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电泳:夹脊双关(性命双修与夹脊双关--- 道教修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10:42

夹脊双关

古云:“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这不仅仅是学仙的修行捷径,也是人接命添油的补亏正法。凝神夹脊,有洗心止念之功,能入无心忘我之境。进而透泥丸,下命门与原始祖气相接,使精气神融为一体,以涵养本源,救护命宝。所以它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基础功法。意守夹脊双关,上可通天谷泥丸,下可达阴蹻尾闾,中黄直透,使真气周流一身,贯通百脉。

1、中黄直透, 性命双修

夹脊双关在人背脊二十四节上下之正中,(即背部两肩胛尖中间的空窍)。闵一得说此窍在“脊前脘后,而有形无形。未开谓之玄关,既开谓之玄窍。学者行到虚极静笃时,此窍乃现。胎息息于此也。我身中元神于此升降,乃谓得道道路也。”《皇极阖辟仙经》谓此处即是中黄,一名神室,黄房,其名不一,总之乃先天休养之所,由中升降,故谓中黄直透。此处乃证道之捷径,先天升降之道路也。故为结胎、养胎、脱胎之处。易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和之至也。”所以凝神夹脊,觉极通畅,有炽热如火之感,即为入窍之验。

修持者但于行住坐卧之中,常操此心藏于夹脊之窍,守而不离,则天地之正气,随鼻呼吸以扯而进,自与己之混元真精,凝于丹田,而为吾养生之宝。久久纯熟,则里面皎皎明明,如月在水。自然散其邪火,消其杂虑,降其动心,止其妄念。妄念止,真息自现。真息无息,真念无念。息无则命根永固,念无则性体常存。性存命固,息念俱消,进入虚无之境,此乃性命双修之第一步也。

2、凝神气穴,救护命宝

夹脊双关乃修行径路。因此窍能上通天谷,下达尾闾,中通心肾,召摄阳灵,救护命宝。此非修行径路而何?然欲通此窍,先要穷想山根,进入虚无境界,如此则呼吸之气方渐次透泥丸,通夹脊,以达天心祖窍,与原始祖气相接。南樵子曰:此段工夫“妙在运双关所凝之神藏于气穴,守而不离,则天地原始祖气得以相通而入也。”《皇极阖辟仙经》云:“盖此段功夫,神既入窍,则呼吸一在窍内,而吾鼻之呼吸只有一点,微而若无,方为入窍之验。验验不失,乃得真金焉。”学者只要坚持下去,则根本完固,救护命宝,始可言修炼工夫。

3、补亏正法,接命添油

修持者每日入室行功之时,必先宽衣解带,放下万缘,然后呼出浊气一、二口,再缓吸体外之清气入于绛宫。待心平气和后,再用意使两目平视前方,进而交光合一。如此把意念放在双眼之间的山根穴位,久久凝定。复以意升至泥丸。再倒转玉枕,直注夹脊。神至夹脊后,即当息心静气,养我浩然,不事他顾,专一于此,勿令念起他散。如此每日行持一、二时,或多坐更佳。气壮者五、六日,气衰者十天半月,即觉夹脊中热如火炽,且有跳动感。 修持者直待有此景象之后,便用意将此炽热之火送入两肾之间空窍。随即感觉两腰也在辘辘跳动,察其跳动不已时,即以意送入阴蹻。既至阴蹻,又觉其掣掣跳动,虽跳动也不理它,久之自觉浑身通泰,心如迷醉,遍体脉络皆觉活动,暖融融如坐春风中,深深休息于阴蹻海底。如此片刻,自然凝定跳止。细察阴蹻所生真阳之气,如炉烟袅袅,升至小腹,再至脐轮;久之复由脐轮下降至阴蹻,如此上下升降,以静导天然化合之机。此时惟忌念起,念起则散,虽坐无益。总之实行此法,务将此虚灵不昧之神,长住阴蹻而不出。安居既久,则神自化气,气自化精。精足气自生,神自旺,精气神浑然一体,斯为得之矣。

夹脊关指玄

刘 利

王自强先生的“夹脊关揭密”一文,文中以自身练功体体验对夹脊关的治病养生奇效作了初步提示,读后深为王先生这种勇气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所感动。但由于该文毕竟是因“一次巧遇”而引发的探索性文章,故而对于夹脊关在修炼中的具体作用和正确的修习方法还未阐述详尽。今据师传及丹道典籍将夹脊之密和盘托出,以飨读者。

