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青云三代技能大道:【引用】越来越清晰的教育1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8:05:56
 

越来越清晰的教育

方向:

2011年中国基础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紧紧抓住那些长期充满困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充满期待的热点问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

公平既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注重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提高质量是教育事业永恒的主题,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

要树立科学的质量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人民教育》2011.1新年献词)

关注:

需要每一位元元元元元学生能够真正把自己想清楚,从一个真实的自己开始去规划人生、锻造自我。每一所学校,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弄清自己的文化,整合可用的资源,办一所真正具有个性特色的学校。

素质教育的动力应该来自人本身的成长需要,来自教育的本义,也来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

教育需要耐心,教育需要淡定,因此教育的评价更需要慎重,如何让老师们过一种平和的生活,在从容里呵护孩子的心灵,于淡定中欣赏孩子的幼稚,而不是急功近利地天天把孩子的分数视为自己的工资。那些立竿见影的奖励兑现,那些过分拉大差距的鞭策激励,事实上在怂恿和鼓励着教育的功利。

在目前的中小学校里,我们面对相同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学校课程何时才能与学校的育人目标对接?不要用行政的手段,推动各种课堂朝向同一个模式。

既然学设是有个性的,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教师的个性。不必让不同风格的老师同台参加同样的课堂教学比赛,不必让所有的学科都以相同的方式设置擂台,不必对不同的课型使用相同的评价模式,不要用统一模式培训不同的教师,更没有必要让所有的老师都写教学随笔。只要他们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真心实意搞教育,兢兢业业办学校,是否可以给他们一些宽容,让他们保留一些个性.

有什么良方可以让我们关注不同、保护不同甚至能够塑造不同?很迫切的可能是外部少干扰,内部少折腾。具体来说,减少检查,减少上级,减少开会,是个既简单又现实的办法。

美国著名学者戴维说得好,“可选择性”标志着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也是一个行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人的发展需要不同的成长环境,需要富有个性的课程,把学校办得让人才各得其所、各取所需,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成熟的标志。(《人民教育》2011.1,2011年关注什么?李希贵)

教育回归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他们习惯了接受,满足于各种证书,却没有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坚持,求新求变的勇气早已荡然无存。

对教育常识的遵守,是对常识随蕴含的精神、规律和价值观的认同与守望。

莫把孩子当天才教,生命总在变化,总是充满着不可预见性。

现在聪明的教师太多,智慧的教师太少。智慧者选择载下银杏树,百年方成,哪怕他们看不到那一天;聪明者却选择牵牛花,经年即开,只是希望看见那一瞬间的耀眼。

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连鼓励学生去做个平民的勇气都没有了?

漠视个性、流水线般地对待学生是弊端。但是,对学生抱着过高的期待,恨不得人人成才,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表明改革的彻底与成功,这种做法就符合教育的规律吗?杀君马者道旁儿。正是旁人过分的期待与厚爱,才让骏马奔到超出极限而死亡。

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我们太习惯于在平凡中去搜索孩子的天分,却忘了把孩子当孩子。

尽管教育要受社会影响,但绝不等于教育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教育不仅要为人才奠基,更要为“人”奠基。唯有如此,教育才能以自身的价值为他人所承认,才能真正的回归“教育”。

教育在此处回到了教育本身:当它面对生命时,不是急于得到肤浅的、一时的成绩,而是着眼于人复杂而又长久的生长。

教育是伟大的,它所思考和关心的问题,以及它对人性发掘的方式和着力点,都是其他行业所不能轻易抵达的。

教育是艺术,要对每一个独特的生命有深刻的关照与提升。每个学生的爱好和不同之处,都能在教育中得到承认和尊重。

我们把学生简化成一个个的分数了。

教育是科学,它需要我们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有科学、严谨的设计和考量。

马克思曾质问普鲁士当局:“你们并不要求玫瑰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形式?

