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语义学:孟隋:大学那些早熟的年轻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2:16:18
近日,清华大学学生蒋方舟的《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引起关注。信中说,“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并呈现了某些精英高校学生的“老干部模样”。

    蒋文提到“学生干部”、“教育和世俗标准下少年得志者”,说这些人自诩“主流”,接受校方灌输的一切。他们是精英学生的代表。相信不少人都有类似经验:相比思想偏激、行为消极的学生,那些少年老成的“精英学生”成绩比你好、机遇比你多、处事比你老到,唯一比不过你的就是不如你偏激。在所谓的成功者面前,叛逆的偏激学生似乎只有自卑和泼酸水的份儿。当他们对成功者的“早熟”报以白眼或同情时,成功者却正在世俗的成功中受用。

    蒋文说的“少年得志者”未必最优秀,他们少年老成的性格更适宜这个教育体制而已。“早熟”者投身学生干部行列,成为“权势分利集团”中一员,在成绩、奖学金、保研、出国、荣誉等各方面,都是占据了近水楼台。而那些叛逆学生呢,口惠而实不至,徒然背负一身骂名。

    在强调依附和机械学习的教育体制中,越是性格稳重的学生越占优势。年轻而老练的面孔,如今竟成为部分精英学生的标志。大学生活也是现实的,学生早就深谙适者生存的法则。事实上,这一切从中小学就开始了,好学生一般都是乖孩子。“跟着主流,有肉吃”的规则早已奠定。精英学生是主流里的强者,这些人通常又汇聚于名校,所以从概率来看,越是强势高校,“早熟”现象往往就越明显。

    我觉得,蒋方舟感觉到的就是这种现象。“空气中有种紧张的成分,未来里藏着某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蒋方舟道出了她的担忧。坦率讲,这多少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滋味,其实理想主义不会消亡,它只是被压抑住了。合理的东西,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就会实现自己。

    任何社会都存在“主流”,区别在于,有些地方能适度容纳“反抗阵营”,而有些地方只能是好学生通吃一切。大学生处在成熟的前夜,他们中的大多数,会经历最后的叛逆,从此走上成熟的道路。叛逆者把裂痕隐藏在内心深处,那些青涩的面孔总会在某一天变得成熟稳重,而这种裂痕不会消失。

在我学的专业,我见过无数国内学校毕业的博士(包括很多北大的),能和美国前一百名大学(本专业排名)毕业的博士的水平相当的几乎没有(只有个别异类)。中国培养的博士,总体而言,够在美国教中学(如果英语还可以的话)。
   “中国培养的博士,总体而言,够在美国教中学”这句话不是我的原创,是北大的一个教授对我说的。“(如果英语还可以的话)”这句话是我加上去的。我把我的话修改一下也适用:“北大培养的博士,总体而言,够在美国教社区大学(如果英语还可以的话)”。


   丘成桐先生说过:北大数学系教授的整体水平比不上哈佛数学系的本科生。他的根据是哈佛数学系的本科生每年都要在一流的学术刊物上发几篇论文,而北大建国后几十年总共都只有几篇。
   我说“中国培养的博士,总体而言,够在美国教中学(如果英语还可以的话)”是实事求是的,不是开口乱说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不是人聪明与否的问题、不是钱多少与否的问题、不是学术信息有无与否的问题,而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对南方科技大学抱有很高的期望,因为他的体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