夹脊关,又称轱辘关,位于脊柱二十四节正中,与中医针灸之“中脘穴”前后对应。它上通百会,下彻尾闾,中透心骨,外可拈摄天地灵阳之气,内能救护一身立命之宝。于此外做功夫,仙经称之为“添油接命法”、“伏气法”,对于祛病健身乃至激发潜能都有着立竿见影的奇效,是为仙道修炼中秘不外传的大法,它一直贯穿于整个丹道修炼的绐终。诚如《性命圭旨》中所说的那样:“此法自始至终丢它不得,起手时有救补护益之功,第二节有流戍 就己之功,,第三节有添油接命之功,第四节有助火载金之功,第五节火 有即济之功,第六节胎成而有沐浴之功,第七节温养而有乳哺之功,婴儿出于苦海,此时到岸不须舟,这着功夫方才无用矣。因而素为古来修真之士所重,知之者从不轻易示人,以为“非大德大行者不可传”。其良性效应极多,有“夹脊一通,百病不生”之美誉。就其大端而言,约有四大效应:

一曰凝元神,销识神。元神、识神是古代丹道修炼术语,识神是指人体被后天七情六欲所污染的杂妄之心,而元神是指人体本源的清净自心,一如人在婴儿时不知不识、纯真无杂的心理状态。我们练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扫除七情六欲,从而摒除识神对人体的干扰,而让元神来当家作主,这样才能使功力不断上升,进而臻于身心高度康泰的理想境地。但当前广大练功者多是以识神主事,即以个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来练功,即或偶尔元神一现,乍见光明,便马上又生出欢喜之心,贪恋之情,元神又被识神淹没矣。欲凝元神,实为难事,而其捷径即是意守夹脊。我师所著《天元秘传》中说:“学者只要以定此窍,守而不离,久久纯熟,则里面皎皎明明,如月在水相似。自然散其邪火,销其杂妄,降其功心,止其妄念。妄念无,则元神广大,修炼有主矣。”

二曰成胎息,化凡息,胎息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只练功者在深层次入静时呼吸极度细微,自身和他人都感觉不出有品鼻呼吸的存在这样一种状态。到此境界的练功者,百病全消,精力充沛,整个人有“脱胎换骨”之感,是修炼上一个质的飞跃,为练功者梦寐以求。《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中说:“盖切切然以意守夹脊双关,自然通于天心一窍(笔者按:天心此处指脐内一寸三分处,为先天元气、元阳团聚之处)。得与先天元始祖气相连,如磁石吸铁而同类相亲,即庄子真人所谓真人之息以踵也,行之既久,一呼一吸,入于气穴,乃自然而然之妙也。久久胎息定,鄞鄂成,而长生有路矣。”这段文字明白指示,只要意守夹脊,自然能夺天地混元之气入于丹田,久之自然成就胎息。但目前气功界修胎息者,大都误解了古人“昔日圣师传口诀,只要凝神入气穴”的本意,多用思虑营营之识神去直接意守下丹田,再加之以调息、数息、闭息等吐纳方法,以求成功。如此不但不能如愿,反而弊端丛生,如南怀瑾先生大力呵斥的那样:“男子金患遗精,女子每得崩漏”。我师有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息者,胎息也。不神神者,元神也。凝神调息皆有口诀,不然恐思虑之神妄交于呼吸之气,结成幻丹,反害花物。‘凝神入气穴’者,须待元神显现而后凝之,入于丹田,方成真正胎息。学者当先守夹脊,以凝元神,待功候十足,再将夹脊所凝之神送入丹田而存之,自能臻于胎息妙境,是为修炼正路。”

三曰有开头展窍之妙用。打通大小周天,是当今气功界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亦是绝大多数练功者的追求目标。但时下流行的周天功多为意念周天和经络周天。前者即用意念引导体内气感沿任督二脉或十二正经循环,对于流通气血、诱导入静,确有疗效。但其实际上只是一种意识流;后者乃真气自动沿经络循行,毋须意领,疗效甚佳,但其运行部位仅限于筋肉之际,深广度不够,亦非真周天。所谓周天,是指真气在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以至浑身八万四千毛孔之间畅行无阻,浩然之气充溢四体。我师在《天元秘传》中说:“开关之法,妙在神守双关一窍。此窍能通十二经络,善透八万四千毛孔,贯穿四肢百节、五脏六腑,神凝于此,闭息行持,久之精满气化,气化自然冲开三关,流通百脉,畅于四肢,窍窍光明”。《易》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即斯之谓。至此有闭息至于八万四千毛孔各出气之验,此为上根利器也。若中下之士,或行功怠缓,则关窍难开,必待丹田火炽,两肾汤煎,依法运行,方能开通。”