我们交给学生的,除了一个知识世界外,还应该有一个“意义世界”。同时拥有这两个世界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哲学着眼于引导人对自己和世界的深思,力求去发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帮助人建构起一个极具个性的“意义世界”。

在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里,如艺术、历史、、哲学等,有个体对自我生命之本真的追寻、有个人德性的内在完满以及生命意义的丰富与深刻。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其批判性思维相关系数高达0.84。

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无一不具有自觉而深刻的批判意识。他们在一生中始终掌握了学习什么和研究什么的主动权,享受着自由探索的乐趣,而绝没有遭受我们今天题海战的痛苦。

思维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让学生思想自由,能用批判、系统、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探究生命和世界的本质。哲学是一种理论沉思,但是现在的教育沉不下来。

校园也需要安静的社团,它如同思想沙龙一样,让参与者倾听哲人、与哲人对话、和同龄人共思,去寻求内在精神的满足与意义,去勇敢地批判与创建。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他所说的幸福,是心无旁蝥的哲学思辨。为了思考而思考,该是一种多么纯粹的快乐。《人民教育》2011.1,让教育回归常识,李帆

健全的人格是赋予社会发展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现代教育必须将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人的全面自我实现结合起来,才能既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规定性,又能实现人的解放与全面自由发展。

健全而强大的人格,貌似无形无迹,却能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觅到一处坚定的精神归宿。

什么是教育价值观?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关乎教育的价值起点,关乎一个国家的教育能否真正起到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关乎人类能否在教育中真正的实现自我、完善自我。

一旦教师立场转换为学生立场,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活动中,必将点燃更加灿烂的智慧火花。

从“绝对权威”到“平等中的首席”之间的距离,是学生的自觉发展。

简单、随意,无视规则的背后是教师的绝对权威以及学生的绝对服从。命令与服从是中国从古至今师生关系的不二法则。这种关系源于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千百年来,知识的传授始终由教师担当,由此,教师作为知识掌握者和传播者的权威地位牢固确立。在这种单向信息传递中,学生只能“被认可”,自我生长的内在力量微弱;想象力、好奇心得不到正确引导,创造力在封闭、保守、顺从中逐渐萎缩、磨灭;同伴间的竞争被强化,善良、友爱、平等、尊严等情感得不到重视和培养,人际间冷漠、自私意识滋长。

多尔将教师定义为“平等中的首席”,在承认教师指导者角色的同时,更加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者团队中平等的成员。学生作为独立主体,是教育活动的实践者、探究者和创造者,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和指导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教育情境中,在与教师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获取理解、合作、友爱、尊严、信任等情感体验,萌生自我意识、自我接纳。最终实现积极主动的自我发展。

良好的品质,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变成一种自觉意识。卢梭说:“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之所以能产生良好的道德效果,只是因为在你做的时候就意识到它本来是好的。”它不是在说教中形成,不在检讨中形成。学生在严厉批评面前的忏悔,很少出于对所犯错误的反思,更多的是在教师威严气势下产生的内心恐慌,即便以后不再触犯此类错误,也不代表学生从价值观上对这种错误有了正确的认识。这些做法对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具有实际意义上的建设性。而“做好事“的介入,在惩罚和价值观教育之间建立了联系,积极得到的体验成为自觉意识的内在构成和行为底垫。

良好的道德教育源于生活。人类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绽放出更加灿烂的人性光辉,道德教育也只有在鲜活的教育情境中才能比教材更生动,比说教更深入人心。《人民教育》2011.1,人,究竟怎样成长,冀晓萍

课堂文化

尽管课程在改,教学理念在变,但仿佛只在表层流动,于教育之实体——日常课堂而言,仍“风景依旧”。

素质教育还只是停留于表层,徘徊于外围,还为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内核——现实的课堂教学。

我们只能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课堂状态而不是公开课所代表的“个别状态”出发,来做实践判断,来讨论改革的方向,如此,素质教育才可能成为学校教育的内质构成。

课堂场景下,人的心理安全感一直处于被忽视状态。培植敢想敢说的课堂文化。课堂文化决定了教学的成败,一个害怕出错的封闭课堂是绝不会成功的。构建信任课堂,构建勇敢课堂,构建公正的课堂。宽容,是课堂生活的起点。因为宽容,学生才敢于道出困惑,才敢于质疑,才敢于创造;因为宽容,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困惑,才能听到质疑的声音,才能判断教学的下一个方向在哪里,师生真正的思维对话与碰撞才得以展开。

