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一百级套装:耶茨和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1:21:21

耶茨和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摘自2011-07-31  南方都市报   文:曾靖皓

    《年轻的心在哭泣》

(美)理查德·耶茨著

陈新宇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6月版

28.00元

 

    尽管作品可以和《二十二条军规》一起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受到众多读者的尊敬,但理查德·耶茨从来就没有让他的读者心里好受过,从他的处女作《革命之路》开始,他就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传统。难怪有人会问,为什么这样一位手法大师,作品可读性极高的严肃作家,在死后其著作迅速被书店下架,就连他最出名的几本书也只能在二手书店或邮购才能买到,而且还是非常老旧的版本,这其实和他的风格有很大的关系。

    1961年《革命之路》出版后,《纽约时报》的书评人奥维尔·普雷斯科特将其称之为“辉煌的阴郁”,弗兰克和爱波夫妇成为耶茨描写的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失落的一代年轻人的经典代表,他们住在都市郊区,内心自命不凡,现实中四处碰壁,最后在忧郁和孤独中葬送自己的理想、婚姻和人生。正如菲茨杰拉德给那个疯狂的时代冠名为“爵士时代”一样,耶茨深入人心地描绘出了之后那个“焦虑时代”的失落感。读者对此颇感纠结,他如此深刻而优雅地揭露出年青一代的伤疤,那种懦弱、徘徊,自视过高却能力有限,满怀豪情却命运多舛在大多数青年身上都能找到影子,难以言状的复杂心理,使得身处那个时代的读者对其作品只能敬而远之,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叫好不叫座已经让出版商失去了耐心,作品随着他的死一起消失也就顺理成章了。

    耶茨本人却没有因为销量的问题而受困扰,尽管酗酒和婚姻失败,但他宁可靠教书和帮政客写文章来维持自己失意的生活,却从未想过为读者的心情去改变自己的风格,而是越走越远。

    看看他最后时期的长篇小说《年轻的心在哭泣》,忧郁、失意、孤独的情绪占据了两位主人公大部分时间,经过岁月折磨的迈克尔和露茜,在“去他妈的艺术”的咒骂中对曾经为之努力的美国梦彻底绝望,这并不是结束,他们还要在深入骨髓的孤独中继续以后的故事,主人公最后的结局已经无关紧要了,作者已经不厌其烦地交待了他们注定的悲剧命运,《年轻的心在哭泣》可以说在这方面是非常的重复和啰嗦。评论家罗伯特·塔尔也批评道,虽然有一如既往的精妙手法和结构,这部书最好还是能把后面部分压缩得更紧凑一些。

    这部长篇可以说是《革命之路》的延续,同样是一对住在繁华都市郊区为理想而挣扎的年轻夫妇,同样有着不俗的才气和傲骨,愤世嫉俗得有些让人讨厌,却又渴望着那些世俗、乏味的成功。不过这次耶茨把这部长篇那股凝重和阴郁的气氛渲染得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这都是出于对自己过往的感叹,对比耶茨的生平,不难发现男主人公迈克尔在经历上和耶茨自己十分相似。当然这部小说在出版后不久也和以前一样,很快地悄无声息。

    好作品总是需要等待时机,和菲茨杰拉德一样,耶茨在生前没有达到的高度,却在身后完成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美国作家斯图尔特·奥南,这位被耶茨的才华所折服的小说家深感行业的不公,“写得这么好,然后却被忘掉,这一传统令人心寒。”奥南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耶茨的作品,从那些虚假而蹩脚的商业评论中拯救出来,在耶茨去世七年后,他用一篇颇具影响的长文掀起了一股“耶茨热”,耶茨那些躲在旧书摊角落里的作品才得以重印。在奥南看来,尽管他笔下几乎都是那些挣扎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忧伤的年轻人,但是他清澈的文字,有着无法比拟的认同感,从不小题大做和装模作样的写作比起那些所谓的现代派有着永恒的魅力,只有契诃夫可以和他相比。虽然这只是奥南的个人感受,但是从耶茨对美国后来很多作家的影响来看,这样的评价并不夸张,从他笔下苏醒的耶茨作品,期待着我们这一代读者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