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1988画报:大抗战格局中的蒋介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43:23

大抗战格局中的蒋介石

历史学者唐德刚说:“近百年来,中国民族真正大团结,只有6个月。就是在西安事变之后的6个月。中国全国人民异口同声,大家心里愿望一致,都拥护蒋委员长抗日。” 纷争难断的抗战大战略
以前,共产党说抗战是自己打的,国民党则为之忿忿,每到七七纪念都总揽抗战全功,说共产党只是在坐大避战。后来历史学者又说抗战打早了,要不是“西安事变”相逼,放弃剿共,提前抗战,若再拖个一、二年,待中国受德式武器装备训练一百个师,到时再与日战,必不致被打得那么惨,受创那么重,也不会有战后共产党也打败国民党取天下之事。
但唐德刚则从更高的历史角度说:“没有西安事变,中国同日本的抗战,可能拖两年。中国抗战再拖两年不打,欧战爆发,日本人在中国与苏联之间,它是不是选择中国?或它是直接打苏联?若苏联被德日两国夹攻打垮了,那这世界大不同了。丘吉尔讲,世界历史常常是偶然的事件,如西安事变就是很偶然的事。这个偶然事件,影响世界必然的发展。没有西安事变,中国历史不是现在这样。世界历史也改变了。”

今天谈起抗日的历史,一句话就是:“我们打不过日本。”当初张学良九一八不抵抗,也说:“我们打不过有什么法子?”日本人曾说:“三个月亡中国。”中国人听了忿忿,但孙中山和蒋介石曾说:“日本人十天内就可亡中国。”当然并非说东北军是当时军队中最强的,否则又何至于被国民革命北伐军所败。西北军、两广军队都有勇敢善战的,但整体说来仍差日本皇军甚远。何况是内战不断,正如军事学家蒋百里所说的:“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合则强,反之则弱。”中国的生活条件当时极弱,历史学者黄仁宇的《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对蒋十分推崇,也就是认为蒋在抗战中能调动那样低水准的社会条件,坚持到日本战败,不能说战胜,实很难得,足称伟大。

当然,蒋介石也是中国在那时空下出来的领袖,他也有很多的弱点与错误。他领政的合法和正当性也有疑问。北方正统政府说他是叛党军头,共产党又视他是革命叛徒。党内胡汉民、汪精卫则认为他以兵谋篡党,这些矛盾都反映在抗战,抗战中他领那样个军,决那样的策,也有很多失误,但大历史总结看来,他化抚矛盾,调动全国力量,总算保住了国家生机。

首先是攘外还是安内之争。如果要安内剿共,就要与日本妥协,但日本又在“共同防共”之名下,一再扩张侵略;如果要攘外抗日,就要与苏联合作,停止剿共。这也是张学良与中共想打通西北,求取俄援之因。中国打不过,只有寻求俄援及后来的美援。战后雅尔塔密约外蒙的独立和今天台湾的问题都源于此。德国一直在抗战中调停中日的冲突,德国军事顾问到欧战开始才撤,淞沪抗战有人就怪蒋介石听了德国顾问法肯豪森的建议“依托上海”,结果中国1/5的军队,还是精华,断送在淞沪会战。
抗战前,蒋在联苏还是剿共间举棋不定,蒋得陈立夫、张冲在苏联的电报,可令红军输诚,联共抗日。但蒋仍想先消灭红军再谈联苏,结果西安事变突如其来,张学良逼蒋抗日,斯大林也力主保蒋。蒋重获新生,共党输诚,他也下了抗日的决心。

豪赌抗日的决心与本钱少的打法
大战略之难断如此,战术上也是一样。国民党常责共党在抗战中假打以保全实力为主,共产党则说国民党不认真打只想看住共产党,胡宗南的西北大军40万就是如此,但战场上打或撤涉及太多考虑,抗战重要将领郭寄峤记述“忻口会战”就谈及此。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与上海保卫战和台儿庄会战并列的的三大战役之一,平型关大捷也是此一会战的一部。当时第二战区长官是阎锡山,副长官是卫立煌兼前敌总司令,郭任参谋长。由于晋军军长李服膺,擅自弃守大同,蒋电令阎将李处决,郭说:“‘闻李服膺系阎长官外甥,阎长官以守备大同,是属临时决定,原无长远设施,自难长期支撑,恳先免予处决。’但中央一再不准,阎长官遵令忍痛将李军长处决。在激战中中央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及旅长郭廷珍等三人,从峤的指挥所驰往前线阵地视察,被敌机枪迫击炮射击,同时殉国。翌日,委员长蒋公曾由苏州打来长途电话,告诉卫将军,‘如不能支持,可后撤’。卫将军询我,我即接电话向蒋公陈述‘我们与日本人打仗,一切不如人,必然不利,但晋省概属山地带,由北平到太原,全属山道,此地不打仗,吾人将无处可与日本人作战,中央已答应将孙连仲冯钦哉两军拨来,目前请委员长严令各军,迅速开来,我想我们可以把阪原兵团消灭,至少亦能毁其大半,在国际上可以增加我们一点荣誉,现在不能撤退。’委员长旋答曰:‘可以,你们相机决定。’在蒋公指挥作战,能如此放宽,由部属相机决定,殊属难得。”

朱德说:‘我们本钱少,照他这样打法,不久便打光了,所以毛主席叫他到延安去再受训。’这一段话在我的头脑中印象很深,这一战役杀伤敌人不少,俘获亦多,十八集团军徐旅本身伤亡大约4000人左右,他们所用的战术是分段、切、截、追杀,大约与在赣南打法差不多,不过日军火力大,战志坚强,故结果十八集团军牺牲亦不少。这一点,我特别要写出来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军事教育和作指挥官的人们,要个别研究,战斗中,盲目勇敢,愿意牺牲官兵生命,是不应该的,最后结账,必然失败。在今日科学武器时代,战场上多是面式火网,不能用落伍战术随便把官兵生命牺牲,企图侥幸的成功。”

最重要的淞沪之战,李宗仁说:“检讨淞沪会战的得失,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最高统帅犯了战略上的严重错误。我们极不应以全国兵力的精华在淞、沪三角地带做孤注的一掷。台湾名外交家陆以正就说:“八一三开始,政府中央军是精锐尽出,在上海拼命抵抗了三个月。事实上把所有最精锐的部队都摆到那去,都打完掉了。这在当时政府是一个非常大的eww。但那是值得的,因为你只有这样子,才能使其它国家知道中国抗战的决心。尤其是八一三后,第二天八一四,我们空军第一次出来,到黄浦江上去炸日本停的军舰。那人心真是振奋到了极点,现在想起来都还可以流眼泪。”

抗战初期,英美袖手,苏联有偿援助了中国大量的物资,包括1000架的飞机和5亿元美金,这笔珍贵的援助,中国人不应该忘记。联俄抗日,西安事变的基本目的达到了。蒋介石领导抗战,坚持到底,中国人也不应该忘记。但是更不应忘记的是,自助才能人助,如果中国撑不下来,重庆一失,苏联可能拿下中国的西北和西南各省,与日本瓜分中国,中国会成为第二个波兰。

不管蒋介石在国共内战中是如何成王败寇,屈辱以终,他在对日抗战中运筹帷幄、忍辱负重、坚持到底,终得胜利,实在是功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