洞百出,但当时的思维似乎被他控制了,来不及细想,结果中了招。他又指着手中的这盒茶叶:细看,才知道是烂货。不烂,这样来路不明的茶叶又岂敢送人,中毒了怎么办?当即撕了包装将茶叶全部倒进垃圾筒。

  这使我想起多年前看到的一次地摊表演。

  正值中午人流密集时刻,摊主在街边吆喝一番,待聚起二十来个人就在地上铺好一方白布,将一把细沙握在手中,细沙从拇指和食指的缝隙中一边流泻,手一边移动,白布上就出现了一个个漂亮的汉字。他就用这样的书法进行自我介绍,说自己是南方一个城市的保健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要向大家推广介绍的是一种特效的医疗健康产品,他边说边把特效医疗健康产品用沙书写了。那些字真可谓龙飞凤舞,仅凭这笔字就足以证明摊主确实有些名堂。

  这出奇的自我介绍很快吸引了一大群人,我也驻足观看。

  摊主说,中心研究了几种特效药,专门治疗那些最常见又最难治疗的疾病。在详细介绍疗效之后他特别强调,今天来这里,所有的宣传都是义务服务。

  一听这个,众人都松了口气。

  摊主又说:我今天带了一些研究产品,如果朋友们此刻正胃疼、头晕、血压不正常,现在就可以尝试,保证当场有效。立刻有妇女说胃疼,他当即拿出一小包药,用一次性塑料杯倒了点矿泉水递给她。妇女吃了,体会了一阵,说:真觉得好多了,不疼了。摊主说:请您给大伙儿介绍介绍身份,看您是不是我的托儿。妇女一指路边:我就在这个商店工作,是管财务的。说着,她拿出工作证。这显然有很大的真实性。于是摊主说:今天先给大家随信封发送一点样品,没有任何要求,到时候请你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把服用的效果告诉我们,也好做一个医学统计。

  人们纷纷上前抢要样品。

  摊主又说:样品主要分三种,一种治胃不好,睡眠不好,一种治妇科不好,一种治心血管不好。人们纷纷伸手,摊主指着一位伸手的年轻人说:你怎么三种药都要,是不是觉得这些药不要钱?小伙子一时说不出话来。摊主有些生气了:如果你没有真心真意的用途,就这样要点,那样要点,我带的药不多,结果就可能没有用到正儿八经有用的人身上。人们纷纷吵嚷起来:我是真要,我是真要治病的。

  摊主一摊手:我带的药不多,如果你们确实要治病,我愿意给你们,但是现在我不知道京城还有这样不实事求是的人,我不赠送了。

  有人吵着:我们是真要的。

  他说:我没法判断你们谁是真要。

  有一个人说:我是真要,我可以出钱。摊主说:我不要钱。那人说:你不要是你不要,但出钱表明我是真想要。说着就把钱硬塞到摊主手里。摊主想了想,说:也好,就算检验大家是真要还是假要。钱,你们不要拿五十块、一百块那么多地给我,只要证明想真要的意思就可以了。一小包药我只收十块,十二小包为一个疗程。一百二十块就可以治一种病。谁真想要,我这儿不多,发完就算了。

  于是乎,一片吵吵嚷嚷,几十只手如林一样伸过去,钞票横飞。一会儿的工夫,一个鼓鼓囊囊的旅行袋瘪了。人们欷歔地遗憾着散开。摊主在搭档的帮助下,卷起白布和沙钵装在旅行袋中,夹在自行车上走了。

  我也是在摊主离去的瞬间才意识到这是一场骗局。

  面对着一片碎纸狼藉的现场,我想到一个骗子说过的话,他最怕的就是人没有贪心。只要人有贪心,他就能利用,就可以设置圈套。

  骗子横行也因为有易受骗的人存在。

  (2)告别失眠

  一位刚走出校园的男孩来信说,由于从小家境不好,立志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目标,多年给自己的压力很大,上大二时睡眠就开始不好,尤其到每年的考试月份,感到神经绷得很紧,常常很不开心。几年下来睡眠越来越不好,天天头晕晕的,直接影响了学习状态。越急越适得其反,现已发展成失眠症。本科毕业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但也不知怎么了,像走进一个怪圈,总调节不好自己。只要晚上睡不好,第二天就没精神,什么也不想做。他抱怨道:“咳,过去把自己整得太惨了,现在机会来了,却又干不起来。”

