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接卢春房:破坏性创新的启示 文/贾鹏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5:44:21

中国是大国,我们习惯什么都要争强好胜。而现实却不全是如此,像足球这样的运动,真金白银投入那么多,还是没什么成效。倒是女子网球,这两年反而愈来愈强了。

这种悖论在经济学上屡屡出现。比如,企业大了就一定强?小了就不强?事实上,这需要综合考虑诸多条件和参数。有的行业需要规模制胜,企业规模大了才好调配资源,才能持续投入研发;但有的行业却因为顾客需求千变万化,反而是小些要好。

一次到意大利出差,路边有很多小服装店,但衣服却要比大商场贵很多。一位老爷子现场手工制衣,一件男式大衣售价最低1700欧元(折合人民币1.7万元)。事实上,在意大利,很多名牌服装和皮鞋企业都是小而强。

我们国家提出了很多大企业战略,当然是好的。但我也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要提大企业战略的,也不是所有企业都全要变成大企业的。

破坏性创新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由美国教授克里斯森在1996年提出的这种创新行为正在改变着企业生存状态。典型的例子是手机上的摄像头。从技术上看,这一产品简直无一是处,镜头差、像素低、快门慢,但是,它改变了手机产业。而且,它逼迫数码相机厂商向着更高端产品领域进军,他们很快就要不生产低端相机了。

破坏性创新是指把在位厂商(优势厂商)的低端业务变成主流业务的行为。例子还有很多,如戴尔卖定制化和低成本的电脑、数码相机抢夺了传统相机的地盘等等。

这个例子给强国战略的启示是:要善于做好别的经济体不愿意做的事情(边缘业务),而不是一开始就要进入有钱赚但竞争激烈的领域。比如,软件外包,印度就是把欧美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做成了最强。印度是信息产业强国,其实主要是软件强,多数产业还是跟中国有差距。

这也是东软值得欣赏之处。对日软件外包原本不是大市场,但东软和大连慢慢地把它做成了一个大行业,现在,印度软件企业转过头来也杀入这个市场了。

我们国家选择了很多行业如芯片、半导体、汽车电子、操作系统等等,希望都做成全球领先。但破坏性创新思路显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我们足球不行,却并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我们要成为信息产业强国,可以从更多破坏性创新做起。

(计算机世界报 2006年12月11日 第48期 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