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令改正通知书:1948年林彪:我不入关是无敌之将 入关成汉贼曹操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20:42
',1)">
核心提示:在入关前一向不苟言笑的林彪,突然对参谋长刘亚楼开起了玩笑,他说:“我不入关还是无敌之将,一入关就成了汉贼曹操了。”刘亚楼不解,林彪问:“赤壁之战,曹操大军南下,带的是多少人马?”刘亚楼说83万,林彪说“我们入关带的是多少人?”刘亚楼这才恍然大悟。
凤凰卫视4月20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东北全境解放,东野司令员林彪终于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了,回想三年前他带着十万拼凑部队来到东北,在冰天雪地中被国民党王牌军打得无路可退,经历一场场艰苦鏖战,终于打出了今天的局面。无论他本人还是东野大军,都应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沈阳解放的第二天,林彪签发命令,让部队“少开会多娱乐休整一个月”。
但在此刻这支战力凶悍的百万雄师究竟何时入关,却吸引着整个关内战场的目光,蒋介石和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估计,按照一般规律,经过如此大规模的作战,至少需要三个月的休整,才能进行下一次军事行动。而实际上辽沈战役一结束,毛泽东就和林彪将东野入关的时间,确定在一个半月之后的12月15号,但是东野大军刚休整了不到半个月,毛泽东就改变了注意。
谭云鹤(林彪秘书):16号以前主席就来过一个电报,说你们考虑是在东北休整完了,再慢慢入关的好,还是现在入关的好。
解说:随着淮海战役的顺利展开,毛泽东非常担心傅作义可能会南下增援,影响中原战场,他希望林彪早日入关,阻止傅作义大军的行动。
谭云鹤:他们三个——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意思就是说困难,打了这么大的仗,伤亡这么大,俘虏都几十万还得消化俘虏,还要补充弹药。并且现在是冬天了,我们还没穿棉袄,现在被服厂正在赶制呢,什么时候穿上(棉衣)我们就进关。
解说:林彪刚刚发出电报,就收到中央的又一封长电,毛泽东给出了两个选择,一、提前入关,二、按原计划休整,一但傅部南下则东野追击歼灭之,最好的局面是抑留傅作义在华北予以歼灭,电报中毛泽东的倾向十分明显。
谭云鹤:主席回个电报更有意思,说你在东北不是也没棉袄嘛,你到关里来等棉袄,关里比东北还暖和一点,可有意思了。
解说:11月18号,傅作义派出代表来到石家庄请求和谈,毛泽东认为傅作义求和,说明他在是否南下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这正是一举歼灭他的好时机。
谭云鹤:结果第三天11月18号,主席就来电报,就是下命令了,就不是商量了,你们准备22号停止休整,全军至少八个纵队立即入关,林彪的回电非常简短,我们决遵来电于二十二日出发,详细部署另告,这时离东野打完辽沈战役只有不到二十天。
董占林:(东北野战军八纵队团长):当时谁也没想到很快就进关,要进关的这个可能性我们估计会有的,因为华北还没有解放,全国还没解放嘛,东北都解放了,不会让我们上百万大军在东北呆着嘛,这个可以料到的。但是没有料到这么快,这么急。