课堂教学的“气场”必须能够传递主流价值观。教学纪律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是知识魅力主导下的“知识秩序”,而不是考威严建立起来的“形式秩序”。

一个只强调“服从”,尤其是思维的服从、知识的服从的课堂,是思想专制的课堂。教学民主的核心是思维民主,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理性辩论,是对真理怀有共同的敬畏之心。

课堂文化——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间诞生的气场,与教学比起来,好像很外围,微不足道,却决定着整个课堂的教学品质。每堂课首先感受到的是文化,是这个文化“统治”下的头脑。文化狭隘,则头脑狭隘;文化不正,则头脑失范;文化专制,则头脑僵化。中国课堂要有所突破,必须从课堂文化的变革开始。

因为课堂文化,参与着孩子全部的精神生活,而不只是智力活动。

人在精神世界里就有探究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有着强大的好奇心、想象力,有着创造的冲动,有着智力生长和人际交往的渴望等,这些需求源自天性,而与其他无关。

教学要有兴趣之美、沟通之美、学科之美、思想之美,美的课堂,不在于教学方式,而在于学科素养,在于教师气质,更在于教学视野。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什么比较受学生欢迎?因为它们契合了人的本性。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具有思维历险之美;与人交流,则是一种交换思想、激发困惑的反思活动,具有智力成长之美。

我们的能力黑洞——复杂情景中的判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严重缺失。

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批评教育的错误:“第一,不考虑儿童的本能或先天的能力;第二,不发展儿童应付新情景的首创精神;第三,过分强调训练和其他方法,牺牲个人的理解力,以养成机械的技能。”

法国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指出,未来教育有七个黑洞,其中第二个黑洞就是,“人们不教授确切的知识……确切的知识并不是那些在形式或数学程序上极端复杂的知识,而是能够将信息和数学放到特殊背景中去的知识……是在部分和整体之间往来如梭的知识……背景教学是知识的迫切需要……在我看来,必须将只是贯通。

大量的机械训练普遍存在,日益侵蚀着人的创造性。过度强化会使学生失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求异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不关心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相互联系,这使我们丧失了复杂情境下思维灵活新的基础。

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到抽象的穿梭,表面上看是对生活经验的关照,本质上则是思想方法的有力渗透。从抽象到具体是演绎思维,从具体到抽象是归纳思维,期间涉及“情景化“和”去情景化“(建模)的复杂的判断过程,甚至一个学科的思想方法。

不珍惜新知识带来的新情境,这使我们一次又一次丢失了独立思考和探究新问题的绝好机会。讲授法之所以容易使学生被动,乃是因为大多数教师的讲授很少懂得停顿、留白。

只要我们对一两年的教学计划稍作调整,就能赢得在品质上更为出色的能力。追逐没有品质的“效率“,我们的教育就永远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来。因为,人的课堂生活质量,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度。(《人民教育》2011.1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余慧娟)

 

《规划纲要》特别之处,过重的课余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主要原因:学习时间长、家庭作业多、考试次数多。

现在的蜡烛依然在燃烧,却没有照在学生的心坎上。教师不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机械的抄写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今天的救救孩子,是从考试地狱中解救出来,从沉重的课业负担重中解救出来,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将来能幸福的度日,而是要让他们在眼前就能过幸福的童年。。

尊重成长规律,不制造“反季节孩子”。周培植说:“孩子的成长过程谁都无法替代,我们要学会优雅的等待,不去打扰他们的成长规律。

教育者应当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公平教育,不能有特别的“优待”和“嫌弃”。教师对孩子们的奇思怪想容忍度极低,不少新奇的创意在萌芽中夭折。如何让每一个孩子为自己寻找和设计最有效的学习方案。

