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女演员:行业报:适者生存与适度生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3:31:47
《传媒》杂志供稿 文/吕大鹏
当前,中央正在大力推进报刊转企改制等工作,目的是有效整合报刊资源,“做大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淘汰退出一批”,解决我国报刊业中长期存在的多而不精、体量不大、品牌不响等问题。
在“党报为中枢,行业报、都市报为两翼”的报刊格局中,行业报的转型、转企问题也备受关注。有专家认为此类报刊由于自身具有的先天优势,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也有声音指出行业类报纸由于存在传播面狭小、受众面相对窄小等问题,将进入发展的“寒冬”。
笔者结合所供职的中国石化报社近年来发展情况和所处行业特征,对该问题进行了浅层次研究,认为对行业媒体来说,当前既不是春天,也不是严寒,而是“春夏秋冬,因报而异”。那些定位准确、特色突出、与时俱进的行业媒体能够存活并发展壮大,而不切实际盲目发展或墨守成规停滞不前的行业媒体将面临市场经济“适者生存”法则的考验。
“转企”大背景下的行业报发展路径
中国石化报社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集报纸、杂志、电视、网站、手机报于一体的小型传媒集团,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拥有3报、3刊、1台、5网,12个传统媒体加新媒体的集群格局。(“3报”即石化报、车友报、手机报,“3刊”即《中国石化》杂志、中国石化电子周刊、《新闻界》杂志,“1台”即中国石化网络电视台,“5网”即新闻网、图片网、物装网、团购网、车友网),同时还承担指导下属企业70家报刊、40家电视台的任务。报社每天直接生产20多万字的文字产品、10万字的网络产品、100多张图片产品、1个多小时的视频产品。
作为石化行业的媒体,中国石化报社同其他众多行业报社一样,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热潮而蓬勃发展。纵观行业媒体诞生和发展历程,在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发展各行各业的方针政策方面,在传递国内外的经济信息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百余年行业报的历史证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有行业存在,行业报就不会消失。
1992年我国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为解决行业报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散”、“滥”等问题,媒体主管部门对行业报刊进行了三次整顿,再加之主管单位的变更(如某些部委被整合或撤销),使行业报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根据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会长吕华麟同志的调查分析,从报社管理机制和经济状况分析,目前行业报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已经实行市场化的管理体制。报社的劳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以及财务制度已按照市场化管理,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市场中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类报纸数量较少,包括《中国化工报》、《中国汽车报》以及部分IT行业媒体。
第二类是正在进行管理机制改革。劳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以及财务制度正在进行,经济上基本可以自立,但或多或少还需要主管单位在行政和经济上的扶持。这类报社占大多数,其中包括《中国审计报》等部委管理的报刊和《中国石油报》、《中国石化报》等大集团管理的报刊。
第三类是仍是机关报性质。劳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以及财务制度仍旧是行政管理办法,财政拨款,经济不能自立,如进入市场,难以生存。这类报社主要是社会公益性较强或比较小的行业媒体,如《中国气象报》、《中国测绘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