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囚情:【佳片U约】英国电影《百战将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25:57
[影片海报]

[热诚推荐]
这是一部颇具传奇性的作品。它被人所知首先是因为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曾个人竭力阻止这部电影的制作和上映,虽然原因一直被电影史学家讨论尚无定论,但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丘吉尔认为这部电影的男主角Candy影射了他自己。而这部电影拍摄在1943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战最为激烈的白热化阶段,而这部电影的主线竟是英、德两国两位高级将军的深厚情谊,并大胆表达政见,批评英国当时的作战风格,这部电影诞生于处于漩涡中心的当时当地,足见其超前性和激进性。但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部严肃的战争、政治电影,那你就错了,这部电影高居imdb Romance Top 50,是一部充满英国式温情的浪漫爱情经典。从容地跨届激进的政治和浪漫的温情,而两方面都做到极致,观众、学者各取所需,这部片子可以说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故事横跨40多年,历经布尔战争、一站和二战。男主人公Candy是一名出身英国贵族在布尔战争中获得英勇勋章的战斗英雄。他在偶然间听说一名不负责任的记者在德国撰写侮辱英国军队作风的文章,为正在蓄谋发动战争的德国造势,荣誉感驱使他只身前往德国。在那里他遇到了一生的挚爱Edith小姐,并和代表德国军队的年轻军官Theodor为捍卫各自军队的尊严立下决斗之约。在这场决斗中,两位军官都爱上了温驯可爱的Edith小姐,彼此之间也从惺惺相惜成为终生挚友。但出于英国人特有的含蓄,Candy并没有向Edith表白爱情,更为单纯直接的Theodor赢得了Edith。回到英国后Candy才意识到Edith是自己唯一的Ideal,从此一生苦苦寻觅和Edith相似的女子,在此后40年中两位女子身上只是去重温Edith的影子(Edith和后面这两位女子都是同一个演员扮演的)。
Candy和Theodor的友情即使在战争爆发后也没有丝毫减弱,德国战败Theodor被关进战俘营后,Candy还去探视他,并和很多英国贵族鼓励沮丧的Theodor,称英国会帮助德国重新站起,Theodor从此认识到英德两国的不同和纳粹极端主义的可怕。因此,二战爆发以前,Theodor主动离开德国移民英国。此时已年迈的高级将军Candy虽然战功累累,但被年轻一代批评对德作战过于老朽的“浪漫主义骑士精神”,因为战争是现实残酷的,应该以牙还牙和德国打"Dirty War"。在军演中败在小辈手下的Candy此时产生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叹,而在Theodor的开解鼓励下终能敞开胸怀。
这部片子包含的内容太多太丰富了。首先这是一部纯英国电影,它既为英国传统的“骑士精神”感到自豪,又对在残酷的现实和战争中贵族精神的没落而失落,但同时也提出英国也需“与时俱进”,这种情感是非常复杂的。感情这一条主线也有类似的主题,主人公一生都沉浸在年轻时爱慕的一位姑娘的旧梦中,也是一种对没落的贵族时代的缅怀。这两条主线交融,有温情,但温情中有自嘲,有讽刺,但讽刺中有失落,完美地体现了英国式的情感和智慧。
最后题外,这部电影的3个主演的刻画太出色了,Candy绝对是英国最引以为荣的精神代表,战争也不能使其偏偏君子之风变色;而对德方将领Theodor的描写充满了尊敬和同情,将其刻画成一位有尊严、高雅正直的绅士;女主角1人饰演3个角色,还演出了温婉、纯真、假小子3种性格不同,十分可爱。结尾还稍稍有点3人行的意味。总之这部片子太有包容性了,大家各取所需吧。
[影片简介]
片名:百战将军 英文名:The Life and Death of Colonel Blimp 导演:迈克尔·鲍威尔 主要演员:黛博拉·蔻儿 类型:爱情片战争片剧情片 国家/地区:英国 语言:国语 上映日期:1943年 6月10日 色彩:彩色 剧情简介:
本片介绍了怀恩肯迪将军坎坷但荣耀的一生,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也从没放弃过尊严和绅士风度。南非战争回来的肯迪来到了德国,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在当地做家庭教师的英国女孩亨特小姐,两人因为工作的关系走在了一起,并在人前出双入对,但有一天曾与肯迪因为亨特而决斗过的德国军官再次向他挑战,四十年后他们还谈及此事……残酷的战争扭曲了不少人的心灵,也创造了许多伟大的友谊,曾经是战场上的敌人、坐上宾、情场上的对手,最后还是忘年之交...
[精彩影评]
真无法相信这是43年的英国片子,而且是彩色的,令人惊艳啊。上个月《看电影》里的经典礼拜刊登了署名王田的文章,详细谈的就是本片的来龙去脉,他是从圆桌时代的骑士荣耀开始入手,分析本片里的老英国将军肯迪的心理变化,好文章,值得我学习的视角。《看电影》的经典礼拜是他们的牛编辑叶满楼把关的栏目,想来这些片子都是经过她再三甄别遴选的吧,也可以看出她的眼光。
本片涉及的大英帝国的战争有三场,分别是20世纪初期的南非布尔战争和一战、二战,谁曾想这战争是越来越背离老头子的人生价值趋向,也就是说,布尔战争里,他的不列颠子民的骑士风范尚有市场,但一战二战竟一蟹不如一蟹,一直到像他这样的绅士军人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让位给不讲究礼仪规则的毛手毛脚的新一代娃娃兵,最后还不得不对了这些毛头小伙子,送上他的敬礼,因为他深深感到,他的时代消亡了,如今是不讲规则的人的天下了。按照电影的意思,是在欢迎老头的思想转变,这没法子,因为电影拍的时候,欧洲第二战场尚未开辟,英国承受着纳粹方面的猛烈炮火,你这个伦克公司的电影,总不能完全不顾国家大义,而去宣扬什么战场上的社交礼节。
电影里安排了一个重要人物,肯迪的一生的对手,一个德国军人,他最后还是因为反纳粹而投奔了英国,当然,我也把它看成了英国战时统一战线思想的一部分。然而我始终带点怀疑,这个片子在当时,究竟能够讨谁的欢心?处在战时而能够有超越战争的一个胸怀,这是英国人的见识里值得我敬佩不已的所在。宣传部长大人不是说了,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造性,我觉得他应该看看70年前人家英国人的电影观,再来对照对照自己。
[请您观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