  他希望早日走出失眠的怪圈。

  说起睡觉,是许多城市白领面对的难题。睡眠好,不仅精力充沛,且精神愉快。那些带着黑眼圈上班的人,常常容易发火,对人不耐心,工作效率也不能保证。

  睡个好觉的幸福感对于那些沾着枕头就着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只有那些长期失眠的人才知道黑夜里辗转反侧是如何痛苦。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每到天黑就害怕,明明困了,就是不敢上床,尽量熬得晚一点再晚一点。及至躺在床上了,用了所有搜罗到的方法帮助自己入眠,就是睡不着。而且邪了,越想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各种各样的念头越是纷至沓来。许多平时想不到的烦心事一件一件涌上来,越想越心窄。

  作为作家,失眠于我并不陌生,偶有精神超常紧张的时候,我也睡不好觉。但总的来说,我的睡眠相当好,这也是保持健康的很重要原因。

  怎样保证好的睡眠呢?专家给出了许多方法:如一定的形体锻炼,从头到脚的肌肉放松练习,用默想来对抗心理紧张,观想大海和美丽风光,包括用语言放松自己,默念一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类的成语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但这些具体方法之上,还有一个根本法,那就是放松心态。

  首先,不要把睡觉当任务。今晚睡不着,明晚还能睡。又不是发烧感冒,不会有生命危险。不要太较劲,对失眠多少要有点听之任之的意思。白天忙了一天,疲劳是自然规律,困了上床睡觉,是很自然的事。就像春夏秋冬有大自然管着一样,身体自有一套调节机制。  

  有了这样的心态,睡觉就是享受。

  有不少人把睡眠当任务。今天工作累了,为了恢复精力,必须睡觉;明天还有繁重工作,更要睡个好觉。带着这样的心情上床,免不了会焦虑,总怕睡不好或睡不够一定时间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结果越发睡不着。

  早些年看托尔斯泰的书,他讲过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个人跷二郎腿坐在那里漫不经心地聊天或看书,可以保持这样的姿势很长时间而不觉得累。但如果这时有人命令他,必须跷着腿半小时不许放下,他立刻会觉得非常难熬,不到十分钟就觉得很累,无论如何坚持不下去了。

  生活中许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候因为时间紧不能放开睡觉,只能和衣倒在沙发上靠一会儿,还提醒着自己千万不要睡着,待会儿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这样想的结果反倒香香地睡着了。如果这时干脆脱了衣服摆好架式到床上去睡,反倒睡不着了。

  就像一些烟民,本来烟瘾不大,一天也抽不了多少支烟,但他们到了禁止吸烟的场合,常常时间一长就憋得难受,甚至预先就有很大心理支出。

  这里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心理规律。

  有一个禅宗的著名公案。南泉和尚圆寂前不久,有徒弟问,百年之后去哪里?他说,要变做山前一头大水牯牛。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在南方农村长大的孩子都见过水牯牛,犄角弯弯的它在犁田劳作之后安卧在夏日柳荫下的水塘旁,漫无边际地吃着草,目光蒙眬地看着世界,多么安详啊。这是一种无欲无心的状态,是顺其自然的状态。

  这就是禅的状态。

  失眠本来是由于心理紧张累积造成的,如果再用特别认真紧张的态度解决失眠,不是累上加累吗?

