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刘诗阳:中国的四大名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54:58
 关于最早出现这样的称谓是在1927年,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

    而1927年6月20日,听花,即辻武雄,日本人,在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五大名伶魔力对决”,刘喜奎夺魁,鲜灵芝次之;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顺天时报》还把梅兰芳选为“伶界大王”,又捧为“四大名旦”之首,才定下梅派的百年江山。

    关于“四大名旦”称谓的来历,时至今日,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误区,那就是,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称谓来自于一次观众投票活动。换句话说,四大名旦是投票选举出来的。也就是说,这次投票活动,就是为了选举“名旦”。

   这种说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很有“权威”性,很普遍,也就被广泛引用。实际上,这次投票活动的全称是:“为鼓吹新剧,奖励艺员,现举行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活动。”(《顺天时报》1927年6月20日第五版)。也就是说,投票活动主要针对的是“五大名伶”的新剧,并不涉及对他们五个人个人艺术的全面评价。“五大名伶”是梅兰芳、程艳(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徐碧云。更准确地说,活动规则是要求投票者从五个人所演新剧中分别选出最佳的一出戏。

  为缩小范围而使选票相对集中,主办方从五人所演新剧中各选出五部作为候选,也就是一共有25部候选剧目。它们分别是:

  梅兰芳:《洛神》、《太真外传》、《廉锦枫》、《西施》和《上元夫人》;

  程砚秋:《花舫缘》、《红拂传》、《青霜剑》、《碧玉簪》和《聂隐娘》;

  尚小云:《林四娘》、《五龙祚》、《摩登伽女》、《秦良玉》和《谢小娥》;

  荀慧生:《元宵谜》、《丹青引》、《红梨记》、《绣襦记》和《香罗带》;

  徐碧云:《丽珠梦》、《褒姒》、《二乔》、《绿珠》和《薛琼英》。

  一个月以后,投票活动结束。7月23日,《顺天时报》揭晓了投票结果。从收到的选票来看,这次活动很受读者支持。主办方共收到选票14091张,五大名伶各自的最佳剧目分别是:

  梅兰芳的《太真外传》,得票总计1774票;

  程砚秋的《红拂传》,得票总计4785票;

    尚小云的《摩登伽女》,得票总计6628票;

  荀慧生的《丹青引》,得票总计1254票;

        徐碧云的《绿珠》,得票总计1709票。

   

徐碧云和他的徒弟毕谷云

     

徐碧云

 

  如果“四大名旦”之说是因为此次投票选举活动而产生的,那么也应该是“五大名旦”,为何漏掉徐碧云而只说“四大名旦”呢?

  除此之外,如果以得票多少排列,位列第一的是尚小云的《摩登伽女》,6628票,其次是程砚秋的《红拂传》,4785票,然后是梅兰芳的《太真外传》 1774票,接着是徐碧云的《绿珠》1709票,最后是荀慧生的《丹青引》,1254票。假使这次活动的目的确是为了选举“四大名旦”,那么,按照票数,排在前四位的,也应该是尚小云、程砚秋、梅兰芳、徐碧云,缘何荀慧生最终位列“四大名旦”之一,而缺了徐碧云呢?仅从这个角度上说,“四大名旦”是由戏迷、读者选举产生的论断,就是错误的。

  就目前现存资料而言,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天津《天风报》社长沙大风率先提出来的。沙大风(1900-1973)原名沙厚烈,笔名沙游天。因为沙游天中的“天”,英名是“SKY”,而俄文人名中的“斯基”,也是“SKY”,所以,又有称他“沙游斯基”。他早年在《天津商报》任戏剧版主编,后得到天津最大的百货公司中原公司的资助,于1921年创办《天风报》,自任社长。

  据沙大风之子沙临岳回忆,“四大”其实是借用当时流传甚广的“四大金刚”之名。“四大金刚”指的是直系军阀曹辊的内阁大臣程克等四人。有人说,由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朱琴心的名气不亚于“四大金刚”,所以有人称他们为“伶界四大金刚”。后来,荀慧生取代了朱琴心,“伶界四大金刚”又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沙大风对“伶界四大金刚”这个称谓颇不以为然。他觉得金刚怒目与四旦的娇美英姿不相吻合,所以提笔一改,改称为“四大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