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话是好的:初访流坑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5:25:28

初访流坑村

周銮书

好几次路过乐安县边境,都没有进去,这里是江西腹部的盲肠,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但听说县里的流坑村很古老,值得一看。县城的一位朋友,邀我做客。趁这次机会,去一睹风貌。

这是一个炎热的八月。早晨,出县城往南,汽车在乡间的简易公路上行驶,约一小时许,到了牛田镇,转入美丽的小河谷,在桥上眺望,两岸的晚稻,碧绿滋润,生机盎然。远处心意绵延的丘陵,繁茂的竹木隐显在轻烟薄雾之中。右岸成行的全是百年前种植的香樟,枝柯交叉,郁郁葱葱,几乎把清澈的河水掩映了大半。随着河流的弯曲,浓荫遮覆十数里,这一稀有的景致,为省内所仅见。这已是赣江支流恩江的上游,从这里放舟航行,可以上通吉、虔,下达南、浔。这条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小河道,曾经是古代联系这穷乡僻壤与外部世界的唯一纽

带,对它过去作出的辉煌业绩,不由地引起我们许多的遐想。

正在被这山间小河的瑰丽景色所吸引的时候,一个庞大的村庄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我们要来看的流坑古村了。下车步入村口,不到片刻,就不辨方向,如进了迷宫一般。原来这个村子是由横七竖一的棋式街道和密如蛛网的许多小巷组成,房舍之多,范围之广,即使走马观花,一天也看不完。破旧的卵石路,似在诉说岁月的悠久。全村姓董,自称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后裔,实际可考的开基祖是董合,一个拥有相当多土地的庶族地主。从五代南唐经营到清未,有一千年的历史。在明代中叶,村子经过董燧的改建治理,街道开阔,屋宁整齐。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览,他说:“其处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有八百余户,四千多人,是全县数一数二的大村子。

我们被先领去观看村上负有名望的古迹“状元楼”。危楼耸立在村子的西南角,因年代久远而墙壁灰暗,登楼时,木梯摇晃,楼板松动,蛛丝拂脸,尘垢滞步。可是,楼台正中门楣上高悬着“状元楼”三字巨匾,书法凝重端庄,雄浑遒劲,据传是与状元董德元同科进士朱熹的手笔。董德元在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状元,官运亨通,数年间升到参知政事,封庐陵开国子,食邑五百户。“状元楼”正是为他所建。但董德元为人却不足道,他做秦桧的帮手,祸国殃民。罢官后回乡盖了一座“休荣亭”,自撰一联:“闲谈休论荣枯,静坐常思得失。”他也感到自已的问题,反省从政期间的过错。

流坑从三世祖董文广创办桂林书院书院开始,教育子弟,读儒家经典,走科举道路,世代书香,文风绵长。从宋真宗到明宪宗四百多年间,全村先后中进士达三十二人,董洙、董汀、董仪、董师德、董师道史弟叔侄五人同科进士,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全村任知县以上官员的约五十余人。到清末宣统年间,还有十数名秀才。我们在村中穿街走巷,升堂入室,观赏历代士大夫遗留下来的广宇大厦,庭院牌楼,古迹文物。文人墨客落款的各种门额、牌匾、楹联,琳琅满目,随处可见。如“广德堂”、“守正堂”、“欢舍”、“资深居”、“应宿第”、“挹庚门”、“中流砥柱”、“太和元气”、“科甲联芳”、“理学名家”等等,或悬挂于厅堂之上,或雕刻在棂柱之间。其中不乏名家之作,如明代理学家、状元罗洪先手书的“高明广大”四字即与吏部尚书曾同亨所写的“理学名家”匾额,夹街相映。

对流坑村出过大力的明代刑部郎中董燧,曾在村上建十八栋彼此相联、构成一体的房屋。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兵燹,居然还保存了两栋。这幸存的两栋屋宇,宏恢坚实,气势不凡,品字形厅堂,是明代的典型风格。宽阔的天井照壁,以精工烧制的雕花方砖,按一定的图案拼成,有麒麟、风凰、花卉、瓜果等式样,疏密有致,色调也和谐,在开井亮光的照映下,给人以清新明净的感觉,仅这一方照壁就使厅堂显得文采风雅。

在一些明清时代房屋的门额上,还刻有造型庄严的辟邪浮雕,这是从远古留传下来的傩像,或以泥塑、或以青石雕成,精湛高超,淳厚古朴,为别处雕像所不及,堪称国粹。

我们在村中穿梭盘桓,流边忘返,此时虽烈日当空,而兴味正浓。唯见种种文化遗存,杂然纷呈,真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俯仰皆是,美不胜收。大家都感到流坑村确是江西古代文明的一个代表,也是中国农业社会聚族而居、百世不衰的一个典型。

这次访问,过于匆促,浮光掠影,意犹未尽。盼望能够再来,仔细观赏和研究这一古老文化遗存的渊源本末和流风余韵。

 

一九九零年十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