解说: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入关,总共10个步兵纵队和特种兵部队约70万人、火炮1000门、坦克100辆、装甲车130辆、战马10万匹,随军民工15万人,夜行晓宿速度而隐蔽地向关内开进。此时的东野再也不是三年前出关时缺粮少衣,手中没枪的十万拼凑部队了,在中共五支野战军中,它无论在人数、战力还是装备方面都遥遥领先。
李国丰(东野一纵三三四团四连班长):我背着一个冲锋枪是汤姆式的,十斤半,四个大梭子,四个手榴弹,还有一袋小米子。
董占林:说一句骄傲的话,真是雄纠纠气昂昂,我们的那个团是全部美械化的装备,轻机枪是加拿大造,加拿大的。
解说:在入关前一向不苟言笑的林彪,突然对参谋长刘亚楼开起了玩笑,他说:“我不入关还是无敌之将,一入关就成了汉贼曹操了。”刘亚楼不解,林彪问:“赤壁之战,曹操大军南下,带的是多少人马?”刘亚楼说83万,林彪说“我们入关带的是多少人?”刘亚楼这才恍然大悟。
刘统(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百万大军入关,如何保证行动上的隐蔽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惊动傅作义。
解说:为达到战役的突然性,毛泽东电告东北军,要各地多搞庆祝活动,并特别叮嘱在林、罗、刘离开沈阳一周后,报纸上要登出一条表示林彪仍在沈阳的新闻。
刘统:林彪、罗荣桓踏上征途之后,还在沈阳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就是林彪接见谁谁,在哪个会上讲话,就显示林彪、罗荣桓还在沈阳。
解说:在一派欢庆气氛中,东野大军秘密向关内开进,为避开国民党军的侦查,大军先从喜峰口、冷口入关,战役发起后,后续部队从山海关直接进入关内。大军行动仓促,最大的问题是巩固部队,自从辽沈战役结束,部队每天都有东北籍士兵开小差回家。
李欣(原东北野战军一纵政治部主任):农民是安土重迁的,他讲得很有意思,他说你们要进山海关,山海关(是)一个大铁门,大铁门一关就回不来了。
董占林:在家里也动员,走在路上也动员,你进了关到打仗的时候还得动员,离不了动员,成天动员。过去在抗日战争时候,有这么一个口头语,说笑话似的,说“八路军决死队、不打仗就开会”。
解说:在进关路上,快到谁的老家了,部队就得提前做工作,想回家必须得有人陪着,打饭、外出都得有人陪着。当时东野团以上干部多是南方人,给东北战士做工作时就说,我们把你们的家乡解放了,你就不管别人了,这是什么思想。
窦文涛:1948年12月11号,林彪向东北全军发出《平津作战的政治动员令》,你看这政治动员令怎么说,他说东北我军与华北友军会合后,作战兵力已达百万以上,百万雄师。说这么雄厚的兵力,是华北敌人所遭受不了的,就说他们绝对不敌,全部歼灭华北敌人,攻占平津甚有把握。要求指战员力戒骄傲,越有把握咱越得谦虚,任何对于人民,对于友军,对于地方机关团体不谦虚的表现,在他们面前以劳苦功高、还有以主力军自居的表现,以及粗暴无礼的表现,是绝对不允许的,必须反对,就是说咱们东北军不准耍大牌。
华北军区司令聂荣臻也发布命令,说东北野战军雄兵百万进军关内,声势浩大,先声夺人,军行所至,势如破竹,敌军望风披靡,弃甲曳兵而走。我华北人民应发挥真挚的兄弟般的友爱,给予充分的爱护,表示热烈的欢迎。此时东野80余万大军加上华北部队,共约百万之众,即将在华北大地秘密展开新一轮大决战。
解说: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东野入关后,整个平津作战将交由林、罗统一指挥,因此林彪在入关的途中,每天与毛泽东电报频密,商量平津战役的第一仗应该从哪里打起。此时傅作义的60万大军,在东起滦县、唐山,西至张家口一线上,布成了一个一字长蛇阵,蛇头在唐山,蛇尾在张家口,林彪主张先打唐山,堵住傅作义不使他南下。
