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亲草本清凉液:重塑道德需要自上而下推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43:43
重塑道德需要自上而下推动 重塑道德系列评论之一

    杨亚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4月18日《京华时报》)

    温总理讲的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不仅仅出现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在其它领域同样存在,有的甚至更为严重。市场经济如果离开道德,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因此,重塑社会道德已经是当下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道德问题不可能靠简单的说教来解决,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我们认为,要重塑道德,需要自上而下的行动。

    自上而下重塑道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立法与执法上要做到公平正义,二是执政者也即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要高尚,道德操守要规范。执法人员克己奉公,各级干部恪尽职守,是重塑社会道德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法律得不到敬畏,媒体导向庸俗势利,那么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道德的滑坡在所难免。

    为解决道德滑坡问题,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试图将“富之路”与“德之路”协调、统一起来。不过,他不是着眼于道德本身,而是将道德问题放到经济和政治大环境中考察的,因为道德的确立,不能脱离现实。今天,道德与经济、政治相互依然相互影响。因此,我们要重塑道德,就要从制度上做文章,为重塑社会道德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这就要在政治上十分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着力建设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同时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努力缩小贫富差距,改变人们扭曲、浮躁的心态,从而改变道德滑坡的局面。

    官风不整,民风难变。重塑道德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没有公平正义的社会机制作垫底,道德规范必然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温总理近日强调的那样,“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

    如何才能催生道德血液

    企业道德的血液,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严格执法才能迫使企业遵纪守法。一些国家的天价罚单告诉我们,监管不严、处罚过轻、违法成本过低,非改不可。

    用法治堤坝阻挡道德滑落

    法治的缺失极大地损害了社会道德文化,令社会失去方向,民众失去信心。我们一方面要求公民讲诚信,乐于奉献,勇担责任,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对那些违法乱纪者,尤其是失职、渎职官员网开一面,用轻描淡写的行政处分,代替严肃的司法问责。如此道德教育如何能深入人心?在一次次社会现实的矛盾冲撞中,道德输得一塌糊涂。

  止住道德滑坡应跳出道德本身

    如何止住道德滑坡?总理已经给出了答案: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重塑道德系列评论之二

    许博渊

 

    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我国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要求国务院参事室和文史馆“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在研究中要“鉴古知今,博采众长”。

    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文化灿烂辉煌,众多杰出的思想家可以向今人提供宝贵的思想和智慧。在道德文化建设方面,孟子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孟子·离娄上》第一篇就非常有针对性,不妨读一读。

    孟子尖锐地指出:“是以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这是说选拔领导干部的标准,要将德放在首位。因为,把缺德的人放在领导岗位,等于是向民众提供了一个恶的榜样,等于传播邪恶。一段不算短的时期以来,我们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急于出成绩,在选拔干部的时候,有重才轻德的倾向。很有一些缺德的人掌握了权力,他们虽然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做人方面却很糟糕,买官卖官、贪污受贿、生活腐败、作风邪门,有个别的甚至集古今中国外一切腐朽文化于一身,与黑社会头子区别不大。他们起到了孟子所说的“播其恶于众”的作用,其破坏性不可低估。

    在英语里,腐败就是滥用权力。滥用权力其实就是“以权贸私”。在我国,这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带有很大的普遍性,以至于深入群众的意识之中。就在写这篇文字的前几个小时,我在胡同里见到一个老汉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幼童在晒太阳,旁边两个老汉夸奖孩子长得好,其中一个说:“这孩子以后不要多,做个副市长就行,你就吃用不愁了”。另一个说:“那是,副市长,什么事办不成啊,光沾大了”。我听了之后,心里一阵阵发凉。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领导干部给了人民群众这样的印象呢?这种情况已经不能用“以权谋私”概括,而应该说以权贸私,意思是把权力当作商品去交换,换财、换色、换方便,换一切。这是一种最大的社会不公,是社会的腐蚀剂,是道德的克星。

 

    那些手中无权的人心理不平衡,只能走其他路子,骗、偷、抢。更加糟糕的是,迄今为止败露的贪官几乎都很会说话,漂亮话一套一套的,所说的话一个比一个新奇,一个比一个富有哲理。这是对社会诚信的致命打击,比明火执仗抢劫的强盗更可恶,更能破坏社会风气。这样的人多了,人们会带着羡慕的神色说:看呀,某人能说会道,假话多而真话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噌噌地往上窜,官越做越大,越来越威风。无形之中,一种畸形的价值观就形成了:能骗就能赢,而诚实则等于无能。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出现“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等,应该说既令人震惊,也在情理之中。

    孟子下面的话好像针对这种局面而说。他说道:“上无道揆也,下无守法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什么意思?就是说,上层做事没有规矩,下层就不守法度,政府官员们行为不信守道义,百工做工不按尺度地乱来,君子不信守道义,小人就敢犯法,如此这般,国家能存在下去,那真是万幸。这里的因果关系是很清楚的。

    接着,孟子警告说:“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他认为,一个国家,国防不强不要紧,经济不发达也不要紧,要紧的是必须有一个好的社会道德和风气。这话有点片面。事实上,无论是在战国时候,还是在现在,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之间并不矛盾,是可以而且应该兼顾的。孟子是一个反战主义者。他反对诸侯间使老百姓流离失所的兼并战争。他提出一个著名论断:“仁者无敌”。他认为,只要实行先王之道,施行仁政,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而得到老百姓拥护的政权是无敌的。

    虽然有些片面,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如果内部矛盾处理不好,激化了,就容易闹出乱子来,被外部敌人利用,最后酿成大祸。这样的例子在现代政治中不乏其例。要实现内部和谐,领导干部的道德是重要的。如孟子所说,如果做领导的没有道德,不遵礼法,下面的群众就没有好的榜样可以学习,坏人就会横行,国家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他所说的贼民即坏蛋,应该包括如今躲不胜躲的骗子吧。

    去年,我获奖三部高级轿车,前天我信箱里又有一封信,我阅后得知又获奖一辆本田轿车。我知道这是贼民所为。把水银灌入刀鱼肚子里的,也应该算作贼民,那是要出人命的,心也太黑了。“兴”就是涌现。这样的贼民似乎还在继续“兴”着,还没有“亡”的迹象。这样的状况是一种隐患,长此以往,终非国家民族之福,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惹出乱子来。我们应该有一点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宁可把问题想得严重一些,也比掉以轻心好。

    结论是什么?结论是道德文化建设要以干部队伍的廉洁为前提,若腐败不得到有效的遏制,道德文化的建设就犹如逆水行舟,寸步难行。官风不整,民风难变。重塑道德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没有公平正义的社会机制作垫底,道德规范必然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温总理近日强调的那样,“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