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笑全国巡演:中国:知识产权死了,山寨活了-搜狐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29:45


中国制造已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因为长期存在知识产权侵权和质量问题,所以也被戏谑为“山寨制造”。虽然中国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是按照世贸组织要求对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了调整。但是,任何一个人都必须承认,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仍很严峻,随处可见的侵权现象很少被处罚,即便处罚代价也不高…【详细】【网友评论】
中国式“山寨制造”闻名全球

“中国制造”成“山寨制造”成因复杂
中国制造已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因为长期存在知识产权侵权和质量问题,所以也被戏谑为“山寨制造”。这个尴尬现实弄得国人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便有好事者将中国自嘲为山寨之国。冠以“山寨”头衔的中国制造以价格冲击为主要特征,它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增长模式到经济制度,从产业结构到资本构成,都可以部分解释这一现象。但简单笼统将其归结为体制原因太过缺乏建设性,不具备实践意义。因此,从知识产权角度切入分析,多少会有一点收获。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严峻
山寨的本质就是简单模仿,有时甚至是很拙劣的模仿。由于中国是一个落后国家,模仿特别是在制造业方面进行模仿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而且,有计划经济体制历史的中国曾长期不认同知识产权,将它视为资本主义进行垄断、遏制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工具。在中国进行工业化的最初三十年,消化和吸收苏联老大哥的技术差不多是我们整个制造业的主要任务。这种传统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可谓历久弥坚,至今仍不能忽视。
虽然中国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是按照世贸组织要求对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了调整。但是,任何一个人都必须承认,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仍很严峻,随处可见的侵权现象很少被处罚,即便处罚代价也不高。【详细】
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照亮光明的山寨之路

中国山寨能力让外国公司闻风丧胆,技术引进遇难题
作为一个落后国家,赶超发展需要引进大量的技术特别是制造业实用技术。以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为筹码,引进技术原本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但是,中国过分强大的山寨能力往往让外国公司望而生畏。不是么?大到汽车、轮船甚至飞机,小到手机、家电甚至钢笔,山寨制造可能很快会对知识产权持有人构成冲击。或许山寨制造的质量和性能仍不如正版,但强悍的价格冲击力却势如破竹,往往蚕食知识产权持有人原有的市场。也难怪很多外国企业在与中国合作之前经常犹豫不决。
“中国制造”一大抄,“中国创造”路在何方?
假如自身知识产权难以得到保护,那么企业为什么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呢?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能指望他们会因为要提升国家形象、为中国制造正名而进行自主创新,他们的目标是生存和发展。平均存活期不到五年的中小企业没有太多心情去谈论民族大义、国家尊严,他们只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制造业生产过程和制成品的知识产权侵权证据难以搜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加上中国相关执法力度不足,维权得不偿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理性选择自然是不进行自主创新,转而走更加光明的山寨之路。
“被山寨”率之高终损害中国制造长远利益
考虑与中国合作的外国企业不得不将被山寨风险列为高危风险。最新的一个例子是高铁技术,引进国外技术并吸收消化之后的中国高铁已经开始走出国门,这些技术提供者要么选择成为中国高铁的竞争对手,要么选择成为合作伙伴。在感慨中国制造业学习能力之余,不妨担忧一下未来中国高新技术引进的前景。的确,很多时候山寨在法律上不能确定为知识产权侵权,但这种声誉的损失最终却会损害中国制造的长远利益。
缺少优秀技术工人只靠山寨的中国制造能转型么?
另一个后果是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度下降。山寨对工程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工人的要求相对比自主创新要低些,山寨需要的是逆向工程,是模仿能力而不是创新能力。山寨能否成功技术不是关键,市场和管理能力才是关键。工程技术人员重要性下降必然会导致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下降,人才也更趋于向非工程技术方面流动。没有好的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好的技术工人,只靠山寨,中国制造能转型么?【详细】
让知识产权得到保护,再谈上层建筑不迟

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不仅仅是水平差距
有很多人认为,给中国一点时间,自然都会有改变。这种纸上谈兵的看法没什么实际意义,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中国制造达到日本制造的水准不是坐在家里空谈可以实现的,这需要一系列的改革和努力。继续从知识产权角度来分析,一个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可能达到日本制造的水平么?日本作为世界上知识产权保护最好的国家之一,不仅基本做到了知识产权保护内外统一,而且做到了全面覆盖,将大量生产制造、销售包装乃至操作方法都纳入了保护范围,总体上做到了大小企业一视同仁,这那些对依靠自主创新生存的中小企业极其重要。
中小企业更需要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持其生存发展
只可能拥有少量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需要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不能说我们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自主创新的口号这几年喊得震天响,不过这似乎只是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特权,中小企业很少列于其中。自主创新的所谓成果特别是制造业方面的成果如潮水一般涌来,但实际效果不敢贸然恭维。从中华之星到龙芯,再到效果存疑的TD3G标准,值得探究的自主创新实在是不少。
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不是靠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就可以做到的,没有占企业总数95%以上的中小企业支持,制造业水平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自主创新需要有大量乐于自主创新的中小企业支持,没有强大的中小企业配套,大企业所谓的拳头产品创新往往只能以失败收场。那种迷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在制造业领域是行不通的,制造业发展创新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缓慢过程,而中小企业进行大量的自主创新是这一过程基础,企图跨越基础而毕功于一役的尝试通常只能以失败收场。
没有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基础不会有,上层建筑更不会有,现实就是这么简单。【详细】
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李蕴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