  祝朋友们都能睡个好觉。

  (3)孙志明“卖身出书”与文学(1)

  一

  不久前,新浪网专题报道了东北青年孙志明“卖身出书”的事。孙志明1979年出生,多年来执著写作,已完成百万字的杂文和小说。其间将书稿投寄多家出版社,均未得到任何回应。无奈之下他曾出过家,5个月后还俗。出版作品无望,只好拿到网络上发表,而网民们对其作品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接下来,孙志明在网络爆出“卖身”新闻。所谓卖身,就是以能够出书为前提,可以为提供帮助的对方打工,做保姆,做丈夫,卖器官,借贷还债,等等。

  凤凰台的“戈辉梦工场”与我联系,希望制作这期节目时我作为嘉宾与孙志明现场对话。

  为此,我专门到网上看了有关专题。其时网上正在热评,一些人质疑孙志明卖身出书的动机,一些人在争论这种行为是否可取,两种声音都很激烈。支持者说,孙志明为了文学和理想的努力值得同情和理解。反对者说,这是又一种恶性炒作,其性质比前一阵在媒体上大肆炒作的裸奔出书更加不堪。

  说心里话,我最初在网上看到孙志明卖身出书的新闻标题时,感觉并不好,甚至有些反感。觉得这是年轻人在不择手段地推销自己。我还猜想,事件的背后是否有出版商策划?

  当我进一步看到比较详细的资料时,知道孙志明已写作了将近十年,他的父亲也曾是文学青年,一生热爱写作,并把对文学的热爱传给了儿子。孙的父亲倾其一生的努力,未取得任何成果,终于明白“写字不能成为农民的正业”,因此极力反对儿子将生命荒废于文学,曾把不听劝告的儿子赶出家门。

  据说孙志明困难的时候每天只吃两包方便面。

  看了这些资料,我开始对孙志明的勤勉和奋斗有了同情,对他卖身出书的方式也有了理解。

  写作是一种非常主观化的劳动,其特点之一就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感觉常常与社会其他人的评价大相径庭。许多初始写作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明明觉着自己呕心沥血的书稿非常了不起,一旦出版定能引起轰动,但出版社就是不识货,把他当成一般的小人物忽略了。作为一个无名之辈,孙志明想以这样的极端方式引起社会注意,我觉得与某些不法商家的欺诈炒作不能相提并论。

  做法虽然让人感到不太舒服,但可以宽容。

  二

  在录制节目的现场,我见到了孙志明。

  如我预料的,是个本分老实的年轻人。

  在我们见面之前,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小插曲,一位企业家答应用某种赞助的方式帮助孙志明出书。

  我和孙志明自然谈到了他的卖身出书行为。我说,现在重要的已经不是讨论你卖身出书对还是不对。你的书稿在网上放着,又经过媒体的一轮宣传炒作,许多人已经开始注意你了。那么,如果你的书本身写得不够好,即使有这样的响动了,出版社还是不愿意出版,你该怎么办?或者由于企业家的赞助,这本书顺利出版了,但从文坛来说,专家认为你的作品没有价值;从市场来讲,读者也认为不好看。假如万一遇到这种情况,那么企业家的赞助就成了一个单纯的文学扶贫项目,那时候你是选择继续写下去,还是就此终止?

  如果继续写下去,你的书专家不看好,读者不认同,自然还是没有出版社愿意出你的书。因为你的作品已经经过市场的检验,证明并不成功,那时候又应该怎么办?

  我对孙志明说,这就是我愿意与你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了。

  这里,我想先谈谈今天对待文学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首先,文学是一种看起来门槛很低的事业。

  这话怎么讲呢?你看,当工程师,肯定得读到本科,最好还要读完研究生,之后得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才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做翻译家,首先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母语的修养也不能低,否则就做不成好翻译。搞文学呢,不要说不读本科,大学没毕业,连中学生、小学生都可以写。韩寒不就是中学几门功课都亮起红灯时写出名的吗?这样看,文学是一个门槛很低甚至没有门槛的行业,谁都可以去干。

  可是另一方面,文学的门槛又很高。

  中国经过大学苦读以文凭进入工程师门槛的人数以百万计。可是估计作家连数以万计都不会有,以我的了解,中国的职业作家也就以千为单位。而且,在以千为计数单位的作家群中,很多人单靠写作还养活不了自己,过着相当清贫的生活。所以,文学又是一个门槛很高的事情。