刘统:但是毛泽东认为呢,你这样一线平推下去呢,这个傅作义的部队很可能是节节后退,然后又从塘沽海上逃走了。
解说:怎样才能把傅作义的主力全部牵制在平津,不使他从海上南下呢,毛泽东最终把平津战役的第一步棋,下在了蛇尾张家口。张家口是平绥线上的一个战略要冲,也是傅作义能够退回起家根据地绥远的唯一通道,如果张家口被截断,傅作义必从北平派出主力部队前来救援,只要抓住这部分主力,傅作义就难以丢弃嫡系部队而南逃。这时毛泽东收到中央社会部的一封情报,显示傅作义正在准备将张家口的银行、工厂等重要机构撤回北平,这表明傅作义正在下决心放弃西线,向平津集中部队,事不宜迟。1948年11月22日,毛泽东给华野三兵团司令杨成武下达命令,让他立即秘密向张家口开进。
张家口是塞外重镇,察哈尔省会,傅作义为了保证平张线的畅通,从这里到南口一线,部署了10个步骑兵师,而重镇张家口则由他的爱将孙兰峰率领六万官兵把守。11月29日华野三兵团发起张家口外围作战,平津战役正式拉开帷幕。
面对解放军的迅猛攻势,守将孙兰峰急电傅作义请求增援,本来已经打算放弃张家口的傅作义接到来电后,错误地判断这是中共华北部队的一次局部行动,他决定趁东野尚未入关之前先歼灭华北一部,再集中兵力对付入关的东野,于是他派出了自己最好的一支部队,拱卫京机的傅部嫡系35军。35军是傅作义的起家部队,是整个傅系军队的灵魂,拥有四百辆美国道奇卡车,是一支美械化的快速部队。
姚子俊(原国民党华北剿总汽车团团长):他最嫡系的一个35军,装备相当好,完全都是美式装备,要坦克有坦克,是要武器有武器,要什么有什么。
解说:35军军长郭景云是从傅部基层干起,凭实际战功积累升至军长的一名战将,临行前傅作义嘱咐郭景云速去速回。
郭永安(原国民党三十五军军长郭景云之子):因为当时对傅作义来说,35军实际是他手中一个王牌,作为机动使用。所谓机动使用,就是哪里紧张它去哪里,打完了以后就回来,这个队伍部队他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上。
解说:郭景云不负嘱托,只用一天时间就赶到了张家口,傅作义派出嫡系王牌35军,正中毛泽东下怀,35军一到张家口,毛泽东立即命令正在紫荆关的华野二兵团,以及在冀东待命的东野先遣兵团,向平张线急进切断35军退回北平的道路。此时的傅作义则完全没有料到,一场由毛泽东亲自策划的,波及整个华北战场的大决战已经开启。对于包围张家口的华北部队,傅作义根本没有放在眼里,他心情从容,每天都乘飞机飞来张家口,开军事会议。
张子申(军事专家):张家口战役的时候,你都想不到,这个傅作义几乎每天下午两点坐飞机到张家口,在市里头降落,就是几乎天天坐飞机到张家口落下来,听听情况,怎么怎么,然后又坐飞机回北平,几乎天天到。可是杨成武当时他们不知道,如果知道了,拿机关枪拿什么来打他,当时不知道。
解说:傅作义每天来张家口,并非讨论作战事宜,他知道35军军势力雄厚,华野部队不是对手,他是来安排秘密撤离张家口的事情,傅作义称之为“荣誉交代”。他说坚守张家口已没有价值,我们要在此实行“荣誉交代”。
在张家口撤离时,除军用物资和机要档案尽数带走外,国家仓库的物资和其他财产要造具清册,但目前要秘密进行,以免搅乱军心。十二月四日这天,傅作义如往常一样来到张家口开会,正在会议进行当中,他突然接到从北平打来的一个十万火急的电话。
郭永安:把解围之后,他在开军事会议。本来是要开个军事会议,然后突然有人报告说,发现林彪的部队在密云一带有活动,好像大概是这个意思。他当时就很吃惊,他立刻就回了北京了。
解说:原来奉命切断35军退路的东野先遣兵团,在向平张线急进的途中,发现无法绕过密云,于是决定先拔掉密云这颗钉子。战斗足足打了一天,密云城虽然拿下,但东野狗皮帽子进关的事实也由此暴露,傅作义接到消息后大为震动,他的第一个判断是东北野战军入关直扑北平,而眼下北平城兵力空虚,傅作义于是急忙下令,让35军星夜赶回北平。十二月六号中午,三十五军四百辆卡车,浩浩荡荡从张家口急驰向东,而奉命围城的华野三兵团竟然没有发现。
