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经念诵:94.灾后重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38:53
               

灾后重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4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了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理论及实践国际研讨会。主要研讨灾后重建时期灾区贫困村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海波司长致辞。

国务院扶贫办、四川、甘肃、陕西、青海、云南、广西等6个省区的有关负责人应邀参加了研讨会,并就风险管理与减贫的理论及实践进行了研讨,就灾后重建时期灾区贫困村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政策进行了大会发言。国家发改委西部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保部、全国妇联、中央政策研究室等部位代表根据各自的职能和特点交流和评论。北京大学、北京师大、华中师大、中国农大、西南民大、四川农大等6所高校代表参会并交流了研究成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瑞士、英国等国际组织和项目官员分别组织了研讨会,交流了研究成果。

 

          


云南省扶贫办代表张平在作大会发言



云南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特点

 

云南省扶贫办张平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下午好!根据大会按排,我就云南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特点作大会交流发言。

2011年3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看望慰问受灾的各族群众。温家宝指出,盈江地震灾区是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也是贫困地区,要把恢复重建同扶贫开发相结合,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相结合,同兴边富民工程相结合,同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相结合,同加强基层建设相结合,通过扎实努力的工作,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盈江。温总理提出的“五个结合”,为云南乃全国灾后恢复重建指明方向。强调在几个结合中“把恢复重建同扶贫开发相结合”放在了首位。说明了“扶贫开发”在恢复重建过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加之地震和地质灾害以及大面积的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频繁,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时给那些在贫困线上的人们雪上加霜,给那些已经脱贫的人们又回到了贫困的老路上。由于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条件落后的地区,自然灾害已经成为云南贫困地区越来越突出的致贫因素,也是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加强风险管理和灾害重建,对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减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云南灾害的特点

   一是地震灾害频繁。云南是我国破坏性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的省份,近五年来,多次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了重大损失。例如最近发生在德宏州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 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北纬24°43′,东经97°55′)发生里氏5.8级地震,德宏州、保山市不同程度受灾,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盈江“3.10”地震宏观震中位于盈江县城—盈江农场一带,震中距盈江县城约2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波及德宏州盈江、陇川、梁河、芒市、瑞丽和保山市龙陵等6个县(市)。经统计核实并经云南省地震灾害损失评定委员会评定,此次地震共造成我省德宏、保山2州(市)6县7.73万户35.13万人受灾,25人死亡、314人受伤,紧急转移安置12.71万人,其中需救助“三无”(无住房、无粮食、无经济收入)人员4.15万人;大量民房倒损,电力、交通、通信、水利、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市政公用设施损失巨大。地震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8480万元,其中德宏州受灾最为严重,直接经济损失236790万元。

又如2008年8月20日、21日,德宏州盈江县发生5.0、4.9、5.9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三次地震宏观震中位于盈江县勐弄乡一带,震源深度分别为10公里、7公里,地震波及德宏、保山两州市8个县(市、区)。经统计核实并经省地震灾害损失评定委员会评定,地震共造成52.6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5人,重伤35人,轻伤118人,紧急转移安置128638人,大量民房倒损,教育、卫生、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08亿元,其中,德宏州受灾最为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2.02亿元。不到3年德宏盈江这一带发生四次地震,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再如宁洱“6·3”地震。2007年6月3日05时34分56.8秒,普洱市宁洱县(北纬23°00′,东经101°06′)发生6.4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宁洱县宁洱镇太达—宁洱—曼连一带,震源深度5千米,极震区烈度为8度。地震临近宁洱县城,属于近城直下型地震。地震波及普洱市宁洱、思茅、景谷、墨江和江城5个县区,普洱市镇沅、澜沧、孟连、西盟4县及临沧市、西双版纳州、玉溪市、德宏州、红河州等地有强烈震感。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8.98亿元。

