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毛大衣怎么保养:包产到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2:18:40
百科名片
   包产到户
包产到户最初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个农户最先开始实行的。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包用工、包费用、包产量)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由于是以农户为单位负责完成整个农业生产周期内的全部生产任务,劳动的最终成果和承包户的经济利益联系比较直接,因此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生产的发展。
目录
概述形成过程历史意义负面影响
编辑本段概述
  包产到户
承包制与人民公社的最大分别就是农民将国家的土地承包。包产制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包用工、包费用、包产量)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这措施改变由之前集体管理的生产队或生产大队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并且转为一个一户的农户为单位,由农民自我管理和生产、分配及经营。可是,土地仍旧归国家所有。这种情况在人民公社时代是不可能存在的。
农村家庭联户承包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弄明的责、权、利结合起来,推动中国农业发展。
编辑本段形成过程
包产到户最早出现在1956年浙江省温州地区永嘉县。1957年夏季,温州地区各县有1000个农业合作社实行了这种办法,但随后受到批判。
1978年春天,为了抗御旱灾,安徽省不少生产队也实行了包产到户,至1979年全省约有10%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生产责任制。同时,在贵州、四川、甘肃、内蒙古、河南等省、自治区的一些穷困生产队也实行了这种生产责任制。最早恢复包产到户做法的是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大队(小岗村),这个村后来被高度吹捧为打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枪。包产到户得到了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的支持。
这种情况下,1980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在会议纪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提出了对于包产到户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并肯定了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尔后,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1981年1月,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占中国农村生产队总数的1%,到同年6月增加到19.9%。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包产到户逐步演变为包干到户的形式。
编辑本段历史意义
  包产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而且,随着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可以将多余的粮食出售,形成了自由市场,农民手上的现金大增,农村经济大为好转。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间,粮食的增幅达到中共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而农民除了需要上缴的公粮外,对种谷物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农民可以选择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农民的收入亦因而提升,部分的农户更跃升为万元户。农村出现了一番新境象。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实行,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使传统农业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编辑本段负面影响
一切事物都有其正面意义和负面影响,包产到户也不例外。
包产到户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更适合山区等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地区。而1978年很多平原地区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经开始,当时农业机械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包产到户一刀切,对平原地区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其负面影响如下:
1、生产力低下。美国农民的生产力是中国的58倍,原因是机械化农业。78年的时候,平原地区很多农村已经机械化了,从深耕、有机肥到脱粒全部机械化,此时生产力与农民的积极性没有任何关系,同时,机械化深耕对土壤的持续改善有很大的好处,而包产到户后,人均土地很少,农业机械都退休了,深耕没有了,土壤每年都在盐碱化、恶化。中国城市化过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此有很大关系。另外,1978-1985的生产力提高更多的是因为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农业科技、种子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单个农民的积极性。清朝的时候也是私有化,产量只有100斤,现在1000斤,是靠积极性?东北有一些真正东北大米的生产基地,亩产依然很低。
2、土壤恶化。第一条中已经说到了,没有了机械化深耕,不用有机肥,主要靠化肥、农药保持产量,土壤持续恶化,这个恶性循环的终点也许就在眼前。
3、农业机械发展倒退。包产到户以后,对大型农业机械的需求接近于0,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出现了大滑坡。
4、有毒农产品。为一己私利,大量使用各种方式增加产量,自己种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敢吃。
5、产量失衡。 没有一个全国的统筹安排,每个农民自己组织生产,出现了很多2分钱都卖不掉的蔬菜,大量烂在地里。 出现了几十块钱的大蒜等等。
总结: 决策不能一刀切,需要经过反复论证,哪些地方适合包产到户,哪些地方不适合。包产到户造成的各种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