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恩怨电视剧:初四游走明月湾(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4:36:40
初四游走明月湾(中)敦伦堂敦伦堂是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户住宅,大门并非面南而开。或许是因为面对着石板街来往的行人无法保持清净,也或许有着主人家自己的想法。门户普普通通,但门头却和的窗头相同,都用清水砖做着装饰,可能这种装饰是由最早的避雨功能简化而成的吧。

老宅的墙面上有一个木质的介绍牌:姚家老屋,明代普通农户住宅,坐北朝南,占地190平方米。前后两进,第二进为楼房,楼上作卧室用。布局紧凑,富有实用价值……

老屋一进为厅堂,西侧带厢房。二进楼房,下层为厨房等,上层为主人卧室。目前此宅用作了西山明月湾古村居民日常生活起居的用具展览,展示了蓑衣、立桶、老灶……等一系列已经远离城市生活的用具。

 
礼龢堂礼龢堂外墙木牌对此建筑有以下记载:吴家老宅。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坐北朝南,占地450平方米。建筑均高两层,分成东西两路,西路为主轴,依次设大厅和内厅,东路为门厅和书斋。大厅额署“礼和堂”,2005年重建。书斋为花篮厅结构,制作精良,额署“南寿轩”。2005年公布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同年由西山镇人民政府斥资整修。 这里的吴家,指的是宋代抗金名将四川宣抚使吴璘后裔。而在门厅墙上吴家后裔撰写的简介上,还更为清晰明了地知晓了这个家族迁至明月湾的前因后果以及历史。 这座宅子是明月湾吴氏家族流传下来的,是吴家后人吴廷枢所建(资料记载:吴廷枢,字载南,号寿轩,生于清雍正十一年即1733年,卒于乾隆五十三年即1788年,以自己字、号冠书斋名)。宅子规模不大,仅两路两进,面南而建。参观路线为门厅——大厅——内厅——书斋。但是礼龢堂是一座较为精致的宅子,也有比较耐看的点。

从门厅转到西路是一座东西向的砖雕门楼。门楼的雕刻部分大多在文革期间被毁,下坊中部有砖雕一方,似乎为松下童子。下坊上部有束腰一个。字牌四周为云纹饰,并间入象征福寿的蝙蝠和桃形象。字牌题刻“粹和録德”尚依稀可辨,上款模糊的“乾隆癸卯仲冬吉旦”字迹,显示了门楼题字的年月——1783年农历十一月初一,那么大致可以推测宅子建造完成在1783年左右。对照吴家老爷的逝世年份,遗憾的发现,老爷子在这个宅子里没能享到几年福。门楼的左右兜肚和上坊雕饰基本不能辨识,只是上坊下的那条以蝙蝠唱主角的挂落,倒是完整地保留到了今天。

楼厅面阔三间,上下均带有檐廊,下檐廊有鹤颈轩一座。楼厅前廊东西门景上,分别有“珠明”、“玉润”字额一方。厅内为传统布局,且带扁做船篷楼下轩一座。

楼厅后有一座砖雕门楼,从字牌提款年份看,与前一座相同,但题字不同,为“芝兰挺秀”四字。为明月湾乡间名士邓若木所书。从保存角度看,此门楼的保存远较前座为佳,不仅字牌清晰,而且下坊中央包袱锦中的梅竹,和左右兜肚的浮雕花卉小品特别细腻,完全依照中国花鸟画的笔法进行刻绘。上坊中央的一方兰草,以及牌科间的灵芝,则恰恰点明了字牌的含义。当然保存完善以蝙蝠作为主题的上坊挂落也甚为精美。民居门楼这种建筑构造,在素雅外形中蕴含丰富意义的特点,正是我对其相当喜欢的原因。

堂楼基本作为内眷的卧室之用。堂楼有几处特色:两次间均为宫氏和合窗;雀宿檐较宽大,并引申为檐廊使用,其下甚至搭有美人靠,这在民居中不太多;檐柱为方形,柱础为八角形。

书斋在东路北部,与门厅间有高高的墙体相隔,定要进门后通过备弄才能进入。这样的设计,虽说无法和苏州城市之中的大型古宅相提并论,但是其别具一格、紧凑实用、在狭小空间内僻出这样一块清净场所,实为不易。书斋定名南寿轩,正是以主人吴廷枢的表字载南和大号寿轩命名。书斋内采用江南地带比较常见的花篮厅结构,屏门等结构的装饰和雕刻甚精美。厅前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小花园,与四周的围墙正好组成了一个小巧的庭院。园里仅置太湖石几方,却显得相当别致,正是既合了苏州造园工匠小处见大的构思,又为主人家附庸了一把开门见山的风雅。厅南墙上嵌有砖额一方,上书“清芬蔼若”四字。

随拍:敦伦堂















礼和堂























分类: 说苏州 标签: 旅游、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