四曰有补足精气、复还童体之厅效。因为娶妻生育,人事操劳,所以人到中年,精气已消耗大半,多有阴虚火旺、气短神疲的症状出现。如果想早日使气功修炼进入高境界,那么当务之急即是补足精气,以回复到青少年时期生机勃勃的健康状态。而补精气之法,有药补法、食补法、气补法(即气功修炼之法)。但前两者都须有极高的医药知识而后可,否则乱补一通,后果堪忧。每每见人乱服人参、鹿茸等热性补药,大吃鸡鸭鱼肉,美其名曰进补。哪知妄用热药,反旺心火,以致阴阳失衡、口鼻出血、烦躁难当;油腻过量,以致气血混浊,常得消渴(糖尿病)症、心脑血管阻塞等难治之疾,且上述疾病已成为当前之多发病,国人谓之“富贵病”,实应注意。古人云:“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确实如此。学者在意守夹脊到达一定功候(有证验存焉)时,再用进一步的“添油复命法”(实际上是“填精补髓法”)练功,不出百日,即可补足半生所耗精气,从而焕发青春,容颜反壮。我师在《天元秘传》中说:“婴儿于胎中,夹脊一处本通。后因胎足出产时,七窍顿开,气脉神明,不复由此升降,遂至血液垢腻,积渐淤寒,孰知此间正是我初来时旧路,此窍能通,百病不留。学人住世数十年,利名碌碌,劳瘁不辞,多得疾患。若能知此生火种阳之诀,则无论老少,其肾阳变弱为强,易如发反掌。”

以上就夹脊关在修炼中芸芸功用之大者略述四端,其它诸如濡养五内、益气养阴、补血安神等等功效,修学者自能在实际练习过程中真实体验到,故不赘述。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引起广大学功者对夹脊关的高度认识,进而踏踏实实地从强健身心这一基准做起,待到“复还乾体”时再追求“高功能”,否则面带病容而谈“五眼六通”,就无异于痴人说梦。即使略有所得,也是极不稳定的,抑或是人体阴阳失衡的一种病态反映。

最后一古丹经中所载朗然子之诗总结全文:

“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华池神水频吞咽,紫府元君朝上奔。常使气充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几时学得长生路,须感当初指教人。”

夹脊双关非凡窍

张杏春

中国传统的丹道工夫对于延缓人体衰老,促进人类健康长寿的作用和意义是无可置疑的。而丹道工夫的核心是先天一炁,先天一炁则在玄关一窍之中,故开启玄关一窍,摄取先天灵真,是延缓甚至逆转衰老进程的关键和捷径。

玄关一窍在哪里呢?张紫阳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笔者认为,此窍乃夹脊双关。因为所谓“双关”乃关联乾坤、神气、坎离之意。默守此窍,乾坤相合,神气相融,坎离相交,真阴真阳相恋,先天炁已在其中矣。这样的妙窍,绝非其他关窍能比拟,能代替,故曰“此窍非凡窍”。

再看《性命圭旨》:“古仙有言曰: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路上此为尊。以其上通天谷,下达尾闾,中通心肾,召摄灵阳,救护命宝,此非修行径路而何?”说明夹脊双关在修炼中确有特殊作用,乃是非凡之关窍。修炼的方法与效验,前辈修炼家也说得很清楚:“此着工夫最是简易,不拘行住坐卧,常操此心,退藏夹脊之窍,则天地之正气可扯而进,与己之混元真精凝结于丹田,以为超生之本。盖以天地无涯之元气,而续我有限之形躯,不亦易乎!学者只要认定此窍,守而不离,久久纯熟,则里面皎皎明明,如月在水相似”。

笔者的实践体会是,所谓常操此心,退藏夹脊一窍,不是强烈意守夹脊,而是知而不守,知而不辨。因为用意死守,是后天用事,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唯有知而不守,知而不辨,方是先天主宰,方能尽快进入状态。能不能进入状态,是修炼成败的关键,因为此窍只有在恍惚杳冥的状态中才会启开,所谓“开则成窍,闭则成关”。

另外,初练者或有严重疾患的同志,进入状态也比较困难,因此在进入状态前人身上感到特别难受,这是正邪两气搏斗的时刻,此时要坚持住,否则将前功尽弃。而奇迹往往在那再坚持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发生。一旦夹脊双关突然洞开,顿觉全身消失,一颗晶亮的黍米玄珠悬挂在虚空之中。这是世间绝对没有的无价之宝,灵丹妙药,“佛家称谓牟尼宝珠,道家称谓金丹玄珠,能得长生不老”。