  你看,百万计的工程师和以千计数的作家,比例是一千比一。

  当作家比当工程师要难很多呢。

  所以,搞不搞文学,对于很多青年人来讲,只是一个很具体的人生选择。

  我以为,对文学既不必像有些人那样把它庸俗化,成为一种文化快餐,以情色暴力迎合市场;也不必把它太神圣化,比如灵魂的工程师一类。作为一项事业或一种职业来讲,文学也好,科学也好,医学也好,包括做生意经商也好,要一视同仁。

  在面对职业的选择中,它们是一样的。

  那么,一个人究竟是否应该选择文学和写作,除了热爱之外,还要看看自己是否擅长。

  作为一个作家,我在这个职业中已经做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中,我几乎每年都看到那么多年轻人在文学的这条路上奔走。坦率说,仅从爱好上讲,我希望人人都喜欢文学。中国人都喜欢文学,把文学当成一种爱好。无论白天从事什么职业,可以编程,可以设计,可以经商,可以科研,可以做工,可以种地,晚上回到家高兴了就发两个帖子,写一段博客,在网上到处走一走串一串,交流交流,很好很帅气嘛。

  然而,作为一种职业选择,就一定要理性对待,要看这种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长,是否能用这种劳动方式养家口。用我自己的话讲,这些年我不断看到年轻人为文学牺牲,而且是前仆后继地牺牲。当然,这种人生奋斗作为一种精神是可嘉的,但生活是实际的,柴米油盐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如果一个年轻人写作了一二十年,特别像过去的那些年还没有电脑,只能每天伏在案头辛辛苦苦地爬格子,稿纸写了一麻袋,最后一本书都没有出成,生活穷困潦倒,这时即使放弃文学去干别的,不仅把生命中最好的年华牺牲掉了,而且别的方面也没有优势了。  

  这样的选择从人生来讲是有误区的。

  中华民族有崇尚文学的传统,所谓“文以载道”。历史上许多文人享有很高的地位,如李白、杜甫、苏东坡……这种传统沿袭至今,虽已大大削弱,但文学仍然比其他职业更容易吸引年轻人,也仍然有大批的年轻人愿意为文学而“献身”。

  作为一个作家,我对年轻人的劝告是,选择文学一定要慎重。

  文学并非是所有人都适合从事的职业。鲁迅临终时特别嘱咐,希望儿子不做空头文学家。这也是一代文豪对文学这个行当最中肯的认识。

  三

  接下来,我还谈了对孙志明作品的看法。

  我说,为了和他的交流比较具体,我特意看了他放在网上的长篇小说《拂尘而去》。这部作品的结构方式是,每一章先人生咏叹,后面跟一个小故事,这是当前一些畅销书经常采用的“小故事大道理”的方式。那些书是人生励志类的,可以那样写。但他写的是文学。文学恰恰不能像“小故事大道理”这样的写作方法。文学经常是“大故事小道理”,甚至是“大故事无道理”。

  道理是在故事中自然而然渗透给读者的。

  《三国演义》讲了那么多故事,道理只有开篇一句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是这本书内涵着多少道理!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包括做人的。仅仅“千里走单骑”一段,关云长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忠孝节义”的美德,任何人看了都会深受感染。这就是好的文学。如果作者写了一大篇做人道理,文字也很漂亮,但故事跟这些大道理完全不匹配,这种创作就是失败的。

  所以,文学写作要从特定的角度、人物、故事等基本要素着手,故事要有穿透力。

  就我目前读到文字,我对他的评价是,离成功的文学作品还是有距离的。

  第一,我觉得他搞文学有成功的希望。这不是客气,也是不戴高帽,他的文字表达很好,确有成功的希望。第二,虽有成功的希望,但没有成功的把握。这里指的成功,不是出成两本书,而是说成为一个好一点的作家。那么,我从他目前写出的文字中还看不到这种把握。他想当职业作家有一点风险。第三,即使他今后在文学上成功了,写出有价值的作品了,按我的感觉,他可能走不了畅销书的路子,也不会很火。他要准备承受寂寞和清贫。

  我对许多年轻人说过,文学是一条寂寞的小路,而不是热闹的康庄大道。

  对这一点,立志搞文学的人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孙志明这次卖身出书,甚至摆出个自杀的样子,着实热闹了一番,也热闹出了一点名堂,得到了企业家的赞助。但这样的声音只能有一次。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不能再做了。

