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举高消防车的请示:《三角形内角和》研课手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2:15:09

大 道 至 简

——《三角形内角和》研课手记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    仲海峰

 

对“三角形内角和”一课的研讨,焦点比较多地集中在“如何让学生探究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从几套新教材的编排看,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测量求和法;2剪拼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这两种方法均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操作简单,结论直接,但缺点也同样明显:测量时会有误差,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未必正巧是180度,这使得测量结果非但不能验证结论,相反却给人以误导;剪拼时会破坏原有图形,不能很好地体现剪拼后的图形与原三角形间的联系与变化。

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中还提供了一种“折拼法”(如图1):将三角形三个角折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面两种方法的缺陷,但原理解释起来费劲(必须沿着“中位线”折),学生操作起来困难——先折出一条边上的“高”,找到对应的“垂足”,然后将三角形三个“顶点”对准“垂足”折叠,这样三个角才能拼在一起(见图2)。

在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各种探究方法的利弊、优劣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比对后,我们的课堂教学仍然遭遇到了不少“尴尬”:1.“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大多数学生都预先知道,因此没有太多的探究欲望;2.即便进行探究,也大多浮于形式,“测量求和”因无法消除误差只能是走过场, “折拼”等方法只是先前看过书的一两位学生表演。3.无论哪种方法,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的误差,都使得“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腰杆不硬”,不足以让人信服。

 

问题出在哪儿呢?是我们的教学组织不力,还是我们的教学理解太浅?

在“简洁、清晰、流畅、凝练、深刻中彰显数学学科的本质”的简约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再度追问——

第一、学生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的起点和重心是什么?

课前有学生就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也只是听到并机械地接受了这样一个信息而已。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依据是什么?学生普遍缺乏批判思考,更缺乏理性推断。因此,教学的重心毫无疑问应该是让学生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之所以为180°的探究过程。

第二、用“直观感知”的模糊法研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可行性如何?

多数老师认为,小学学习数学,很多东西知道个大概就行了,没必要太严密。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几种验证方法中,测量求和也好,剪拼、折拼也罢,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不必过于纠缠,学生能直观感知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就行。对此,我们觉得:用存在“误差”的方法能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那同样也就可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79度”。用这种不能让老师自己信服的东西在课堂上忽悠学生大半节课,有多大的教学意义?在小学阶段“不追求严密”并不说明就“追求不严密”,严密是数学的特征之一,在孩子“能力许可范围内的”尽可能地培养他们准严密思维,我们认为这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

第三、是否有更严谨逻辑的适合小学生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方法?

通过查询资料,我们了解到,有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较为严密的验证方法有很多。据说帕斯卡11岁那年,他在玩矩形(长方形)时,发现了将矩形沿对角线剪开,能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他想,矩形的四个直角加起来的和是360°,那分成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应该是180°(见图3)。这样只要改变矩形长和宽就可以得到任意大小直角三角形。所以他推断:“直角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接着他又发现:“任何三角形都可以沿着高将它分成两个小直角三角形”。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六个角加起来的和是360°,如果去掉两个直角,剩下的就正好是原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180°(见图4)。所以进一步推断:“任意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此外,还有人通过直观演示来揭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如图5,先将铅笔笔尖朝右与任意三角形ABC的一条边AB重合,然后依次绕着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顶点旋转,在铅笔分别转过角A、C、B后,笔尖正好调转了方向,由向右变成向左,一共旋转了180°,所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相比较而言,上述两种方法,跳出了简单的直观感知层面,避开了误差尴尬,充满着理性色彩和浓重的数学味儿。但因其思维层次高,对教师的教学引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思考,我尝试着寻找“探究和讲授的中间地带”,上了一节研究课。课堂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改变帕斯卡一生的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接着让学生自主验证、交流经验;然后由教师演示讲解上图5所介绍的“用铅笔旋转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再接着借课件展示一组图片(见下图)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最后综合应用。

 




整节课简约、清晰流畅,总体感觉都打破了“唯探究”的束缚后,思想和行动显得轻松灵活,学生的思维也相当活跃,探究中的新奇、惊叹、成功喜悦溢于言表。先前遇到的“结论已知,学生无学习兴趣”、“因探究方法的缺席导致结论出不来的尴尬”、“误差的干扰”等老大难问题一一破解。

进,固然需要勇气;退,更需要智慧用心。回顾“三角形内角和”的研课历程:如果说备课之初的研读教材让我们的课堂走向丰富和深刻;那么紧接其后的对资料的“简约化”处理则让“丰富和深刻”回归本源。正可谓——

   “大道至简,各道至繁;直指大道,方不为遮。”

              ——本文发表在《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