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诗兰官方旗舰店鞋:窦桂梅《落叶》说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2:25:57

窦桂梅《落叶》说课

窦桂梅《落叶》说课

我认为,对于主题教学中的“主题”把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确定。就是说,主题的内涵和外延,一定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年龄,让孩子得到相应的感受。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所认知的内容,是不能和高年级的学生相同的。

因此,这又涉及到一个主题教材编排的体系的序列问题——应该随着孩子的年龄的不断升高,同一教材的主题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螺旋上升。这是编者必须要考虑的。而不是这年一个主题,下一个年级就不用“继续”探讨了。不同的主题之间也不是割裂的。关于主题,不是单纯“精神”层面的,包含很多,只是用“主题”概之,决非以往“思想教育之延伸”。从主体本身来讲,可以大而化之,可以小而化之。有时,每一个大的主题里也应该含有与之相关的小主题。一个个小的主题也许就是一节课落实的“点”,有时这个“点”需要一个星期落实;有时植一棵“小树苗”需要几年的成长,甚至一辈子感悟。

就拿“落叶”来说,其本身的主题内涵我认为特别丰富,但却不能在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里“揠苗助长”。

因此,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我定位较低,让落叶富有“情趣”,当作大自然给小朋友的最好的“贺卡”,适当暗含“四季轮回”之哲理。于是,除了识字解词之外,扩展了几篇不同体裁的小文章作为阅读积累。课后再进行“拔根游戏”的说话练习,“贴叶写话”的练习,作为说话和写话的补充训练。

如果在中年级,我想,我们可以从“物质”价值的角度出发,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落叶的形状”——如手掌形的,羽状形的,椭圆形的等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引领孩子探讨“落叶”的色彩为什么会不同,为什么会从树上落下?当然,“哪些作为药材?”“为什么会变成肥料?”等课题也会在孩蛹淇寡芯康摹W詈笮闯傻难芯勘ǜ妫褪呛芎玫淖魑哪亍?

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还可以继续提升。比如,“落叶”后面藏着如人生打击的“寂寥萧瑟”甚至“悲凉痛苦”。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学习这样的文章。如屈原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如王勃的——“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再比如鲁迅的《秋夜》中“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以及他在病重期间的写的一篇关于落叶的感叹。透过文字,再把这些不同年代,不同特点的作者放在一个时空进行讨论,一定别开生面。

再往上走,我们还可以从“落叶”的主题中反映人如落叶的一种“归宿”。于是,我们可以读日本作家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一夜坠地决不是毫无疑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同样,一个人的生死就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活。死,固然是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也许,这就是那片落叶像我们娓娓道来的生死轮回的要谛——高年级感受的这些,回忆童年学过的《落叶》,尽管是童话,但想起老师下课前的那段话,与上面的有相通的地方,就像桥梁搭建在上面的命题,轻松“行走”过来。

当然,再往高年级走,我们还可以以“落叶”作为一种哲学命题——“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叶子”参差多态,各有风貌,又是一个命题可以研究——这又和当年研究叶子的形状的内容有了链接,并提升到精神层面。

“落叶”这一主题,一个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课里到底应该则怎样体现?,或者体现多少?我也把握不准。只是努力围绕设计的有关“落叶”的课堂活动以及课外活动,给这些小朋友心里种下一粒种子,让其在今后的精神成长中开一朵属于这一点的“花”,结一枚属于这一点的“果”。除了上面我们可以做的,还可以开展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制作书签,可以创作古代和现代诗歌,可以举行有关落叶甚至秋天的“古诗文朗诵会”或者“诗句探讨会”,还可以开展一次读书活动。比如读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名著《最后的一片叶子》……要探讨的话题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