  不仅孙志明不能做,希望别人也不这样做。

  四

  谈话结束前,我还给孙志明提出具体建议。

  我告诉他,他觉得自己的小说反映了底层生活,但作为文学来讲,它没有太特殊的意义。现在底层的社会新闻不少,人们已经见识了很多。

  文学要反映底层生活,要有文学的特殊角度和特殊样式。

  我说他的身世倒有一点故事,比如写了十年书一本也出不成,最后用一种让人看着有点过激的卖身出书的方式引起一片争论,包括到电视台做节目,还有一位作家对他的作品和人生进行评点。这些都可以成为一篇小说的前半部。后半部呢,有一位企业家表示要赞助他,让他去他那里工作一段时间。他呢,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写作才能又提高了一步,稿件得到出版社认可,彻底告别了招求赞助的生活,重归纯粹的写作中,成为写作高手。

  还有一种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历练,他发现文学并不是自己的最好选项,他认识到自己有其他方面的才能,或许在别的领域发展更适合他。于是乎,这篇小说成为他最后一部作品。

  这是我为他的小说构想的两种结尾。

  那么,对于他的人生来讲,也可能是这两种结尾中的一种。

  (4)谁来保护爱心(1)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报道南昌救助站的现状。

  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每日接待的骗子居然比乞丐还多。一些人以救助为名骗取火车票后,再到售票窗口退票或低价卖给乘客。并且这些人已结成帮派,跑票者为“马仔”,上有“老大”组织控制。每个马仔每月须完成800元跑票费,多余的“利润”才归自己。这则新闻说,在南昌等许多城市,“跑站”者竟占到了救助人数的60%。工作人员虽明知对方不属于救助对象,但如果不给车票,对方动辄大吵大闹,严重者甚至毁坏公物,打伤工作人员。无奈之下只好将票给出,以防进一步纠缠。

  关于骗乞,关于一些恶人强迫残疾幼儿行乞的劣迹,我们已看了太多报道。

  一次,我与一位外地来京的朋友约在车站见面。等人的时候,面前走过一个弯腰拄拐、表情痛苦的男人,拖着一条残腿依次向路人乞讨。这样转了一圈之后,他缓缓蹭到路边,我的目光本来对他只是无意识跟随,却突然被刺了一下。这个男人回头看看,见无人注意,猛然直起腰来,将那支用来支撑身体的木拐夹在腰间,大步流星穿过马路。就在接近对面车站的时候,他又重新弯下腰,找回了刚才的姿势和表情,仍像一个伤残老者呻吟乞讨。

  这使我内心很不是滋味。

  我认识一位导演,属于仗义行侠的性情中人。为助学两个边远山区的孩子,按月寄钱已坚持了几年。这件事成了他的一个兴奋点,每有朋友聚会总要提起。并不为炫耀,而是两个孩子确实争气。不仅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优异,还常常写信向导演“恩人”汇报各自的学业与进步。更让他欣慰的是,村委会有时也会在信后附上“证明”,对导演的“高尚行为”表示感激。两年前他去那个地区的省会出差,特意要了朋友的车,兴冲冲带了一大堆衣物文具一路奔驰去看两个孩子。风尘仆仆地找去一问,才知两个孩子根本不存在,名字成绩均为造假。几年来他按月寄出的学费与生活费一向由村干部领取,那一封封汇报学业的信也由他们安排专人定期写好寄出。这在当地并不是秘密。村里人说,这样的捐款还有好几笔。

  导演目瞪口呆,回来后发誓再不做任何捐助。

  行乞,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我曾到过美国的一些城市,在热闹的街区和旅游景点也见过乞丐。他们往往默默地站在街区一角,手持缸子或底朝上的帽子。也有的会在路人经过时凑到耳边轻声喃喃,我听不懂,问陪同的朋友,知道他们说的是“借两块钱花花吧”。

  现今的美国人穿着相当随意,街上西装革履的人极少,大多数人都很休闲。这恐怕也是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穿衣不再显示身份或财富,而回归到舒适与保暖。行乞的人表面上看也都衣着普通,甚至算得上整齐干净,并没有通常中国人概念中的可怜相。

