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城西有哪几个楼盘:【史话】中国历史上曾多次错过成为海洋强国机遇-【三海一核】哈尔滨工程大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21:03
【史话】中国历史上曾多次错过成为海洋强国机遇 10-05-18 作者:朱广福   编辑:徐鹏

历史回顾

作为海洋大国的中国,历史上多次错过成为海洋强国的机遇。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的民族,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历史上曾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宋代,“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为近海航行提供了天文学知识和航海技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建造战船、组建水军、组织庞大舰队始于元代。元朝海上行动,最大规模可组织水军7万人、战船500艘。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曾派“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远航,通好亚非诸国,标志着中国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展到历史的高峰。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也使朝廷中的有识之士猛醒,开始认识海权的意义。于是,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军工,筹备船政,培养海军人才,组建北洋、南洋、广东、福建4支舰队。到甲午战争前夕,历时26年,共造各类舰船55艘,这在中国造船史上是空前的。然而,在甲午战争中,清朝当权者把北洋海军舰队视为拱卫京畿的活动式“要塞”,奉行消极防御的战略,不可避免地使北洋水师遭到全军覆没的下场,海军强国梦破灭了。

 
清代“定远号”

当年的中国没能成为一个海洋强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一点是没有正确理解海权理论的精髓,没有认识到海权是国家综合国力在海洋方向的表现。反映到海军的建设和使用问题上,即是海军建设缺乏连贯性,没有长期的发展规划,海军只是在近岸近海活动;其次是长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手工业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决定着整个社会面貌和人们的心理状态,人们安于现状,不求海外拓展;最后,历史上长期对中原王朝造成威胁的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所以,在国防建设上一直以塞防为重,兼顾海防。

当前,随着陆地资源的减少和海洋资源开发力度加大,海洋是国家利益拓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已成为各国共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产值增长最快的黄金地带。海洋安全边界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而拓展,海上安全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比如海域划界、岛屿纠纷、资源开采、航行安全、海盗威胁、海上走私和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这一系列新的问题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关注自己的海洋权利,提高海军应对、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因此,必须消化吸收传统的海权理论精华,结合新形势下海上安全的要求,创新我国海军战略理论,有效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为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和支撑。

当今状况

中国现今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强大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 但考虑到海洋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成为一个海洋强国,遂成为中国领导阶层当前的首要目标。为取得此种地位,建立一支具有控制全球海洋能力的远洋舰队,更成为中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根据此长期发展目标,到2050年中国海军将完全现代化。第一阶段已于2000年结束,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已取得对黄海、中国东海及南海海域的控制能力。此三海域均位于太平洋第一岛链内,其中包括菲律宾、琉球等岛屿。第二阶段到2020年及2025年左右,中国海军将可控制第二岛链内的海域,包括日本海、菲律宾海及印尼海,其周边则有千岛群岛、北海道以及其南方的马利亚纳、加罗林群岛和新几内亚等地。第三阶段则要到2050年,在这段期间,中国将建立远洋舰队,届时其活动范围将可远达第三岛链的关岛。很明显的是,为了完成上述目标,中国海军将需要各种先进的现代化战舰,特别是能携带战机的航空母舰。


刚刚服役的中国海军新型舰艇

第一个阶段:为加速航母设计过程及取得外国经验,中国先后从国外购买了数艘报废的旧航空母舰进行分解研究。第一艘系于1994年以140万美元向澳大利亚购买的“墨尔本”号轻型航母,并将其拖往华南解体由专家进行分析研究。第二艘是1997年以500万美元购买的重型航空巡洋舰(TABKP)“明斯克”号,经过18个月的整修及改装,中国已将其改装成一个海上游乐场,目前停泊在距离深圳不远的海湾。第三艘则是中国以840万美元购买之同型的“基辅”号航空巡洋舰,该舰已于2000年拖往天津,未来经过整修和改装亦将成为一个吸引观光客的海上游乐场。第四艘系中国于1998年,以2000万美元向乌克兰所购买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当时该舰艇仅完成70%,从2001—2002年被拖往大连,经过长期整修和改装,表面上该舰未来亦将成为一处海上游乐场,供人们观光游玩,但实际上其真正目的则是供中国海军专家分析研究之用。

第二阶段:中国打算建造4—6万吨级航空母舰。根据俄方情报分析显示,从1999年起,中国已在上海造船厂开始建造其第一艘由本国所设计的航母,这艘代号为“9935号方案”的航母,排水量为48 000吨,将可装载30—40架战机,基本上是装载购自俄罗斯的Su—30MKK多功能战机,据说该艘航母本身装有垂直发射的防空及反舰导弹系统。根据北约分类,该舰艇仅可称之为重型航空巡洋舰,尚不能称为真正航母。未来为了停泊该艘航母,中国日前已开始进行上海、湛江、大连等各海军基地及码头的改造工程。该艘航母从1999年开始建造,将可望于2006年完工下水。但这一支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实验性舰队其真正完成编组,可能还需3—4年。根据世界航母舰队之编组经验,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近期内将开始建造万吨级巡洋舰以为护航之用,中国亦有可能直接向国外购买同型巡洋舰,最有可能的就是购乌克兰尼古耶拉耶夫港造船厂所建造的导弹巡洋舰“乌克兰”号,该舰目前已完成93%,然后以该舰艇为标准而建造本国同型巡洋舰。