张子申:正好在5号这天,就刮起了疯狂下起了大雪,整个雪花飘飘鹅毛大雪,刮得人们视力看不见。所以这时候呢,虽然说你要听着也很震惊,400辆汽车,一个军坐着400辆汽车往东跑,居然没被我们发现。
解说:毛泽东得到消息后极为震怒,他在电报里严厉批评了三兵团司令杨成武。
郑勤(华北二兵团三纵司令郑维山之子):毛主席在1948年12月7日又发电报,杨李过去违背军委,多次清楚明确的命令,擅自放弃割断张宣联系的任务,放任35军东逃是极端错误的。
张子申:这话应该说是很重啦是吧,因为我们有多次电令,不是一次跟你说是吧,再一个你置若罔闻,你装没听见似的。
解说:为什么杨成武在关键时刻没有拦住35军呢,原来三兵团在张家口外围与36军激战四天,杨成武认为既然毛泽东已经从东面,令两支部队赶来围堵35军,则35军队向西逃跑的可能增大,于是决定在第五天,把主力调整到张家口西面,而这封电报毛泽东却没有及时收到。
张子申:当时的三兵团不直接由华北军区指挥,是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那么杨成武发给中央所有的电报,毛主席都在一两个小时之内,或者在三五个小时之内,最长的也就十几个小时就都有复电。唯有这个4号晚上,杨成武给中央发了一个电报,就说我5号要调整部署就这个电报,毛主席在6号早晨的电报说,这个电报我6号早晨才见到。中间一天多的时间,毛主席没看到这个电报,毛主席说你4号的电报,我6号早晨才看到,你怎么就动了呢,意思就是说你看我还没批呢,你就动了。
解说:更加严重的是按照毛泽东的部署,本应切断平张线的华野二兵团和东野先遣兵团,都没有在指定时间到达位置,这意味着35军可以在一天时间内顺利回到北平,毛泽东设想的大好局面将全部落空。
解说:在国共三大决战期间,毛泽东总共起草了197封电报,大到对战役总体方针的设想,小到一个纵队的调动使用,用兵之细致,如同亲临战场,但是以严厉口吻斥责前方将领的,就只在平津战役期间发生过。当毛泽东得到消息,35军顺利撤出张家口后,他连发几封电报,痛责放跑35军的华野三兵团,打草惊蛇的东野先遣兵团,以及未能及时赶到位置的华野二兵团首长。
郑勤:毛主席是发了脾气的,毛泽东对华北野战军动作迟缓,是非常恼火的,所以他几次电报批评,我们说杨罗耿都是毛主席非常喜欢的战将,也是说他从中央红军那时候,他一手培养起来的这几个爱将,但是这么严厉恐怕在他们的历史上也不多。毛主席当时已经确实是严令,如果35军如果是跑掉,那你杨罗耿你是要负历史责任的。
解说:时隔多年之后,二平团司令杨得志回忆说,从上井冈山到这时,我跟着毛主席打了整整二十年的仗,经历过许多艰险和困难,也多次聆听他的指示教导。但是直至现在,这份电报还在震动着我的心,它对我的教育大大超过了电报内容的本身,是我一生怎么也不会忘怀的。
面对军委的电报,二兵团首长杨得志、罗瑞卿、耿飙,感觉压力巨大,他们一面向中央做了深刻检讨,一面严令各纵队拼命赶路。
吴炳洲(华北二兵团三纵组织部干事):当时我们都是空心棉裤空心棉袄,用槐树花染的布做的黄军装,里面套着夏天的军装,没裤衩背心,就脱光屁股。
解说:塞外苦寒,山路崎岖,二兵团参谋长耿飙回忆说,层峦叠嶂的太行山里,常常是无路可走,有时两个半小时才能前进七华里。
吴炳洲:那风卷着雪花叫白毛呼呼,卷着黄土刮起来叫黄毛呼呼,冻的耳朵起了大铃铛,起了泡了,进了屋以后,有的人没这知识的这个,一烤火手指头掉了,鼻子一抹光剩骨头了,耳朵摸掉了。
解说:正当华野二平团全力向平张线赶路时,35军军长郭景云,却没有意识到返回北平的紧迫性,12月4号郭景云接到傅作义返平的命令,但他并没有立即动身。
