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协助办理为盼:把握造物主给予人瞬间即逝的机缘(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42:20
 主页
 当前世相
 百家议论
 美好心灵
 教育智慧
 七彩人生
 文化万象
 历史星空
 生命真见
 修炼文化
 时空奥秘
 归元艺术
 乾元文学
 美图欣赏
 小说频道
 淘宝风云
 精选软件
 在线留言
 
智慧搜索
   智慧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搜索 智慧热门标签生气 梅花 神话 朝鲜族 檀君 特洛伊 神话 王献之 书法 大西国 亚特兰蒂斯 地震 防灾 鬼打墙 人生感悟 汉字 地震 慈善 钱 心 处世 立身 善念 为本 碧水 寒梦 福音,幸福
预言定数 因果轮回 人体奥秘 濒死体验 生物医学 科学新知生命探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神州智慧 > 生命真见 > 生命探讨 > 把握造物主给予人瞬间即逝的机缘(三)时间:2011-03-31 03:25来源:转载 作者:佚名 点击:468次
著名的大科学家牛顿说过:“一切物体开始运动必有第一推动力,那就是造物主。这个美丽无比的太阳、行星和彗星的体系只能借一个大能的、灵智的、具有权威的存在体——上帝的计划而存在。”牛顿还曾以一个小例子,说服了不信神的朋友。
著名的大科学家牛顿说过:“一切物体开始运动必有第一推动力,那就是造物主。这个美丽无比的太阳、行星和彗星的体系只能借一个大能的、灵智的、具有权威的存在体——上帝的计划而存在。”牛顿还曾以一个小例子,说服了不信神的朋友。牛顿的一位不相信有神存在的好友到牛顿家做客,见到牛顿家里有一具精美的太阳系模型。只要摇动曲柄,众星球就各按其轨道运转起来。他问牛顿,这模型是哪一位能工巧匠设计、制作的。牛顿回答说:“没有人。”他的朋友不解:“这么精巧的装置,怎么会没有人呢?”牛顿回道:“如果一具模型必须有人设计、制作的话,为什么像这具模型这样实际运转着的太阳系却会是偶然碰撞形成、而没有一位设计者、创造者呢?”这位朋友一时语塞,顿然醒悟,遂接受了有神论。牛顿后半生发现宗教中关于上帝的种种论述博大精深,科学不能与之相比,遂放弃科学转而致力于研究神学、圣经著作。其一生所有作品超过80%都是神学著作。他毕其半生,写了140万字的手稿,求索《圣经》密码,终因复杂的计算庞大而繁琐未能破解。但他坚信《圣经》密码一定存在。后人在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电脑这种现代化的工具终于破解了其中的结果,震惊了世界。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瑞特·乍克曼博士在其一九七七年出版的著作《科技英才——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统计,从一九零一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286位科学家中,73%的获奖者是基督徒,19%是犹太教徒。特别是物理奖、化学奖、生物医学奖的人几乎全部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二零零二年二月二十三日美国总统布什到清华大学演讲,其间有同学问他的宗教信仰。他说,美国有95%的人都有宗教信仰。 爱因斯坦是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对“宗教”抱有极度的虔诚。他说:“你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间找到一个没有自己的宗教感情的人。”爱因斯坦对奇妙的宇宙有一种宗教似的热情,虽然这种宗教感情有别于宗教那种对上帝人格化的感情,但爱因斯坦的感情是真挚的。他认为:“在一切比较高级的科学工作的背后,必定有一种关于世界的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这有点像宗教的感情。”在他看来,“我们认为在科学上有伟大创造成就的人,全都浸染着真正的宇宙宗教的信念,他们相信我们这个宇宙是完美的,并且是能够使追求知识的理性努力有所感受的。如果这种信念不是一种有强烈情感的信念,如果那些寻求知识的人未曾受过斯宾诺莎的对神的理智的爱的激励,那么他们就很难会有那种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而只有这种献身精神才能使人达到他的最高的成就。事实上,正是宇宙宗教感情所激发的忘我的献身精神,才使得科学家像虔诚的宗教徒那样,在世人疯狂地追求物质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时代,在一件新式时装比一打哲学理论受青睐的时代,也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矢志不移,丝毫不为利欲所动。” 一九二九年,纽约犹太教堂牧师H 哥尔德斯坦曾给爱因斯坦发了一份电报,问这位大科学家“您信仰上帝吗?”爱因斯坦回道:“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在另一次回答日本学者的提问时,也作了同样的答覆:“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的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照通常的说法,这可以叫做‘泛神论的’概念(斯宾诺莎)。”所谓斯宾诺莎的上帝就是有名的泛神论,即把神和整个宇宙视为同一的哲学理论。泛神论者所说的神,不是指人格化的上帝,而是指存在于世界之内的一切事物的内因,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和谐的秩序。他们认为大自然即上帝,上帝即大自然,上帝和整个宇宙是一个统一体,上帝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无处不在。 十三世纪,英国哲学家和修道士罗杰尔·培根宣称:“上帝通过两个途径来表达他的思想,一个是在《圣经》中,一个是在自然界中。”他认为人可以通过研究自然、理解自然而直接与上帝沟通。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出现了一批既是宗教徒、又是科学家的双重身份的人,如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等。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开普勒,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深信上帝就是根据秩序和规律来给世界奠定基础的。他从事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努力去发现和证明上帝创造宇宙的和谐。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第三定律的诠释,书名就叫《宇宙的和谐》。 自然界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的,此中隐含着不变性或规则性,如日出日落、夜以继日、冬去春来、花开花落等,这种周期性、规则性只能解释为自然界也受到某种法律的制约,这就是自然法。也就是说,茫茫宇宙也是在某种法的规范之下有序运行。既然有自然法,就必定有一位神圣的立法者。简单的说,在宇宙万物之上,必有其主,宇宙万物必有其成因,其存在与消亡亦必有其规律可循。就人而言,只能去积极地探索,而不是否定探索,压制探索的精神。 
 