中国学生模仿能力强,但是设计和改进的能力比较差。尤其在制定行动计划、掌握材料性能、使用工具和评估产品等方面明显薄弱。动手实践能力弱成为学生的一个致命伤。

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思维模式、认知方式、认知风格,几乎都是从学校里开始塑造的。所以当任何一个事物成为现象的时候,当他成为问题的时候,我们都要带着教育的眼光去观察,带着教育的头脑去思考,去寻找它背后的东西。(《人民教育》2011.1开创学生美好的未来,钱丽欣)

 

研究

现在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必须有基于实证和基于科学的研究。教育需要哲学、价值观的引导。基于实证的教育来自专业的智慧和实证的研究。专业的智慧是什么?个人实践经验、传统观念和方法。实证的研究包括学习科学和转化研究,把揭示的教育规律及时转化为教育行为。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说过:教育研究不能靠拍脑袋拍出来,不能靠媒体的宣传鼓捣出来,它要有大量的实证,要有严格逻辑的审视,背后还要有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公共关系乃至忧患意识。因此,科研成果既要关注目标的指向性,更要关注过程性和生成性。

行动研究。校本课程要尊重学生需要与社会对接。教育科研也要注意与传统对接,一个被历史检验过的传统,只有守正,才会出新。

时间不只是长度,它还是沉淀体。教育本身就是具有效益滞后性的实践科学,教育研究必须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基于实证研究,是在把课程教学进一步引向科学,引向人的身心成长与发展规律,引向更高的教育质量。(《人民教育》2011.1必须加强基于实证的研究,余慧娟)

 

拿种子之人想到的是机遇,因为蒲公英是极为特殊的种子,哪怕下一场小雨,它都会抓住这个机会,快速的完成整个生命的历程:发芽、开花、结果,因此,这样的人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遇,他们总是主动寻求和创造发展自我的机遇。

慢慢走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去体味和学习。

教师人生的很多时光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在学校中的生命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整个人生的生命质量。

所谓享受学校,就是指教师在学校里,能够得到精神的愉悦而非痛苦、个性的发展而非压抑、胸怀的广阔而非狭隘、愿望的实现而非沮丧。只有老师们对学校充满了情感、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内心充满着阳光,师生之间心田中阳光才会交相辉映。教师若不能在学校中愉悦精神、发展个性、实现愿望,我们还能指望学生们做到这些吗?

学校是播种幸福的地方,是产生思想的地方,是精神升华的地方。要让校园里到处是老师与孩子们的声音,而非校长一个人的声音。

如果大家都在关注着工作本身,都在做着自己有兴趣的工作,那么这个集体的文化必定是简单而又积极的。(田野里不种庄稼,就会杂草丛生)

校长的心思在哪里,哪里的庄稼就会茂盛。校长要始终对教育保持高度的敏感,对教育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对教育的话题念念不忘,不断思考教育、研究教育,这样才会感染和影响教师。

要培养教师的领导力,不能光谈执行力,多谈领导力。教师的领导,不仅是指对学生的领导,更重要的是对某种任务与项目的领导,谁负责了哪项工作,它实际上就是哪项工作的校长。

人是活在群体中、活在氛围中的,只有大家相互影响与促进,才不断产生动力。(《人民教育》2010.23让教师享受学校,夏青峰)

 

新课程的关键词是“发展”,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当前品德课程的定位是“活动型”、综合课程“,以”回归生活“为核心理念,倡导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鲁洁教授指出:“德育是人为地,德育是为人的。”德育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需要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起点,需要是心理的缺失状态。长期以来,教师被看作是“真理”的化身和“道德”的权威,教育一直被看作是对学生进行塑造与改造的工作,由此漠视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观愿望。

一位德国教育家说:“过去我们把课程当作整个世界,现在我们要把整个世界当做课程。”

儿童需要不断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需要主体的参与和积极地内心体验。只有体验,思维才能产生飞跃;只有体验,获得的思想情感和知识技能才能刻骨铭心;只有体验,才能加速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只有体验,教育目标才能内化为他们的基本素质。

教学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脱节,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手段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脱节。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和校本资源开发未能关注儿童真实的、现实的、正在进行的生活,未能触及儿童得到情感、意志领域,不能顺利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养的内在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样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人民教育》2010.23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体验型“德育,陈萍)