二是特大泥石流灾害。云南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4%,平原(坝子)仅占6%,贫困人口生活的环境或是高寒冷凉、生态恶化、资源短缺,或是石漠化严重、干旱缺水、寸土如金的地区。境内海拔高差大,最低海拔为76.4米,最高海拔为6 740米,海拔高差达6 664.6米,在境内六大水系切割下,形成高寒冷凉山区与峡谷V字形地貌并存。此类V字形峡谷山区地貌,地无“三尺平”,交通极其不便,农业生产条件极差,耕地资源奇缺,当地干部、群众形容其耕地是“挂”在陡坡上,将耕作方式形象地表达为“壁耕”,每年春耕生产和秋收时节,都会发生人员、牲畜因滚坡而导致伤亡的情况。对高寒冷凉山区而言,人均耕地较多,但因海拔高、无霜期短、气温低、积温不足,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这两类地区是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冰雹、霜冻、洪涝等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造成区域内绝大多数农民不可避免地成为新的贫困人口。环境造成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某些地区发展的极大阻碍。生态环境问题是大多数贫困地区的主要致贫因素之一,全省大部分贫困人口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高山峡谷、喀斯特地区、高寒山区、干热河谷、生态严重退化地区。这些贫困的农村和家庭,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供养人口,维持生计需要。低下的生产技术、劳动密集、投入不足,对提高资源经济价值,促进资源经济转化的作用不强,加之生产能力不高,人口又不断增长,在贫困的生存底线上,为了获得足够的资源,人们于是以破坏性的垦殖、乱砍滥伐来维持生活。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全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19个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因环境恶化造成的贫困现象非常突出;长期以来,采选业形成的采空区、采矿废石、冶炼渣及尾矿占地面积近百平方公里,而复垦率仅为0.1%~0.2%,远远低于全国12%的平均水平,造成的地质灾害和土壤污染,加剧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全省土壤浸蚀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6.88%;石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5%;据2002年统计,天然草场退化面积已占可利用面积的83.04%……如何打破这种环境与贫困相关联的恶性循环,是困扰云南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大难题,也是云南扶贫开发所面对的挑战。

例如,“九五”期间,全省仅洪涝灾害受灾面积就在3 553万亩,成灾1 960万亩,受灾人口达4 096万人,因灾死亡1 925人,直接经济损失193.5亿元,加上干旱、地震等灾害年年发生,导致农村人口返贫率极高,一般年景都在10%以上,最高年份曾达到当年脱贫人口的1/3。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对国家重点扶持县的调查,正常年景返贫率在10%~15%,重灾年份达20%以上。而云南省情况是2001~2004年的返贫人口占贫困人口存量的比重分别为:29.87%、41.08%、50.8%,全国2003年返贫人口1 540万人,返贫人数超过脱贫人数,这在近20年扶贫开发进展中还是第一次。除特殊年景外,云南省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当年返贫农户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户占42.2%。有残疾人或重病、大病患者的户占26%。

又如,怒江贡山"8·18"特大泥石流灾害, 2010年8月18日凌晨1时30分左右,贡山县普拉底乡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灾害共造成11212人受灾,因灾死亡39人、失踪53人,9人重伤、30人轻伤,紧急转移安置3282人(其中:倒塌房屋102户387人,受滑坡泥石流威胁急需转移安置灾民762户2895人),冲毁玉金公司东月谷铁矿选冶厂厂区,冲毁路基(面)2350米,石拱桥1座,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除地震灾害、特大泥石泥灾害而外,还有去年百的不遇的旱灾,洪灾。云南是无灾不成年,年年有灾。以上事实反复说明,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云南抗灾防灾以及灾后重建的主要特点

由于云南的各种自然灾害十分频繁,抗灾防灾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做法,处置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大而提高,创造了具有云南特点的抗灾防灾以及灾后重建的经验。