结语: 无论是古今中外的哲学,还是科学的研究,都确认这个充满规律、法则的世界、宇宙,绝非偶然形成,必定有其主宰,而这个主宰,基督教理解为上帝,中国人叫作老天。无论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赋予其如何不同的含义,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即造物主是存在的,其大智、大灵、超卓,人类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既然造物主存在,创世亦必有其人所不知的目的。造物主赋予人万物之灵的地位,亦必有其重要意义。利欲或许并非人来世的目的。人或许糟蹋了高尚的嘱托。 如今,这世界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作为天地之间的人理应不负造物之重托,摒弃一切旧有的观念,张开自己的慧眼,挣脱利欲的束缚与羁绊,认真地审视眼前的一切,把握住造物主给予人的瞬间即逝的机缘,得道,圆满。(全文完) 
(神州智慧网责任编辑:yingshi) -
顶一下(10)100.00%踩一下(0)0.00%
相关文章  
 
 
 
  ------分隔线---------------------------- 上一篇:把握造物主给予人瞬间即逝的机缘(二)
下一篇:人是否能想象出神佛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用户名:佛前的莲 匿名评论验证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推荐内容 人类将发生巨变,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个保平安的办法,你会持什么态度?是不信,嗤之以鼻?还是抱着“宁可...
人是否能想象出神佛
 人的思维是无法想象出神佛的。人的思维要通过修心重德修炼这样的途径,达到神佛的境界...
美加西岸大地震来否在于人之觉悟
 所以说,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在天灾前不悟。尤其是在人类走入末世的特殊岁月,...
浅谈因果报应
 学过物理的,都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一课讲得正是“因果报应”的物理学原理。...
大难当头 谁来救我?
 其实从功利的角度看,信神的人多了神佛的保佑,无神论者自己把自己抛弃成了宇宙的孤儿...
盛世古董 乱世黄金 末世修行
 中国有个谚语:盛世藏古董 乱世买黄金,讲的是世人生财保值的应对策略,浅显易懂,言...
相册制作
-
热点内容 时间不多了,谜底该揭晓了 人类将发生巨变,我们该怎么办? 陈大惠:色情泛滥对现代人的伤害 盛世古董 乱世黄金 末世修行 对话录:好人难做,恶人逍遥(上 信和不信2012的都一定要看完这个 天人合一看海啸 人在世间轮回的意义何在? 陈大惠:为什么今天年轻人夭折的 2012启示录 大陆
港澳
台湾
国际
时政纵横
财经评论
以史为鉴
文化学术
道德信仰
文艺娱乐
随笔感悟
社会万象
百度正见
人生感悟
心灵阳光
人间真情
哲理启迪
经典教化
传统教育
教育视窗
教育百议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课外生活
中外比较
名人成长
学习园地
本色生活
当代名流
文体娱乐
天地旅程
两性情感
养生保健
时尚休闲
开心一刻
海外掠影
文化漫谈
典籍典故
传统习俗
神奇汉字
神话传说
阴阳术数
民间杂耍
历史典籍
历史漫谈
历代名人
历史故事
现代历史
现代人物
预言定数
因果轮回
人体奥秘
濒死体验
生物医学
科学新知
生命探讨
佛家故事
道家故事
神仙故事
宗教漫谈
神奇人体
宇宙探索
天外来客
史前文明
天象奇观
生物奇趣
地质奇观
神秘现象
人与环境
神迹圣影
科学发现
画笔神工
雅乐仙音
营建奇观
璀璨书风
武术精魂
中华舞韵
艺术杂苑
礼仪文明
影视戏曲
饮食纵横
原创天地
转载空间
读赏走廊
外国名作
重磅连载
创作随谭
乾元看台
乾元专栏
Powered by 神州智慧 赞助链接:淘宝购物
Copyright © 2002-2010 神州智慧 版权所有
seo优化 
 
分享到... bShare -  分享到
一键通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网搜狐微博QQ书签Follow5Twitter复制网址百度空间开心网百度收藏电子邮件Google Buzz收藏夹更多平台 »注册 | 登录
本文来自神州智慧网(http://www.shenzzh.com)
详文参考:http://www.shenzzh.com/a/shengming/smtantao/2011/0330/11773.html本文来自神州智慧网(http://www.shenzzh.com)
详文参考:http://www.shenzzh.com/a/shengming/smtantao/2011/0330/1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