 

先有一个圈子,后有一个时代。生活情感圈、专家督导圈、同行互助圈、运动休闲圈、同事合作圈。

课题研究过程:从查阅文献、论证课题、制定实施方案,深入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合整个团队系统开展研究工作,及时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到精心撰写科研论文、形成课题报告,无不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一种历练和挑战。(《人民教育》2010.23一位中学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自述,白云阁)

课堂与试卷的深难枯燥、缺失情感;学习过剩、缺失留白;机械训练、缺失创新;等挫伤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应该针对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在无法涉及制度改革的层面上谈教育改革也许只是改良。

有效教学

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它倡导教学是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是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授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人们才明确提出,教学也是科学,既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有效教学应运而生(不要轻易否定一线实践意义的方法,只有澄清、修正)

应当强调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两者不可偏废。否定科学性,必定造成教学进度的缓慢、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同样,否定艺术性,必然会影响教学的个性化和风格形成,当然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当今有效教学的背景已发生变化,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成了主要的背景和目的,因此,更要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中多下功夫。

在有效教学的实践中,不难发现,教师常常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信心等问题搁置起来,剩下的只有效率、效果。要解释一般意义的学习,必须考虑人们的思想信念和情感。

当下有效教学需要一下理论来支撑:情感教育理论。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情感是一个精神饱满、为自己目标而奋斗的人的本质力量。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并没有否定真实世界的存在,而是强调这样的“真实“应当有一种对其加以认识的适当方式,因而教学方式应当转变。不仅如此,在认识方式、教学方式转变的背后更是对学习者、对学习、对教育等认识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他更强调个体的内在认识发生机制,强调在情景脉络中主体对外部世界的适应及建构。还有因材施教理论。

教学是内蕴价值的追求,有效教学的根本追求应是价值的追求。价值即理想中的事实。正是价值有现实取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完美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它既引领人们前进又赋予其生活的意义。如果有效教学过于拘泥于教学的有效与无效,往往丢弃了最重要的价值。

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核心,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应当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和永远的追求,也是教学的本质回归。以学生学习为核心,要建构起不同的策略。要在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要求和做法。任何时候不能轻慢,更不能放松教师的积极主导作用。少教多学‘先学后教等是理念、要求,也可以形成教学模式,但更应该是他们为教学策略,其核心是以学定教。作为策略,就可以调整情况,而不必固定模式。学生学会学习,是对教师教育使命的新认识,是对教师教育智慧的新挑战。优秀教师应当是以自己的教学智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主导的最根本成效是学生逐步学会了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努力追求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温家宝总理说:“教育要让人有自己独特的灵魂、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教学改革必须让创新这一灵魂真正存活在课堂教学中。

儿童有自己的伟大之处,那就是他们的可能性。可能性就是创造的潜能,可能性就正在发展中的创造性。

“幼稚”里往往隐藏着好奇、问题、创造,往往透露着可能性的信息。消除年龄歧视,首先承认他们的幼稚,看到幼稚背后或深处的东西;其次是保护他们的幼稚,保护幼稚实质上是保护他们的创造性;再次是开发他们的幼稚,是可能性逐渐转化为现实性。当下课堂里严重存在着年龄歧视问题。

现在的有效教学,仍以知识传授为主,智慧被挤压了;仍然以分数为主,能力,尤其是创造力被驱赶了;仍然以规范为主,好奇心、想象力、那些看起来“不规范”的表现被斥为“违反纪律”。

美国学者、哈佛大学著名的教学论专家达克沃斯的教学价值论是:“课堂教学必须建基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之上,而学生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每个人的观念的独特性中,教学的目的(或价值)就是帮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更精彩的观念。”她还认为:“每个人的观念是其智力的核心。”

独特的精彩的观念,是创新的绿芽,也是创新的前奏,甚或是创新的前提,它凝聚着一个人创新的心智,意味着新的创意、奇妙愿景的开始和实现。

教师提供诞生精彩观念机会,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愿意接受儿童的观念,其次,提供向儿童暗示着精彩观念的情景。(《人民教育》2010.23教学改革决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成尚荣)