(一)领导重视,保障有力。灾害发生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对救灾工作高度重视,把救灾应急和恢复重建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作为执政为民的重大实践,领导班子思想统一,目标明确,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为救灾及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受灾市、县派出工作队,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每个受灾村、每户灾民、每处重建点都有人管、有人盯、有人落实。灾区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做好工作。如宁洱地震,普洱市市级班子成员经常深入灾区检查督促指导恢复重建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工作会、推进会、现场会、专题会15次,研究、动员、安排、落实恢复重建工作。市级各部门和县、乡二级党委、政府领导驻扎恢复重建第一线,与灾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灾区广大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灾区群众精神饱满。全市各级下派了2000多名工作队员,舍小家为大家,舍亲情为民情,急灾民所急,想灾民所想,帮灾民所需,任劳任怨,艰苦奋战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的第一线,盯住、关注、跟踪每个村、每个组、每户灾民、每个重建点的恢复重建工作。

(二)组织严密,措施具体。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灾民全部搬入新居和全面完成恢复重建工作”两大目标任务,科学组织,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第一,责任明确。建立了领导干部挂钩责任制、部门挂钩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等三项制度,把各级领导、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推向恢复重建的主战场,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州市级领导挂钩到县,县级领导和市直部门挂钩到乡,乡镇领导挂钩到村,村、组干部和工作队员包干到户、责任到人。实行恢复重建目标倒计时,分时段细化工作任务,有力推动了恢复重建工作的快速推进。第二,谋划超前。州市委、市政府从灾害发生后二、三天即开始与各受灾县(区)着手研究恢复重建事宜,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迅速组织开展了灾情核查、灾损评定等工作,制定了受灾区民房恢复重建总体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资金补助政策、实施办法和保障措施,配套出台了减免费用、贴息贷款、整合基础上等优惠政策,做到了民房恢复重建建房备选方案入户、补助标准和贴息贷款扶持标准入户、建筑材料准备入户、项目实施计划安排入户、工作目标责任人入户等“五个入户”。同时,在认真分析研究县(区)之间、城镇与边远山区之间、集中统建点与分散自建点之间、民房恢复重建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有限的资金和力度进行了科学的统筹协调,保障了恢复重建工作的有序推进。第三,立足长远,提升重建。以新的视野、新的思路,将恢复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城市规划修编、防震安全和民居特色相结合,实施提升式恢复重建,对暂时无力新建高标准住房的灾民,也尽是引导其打好基础,以便将来的更好发展。通过恢复重建,灾区大部分居住的房屋由原来低矮、狭窄的土基房变成了宽敞、明亮、富有地方民居特色的小楼,住房面积由原来的几十平方米增加到一、二百平方米,重建户基本实现了通水、通路、通电、通广播、通电视、通电话、通沼气。第四,严把工程质量关。通过政府出资聘请专业监理公司参与工程质量的监督,从轻灾县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支持重灾县,专业技术人员包片巡查、工作队员把关负责、建房补助资金发放与房屋建筑质量挂钩等办法,有效地保障了重建工程质量。第五,督促和监管有力。各级成立了恢复重建专项督查组,灾区州市也派出强有力的督导、督查组,长期驻扎在灾区,对恢复重建工作各环节进行巡回检查,全程跟踪督查,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为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救灾资金的使用规定,规范救灾资金使用管理,出台了相关意见和通知。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加强纪律监督和对资金的监控和管理,避免挤占挪用救灾资金情况发生。

(三)上下协调,服务到位。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各司其职,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从中央到省各级在应急抢险、调运救灾物资、安排灾民生活、灾损调查评估、安排救灾资金、组织恢复重建等方面,给灾区人民以最直接、最需要、最真切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解放军、武警官兵在救灾应急阶段和民房恢复重建中发挥了突击队作用,对灾区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

(四)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民房恢复重建任务较重,紧紧围绕“两个目标”的实现,始终把民房恢复重建工作作为灾区第一阶段恢复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工作的首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要求,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快速地推进了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恢复重建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确保重点、兼顾一般,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任到县”的原则,遵循整体规划、提升基础、培植产业、谋求发展的思路,将恢复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扶贫攻坚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把安排好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加快民房建 设作为恢复重建的两个重点,确保受灾群众全部搬进新居、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例如丽江和盐津是灾后重建一个成功的范例。之所以成功就是突出了可持续发展。