逆转衰老有妙法

站坐随意,放松全身,微闭双目,静听自己的呼吸,使心神安定下来。

然后内视返照第七胸椎两侧的夹脊穴,似有似无,似守非守,默默地、轻轻地让心神退藏于窍中,进入忘物忘我境界。

 

到了一定时候,即有温热感,热量由小到大,接着出现膨胀感,膨胀的范围也是由小到大,然后形成一个气团,并逐渐扩大,可以感觉到有气在蠕动。

此时如能一念不生,浑然无为,全身突然一震,象触电一般,百脉在此一震中同时开合,天人合发,先天一气施化己身,在不知不觉中采摄了先天能量来补充自身已耗损的元气。

功后心境豁然开朗,精神特别充沛,这是元气旺盛的明显效验,也是该法功效立竿见影的有力证据。

如此天天练,天天震,天天采,在默默中添油,在浑然中接命,已经干枯的性欲又复苏了。

外公叙述到此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感慨地说,真阳生发,才是逆转衰老的开始,要加以珍惜,不可妄为,必须长期坚持修炼,方能返还童年。

前辈有云:“一息尚存,皆可复命”。

老年人不要认为自己已经老了,丧失信心,应及时下手习练。

中年人或身体虚弱者如能习练此法,除祛病强身外,更能延缓衰老过程。

如果工作繁忙,只要有空就微闭双目,回观夹脊双关,变耗能为储能,也不失为强身之法。

如能每日抽出半小时至1小时潜心习练,长期坚持,必能使你体质明显增强,饮食、睡眠减少,不畏寒暑,抵抗力明显提高。

此法简捷易行,且不影响修炼其它功法,有意者一试便知。

大周天八脉八穴论

气功大周天八穴位置及八脉线路如下:

一、任穴 任脉
任穴:任者,任务、责任也;心为人身之主宰,所以任穴在于心。心主意念,一切由意念作起。
任脉:起于漕溪(口腔),经咽喉、膻中、肚脐、气海,至会阴与督脉相接。

二、督穴 督脉
督穴:督者,督导、总督也;脑为元神之府,督穴在于脑。
督脉:起于会阴,经尾闾、夹脊、玉枕、百会、印堂,至漕溪,经舌搭桥,与任脉相接。
漕溪,素称鹊桥,位于口腔,因下颌、牙床如同漕渭之漕;上腭唾液自然下降谓之溪,上下合称谓之漕溪。修炼道功,此处至关重要,任督二脉至此以舌搭桥而衔接。

古人对唾液尤为重视,喻为甘露,古人作字,以水以舌为活,舌枯为亡。
世人对唾液万不可轻易啐弃,应收敛吞咽,以润脏腑,而利聚津生精。

三、冲穴 冲脉
冲穴:冲者,冲要也;冲穴位于会阴穴。此穴乃人身各气脉上下前后贯通之要隘。又是两个便门之锁钥。炼精化气之要道,降龙伏虎之诀窍。修道者应重视此处。
冲脉:分为主脉、支干脉。
主干脉上起于百会穴,下达于会阴穴。
支干脉分上支干脉和下支干脉。
上支干脉起于膻中穴,分向两臂达于双手劳宫穴,止于五手指端。
下支干脉起于会阴穴,分向两腿达于两足涌泉穴,止于五足趾端。

四、带穴 带脉
带穴:带者,脐带也;此处为先后天之两界山,所以带穴在于肚脐。
带脉:分为头部、躯部、上肢部、下肢部各有三条带脉,另有全身总带脉。
头部三带脉:位于天庭、鼻端(准头)、承浆各前后环绕一周。
躯体三带脉:位于膻中、肚脐、灵元各前后环绕一周。
上肢部三带脉:位于肩、肘、腕各环绕一周。
下肢部三带脉:位于胯、膝、踝各环绕一周。
全身总带脉:由百会两边分下,经两耳、两肩,沿双臂外侧到手背五指端,反向劳宫穴,上行沿双臂内侧至腋下,经两肋到来侉,顺两腿外侧下行,至脚面至五趾端,反向涌泉穴,沿两腿内侧上行,至会阴为终点。
带脉多行于腠理和各关节处。