教师教学风格:

公开课的选题最重要的是文本和你个人气质的吻合,适合你的才华,适合你个人风格的发挥。很多优秀教师是赢在自己的风格上的。不但研究大师或特级教师的风格,更要研究自己、发现自己的风格,风格即人。生命皆有风格,教师皆有风格,风格与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相伴随。

风格首先是一种艺术范畴的东西,它是一种艺术而不是技术。凡是艺术的都是个性化的,凡是艺术都是创造性地,凡是艺术都是唯一的。凡是技术的都是可以复制的,都是可以克隆的。

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不成熟的职业,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的教育教学,有着非常强烈的个人色彩,它是建构的个性化的基础上的。

风格是一种境界,每个人的教育教学最重要固化为一种风格,固化为个性化的、稳定的一种形态、一种韵味、一种风貌。风格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深刻影响学生的心灵。我们记忆中课堂上留下来的,基本全是风格性的东西留了下来,是情感的东西留了下来,而不是知识点,不是教学过程留了下来。

教学风格在课堂上有多种多样的体现,第一点就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处理:不同风格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处理肯定各不相同。第二点体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不同风格的老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同。第三点体现就是在语言上。老师要锤炼自己的风格,要从改造自己的语言开始。让语言形成一种“场”当你讲话的时候,紧紧吸引着学生竖起耳朵聆听。

你未来成熟的风格,就是从你今天一节又一节不成熟开始的;你未来散发着巨大魅力的风格,就从你今天一次又一次失误中开始的,从你今天一次又一次教学细节的改进中开始的。

要想形成自己的风格,首先必须学会发现。一个老师,要善于发现自我:我的性格优势,我的知识结构,我的能力特点等,要努力寻找自己的每一个亮点,这是形成风格的物质基础。很多教师,教了很多年书,但依然对自己不甚了解,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究竟在哪里,这是一种专业成长的悲哀,是一种职业生涯的悲剧。第二,可以从模仿开始。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天才,不是一起步就撒丫子跑,人生第一部必须模仿,一步步磕磕绊绊地走。模仿不能成为目标,最终我们必须从模仿中走出来,创造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风格。第三就是要创造。怎么创造?首先在文本解读方面,在教材的理解方面,你一定要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你不能对常规的教学内容产生个性化的解读,你就永远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第二部对教材有了个性化的解读和发现,然后就是要创造个性鲜明的方法来传递自己的解读和发现。第三步是语言。要找到自己语言的特点。

从现在,从当下,从你明天的每一节课开始,你都要考虑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前进。(《人民教育》2010.23风格,离普通教师有多远,李振村)

如果教师缺乏职业的尊严与自信,如果教师放弃应有的话语权,教育的改革仍将不断地被这些无谓的争论干扰,从而不断地失去发展的机会。(《人民教育》2010.23喧嚣浮躁起风波,王栋生)

一名教师,热爱教育事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做出了优异成绩,并且对教育有研究,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就可以成为教育家。(顾明远)

第一个层次的教师只是把教师当做职业。第二个层次的教师是有一些思想追求的教师。第三个层次的教师把教育当做自己毕生的追求,是在文化层面上工作的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知识面越来越窄,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浮躁,教师的身心越来越倦怠,甚至很多人已经不会教书了。有人戏言,小学教学是一本叫参加一本教材,初中变成了一本教参,高中就变成了一套卷子。教师的生存状态、激情活力甚至教师的生命本身都出现了很多危机。

美国《数学咨询委员会最终报告》:“以学生为中心“、还是认为教学应当完全”由教师主导“都得不到研究的支持,因此不应当遵循。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瑞典著名教育家F.Marton马飞龙指出:“中国的教师试图获得一种平衡,教学也就变得既以学生为中心又以教师为中心。“加强”问题意识“,也即在教学中努力做到”问题引领“,或许就可被看成实现“双中心”的一个重要途径,积极实践与认真的总结反思正是教学改革最为基本的一个途径。