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爱英文版歌名:林格小杂感(46):教育的目标是强大孩子内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0:13:35
                 教育的目标是强大孩子的内心

     林格/

 

    一、如何面对焦虑的中国教育?

  当前教育面临的现实是,人的内心深处极为焦虑,从个别焦虑转为全民焦虑,从外在焦虑转为内在焦虑。焦虑的代名词是功利、浮躁、冷漠,是人性之恶的极度释放……很多人比如许多教育学家都在努力改变这种焦虑,结果自己也意外陷进焦虑,不能自拔。

    在我看来,谁也救不了世,只能依靠每个人自救,途径是找到心的出路——不做不必要的抱怨和感慨,我们惟一要做的是回观内心,回归教育的常识,再远观未来,站在将来看现在,30很快就过去了,坚信,那时一切就好了。


 
 二、教育是静的哲学

大连教育学院刘世斌老师用“水静成镜像,心静生智慧”形容我的谈话或者讲课,虽有抬举之意,但很美好、很深刻。我向往的教育是静的,静的哲学,静的智慧,静方能归一,而万物循序生长。

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我也经常扪心自问,我的心静了吗?也时常发现,到了需要处理利害关系时,也不能做到静,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很多的外物约束了我心灵的自由、宁静、放松。很长时间,我都是借鉴佛家中的“随时、随性、随缘、随喜”来调理安排自己,结果发现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如今,我能努力做到“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融通和中和,可能是因为建构了新的人生观自觉,以一种更加超越的时间、空间、内容三维度,把自己放到一个渺小、无用、庸常的位置上,渐渐有了一点点新的认识。

 

    三、教育的目标是强大孩子的内心世界

强大孩子的内心,是新时期养成教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强和大,是两个坐标,强是横坐标,自信者强,大是纵坐标,自由曰大。也就是说,自信是人格的核心,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建立自我,而自由是人的目的,自由者心胸阔大,可容纳无限知识和财富。

 

四、真爱

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最想看到什么?这其实不仅仅是海伦·凯特的人生提问,更是一个重大的教育提问。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眼睛得病几乎失明,他对妻子说:我不怕看不见,我怕从此看不见你。 教育也是如此。

 

五、教育就是处理好几对关系

最近花了一些时间来研究中国红木家具和古建筑文化,其中机关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人与人的关系,如卯榫结构。我国古代的红木家具文化与建筑造型,有一个精湛的精神形式——卯榫结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制作方法具有高度的、精确的技术性和科学性。从卯榫结构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教育的本质是精神上互相结合与滋养、依靠。

教育其实就是处理好几对关系——物(知识)与物(知识、人与物(知识)、人与人、人与自己等。而处理好这几对关系,确实需要一个机制,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因为缺乏逻辑推演的传统,很难建立高效的机制。从卯榫结构的精巧创造上来,我们的祖先并不缺乏建立机制的智慧,并且具有中国代表性智慧的“中和精神”,也提供了理念上的支持。

 

六、每天进步一点点

怎样做一个通达、通透的人?本质上,事物的“道”到了一定境界后都是相通的,关键是能否找到契合点。

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必然古今相通、中外相通、文理相通、理论与实践、书本与生活相通、情感与理智相通、人情与人性的相通,故而,修持通达之境界,须有阔大的胸襟、对真理的狂热追求以及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行动纲领。

我的一点点体会是:一是修炼阔大的胸襟。站在高处,看到远处;放到低处,容纳万般。二是保持对真理的狂热追求。保持一种激情和好奇心,以探索未知为生活的主要乐趣。三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行动纲领。每天有感悟、有日省、有经验总结,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中一点点感受到内在的进步与愉悦。

    

  七、死亡教育是否必要?

    适合清明节,又适合日本地震及核泄露危机,答问《中国日报》记者关于死亡教育是否必要的答复:

    死亡教育从教育内容看是必要的,特别是当前人心混乱之际,人如果对死有了深度、理性的认识,将会倍增对生的珍惜与爱护,从而产生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内心世界才会安定、归位、沉静。在藏传佛教中,就把死亡教育当作核心的内容之一,参见《西藏生死之书》,该书博大精深,不仅仅是宗教意义上的经典,也是哲学上的经典。

    但,在中国目前比较成熟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死亡教育不可也不必要独立进行,比较理想的方式是纳入生命教育大体系中来进行,比如从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激扬生命三大内容中进行渗透。生命教育才是最根本的教育,不知生,焉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