(五)正面宣传,鼓舞斗志。整个救灾工作过程中,中央省和灾区都重视正确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在积极编发恢复重建工作简报和统计快报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到省上或邀请媒体到灾区采访、加大对外投稿、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布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灾区救灾恢复重建工作的关心和关注。同时,借中央新闻媒体“走进恢复重建”专题报道活动和中央、省级媒体采访团专题采访活动为契机,通过召开恢复重建工作情况通报会、组织采风等方式,强力营造良好的恢复重建舆论氛围,把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对地震灾区群众的关心、关怀及时传达给广大干部群众,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恢复重建工作的批示、采取的措施及抗震救灾工作取得的成绩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展示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排除万难、敢于胜利、重建美好家园的新形象,激发了群众战胜自然灾害、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营造了有利于恢复重建的良好氛围。

三、云南抗灾防灾存在的问题
  (一)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多年来,各级防灾抗灾指挥部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急机制,为夺取历次抗灾抢险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少部分地方仍然存在着对发生的灾情反映迟钝,信息上报不及时、统计数据不准确、情况反映不规范的问题。

(二)管理体制不顺。目前,云南省内的抗灾防灾的政府责任,分布于各相关主管部门:抗震防震在地震局,抗洪防洪在水利厅,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在农业厅,重大疫情在卫生厅,等等。这一安排当然有其合理性。当前的问题在于,各部门如何做到互相协调,拧成一股绳。

(三)投入不足。从每年的财政预算上看,防灾抗灾的经费安排不算少,但是所有的灾害在范围和程度上,都具有不可预见性,一旦出现灾害,往往需要临时筹措大量资金和物资。至于灾害预防、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就更满足不了要求,出现了“有钱抗灾,无钱防灾”。

(四)一些地方防灾抗灾意识淡薄。有的地方在防灾 抗灾中暴露出比较严重的问题,固然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工作中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等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不可低估。例如,有的对发生严重的干旱、洪涝、疫情等准备不充分,对防灾抗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应对措施不力。又如,个别地方一味强调洪水资源的利用,少数水库汛期盲目超汛限水位运行。此外,随 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地区外地民工和旅游者增加,这些人员防御灾害意识不强,自救能力较低。
    四、对抗灾防灾及灾后重建的主要建议

(一)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灾后重建要有求长远的生存,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丰富和拓展扶贫开发的新内涵。在扶贫规划编制中对贫困地区灾后的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产业发展、生态环 境保护、劳动力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内容都有长远的规划和统一的部署。灾区的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相结合,劳动力技能培训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相结合。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主导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资金、技术、 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提升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科学主动防灾减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二)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要和灾后采取的特殊措施相衔接。严重的自然灾害是近年来致贫返贫的一个重要因素。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特殊措施,使受灾地区迅速恢复重建,采取特殊措施实施扶贫,各地要认真落实。一是把因灾返贫的特殊类型的贫困地区要列入新阶段扶贫战略重点区域,列入今后5-10年的扶贫与发展规划。二是中央和省的扶贫资金要加大对受灾贫困县的支持力度。发动群众编制好贫困村参与式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充分发挥扶贫领导小组的协调及规划整和资源的平台作用,采取果断措施,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政府支持和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注重双重效果。积极探索建立灾后恢复重建与预防贫困相结合的机制与模式。