  我有些奇怪,问陪同的人为什么街上行乞的是些并不衰老甚至看来身体健壮的人?朋友说这很正常,在美国,伤残老幼的生活由政府负责,这些人是不允许也用不着乞讨的。而那些拿着缸子站在街边的人不属于救助对象,之所以行乞,只因为流浪是他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愿意这样活着。

  原来如此。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常看到报上公布的一组组数字,我们的产值增速多少,人均收入又提高多少,中国如何已进入大国行列,国人应当怎样转变观念以具备与大国相匹配的心态云云。  

  但我常有另外一想。为了那些高楼大厦,为了当下某种数字的增长,中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仅从道德层面上说,许多人不再相信求助的眼泪,面对乞讨者伸出的求助之手,选择默默走开。

  这或许并不能责怪人们缺少善心。

  当报上披露一些恶人强制孤残儿童上街乞讨行骗时;当那些屡见报端的救助款被挪用,救济物资被贪污时;这些现象对善心的打击难以估量。

  善意与爱心常常很强大,可以创造许多奇迹。

  但善意与爱心又很脆弱,经不得欺骗和打击。

  扶助弱者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所以有面对求助的冷漠,其原因之一,恐怕是对善意爱心的制度性保护的某种缺失。

  当一个人献出爱心时,知道自己的爱心未被亵渎,这是最基本的权利与要求。

  前不久东北发生的一件事情使不少人感动。一个患有严重脑疾并因此失明的儿童心存一个美丽的梦想,希望能到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但孩子的病情已经不起远途跋涉,于是,通过媒体和互联网,两千多人自发地组织起来,以一个“善意的谎言”在距其不远的城市模拟了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满足了这个病患幼儿的最大心愿。

  也有人不屑,觉得“小题大做”,是一种“资源浪费”。

  但我以为,当两千多中国人用真诚的祝愿为病弱的孩子编织梦想时,他们自身已得到了最大的回报,那就是在这个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好人”。

  (5)天才不是“逼”出来的(1)

  近两年,台球少年丁俊晖和钢琴家郎朗被大规模报道,成为被追捧的偶像。

  但我认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并不值得效仿。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所冒风险太大,一旦失败,家长和孩子都无法承受。此外,大量资料表明,少年天才固然博得了全社会的艳羡,但审视他们的个体成长之路,无不有着太多的泪水和委屈。

  一年前,我曾看过对美国摇滚歌星杰克逊的一次访谈,说起自己的童年,他甚至痛恨将自己培养成人的父亲。他缺失童年的玩伴,从有记忆起就经受着严酷的训练和疲于奔命的演出。他说自己没有童年,长大后一直渴望重温童年的快乐。在那些引起世人诟病和猜疑的种种怪异之举背后,我看到他童年生活的累累创伤,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是令人悲悯的。

  谁也不能说杰克逊的父亲不爱孩子,他甚至可称为一个伟大的父亲,将在贫困环境中成长的一群儿女培养为享有世界声誉和拥有亿万资财的音乐家。从世俗的角度说,他和他的儿女们都应该算“成功者”。但儿女们成年后屡遭嘲笑的举止,并不能简单地用我们这个社会通常流行的所谓“思想意识不好”加以解释。

  现今中国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子女不仅承载着一般的社会义务,在中国强大的传统文化中,还承载着父母以至祖父母们的梦想。每个孩子只有一次生命,童年的时光短暂而且宝贵,这一时期的种种经历往往会埋藏下影响其一生人格的重大情结。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长大不仅是童年的需要,也是孩子成年后拥有健全人格的前提。

  一位父亲谈起女儿的教育,很是苦恼。他和妻子为此屡生争执。他希望孩子多一点玩耍,别搞得太累,但左右不了妻子的想法。他说,根深蒂固的“唯有读书高”固化在妻子的每一根神经里,一天到晚让女儿学这学那,孩子的天性受到很大压抑。但他又想,让孩子从小受苦,也许不是件坏事。现在约束了孩子的自由,说不定还是一种磨练呢。

