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如山贼捕刬女夺巨2:培养批评意识人民日报-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4:57:40
培养批评意识
陆建德
《 人民日报 》( 2011年04月19日   20 版)

【我的枕边书】
《法国革命论》:(英)爱德蒙·伯克著;何兆武、许振渊、彭刚译,商务印书馆出版。
此书是对法国大革命的批判。对今天的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如何看待社会的变动和改革,以及作者对现代社会的思考。
我对读什么书没有固定的标准,有时纯凭一时兴趣,偶然性在所难免。借书比买书好,但是“坐拥书城”的虚荣心和贪欲也常占上风。现在强调读经典,不过了解一下经典形成的动态过程也很有趣。实际上经典是一个流动不居的概念。我们无法画一个圆圈,然后宣称圈内都是经典,圈外不是。假如由于历史的原因,有那么一个大概的圆圈,那么它的边界也是不明确的,一直处于运动之中。有的书原来居于中心位置,后来慢慢漂流出去了;有些书原来是在外围的,慢慢向中间移动了。这种现象背后有文化、社会、政治、种族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流行书目。近些年谈国学成了时尚,儒家的著作大家知道得多一些,为什么不读读法家的作品呢?
阅读需要敏感性,各种各样的敏感性(包括文学的和非文学的),需要不断地与当下的环境结合起来,从而养成批评意识。今天的读者可能视野更开阔了,对有些问题感觉更敏锐了,他们读到的东西也许是原来的读者没有注意到的。但是也要防止一种现象:我们并不具备原来的理想读者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世界,理解并欣赏作品的能力打了折扣。应该如何补课?补到何种程度?对此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这里说的批评意识指的是对作者的假定、叙述方法或者暗含的诉求所持有的警觉。我们不能简单地顺着书上印的词语走,走完了事。这种警觉适用于任何书,不疑处应该有疑。历史、自传也会像小说一样,有诸多想象的、建构的成分。比如我最近在看孙中山的《伦敦被难记》(1897年),这是对一次事件的叙述,其意义远超出事件本身。但它经过谁的润色?它的理想读者是谁?书中不少内容与这些读者的期望是否相合?
读者如果用几个主题词来概括一本书,作者会非常失望。我很喜欢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一句话,他如此建议学生:“拥抱所有细节,那些不平凡的细节。”作为读者,要留意作者如何在作品中呈现细小的东西,要学会辨识这些细枝末节所传递的丰富信息。一旦善于捕捉这些细节,那么我们就成了老练的读者。在认真的阅读过程里,读者总是不断调整自己的感觉,以便自己对书中所呈现的生活的丰富性做出恰当的反应和判断。这对感悟力是很好的训练。
欧美国家原来有个传统,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母亲或父亲拿起书读给大家听,现在恐怕已经很少见了。我们通过因特网和电视接触很多信息,这种信息获取跟持续专注的阅读行为有本质上的差异。浮光掠影的信息使我们停留于表面,而阅读则帮助我们进入更深的世界。
现在很多非常出色的年轻读者对世界、社会和人性的了解比我们年轻时要多得多。他们的阅读量很大,这种读书的好习惯还会持续下去。如果他们不把时间和精力用于保存并丰富人类思想感情的宝库,那就太可惜了。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