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书单推荐列表:胡宗南最后的岁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35:11
  胡宗南最后的岁月




  1950年3月27日凌晨,在中国西南边陲小城西昌,一架运输机疾速升向夜空,向南面的海南岛飞去。机上载着国民党最后一批逃离大陆的军政大员———西南军政代长官胡宗南上将以及他的同僚与部属数十人。此刻胡宗南痛苦地意识到,自己惨淡经营20余年的庞大军事集团覆灭了,“西北王”、“西南王”的美梦不再。

  1950年2月下旬,胡宗南在西南的最后一个落脚点西昌即将失守,几千残兵败将走投无路。在台湾的蒋介石因憎恨胡丧师失地以致全军覆没,竟下令坚决不准胡宗南回台。蒋要胡宗南与西昌共存亡,或死或俘,听其自然。当此之时,胡宗南的好友、时任台湾“国防部”副参谋总长的郭寄峤出来为胡说情,甚至向蒋介石直言道:“送一名大将给敌人做俘虏,既违反了战争利益,也违反了指挥道德。”由于郭寄峤的坚持,蒋介石才默许派飞机到西昌接胡宗南。这就注定,胡宗南在台湾当局掀起的“整肃”浪潮中,不能安然无事了。

  胡宗南1896~1962,浙江镇海人,原名琴斋,字寿山。曾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是蒋介石嫡系,一度执掌西北军事实权,被称为“西北王”。1947年曾率部进犯陕甘边区,受到人民解放军痛击。解放战争后期率部撤往西南,逃到台湾后,胡被任命为“江浙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兼“浙江省政府主席”,又被调任澎湖防守司令等职,旋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研究员”等职,从此完全失去往日“西北王”的威风。1962年2月14日,因心脏病突发病逝。

  抵台后,蒋介石、陈诚都没有接见他,胡宗南只得携家眷前往台湾东部的花莲海滨。1950年5月11日,胡宗南突然得到一则信息:“监察院”中有50多名“监察委员”联名对他提出弹劾,言辞激烈,声势吓人。领衔对他提出弹劾的是李梦彪。

  李梦彪等人提出的弹劾文洋洋数千言,引证详尽,铿锵有力。据识者言,这是历年来“监察院”弹劾文中难得一见的好文章,也是自1948年“行宪”以来参与签名的监察委员人数最多的两弹劾案之一。

  弹劾文首先对台湾当局在整肃失职军政大员方面,空言“切实查照办理,以振纪纲,而挽颓风”表示不满。接着文章列举了胡宗南自1932年底率部进驻陕甘以来所享有的日益增大的权力与种种优厚的待遇,然后笔锋一转,揭露了胡宗南自1949年以来在西北、西南连连战败、丧师失地的种种败迹。

  弹劾文最后说道:“窃以为……胡宗南应负重大之罪责,已定于弃成都、飞三亚之前;重以在西昌之措施,适足以促西昌之速亡。事实俱在,焉能为讳……除丑类而奠神州,奈何使纪纲不立?为国家前途计,理合依法,提出弹劾……”

  胡宗南弹劾案传开后,台湾各界议论不一,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更多的是默默静观者。

  胡宗南由于其身份与性格的原因,面对弹劾案,表现得十分镇静。他认为在西北、西南的失败,主要不应是他个人的责任,而是国民党整个党政军的失败。在那些日子里,胡宗南深居简出,从未公开出面活动或辩解。但他的许多僚属与好友却为之多方奔走了。结果,在1950年5月底6月初,由颇有声望的律师江一平领衔,108位“立法委员”署名的陈情书问世了,并很快送呈蒋介石和陈诚。

  陈情书将胡宗南这个败军之将,美化成了一员忠勇奋发、战功卓著的有功之臣。其中,战功是虚假的,而将胡宗南比之郭子仪、岳飞等历史名人,更是不伦不类;但所说胡宗南对蒋介石一片忠心,在失败形势下仍拼命挣扎,然而最终却无法避免惨败,那倒是真实的。

  在江一平与李梦彪论战期间,胡宗南本人在旧日僚属盛文、罗絮人等人的参助下,也草拟了一篇详细的自辩书,于1950年8月16日提交台湾“国防部”。

  但决定弹胡案最后结果的是“总统”蒋介石的态度。蒋介石既不满于胡宗南的丧师失地,同时又感到胡宗南跟随自己20余年,无比忠顺,征战西北、西南,苦多于甜,如果把责任全推给胡宗南,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现在台湾正是多事之秋,像胡宗南这样兵败逃台的将领不在少数,对他们需要安抚,才能安定军心,稳定局面。权衡利弊,蒋介石最后决定放胡宗南过关。

  六个月后,“国防部军法处”根据蒋介石的授意,对弹胡案作出叛决,宣布“李梦彪弹胡宗南各项,均与事实相反,不能成立”,认定胡“自无若何刑责,足资论究。……应予不付军法会审。”

  与此同时,“司法院”公务员惩诫委员会也申复:认定胡宗南从西安撤到四川,再撤到西昌,历经战斗,并未处置乖方,应免论处。

胡宗南以败军之将,终于逃过了一场政治劫难。但是他从此再未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只在以后一度担任大陈游击司令与澎湖防守司令等职。胡宗南于1962年2月14日去世,时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