  他问,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我告诉他,孩子也生活在现实中,应对现实的本领肯定是需要的。关键要把握一个度,“适当”才好。孩子上学了,成绩不好,同学会歧视,老师也不喜欢,自然谈不到自尊和自信。因此,好成绩是必要的。我曾写过一本书《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高效学习指导法》,就是为望子成龙的家长写的。我在书中总结了一些方法,让家长指导孩子用科学的态度、最少的精力学好学校要求他学习的东西。

  我的儿子从小成绩优秀,但上中学以后,对政治及作文课极其厌倦,曾有一度成绩不大理想。问他理由,孩子理直气壮,说政治口号三天两头变化,今天花了很大功夫背诵,明天就可能什么都不是。此外,规范作文的起承转合像八股,和同学们时尚活泼的表达方式相去甚远。儿子曾拿出他的语文试题让我作答,结果竟令我这样一个作家出了不少“错误”。但我并不希望孩子鄙薄这些课程,因为在当下的教育制度下,这些课程在高考中将和数理化一样计算成绩。我告诉他,考试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他能否进入理想的大学,进而影响自己未来的前途。我教给他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怎样提高记忆力,怎样归纳和整理,用最聪明的方法和最短的时间将课内功课掌握好,这样才可能用多出来的精力去发展和实现自己的天性和爱好。

  现在许多专家质疑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我也同样有此质疑。然而,教育体制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得了的,更不是作为个体的家长和孩子所能抗衡的。

  还是那个观点,丁俊晖和郎朗的成功没有普遍意义。

  谈孩子的未来不能离开成长的环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般意义上的世俗成功,比如在学校成绩好,长大了有个好工作。如果将来孩子走入社会,同龄人纷纷在职业和收上超过他,会使孩子心理失衡,那同样体验不到幸福,这不是简单的心理素质问题。

  孩子在童年和少年自然不可能懂得这些,那么,家长的态度攸关重要。

  既要让孩子成功,同时还要快乐,快乐似乎更重要。

  然而,不成功的孩子找不到真正的快乐。

  (6)人生的捷径与上帝之眼

  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写信,诉说自己的困惑。他在自己的专业上已学习五年,由于上学期间大量参与社会活动,占用了相当精力,考试基本上搞突击,很多科的成绩“红灯高高挂起”。按照学校的规定,主干课程有五门不及格就无法获得学位证,而没有学位证就意味着在找工作乃至以后的个人发展中都很被动。

  这位年轻人说,眼下有一条可能拿到学位证但不怎么光彩的路,“在主管考试成绩的领导身上下工夫,当然这得用银子搞定”。

  他很困惑,问究竟要不要那样做?

  这似乎是个幼稚的问题,答案不言自明,学生嘛,凭自己的努力拿到货真价实的文凭理所当然。我想,他一定知道这个道理,之所以还有困惑,恐怕和目前的社会现状有关。

  常听说有造假文凭的,校园里的抄袭现象似乎也不孤立。人们议论起来觉得世风如此,用不着大惊小怪。

  想来这位年轻人对通常的道理一定听了很多,甚至会讲很多,在通常的意义上讲道理不会对他有什么帮助。

  人们常讲做人要有诚信,不贪小便宜,有一句话是“贪小便宜吃大亏”,反过来是“吃小亏占大便宜”。这既是道德的教化,也是行为可能取得的社会评价。而一个人的社会评价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前途。

  1998年,我曾举办过一个“未来强者训练营”,对150个中学生进行为期七天的训练。训练中,常听工作人员夸奖一个孩子,他们并不知那就是刚刚参加完高考的我的儿子。在几天的活动中,儿子积极参与各种训练,锻炼表达和行为能力,使参与组织的工作人员大为赞赏。在一次植树活动中,一些孩子受不了闷热的天气站在一边,儿子却一直大汗淋漓地挖坑刨石头。妻子事后有些不忍,觉得孩子吃了太多苦头,我立即正色道:“你应该为儿子高兴。他在短短的七天就能取得那么多人的信任和好感,这种品格会为他的将来创造多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