(三)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人民日报》,2007年3月18日,第二版)云南省地貌多为高原山地,地势起伏不平,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多,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岩溶地貌区,生态条件极为脆弱。为解决吃饭问题,不得不进行坡地垦殖,加上砍伐林木作为烧柴和建材、草山草坡过度放牧、挖山采矿采石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由此而引发的洪灾、泥石流又破坏了原本就极为薄弱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多年来,云南省的木材、矿石等资源产品被大量开采,并以极低的计划价格调出,资源收益极大部分被国家和发达省市占有,云南省没有积累,无力进行资源的更新培育和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没有对贫困地区产生应有的带动效应。近期的如水电资源开发,营业税上交中央,利润属开发企业,当地贫困人口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实惠。云南地处几大江河源头,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极为繁重,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面积较大,但退耕后一个较长时期内贫困人口的吃饭和收入将受到较大影响,矛盾较为突出。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受益的是全社会,贫困人口作为应受社会救助的对象,没有能力也不应该成为生态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中下游地区、发达地区应该承担生态环境建设的义务。国家应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并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用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建议国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制度,由中下游、发达地区,对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给予补偿,使西部贫困地区人口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而受益,促进困难地区人口脱贫致富,帮助贫困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采取措施减少返贫率,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巩固温饱和解决温饱同时推进。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现时的脱贫标准低及云南省每年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各种疾病发病率在贫困乡村居高不下,因灾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十分突出。“十五”期间,云南省平均每年有136.9万人脱贫,但却又有118.9万低收入和非贫困人口返贫,返贫人口占脱贫人口的比重高达86.8%,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体呈现大进大出的态势。云南省几乎每年都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加上贫困地区交通、能源、通讯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十分薄弱,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贫困农民素质相对较低,抗御自然灾害和开展生产自救的能力弱,部分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后又返贫的现象日趋严重,仅2004年因灾等因素全省返贫人口就达近100万人。高返贫率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工作的难度。一要提高贫困地区综合发展能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抗抑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跟踪管理把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扶贫成果同等重视。二要加大资金投入,整合资金,完善扶贫资金分配的创新。稳步增加财政对扶贫开发投入。扩大扶贫专项信贷资金规模,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用好用活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引导、支持民间资本、非公经济等多层次、多渠道投入扶贫开发。注重发挥行业优势,围绕整村推进计划,整合资金、集中投入。

(五)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中等强度地震,造成了大量民房倒塌破坏和人员伤亡,不设防的农村民居和村镇公共设施成为危害农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伤亡的重要隐患。因此,逐步提高农村民居防震能力是一项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云南是地震活动区带,大部分国土面积位于地震烈度7度以上的高烈度区,地震活动分布广、频率高、强度大、震害重。目前,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薄 弱,大多数房屋未经正规设计和施工,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抗震防灾能力低下,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等自然灾害,将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提高全县农村民居的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和抵御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破坏,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启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已迫 在眉睫。例如简易空心水泥砖墙体抗震性能差是造成盈江地震二次灾害的祸首。建议从国家层面上加大中国农村的抗震能力建设,除提高抗震能力而外,在每村修建一栋抗特大地震的避难所。无灾时作为村民的活动场所,有灾时就躲灾。

(六)加强抗灾能力建设,提高抗灾水平。一是加强灾害预报,坚持重大灾害的发布权在政府。二是实施防灾风险管理,通过防灾工程建设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和法制建设,有效地规避风险、承受风险和分担风险,提高化解和承担灾害风险的能力。三是规范人类活动,防灾工作中必须依法规范人类社会活动,使之适应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避免或减少灾害发生的社会动因,以趋利避害。四是进一步完善防灾抗灾的责任体系。建立了各类各级防灾抗灾的预报、指挥、救援和灾后重建的体系,目前的工作应该是对这一体系进行检查,针对问题进一步加以完善,特别是于抗灾救灾不力而造成重大损失者,应追究其相应责任。五是重视公众防灾意识。公共防灾意识的普及能让人们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危害、影响因素及如何避免等,以增加公众的安全防范能力。避免灾害发生时人们的慌乱辟谣。灾害谣言不但可以造成人们心理上的恐惧,还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和动荡不安,造成人们盲目地行动,从而影响政府部门正确灾害信息的发布。六是尽快形成灾害救助法律体系。形成我国灾害救助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灾害管理体制,健全灾害管理运行机制,健全和完善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机制,全面加强灾情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灾情的监测、预警、预报水平。七是保存灾害遗址作为灾害教育基地。灾害遗址能直观的把灾害的危害及过程直接记录下来,把灾害遗址作为教育基地是一种比书本教育和宣传更直观的方法,同时也可以作为旅游的胜地,如地震、火山、洪水等灾害遗址。八是加大灾后心理干预。一个大的灾难发生之后,尤其是突发性事件,会使人们形成灾后的特定心理后果,医学上称之为“灾害综合症”,也叫应激反应。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当事人往往 产生绝望、无助、忧虑等心态,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谢谢大家。