郭永安:有个修配厂是需要把它带回来,修配厂在我理解就是修理机器、枪支、炮,修理这个,那当然是它也是必要的,把它带回来。但是装这个耽误了一些时间,另外大概是因为张垣吃紧,当时有些个省府的一些官员都想回北平,就怕这个在那儿被俘了或者被捉,要求要跟着35军一块儿撤回,大概我父亲也都答应了,把他们都带回来了。
窦文涛:离开张家口后,这35军一开头行进的很顺利,可能过了下花园部队走不动了,为什么呢?当地的这个地方部队和老百姓,他们为了配合阻击35军,在公路上挖大沟,多大呢,深两三米,宽三四米的这么大沟。这大沟一头给你挖到山岩下的峭壁,一头一直挖到这个铁路的路基,而且挖出来的土都给你扔到大洋河去,你这个35军来了,你就是你的工兵来了,你再想把沟填上,你都没处找土去。
这郭景云看了之后,气得的是跳脚大骂,可是也不能不感叹,人家对地形可是太熟了,这一手做得真绝。塞外的冬天,那家伙下午四点多天就暗下来了,部队正好走到一处古驿站,郭景云于是就下令就地宿营。
解说:鸡鸣驿,古驿站,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庚子之乱时避走西安,曾在此地住宿一夜。离开张家口的当天晚上,郭景云决定全军在这里宿营,35军副军长王雷震却极力反对在这里停留。
张鸿恩(原国民党三十五军政工处长):王雷震说咱们在这个地方守不能守,攻不能攻,而且是咱们的任务是回北京,你这个咱们应该连夜走。
郭永安:但是他有他的想法,他的想法是说什么呢,他说弟兄们太辛苦了,打得太辛苦了一天,这样的话呢,鸡鸣驿住一夜,第二天早上起床以后吃饱了饭,一个冲锋不就打过去了吗。
解说:实际上就在35军忙着修路的时候,一支共军部队已经占领了鸡鸣驿的下一站,他们返回北平的必经之地新保安。这支部队是华野二兵团在早前的军事行动中,留在此地的一个旅,有七八千人兵力,二兵团首长给这个旅下达了死命令,在兵团主力赶到以前,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堵住三十五军。在鸡鸣驿的这一夜,三十五军官兵们安然睡觉,城外十二旅的战士们却塞彻夜修筑工事,在从鸡鸣驿到新保安短短15公里的路上,构筑了三道阻击阵地。
第二天一早,35军在18架飞机掩护下,向新保安攻击前进,在兵力极端不对等的情形下,35军竟与阻击的12旅整整打了一天,36军副军长王雷震回忆说。当天傍晚,当他们进入新保安时,看到共军阵地上的几十具尸体都还没有搬走,显然共军就根本没想撤退,我感觉身上一阵发冷,解放军的打法变了,不是打不赢就走而是硬拼啦。王雷震随即向郭景云提出,新保安地形狭窄不宜久留,但郭景云决定再次在新保安宿营。
郭永安:就是没有想到四野能够很快入关,这是个关键,他认为和华北杨成武、杨得志,他们交道打得不少了是吧,所以在我父亲心目中,横扫他们没问题。
解说:这一夜是郭景云睡的最后一个安稳觉,华野二兵团在这天夜里,不顾冰寒水冷,渡过了新保安以南刺骨湍急的大洋河。
易海燕:因为当时冰已经结了,但是又没有完全结透,或者下面下边结了,上边还有薄冰,就是下去以后那个腿划伤了,再就有好多战士一开始穿着棉裤蹚,结果上来以后鞋也脱不下来,裤子也脱不下来,后边的部队就有的就穿着裤头,有的光着就蹚河。
张子申:你要就这么过去了,很多年轻人没有事,杨老说没事,很多人过去以后都没事,但是就弄那个炮的人,在那儿推呀呀,到里头有石头硌着弄不去,有的说几个小时才把这炮弄过河,所以这些人后来腿都坏了,都冻坏了,所以仗还没有打,已经损失了不少人了。
解说:12月8日一早,华野二兵团主力经过六昼夜的连续强行军,终于赶到新保安城外将35军团团围住,郭景云能否冲破包围圈顺利返回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