五、网穴 网脉
网穴:网者,情网也。世人无不坠入情网之中,生殖器乃人之生机之把柄,操造化权衡,又为网之纲,纲举目张,所以网穴在于此处。
网脉:任督二脉打通,前后上下环行谓之人身小周天,冲脉达于四肢,带脉环绕于全身,各脉纵横衔接,全身已形成一立方体。应继续运行内部元气,内至脏腑,外至腠理,俱皆打通,全身脉路上下纵横,宛如织成鱼网一般,至此谓之网脉成。
演练网脉,如用自动功法,可能有些大动,全身左右旋转,运用内部元气打通纬线,冲刷脏腑,可能感到头部晕、目眩、恶心欲吐,如同中了煤气一样,如不能忍受,可暂停一会,好些再炼(炼功者至此难关万不可中断炼功),一直炼到无头晕目眩呕吐感觉时,内部脏腑基本打通,那时身轻如燕,左右旋转如飞,猛停站立毫无眩晕之感。

六、丹穴 丹脉
丹穴:人之二目,如天之日月,丹穴在于目,男左女右。
丹脉:分内丹脉、外丹脉。
内丹脉:网脉完成后,虽然全身线路上下纵横交织如网,但是中间仍有阻塞不通之处,应继续运行内部元气,将阻塞之处全面打通,全身气脉无所不通,完成浑一体,缩之可藏于密,放之可达于全身,至此人身之精气神凝为一体,形神合一,可谓之人体内大周天完成矣。
外丹脉:内丹脉完成,由动功转为静功,气息变为昭息(可能是胎息),瞑目静守,全神贯注,自放毫光,由丹穴出于体外,环绕周身,如沐浴温泉,至此祛病健身,益寿延年。另外可利用外出之丹气,与外人医疗疾病,但不要损伤自己元气。

总结以上六部功法,由点、线、片、面、体渐渐而成。功法到此阶段,炼功者应注意几点:
1、人之修道,首重品德,俗云:道不离德,德不离道,必定出魔;有德无道,结果胡闹。应多行善事,广积阴骘。
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应持之以恒,不得间断,否则前功尽弃。
3、切忌自满,需知丹脉完成,仅是道功开始,犹如九层高楼,才进一层,前途遥远,需要诚恒,奋力攀登。

七、天穴 天脉
天穴:天穴位于上丹田(两眉中间二指处),又名为父窍。此穴打通百脉俱通。
天脉:炼好外丹脉,由目中发光于体外,环绕周身不能远离,恰如一二岁婴儿刚学走路一样。此时应气满丹田,作好筑基,专心致志,全神贯注,静心屏息,二眸凝视天穴,仰视上空,假想天空中有一日光(妇女如有一月光),渐渐将天穴打通,此时金光灿烁,宛如一日光,由天穴冲出体外,由近及远,初炼时要缓缓上行,走出不远即收回,由天穴入体内,随时演炼,时出时入,往来无阻,召之即回,放之而去,就如同婴儿一样,由爬到走,由走到跑,登山涉水以至登峰造极,达于无为,天人合一。灵光走出人体,虚无飘渺,上达于天,下跃于渊,任其遨翔,放之弥于六合,缩之退藏于密,至此谓之天脉完成。达于炼神还虚境地。
此时人的形体即是灵光的外壳,无此外壳不能培育灵光,所以修道必须珍重形体,要作好性命双修,也就是说无假不能成真,如璞中之玉也。人能达此境界,才不愧为“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人三才并列”之称。

八、理穴 理脉
理穴:理穴乃素称之“玄关之窍”也。又名祖窍。此乃天机之处,不能出于口书于纸,此窍全凭炼功者自悟耳。
理脉:天脉炼成,还要修炼灵光,达到入火不焚,入水不溺,不畏罡风扫射,作到功德圆满,悟通理穴“玄关一窍”,灵光由此窍冲出,避住罡风扫射,达于太空。至此气功大周天八脉全部完成矣。

佛教的“五眼六通”:返回
五眼者,一天眼,持戒清净。二肉眼,能分别小乘。三法眼,能分别二乘。四慧眼,能分别大乘。五佛眼,能分别最上乘。
六通者,一天眼通,见佛性,洞彻本地风光。二天耳通,能懂最上乘法,证与证者,言语互相了解,旁人不知。三他心通,悟与悟者,心得相同。四宿命通,无量劫生死种子,和盘托出。五神足通,佛性遍满虚空,无所不在,如旭日当空。
六漏尽通,证无余涅盘,不受后有。前五通各种修炼都可达到,惟漏尽智证通为佛家的境界,是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的六种无碍自在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