第三阶段:核潜艇和常规潜艇之建造。中国海军在建造航母之同时,亦积极进行水下舰队之发展,并希望这方面能超过东南亚各国,因为目前该地区尚无现代化的反潜能力,未来中国将以核潜艇作为执行其恐吓政策和反击方式的主要手段。根据此政策原则,中国海军首先将集中在新式核潜艇及柴电潜艇之研发。目前中国海军的“夏”级(即092号方案)战略导弹核潜艇可装置12枚固体燃料的“巨浪”1型导弹,射程为2400千米,中国使用“夏”级核潜艇的经验,将有助于第二代战略导弹核潜艇之设计和建造(即094号方案)。第二代战略导弹核潜艇将可装置16枚“巨浪”2型导弹,其射程为8000千米,中国已于2001年末,在渤海某船坞开始进行其第二代战略导弹核潜艇之建造,预计在2004年或2005年正式下水,到2010年,中国海军将可拥有3艘第二代战略导弹核潜艇。果真如此,未来中国核潜艇将可在西太平洋,包括菲律宾海域内轮流出没,并可对俄、美境内任何目标进行攻击。

至于中国目前一般核导弹潜艇舰队,系以80年代所建造的“汉”级多功能核潜艇为骨干。为取代此种旧式核潜艇,中国正积极进行第二代核潜艇的研发,此种新开发的第二代核潜艇,除传统鱼雷外,并装有新型的水下反舰导弹。中国系以旧式的C-801型导弹为基础,成功的研发出水下发射的反舰导弹。从技术及内部构造而言,中国第二代核潜艇,与俄罗斯第二代核潜艇相差无几。根据北约分类,俄罗斯第二代核潜艇为Victor-Ⅲ型。此种第二代核潜艇,从2001年起已在渤海地区进行建造,中国希望能建造10艘此种类型的核潜艇,到2004年,中国第一艘第二代核潜艇将正式编入战斗序列,到2010年中国海军将可拥有4—6艘同类型的核潜艇。

此外,为改进一般常规潜艇舰队性能,中国海军一方面向国外购买新型潜艇,另一方面则自行建造本国所设计的潜艇,目前武汉造船厂正在建造“宋”级柴油动力潜艇,此种新型柴油动力潜艇,拥有现代化新型声纳,能够同时完全自动监控5个作战目标。除装有鱼雷之外,还可装置反舰导弹,第一艘此种柴油动力潜艇,已于1994年下水。中国已向俄罗斯购买4艘“基洛”级柴油潜艇外,并决定再向俄方订购8艘同型潜艇。

增加两栖运补能力的其它舰艇

目前,中国已经设计并开始建造新型的导弹驱逐舰,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将于2007年编入战斗序列,第二艘同型驱逐舰将于2010年下水,中国除向俄罗斯购买两艘“现代”级驱逐舰之外,另向俄方再订购两艘同型驱逐舰。此外,到2004年中国将完成10艘“江卫”2型护卫舰,并开始设计建造新型的护卫舰,第一艘新型护卫舰可望于2009年中期或2010年初服役,同时中国并将对已编入战斗序列的各型海面舰艇,继续进行改装或火力提升,如装置新型的反舰导弹,防空火炮及反潜导弹系统等等。

此外,为加速达到成立远洋舰队之目标,中国海军特别需要远洋扫雷舰,所以在2008年以前,中国希望扫雷舰建造计划能获得通过。此项计划将包括两种类型的扫雷舰,一种为传统的海上扫雷舰,另一则是在护卫舰上加装扫雷装置。到2002年初,中国将拥有50多艘登陆舰,并可一次载运一个旅的陆战队,但却无法携带足够的补给品。到2007年,中国海军将出现第一艘新型的坦克登陆舰,此种排水量5000—6000吨的新型坦克登陆舰,一次可装运15辆坦克及200名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员。因此,中国海军将可取得运送坦克、士兵的新能力,到2025年,中国海军将可能拥有1—2艘此种新型坦克登陆舰。

作战指挥系统一体化的海军航空兵

目前可以预测中国海军航空兵即将进入现代化,未来中国海军航空兵将以俄制Su-30MMK、Su-27及中国自制的歼-10战机为主。因此,中国海军战斗力将可大幅提升。目前,中国海军特别重视目标侦搜、作战指挥、航海、通讯及补给系统的建构,因此,中国未来便可拥有能独立作战的远洋舰队。由于中国特别着重在舰队指挥系统的自动化,以及海面舰艇与陆上基地之作战指挥系统和通讯系统的一体化,此种趋势发展充分显示,中国海军亟盼取得和美国海军战术情报系统(Navel’s Tactical Data Systems,NTDS)的相同能力。因此,中国未来可能发展成使用网络作战指挥系统的趋势,也就是使用太空通讯系统,直接向海上舰艇传送情报信息,如此便可使地方或区域性舰队计算机网络与陆上计算机网络进行结合。此外,为提升舰队的补给能力,中国亦正在建立现代化机动性的后方补给系统,将可扩大舰队之航程及作战半径。为了达到此目标,中国正在建造两艘新型的“大云”级补给舰。此外,中国并已开始修建新的港口、码头及机场设施,同时对若干旧港口和机场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工程。

中国海军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建军计划,并取得维护在中国南海有争议海域,以及石油、瓦斯运输航线安全能力,由于中国缺乏能源,因此能源运输安全的维护,对其极具战略性意义。

来源:中国海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