 模式和政策:把握老百姓意愿 来源:《中国扶贫》杂志 2011-5-16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四川:产业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开发局 向兴华汶川地震已过去三年,四川省灾后重建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2月底,开工100%,完工97.5%,主要的成效模式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运用参与式的方法,使村民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二是在一些村里建立协会等组织,提高贫困村的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密切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以此减少村民和干部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后重建时期,为了更好地发展灾区经济,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大主题,恢复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其次,为了开展地震灾区贫困村灾后产业的扶贫试点,我们在31个重灾县,每个县选一个村,投入100多万财政资金开展试点,同时组织村干部、县扶贫部门的同志到山东考察,学习发展产业经验。定期开展灾区贫困村分类研究以及灾区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逐步实施具有生态补偿效益的扶贫开发项目,促进可持续发展。 云南:完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云南省扶贫办 张平云南省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省,同时滑坡泥石流灾害也很频繁,自然灾害成为这里突出的致贫因素。结合常见的灾害特点,云南省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抗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经验。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灾后重建时期贫困村扶贫开发,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应该与国家政策结合起来,凡是灾害严重的地方,国家就应该大力投资。同时,应完善扶贫开发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一部分穷人住在林木资源(是当地最重要的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果禁止他们砍树,那他们干什么?吃什么?所以补偿机制要跟进,比如云南怒江,生态环境非常好,如果允许他们合理砍树卖树,他们可能早已脱贫,成为有钱人,但事实上,他们没有砍伐树木的权利,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该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 广西:集中力量杜绝因灾返贫广西自治区扶贫办 黄本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多石漠化地区,是扶贫重点区域。由于属于亚热带气候,这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洪涝和干旱灾害,也因此存在着巨大的水土流失和其他生态问题。2001年以来,全区共有1191个行政村因灾返贫,特别是2009年8月到2010年初,我区遭受了秋冬春连旱,32个县,其中包括24个国家开发重点县,发生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导致619.4万人受灾,部分刚刚解决温饱的农村人口因灾返贫。灾后重建的工作关键要靠群众,要大力发挥他们的具体作用。对于灾后重建的项目,他们应该有监督权,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要发扬灾区群众的自力更生精神,才能真正实现灾区贫困村的可持续发展,增强贫困村脱贫致富能力,为有效应对各种灾害奠定坚实基础,集中力量杜绝因灾返贫。 

 

94.灾后重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防治和利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全县初中校长“有效教学”研讨会在三合初中召开 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党建信息化工作研讨会”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召开 电视剧《客家女孩》创作研讨会在陆川召开 “提升中小学生学习力”展示和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倡导宗教和谐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首届互联网开放大会在北京召开 “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淄博现场交流研讨会”在周村召开 山西全省农廉工作信息化建设观摩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中国合成孔径雷达及应用研讨会在京召开(图)http://n “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在津召开 青山初中召开班主任个案分析研讨会 水质微污染物治理研讨会召开 北京大学明天召开研讨会纪念辛亥百年 全省国资委系统资本运作研讨会召开 “1+6”中心城市统筹发展研讨会召开 依依深情系三川——温家宝总理在四川考察灾后恢复重建纪实 “中央管理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研讨会”在总局召开-文章--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网站 汇能联合美国大豆协会共同主办的“猪营养及饲料加工研讨会”在杭隆重召开 球秩序重建与国际思想创新”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第二届世界UFO大会11月在北京召开 全国房地产投资基金联盟发起人酒会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